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出家出家的原因归纳

广告合作:6
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什么会出家(原创,欢迎指正)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这首《送别》从1915年传唱至今,激起多少人的悲凉、回忆和遐想。创作这首传世经典三年后,李叔同告别了学生丰子恺,刘质平等人,由莫逆之交夏丏尊陪伴,从浙江第一师范出发,前往虎跑寺削发为僧,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两位老友安静地沿着西湖行走,相伴无言,李叔同对着夏丏尊道一句“请回”后,转身沿着杭州西湖的苏堤朝着大慈山渐行渐远,消失在柳浪茵茵之下,长亭拱桥之后。此时的夏丏尊最能体会到老友这首《送别》的意境,中国的文化界也只能在可惜和悲叹中送别这位天才了。&&&&& 李叔同,即是大家所熟知的弘一大师,1880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嘉兴平湖市(其祖籍应为山西,但李叔同侍母至孝,其母王氏为浙江平湖市乍浦镇人,故大师一生总自言为浙江平湖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天才和佛门大师。&1918年以前,他是著名的音乐家,《送别》、《三宝歌》(中国佛教协会会哥)《南京大学校歌》等名曲均出自其手下,民国时期丰子恺所编《中文名歌五十曲》,多半收录的是李叔同的作品,夏丏尊曾经说:南中国音乐界人物,原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薪传,不是他的学生,便是他学生的学生。当时的中华民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叔同。&&&&& 1918年以前,他是著名的教育家,虽然李叔同从教时间只有7年,但其用丰富的学识,伟大的人格以及“温而厉”的态度,培养教育出了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吴梦非,黄寄慈等大师,一派“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壮景。&1918年以前,他是著名的话剧家,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话剧社“春柳剧社”,出演了《黑奴吁天录》和《茶花女》等剧目,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1918年以前,他是中国油画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男性)教学的人。李叔同在西画创作上卓有建树,由于战乱等原因,大师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只有十余幅,但都是艺术瑰宝。油画珍品《祼女》为中央美院美术馆镇馆之宝;《李叔同自画像》被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收藏。&&&&&1918年以前,他是书法篆刻的集大成者。李叔同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李叔同也被称为中国书法十大家之一。&&&&&1918年以前,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星。与好友许幻园、袁希濂等创办 “城南文社”,与名坤优伶李苹香、谢秋云等眉来眼去,嬉笑怒骂,诗词成为当时上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正如李叔同1905年远赴日本留学时所作的《金缕曲》所言,可谓 “二十文章惊海内”。&但如此一位在书法、音乐、话剧、篆刻、教育,绘画方面的奇才,却在1918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剃度出家,震惊了当时中国的文化界。对于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遁入空门,显然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解答,既不是生活困顿,也不是万念俱灰,更不是遁世、厌世。连吴稚晖这等人,也只能感慨“李叔同放着好好的文艺家不做,非要去做什么和尚”。&&&&&李叔同为何要如他的艺术作品一般,正是盛年时来个突然的大转折,不禁令所有人都感到惘然和怅然。如果能走进大师的生活,细细品茗大师的心迹,也许就能明白李叔同为什么能从风流才子、艺术天才转变为一代大师,而且转变——— &
天津李叔同故居:河北区 粮店街62号(近海河东路)
其实李叔同根本没有来过平湖,李自认是平湖人是原因的。
其实李叔同根本没有来过平湖,李自认是平湖人是原因的。
优秀文章,支持!神马都是浮云
优秀文章,支持!神马都是浮云
今天最后的5分&&全部给你
今天最后的5分&&全部给你
UID:43123
在线时间4295小时
金钱50950威望9598
看破的红尘?&
UID:57537
在线时间759小时
金钱14293威望243
UID:220576
在线时间1597小时
金钱17931威望4875
今天最后的5分&&全部给你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生命无限精彩 的帖子
:看破的红尘?&&(14-8-8 15:47)&&&文章还有一半在链接里面,主要是李叔同是一个性格极度认真的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已经无所求后(成就太高),只能从宗教探求生命的意义。
UID:43123
在线时间4295小时
金钱50950威望9598
我很早就喜欢李叔同这诗,但不不清楚是平湖人,后来看见东湖建李叔同纪念馆才知道。&李叔同这诗,让人回味无穷。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华良家政 的帖子
:今天最后的5分&&全部给你&(14-8-8 22:23)&&&弘一大师出家后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他的慈悲心肠,一是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二是李叔同在福建泉州弥留之际,告诉妙莲法师两件事情,一件是他死后装棺的时候记得在棺材四角垫上四只碗,这样蚂蚁就不会爬到棺材上,火化时候也蚂蚁就不会烧死了。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jxf 的帖子
:这么厉害&(14-8-8 17:19)&&&李叔同在圆寂前几天给自己的一生知交夏丏尊留了一封遗书:丏尊,当你接到这封遗书时,朽人已经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UID:43123
在线时间4295小时
金钱50950威望9598
回 屈炳华 的帖子
:弘一大师出家后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他的慈悲心肠,一是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二是李叔同在福 .. (14-8-8 23:07) &&真的假的?以前都不是火化的,全部的土葬的。& &丰子恺的家在桐乡的石门,拿以前来说吧,是比较远的,以前没汽车,要乘轮船,好几个小时啊。& & &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生命无限精彩 的帖子
:真的假的?以前都不是火化的,全部的土葬的。丰子恺的家在桐乡的石门,拿以前来说吧,是比较远的,以前没汽车,要乘轮船,好几个小时啊。.......&(14-8-8 23:20)&&&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主要住在上海,杭州到上海在民国的时候有火车;佛家大师一般都会火化的,这也是能有舍利子的原因
UID:250455
在线时间108小时
金钱26034威望282
我也纳闷啊?求解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路云菲 的帖子
:我也纳闷啊?求解&(14-8-9 10:20)&&&看完全文就知道了,一是因缘使然,二是李叔同人格使然
UID:43123
在线时间4295小时
金钱50950威望9598
回 屈炳华 的帖子
: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主要住在上海,杭州到上海在民国的时候有火车;佛家大师一般都会火化的,这也是能有舍利子的原因&(14-8-8 23:33)&&&原来是这样子啊。&&人家火化是周围,围一圈柴火?&&那时候好像是没有火葬场的是吧?
