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二线城市有几个哪几个?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山东省人均最有钱的4个城市:1个新一线,1个二线,1个三线
山东省人均最有钱的4个城市:1个新一线,1个二线,1个三线
NO.4 烟台市
烟台市2016年人均GDP98740元,排名山东省第4位。
烟台市是一座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美丽滨海城市。
烟台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2016年,烟台市被定义为二线城市。
烟台市,风光绮丽,海岸与海岛交相辉映,海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推荐景点有蓬莱阁,长山列岛等。
NO.3 青岛市
青岛市2016年人均GDP110050元,排名山东省第3位。
青岛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是黄海之滨的明珠,万国建筑的经典,啤酒飘香的名城。
青岛市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
2016年,青岛市被定义为新一线城市。
青岛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它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推荐景点有崂山、八大关、栈桥等。
NO.2 威海市
威海市2016年人均GDP114505元,排名山东省第2位。
威海,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非常的宜居。
2016年,威海市被定义为三线城市。
威海是旅游避暑的胜地,这里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推荐景点有刘公岛、成山头、天鹅湖等。
NO.1 东营市
东营市2016年人均GDP164863元,排名山东省第1位。
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10月,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
2016年,东营市被定义为四线城市。
东营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清风湖公园,龙悦湖等。  有竞争才能提高,有比较是好事,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知勇而后耻。废话少说,直接上货,12个二线城市:重庆、无锡、青岛、南京、佛山、武汉、天津、杭州、成都、宁波、长沙、苏州。  精挑细选的这12个城市是在全国各城市中属于GDP比较靠前的,当然,更应该看重的是各城市的整体实力和魅力,以及不足。 有媒体选了7个万亿级别来比较的,我认为不全面而且很肤浅,这7个城市的GDP多的和少的差4、5千亿,所以既然这样,还应该增加其他的5个,其中青岛代表的是经济大省山东,长沙代表的是湖南。  下面开始吧,无锡。
楼主发言:104次 发图: | 更多
  大连啊,三面环海的战略重地,以后北极航道要是能用了,他就是新的上海。
  看什么?怎么看?看一个城市当然主要看经济总量,还应该适当的看城市所在的地理区域,人文以及自然环境等。  和历朝历代的区域划分一样,上世纪80年代的全国行政区域大调整,注定给各城市带来深远的影响。最终把张家港划给了东面的苏州,而张家港的西面是无锡,区域调整后无锡的面积是4600平方公里左右,而苏州是8400平方公里,拥有了张家港,使得苏州拥有如今国内吞吐量第5大港苏州港,苏州港是在处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太仓港港口、张家港港口、常熟港的基础上成立的, 而无锡只拥有江阴港就成不了气候了。  但是放在全国来说,无锡依然是处于地理位置极佳的江南核心区,即南面和其他2市共享太湖,北门依然有长江出海港口,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饮食和语言,最终形成当地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先占个座
  经济的发展一个靠政策,包括国家政策和省内的政策,当然政策中又包括财政税收等金融政策支持,行政政策支持等等,相比较深圳、天津等,无锡的经济应该是更多的靠人创造出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的。无锡最突出的有2样,一个是经济,另一个不太被人注意,这地方出人才啊,远的什么东林党、状元宰相多少不说了,近的比如2院院士居然有84个,科学家中有包括钱伟长,周培元等等,还有周小川、潘汉年等行政官员也不少,还有文人徐悲鸿、徐霞客等,只能用人杰地灵来解释了。  一个地方的人聪明,那么肯定搞经济也不会太差,无锡的GDP有8500亿以上,但是如果考虑到地理面积和650万的人口数量,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上市公司94家,新三版挂牌67家,拥有海澜之家,阳光等等知名企业,有声名远播的华西村。  水资源丰富,空气相对来说不错,好的地方旅游也不会差,5A景区3家,4A26家,旅游收入1390亿。  发现什么没有?从全方位来看,无锡没有明显的先天或者后天的缺点和不足,这才是厉害的地方。
  我怎么感觉楼主像房托
  15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收入14100亿,相比较武汉是11800亿,说明无锡的工业相当不错,本来前些年以尚德为龙头的光伏产业是无锡的骄傲,但是受到国际环境影响没有成气候,不然就更历害了。  90年代甚至更早,无锡人也是敢为天下的,和其他几个兄弟市一起,努力发展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吹捧的所谓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乡镇企业可以理解成半私营半国有,若干年后,也是为了配合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学家又吹捧起了以温州为代表的私营经济模式,乃至如今又吹起神乎其神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以及服务业经济。   不管怎样,至少在很多年里,发展工业任然是最实实在在的,中国那么多的人摆在那里,不发展工业一切都是扯淡。无锡如今民营经济相当发达,而且质量高,但同时拥有着带有农村集体富裕光环的华西村,这就更加的不错了。
  除了无锡其他都同意。  
  重庆  1937年和1997年对重庆2个重要的年份,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最终让蒋介石选择重庆作为民国政府陪都,同时也让重庆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政府西迁的名单中,有很多是对当时来说非常重要的兵工厂以及技术力量,到了若干年后的新中国60年代,同样是出于战备的原因,西南进行三线大建设,在原先数量众多的兵工厂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很多,正由于这样的历史脉络,军工及配套产业是重庆曾经的重要产业类别和之后的工业基础。  2015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产出总额是21400亿,其中重工业是15900亿,占比达到7成,早些年的经济支柱是摩托车和装备业,后来直到今天是汽车及配套、装备业,电子信息产业。重工业的占比过高是每个城市都不愿看到的,所以重庆在很多年是努力想转型电子信息产业,类似笔记本、显示器等,但是想大幅度降低占比7成的重工业是很困难的。  重庆利用外资连续很多年达到100亿美元以上,相当不错,15年107亿美元,说明重庆依然是外商看重的地方。
  2015年重庆的GDP达到了16000亿,全国排名第6,这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直观上来说也是作为一个直辖市应该和起码的,但是抛开经济数字来看看重庆的其他现实情况,就会发现重庆应该更历害才对。  那就是,8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特别是3000万的人口数量,这哪里是一个市啊,分明是半个省啊,也就是说重庆和其他几个城市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面比,闭上眼睛想想,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重庆和无锡上海怎么比?和同样是重工业的天津也没有可比性,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可比性。如果安经济来比,那么按想当然来说,这么多人20000亿甚至23000亿都是显得少的,因为重庆有几个先天和后天的现实情况,1个是地理原因,为什么把重庆作为陪都?地方偏啊,山多容易隐蔽,后来的三线建设把重庆作为重要的一个地方也几乎是同样的原因,而到了如今做全球贸易的时代,这个无法改变的地理问题就是重庆最大的问题之一。  首先是交通,对工业生产和全球贸易来说,交通不便是很多的问题,就是怎么把产品运出去,怎么把原料运进来,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以及效率。
  对城市整体基础建设来说,更是问题,这么多人分布在这么广的山区、丘陵地形等地方,相比较上海和北京的平原地形和面积,意味着基础设施等各项工程的开支都会比其他地方高,比如最小的层面,拉一根光纤或者电线到偏远市民家里,相比较上海,那是什么成本?同样是修一座桥也是,以此类推。  第2个问题是3000万的人口,对一个城市一个省乃至一个国家来说,地理和人口数量几乎是历史发展脉络轨迹和由此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所有问题的总源头,这么多的人就意味着重庆的养老医疗、人均收入,教育、公共设施水平等等只能处于比较低的层面。  第3个是重庆的经济基础较差以及发展不均衡,由于上面的原因,其实也注定了没法均衡,到今天依然有很多贫困县贫困村,政府和地方官员还在忙活着脱贫,而渝北区、九龙坡区等则比较发达,随着时间往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除了重庆人的努力和聪明才干,今后也许还是更多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既然先天不足且这些因素无法改变,只能依靠国家行政手段人为的来提供更多支持,97年脱离四川成为直辖市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这是重庆最大的资源和后发优势。  深圳有3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以及中国2个证券交易所中的1个,就使的深圳拥有极强的融资能力和水平,就是金融发达,进而再支持实业互相形成螺旋形式良性上升态势,所谓的国家政策支持,交通枢纽及各种工业园等这些,毕竟比不上金融业这样实打实来的历害,重庆还有周边省份由于工业经济的欠发达,使得发展强大金融业缺少支撑和基础,但即使是这样,争取国家各种金融方面的支持才是重庆能快速发展的途径。
  相比较深圳和上海,重庆在金融领域的融资数目和金融产业水平差距太大,银行和证券方面不说了,小的方面可以量化的上市公司数目来说,只有可怜的43家,比南京杭州无锡都差远了,其实这也反过来说明整体工业水平的欠发达,虽然公司要上市有各种条件,但企业实力是最主要,这是一个指标。  那么可以预见,在很长时间里,重庆必须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好是能争取到不用自己出钱的国家投资的重点基建项目,重庆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需要大量的投资特别是基础项目。  水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多,5A7个 4A有73个,收入超2000亿,三峡景区名声在外,生态方面来说有个问题,由于重庆处于三峡蓄水库区,对当地的地质和水质生态影响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重庆是中国西南的重要铁路航空枢纽,也包括水路,地理位置重要,政治地位更是特色。
  @木材香气
13:04:22  相比较深圳和上海,重庆在金融领域的融资数目和金融产业水平差距太大,银行和证券方面不说了,小的方面可以量化的上市公司数目来说,只有可怜的43家,比南京杭州无锡都差远了,其实这也反过来说明整体工业水平的欠发达,虽然公司要上市有各种条件,但企业实力是最主要,这是一个指标。  那么可以预见,在很长时间里,重庆必须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好是能争取到不用自己出钱的国家投资的重点基建项目,重庆所......  -----------------------------  重庆是铁路枢纽???
