大家都来说说房子的事 持有公司房产持有税交给谁多了真的好吗

2015年的房子还能买吗?
2015年的房子还能买吗?
  当股票连续暴涨之后,2015年的房子还能买吗?哪些城市的房子可以买?
  面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有3个人的说法你必须了解。首先当然是总理的,这代表最为关键的政府态度。其次,两个人的意见你可以作为参考。一个是死多头任志强,一个是冷静派吴晓波。
  中央各大部委的表态
  先看总理怎么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表态无疑是一个风向标。他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并将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和产品供给,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调整也是正常的。这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相当于一个“定心丸”。
  相比来说,住建部、财政部、国土部的举动更加具体,说为房地产“保驾护航”也不为过。住建部在2014年底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中就确定了“2015年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工作方向。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则提出“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盘活存量房”的解决方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新机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利用PPP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盘活存量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将继续调减,将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严控总量有保有压。
  2015年可以买房
  再看任志强的说法。他是坚定的看多派:只要有钱,任何时候买房都是合适的,因为有政府在给你保底。
  任志强表示,房地产崩盘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人口跑了,第二是政府没钱了。只要政府有能力不断加大投入,房地产就会涨。所以大家不要等,该买房还是得买房。
  中国经济不存在下行通道的问题,即便是台阶调整,也不是下行通道,所以房地产也不会是下行通道。如果说投资继续增长,政府给你保底,你为什么不敢买?2015年,我们根据各种情况测算,销售会迅速回升,从去年9月销售最低潮开始,此后销售会上升。但价格不一定随着销售量上扬,因为还有巨大的存量房有待消化,消化得差不多了才可能改善库存状态和市场供求关系。
  老百姓买房子什么时候最合适?这是最傻的问题,都问了十几年了,还在问,只要有钱,什么时候买都行。
  再听听吴晓波怎么说。有趣的是,他用了“否定之否定”句式。
  吴晓波认为,中国的经济要发展,还是需要保持一个温和型的调控,GDP增速维持在7%左右的位置,但是每年央行增发货币是经济增速的两倍,所以未来10年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加剧。如果不懂得投资,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所持有的资产都会大幅缩水。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两种应对方法,一种就是加大对自己的投资,成长进步到可以抵抗风险的程度,比如年轻人可以去创业,不创业的人就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专业;另一种是再少的钱也要学会理财投资。买房是途径之一,房子在未来几年可能不会像过去十年这样疯涨,但还是一个保值性的商品。
  就区域而言,北上广深的房价抗跌性最强。二三线城市的房子是否具有添置价值,则取决于两个数据:其一,在过去的五六年里,这个城市的人口是否处在持续增长的通道里;其二,这一城市的服务业占比和制造业能力是否在持续提高中。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满足这些条件,2015年,一定不是一个不能买房的年份!
  综上所述,2015年的房子可以买。
  哪些城市的房子可以买
  据智谷趋势研究中心去年的推算,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经济总量超过香港只需要大约3到4年,也就是在2017年前后。而到2022年前后,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的经济总量都有望和香港相当,届时香港在中国城市经济序列中的地位,可能仅仅是一个二线城市。而对GDP最快今年或被深圳超越,大公网曾感慨并疾呼:“香港人必须停止内耗,将精力集中在拼经济,提升竞争力,否则为时已晚。”
  日前爆出的一则消息可能更让你咂舌:既非豪宅、也非学位房的香港“鸽子笼”卖出15万港元天价。临近港铁奥运站的居屋海富苑海宁阁中层10室,实用面积19.8平方米,1月30日以309.5万港元成交,每平方米售价高达15.6万港元。而2014年9月至11月香港就业人士月收入中位数为1.35万元,要买一平方米居屋需要不吃不喝11.5个月。相比之下,内地许多城市,房价真的如同白菜。
