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局 地位在一带一路的地位与作用

盘点那些河南参与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_新浪河南_新浪网
  2017年
  [要闻]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将郑州市纳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
  [解读]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自2006年建立以来,在区域政策对话交流、重大理论课题研究、管理人员能力培训、案例地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郑州市纳入合作案例地区,提升了郑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为深化与欧盟成员国在教育、科技、绿色经济和自贸园区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创造了条件。
  [要闻]日,教育部致函河南省政府,同意设立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
  [解读]这是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举办的第一所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为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而设立的一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标志着我省与沿线国家合作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
  [要闻]日至28日,陈润儿带领河南省政府代表团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泰国。
  [解读]代表团开展了一系列高层会见、商务洽谈和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16个项目,涉及航空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目前签约项目推进顺利,澳大利亚捷星航空开通郑州至墨尔本洲际航线、泰国正大集团农牧合作等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闻]2017年3月,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去四回四、每周八班”的常态化均衡开行。
  [解读]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综合运营指标保持全国前列。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开行575班,总货值28.26亿美元,货重29.41万吨,进一步巩固了郑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目前,中欧班列(郑州)业务覆盖了国内四分之三的省市,境外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121个城市。
  [要闻]日至31日,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举办,其间举办了“一带一路”与枢纽经济发展论坛。
  [解读]在“一带一路”与枢纽经济发展论坛上,常务副省长翁杰明发表了题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河南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主旨演讲。
  [要闻]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揭牌仪式,谢伏瞻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
  [解读]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不沿海、不沿边、地处内陆的中原大地历史性地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陈润儿在致辞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战略定位,经过3到5年的努力,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交通物流通达、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明显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要闻]日,李克强总理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考察。
  [解读]李克强总理详细了解了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对开封片区“二十二证合一”等创新做法给予肯定,勉励过去以“古”闻名的开封今天通过自贸区以“新”出彩,希望河南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这次考察,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将指导和推动河南加快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创造出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聚众智、合众力、谋共赢。承载世界的期盼,五月的北京之约,“一带一路”将再起征程,河南将昂首走在“一带一路”上,继续贡献强劲的中原力量。
  来源:综合央视、河南日报客户端
03-13 16:22|分享
03-13 15:35|分享
03-13 10:59|分享
03-06 12:12|分享
01-06 08:01|分享
01-03 12:49|分享
12-30 07:50|分享
12-30 07:46|分享
12-27 07:26|分享
12-19 08:31|分享
新浪地方站论河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机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河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复兴战略,丝绸之路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郑州位居中国“一带一路” 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榜第二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2日在港发布“2017全球国家(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其中,香港于“2017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中位居首位,郑州及乌鲁木齐分别排在第二及第三位。
