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空军地勤部队有运搜三旅吗

一个人的滇藏——55天行走之旅
一个人的滇藏——55天行走之旅
阅读:2098 回复:58
,即修行。旅行 ,即人生。
&
日下午16点36分,由北京开往昆明的T61特快列车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开始了我的滇藏之旅-。
此次出行历时55天,路线如下:北京--昆明--黑井--楚雄--大理--龙陵--芒市--瑞丽--腾冲--六库--片马--六库--匹河--老姆登--知罗子--丙中洛--六库--营盘--兰坪--剑川--沙溪古镇--丽江--泸沽湖--虎跳峡--香格里拉--飞来寺--雨崩(徒步)--进藏--林芝--墨脱(徒步)--波密--拉萨--冈仁波齐(徒步转山)--拉萨--返京。
从路线可以看到,后半程开始发力,连续实现了徒步雨崩、徒步墨脱、冈仁波齐徒步转山,为我的滇藏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共1个打赏,
原创文章,加分鼓励!
最新喜欢:
火车一开动,邻铺的女孩就开始大吃起来。她一边吃,一边安排几点钟吃掉箱子里另一件食品,简直是个大胃王。她甚至吃过正餐刚刚10分钟,就摸着肚子说,我觉得有点微饿。我学会了一个新词:微饿。
5月18日晨6时08分列车正点到达昆明。我舒了口气。因为唯一停靠黑井古镇的客运列车是昆明开往攀枝花的6162/绿皮火车。6162/列车,昆明07:26开--到达黑井古镇13:53,票价12元。我当时最担心的是T61晚点,如晚点要改乘其它车次,很麻烦的。
下车后,背上大包一路疾走,去购买6162/车票。
检票上车后一进车厢,我就高兴坏了。这不就是中国铁路硕果仅存的“大篷车”吗?先把自己东西安顿好。
列车途经23个富有甜美生活气息的小站,读书铺、牧羊寺、小路溪、密马龙、一平浪、黄瓜园……
车窗外满山满谷撞来的绿色让我欣喜万分!列车在逶迤的群山中蜿蜒前行。我的心在连绵起伏、满目苍翠的群山上空飞翔……
在昆明就上来四位身背渔具的退休职工。年长的老张大哥,是个钓鱼行家,曾约过条14公斤的大鱼。随着昆明周边水资源枯竭,他们钓鱼也越走越远。他们这次去的是一水库,晚上住农家乐(10元),三餐,每餐10元。我与老张大哥聊得很投机,他们下车时,我们紧紧握手告别。
车过广通,卖蔬菜的像从地下冒出来的占据了半个车厢。我兴奋的在四周看来看去。因为很快就要下车了,相机已收了起来没有拍照。
在黑井下火车后,要乘小马车3元/人到黑井古镇。如乘小面包车同价。
黑井古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城西北98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黑井自汉朝起开井煮盐,2000多年来形成一个经济繁荣、多元文化发达的古镇,尤以明清时最为繁荣,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黑井古镇现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大魅力名镇。
黑井产盐的历史悠久,始于汉唐,兴于明清,盛于民国。在清朝,黑井的盐税竟占到了云南盐税的64%。作为大理国仅有的9个盐井之一,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黑井一度商贾云集,繁华昌隆。
民国后,随着价格低廉海盐的迅速占领市场,古法制盐衰微,黑井的盐厂纷纷歇业,只遗留极少数的作坊做旅游纪念品和腌制年关的火腿,这个因盐而兴起,因盐而衰落的“盐都”彻底沉默了。
黑井古镇如今仍完整保存有明清时代城镇格局。昔日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四方商贾云集,为文化的发展和辐射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沿龙川江两岸,五马桥把古镇东西相连,盛时的十三条坊(街道)、三万多人口把黑井渲染成灯火辉煌的不夜城。沿街、沿江的建筑“一楼、一底、一铺台”,既可家居亦便经商。后街依山,避开喧嚣建有盐商、进士的深宅大院及文庙、书院。
到黑井古镇后入住王家大院。60元/标间,条件很好。
昔日辉煌的“盐城”,在岁月的磨砺中破碎、湮没。曾经的繁华早已成追忆。只有青山常绿、鲜花年复一年依旧璨然。
在黑井,现存的铺台大约有160多个,有的仍在使用,绝大部分已废弃。所谓铺台,就是当地住家在自己临街街面用青石板砌出的一个平台,并将各种物品摆在台上出售,买卖一目了然,十分方便,赶马人牵着马便可以买东西。有的店铺为吸引顾客,还在铺台上放一瓦罐水和一把木瓢,供顾客和赶马人解渴。
饭后去龙川江边散步,听到“节孝总坊”前广场传来阵阵欢快的音乐声。走过去一看,村民围成一圈在跳舞。跳得是什么舞呢?