  青岛  翻开中国地图,当今中国最发达的区域和城市高度集中在中国沿海,城市和海岸线的距离与经济水平的高低形成了某种特色的比例,靠海越近越发达,离海越远越落后,什么原因?3个,1是这些城市靠海,2是相对比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情况来说,海洋贸易取代了陆地贸易 第3个可能也很重要,就是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都在海的那边,或者说它们都从海上来。  回到70年代,在一切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假如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等国家,那么现在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就是甘肃云南内蒙古等等了,也没有深圳什么事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靠海的比靠水的吃的多,靠山的最差,要致富先修路,海洋贸易比陆路最大的优势是老天爷已经把路给大家修好了,只需准备一艘船,而陆地贸易需要太多的铁路和公路,投资无法估量。事实上是,以前几十年,中国主要是往外运东西,而现在及将来,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就更多了,石油、各种矿石、各种金属以及大豆玉米农作物等等,细看一下会发现,很多东西不适合铁路运输,只能是海运,再看看原材料的来源国,石油是中东及非洲等地,铁矿石是澳大利亚巴西等,其他原材料的主要地区任然是非洲,南美洲等地,什么概念?会发现对以后的中国来说,海洋贸易会比几十年前更重要,加上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等,这些和中国有主要贸易的国家,没有也不可能和中国铁路联通,而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即丝绸之路现在及将要联通的是前苏联地区以及欧洲特别是东欧,这就出现个情况,毫无疑问当然会增强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以及贸易,但是很有限,这条路主要是往外卖东西,只能往回运中国需要的木材等少量的原材料,东欧国家和哈萨克斯坦等过自然资源有限。  和许多城市一样,青岛因海兴起,和内地的武汉成都重庆等不同,虽然青岛的工业规模产值达到17300亿左右,统计中都归类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里面,但区别却是很大的,其中海洋贸易和相关产业占GDP百分之22、5。
  青岛面积11282平方公里,人口900万,GDP排名全国12位,达到9300亿,和成都武汉最大的不同是,跳出单独各市比较放到各省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成都和武汉的GDP占到了各自全省的百分之40左右,且湖北和四川的经济远不如山东,这就出来了一个巨大的区别,武汉和成都没有兄弟各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而青岛虽然不是省会,但依托省内各市中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整个山东省最主要的贸易近出港青岛港的优势,就使得青岛处于被整个山东托举起来的巨大优势和地位,也就是某种层度,不是青岛怎样,而是青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青岛同时也是北海舰队的主要停泊基地和维修基地,是中国攻击性核潜艇群的基地,也是航母辽宁舰的母港,这使得青岛更多了某种特殊性。
  别盯着武汉,让我武县消停会儿,人已经够多了。赶紧都去沿海。
  我大合肥呢?  
  强烈支持杭州,宁波,  
  我从工作地镇江回老家经过无锡,一个同学请我做客,选了很多地方,去一看那里倒闭了,再换一个地方又倒闭了,我同学说半年前还经营得好好的。  别的城市怎么样我没发言权,但无锡吗,呵呵!
  以上各位列举的例子大都是老城市,几乎所有的老城都有负担过重(人口老龄化、僵尸企业过多、离退休人员过多)等特点,卑职认为:河北黄骅县级市是比较有前途的,因为过去那里是个农业为主的县,没什么工业,刚建设了个世界级大港口,具备新兴城市的特点。如果再加上京、津、冀一体化,未来有想象的空间!
  我县就是个大农村,千万别在吹我武县了,,我县夏天洪涝看海,冬天冻死人,毫无前途,放过我县吧!怀念过年时的大武县。。。。
  和沿海其他发达省份一样,强大的工业生产体量和对外贸易需要更多的港口来作为支撑,所以各个省内各市直接的竞争其实非常激烈,广东省的深圳港和广州港占据了全省7成的份额,浙江省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占据了浙江的绝大份额,而港口份额的情况山东和江苏则比较相似,即虽然青岛港和苏州港分别占据各自省内头名,但其他的各市也不差,都抢着分一杯羹,你有我也要有,你要做强我也要做强,青岛就需要面临日照和烟台2个港口的竞争。  而如今的情况是,有些市已经不单单把港口作为一个货物的进出和中转集散地,而是想以港口作为平台和筹码本钱,来发展金融业,阿里巴巴历害的不是天猫淘宝这个交易平台,而是支付宝,农业是最低层次、进而是工业、进而是服务业、最高层级的还是金融业,所以整合或者说重组省内的港口就是有些地方在考虑的事情,这是一种博弈和利益的分配调整,其实非常残酷,对那些可能会被整合掉的来说。  青岛港是国内所一所二的天然海港,有些极大吨位的船不是谁都能停靠的,这是青岛的优势。货物到了港口,就需要把它运往省内各市以及其他省份,所以同样需要强大的铁路和公路的物流网络,青岛市有很多条通往各地的铁路,同时机场的国际航班也很多。  来往韩国的航班可能是其中最多的,青岛是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之一,对韩国的吸引力非常大,由于这种天然的地理因素,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比重很大,韩国人在青岛工作生活的比例也很大,这就衍生和带出很多影响,即不单单是韩资的集中和经济的效益,也会带来韩国文化和青岛的交流,最终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会影响青岛人的某些思维习惯。
  除了韩国,当然是德国了,作为德国在远东曾经的殖民地,现如今青岛的一小部分留有德国的某些印记,青岛市内有德国风情的观光商业街,市内也保留有某些德国建筑和曾经的市政规划,就像上海的外滩历史和现在保持完好的建筑一样,这反而现在成了青岛的某种名片了,其实仔细想想也挺无语的。  电气电子、机械制造,汽车相关产业等是青岛的支柱产业,青岛政府想打造6个千亿级别的产业。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以及德国韩国这种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对青岛特别是给青岛人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也许会影响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就是相比较内陆和其他许多沿海城市,青岛人可能更加更习惯往外看,往国外和海洋方面看,心态开放。  相比较其他海滨城市,青岛的风景气候也要算好的,是国内旅游的热门城市,水资源丰富,环境不错宜居,水资源丰富和宜居这几些个概念对一个城市是非常重要的,看看北京天津就明白了,三天两头雾霾,水还要从长江里调,所以分析了这些以后,其实我们不用再去庸俗的傻帽一样去研究这个城市有多少私家车、马路上跑的宝马多不多,人均收入或者存款有多少,富不富到底有多富老板有几个等等这些了,不用呆在马路上和银行去数,也能估计到大概的情况。  作为为数不多的长江以北强二线城市,
青岛绝对是国内最有潜力的2线城市之一
  杭州  西湖边琵琶一响惊艳四方,展示了文化传统和秀美风景,一年一度地处嘉兴乌镇的互联网大会,又间接的烘托了杭州,由于阿里和马云的因素,其实互联网大会对杭州的影响甚至远远比它的举办地乌镇要更重要和直接,因为大家不会真的去在意乌镇,而只会想到马云。  G20具体谈出了什么没几人知道,倒是记住琵琶、采茶、越剧,被恶俗的春晚和恶俗的综艺节目以及各种雷人神剧熏了几十年的中国人,当西湖边夜空下琵琶响起的那一刹那,说实话是击中内心有点震撼的,那就是从内心共鸣到什么是文艺和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明文化之一的烟雨江南文化再次体现出超越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优美和高端,似乎让人觉得,相比较春晚,这才是中国正宗。
  以至于几乎在同时,美狗汉奸公知精英左派右派包括周边竞争城市等36路人马,出于羡慕嫉妒恨的原因,不悦而同且酸溜溜的念起了一首诗:西湖歌舞(敏感词)  杭州面积有16600平方公里,相当大了,后面看看南京就知道是多么幸福了,人口901万,2015年的GDP一万亿多一点,排名第10,和武汉、成都、南京、青岛很接近,5个城市差别在1000亿以内,所以谁是第几的排名就显得不重要了,这个差距谁追上谁或者落后谁都是用不了2、3年的。  不同于深圳广州上海这些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想到杭州,都会首先想到它的历史和辖区内的风景,由于互联网和外星人的关系,如今想到的是电商模式了。  和前面的重庆青岛以及武汉成都的区别在于,即如果放到更大的范围看,它处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某种层度可以借力有人烘托,作为中国仅有的2个被封神的城市,相对苏州来说,它最大的一个优势是行政省会级别。
  写的不错,收藏!  