原标题:郑州位居中国&一带一路& 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榜第二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2日在港发布&2017全球国家(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其中,香港于&2017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中位居首位,郑州及乌鲁木齐分别排在第二及第三位。该机构会长桂强芳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入选地区均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战略节点城市,在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具广阔发展空间及成长潜力,且受投资者关注度高。他表示,香港自回归以来,在资本市场开放度、营商环境、税收政策及多元文化等领域优势突出,并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等历史机遇,未来极具潜力。据介绍,排名前十位的其他城市依次分别为泉州、兰州、昆明、信阳、北海、湛江及西宁等。桂强芳表示,本次排行榜依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自主创立的GN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国家及地区在综合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单项及专项竞争力等类别进行评分。他说,该机构期望借助香港良好的舞台,打造具中国特色的排行榜,提升中国城市及地区的竞争力之余,扩大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该机构当日还发布了其他14项评价专题及30个分类榜单。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较早涉足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2002年推出第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记者王小旎)相关链接郑州在&一带一路&上阔步前行本报记者张倩成燕侯爱敏聂春洁郑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欧亚大陆桥的战略支点城市,被国家赋予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重任。郑州航空港、郑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郑州)、郑州跨境电商、综合性大口岸等开放平台体系和河南自贸区、中原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让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名片越发靓丽。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城市郑州,航空网络却遍布全球,世界变得&触手可及&。郑州机场已经成为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找准&交通枢纽&这一契合点,郑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便找准了战略着力点。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郑州构建陆海通道打造国际物流大枢纽,由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依托空中国际物流走廊、铁路国际物流枢纽的构建,郑州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的步伐。目前,郑州机场已成为国内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博大精深的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生动诠释着亳都郑州的厚重与精彩,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中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责任编辑:赵胜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让郑州“内陆”变“前沿”_网易新闻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让郑州“内陆”变“前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让郑州“内陆”变“前沿”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中部地区曾是我国制造业的“高地”,经历过“中部塌陷”阵痛的中部制造,正谋求新崛起。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 2025”,作为承东启西之地的中部,这里的制造业无疑迎来了新的机遇。
把握国家战略机遇
转型提质竞风流
目前,无论是“中部崛起”战略,还是“中三角”规划等,国家层面给中部带来的“利好”不断。不少干部群众、专家认为,中部省份只要抓住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机遇,形成“若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创新步伐,加强区域合作,勇敢“走出去”,势必将快速提升中部制造的地位。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让不少中部地区由“内陆”变成“前沿”。由郑州直达欧洲的郑欧班列铁路货运大通道,是中部对接“一带一路”的缩影。目前,郑欧班列已实现每周两班运营,集货半径达2000多公里,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截至2014年底,郑欧班列已承运货物5.22万吨,货值4.75亿美元。
今年1~2月,湖南高技术产业增长24.2%,其中有些产业增速超过40%。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带动下,以株洲为主要基地的湖南轨道交通产业近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有望成为继工程机械之后的第二个湖南标志性产业。
在三一重工敞亮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这些产品将漂洋过海运到委内瑞拉。不久前,中联重科向印度一家公司交付了50台价值近8000万元的轮式起重机,成为中联重科今年以来出口海外的最大订单。
研发促“智造”
互联网+崭露头角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少制造业企业不景气,一些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然而,记者在湖北襄阳市金鹰重工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一季度刚过,订单总额已超过20亿元,够企业干上一年。总经理杨林勇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全年销售收入的6%。
据了解,2014年,湖北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当年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登记备案企业增加509家,仅新增这些企业完成增加值457.4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0.4%,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去年9月,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矩形盾构机,成功贯通中州大道下穿隧道。这个城市交通隧道开挖新方案,使得施工的上方道路照常同行,下穿隧道就可以安全施工,无须在原有道路上“开膛破肚”。目前宁波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已提出了采购意向。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贾连辉说,因为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集团已实现从“制造”向“创造”型企业转变。
对制造业来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工业4.0”成为主题词。 (下转二版)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杨建国:“一带一路”是郑许一体化未来重要的切入点
杨建国:“一带一路”是郑许一体化未来重要的切入点
