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暴自弃的意思待网吧一个月老板报警求助

在线招聘虽然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但是虚假信息却从来没有断过。[]
5月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宁开幕[]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男子网吧连续上网36小时猝死 老板被判赔近10万
【字号:&&】【】
  原标题:男子网吧猝死老板要担责
  北京晨报讯(记者 颜斐)男子徐某在通州区某网吧内连续上网长达36小时,最终导致猝死网吧,后其父母将该网吧告上法庭,索赔167万余元。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通州法院一审认为,网吧工作人员未对徐某上网时间过长进行人性化提醒,故网吧应对徐某猝死承担10%的赔偿责任,判决赔偿家属9.6万余元。
  徐某父母称,2015年3月,30岁的徐某在通州区某网吧内上网,后在网吧内死亡,直至次日家人才接到派出所通知。该网吧未经过相关部门合法批准,在一千平米的场所内秘密开设黑网吧,在不具备任何网吧开设条件的情况下违法无照经营。此外,网吧如果发现网吧内人员出现病变等情况,应采取有效告知、警告及救助的义务。故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共计1670438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徐某在网吧上网的过程中猝死,经鉴定死亡原因“不排除疾病死亡”。原告在公安机关自述徐某十多年前曾患有心脏疾病。徐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长达36小时不间断上网,致其身体过度疲劳,对死亡后果的发生其自身有过错。虽然网吧通宵营业并不违反规定,但徐某连续上网36小时之久的情况下,网吧工作人员无任何一人对徐某上网时间过长进行人性化提醒,故网吧对徐某猝死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徐某猝死事发突然,在邻近就座的张某第一时间发现并已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情况下,网吧工作人员在旁等候120急救人员,并在急救人员到场抢救后报警,网吧已经对徐某尽到了相应的救助义务。最终,法院判决网吧承担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赔偿二原告共计96025.8元。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责任编辑:钟江为&&
因为张柏芝而备受关注的张柏芝妈妈,本...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p&需要长期排队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处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统治森严。私宅蒸鹅心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在我的BGM里别想打败我”,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我定的规矩里别想打败我”。我们国家这么多“错过最佳时机甚至是病情恶化”的玻璃心想法,其实是因为跟医院闹事的成本低,很容易把医学局限性导致的技术问题变成责任事故,所以医院和医生的责任范围无限扩大,人一进医院就变巨婴。当然,“依闹分配”也让医院变得脸皮厚,有过失也要硬撑一阵子,免得赔钱的时候太被动。&/p&&p&因为我看不懂英文,所以用我国的香港特区为例。以下数据来自香港医管局(HA)网站。记住香港人民长寿的原因——由HA管理的山寨版英国NHS。香港HA的网址是 www.&b&ha&/b&.&a href=&///?target=http%3A//org.h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rg.hk&/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前阵子央视新闻联播刚宣传了,香港人均寿命世界第一。&/p&&img src=&/v2-f32a150d49ea7afdbe1341_b.pn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v2-f32a150d49ea7afdbe1341_r.png&&&a href=&///?target=http%3A////VIDE8WAKvdVpNeueZkUwer7l17062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视频]【勠力同心 共创繁荣】持续改善民生 共建香港安宁&i class=&icon-external&&&/i&&/a&&p&带来了这个成果的是HA旗下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他们提供了全港9成的医疗服务,仅使用了全港GDP的2.8%。另外一成医疗服务由民营医院提供,用了全港GDP的2.6%。相比别的发达经济体动辄占GDP两位数百分率的卫生总费用,香港医疗是很便宜的。中国内地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和香港差不多。当然,香港人均GDP4.2万美元,香港花5%的GDP和祖国大陆花5%的GDP办成的事情当然不一样。&/p&&p&香港医师入职收月薪4万港元,高级医师收入约8~14万港元/月,顾问医师收入20万港元/月左右,这还不包括各类津贴。相比香港普通市民1万5左右的月薪,会发现香港医务人员的收入很高。那么,香港医疗怎么省下钱的?严格限制病人的知情权,连病历和检查结果都不提供病人(想要可以,走程序),包括病人在香港熬不下去打算转院到省城广州的大医院的时候;严格限制病人的就诊自由,一切花销能省则省,以实现经济性最优进行安排。香港公立医疗的奇迹在于患者权利让度给医生权威,法律保护医生权威。&/p&&img src=&/v2-ed68fa69f698be83cd6706cce830dcd2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ed68fa69f698be83cd6706cce830dcd2_r.jpg&&&p&香港公立医院联网中相当于内地三级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收治脑梗塞病人住院,住院天数在5天以内,病人度过急性发病期就转入小医院和护理院。手术病人术后两三天就转院,在祖国内地同样的病人可能刚出监护室。为什么?大医院设备好、成本高,要保证高效运转。换在祖国内地,让病人自己拿主意,谁不愿意在条件好的医院治疗啊?所有病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严格预约,如图,预约时间以年计,过号重排居然还要等30周!换在祖国内地,病人嗷嗷喊着“我有病我有理凭什么重排”就冲进诊室了,警察和社会舆论肯定偏向病人。说白了,香港的寨版NHS就是不尊重普通人渴望得到好的治疗的心理,怎么高效怎么来。香港模式最大的问题是,虽然提高了总体效率,降低了人均成本,但是并发症造成的问题增多了。大家平均是受益了,但是“倒霉蛋”多了,“倒霉蛋”更倒霉了。“量入为出”的安排和不尊重病人主观能动的做法,让香港医疗界有许多看专家要等很久的感人事迹,自然也有许多香港医管局所谓的“风险事件”。&/p&&img src=&/v2-ef3f8a1fbe8_b.pn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7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v2-ef3f8a1fbe8_r.png&&&br&&p&这是香港HA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风险因素,包括了5宗手术/介入后遗留医疗物料在病人体内、三起病人自杀、两起孕妇死亡、一起操作位置错误(北京协和医院已经辟谣,他们当年没切错梁启超的肾)和一起血管内气体栓塞事故,以及三起错误识别病人身份事件。&/p&&img src=&/v2-8cba42a91e25d3a5e2e5c_b.pn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v2-8cba42a91e25d3a5e2e5c_r.png&&&br&&p&我们看HA的新闻网站。有些内容只提供英文版,意思是说“你们这些非业内就不要打听了,谢谢”。看黑框内的内容,这是有中文内容的。&/p&&br&&img src=&/v2-d2645d79aeff260fcb989d7_b.pn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d2645d79aeff260fcb989d7_r.png&&&br&&p&日通报基督教联合医院一起事件。病人2016年7月在该院内科住院治疗高血压,期间发现lgA肾炎,医院嘱其定期复诊。复诊期间,医生因为不知道病人有乙肝(上次住院没查么?祖国内地的住院系列检查什么都查的,花个一千元左右),曾经使用乙肝病人禁用的药物,但是医生未从检查结果中发现别的异常,直到日病人因急性肝衰竭入院。5天后,病人从基督教联合医院转入上级医院玛丽医院等待换肝手术,同时医院内部自查,发现了之前的问题。4月19日,病人家属前往院方沟通,院方诚实的告知了实情,并为家属找上门之前什么都没说道歉。&/p&&img src=&/v2-2e3bc65bb611f473a5d63_b.pn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7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v2-2e3bc65bb611f473a5d63_r.png&&&br&&p&第二天,HA发稿:在接到医院报告后,HA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积极与病人家属沟通,计划提出改善措施,防止此事再次发生。HA有关领导同时呼吁市民积极奉献爱心,让苦主早日成功换肝。&/p&&p&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在HA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再早10天,日,比基督教联合医院级别更高一级的广华医院,出现一起孕妇死亡事件,HA就是发了个通报了事。&/p&&br&&img src=&/v2-dcfe12c825c5a07cc121d0_b.pn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v2-dcfe12c825c5a07cc121d0_r.png&&&br&&p&妊高症,子痫征兆,白天病情稳定,晚上回家吧!然后孕妇一不小心死了!啊,领导们很难过,并给予深切慰问。此事已经移交有关部门,等8周拿调查报告。&/p&&p&就这,香港群众不当医闹,因为老英留下的法权治理统治森严,死了人要相信政府等候结论。所以排队过长算个屁啊!想在医院找事没门啊!你以为是祖国大陆呢?不甘心在看病的时候“被”“香港特色资本主义的集体主义”牺牲个人权利怎么办?要不然香港同胞得了大病不少都跟其他地方的乡亲一样去省城广州的大医院呢!&/p&&p&然而,香港的体制告诉我们,不给平民病人尊严和自主,用增加倒霉蛋数量的方式降低总成本和平均费用,效果很理想……HA仅用了2.8%的GDP,就跟用了2.6%GDP的民营医院一道,让香港人民的人均寿命世界第一了。&/p&&p&嗯,肯定跟香港回归前没有养老金制度,回归后仅有一个养老公积金制度,平民长者拿综援和“生果金”只够买水果,所以回大陆老家养老没关系。&/p&