  G20已经过去了,互联网大会现在看来和其他许多类似的情况一样,空洞多余实际,似乎变成了10几个领域内知名人物的嘉年华,每年的焦点都是和娱乐明星一样弄张照片和鸡毛蒜皮的事情。不过像这种大会通过电视和各种媒体包括中央媒体宣传以后,会增强杭州和乌镇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杭州去年的旅游收入2200亿,和重庆差不多,估计今年G20的原因会超过重庆。  杭州由于阿里和外星人的关系,近几年一直把自己作为电商经济的中心,国家层面呢也乐于看见这种情况新鲜事物,所以是大力宣传,一时之间搞互联网的人是风光无限,弄得什么事要是和互联网粘点边立马高端大气,以前是觉得高端的是服务业,各种政府报告里一定要提服务业经济,各市都把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是多少看成是上档次的事情,现在换了,新词弄了很多,有叫电商经济,有叫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顺带的是这个云那个云,云计算、云数据、绕的人头晕,反正一句话,互联网是万能的百搭,只需在这个互联网+后面加上你的行业就行,要是在这个+后面加得少了,那是跟不上潮流和不懂经济。  阿里如今和清华大学一样,到各省和各个大市去和人家合作什么云数据云经济,就像清华大学这些年在全国各市的合作研究机构或者叫研发中心等等,以前要是和清华搭上边弄个什么研究机构,立马上档次,写进各种包括统计局的报告也好看,如今是阿里了
  这种把所谓互联网经济太当回事的现象似乎是本末倒置了,没分清楚什么是纲和目,搞得太玄乎了,电商平台只不过是改变了消费的模式,很大层度提高了某些领域的效率,而最主要的是方便了人,也同时改变了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方式而已,而对创造经济量的提高体现在哪里?通过一根网线就凭空多变出宝了? 拿统计报告中常用的名词来举例,网购算不算消费?那是应该把网购的交易额算在消费支出里还是信息经济里? 网购电影票是应该算在服务业里还是互联网经济里?等等、、 其实,这只不过是今后某些方面生活方式改变的一种趋势而已。  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到,文字和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特别是汉字这种具有意像意境性质的文字,以前我们形容人很火叫如日中天,类似的是人杰地灵,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意境表达,它只是说太阳在天的正中间,什么是杰,具体什么是灵?但中国人却都懂,而由于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与西方,特别是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贸易,带来了关于各行业的数不清的新名词,比如最近出现的最多的“门”,闺蜜门干政门等等,到现在快1个月了,中国各媒体也没有统一下来该叫什么门,不过只要是叫门就没错,绝对这是一种懂新闻报道方式的体现,可是他们就没明白一个事,这个门恰恰是西方语境中才能体会的,经过翻译以后到中国也去跟着门,中国人几千来都叫丑闻,现在叫事件或者风波等等。
  如果说电商模式多么的神能够多么大的改变中国经济,那么就搞笑了,因为恰恰是电商发展最快的这3、4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了,下滑太难听,就叫新常态或者中高速增长,反正一个意思。乖乖,难道是电商越繁荣整体经济就越新常态?看来还是美国精啊,没把电商太当回事。 玩笑了,当然都知道是全球性贸易的问题引起的。  阿里的电商使得杭州某些经济数据变得更更漂亮了可能倒是真的,比如杭州统计包括中写信息经济占GDP百分之23,跨境电商总额215亿,在这之前首先要明白一些事情,各市的统计报表的名词是有讲究的,主要的一个是,如果农业经济总额也叫第一产业在该市占GDP份额太高,说明这地方落后,这很好理解,往上是第2产业也就是工业,其中分重工业和轻工业,轻工业比重工业高端,重工业意外着费更多的水、电、煤等,特别是这个水和煤,意味着如果重工业发达那么排的废水和烧煤的污染肯定更多,再往上是服务业也叫第3产业,就是饭店看电影之类的人的消费,如果这个占GDP比例高,那么说明这个地方有钱发达,消耗的能源少,污染少,然后就是生态好。  另一方面,要明白这是政府行政官员的成绩单啊,是要拿给别人和上面看的,  所以杭州改名词了,不叫服务业叫信息经济了,听着立马感觉上档次了,科不管什么叫法名词,还是看看实际的具体数据吧。  全市进出口总额4132亿,其中出口3108亿,比青岛都少,青岛进出口是4360亿,重庆是4610亿,苏州是3053亿不过人家可是美元,是杭州7倍  杭州财政收入是2238亿,青岛是2713亿,比人家少400多亿,  固定投资杭州是5556亿,武汉是7680亿,无锡4901亿,  还有几个其他的数据不说了,  杭州有一个领域相对是比较突出的,金融方面。存款余额29800多亿,上市公司达到了118家,存款多意味着自己本身能够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实业和贷款出去,上市公司多意味着可以从全国借到更多的钱,而且这钱利息极低。
  自明清以来甚至更早开始,江浙2省一直是被并列提起,直到如今也是,今年国务院批复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有26个城市,其中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任然是太湖流域吴语系地区,包括上海、苏锡常、南京、杭嘉湖平原的杭州、湖州、嘉兴、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绍兴,即意像意境概念上----江南,我现在怀疑,地方语言可能某种层度来说影藏着某种密码,据说吴语有36个音,和粤语一样有8个声调什么的。 以经济体量来说,其中最核心的经济城市目前来看是上海、苏州、杭州和南京、无锡5个。  其中细看会发现,历史上处于吴语系核心圈人文底蕴深厚的湖州和嘉兴似乎落后了,反而是处于边缘的宁波上来了,仔细想想这是挺有意思的,要说的重点是,理想中的情况应该是由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这4个人文底蕴和气质相似的城市来主导和引领浙江,而不应该是去像温州这种文化边缘城市看齐,也就是文明文化更发达先进的反而像差的看齐了,这不觉得反常吗?  之所以突然想到这个问题,1个是发现浙江省的经济总量只有江苏的6成,另一个是温州模式什么的印象里都喊了10几年了,那么吹了10几年的温州模式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别说全国了,浙江省内的几个城市都看不出从这个模式中学到什么? 反常吗?极其反常,这是我认为的浙江大幅度落后与江苏的原因。 也就是浙江省很多年来很大程度的受到了温州这样处于文化边缘的城市影响,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投机和浮躁的气质和心态。
  不光是经济总量,而是省份气质上已经被江苏抛开了,直观的感受是,江苏人更稳重、含蓄一点,浙江的浮躁、投机、显摆的多,这是有很多具体例子的,不细说了。这可能因为是江苏这么多年来任然是由吴语区最精华的城市在引领,也就是苏北向苏南学习,而不是相反。  浙江这几年在喊浙商回归,估计是明显感受到了实业的不足了,如果都去搞钱生钱、高利益这些,并且还被认为是头脑灵活,脑子好使会来事,那么是要出问题的,相比较江苏今年出现的高考名额事件,省内13个市一致喊出要大学名额的声音,让人是很感慨的,江苏依然延续了在整个中国来说都是顶尖的学风文脉。  总结一下主角杭州,风景优美人间天堂、水源丰富,人文底蕴厚重,地理位置极佳,全方位来看,几乎没有缺点。
  南京  古称金陵、建邺、应天等,再看看南京市内的许多地名也能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气质和基因的城市,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即使放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似乎以经济总量这种标准把它拿来和其他城市比显得那么别扭,和一种说不出来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心理感觉。
  坐等南京
  把南京作为省会是江苏省的幸运,假如有一天南京直辖,估计江苏其他各市拼了老命也不会答应,即使他们凑50万个亿向中央换回南京那也是赚大了,有了南京,江苏整体的省域气质显得更加大气和淡定从容。  地理上虽然是苏南5市沿长江南岸一字排开,可事实上是城市气质还是有些不同的,假如说无锡苏州嘉兴上海湖州这些城市的气质相似度有百分之90,那么南京和上海的相似度可能最多百分之70,这个城市有一种贵气从容的气质,就像一个人,他傲气的站在那里,不会去向谁看齐靠拢,只能是别的城市以他为中心向他聚拢。和武汉有点类似,长江从上游下来以偏东北的角度在南京处拐了个大弯,长江同时把南京一分为二,,其中2个区面积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在北岸,南岸则是南京最核心精华的地区,这里发生过整个中国最精彩和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说到南京,有一个话题比经济什么的更让人津津乐道,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风水,到目前为此,已经不知有多少反正是数不清的神棍半仙以及脑残人士和弱智青年讨论和分析过这个事情,那叫一个五花八门、神乎其神。虎踞龙盘的地形,中国仅有的2个带京字的城市,按皇城规格来规划的建筑格局,加上妇孺皆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个等等还有其他的因素加起来,使得南京成为中国最具有神秘感的城市。