我先问了男子,他汉语说得不好,我听了不明就里。我又问一白衣女子,与她交流很顺畅。经过一个字一个字确认,村民跳得是彝族舞蹈“左脚舞”。为什么叫“左脚舞”呢?我的问题又来了。白衣女子笑了,她也不知道。这时旁边一男子简单明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左脚舞”就是跳舞时先伸出左脚。因此叫“左脚舞”。
店家养的一只公鸡,从半夜就开始勤奋的啼鸣。清晨6时我就起床了,上街去寻早饭。早饭很简单,只有饵丝和面条。对饵丝我兴趣不大,后来在云南游荡了那么久,记忆中只吃过一次。我的早饭是一碗面条。
初起的阳光给山峦抹上一片金黄。
飞来寺位于半山腰,因山势陡峭,从山下往上看,整个庙宇像一只盘踞于山峦的大鸟,仿佛振翅欲飞,又好像刚刚从天空降落停歇。飞来寺就此得名。从寺向下看,深深的峡谷中,龙川江从中穿过,小镇的建筑星罗棋布于江的两岸。半山腰处的白色建筑即是飞来寺。
飞来寺毁于文革。文革时期所毁坏的文物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中国的历史传承在这里中断,这是时代的悲哀。做为那个非常年代的亲历者,更有切肤之痛。现在的飞来寺是香客集资重建的。
两个小时后汽车驶入了楚雄东客运站。我背上背包乘2路公交在新华书店下车,很快找到了银都大酒店。银都大酒店位于市中心,是片区中最高的建筑。送自助早餐。 空调、电视、热水24小时供应。房间、卫生间超大!标间100元/间。楚雄鹿城南路36号。酒店电话:。
在房间里喝了杯茶,下楼过马路,乘1路公交车去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早就听说,博物馆设计和建筑充分利用坡地高差,依山布局,将彝族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设计融合,是楚雄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我心中充满期待。 看到博物馆大门,还是把我“震”住了。
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禄丰发现了生活在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在元谋县发现了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元谋竹棚人猿超科化石。1965年,在元谋县发现了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并发现了打制石器和用火的痕迹,证明元谋人不但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还掌握了用火的技能。
参观完博物馆,已是饿得前心贴后心了。在博物馆附近吃了午饭?晚饭?用一句老北京话“一顿儿不揭锅,两顿儿一边多”。
饭后乘1路公交转2路公交去“彝人古镇”。
看到这些挡板了吗?晚上跳火把舞时要把广场遮挡起来,真亏他们想得出来。旁边有个晚上才使用的售票亭,上面唯独没有标明票价。我问了许多人,包括广场旁值勒的民警,谁也说不清票价是多少?我真奇了怪了。我已兴趣索然。我在广场边喝了杯现榨的橙汁,回酒店休息。
行程不错,持续关注中
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我总喜欢去它的制高点,凭高远眺,纵观城市全貌。
早餐后乘9路公交去福塔。福塔是9路公交的总站。下车后开始上山,先经过一座石牌坊,一侧刻着“福门”,一侧刻着“福缘”。总之,从现在起你算掉进福字里了。
现在纯天然已被人用滥了。吃的要纯天然、喝的要纯天然,唱歌跳舞也要纯天然。做为少数民族的舞蹈本是丰收后,或劳作之余,或婚嫁之时,大家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渲泄。
在楚雄西客运站乘中午12点20分的高快去下关,65元/人,行车约两个小时。楚雄--下关的高快从早8点至下午6点,每间隔40分钟发一趟车,上车对号入座。
下关镇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辖的一个镇,是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交通中心。面积168.71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人。
下关距离大理古城还有13公里,可在下关乘8路公交去古城,(途经南门、西门。西门是总站。)票价1.5元。因我背着大包,为了能有座位,我选择了乘客运小面,客运小面也是最后停在西门,票价2.5元,大包收1元。超出预算2元,呵呵。
到西门下车过马路就是全国闻名的“三月街”。现在在街口建起了石牌坊。
我入住石牌坊一侧的“花园酒店”,条件好、交通便利。标间60元/间。因我要住3天,按50元/间给了我。这也是淡季出行的好处。老板说,旺季时这个房间要300元。
去一家川味饭馆吃了川菜。晚饭后刚刚回到酒店,一场急雨伴着电闪雷呜不期而至。正好北京一同学打来电话,电话里还在抱怨北京近日的燥热无雨。我走到房廊下说,你听听这风声雨声,只是没有读书声。
雨后一夜清凉,一夜无话。
尽管出门体力消耗很大,但清晨5时就起床了。雨后天晴,今天是个好天气。