需要长期排队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处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统治森严。私宅蒸鹅心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在我的BGM里别想打败我”,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我定的规矩里别想打败我”。我们国家这么多“错过最佳时机甚至是病情恶化”的玻璃心想法,其实是因…
&p&这帖子挺老的了,以2017年的行情来说,各个数字都有所变化,但大致比例确实差不多。&/p&&p&除了房价。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涨得很离谱,30万澳币在市区是买不到公寓了(别墅更是别想)。&/p&&p&5万澳币年收入是澳洲平均工资的水平,这个收入生活在悉尼是比较紧巴的,毕竟悉尼是世界上物价数一数二高的城市。但生活质量比北漂海漂还是要高很多。而且作为华人稍微争点气(有个本地的本科学位之类)工资是可以大大超过平均水准的。&/p&&p&32寸液晶电视现在不要2000块澳币了,两三百就能拿下吧... 这个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2000澳币可以买三星的4K,算是高档电视了。而且普通澳洲家庭也不会掏2000买电视。其他给出的消费品价格在2017年其实是大大下降的。买普通笔记本花不了2k,2k可以买外星人了,或者高配的苹果本pro。现在也没人会花$40买个DVD了,Netflix月费也就十几块。&/p&&p&出门不锁门,在大城市现在并不安全。新建的别墅和公寓一般都标配安保设施,包括电子门禁和特制的U型钥匙等等,如果治安那么好岂不是白费?夜不闭户这件事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住在乡下一个镇就几百人的那种(但那样的话,你要担心的是野生动物闯到你家里来)。此外,某族聚集区是治安黑点,这个道理全球通用,你懂的。&/p&&p&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到极致”也有点夸张。澳洲政府的效率还是比较慢的。但没有官架子,不刁难人,办事透明。&/p&&p&至于福利,也只是给那些自暴自弃的懒人的。Centrelink的失业福利并不好拿,数量也不多,最多让你有房住吃得饱饭,喝点小酒。育儿福利是不错,但远远不足以抵消好好地养个小孩需要的费用。纯粹靠育儿福利生活的,只能是那些不顾教育的垃圾人口。即使在澳洲,福利也只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准,想要过好日子依然取决于自己的努力。&/p&&p&有几个帖子骂帖子里的主人公是吃福利拿政府的钱,我劝你自行折叠。这种明显没有在澳洲生活工作过的臆想回答就不要去点赞了。&/p&&p&&b&澳洲工薪阶层家庭的福利绝大多数是以“退税”的形式给予的。&/b&什么叫退税?在澳洲,你上班每月的工资已经按照个人收入累进税公式扣除所得税了。到了财年结束的时候,再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计算退税或者补税。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政府就会多退税给你,因为你要养家。本质上是允许你少缴税,而不是给你白发钱。但退税的前提是你要有可缴税的正式工作,而且“退税”的本质意味着你退到极致也只是不交税,绝无可能税务局倒贴钱给你。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凭什么说人家是白拿政府的钱?属于“白发钱”的福利金也是有的,但这些钱只发给没有正式收入的人,所以只能维持很低的生活水准,这样的日子并不好过。&/p&&p&&br&&/p&&p&变化较大的是移民政策,全面收紧,各种移民途径比题主的文章发布的时候要难很多。&/p&&p&---&/p&&p&澳洲社会是一个淡化阶级的社会。如果你炫耀自己有多高档,只会得到嘲讽。这是一个平等意识很浓烈的社会。如果你去过美国,对比下美国这种貌似平等其实阶级意识极其浓厚的社会,就会感觉出区别。相似的基础设施/城市架构之下,是截然不同的社会风格。所以在澳洲,悠闲过日子很容易(哪怕你钱不多),但出人头地的快感远没有美帝和天朝那么强烈。&/p&&p&至于文章的核心思想:&b&很多你在天朝需要拼命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在澳洲可以轻松拥有,这个毫不掩饰地讲:是事实。&/b&否定这一点,只能说明你酸。天朝机会比澳洲多,暴富者比澳洲多,暴富后享受的快感远超在澳洲,这也是事实;只不过在天朝基本上轮不到你暴富罢了。不要拿自己&i&理论上可以有的&/i&东西来喷别人&i&已经有&/i&的东西。&/p&&p&也有很多回国人士自我安慰,说澳洲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回国可以灯红酒绿。其实回国后灯红酒绿根本轮不到他,轮到他的只有加班。唯一超越澳洲的享受只有淘宝同城快递和外卖。&/p&&p&&br&&/p&&p&最后:像航空母舰那么大的船是不可能的,我想原作者采用夸张的写作手法你应该看得懂。但是一条二手双层豪华游艇的价格大致在60万澳币左右,大小相当于一房一厅,和悉尼的房价差不多。算上泊位和维护费用,工薪阶层可以选择不买房住在船上,完成金刚狼的夙愿。&/p&
这帖子挺老的了,以2017年的行情来说,各个数字都有所变化,但大致比例确实差不多。除了房价。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涨得很离谱,30万澳币在市区是买不到公寓了(别墅更是别想)。5万澳币年收入是澳洲平均工资的水平,这个收入生活在悉尼是比较紧巴的,毕竟悉…
说出这样的话的一般也不过去了类似美国top100,然后总是拿美国top20甚至top10去跟全世界比。如果要和美国top20-30比,甚至到某些专排非常强的学校比,我也承认澳洲学校的确是无法比较,但是因为这个就完全不加解释一杆子打死澳洲学校我觉得也是很无知的做法。&br&&br&为什么美国留学就高人一等?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的国家,而且最初的留洋派大都去了美国,美国留学也是最大的群体,回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就比较大。&br&&br&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有问题。&br&(自己写的没有下面的转帖好,所以自己的就删掉了)&br&&br&最后,加上一句,其实留学澳洲的留学生真的很多人是被惯坏了,语言不行学术不行,来到这边也只追求一个pr混日子,天天除了去超市跟收银员讲几句英语(甚至用自助结账都不用英语),其他时候跟在国内没有区别,最后抱怨不好找工作,外国人不愿意跟你聊天。&br&&br&废话,你这个样子,话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录用你,怎么跟你做朋友?&br&&br&作为一个在澳洲呆了很多年的人,希望真的可以把你们点醒,不要再追求那些有的没的,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坚定不移地去追求。&br&&br&======9.14更新一处转载的帖子=======&br&&br&对于论坛很多关于澳洲大学的批评,无非来自于生源质量差和coursework水这两个理由。我先说生源质量的问题,我一向是觉得用生源来评判一个大学好坏,是很可笑的做法,大家可以去查一下,95年以前,想出国的人,必须得审批,所以导致能有资格出去的名额很紧张(也造成了一批腐败现象),我认识一个年级比较大的宾大博士,GRE都没考,仅仅考了个托福,也被录取了。所以其实当时只要你能有名额,录取标准真的没现在这么变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人申请美国学校的很少,而众所周知的是,美国和一些外国的大学其实录取国际学生甚至每个国家的名额,都是有配额的,因为要保证校内文化的多样性。而竞争小了,自然申请就容易了。所以一个大学的难申请与否,取决的并非大学的真实质量,而仅仅是申请的激烈程度。&br&&br&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一些了,首先第一,美国地杰人灵,奖学金相对也比较多,而本身国家的优势实在无可厚非,每一个清北的,985的,211的学生,自然首先考虑的便是美国了,所以导致了美国区的竞争惨烈无比,也造成了门槛高的假象。大家于是都会觉得,美国的大学就是好,所以难。而对于澳洲来说,它从来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的第2甚至第3选择,加上大家对于申请难,就是好学校的误解,让越来越多的好学生觉得去澳洲比较丢脸(中国人真的很好面子。。),所以直接导致了澳洲的学校确实更难接收到中国最优秀的生源,于是自然而然的,对于中国学生的门槛就愈加下降了(很多欧洲名门大学的对于中国人门槛相对低也是这个道理),但是这和大学本身质量下降没有任何关系,相反,我觉得,这对于很多申请不到美国TOP的学生而言,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让你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br&&br&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是远远不可能申请到美国TOP院校的,但是说句实在话抛开国家的因素不谈,那些50名后的学校,真的没有几个有资格能在教育资源上,去和8大比肩而立的,更别谈那些去了更烂美国院校的自费生们,归根到底,人有自己的选择,也许他们觉得美国机会会更多,但是我想说的是,今年美国入学的新生里,中国学生的比例空前达到了18.5%,也就是每5个新生,就有一个中国人,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想象在美国的工作机会竞争会有多么惨烈,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这么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而当他们回国来的时候,这么庞大的留美大军队伍里,恐怕也只有真正的TOP学生,才能受到名企雇主的橄榄枝,这和几年前留澳大军归国的情况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美国人现在就是在把教育产业化,除了最顶级的那么10,20个学校,现在美国就是海招华人的策略无非就是把澳洲的策略再用了1次而已,具体的情况,我相信各位留美同学们深有体会,我就不多说了。&br&&br&而对于澳洲饱守批评的masterby coursework,而言,我也想说明1点,现在去美国读书的大军里,95%都是自费生,95%里,有60%左右都是研究生里的master级别,而这个master里,90%以上都是自费的coursework形式的硕士(美国人只是不标明而已),至于论文问题,澳洲很多coursework一样有。而对于会计这样的特殊专业,我只能告诉大家,去美国的,抛开高端的phd会计不谈(会计phd是全美最难申请,毕业后待遇最好的项目之一,和会计硕士其实搭不上什么边,美国的会计硕士其实也就是个职业培训),会计硕士都是F2(陪读签证)的夫人们的第二选择,正所谓陪读的家人中,有头脑一点的去读个会计,没头脑的去读个护理,这个门槛有多么低你是可以想象的到的。授课方式和澳洲的也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去做个会计而已,你何必那么较真,何况澳洲还可以移民。