  综上,“哪些城市的房子可以买”这个问题有答案了。GDP已超香港的北京和上海,房子当然可以买。而即将超过香港的深圳、天津以及2022年前后GDP将超过香港的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的房子同样值得买。
  原因何在?很简单:中国所有内地城市地产发展模式都源于香港。政府从本意来说,均愿意维持一个较高的土地价格,以实现土地财政,并以此拉动城市发展。当北京、上海GDP超过香港时,其核心城区房价也必将赶超香港。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和必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当然会成为参照物。
  因此,从长远来看,北上广深的房价其实就是一个逐步向香港看齐,与香港逐步接轨的过程。同样,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在赶超广州深圳。在这种态势持续进行的情况下,这些城市的房价至少都有了一个目标,就是向北上广深看齐。而北上广深又都在向香港看齐。因此,总体来说,无论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还是五大强二线城市,其房价都是向香港看齐的一个过程。于是,
  结论可以得出,至少这些城市的房子可以买。
  当然,在这些城市中,天津、重庆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原因是其面积过大,住房供应总量偏大,如天津仅一个滨海新区就比整个深圳还大。因此,值得购买的房子依然必须是位于核心地带或具有区位优势的房子。相对来说,成都、杭州、武汉的房子更具升值潜力。同样的原因,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广州的升值潜力相对较弱。比如南沙、增城等地房产暂时可以保持观望。
  那么如果延展到其他城市呢?其实,房子是否值得购买,其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口。如果人口持续增加,那么基本无忧。如果人口持续流失,就千万别碰。这一现象,在整个东北表现得十分明显。老城区人口持续流失,注定新区的房价无以支撑。那些所谓新区、类似鬼城的房子一定要远离。
  可能有人会问:我所在的城市既不是一二线城市,又不是省会城市,那里的房子能买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即便是远如新疆伊犁、西藏日喀则,它依然存在一个核心城区或者成熟居住区,因为房屋的根本价值在于居住。因此,买房的前提是,必须是配套成熟、生活便利、节省时间和人气旺盛的区域。其中的要诀依然是,如果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你或者家人的整体时间,这样的房子就可入手。其观察点是,成交是否活跃以及房子是否属于硬通货。总体来说,升值预期不能过高,但可保值抗通胀。但是,无论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商铺千万别买。这个,你一定懂。
  如果你还是觉得迷茫,那就不妨更简单一点,跟着买优质学位房吧。
  这样,总不至于犯根本性错误。
  国务院656号文发布:日开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全国所有城镇都必须将其纸质房产档案录入电子信息库,并建立本地的住房信息系统;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住房信息系统都必须与住建部联网,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延,农业部将选择两省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有业内人士预言,部分城市居民或因该政策的出台而卖掉部分房产,购房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纠结:卖还是不卖?
  关于不动产将要登记的消息,不少购房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担心个人信息会有被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不动产登记后将征收房产税的消息也让很多购房者感到担忧。
  手上已有4套房子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从2002年开始投资买房,这些年房价水涨船高,买房带给我不少实际收益,但不动产登记的消息出台后,听说未来也可能开征房产税了,这样我手里的房子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负担的,税费过高的话我的压力也会比较大。而现在又赶上房地产市场淡季,即使出手也未必卖得上好价格,所以卖还是不卖我很纠结。”
  虽然像李女士一样有这种担忧的购房者不少,但也有房主为了能尽快出手房子,主动降低房价,就是考虑到3月份的不动产登记。有业内人士预测,春节后也许二手房源将会集中放量,价格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购房的好机会。
尽早规划权衡收益
  其实从正面来讲,登记不动产这一举措对于拥有多套住房的市民,在物权上给予了更多的保护,对不动产的整体管理也会更加规范。
  虽然目前不动产登记对于本地的房地产市场影响并不大,但长远来看可能会抑制房产投资。所以,对于有多套房的市民来说,要提早考虑手上房产的用处,适时出手多余或闲置的房子,避免日后支付高昂的税费。
  在出售二手房时,也要充分考察市场行情,切忌盲目抬高或降低房价,权衡好个人的投资利润回报再出手。
2015年房子哪些该买?哪些该卖呢?