在线时间5061小时
金钱864威望82
有关法师的影视作品、记录片很多。音乐、书法、宗教都是顶级大师的唯有他了,我想说人可能年少时不为物质愁的人,才最有可能不为物质活。
UID:30516
在线时间3小时
金钱32威望16
回 巡逻兵 的帖子
:有关法师的影视作品、记录片很多。音乐、书法、宗教都是顶级大师的唯有他了,我想说人可能年少时不为物质愁的人,才最有可能不为物质活。&(14-8-9 11:29)&&&正解,李叔同从没有为俗世的生活承受过压力,得感谢他有个好的出生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广告咨询:6 网站事务:6
 |   |   | 
 |   |   |   | 
版权所有:平湖在线 运营中心 Copyright2006- All Right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浙ICP备号 经营性ICP证:浙B2-(含BBS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
电话:6工作日 8:30-17:00在线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因缘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作痘神祠的楼上。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地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欢喜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用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到了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师父。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入山,预先在寺里住了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当时是由慧明法师做大师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既系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去参加一两回的。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那样的忠厚笃实,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受戒以后,我就住在虎跑寺内。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作者简介:李叔同(年),祖籍浙江省平湖县,日(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日圆寂于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世称弘一大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风水与易经
  李叔同,是有妻子的人,却是到后来却是要出家,在出家钱,对自己的妻子写了封信说道“放下你,非我薄情”,而为什么李叔同会出家的呢?而这个其中里面的真相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到底如何吧。  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为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作词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弘一法师出家真相  出家的儒者  郁达夫说,杭州的特产有两样,一是夏天的蚊子,一是庙里的和尚。据郁达夫在西湖边上的观察,每隔五分钟,就可以看到“缫衣秃顶的佛门子弟,漫然阔步在许多摩登士女的中间”。  蚊子多容易理解,而寺庙究竟有多少呢?有人夸张地估计,民国时期,杭州的寺庙多达两千多所,而西湖更是寺院的丛林。  据说,南宋之前的西湖荒凉,人稀,却是和尚的福地。然后,香客来了,文人也开始与和尚交游。再然后,西湖就成了游人如织的景点。  尽管庙宇已经荡然无存,但说到虎跑寺,人们还会隐隐约约知道这是座名刹。事实上,它是西湖边上的大寺之一,高僧辈出,但能为普通人熟记的高僧却只有两位:圆寂在此的济公,还有在此剃度的弘一法师。  佛事鼎盛的杭州,有幸接纳了弘一的剃度,但这一剃度,却引发了千古争议,弘一为什么弃荣华、妻子如弊履,盛年出家?对此,人们提出了破产说、遁世说、幻灭说、政界失意说,还有弘一学生丰子恺的“三层楼”说,不一而足。  其实,诸如破产、遁世、幻灭等原因,只能算是浮在表层的影响因素而异,而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的儒者身份。  “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年轻的李叔同意气风发,也希望投身革命,先是追随康梁,而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也欢欣鼓舞:“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1911年,他家的产业遭受了两次致命的打击,原因是辛亥革命引起的票号倒闭,这使得李家的百万资产荡然无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叔同对辛亥革命还是没有丝毫怨怼,只是发泄着河山光复的喜悦。  破产说和挫折说都认为,李叔同在家族企业的危机后生活困顿,同时因为缺少抗打击的能力而遁入空门。但事实上,他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到如此不济的地步。  1917年,赴日学习音乐的刘质平经济拮据,向李叔同求援。此时的李叔同基本上靠薪金度日,因此,他从工资的一百零五元薪水中抽出二十元,寄往日本,资助过程直到刘质平学成归国。