而其他的master想转入phd,其实也是很难的,因为在美国,成绩优秀,有志向做科研领域的学生,都会在本科阶段直接申请phd项目,而相对对于科研没有兴趣,想对未来职业规划进行一定程度扩展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master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多master也是华人班的原因,因为不仅仅澳洲人,老美其实也是觉得本科生就足够工作了,而比较少会去选择coursework形式的master).所以master和phd,在很多项目里。是不能互相转的,因为从一开始,职业规划和课程设置,都是不一样的。(注意我不是说全部,就好像澳洲的coursework也不是全部都不能转phd一样,比如新南的master of engieering science extension,和澳国立的 master of computing honour 之类都是可以转phd的一样)。&br&&br&所以归根到底,不存在谁高谁低,只存在哪个项目是最适合你的,&b&如果你真心想以coursework作为扩展你未来职业的一个起点(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个职业培训),又或者说你想以它作为你移民的起点,我觉得它就是很好的选择。&/b&这也是为什么也有很多牛人读coursework的原因(从移民角度来说,我真心觉得你去美国读个会计之类的硕士还不如来澳洲,,当然有美国梦情节的人除外),因为研究类虽然所谓的“高端”,但其实并非人人都需要去读,澳洲其实和美国一样,如果你读这1类,奖学金也是很多的,甚至还专门给你提供“研究类硕士”(虽然我一直觉得这是最蹩脚的学位,因为你做科研,一个硕士显然是不够的,而如果你1开始就没资格去报phd项目,那我觉得可能你也不是很适合去做科研,虽然也有例外,但是具体原因我后面会谈到)。问题的关键却在于,就算给了你奖学金,让你风光了,让你不花钱了,但是如果让你去做一个你本身就不是很适合的研究项目,最后的结果恐怕只是你浪费了你的青春,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却没有用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上。我在美国真的见过很多,在所谓名校里就读的中国phd们,他们和美国人不一样,美国人是在进入phd项目之前,就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旦不喜欢,他们也会很干脆的quit掉(也不存在中国人悲剧的visa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目的明确,而相当一部分的(注意,我没说全部)的华人phd们,他们读这个项目唯一的理由是,有钱,有奖,可以免费去美国去名校,因此当初不惜一切代价,去造假PS,研究经历,也许造假说的过火了点,就说夸大好了。而就是因为这个动机不纯的目的,导致他们很多人到了第3年,还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兴趣,或者自己真正意义上长远的目标,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在美国混1天是1天,混个学位绿卡,然后回国再开创事业,但是其实真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自己的青春,真的不值得这样挥霍。&br&&br&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参考一下这些意见,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你拿到一个学位后去作为你炫耀的资本,而在于你能从教育中去得到的知识和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澳洲的很多学校,是足够提供给你们这些的,更别谈悉尼,墨尔本ANU这样的优秀学校,资源是提供给你们了的。就看你们自己会不会用,辱骂澳洲学校的那些人,我真心问你们,第一,你们到底有没有来过澳洲?第2,如果你来了澳洲,你在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各种就业中心,教授的办公室里,逗留了几分钟?而对于真正利用了这些教育资源的同学们,我相信不管是美国,还是澳洲,是phd,项目,还是coursework,只要你们选择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说出这样的话的一般也不过去了类似美国top100,然后总是拿美国top20甚至top10去跟全世界比。如果要和美国top20-30比,甚至到某些专排非常强的学校比,我也承认澳洲学校的确是无法比较,但是因为这个就完全不加解释一杆子打死澳洲学校我觉得也是很无知的做法…
&p&&b&&u&&i&日更新&/i&&/u&&/b&&/p&&p&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能够移民澳洲,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了,&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移民条件是什么? - 移民&/a& 文中写的就是我的故事,或者我看到的人发生的故事。介绍了澳洲的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移民的基本政策和一些常见的“坑”,大家可以看一下~&/p&&p&--------------------------------------------------------------------------------------------------------------------------------------------&/p&&p&我今年27岁,22岁的时候来澳洲读书,然后移民、工作的。我先来谈谈20多岁的新移民的生活是怎样的。&/p&&p&&br&&/p&&p&&b&&u&1.&br&自我奋斗型&/u&&/b&&/p&&p&出国并不一定意味着家境有多好,更多的人也是普通家庭的小孩,有机会出国读书,最终通过各种努力拿到了澳洲绿卡。有绿卡之后我们最开始需要解决的工作!!很多人在这部分就遇到了不小的问题,这里我来分析一下。&/p&&p&&br&&/p&&p&职场就是竞技场,在职场上和你竞争的可不只是你的这些中国同胞,有主场作战的澳洲local、有口音很重但是英语确实很好的印度人、还有英语更好地欧洲人民(澳洲最大的移民群体不是中国人、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国人,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看澳洲移民局每年出的报告!)。上面的这些竞争对手有的比你英语好,有的比你有社会关系,而我们很多中国朋友在应聘的时候,只能给人家提供一个雅思成绩单。其实很多外国公司都不知道雅思是什么东西,毕竟这个是针对海外学生的一个考试,但可想我们在职场上的尴尬,我们还需要一个东西来证明我们的英语水平,而那些金发碧眼的人,英语技能几乎是天生的。&/p&&p&&br&&/p&&p&说了这么多丧气话,是不是中国人在澳洲很难找到工作?当然不是!!我们过得很好!!很快找到工作的人有什么特点?这里来分析一下:&/p&&p&&br&&/p&&p&1)读书期间就有做过与工作相关的实习,除了具备书本知识,还有具体动手,做事儿的能力。&/p&&p&&br&&/p&&p&2)较广的社交圈子,读书期间那些去做学生会的,去教会的,或者积极参加一些活动的人,多多少少都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些圈子对于未来找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建议大家读书期间别光读书了,多认识些朋友,对未来就业会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帮助,身边无数人都是朋友介绍了一个面试机会,然后拿到offer。&/p&&p&&br&&/p&&p&3)奋斗者。我听过很多丧气话,如“澳洲工作很难找”,“华人在外面不好找工作”“没身份就没法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就没法找工作”等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绝对不能成为找不到工作的借口。如果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就尽快去弥补,就一定能找到工作。&/p&&p&&br&&/p&&p&&b&&u&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是学EE的,一直想找一个相关的工作,找了三个月还没有找到,他就觉得不能太任性的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就先找了一个小公司做IT Support,工资也不高,但工作清闲,就是修修电脑啥的,在清闲之余他在不断的投简历,针对每一个应聘的公司,都把自己的简历做有针对性的修改,在小公司三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一份电子工程相关的工作。半年时间,这个是我朋友里面找工作最久的,只要努力找,是一定没问题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u&&/b&&/p&&p&&br&&/p&&p&有了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以后,中国人嘛,就开始往买房、买车的路数上开始走了,这些我不多说了,中国人的习惯,国内国外都一样。有了一套想两套,有了一辆想两辆。&/p&&p&&br&&/p&&p&&b&&u&2.&br&土豪型&/u&&/b&&/p&&p&在澳洲我是见过真的富二代,刚好拿他的故事来让大家感受一下。我见的土豪不多,但是见到这位仁兄确实让我对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可能因为官二代的原因,现在的官二代在国外其实很低调的,没有像新闻里说的什么豪车、飙车之类的,如此高调的人早作死弄死自己了。我遇到的都是比较低调、谦虚的。&/p&&p&&br&&/p&&p&这个二代他们其实是一群同龄的小孩从国内过来,他们的家长应该在同一个系统下,所以他们内部也有小的等级,比如我认得的这个,应该他父亲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买一个路虎(大概就5万澳币吧,人家官二代开着车真的已经很低调了!澳洲一个卖房子的人,都得开个X5拽一下~),其它的人买的车不能比他好,再有钱也不能比他好,大概这就是“规矩”吧,非常有趣。&/p&&p&&br&&/p&&p&二代兄,自然不可能去打工、上班,大多用国内的关系做一些中澳贸易上的小生意,或者有些资本在澳洲投一些项目,赚点钱。澳洲社会很平等,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你就算超级有钱其实看起来也就那样了。所以在这边和土豪相处是很舒服的。就算你是个普通打工的,你也敢和二代一起出去吃饭。不像国内,去个豪华点的餐厅,打开菜单能把你吓个跟头,那边比较豪华的法餐(就是分3个course,再开瓶酒啥的,一般也就300澳币一位吧,这已经是比较贵的了),在澳洲上班的,两天工资就能消费的起,所以,压力真的没那么大。&/p&&p&&br&&/p&&p&&b&&u&3.蜗居型&/u&&/b&&/p&&p&最后谈一下蜗居,吃政府福利类型的,小弟也有幸见过,而且他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基本上是个小ABC。一般来说,Local一般都很独立,不会想着吃福利啥的,但他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太愿意走出去。但是,好消息是,他现在已经走出来了,开始工作了,找了一份会计工作,一年也5万澳币了吧~也是很为他高兴!今天就把他的往事拿出来和大家谈谈。