  今天看了百度介绍南京的一段话,觉得切中要害说到了根本:“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曾无数次庇护华夏文明之正朔”,特别是后半句,看看人家说的多么透彻,这种看问题的角度,这种穿越历史长河的宏大视野。  很多脑残人士和广大弱智青年一说到南京,开口就是南京王气不足,建都的朝代不长久等,先不说这个王气和久不久什么的,中国倒是有数不清的鸟不拉屎的城市,历史上曾经天天留着半米多长的口水想着谁能来自己这里建都城,天天巴望着别说几十年那么久了,你只要来我们这里就行,就算只呆一天明天就被干掉那也是我们城市的无上光荣啊,可人家去吗?瞧都不瞧一眼,这么多英雄豪杰包括伟人为什么都一眼选中南京,是因为南京城具有和中华文明高度契合的山水格局,以及感应宇宙和天地绵延浑厚的气脉。
  六朝古都里面,前面几个距离如今年代比较远,主要是太平天国和民国的这些历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人们对南京的看法。其实就像前面百度说的那句经典的话一样,我们如今看问题的角度都太肤浅了,都只看到太平天国的失败和抗日战争对南京的伤害,可是就没明白,正因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没能守住南京,失去南京,才使中华文明遭殃。  太平天国是干嘛来的?有几个人明白吗?太平天国的行为其实就是后来孙中山的那句口号,不是低层次的打仗什么的,是二种文明和种族的较量,而民国没有守住南京,是整个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失败,不是一个城的事情,南京城也没有这种义务来承担由于整个中华文明的落后而战败与对手的责任,换个相反的角度也许更能看明白南京对于中华文明和民族存亡的巨大战略地位,那就是回到南宋。  相比较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初期的失败,南宋政权的彻底灭亡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巨大失败,因为这之后,中华文明出现了巨大的倒退和历史空白。
  @木材香气
11:29:27  六朝古都里面,前面几个距离如今年代比较远,主要是太平天国和民国的这些历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人们对南京的看法。其实就像前面百度说的那句经典的话一样,我们如今看问题的角度都太肤浅了,都只看到太平天国的失败和抗日战争对南京的伤害,可是就没明白,正因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没能守住南京,失去南京,才使中华文明遭殃。   太平天国是干嘛来的?有几个人明白吗?太平天国的行为其实就是后来孙中山的那句口号,不是低层次的打仗什么的,是二种文明和种族的较量,而民国没有守住南京,是整个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失败,不是一个城的事情,南京城也没有这种义务来承担由于整个中华文明的落后而战败与对手的责任,换个相反的角度也许更能看明白南京对于中华文明和民族存亡的巨大战略地位,那就是回到南宋。   相比较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初期的失败,南宋政权的彻底灭亡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巨大失败,因为这之后,中华文明出现了巨大的倒退和历史空白。  -----------------------------  居然是直播!楼主继续。  
  南京直辖吧,都不是吴语系的!
  长江以南难以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是宿命。  否则就是割据混战  江浙闽可以有中国一线一流的大都市、但是政治文化上难以撑得起强国梦
  好文,很有价值  
  如果说是因为把南京作为了首都,才使得某个朝代或者政权更快的失败或者灭亡,那好换个相反的角度,看看不把南京作为首都的结局是什么?1127年赵构称帝,之后开启了南宋的历史,由于史料的不完整,如今我们只能知道个大概,南下逃忙中重要的一站是南京,作为行都,最终是1138年把杭州作为最终的都城,改名临安,到了1276年临安被攻占,前后大概是150年。  明朝从朱棣开始也没有把南京作为首都,最后选了个王气足的地方,若干年后被满清灭掉了,前后的时间长倒是蛮长的。  南宋曾经进行过若干反击的中兴大业,也所以有了岳飞等人中兴四将的称号,进行过多次北伐没有成功,现在重点来了,为什么蒋介石北伐成功了,为什么朱元璋最终开启了明朝,这都是因为占据了南京这个战略重地,以此为大本营才最后成功的,看明白什么没有,借这个帖子的话题研究了一翻,我是算悟出来了,一句话就是,2支军队,2种文明开战的情况下,得南京就能保住中华文明和汉人政权,丢失了南京就会被异族统治,这种城就像是人人都想争强的政治宝物。  如今中国史学界和半仙、神棍、脑残界似乎有这么一种思维逻辑,幸好没有定都南京,而是定都了杭州,南宋才能熬过150年这么久被异族才被灭掉。  幸好当初朱棣从南京迁都,才最终屹立于东方260年这么长,虽然最终被外来文明灭掉,但时间长啊,要是换成南京,搞不好60年就没了。
  收藏,慢慢看
  几个从广西起家的农民,为了重新恢复华夏文明的统治地位和政权,最终发动前后10年左右时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战争,后世称为太平天国战争,他们也把政权选在了南京,最后彻底失败,就因为历史上太平天国把都城选在了南京,后世许许多多的汉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他们笑了,看看看看怎么样,南京不行吧。  至于民国以及国共内战,那是同一文明同一种族之间的战斗,性质完全不一样。从南宋到民国这段历史,其中最无法补救的就是南宋的被灭,史称崖山之后无中国,同时也要想象到,当时日本这种国家看到中华文明彻底被赶出历史舞台时的心态,我认为可能也许从那时开始日本就已经不再仰视中国了,进而才会出现从明朝开始的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满清政权为了统治稳定的需要,其实是向中华文明学习的,直到被基本同化,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属于落后文明统治先进文明,直到清朝后期照成整个中国文明的大倒退,进而导致整个国家思想和社会各领域的愚昧和落后,而历史上曾经努力向中国学习的日本则全面的转向西方,向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文明学习,进而也才有了日本的崛起,以及后来的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那次战争,南京是中华文明落后与世界最大的受害者,可是也正是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经多次庇护华夏文明之正统,历史上很多有志之士为了恢复中华文明的统治地位,以这座城为大本营和起点进行北伐和各种征战,南京是华夏文明多次领先于世界的开始。
  历史上有人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武汉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最知名和重要的城市,面积8594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GDP1090亿,全国排名第8,很多人一致看好武汉的前景潜力。  几十年来一直在说的GDP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绝大多数人是弄不明白的,以前觉得琢磨地图很有意思,借着这个机会第一次认真的琢磨了一下几个市的GDP数据报表,发现居然也很有味道。统计报表给人第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市都是用详细的数据介绍自己厉害的领域,类似与告诉别人:我家里有几口人,总共几亩田,田里有几只牛,这些牛几只是公的几只是母的,它们的出生年月分别是多少多少、、、而差的方面往往是语焉不详数据不详细,或者是根本没数据,或者是在名词上做文章,类似于别人问他的时候,他说:我都已经是农民了,就剩田和牛了,你丫的问那么清楚干嘛,然后就没了,剩下的你自己去猜吧,还不能说他不老实,因为农民啊田啊牛啊这些名词他都报给你了。所以统计报表也不能太当回事,只能看个大概,看个大概反而能看的准确,看的太细就越看不清楚。  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原因是因为,GDP这种统计学本来就是学西方的,学别人总归是有失真的,就是在源头就可能走偏,如果从源头走偏0、01公分,那么到后面可能是差1米, 第二个原因是,中文文字太深奥了,博大精深,同样的意思可以用5个6个名词来称呼,就比如中国羊年春节的时候,西方媒体问,你们中国到底是什么羊,是山羊还是绵阳还是羚羊,兄弟有堂兄弟、表兄弟、一奶同胞兄弟以及结拜兄弟、认的干兄弟等等,美国人有这么玄乎深奥的称呼吗?