  先说说2015年,楼市面临的几个基本因素:
  第一、政策面春风和煦。最近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非常罕见地对楼市喊话,强调了“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中国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前后,从央行到住建部等多个部门高官,都对楼市表态支持。
  事实上,政府新一轮拯救楼市的组合拳正在打出,包括改变“棚改”打法,不再增加新的供应量,通过政府购买商品房做政策性住房或安置房,以及政府补贴低收入阶层租房等方式,消化积压的住宅。此外,绍兴等地开始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加大对购房者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废除90/70政策,取消对境外人士购房限制,宽限开发商缴纳土地转让金等。接下来,估计还会还放宽房地产企业发债、上市、贷款、再融资的限制。
  第二、资金面面临宽松。全面降准和再次降息是早晚的,所以M2增速可能会比2014年出现反弹。虽然人民币适度贬值对楼市构成利空,但如果幅度有限则影响有限。因此,未来一两年中国会继续维持资产泡沫而不是“挤出泡沫”,这对于楼市构成利好。
  第三,股市对楼市的资金分流暂时告一段落。虽然从长期看,中国人财富配置将从楼市为主、金融资产为辅,转向金融资产为主、楼市为辅,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建立真正市场经济制度、把权力装入制度的笼子。此外,还有货真价实的IPO注册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那么“有用的房子”仍将是最可靠的资产。目前股市遭遇到3400点“政策顶”,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警惕,对实业资金返流股市“赌博”也非常警惕,所以股市最好的时候暂时终结了。
  第四,市场因素不容乐观。2014年是中国楼市的转折之年,一言以蔽之:楼市供应过剩了,只有“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城市”因为能持续吸引新移民,所以房子供不应求;其他绝大多数城市,事实上面临着人口增长缓慢和流失的局面。投资购房需求,也因此从全国2000多个大小城市,全面压向10来个中心城市,加剧了这些中心城市的供需不平衡。
  一项统计显示,中国仅各地规划的新区、开发区,如果全部建成,就足以容纳34亿人。这一统计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正在为34亿“城里人”建房》。如果加上已有的城市住宅容量,中国城镇化在10年内的建房终极目标完成后,足以将全世界城镇人口都装进来。从这一点,你就能明白房子的过剩有多么严重(这一统计尚未包括疯狂生长的小产权房)。所以,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绝对不是国家通过优惠政策,或者继续“玩资产泡沫”可以拯救的。但这些政策如果用在中心城市身上,则可以让这些地方的房子继续上涨。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我给出如下结论:
  假如你生活在中小城市,最多保留两三套中心区的普通住宅,新区、郊区的房子一般来说都可以处理掉;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的故乡有房子,那么从提高投资效率来说,中小城市的房子可以全部卖掉。
  至于中小城市郊区、新区的商业物业,尤其是“场内铺”是最危险的,估计想卖都卖不出去了。至于三四流风景区的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也是非常不靠谱的。至于传统市中心的天价商铺,最好轻易别碰,那玩意更危险。
  至于一线城市中心区的普通住宅,如果你有钱,可以闭着眼买,未来仍然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一般来说,有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头衔的二线城市,其中心区的普通住宅,长远看也没有问题。在中国继续留恋资产泡沫的大背景下,这些房子至少能保值,不会让你的财产被长期通胀侵蚀太多。
  对于中心城市的商业物业,要保持警惕。除了北京和上海的中心区以外,都有风险。整体而言,写字楼和商务公寓的风险,比商铺要小一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房子可以买,应该是这样的:有用的房子,问题都不大;如果你的邻居有权有势有文化,那你的物业就更有保障了。
  什么是有用的房子?当然是可以住,也能出租出去的房子,这些房子如果卖,也能找到卖家。到哪里找“有权、有势、有文化”的邻居?小县城肯定不行,地级市也不行,只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直辖市、首都的中心区才行。
如果你在这些地方买房子,绝大多数风险都可以被化解,因为你的“超人邻居”们会帮你搞定一切的。什么垃圾焚烧站、填埋场、绝对不会建在你房子附近,好的小学、幼儿园会像雨后春笋一个个自动冒出来。至于你生活的城市,也将利好不断,什么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的头衔,完全不是问题。到那时,你的房子想不上涨,都没有办法。
外媒: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就是房子
  据外媒报道,无论中国的房价怎么涨,总会有一些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房地产市场马上崩盘的声音。普通购房者惧于这些声音迟迟不敢下手,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花费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过去15年那样房地产价格高速上涨同时投资也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了。