可见,工资度日已经绰绰有余,生活并不拮据。而从刘质平的角度看,如果不是知道老师有钱,他也是不会开口求援的。  事实上,李叔同的出家,还在于他的儒者身份,他有建功立业的念头,现实却丑恶卑劣,因此,又激发了他文化血液中的归隐思想。  辛亥革命结束后,军阀之间还在混战,南北之间更是吵得不亦乐乎,而许多士人谄媚逢迎。民国初年的气氛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民主被空置,民生仍然凋敝,列强依然环伺……  儒家文化有“用行舍藏”的原则,李叔同在革命后期的幻灭中,就是遵从了这样的古训,所谓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是丑陋的,读书人看不破,但他们又是坚定的理性主义者,所以,士人可以在革命潮流中放声呐喊,一旦转到丑陋的政治运作,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产生“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时。这个时候,归隐,就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在中国传统士人的视野里,隐,就意味着依佛傍老。而李叔同首先选择的,还是道家的归隐途径。所以,李叔同这位归国后常研读宋明性理之学的循循儒者,“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上常披着道教的经书。自己关起房来研究道学。”  弘一法师到底什么原因出家  在一般人看来,先生是一个富家子,又是艺术家,又是名教师。而且他与日本籍师母的爱情也很好。在我们毕业的那年先生还伴同她回娘家去洗温泉浴。现在突然地出了家,当然觉得奇怪,究竟为的是什么事?先生出家不久,她还到杭州来探访过他。  先生早年对革命是非常热忱的,他在另一首《满江红》词中也写道:“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何等悲壮,何等热烈!他为祖国,为群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等到清政府推翻,民国成立,终算革命成功了。但是目睹当时情形,从前封建皇帝固然不好,可现在军阀争权,各踞一方,连年战火,生灵涂炭。艺术家处在这样的恶浊的、悲惨的世界里,在那时候很可以躲进他自己的象牙之塔,过他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先生要再起来革命,可力量单薄。于是苦闷、彷徨先生的沉默寡言,就是他内心的表现。在具名为火头僧的《弘一律师在湛山》一文中引先生的话说:“记得我年小时住在天津,整天在指东划西净说人家不对。那时我还有一位老表哥,一天,他用手指指我说:‘你先试试你自个!’”可见他年轻时是喜欢说话的,所以沉默不是他原来的个性,是吁磋默默,无言可说!这种沉默正是他寻找不到改变这个罪恶世界的途径和方法的一种表现。  先生以为造成这样悲惨罪恶的社会,完全是由于人们无穷的物质欲望和狭隘的自我执著所致。若欲根除此害,就非唤起人们的觉醒,把狭隘的小我扩大起来,博爱群生,普及物类不可。但在他的阶级局限下,寻找来寻找去,最后寻找到的途径与方法,却就是自己甘愿吃大苦,以苦行僧的意志和行动作现身说法,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以救度群众出于这个恶浊世界。自然这只能是个幻想。  从前先生因患胃病,东西不能多吃。我有一次同他吃饭,他只吃了浅浅的松松的二小碗,大约不到三两米。后来他在美国杂志上看到断食可以强胃;日本也有同样的理论。所以先生在1916年到虎跑去尝试断食。以后,他在思想上发生了大大的变化,领会到人只要清静寡欲,确能增进智慧。先生在此以前,似乎并不接近佛教思想,因为在这期间,他还在写日本天理教经典,他后来送我的一本很小的天理教经,就在这时候写的。但先生并不是天理教徒,写这些或许是日本师母的关系。而且先主之所以要到虎跑去断食,完全是为了虎跑有好泉水(因在断食期间,须饮大量的泉水。先生曾经对我说,不吃东西,没有什么,倒是每天必须饮5磅泉水,真有点受不了),并不因虎跑有佛寺的关系而去的。可是这次断食以后,他的佛教思想渐渐地浓厚起来了。在学校宿舍里也挂起佛像来了,蒲团、数珠等也都有了。因此先生似乎寻找到了一条出路,以为要救中国,要度群生,非此不可。再加上夏丐尊先生的极端主义的促进,先生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说过,大意是:“夏居士说,像这样,倒不如索性出了家做和尚去。”在佛教中,“律宗”是比“禅宗”要严得多、难得多、清规戒律也多得多的。翩翩佳公子出身的他,却选择了“律宗”出家,已很不容易;不但如此,他还以更大的毅力,从研究“律宗”入手,使之重振起来。先生编著了《南山律在家便览》、《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等重要律部书籍。在厦门创设律学院,讲演律学。到青岛等处去宣宏律学,使700余年已失真脉的南山律宗,发扬光大。先生在抗日战争时厦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他还在律学院说教,他愿以身殉教,还引“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句以自豪。  他放弃了安适的生活,抛妻别子,穿破衲,咬菜根,过苦行头陀的生活,完全是想用“律宗”的佛教信仰,去唤醒那沉沦于悲惨恶浊的醉梦中的人群——尽管这注定要失败,但我们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离开先生的经历,苛求于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风水与易经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解密易经,改运风水,相学百态,生肖运程
作者最新文章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bd8223a-ua9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叔同出家地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