另一方面的情况则更多,就是中文的同一个名词可以有不同种意思,所以放在统计报表中,就显得似似而非云山雾罩。 第3个原因是各种数据,即使你不是经济领域或者统计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能想到一个最常识的事情,就是以数据和文字组合起来的所谓统计,最大的问题是在可与不可直接,许许多多的数据,即可以把它归类到这个名词下面,也可以放在另外一个,不光如此,还可以把一个数据同时放在2个领域,就看你想要什么,这就是中文的博大精深了,第4个原因是不同省份不同市县的行政长官对统计的态度,有些地方可能觉得应该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有些可能会干预统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各种统计经常被人诟病经常对不上号的原因甚至作假的原因,因为客观上根本就无法做到完全真实准确的统计报表,百分之百真实的统计报表是不存在的,只能是最大程度的真实。  统计学尽管有这样天生的缺陷,但这么学科总是有它的某种道理的,其中的很多数据特别占比GDP比例分量大的数据是很难做假的,所以统计报表客观上能很大成都的,准确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八九不离十。 GDP总量差不多的几个城市,在社会各领域的具体方面差别还是有的,有些是差别很大,有些是体现了不同城市的发展侧重点。
  经济数据如果没有比较和参考,就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是好还是不好,选武汉、杭州、南京这几个比较接近的省会对比参考看看,成都的经济总量和这几个城市差不多,但人口比他们接近多一半,这样比较起来很多方面不公平。  武汉的人口是1060万,其中户籍人口829万,那也就是外来常住人口230万左右,  杭州人口是901万,户籍人口是723万,外来人口180万左右,  南京人口是824万,户籍人口653万,这样外来人口大概在170万左右  这个数据3个城市相当接近,武汉稍多一些,说明这几个城市对省内周边或者外省的吸引力都很大,其中考虑到武汉的面积比南京大2000平方公里,比杭州少了7000平方公里,接近要一半了,可吸引的人却很多,说明武汉在湖北省或者说中部区域的领先地位很明显。  武汉的城镇居民可以支配的收入是23940元左右,农村是17720,  杭州的城镇可支配是48300元,农村25700左右,  南京分别是46100元和19480.  这样发现南京的城镇平均收入不错,农村收入有待提高,武汉则是城镇落后与他们比较多,农村的情况反而落后比例小, 杭州的城乡差距最小,稍微领先与南京,比较大的领先与武汉。  什么原因?GDP都差不多,如果看人口的话,虽然比较明显比其他2个多了100万左右,但似乎武汉的城镇平均收入也没有道理差这么多。 以工业总量来说,虽然都差不多体量,不过涉及到利润多少的问题,可能有的看着数据很大,但利润也不太多,甚至企业忙活了一年亏本的也不少,但就算是亏本,该企业的经营总量是算进了整个全市工业里的。 也可能是武汉总体利润不少,为了城乡平衡,把钱更多的投在农村,  除了工业,农业体量太小不考虑,剩下的最后一块即第三产业总量3个市也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占GDP总量的一半左右,相比农业和工业,统计报表中最玄乎、水最浑的就是这个第三产业,也不要去研究第3产业了,总体看下来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武汉的经济总量虽然巨大,但是赚的钱有一部分没有留在武汉,也就是武汉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外来的,至少流出武汉的是比其他2个城市要多。
  进出口总额武汉是280亿美元,其中出口151亿美元,减一下是进口  杭州分别是665亿和500亿美元,剩下的是进口  南京的进出口是532亿,其中出口是315亿美元。  这个数据让我们看明白了这3个市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大致是销往哪里,很明显,挺符合地域特征,南京和杭州的对外贸易比较多,武汉的对外贸易少了一半,以此反推,说明整个武汉的产品更多的销往国内其他各省。 这从武汉的货物运输数据里也是相对应的,武汉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是铁路公路网枢纽,2015年武汉用铁路运输的货物量比14年下降了14%,而公路港口航空的比例都是上涨,可能说明武汉的各种产品不仅是销往国内各省,而且是离武汉不远的地方,如果距离很远,应该是跑铁路更多。 其中武汉的运输总吨位超过他们接近一半,南京则是走港口的比例很大。  除了货物,旅客的运输量情况则是相反,武汉乘坐铁路的增长7、3%,航空是增长6%,3个市的旅客运输量差不多,在3亿人次左右。
  招商引资方面,武汉到账的外资是73、4亿美元,增长18、5%,内资牛逼了,达到惊人的4373亿,增长了30、1%  杭州外资到账71亿美元,内资增长了1249亿,其中这个内资数额中,浙江在这几年大力推动的所谓浙商回归起作用了,是660亿,浙商投资杭州占了内资的一半。  南京到账外资是33、3亿美元,具体内资数目不详。  这个里面的内资数据估计是有水分的,打个通俗的比方说,我打算投资30亿在你们这里,项目怎样怎样的高科技,能解决多少就业缴多少税等等,然后签个合同意向书,关键是你什么时候开工?说的这个30亿最后到底投了多少?是不是全是自己的钱还是自己出一部分进而大部分钱是向当地银行贷款,这些都没有说明和不确定。所以这个数据水分是相当大的。  但不管怎样,如果总体来说这个数据比较真实,那么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往后几年这几个城市的排名了,即武汉的GDP总量将增加更多,和杭州南京拉开距离。
  不错的分析,杭州本来没什么优势,一个马云,质变了。
  存款武汉是19400亿,上市公司46家,三版挂牌135家,  杭州存款29800亿,上市公司118家,三版155  南京存款26470亿,上市公司77家,三版是96,  这其中存款这个数据与其说是武汉差了很多,其实是几个省的差距,因为省会城市照理都是金融最集中的,通俗点说钱吧,一般大的各银行机构和保险证券机构等都是集中在省会,而由于湖北相比江苏浙江差了很多,武汉也就相应少了。 其中南京有这么多更加不简单了,照理应该是南京的存款数据远远大于杭州才对,可是因为江苏各市实在都太强了。  上市公司的经济总量占各市整体的总量来说,其实是极小一部分,但这是个指标,理论上有了整体工业的强大才可能冒出更多上市公司。
  3个城市用电量分别是:464 、646 、 495(亿千瓦时),杭州多一些,  旅游总收入武汉是2188亿,杭州2200亿,南京1688,南京少了600亿,照道理不应该啊,连鸟不拉屎什么风景都没有的上海,居然旅游也有3000亿。所以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旅游特别是国内游。  又涉及到统计方法的问题了,按常识来说,境外的来旅游这个相对好计算,一般都是航空过来需要出入境,各口岸都有明确记录,而且这部分人金额数目很小可以忽略,可是这个国内游的游客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项目按常识来说也是水分很大的,而且这个水分理论上也不叫水分,根本无法查出来,因为统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标准。  假如一个人从杭州去武汉的监狱探望亲人,猜怎么着,估计也是被算在游客里的,因为不可能有谁知道他来武汉是旅游还是探监的,而探监期间这人吃饭住住宿的费用自然都是旅游消费,同样的省会城市一般大医院和学校很多,然后省内各市有大病的人都去杭州和武汉看病,猜怎么着,你来看病那也是旅游,外地学生在学校上学的吃喝费用那也可以算成是旅游消费,等等。  而上海这种城市居然也是旅游强市,一部分原因估计也是这个,即大医院高校多,监狱多不多不知道,另外更大的原因则是涉及中国人旅游的原因和微妙心理。举例能更好的明白,在韩国济州中国人旅游的人山人海,可是并不一定是这个地方的风景有多好,而是几种心理原因照成的,并不是真的为了去看什么或者买什么,而是在体验这个过程,坐飞机甚至包括等、出国境、人挤人等都是一种享受,除了排队上厕所,然后拍照发微信等,这叫体验旅游,这种旅游不是为了看什么,而是心理的旅游。  更好的解释这种什么叫体验旅游心理旅游,比如一个妇女去自己家附近的大商场买了根1万5的项链,可是怎么跟人家介绍呢?而要是虽然价格一样,但是从香港或者上海买的就不一样了,可以骄傲的告诉别人,这是在香港买的,香港的东西真便宜才1万5,哪天下次再去买几条。  就是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城市吸引他们而不是具体景点,或者是那个地方和自己的所在地完全不大一样。
  等着看长沙与宁波
  @木材香气