&/p&&p&&br&&/p&&p&曾经的他就是24k纯宅男,他的作息跟我们都是反的(PS:曾经我们一起租房子住在一起,他是房东的儿子,不需要交房租)。他白天很多时候都在睡觉,下午3,4点醒吧,然后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牛排,自己煎一下,然后拿到房间去吃。下午6,7点我们几个室友回家了,会把他从房间里叫出来,聊聊天,吃点东西。晚上他又会在房间里玩电脑,看电视弄到凌晨3,4点,然后才去睡觉。他偶尔也会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出去踢踢球啥的。&/p&&p&&br&&/p&&p&关于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澳洲的&a href=&///?target=https%3A//www.humanservices.gov.au/customer/dhs/centrelin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entrelink&i class=&icon-external&&&/i&&/a&(澳洲的社保),澳洲算是高福利的国家,失业的人,每两个星期$527.6(人民币大约2635元,是不是看到这个数字想死,人家失业人口一个月低保都是5200元,即使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的人都不一定有这薪水)。&/p&&img src=&/3a1abbad19d54cbdf70778f_b.jpg& data-rawwidth=&68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7& data-original=&/3a1abbad19d54cbdf70778f_r.jpg&&&p&&br&&/p&&p&但是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大概是每个月,你都得去这个Centerlink的中心给人家汇报你找工作的进度,你到底干了些什么,打算干什么,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能够更快的找到工作。总之,很丢面儿,而且还很麻烦。所以,我这朋友拿了一段时间也就不拿。&/p&&p&&br&&/p&&p&后来,在我们鼓励下,他搬了出去,因为我们说,你在家里就会没压力,你要自己有房租的压力才会真正的开始努力,最后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然后,真的效果很好,他就开始找工作,现在开始新生活!&/p&&p&--------------------------------------------------------------------------------------------------------------------------------------------&/p&&p&下面是关于40,50岁的中年人移民去澳洲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又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p&&p&&b&1. 享清福型&/b&&/p&&p&40,50岁的人移民去澳洲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拿了澳洲PR,然后帮父母办理父母移民过去养老,虽然这个年龄在中国也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但是的确有人就踏踏实实的去澳洲陪小孩养老了。还有一种是办投资移民去澳洲的(&b&&u&PS:很多国内的朋友问我投资移民是否靠谱,我反正觉得不太靠谱,这可能主要跟自己的见识有关,我说一下我的担心,给那些要办理的人一些参考。&/u&&/b&投资移民就是几类:1. 小额投资,大约30万澳币,经营一个生意,移民局很根据你生意的营业额,雇佣员工的数量,你的年龄等等打一个分数,然后把所有人进行排序,分高者可以移民。但是这里面的问题是,小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经营,并且还要达到移民局各种数据的要求,最关键的是,就算你达到了,还不是保证移民,还得跟别人比分数,这个是不是看起来有点没底,所以,我觉得有些担心,我在澳洲见多了自雇办雇主担保移民的,最后生意都倒闭了,啥也没落下来。2. 大额投资移民500万澳币起跳。这类完全是针对真豪来的,但是,我提醒知乎上逛游的豪们,不是你能拿出这笔钱就行了,你还得证明哪来的?比如,你说你是做生意来的,那这几年公司的纳税证明拿出来,在中国,你懂得,大家很难乖乖的交税,所以,这块很多也得造假,这个就很大风险了,所以请慎重!!)。&/p&&p&&br&&/p&&p&&b&&u&以上两类40,50岁的澳洲移民们能够在澳洲玩的东西差不多,主要类型如下:&/u&&/b&&/p&&p&1. 钓鱼(普通人海边钓个鱼,有钱人包个船出海钓鱼)&/p&&p&2. 打高尔夫(这个澳洲玩巨便宜,200澳币就能玩18个洞好像,我去玩过一次,还租了个高尔夫球车,关键是不太会玩,么意思)&/p&&p&3. 沙滩晒太阳&/p&&img src=&/b29821cbbaabf8886dba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29821cbbaabf8886dbae_r.jpg&&&p&4. 养狗&/p&&img src=&/6b12521baa6270dcbe9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6b12521baa6270dcbe9e_r.jpg&&&p&5. 带小孩&/p&&img src=&/0fb5a41df69b3a37bfd7c374a73f35e9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0fb5a41df69b3a37bfd7c374a73f35e9_r.jpg&&&p&&br&&/p&&p&&b&&u&2. 折腾型&/u&&/b&&/p&&p&我在澳洲的教会认识了一个大哥,也就40多岁,在国内事业非常牛~身价至少上亿吧,但是为人很低调谦虚,他就是投资移民来的,他来的还是比较早,好像有个什么澳洲132投资移民(现在这个类别好像没了),我跟他认识是因为那是他刚来澳洲,英语不好,小孩又要上学,因为我有朋友是搞中介的,就帮了他很多忙,结果人家就跟我称兄道弟的,我爸妈后面去澳洲他还各种接送照顾,人特比特别好!!有一次,我问他国内混的那么好,干嘛要来澳洲,他说,“这10几年光忙着挣钱了,没时间陪老婆孩子,本以为生意能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自己休息一下,但发现还总是放心不下,总是要去忙。后面下了个决心,把生意全都卖掉,移民澳洲,好好陪陪家人。“&/p&&p&&br&&/p&&p&故事到这儿似乎进展的很顺利,但马上就要翻转了。成功人士就是成功人士,来了澳洲之后,开始是很安静的忙着买学区房,安排小孩上学,可在家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行了,说他闲的难受,想接着做生意,我就下了班陪他去谈事情,做个翻译,结果生意是越蒸腾越大,又给把自己打进去了~但是,压力还是相对国内小很多,这儿没太多的人给你使绊子,政府机构也比较好打交道,应该是会轻松一些。&/p&&p&&br&&/p&&p&--------------------------------------------------------------------------------------------------------------------------&/p&&p&先说到这儿啦,想到神马,再接着写吧~大家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或者直接给我评论,我看到后,会回答您~&/p&&p&--------------------------------------------------------------------------------------------------------------------------&/p&&p&&b&私信我问题最常用的话题,我的一些回答,大家可以看一下:&/b&&/p&&ul&&li&关于澳洲申请的思路和建议:&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留学申请具体流程?&/a&&/b& &/li&&li&一些关于澳洲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去澳大利亚留学,要注意什么?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a&&/li&&li&关于为什么很多人留学之后就想待在澳洲,大家可以了解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a&&/li&&li&关于如何通过留学移民澳洲的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去澳大利亚留学百分之多少能移民?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a&&/li&&li&澳洲移民完整方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担保移民,担保的名额有多少,以及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度有多大?&/a&&/li&&/ul&
日更新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能够移民澳洲,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了, 文中写的就是我的故事,或者我看到的人发生的故事。介绍了澳洲的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移民的基本政策和一些常见的“坑”,大家可以看一下~---…
最开始这件事情是在悉尼读书的同学朋友圈里看的,她转了红领巾的推送表示很气愤,呼吁大家给院长写信,开始调查。&img src=&/e8f8b0c2feb9f91ba9de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e8f8b0c2feb9f91ba9de_r.png&&后来他们那边留学生成立了群&img src=&/befc723dcb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befc723dcb_r.png&&他们深扒了他的微博,发现他不光烧护照,而且在公共场合辱骂学生是猪,而这个是最能利用的点。因为政治上的事情学校可能不怎么管,但是作为tutor辱骂学生,学校必须有所作为&img src=&/db5bd27c1fafcdea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db5bd27c1fafcdea_r.png&&他们还联系了大使馆&img src=&/879fbf8ff90b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879fbf8ff90b_r.png&&今早同学发,这是一个组织,里面的成员还有在国内任教的人,呼吁大家一定要继续深挖。&img src=&/4a3f166c336a3f85fb6caf2c3a0e7410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4a3f166c336a3f85fb6caf2c3a0e7410_r.png&&&img src=&/aff02b8fb54082c4cde98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aff02b8fb54082c4cde98_r.png&&&img src=&/93ec0c06eafcf1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3ec0c06eafcf1_r.png&&从澳洲红领巾的公众号推送,到微博热搜,到新闻头条,整个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br&无论他是个人的行为动作想法,还是今天刚扒出来的他加入了某个组织,是一整个组织的问题,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都不做评论。我只是想感叹一下在整个过程中悉尼大的留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团结性,和有组织有头脑的应对,确实很令人惊讶和感动。