  从房价的上涨来说,在过去的15年里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13年,差不多15年的时间里房价一直在比较快速地持续上涨。
15年就是一代年轻人的老去,从2012年开始如果说以16岁-60岁统计,中国的劳动人口已经开始出现下降。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未来能够被城镇化的人口相对于上一拨的婴儿潮时期来说,其实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
  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在最近的评论中说:“对房地产部门而言,最糟糕的情况也许还没结束,但我们未发现有迹象表明,情况会突然恶化到'降价大甩卖'的程度。”
  事实上,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2014年对拥有两套住宅的家庭,人均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视为奢侈性住宅消费,每年按市场评估价征收1%-3%的房产税,且没有减除额;
  家庭第三套住宅,每年征收4%-5%的房产税,且没有减除额;
  家庭第四套及以上住宅,每年征收10%的房产税,且没有减除额;
  取消原《房产税暂行条例》有关个人住宅可按租金收入的12%缴交房产税的规定;
  所有商业房产,每年均按租金收入的12%缴交房产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家庭仅有的一套自住住宅,免征房产税。
  日以前,全国所有城镇都必须将其纸质房产档案录入电子信息库,并建立本地的住房信息系统;
  日以前,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住房信息系统都必须与住建部联网, ;
  2014年农业部将选择两省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于是,人们终于懂了: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说十年后房子便宜,是相对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现在人均月收入是3000元、房屋均价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后人均月收入是1万元时,房屋均价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对而言,房屋的价格当然比现在便宜多了,因此,现在高价买的房屋放到十年后非但不保值增值,还会严重贬值!
  对比古今中外房价,中国现在的房价处在房价最高时期,以目前的房价,一个年收入8万元的家庭,全家不吃不喝整整1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100平米的三居室普通商品房,这个代价是非常高的。
  房价如果继续上涨,社会各方面都无法承受,既然无法承受,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动力,也就是说现在的房价,相对老百姓的收入来说确实已经到顶了。
  中国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土地财政”政策,随着“地王”时代的结束,“卖地财政”越来越难以为继,政府部门开始转变思路,将逐渐从“土地财政”向
“物业财政”模式转变,也就是向房屋持有人征收物业税的方式取得新的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这无疑会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持有成本,降低房屋作为家庭财富的吸引力。
  那些目前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持续吸引外来人口流入,是促使房价不断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开发步伐的加大和产业资本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人口在十年内会出现此消彼涨的趋势。
  2010年开始的“用工荒”已经是一个苗头,预计十年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口将会是负增长的趋势,人口的负增长当然会导致房屋需求减少,进而促使房价下降。
  中国已经实行30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终结房屋价格上涨的最强有力的杀手,支撑房价不断上涨的最根本的动力还是“钢需”,即“新人”的需要,可是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新人”的数量逐年减少。
  事实上中国社会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再过十年,中国社会将会更加衰老,年轻人将成为“稀缺”一代,对房屋的需求将会大幅度降低。
  目前的社会中坚是60后、70后的这批人,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无疑是整个社会中最强的,市场上购买别墅和豪车的基本上都是这批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现在拥有不止一套高档商品房。
  而这批人的后代恰恰都是“独一代(独生子女一代)”,十年后“独一代们”也长大成人了,这些“独一代”从父母和祖父母那里继承的房屋将达到“人均三套房”的水平。
  请问“独一代”如何消耗这些房屋呢?只能或租或卖吧?可是指望同为“独一代”的同龄人互相“接盘”无疑是天方夜谈!