就在酒店门口早点摊上吃了早餐,早餐品种很丰富,有油条、小笼包、豆浆、稀饭和茶叶蛋。以后3天,每天都在这里吃早餐。
吃过早餐回到房间稍事休息后--出发。今天计划去苍山地质公园徒步,全程大约15公里。在酒店门口乘4路公交到了观音塘。在车上有一年轻女乘客,给我详细介绍了路线。
攻略上讲,从观音塘路口到苍山地质公园大门有1公里。一黑车司机喊价10元送我上去,我继续往前走,立马变成了5元。还等什么,上车吧。这车是坐对了。一是全程是上山路,如步行很消耗体力。二是这段路可不是1公里,足足有2公里。
来到苍山地质公园大门,公园还没有开门。司机还想让我从他手里买票,我婉谢了。苍山地质公园规定70岁以上免票,现在全国很多景点都有这吭爹的规定。不过,苍山地质公园售票小伙子很大气,手一挥说,你不用买票,进去吧。
玉带云游路南起苍山马龙峰,经过龙溪、玉局峰、清碧溪、龙泉峰、中溪、中和峰、桃溪、观音峰、梅溪,止于应乐峰。玉带云游路是一条专为步行者设计的游路,全长约18公里。走玉带云游路,如同进入了天然大氧吧,可以欣赏到苍山的如画美景。
我那天除了见到3名国人外,见到的都是外国游客。外国游客与国人对旅游的理念有很大不同,他们更崇尚自然,更喜欢在阳光下徒步,放松身心,更在意旅行中的心理感受。我后来在雨崩也见到了许多外国旅行者。我甚至心中有些纳闷,他们是怎么找到这地方的?
我一进大门就傻了眼,满院子全是人,凡是能坐人的地方也坐满了人。这些都是旅游团的游客。如同北京首都博物馆,因免费成了旅游团队的天堂。
大理市博物馆里展品寥寥,没几件像样的展品,可以这么说,没什么参观价值。
早饭后,在西门内乘19路公交去三塔公园(总站)。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寺三塔门票:121元,无优惠。在崇圣寺三塔公园外拍三塔、看三塔,与在崇圣寺三塔公园内拍三塔、看三塔,那是绝对截然不同的。三塔是大理的标志,值得花钱进去看看,我在公园里足足转了4个小时。
这是一对来自深圳的小夫妻。他们租自行车从古城骑行到才村。昨天他们还骑行去了喜州,很辛苦呀。为了在海舌拍日落,晚8点才返回古城。没有车了,情急之下拦了辆私家车,花了40元。
下午4时回到古城,在一饭馆用餐时,遇到一对天津母女。女儿工作的公司倒闭了,女儿带上老妈踏上了云南之旅。现在老妈想家了,女儿送老妈去昆明,老妈从昆明回天津。女儿则是去徒步雨崩。女孩背着58升登山包,包上插着双杖,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早7点30分我已上了小公共,先去周城,7元钱,途中经过喜洲。
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村里随处可见一件件蓝白相间的扎染布,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
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精工制作,图案清新,色彩绚丽,远销海内外。
扎染又称绞缬染,俗称扎花布,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美丽古朴。
小公共行驶约30分钟到达周城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有两棵巨大的榕树,一看就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村里随处可见一件件蓝白相间的扎染布,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
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精工制作,图案清新,色彩绚丽,远销海内外。
扎染又称绞缬染,俗称扎花布,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美丽古朴。
小公共行驶约30分钟到达周城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有两棵巨大的榕树,一看就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有人形容周城女子的绣花包头,体现了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弯弯的包头像洱海里的新月;艳丽的朵朵绣花代表了上关花;顶端洁白的缨须像苍山顶的白雪;耳际垂下的缨穗随风飘洒,显示了下关的风。
在街上不时有妇女让我去她家免费去看扎染,但我担心后面有故事婉谢了。后在街上看到一家写有免费参观,经确认后我才进去。
转眼间来了辆小公共,3元钱到喜洲路口。从喜洲路口到喜洲约有1公里,可乘摩的5元,如拼车可5个人10元钱。我谁备先去海舌,再去喜洲,去海舌要经过喜洲。我包了个摩的,要价30元,25元成交。海舌公园不收门票,摩的司机在门口等候。
海舌在喜洲东北方约3公里,是由苍山溪流所带河沙堆积而成的一个半岛,三面临海,长长的深入洱海里。这里保留着洱海最原始的湖岸和湿地景观。
沿着岸边走,湖水清澈地可以看到底部枯萎的树干与碧绿的水草。不远处的苍山青山如黛,洱海烟波浩渺。