09:39:17  重庆  1937年和1997年对重庆2个重要的年份,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最终让蒋介石选择重庆作为民国政府陪都,同时也让重庆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政府西迁的名单中,有很多是对当时来说非常重要的兵工厂以及技术力量,到了若干年后的新中国60年代,同样是出于战备的原因,西南进行三线大建设,在原先数量众多的兵工厂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很多,正由于这样的历史脉络,军工及配套产业是重庆曾经的重要产......  -----------------------------  重庆现在的策略是集中人口  政策倾斜还是很明显  另外,重庆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工业人口比较多也算是优势
  武汉的地理形态很特别,风景好旅游业发达,从空中看下去,武汉的湖泊是真的多,地理形态和南京很相似也略有不同,长江从上游下来以偏东北的方向在武汉拐了大弯,然后以偏东南的方向向下游鄂州、黄石等地流去,也是把武汉分为二快,如果加上汉江是3快,但主要是长江对武汉的划分,和南京也惊人相似的地方是,明显东南岸的地理格局更特殊精华一些,呵呵想想挺有意思。  东南岸有东湖和汤逊湖,若干的小山脉围绕和拱卫东湖,就使得东湖周围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若干高校有了学习科研和学习文化最需要的灵性,东南岸发展金融类的,文化类的、科研艺术类等行业是相当合适。而重要的是西北岸的地理格局也相当不错,经济总量比南岸更重,水源丰富经济发达,也许这会形成良性竞争,互相促进。  武汉和南京一样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国内能跟这2市匹敌的估计只有北京上海了,这是武汉最有潜力城市的一个因素。更大的一个因素是,中部地区也必须要树立一个武汉这样地理位置特殊经济总量大的城市为标杆,来给周边其他各市一个追赶的目标和参考,要给其他各市一种信心和追赶的动力。   如果把武汉放在湖北的大棋局中看,就是希望武汉自己强了以后能带动其他各市的角度来说,武汉周围缺一个卫星城市,如果有一个卫星城市也很发达,那么和武汉会互相形成一个磁场城市区,进而再影响到更远的其他各市。
  楼主快更。分析到位全面  
  @夏钇松
18:28:36  楼主快更。分析到位全面  -----------------------------  本来见识就很有限,水平也一般,但难得碰到这样一个标题的,又想抬头挺胸、提臀缩肛绷紧点认真写,加上就像演员换角色一样,每换个城市又要用意念试着站在这个城市的角度立场去看问题,所以很累只能半天憋一点出来。
  长沙  新中国的很多领导人和将军中湖南占了很大比例,毛泽东就是在长沙师范学校期间形成了看待中国问题的思维角度和价值观,从这里走出去并最终影响中国和世界。  2015年湖南和四川、湖北成都的经济总量相当接近,仅仅是1000亿以内,而其他各省的省会现在经常抛头露脸,越来越有明显城市风范,可长沙好像默默无闻没人关注。  长沙面积11819平方公里,人口743万,总量8510亿,平方公里似乎是一个城市的标配,少了就格局太小,多了又浪费。长沙的面积不算少,而人口数量是明显比其他同等城市少了。这极大程度影响了经济总量,长沙的经济量和无锡、宁波、佛山在一个档次。
  和同等城市差了200万以上的人口,这应该是长沙没有更强的主要原因,城市自身的地理优势也不像武汉那么明显,农业人口数量占比例很大,查看各种经济数据比较突出的也不多。  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城镇人均收入达到39961,农村是23601元,就像无锡是4元一样,城市整体的总量虽然比一些要小,但当地市民的收入也是很高的。  汽车制造、手机、发电机组、对外承包工程、烟草等是主要支柱产业,这些行业没什么优势,由于汽车制造和发电行业等重工业的原因,其中煤炭的占到了整个能源消费的64%,加上水资源也一般,这个方面就显得差了,所谓的可持续不强。  由于经济总量的关系,其他的各种数据也几乎平均都低于其他城市一定的比例,似乎没什么嚼头。 长沙的总量占湖南的27%左右,加上这么少的人口数量和产业,带不起湖南这么大一个省,但是长沙有个优势,它周围的2个卫星城市比较厉害,至少在湖南来说,距离挺不到100公里的湘潭和株洲,这样长沙就必须要和湘潭株洲抱团坐大,甚至可以考虑将来把其中的湘潭合并,成立大长沙市。
  为什么把长沙列出来,因为长沙这样的城市占中国的比例最大,反而最应该研究和关注,即没有多大的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不尴不尬,只能靠自己奋斗,为了发展工业要是排污稍微多一点,还要被人说落后,什么转型创新跟不上,不思进取等等,可估计他们倒是也想转型最好5年之内领先与纽约和巴黎,可怎么转,现实摆在那里呢,事实的情况是长沙这样的排名靠前的城市已经相当好了,数量更多的那些更差的城市呢?没有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发展好的城市和弱一些的城市都很不容易。
    讨论前请先搞清楚要讨论的目标。
  佛山  又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沿海强市,就像北京旁边有个天津,上海旁边有个苏州,杭州旁边有个绍兴一样,佛山与广州互为一体,处于岭南文化的核心圈。面积只有387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却是735万,GDP8000,和无锡一样,属于很低调但是又很强,闷生发财型的城市。  有一个指标很闪眼,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39750元,农村22000元,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都要略低于无锡,可是把人口细看一下厉害了,无锡外来人口虽然也有170万之多,而佛山的户籍人口389万,也就是外来常住人口有350万左右,而这个人均收入则是按平均来算的,考虑到本地人对一个城市具有各个方面的主导和优势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很明显的突出了佛山本地人的收入之高了。
  佛山的3个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7%,60、5%,37、8%,工业占大头,这个数据有嚼头的,想说的重点是有一些问题是很值得琢磨的。背景是,国家这些年是大力提倡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的,好比典型的巴黎纽约等城市,他们是几乎没有工业的,通俗的说是第3产业比重越大越牛,所谓转型升级,可是不同城市的现实还是差别很大的,更主要的是,在现今中国,有没有能力都去搞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因为要去旅游吃饭按摩你至少要稳定的工作,而工作岗位最大的提供领域就是工业。  还有是大量的工人,有了大量的岗位才可能有大量的人,而有了很多有消费能力的人那才可能去更多的在这座城市消费,进而才能提高了该市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相反,为了提高服务业,把大量的投资用在建商业街,各种广场店面以及道路环境上,期望这样能吸引人过来消费,进而提高服务业。怎么看都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一个市的各企业里有200万外来人口,但是有能力全部换成机器人,只留50万人就够,那么这个市干不干?换成我是市长,这些机器人流水线就算是价值要高达500亿而且白送,那么即使送给我我也不会要。
  经济总量常年是广东第3名,大幅领先东莞的6270亿,可是各种媒体的报道和印象中东莞好像反而比较出名,这可能就又是一个文化底蕴的问题了,广州和佛山这一对相对深圳和东莞这一对,一个就像富了几代的人家,一个像是前几天才光着屁股下面拿个树叶挡挡,今天发了以后迫不及待想告诉别人我有很多钱。  什么叫文化底蕴人文厚重,名词意思都懂但什么概念?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意外着什么? 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人,并不是有文化有底蕴就会富,就像现在好多人说的读了大学比不上同村的小学毕业,这不是关键很正常,真正关键的是后面,就是有了钱以后的生活态度,就因为你有了钱富了才有了发言权,别人会注意你模仿你,所以会影响别人,2个不同气质的城市都穷的时候反而没事,而都处在具有发言权影响力的时候,那么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引导就截然相反了。 比如炒房团,一个城市的想法是,大家推选几个人去外地买房子就行了,低调的别让人知道,一个城市是几十人浩浩荡荡一起去,还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哪里的,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钱,这不是问题,关键是会刺激别人影响别人的价值观。