最开始这件事情是在悉尼读书的同学朋友圈里看的,她转了红领巾的推送表示很气愤,呼吁大家给院长写信,开始调查。后来他们那边留学生成立了群他们深扒了他的微博,发现他不光烧护照,而且在公共场合辱骂学生是猪,而这个是最能利用的点。因为政治上的事情学…
之所以跟澳大利亚的电话是目前为止最糟糕的,主要是因为前面跟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的电话都有翻译。
之所以跟澳大利亚的电话是目前为止最糟糕的,主要是因为前面跟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的电话都有翻译。
&p&大家好,5月6号晚上会有我的一场知乎live&/p&&p&&b&&a href=&/lives/602304&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b&&/p&&p&&b&在澳洲找工作和工作中所学的一切,我都教给你。&/b&&/p&&p&&b&林克讲过很多微课,但这是第一个live,不会让大家失望的。&/b&&/p&&p&&b&------------------------------------------------------&/b&&/p&&br&&h2&&b&正文:&/b&&/h2&&p&&b&省钱大法:&/b&&/p&&p&衣:&/p&&p&国内买好四季衣服大量带过去。&/p&&p&食:&/p&&p&超级省钱法,只买类似ALDI这种超市的便宜货。&/p&&p&做个炸酱面的酱。一大锅成本不超过15刀!每天吃面就酱够你吃一周。加上面和其他的一周不超30刀。&/p&&p&住、行:&/p&&p&租个靠近学校位置的房子。20分钟内的步行即可!房租便宜,客厅更便宜。&/p&&p&100刀一周&/p&&p&这样算下来一共才一周不过150刀!&/p&&p&接着电话费和其他费用咱们就算一周50刀好了!一周花个200刀即可。。。&/p&&br&&p&那么一周两天的工作就完全可以cover这些。&/p&&br&&p&&b&这是最省最傻的法子。其他大法请看好!!!&/b&&/p&&br&&p&一、找一个好位置把房子租下来!3房2卫那种····自己住客厅当二房东···签租房合同都是半年起或者一年的。 自己房租省了。&/p&&br&&p&二、找一家肉店或者饭馆打工,饮食基本省掉一半的钱。&/p&&br&&p&三、 7-11的夜班·工资高·而且半夜你可以复习学习。学习赚钱两不误。&/p&&br&&p&&b&这些是不是也很low!ok那还有更厉害的!&/b&&/p&&p&赞到100再来续。&/p&&p&澳洲时间日20:25.&/p&&br&&p&之前说了几个很傻的法子,但是是真实有过的例子。&/p&&p&包括怎么吃最省,有的朋友可能觉得那样根本就不是伙食。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见过每餐就是泡面加个蛋,加几片生菜叶子的。或者买一包切片面包,加一点香肠、一点菜叶子就是一餐了。&/p&&p&这些就不多说了,省钱并不是一个赚钱的法子。&/p&&br&&p&当然我下面要说的法子或许有一些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同学朋友可用的,而且并没有非法的,没有弯路,都需要前期的准备。基本上能捞外快的,都已经被人做烂了。&/p&&p&1.打工类&/p&&p&学会包装自己。如果你没有半点儿工作经验,在很多面试中都可能被刷掉。就先说简单的waiter和端盘子来说。许多同学朋友刚到澳洲,在语言未成熟,对社会还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开始都会有这个选择。首先,准备好投几家的简历或者打电话。之后答应一家店的试工,记住在1-2天内学会做一个waiter或者后厨的要领,你也有了面试经验。去第二或者第三家表明自己是一个有工作经验的身份,可以马上开始工作。&/p&&p&其他工作类似,这个靠悟性。包括清洁工类的工作,这些都是入行门槛低,极易进入的行业。如果是清洁,可以选办公室清洁,干净方便无危险性,工资也不差。只是时常会少一点,一天一般就2-4小时。工资基本15起。&/p&&p&基本上悉尼门户网站就是今日悉尼,墨尔本的亿忆网,综合类的滴答网等,上面有许多的工作信息。里面都是一些适合学生做的普通工作。如果寻找一些local的工作,可以下一个APP Gumtree等等。&/p&&p&对于一些觉得黑工无耻的人来说,这个或许不是首选。但是找正规渠道工作的话,工作经验和英文是基础。在没有基础的时候不凡试一下。靠的是个人能力,从黑工走到经理,走到老板,走到有老板担保移民的也有很多事实的例子。有人要骂我支持黑工,我想说这不是支持,具体要撕咱私聊。&/p&&p&会特殊技能的,摄影、ps、图文设计、做网站网页等都可以更好的找到兼职。&/p&&br&&p&2.代购型&/p&&p&目前的政策来看,代购还没有太大的限制,还是有其可行性。这个首先需要国内有一张国际信用卡,最好是中国银行的。许多本科毕业出来留学的朋友在国内也会有一定的人脉了,而且如果你有个很闲的在家又能说会道的老妈,那更好了。身边有些朋友就是靠老妈在卖代购的东西,小区里基本都找的她家买代购,一个小区的孩子、老人所需的保健品、奶粉就够她忙不过来了。其次就是发展一些你国内认识的人做你的下线代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2岁,所需的奶粉,你只要10个这样的孩子就够你不用太发愁了。&/p&&p&代购已经是个极具发达的产业,甚至你打电话直接转账就有店家帮你发货,不出门也可以代购。但是要赚钱就必须在来之前就铺好销路&/p&&br&&p&3.交际型&/p&&p&广交朋友,把当地所有类型行业,留学移民行业、地产行业、金融投资行业、借贷行业的公司市场部都联系一遍,稍微了解一下性质和内容。此时你身边不管有谁想贷款、想买房、想转学、想报语言培训课程,你只要向这些公司推介一下客户就是一笔佣金。&/p&&p&但是首先你自己要确保这些公司可靠,专业,不要把你自己的朋友给卖了。&/p&&p&这个我就说几个例子。华人留学生圈子里总是有一个圈子是混的,成天玩乐、挂科、缺课、找作业代写、被学校警告退学等等,有人就专门混这个圈子,给人介绍转学、申请挂名学校等等,佣金的量都是很大的。&/p&&p&其次身边的朋友里总会有人要投资置业的,我所了解的是你什么都不用做,把客户推给房产中介公司,成单了,少说佣金也有0.5-1%。&/p&&p&还有旅游行业,票务行业等等,随时可以做市场代理人。&/p&&p&还有就是想贷款的等等等等。一个个单拿出来看并不怎样,但是圈子大了,基数多了这就是个无本营利。&/p&&p&但是这个十分要求个人能力跟市场眼光了。交际型的人适用。&/p&&br&&p&4. 推广型&/p&&p&这个已经做的比较烂了。利用的就是微信。&/p&&p&A
免费推手,每天帮别人推送信息,但是委托人必须在朋友圈发你的二维码告知别人这个免费推送渠道,加免费推手可以帮你推送出租、求组、二手货买卖、找工作等信息。&/p&&p&B
活动组织,建立群组,经常组织联谊活动,单身活动,等等线下活动。积累大量的人群base。&/p&&p&C
(爆点) 隐藏型,搜索加入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的新生群组。或者!每个开学季创立新生群组!在各渠道贴吧、国内外留学门户网站发布xxxx大学xxx专业新生交流群,默默的发送一些外国信息和资讯福利,全部引流到一个微信号上。再改变成活动群等。这个微信号就变身为一个营销号。当地有饭店,有活动等等开展的时候,发一条广告就有$200-$500的赚头。&/p&&p&操作是这样子的。因为很多公司,都需要做自己的branding和线下活动,需要组织人来参加活动。又或者新店开张需要人气做促销活动。这时候就会找这样的营销号来推广自己的活动,需求大。只要经营的好,并不会输给一个公众号。手握1-3个这样的营销号,够你生活无忧,在家都能上班。&/p&&p&会设计的人就专门设计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有共鸣的海报、故事、漫画吸粉,甚至可以做一个公众号。利用你的创意和敏锐的眼光,这一类人可以轻松的找到一个市场部的工作。会做微博,会玩知乎,会搞公众号,会编辑,会设计,都是好手。不怕没好工作。&/p&&br&&p&5. 参与型&/p&&p&在澳洲参与过xxx演唱会或者大型讲座的都知道。门口一大堆的赞助商,只要你扫码加公众号就送各种各种的礼品、保健品、红酒,扫一晚上够你带一书包的东西回家:)抓住机会机不可失。&/p&&br&&p&说了这些·很多都是已经被做烂了的,但对一些还没来澳洲的朋友或许有一些有用的信息。你根本不知道会做公众号,一周工作20个小时就能有6万澳币的年薪吧?因为老外想做中国人市场,需要有人来经营外国公司的华人市场公众号。&/p&&p&你或许也不知道老外的一些服务和商品急需中国市场人员。&/p&&br&&p&500赞来续高端。有些投资的点子也能来分享。写到这再奉献一句,远离赌场和老虎机,远离毒品。&/p&&p&推荐个澳洲公众号:澳洲情报局 ID: AussieQBJ&/p&&p&---------------------------------更新------------------------------&/p&&br&&p&添加几个找工作渠道,实在不懂的可以添加微信53394:&/p&&br&&p&&b&澳洲用的最多的几个华人门户网站:&/b&&/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今日悉尼&/b& (悉尼第一华人门户网站)&/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今日墨尔本&/b&(流量低)&/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 亿忆网&/b&(墨尔本流量最高的华人门户网站)&/p&&br&&br&&p&&b&Local网站:&/b&&/p&&p&&b&Seek&/b&(&a href=&///?target=http%3A//.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EK - Australia's no. 1 jobs, employment, career and recruitment site&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Gumtree&/b& (&a href=&///?target=http%3A//.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ee Local Classifieds Ads from all over Australia&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The Job Shop&/b&(&a href=&///?target=http%3A//.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me - The Job Shop- Providing