周城看民俗,喜洲看民居。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公路(大理-丽江)、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喜洲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南诏古城中,留存下来的古城之一。喜洲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
喜洲是白族商业文化的发源地,喜洲人善于经商,在近代还形成了在云南赫赫有名的喜洲帮。发家致富后,喜洲商人从藏地或者越南香港回到喜洲,在喜洲建起了一座一座白汉白洋融合风格的大院,数量之多,以致人称“小小的大理,大大的喜洲”。
喜洲民居首推民国严子珍大院,这是真正的百年老宅。严家大院现在改造成了博物馆,博物馆收集了大量与喜洲有关的文物,真可谓洋洋大观。用半天时间参观严家大院,不仅看到了白族民居的精粹,还了解了喜洲浓缩的历史。与其在喜洲走街串巷,倒不如静静的在严家大院参观半天收获大。严家大院参观门票60元,无优惠。个人认为超值。
喜洲粑粑的知名度估计和喜洲一样高。有甜、咸两种口味,4元一个。甜的比咸的好吃,如果只买一个,一定选甜的,甜而不腻。甜味也是当地人推荐的。喜洲粑粑沿袭古法。上下炭火,两面烘烤,金黄酥脆。
这种带柴油发电机的我插队时见过。那时农村没有电,放电影要靠柴油发电机发电,在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的农村,放一场电影如同节日。村民奔走相告,甚至把邻村的亲戚请来。想起了那个民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外也要去 ”。民谣洋溢着一种欢乐气氛,而文革中的记忆只有苦涩。
早7点乘8路公交去下关。一个在下关上班的女孩告诉我,车牌上的客运站并不是我要去的兴盛路高快客运站。我按照她的指点下了车。
到车站购买了下关--保山的车票,68元,发车时间8点50分。原本有一趟11点20分下关--龙陵的车,因故停发。我只好在保山换车了。
正点发车,大约30分钟下高速(因高速修路),走老国道即滇缅公路,也算是意外收获。11时汽车重返高速,中午12时到达保山。
随即购买了12时50分去龙陵的车票,48元。下午3时到达龙陵。因明早要在客运站乘车去松山,选择了客运站附近“水乡酒店”住下,标间80元,条件尚可。
在酒店稍事休息了会儿,冒雨打了个摩的去龙陵抗战纪念广场 。
龙陵,在当地素有雨城之称。这不,我一来就下雨了。
龙陵古称“勐弄”、“黑水陇”(土著民族语)。取龙川江之“龙”和高黎贡山南脉山峦陵岗绵亘之“陵”,故称龙陵。
龙陵是个美丽的山城,这里虽然地处滇西深山,但却是一个交通要地。去往印度,缅甸等南亚各个国家都得走龙陵。还有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恰似一世外桃源。
可是抗日战争开始,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日寇把这里作为56师团的司令部所在地,两年内建构了大量防备工事。以致当年远征军反攻到此首战竟然失利,伤亡惨重。
从日至日,中国远征军曾三战龙陵。
“三战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3200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但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龙陵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反击攻坚战,同属于滇西缅北大会战的一个重要战役,该战役的胜利基本将在中国滇西的日军歼灭,成功收复滇西4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为打通中印国际交通线创造了条件,更好地支援了华中华南的战场。
克复龙陵后,日军赖以盘踞滇西的强固阵地均被扫除,日本侵略者被驱赶到了芒市一线(今德宏州境内)的一马平川之地,自此再无险可守。
2004年兴建的抗战纪念广场不大,一个很小展览馆,一面雕塑墙,一个日军碉堡遗迹和一组抗战纪念介绍。
大雨哗啦、哗啦、下了一夜。早6时我决定不带单反,只带卡片机。卡片机只有两格电,急忙爬起来充电。事后证明带卡片机太正确了。原准备穿短袖速干T恤,临出门又加了件冲锋衣。
我冒雨出发了。8点40分上了去大垭口的客运车,15元/人。
汽车行驶20分钟后转入滇缅公路。汽车刚刚驶入滇缅公路,我的泪水就已夺眶而出,眼泪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唯一从陆路运进抗战物资的生命之路。
滇缅公路是世界史上抵御外族入侵,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英雄之路。
当年只有5万人口们的龙陵,有1万人参加了筑路。
走到松山战役遗址前,迎面走来一身穿迷彩服男子。他就是网上很有名气的导游老杨。我花30元请他做导游。老杨很敬业,介绍详细而且不缩水,后来他还帮我找了去惠通桥的车。
1944年为了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中国驻印军(X部队)开始从印度反攻缅甸,按照史迪威的计划为配合驻印军行动,中国远征军(Y部队)分左右翼渡过怒江占领腾冲、松山、龙陵。