  2015年佛山进出口657亿美元,出口482亿,贸易顺差1910亿,机电类产品,家用电器类比较厉害。 固定投资中制造业和房地产是2个2头,在1000亿以上,不算多相比算少的了。其他数据也没有什么嚼头。  广东已经有2个一线大城市,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再有第3个,佛山也没有能力成为一线城市,但是佛山是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很多方面不比省会差。
  成都省还没来呢
  苏州  地理位置优越,水网密布,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重镇且备受推崇。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2015年GDP是1.45万亿,各城市第8名。  许多人对苏州的第一印象是工业发达台资企业多,其实苏州的民营经济那才叫发达,只不过是它的整体工业经济太大,台资外资太抢眼了,民营经济总量占整体4成多。 2015年苏州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5700亿,建筑业产值是1956亿,规模以上工业30500亿,国内只有上海能匹敌了,相对应的数据是上海工业总产值是33200亿,规模以上是31000亿, 苏州全年的用电量是1311亿(千瓦时),上海是1405亿,这2个工业巨无霸城市在这些主要数据上几乎是不分上下。   进出口总额是3053亿美元,其中出口1814亿美元,出口的比例中外资台资占7成,机电类产品占大头。
  电子信息、电气,通用设备、纺织、钢铁、化工是6大支柱,其中电子信息占三分之一份额,是大陆台资最集中的城市,。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是50400元,农村25700,其中苏州户籍人口是667万,外来常住人口400万左右。  存款余额23600亿,上市公司100家,新三板158,虽然只是地级市,但和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一样,各大国有银行都在该地设立了独立于江苏省省行的直属一级支行,整体金融业发达。  苏州风景优美,园林、古镇、太湖风景是其中代表,旅游收入1880亿。在各市努力做强工业和服务业的时候,苏州却回过头去发展农业了,报表中着力提到了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76,6公顷,如今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是中国的典型和代表,农村集体资产1610亿,农村合作社若干家。  全市在村一级的公交班线实现了100%全覆盖。
  其实相对于如今的工业,也许文化气质和手工业才是这种城市引以为傲和被历代文人推崇的原因,是国内丝绸和玉器雕刻等手工业行业的领导城市。  苏州的社会各领域整体全方位来看接近完美,如果要说不足,那是相对的,就因为是如此强大,而使得城市定位和现实的情况显得不尴不尬。旁边挨着上海,省内则是中国地位独特的城市南京,这样就显得似乎苏州不应该和上海处于同一个所谓的一线城市行列,名分上也不应该超过南京,甚至与在GDP排名中,要是超过直辖市重庆和天津都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另外,苏州唯一的一个不足可能是机场。中国现在有15个4F级别的机场,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昆明、广州等地,另外青岛也马上要有了。而苏州和无锡现在共用的机场是4E级别,类似于深水港和内河港的区别,这个事情听着是很搞笑的。  一个涉及到无锡苏州南京各城市的竞争和利益,另一个是涉及江苏和上海的利益竞争,而民航华东局总部在上海。  假如苏州拥有4F机场,那么对苏州来说意义太重大了,绝对是全方位历史深远的影响,到时由于货物的出入和境内境外旅游的关系,苏州的影响力将会全面覆盖湖州和嘉兴,也就是会超越江浙2省的行政管辖限制,而代替浙江领导和辐射湖州嘉兴,那样的话,到那时,苏州就会超越广州了,不是其他2线城市可以望其项背的。
  看完重庆就想看成都的分析
  楼主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成都  神秘的北纬30度线穿过中国许多城市和地区,拉萨、成都、雅安、重庆三峡、武汉、黄冈、神农架、黄山、绍兴、杭州、宁波、钱塘江等等等等,还有成都大熊猫生活的地方。  成都是西部最大的门户城市,战略地位特殊,是成都军区司令部基地,和南面的广州北面的沈阳等一样,是国外领事馆在中国西部集中的城市,是国外了解中国以及收集中国社会和军事情报的主要根据地,成都是军工特别是中国战斗机的研发生产基地。  面积14600平方公里,由于气候舒适、水源丰富、历史悠久等因素,所以成都人口达到了15000万,2015年GDP11000亿,排名各城市第9位。
  15000万中,户籍人口1228万,外来常住是27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有400万,本地和外地的比例这么大,说明对外省的吸引力不大,这些外来人口应该是成都周边市县人。  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33470元,农村是17690元,比长沙要差。  进出口395亿美元,出口的各个数据比14年几乎是全部大幅度下降,下降在20%到40%,再看投资,固定投资达到7007亿,而其中的5400亿占8成左右都投向了第三产业,成都的经济结构和前面的佛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情况说明成都的经济是在放缓,后劲不足。  省会城市的存款余额多的,有29475亿,上市公司数量不详,资本市场融资到的钱不到重庆一半,外资到账75亿美元。  对成都来说,工业经济一般般可能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可能还是在农村太弱,2015年农村外出务工200万,农村用电量只有32亿(千瓦时)。  旅游接近2000亿,是国宝大熊猫的基地之一。
  即然是西部最大的城市,又是战略重地,所以铁路和航空就不用说了,在国内绝对名列前茅。成都似乎完全不在意国内其他城市,成都的真爱是重庆,作为曾经一奶同胞的兄弟城市,成都的眼里只有重庆,什么北京上海关我鸟事。  2个城市惺惺相惜,同时又相互竞争比较,看到对方比自己强的地方一方面是不服,一方面也是在心理暗暗替对方高兴,这是一种延续千年感动天地让人为之动容的感情。
  居然没有霸都,大合肥表示严重不服。
  天津  面积11946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左右,其中外来人口达到了500万,城镇平均可支配是34100元,农村是18400元。  固定投资达到了13000亿,其中第2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投了5100亿,第三产业是7100亿,来对比重庆看看,重庆固定总投资是15400亿,第2产业5000亿,第3产业10000亿。  还是看不太清楚意味着什么 ,再来对比上海苏州看看,苏州固定总投资是6100亿,其中第2和第3是2200亿和3900亿左右,上海总投资6350亿,其中84%投了第3产业,其中房地产2400多亿,加上修路绿化公共事业等。  对比看下来,天津和重庆的固定投资比上海苏州多一半,也就常说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去年投的钱,产生的经济量会在今年或者明年体现。
  天津15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8000亿,用电量800亿千瓦,生产的产品高度集中与:原油、汽油、钢铁、汽车、服装、平板显示器、自行车、手机、光电子产品,在去产能和环保的大背景下,水泥、粗钢、平板玻璃下降比例很大。看下来是,这些产品大多是笨而重,也有2.3样精细货。  报表中写的属于第3产业的批发零售业销售额是42600亿,这个数字比较玄乎,有没有水分不说,来对比一下, 其他城市好多没有这个批发零售的名词,都叫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海是10000亿,天津的零售业总额是5200亿,成都是4900亿,苏州是4400亿,按人口算大致都差不多。  天津港口货运是5。4吨,上海和苏州是7.1亿吨和5.4亿吨,青岛和广州的港口是5亿和5.2亿。  天津进出口总额1143亿美元,其中出口的511亿中,机电类产品占70%,天津苏州杭州等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机电类出口最多,高度雷同。