Great Jobs for Australians, Backpackers and Travellers&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Job Search&/b&(&a href=&///?target=http%3A//.a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CareerOne&/b&(&a href=&///?target=http%3A//.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ob Search, Upload your Resume, Find employment&i class=&icon-external&&&/i&&/a&)&/p&
大家好,5月6号晚上会有我的一场知乎live在澳洲找工作和工作中所学的一切,我都教给你。林克讲过很多微课,但这是第一个live,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正文:省钱大法:衣:国…
/转载 后面有出处/侵删 还有原文很多重复的地方!因为是公关文啊!宝宝已经在删除原文一些重复的地方了 大家见谅啊 &br&&br&我看了这篇公关文 虽然是公关文 但是我觉得非常地感动 下面有原文&br&&br& 一个人的善举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 从而改变大家的生活&br&&br&马老师有很强的能力啊 从小就会把握机会 另外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很有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因为从小就长得。。真不帅&br&&br&/*---以下为原文---*/&br&37年前,马云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为他打开世界之窗&br&&br&导读&br&2月3日,马云来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斯尔。&br&&br&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来自中国杭州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br&&br&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跟马云少年时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以及一位曾为少年马云打开世界之窗的澳大利亚人有关。&br&&br&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去纽卡斯尔。32年前的1985年,年轻的马云第一次来到澳大利亚,就是来到这里。&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7& src=&/v2-17a4add891dd8b566bfc9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17a4add891dd8b566bfc99_r.jpg&&&br&2月3日,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活动上致辞。&br&&br&据悉,马云资助纽卡斯尔大学缘于他与澳大利亚人肯·莫利30多年前的相识。&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1& src=&/v2-cdc965a7dd4c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dc965a7dd4c9_r.jpg&&&br&马云和肯·莫利,肯·莫利的儿子&br&&br&这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年,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招呼,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的口语,因此结识了给他人生带来重要转折的一家人。&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src=&/v2-766ca016c71b8cfdf4824c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66ca016c71b8cfdf4824cc0_r.jpg&&&br&马云和莫利家的少年伙伴重逢&br&&br&“你好,我叫马云。我刚刚开始学英语,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br&&br&“你好,我是David,这是我的父亲Ken,这些是我家人。很高兴认识你。”&br&&br&1980年,刚刚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中国迎来了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和当时其它海外代表团一样,他们的行程主要围绕中国几个核心城市,包括杭州。&br&&br&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协会;母亲叫朱迪,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戴维、斯蒂芬和苏珊。&br&&br&日,他们来到了杭州。&br&&br&晚上,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br&&br&15岁的马云和他新认识的澳大利亚小玩伴戴维·莫利摄于西湖边。戴维胸前佩戴着澳中友好协会旅行团的证件。&br&&br&&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公园里玩火柴,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他介绍了自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很多年后,戴维这样回忆道。&br&&br&这个十几岁的杭州男孩,就是马云。&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86& src=&/v2-6b1c585b803a3e62d229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b1c585b803a3e62d2299_r.jpg&&&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8& src=&/v2-36ab5dd9bd707a9be21f86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36ab5dd9bd707a9be21f86f_r.jpg&&&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26& src=&/v2-c424dff0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424dff0c_r.jpg&&&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2& src=&/v2-deba573472eeabcbc9883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eba573472eeabcbc98830a_r.jpg&&&br&&br&在莫利一家人眼里,这个骑着自行车,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招呼,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br&&br&他突如其来,也带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友谊。&br&&br&但在那个时候,莫利全家都未曾料想到,这个中国男孩,和这场源自西子湖畔的友谊,可以绵延至之后的悠长岁月。&br&&br&在北京地下室住了一周,被拒签7次,全部家当只有100美元,首次澳大利亚之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br&&br&在那之后,像英语教材中的李雷和Jim Green一样,来自中国的马云与来自澳大利亚的戴维成为了朋友,笔友。&br&&br&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以及他的父亲肯·莫利通信,并和戴维一样称肯为&father&。肯告诉马云,“把字距留大点,这样好在回信时把一些‘纠正’写在字距空白处&。戴维解释道:&爸爸想通过这些细致的纠正帮助马云更好地学习英语,他也鼓励马云说英语。&&br&&br&&im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84& src=&/v2-bd5c5f04ae44c64107c5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bd5c5f04ae44c64107c59_r.jpg&&&br&马云小时候写给戴维·莫利的一封信。&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8& src=&/v2-8a173f700c21d2acdaf6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8a173f700c21d2acdaf6fc_r.jpg&&&br&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br&&br&五年后,马云21岁。像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样,在不停地努力之后,马云终于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及杭州市学联主席。&br&&br&就在那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br&&br&1985年的马云,还从来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看看。在当时有护照都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br&&br&肯鼓励他:“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br&&br&21岁的马云在这种鼓励下神奇的拿到了护照。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连串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却连续7次签证都被拒绝。&br&&br&那时马云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一周,带的钱接近花完。&br&&br&为了促成马云的这次旅行,Ken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去了纽卡斯尔市政府,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br&&br&已经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马云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大使馆,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我想跟你认真地谈一谈。”