松山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怒江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
松山掌握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交通运输困难,反攻龙陵、腾冲,就会得而复失。所以说松山战役是滇西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松山战役是整个滇西抗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远征军先后投入了八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和一个工兵营加上盟军及其空军地勤人员4万余人的兵力, 历经大战十次,小战百余次。
松山战役中,中国远征军伤亡官兵7600余人,其中,第103师所属特、工两连伤亡殆尽,有的连队仅剩两人。在抗日战争中,共有256位国军将军阵亡。松山战役我军以牺牲7763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250人。取得了滇西反攻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松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英烈们的鲜血。松山战役是山地丛林攻坚的典型战役,它铲除了日军设置在滇缅公路上的最大障碍。为夺取滇西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满松树的山坡下,立着陆军第八军第103师阵亡将士公墓碑。松山战役结束后,第103师在松山大垭口建立阵亡将士公墓一座,收葬该师阵亡官兵遗骸672具。另一个是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革时这些墓碑被毁,散落在学校。学生造反就是磨去墓碑上阵亡官兵的名字。
这只小狗一直不声不响跟着我,很惭愧没有什么吃的给它,只能与我分享压缩饼干。它后来吃饱了,压缩饼干也不吃了。
参观完松山战役遗址,我让老杨帮忙找了辆车去惠通桥,付费100元。大垭口至惠通桥来回约70公里,单程行车要50分钟。
汽车走的是滇缅公路老路。路面是石头铺就,行驶上面把人颠得是五荤八素,还好我从来不晕车。滇缅公路很少有超过50米的直行路,一个急弯接着
一个急弯。汽车一忽穿行于云端,一忽又沉近于谷底。
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它位于滇缅公路(中国段)六百公里处,是联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民国二十五年,新加坡华侨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吊桥全长二百零五米,跨径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七吨。
参观完惠通桥乘车返回大垭口,很快来了辆小公共。返回龙陵后,先去宾馆取寄存的大包,在客运站乘运营小面15元/人。下午4时到达芒市。
至芒市先找了家宾馆住下。芒市宾馆很多,百元下标间条件很好了。
到芒市感觉一下到了热带。道路两旁是高大笔直的棕榈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或者&
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友自行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
& 2016 广州行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京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别名:京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未知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京山县映月路8号
问:急急急!!!! 石家庄武警 沈阳空军地勤 沈阳军区司令部 长春高炮旅 哪个好??? by 强子0120石家庄武警沈阳空军地勤沈阳军区司令部长春高炮旅哪个好???后天就体检了不知道该报哪个好点,我想去锻炼人的那种!是本身技能之类的,身体素质。武警部队比较严格,也很锻炼身体哦,空军地勤和军区司令部比较养人吧,高炮旅也可以啊。想更全面的锻炼一下自己,你去武警部队吧! 还是去高炮旅吧,正经八百的野战部队,平时有很多出去拉练演习的机会,能学到很多东西,武警---整天就是站岗放哨,没多大意思,空军地勤也就是在机场干点杂活,但得有思想准备,去陆军是很累的,训练相当的艰苦。 我就是从部队出来的,武警太累,长春高炮旅架子有点小,空军地勤除了舒服没多大出息,最好去沈阳军区司令部,大领导多,机会也多,另外军区女兵也不少,哈哈。。。 当然是沈阳军区司令部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安运旅行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