  @木材香气
10:20:05  即然是西部最大的城市,又是战略重地,所以铁路和航空就不用说了,在国内绝对名列前茅。成都似乎完全不在意国内其他城市,成都的真爱是重庆,作为曾经一奶同胞的兄弟城市,成都的眼里只有重庆,什么北京上海关我鸟事。   2个城市惺惺相惜,同时又相互竞争比较,看到对方比自己强的地方一方面是不服,一方面也是在心理暗暗替对方高兴,这是一种延续千年感动天地让人为之动容的感情。  -----------------------------  对这个西部重镇写的太简单了。  
  直辖市的优势很明显,滨海新区是国家级的所谓战略工业区,还有天津自贸区、各种保税区等等,各种政策照顾和税收减免等等,加上京津冀规划里的铁路公路等大投资,总体是占尽政策优势,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利用内资4000亿。存款余额28100亿。
其实直辖市还有个优势,没人注意到只是没有被开发出来,就是落地全国各省的电视台,深圳可能是受到香港的影响,在电视宣传上和节目上是领先与直辖市的,有几个高品质的节目无形中增强了深圳城市的形象。 好比要是没有湖南卫视,湖南的形象还要不知名一些,重庆电视台也是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而上海是若干年前就认识到了。
  作为深圳人,看这个帖子其实很羡慕这些城市的,那怕深圳有这些城市中最小的面积,深圳也不是现在的深圳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不相信上面的人看不出来。
  宁波  就像上面的红烧焖肉说的一样,宁波是个厉害的城市,2院院士居然有110个,也是王阳明,蒋介石等人的家乡,面积9816平方公里,人口782万,GDP8010亿。  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制品加工、烟草业是其中的主页行业,对外贸易1936亿美元,机电类占出口的54、4%,考虑到宁波港口在浙江的地位,所以应该是这些出口额不全是宁波市的,而是其他周边各市占一大部分,只是走了宁波的港口而已。  宁波和舟山港的吞吐量合集是8.9亿吨,世界第一,铁矿石、煤炭、以及原油是进口的大头, 宁波的贸易企业3700家,服务外包186亿,离岸外包12.8亿美元,利用外资42亿美元,内资投资827亿,其中浙商回归727亿,也就是差不多都是宁波人自己投资了。  固定资产投资4500亿,第2产业1500亿,第3产业2950亿,工业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
  户籍人口586万,其中全市城镇数量是71.1%,城镇可支配收人47800元,农村是26400元,零售总额3340亿,
上市公司51家。 生态方面在忙着治理臭水河,建污水处理厂。
其他的看不懂了也没有看头了。 总体看下来,宁波的主要经济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港口的,像原油制品,化学制品,汽车制造,都是依托港口的运输便利。
  总算完了,现在再回过去分析一下这12个城市,用排除法看看哪些城市可以有潜力做一线城市。  宁波排除了,经济都是围着什么原油、化工、皮革制品、烟草这些,看着都累。  无锡和佛山很厉害,但是很遗憾,似乎也没有资格成为一线。  南京当然也不应该是什么一线,那是自降身份了,再来分析南京,认真的说,其实南京如果真的成为直辖市,某种程度对江苏,对安徽特别是芜湖和马鞍山等市都是利好,也符合南京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而对上海某种程度是利空消息。总的来说,承载了象征中华文明精神的城市,没有成为直辖市那是国家亏欠它了,南京被人故意声东击西的抹黑了已经太久了。
  天津这城市要历史没历史,要文化没文化,对中国科学、文化、经济等领域的贡献太小,制造雾霾倒是拿手的很,同时又占了太多国家的各种政策,所以得了便宜也别出来卖乖了,排除出一线城市,能当好2线甚至3线就已经烧高香了。
  排除5个还有7个,武汉肯定是第一个入选的,理由是该要的硬件一样不少,1,地理的(包括水源气候等),2,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代表了科研文化和人才优势,3,航空和铁路公路枢纽,加公路网和长江内河港口,4,省会的行政级别,5,中部地区极需要一个标杆代表城市,6,经济发达,经济结构合理。仅这几点加起来武汉就已经具备一线资格。
  长沙现在的总体经济体量还是太小,等过几年看看湖南的湘潭株经济圈发展的怎样再说,考虑到湖南和长沙人这么聪明,相信长沙未来几年的发展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人目瞪口呆惊掉内裤也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但暂时长沙似乎应该不去考虑这些虚名。
  楼主那里人?能问一下吗?
  成都和重庆呢?有媒体把成都和重庆居然直接排除,这些人的鼠目寸光让人目瞪口呆,看是不是一线应该要跳出这个城市来看才对,成都对应的是四川,而重庆是直辖市而且体量大,但我任然坚持认为,成都更有资格入选最有潜力一线城市。  因为原因很简单,重庆能带动周边什么?重庆在很多年以内能把自己内部的经济水平提高就已经是很厉害了,重庆毕竟总体来说是山区,水源等也不是很充沛,历史底蕴比成都稍显单薄,最大的优势就是直辖这2字,所以,重庆有了直辖这2字以后也不要去争什么了。  而成都虽然现在经济还不是特别强,但其他方面强啊,1,处于水源丰富地势平坦的成都平原,气候舒适,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2,和重庆人一样,成都人性格开朗而又吃苦坚韧。  3,成都和武汉一样,航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网等等一样不少,  4,成都是西部门户,是丝绸经济带的前沿,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  5,四川这么大的省,需要以成都为核心为榜样,成都能给他们信息。  等等,成都毫无疑问是中国又一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省会城市。
  山东这么大的体量只有青岛比较强,说明山东发展很均衡,烟台和沿胶济线的济南等其实都很厉害,但似乎目前只有青岛出来代表山东更合适,它的经济体量和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硬件都是一流的,青岛是第3个准一线城市。
  杭州应该也可以算一个,只不过这种喜欢包装概念,玩新名词的习惯应该改改。  剩下的苏州嘛即不是省会,也不是副省级,连个机场都没有,高校和铁路也一般般,虽然经济是强的,我看也没资格,等建个机场再说吧。  所以很明显了,中国最有潜力的4个准一线城市出炉了,不是为了凑4这个数字,而是只有4个也应该有这4个,这个分析应该是比较权威的,那就是:  武汉、成都、青岛、杭州。
  写完了,谢谢回帖的朋友,写这个帖子自己收获也不少,找到点看经济报表的门道了,好像把各城市都看了个透,做了一场科学研究和学术报告一样。 哎脑子累啊,不回帖了,欢迎你们讨论。
  @木材香气
21:23:41  杭州应该也可以算一个,只不过这种喜欢包装概念,玩新名词的习惯应该改改。   剩下的苏州嘛即不是省会,也不是副省级,连个机场都没有,高校和铁路也一般般,虽然经济是强的,我看也没资格,等建个机场再说吧。   所以很明显了,中国最有潜力的4个准一线城市出炉了,不是为了凑4这个数字,而是只有4个也应该有这4个,这个分析应该是比较权威的,那就是:   武汉、成都、青岛、杭州。  -----------------------------  青岛有很多不足之处,期待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  
  论城市,不能只论经济。  就江苏来说,苏锡常经济再厉害,也跟南京论不到一起去,不是一个层次的。南京的政治,历史文化,科学教育等等底蕴太深厚了,经济也不差,辐射力治安绿化道路等方面相当不错。  就全国来说,个人觉得南京比天津,深圳等所谓一线城市强,比杭州,青岛强,在政治性方面比北京弱,底蕴不比北京差,城建和商业氛围比北京强。成都和重庆特性重叠可以和南京比(不谈经济总量)。经济性和城建以及国际化不如上海,但人文历史强于上海,特别是亲和力包容性强于北京上海,不排外,南北交融。  武汉广州大致和南京地位类似吧,感觉宜居方面可能比南京欠缺一点。  不了解南京的朋友可以来看看,我是南京人,哈哈。  南京的政策稍嫌保守,可能跟主政者无心立足南京,作为跳板,一门心思往省里钻有关吧。
  真没想到楼主那么抬举重庆,虽然我觉得言重了,但作为重庆人我也是偷笑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线城市有几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