&br&&br&“你想谈什么?”&br&&br&“我已经被拒签了7次,等了一周。我已经没有钱只得回去,但至少得让我知道为什么被拒绝。”&br&&br&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那个故事,他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Ken 和David的,他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但就是相信这个缘分,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br&&br&“他说你再待三天试试吧?我说不行。他说你再待30分钟?这个人最后说,‘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5分钟后给你。’”&br&&br&KEN的努力,和马云的永不放弃,终于使得签证通过。&br&&br&这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br&&br&马云当时随身带了100美金,但始终不敢拿出来——这是从全家所有亲戚那里才凑到的,简直是全家人的全部家当。&br&&br&但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br&&br&肯·莫利的家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郊区的新莱姆顿地区。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br&&br&32年后,当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这么说道:&br&&br&“(1985年)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br&&br&这次旅行打开了马云的眼界,改变了他的未来。&br&&br&他也得以近距离的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br&&br&&im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25& src=&/v2-ef690449ccc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ef690449ccc2c_r.jpg&&&br&1985年,马云在澳大利亚悉尼。&br&&br&&im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330& src=&/v2-77d7a92f59c19b83d9b9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v2-77d7a92f59c19b83d9b95_r.jpg&&&br&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斯蒂芬·莫利、马云、莫利家的一个亲戚。&br&&br&在纽卡斯尔,马云还惊喜地发现公园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极,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健身运动。&br&&br&面对外国人的马云并不羞怯。在当地郊区的一间会所,他甚至给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做了表演,主要是他平时学习到的猴拳和醉拳。&br&&br&&im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30& src=&/v2-3b1e986abbc24e943b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v2-3b1e986abbc24e943b17_r.jpg&&&br&马云在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表演猴拳和醉拳。&br&&br&&im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33& src=&/v2-24aac72c90c3bd277e1e04db0e7784c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v2-24aac72c90c3bd277e1e04db0e7784cb_r.jpg&&&br&当然,在那里马云也首次学到了澳式英语——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被他错认为是正统英语。&br&&br&每隔6个月,莫利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两年多总共寄了大概两百澳元。&br&&br&马云与莫利一家的友谊逐步加深。在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后,肯·莫利带着斯蒂芬·莫利(肯的次子)来杭州回访。因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马云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学宿舍去住。&br&&br&&im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934& src=&/v2-d6df44734abbf94dc50f07a3c7c0bf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v2-d6df44734abbf94dc50f07a3c7c0bf17_r.jpg&&&br&&br&&我们在马云家里吃晚饭,然后再骑车回学校。&斯蒂芬回忆道,&马云一直忙着为我们做饭,让我们觉得很受优待。&&br&&br&马云放假的时候,他又带着莫利父子去乡下游览。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马云摆了一桌酒席款待,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一些贵宾作陪。&br&&br&&im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43& src=&/v2-aa6eae147cc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v2-aa6eae147cc8f_r.jpg&&&br&马云和肯·莫利马云在杭州请Ken Morley吃饭,举杯共饮。Ken曾回忆说:马云请我们去他家,并为我们做饭,我们觉得很开心。&br&&br&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虽然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是必须要交的,这笔钱让马云的父母感到为难。于是,肯·莫利再一次施以援手。&钱并不多,一星期也就5-10美元的样子。因此每隔6个月,我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br&&br&两年多的时间里,肯总共给马云寄了大概两百澳元。&br&&br&马云后来说,肯和朱迪为他所有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br&&br&在马云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有个位置,放着他与Ken家人的合影。&br&&br&这场友谊持续了24年。&br&&br&2004年9月,在和西湖边那个少年相识24年后,肯·莫利去世了,享年78岁。&br&&br&曾经的少年马云,也已经40岁。&br&&br&马云十分悲痛,他在唁电中称呼肯为&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马云难过而遗憾地说,自己曾计划,有一天能和肯一起乘西伯利亚铁路旅行。&br&&br&这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br&&br&就像今天,再不会有人像肯·莫利当年那样,细致地、一点点地纠正马云的英语。&br&&br&肯的儿子,马云的少年笔友戴维莫利说:&这种想法现在看来太渺茫了。以(马云)他现在的身份,想像普通人那般出游可能很难。不过我想,终有一天,我会代替父亲来实现马云的愿望。”&br&&br&在中国的语言体系里,对这种感情的形容,往往会用“忘年之交”。&br&&br&在马云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有个位置,放着他与Ken家人的合影。&br&&br&“像帮助西湖边那个好学的少年一样,去帮助全世界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5& src=&/v2-eebe21ab9ab42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ebe21ab9ab421_r.jpg&&&br&马云带Ken游览杭州。马云回忆说:每次见面我们都会争辩很多事,尽管Ken常说“Jack你在瞎扯”,但他总以极大的好奇心和善意支持我。&br&&br&37年后,日,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肯的家乡。&br&&br&在悉尼,当马云与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o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会面时,马云说:因为ken,澳洲之行是一次感恩之行。&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70& src=&/v2-8e5ce1cb47f57f714b1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8e5ce1cb47f57f714b10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src=&/v2-ed872ee35ef04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d872ee35ef04c_r.jpg&&&br&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悉尼与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o特恩布尔会面时表示,澳洲之行是一次感恩之行,因为KEN。&br&&br&马云向澳大利亚总理介绍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段“缘分”,也是他对澳大利亚特殊感情的根源。在介绍这段往事时,马云向特恩布尔总理说,Ken为自己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这也是他对澳大利亚心怀感激的原因。&br&&br&“尽管当时7次申请签证才最终成行,但正是年轻时期赴澳渡过的这段时光,当地的文化、景色以及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br&&br&第一次听闻这段往事的特恩布尔对“年轻马云的澳洲之行”作出热烈回应,他将Ken与马云的往事称为“伟大的跨国友谊”。