7月2日上午,作为专家团成员,参加了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具体的报告内容,不再多说,总体上看,报告无论是在站位高度上,还是谋划的深度上,都很有前瞻性,在方向和实践上,同样意义重大。借用会上张大卫秘书长的一句话:“相信通过未来的探索实践,郑许间的功能互补、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定会得到快速推动,为中原城市群的跨越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句话,其实点明了郑许一体化,对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我看来,郑许两地的经济体量和产业机构、基础,都决定着,未来,郑许一体化或许将引领中原城市群建设。由于“主业”专注在产业领域,所以,我也从产业这个角度切入,来谈谈我对郑许一体化的一些思考。1|现实基础|基础足够扎实▼首先,先谈谈郑许一体化的现实基础。从经济总量上看,郑州和许昌,一个居全省第1,一个居全省第四,生产总值之和超过全省四分之一。加上区位和产业上的先天优势,郑许一体化的基础足够扎实。从发展态势上看,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郑州的情况,就不多说,重点说说许昌。过去几年,许昌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为例,以三产结构来说,许昌市三产比重优化明显;以产业集聚区为例,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全部晋星;以产业结构来说,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主导力量;以网络经济来说,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猛等等……可以说,过去几年,许昌构建、培育、成长了一整套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尤其是民营经济更是活力迸发、动力十足。从平台的角度上来说,郑许之间,包含了郑州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的10个,许昌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的六个,而且这批产业集聚区不仅“个头大”,而且发展的态势很好,这是郑许一体化过程中的平台优势:已经具备了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带。从产业结构上来看,郑州和许昌之间有着很大的互补性,许昌制造业发展,需要郑州的创新平台、高端人力资源以及各类开放平台。在产业体系上,郑许一体化会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所以,从产业角度考量,郑许一体化可以说是中原城市群建设最有产业基础的必然选择。2|方向|一带一路是切入点▼谈完了现实基础,我再谈谈郑许一体化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向。第一,“一带一路”。上半年,我曾经写了一篇专栏,谈到了许昌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无论是“走出去”到东盟,还是从德国“引进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下,许昌市切切实实地让战略落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实质性的进展,在对外贸易、对德合作、利用外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中德产业园在内,在政府的引导下,许昌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拧成一股绳”走抱团出海新模式。既做好了产能转移,又实现了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可以说,许昌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方面的经验,对于河南省,甚至全国很多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创新。而在未来,郑许一体化中,“一带一路”同样是重点领域和方向。郑州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又连接着全球资源和市场优势,对于许昌来说,正是可以“借力”的重要的窗口和机遇。一方面,国内外的高端人才、创业资本、专利技术、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上郑许一体化,与许昌本地活力十足的制造业企业结合,带动许昌市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许昌优秀的产品和企业,也能借助郑许一体化的通道,更深入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好的产品和产业输出到国外。第二,特色小镇。在昨天的报告中,提到了郑许一体化要构建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并将之分为了三个层面:核心城市、节点城市和特色小镇。我个人十分认同这套城镇体系,实际上,在一体化或者城市群建设这样的宏大战略中,县域经济以及更小的乡镇经济,很容易就被忽略。而对于许昌来说,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基础和贡献度特别高,在谋划郑许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应该,也不能把它们搁到一边。这半年来,我也考察过许昌下面不少县区,比如长葛在积极谋划与郑州航空港之间的融合发展,鄢陵在谋划温泉、养生小镇,禹州在谋划中医药和健康小镇等等。这些都是构建郑许一体化城镇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而许昌各县区也已经先行一步,未来,期望更多县(市)能够依托战略优势,形成协同发展效应,成为郑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动力。第三,创新驱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而优质的创新要素是提升创新驱动力的基础和支撑。许昌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郑许一体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在创新驱动方面,郑许协同创新共同体将成为未来郑许一体化的重要一环。通过融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和要素,逐渐形成郑州研发、许昌落地转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和落地转化的工作机制。这也是我认为郑许一体化对于河南产业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所在。第四,现代物流。最近连续参加了两场河南物流峰会,现代物流产业正在成为河南提质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导产业、主抓手之一,河南物流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有很大程度的升级。当下河南物流企业,包括本土的企业也好,还是引进的企业也好,程度不同的都存在着小、散、弱的问题。而未来河南物流转型升级,方向之一,就是集约:如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小而美细分市场,如何从区域到全国布局,如何健全物流网络,形成规模效应。而集约发展,也正是郑许一体化过程中,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产业的机会所在。在郑州构建国家级物流枢纽中心的过程中,许昌应该着力培育与之互补的现代物流中心,就像报告中所说,许昌可以通过规划转向物流通道、加快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等方面,发挥好服务支撑郑州、辐射带动豫南的门户枢纽作用。杨建国,《老杨会客厅》创始人、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环球网、河南广电全媒体首席特邀评论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研究院研究员、洛阳师院、郑州升达学院客座教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顾问、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开封片区、许昌、开封、信阳、孟州、汝州、长葛、禹州、鄢陵等多地产业、招商顾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只讲述有趣的产业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在一带一路的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