  十年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25%,可能会有大量老年人住进老人院(“独一代”以一对四,无力照顾这些老人),老人们住进老人院后会产生大量空置房屋,也许今天的许多老新村在十年后因人气太少将沦为“鬼村”。
  鉴于以上所述的原因,房屋将不会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些做了几十年房奴的人等来的将是房屋的贬值,现在高价买房的人换来的很可能是无限的悔恨。
  此外,根据中国大陆的法律,房屋的产权分两部分,一是土地的使用权,二是房子的所有权,并且因为房屋是建在土地之上的,所以房屋与土地不可分割,要出售,一起出售,要抵押,一起抵押。
  房产的土地只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并且这个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不是可以占用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
  时间根据土地性质有所不同,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同样,这样要注意,是最高70年、40年和50年,而不是一律最高年限。
  上海浦东有个所谓的环球金融中心,曾经停工八年,如果使用期限是50年,考虑到施工、装修等时间,等建好,真正的使用时间可能只有40年。
  房子的贬值不光表现在因其不断陈旧的贬值上,新房子采用新的技术,更实用的房型,也会让旧房子相对贬值。
  中国房屋建筑技术含量是非常低的:中国一立方米房子的耗能、耗电是日本的3倍。
  另外有些方便生活居住的设计,也是从无到有的。比如上海不少老的小区门口都有净化水的装置,可以用来接净化的水,可是新的房子,这样的水直接通入居民家里。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老房子的贬值。
  就因为房子会贬值,所以所有企业都对房屋提折旧,根据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折旧期一般是20年。难道住房就不会贬值?不该提折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房子多了未必是好事 楼市这四类人最该当心风险 - 楼市 -成都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房子多了未必是好事 楼市这四类人最该当心风险
来源:融360
2016年中国楼市堪比年度大戏,由起初的风平浪静变成后来的火热买房潮,再到年底的多城市重启限购限贷政策。
2016年中国楼市堪比年度大戏,由起初的风平浪静变成后来的火热买房潮,再到年底的多城市重启限购限贷政策。2017年了,融360房贷君的一位朋友想着把手里的两套房子卖掉,话说他可是手握6套房子的高净值人群,现在楼市都有点淡了,怎么还这么着急卖房子呀?朋友说房子多了心里不踏实,以后行情还不知道什么样。估计好多朋友都听的云里雾里了吧,别着急,就让融360房贷跟大家说说。
先把时间倒回到2015年,2015年楼市成交低迷,除了部分一线城市外,多数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量不断攀升,各地出台的购房补贴等政策也没能激起大家的购房欲望。这时候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有些着急了,因为这三者受房地产影响最明显。政府卖地时,开发商手中有一部分自有资金,再从银行借贷,缴纳了土地款,同时还要向银行举债进行开发建设,房子一旦卖不出去,开发商的钱收不回来,银行就着急了。与此同时,政府新的土地也无法再卖,公共建设的资金和各项支出也只能举债,银行旧债没有回来,新债需求又急剧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房子卖不出去银行的债务要不回来,放贷都受到了影响,阻碍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这就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问题了,于是中央开始号召去库存,先是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然后就是营业税契税双降刺激购房需求。买卖二手房以前是满五年免征营业税,现在是满两年就免征。一套100万的房产,满2年交易的,如果买家不是首套房,契税可减少1-2万,营业税减少5.5万,房价越高,减免越多。重点是,这次是针对首套房大户型和二套房买家的优惠,其优惠力度,前所未有。
这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刺激二三四线城市化解库存,特意把北上广深排除在契税优惠政策之外。即使这样,也毫不影响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不仅是一线城市,楼市的热火烧到了二线城市。新政出台的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7个,比1月份增加9个,2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都上涨,且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5、0.1和0.1个百分点。城市间房价涨幅差距进一步加大,一线城市和个别热点二线城市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分化现象持续。
