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刚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职场舞台,为什么会提前迎来

90后实习生登上职场舞台&元芳,你怎么看?&图【2】--教育--人民网
90后实习生登上职场舞台&元芳,你怎么看?&图【2】
&&&&来源:&&&&
&&&&&&字号
  老师有话说  大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无疑是为现有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血液和灵感,这一点,作为实习生的主管老师最有发言权。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孙老师是西安体育学院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学生们的想法相对多一点,灵活一点,给我们这些老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思路,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对于90后的性格,孙老师更愿意把这称之为“年轻”。  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张老师认为,其实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不是迷茫的一代,他们不是因为一盒盒饭需要多少钱,一盒盒饭有多重而拒绝帮忙买,只是这个时代太过于浮躁,他们只是想保护自己。本组稿件中提到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90后是懂得为生活奋斗,知道需要什么,学会慢慢适应现实的。实习不就是为正式步入社会而预留的过渡阶段吗?  西安外事学院 李浩  西安体育学院 李羽佳  “90后”也有话说  身为正宗90后实习生的我,也要在这里说说我的感受。90后,其实只是外界强行贴给我们的标签而已。我两年都在同一个报社实习,跟着同一个敬业的老师,早已跟部门的人打成一片,因此并不觉得帮忙取快递、买饭、打水是一件费力的苦事。  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实习生,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从不埋怨,认真负责。小翟,每天早起来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来不及吃早点的老师买早饭,每当哪个记者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会被安排着去救急。小凡,在一家媒体实习了一年多,经常为了完成一期节目的剪辑,会在机房一直加班到凌晨3点……  在这些90后实习生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待人接物的谦逊和对待工作的严谨,冲着他们的这份任劳任怨,我想就算他们正式迈入职场,也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他们传递出来的,将是无穷的正能量。 校园记者 陕西师范大学 王轲  说说实习那些事儿  长安大学大四新闻系的陈小夕刚刚结束了她在《羊城晚报》为期三个半月的实习,她说,“媒体实习有点儿累人”。  初到媒体的陈小夕被分到了区域新闻部的佛山记者站。头一个月自己租房住,每月水电费1000多块,可是算上每次回报社和打车去采访的钱,一个月的交通费也要花500多,这让她感到压力很大。后来跟报社老师混熟了就搬去记者站住,“每天蹭吃蹭喝,连采访打车的费用老师都给报销了”,陈小夕笑着说。平时神经大条的她有次“把领导职务搞混了,不过还好被及时纠正过来”。后期跟着老师做了一些深度调查,慢慢学会了更加认真严谨地对待每次采访。  跟陈小夕相比,暑假在中央电视台实习的武康乐则没那么好运气了。他本来打算在北京租个房子住的,可是因为便宜的房子周围都很嘈杂,不得已只好找了个快捷酒店的地下室住了下来,每天120块钱,还阴暗潮湿。“120元,看着不贵,可时间一长,太贵了。”  由于是在法制频道实习,经常会被拉去充当临时演员,拍摄普法栏目剧,跟其他实习生一起表演情景剧。回忆起实习的那段日子,武康乐感慨万分:“一个人在外地生活,没有父母在身边,一切都要靠自己,吃了很多苦,有时候满腹委屈却找不到人倾诉,回到地下室只有对着电脑发呆。”在一抬头就能触到天花板的狭窄地下室里,武康乐觉得“很辛酸”。  在北京的时候,“工作任务就是上传视频,倒带子等等,有时候帮忙剪剪片子”,这看似规律的生活却让这个怀揣导演梦想的年轻人感到些许乏味。两个月的实习期一结束,武康乐就回到了西安,“接下来想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吧,‘北漂’  不好当啊”。武康乐说。(校园记者 长安大学 刘茜)
(责任编辑:林露)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18大期间为啥股市不会涨 江泽民如此评价胡锦涛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孙黑登上政治舞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