房价一路飙升超出了预期,本来是想让成交低迷的城市恢复点活力,没想到一线、二线等主要城市涨得最凶,形势有点不对劲儿了,必须得做点什么控制住房价。于是国庆节期间先后有二十几个城市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这次限购限贷每个城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因城施策的效果很明显。房价涨得不再那么猛了,有的甚至出现了回落。楼市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正式开启了调整阶段。之前为没买房着急的人平静下来陷入观望中。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有些地方的限购限贷政策并不是一次性出台的,比如郑州,分别在10月2日,10月6日,12月21日出台限购限贷政策,似乎是在试探着调控效果,一点点地收紧政策。似乎中央这次铁了心要整治疯狂的楼市。这么看那些遭遇限购限贷的购房人有点太点背了吧?犹犹豫豫大半年没买,到后面完美地错过了买房机会。不过事实并非都如想象中的那样“不幸”,从一定程度上讲,没买房倒是幸运了,房子太多倒是大麻烦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一项房产政策。今年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改革的工作正在推进。专家认为,房地产税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多项税种,征收房地产税主要是征税思路的转变。目的是要从现行的房屋流通环节收税为主,转向持有环节收税为主。现行的征税思路是,在房屋买卖交易时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而改革后的思路是手持房产的房主需要交税,这样一来不仅阻断了一部分投机需求抢占房产市场,还能让这些有多套房子的人为了避税卖掉手里的房子,增加了二手房市场房源,改善供需平衡。相比限购限贷等抑制需求端的政策,这种调整供需平衡的方式更加有效。
对于征收范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施正文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不过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如果放宽到第一套房不征收,能够缓解不少矛盾,但却有可能出现离婚潮。而要想避开离婚潮,就还得再放宽,从第三套开始征。“到底要怎么征,还需要阳光化的理性讨论。”
总的来说就是有一套房子的家庭肯定是在安全线内,超过两套房可能就要交税了。怪不得开头的那位手握6套房子的朋友心里不踏实了呢,原来是怕以后交税啊。实际上包括这位朋友在内,有那么几类人得小心点政策带来的风险问题。
家有多套房子的“高净值”人群
要说这位朋友吧,并不是什么倒卖房子的炒房客,真正靠自己买的房子只有两套,剩下四套都是从祖父母、父母辈继承来的,作为独生子女也是没办法。
各路炒房客
炒房客,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多种炒作手法哄抬房价,已达到短期内出现价格差,再转手从中获取暴利的人群,这种炒房客多是群体性的。所以一个炒房客手下有多套房产也好不为怪。全国多地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购房人陷入观望,炒房客想要在短期内,把手里的房子卖出去并不容易,在被房子套牢后一旦再遇到房产税改革,炒房客可就遭了殃,卖不动的房子就得交税。所以啊,聪明的人现在都不炒房子了,都在想方设法处理掉多余的房子。
假离婚买房的人
去年“假离婚买房”成为楼市的一大热词,不少名下有多套房子的夫妻为了躲避限购政策,将房子都过户到一个人名下,然后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在以无房一方的名义买房,享受首套房首付、利率优惠,买完房子后两人再复婚,这样一家人名下就又多了一套房子。以后征收房产税可就高兴不起来了。这离了婚能顺利买到房子自然是好,可是政策不会总让人钻空子,上海今年为了严查假离婚买房,有银行规定对“离婚不到半年”的房贷申请人严查,若不符合贷款申请资格,即使离了婚也不给批贷。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其他城市也很有可能会有类似的举措进行限制。
房贷压力过重的人
还有一类人就是房贷压力过重的人,作为普通的买房人,出于种种原因顶着高房价贷款买了房子。我们知道,信贷政策也是逐渐收紧的趋势,比如有消息称北京将从日起将首套房利率统一调整为9折,而目前最低利率为8.2折。不仅是利率,提高房贷首付比例的城市也不在少数。,政策调整后意味着买房人将承担更多的利息和首付,购房成本增加。
为什么说房贷压力过重的人会有风险呢?热点城市的信贷政策是不断试水收紧的趋势,对于有一套或两套房子的人,如果遭遇央行加息,就有可能每套房要多承担几百、上千的房贷月供,一下子增加了房贷压力。再者说了,今年经历了楼市的房价高点,部分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回落,要是之前买的房子价格跌了,岂不是照样肉疼啊?所以说有房子的人担心的问题不比没房的人少。
2017年注定是个调控之年,融360房贷君不敢说税收改革政策能很快出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变化,调控政策也会随之变化。手握多套房产的人可以适当减持一部分房产,毕竟虽然现在政策还没出来,但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热日 14:19
热日 12:07
热日 00:00
热日 00:00
热日 07:00
热日 09:56
热日 20:51
热日 20:07
热日 07:00
热日 00:00
热日 09:47
热日 09:31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房产持有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