&br&&br&这段“跨国友谊”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会谈中特恩布尔主动提到马云首倡的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认为这对澳大利亚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并称其为“ a fantastic idea”。&br&&br& “像帮助西湖边那个好学的少年一样,去帮助全世界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跨越国开展商业活动”——或许这就是“伟大的跨国友谊”延续至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内涵。马云回应特恩布尔说:这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创造全球就业机会最好的路径,也是他一直力推eWTP的根本所在。&br&&br&Ken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马云谈起大学。32年后,这场缘分找到了最合适的注脚和落点——纽卡斯尔大学收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br&&br&下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来自中国杭州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一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计划。&br&&br&这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br&&br&这个奖学金的名字,叫做:Ma-Morley(马&莫利)&br&&br&滴水之恩,涌泉相报。&br&&br&现场,马云说,这项奖学金将用于“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br&&br&肯的儿子,也是少年马云的笔友David代表Morley一家发言致谢:“如果我父亲仍在世,看到马云为纽卡斯尔大学捐赠,致力于开创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应该会非常骄傲和自豪。”&br&&br&Ken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马云谈起大学。&br&&br&32年后,这场缘分找到了最合适的注脚和落点——马云以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计划回报Ken曾经给予他的指导和支持,他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想我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因为这是Ken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br&&br&马云回忆说:每一次和KEN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的事物,他会说“Jack,你是瞎扯淡”。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br&&br&“他知道我讲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过什么,但是总是支持我,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友善。”&br&&br&“我学到的是,这个世界太有趣了,这个世界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你需要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br&&br&“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像Ken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马云说。&br&&br&马云将每5年亲自审核奖学计划。他对现场的师生们说:“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不是我和Morley的大使。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宣扬勇气、责任和智慧的大使。”马云将这个奖学金定义为聚焦未来的计划,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学与自己的国家——就像少年马云一样,去世界各地看看,并通过这些经历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br&&br&在这次由回忆贯穿的讲话中,马云始终提到Ken对他的支持和启发,与Morley一家给他带来的改变。延续40年的情义是今天发生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这一幕的起源,而这份情义也将由Ma-Morley奖学金帮助的年轻人们延续下去。&br&&br&纽卡斯尔大学校长麦克米伦在现场致辞中说:今天所宣布的,是关于家庭、关于友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它让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善举,可以延续几十年成为历久弥新的友谊。&br&&br&&im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11& src=&/v2-dc458a2fd2c7766dee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dc458a2fd2c7766dee23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1& src=&/v2-44abe97aa7d05dd3795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44abe97aa7d05dd379552_r.jpg&&&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81& src=&/v2-ef1de48aaefbfeaf129e82ae1bf4bf9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f1de48aaefbfeaf129e82ae1bf4bf96_r.jpg&&&br&&br&马云与Ken Morley夫妇。马云将Ken视为曾为自己打开世界之窗的导师。&br&&br&这是少年马云的故事,也是首富马云的故事。&br&&br&这个故事只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无关国界,无关年龄,无关金钱。&br&&br&相信年轻人,鼓励他们尝试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世界,鼓励他们去相信勇气、智慧和善良,并予以分享。&br&&br&曾经有人让马云用一句话形容阿里巴巴,他想了想说: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情有义的事。&br&&br&马云演讲全文:&br&过去的32年里,这是我的第三次纽卡斯尔(Newcastle)之行。&br&&br&第一次是我21岁刚进大学的时候,收到Ken Morley先生的邀请,在那年暑假来到了纽卡斯尔。当时,我从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看看。当时可以拿到护照是一件稀奇的事,是Morley先生鼓励我:“试试看,说不定你能拿到护照”。好,我就决定去试试吧!&br&&br&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拿到我的护照,我以为我拿到护照之后就可以去澳大利亚,但他们又告诉我,你还需要有签证。我去了上海澳大利亚领事馆,使馆官员说,你需要到北京去签发签证,其实那时候去北京的费用对我来说是非常昂贵,但我还是要去试试吧。&br&&br&我去了北京,住在一个地下宾馆,在7次申请签证都遭到拒绝后,我第八次去申请,我对当时面试我的使馆官员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已经尝试了7次都被拒绝,我希望这次能申请到签证。&br&&br&那个使馆官员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我说我的朋友邀请我去,他说不能发这样的签证给我,我们只能签发给探亲或是由政府派你出差去的或者是留学等性质的签证。当时是没有旅游签证的。&br&&br&我跟他讲了我是如何遇到Ken 和大卫的。Ken找了一些新南威尔士的朋友帮忙,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了一个电报。当时那个使馆的人就说, “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说当然想要”他就说”我能5分钟后给你。” 我就这样终于拿到我的签证。这就是永不放弃的例子。&br&&br&我的澳大利亚之旅真正地改变了我。是我没法想象这么大的改变。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br&&br&在纽卡斯尔待的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每次回到中国,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br&&br&那是1985年我认识的澳大利亚,从那年开始我知道纽卡斯尔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到访这所大学。&br&&br&Ken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我谈起纽卡斯尔大学。我不知道是怎么原因,如果我足够幸运,能够成功,我总想我想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因为这是Ken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br&&br&每一次我们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的事物。他会说“Jack,你是瞎扯的,都是废话!”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br&&br&他知道我讲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起来会很不一样,但他总是支持我,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善意去支持我。&br&&br&我学到的是,你在书本上学到的、你的父母告诉你的,可能不全是真的,这个世界太有趣了,这个世界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你需要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当我回到大陆的时候,我完全是另外一个人。&br&&br&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我可能只会像其他中国人的方式去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成立Ma-Morley奖学金,以支持即帮助一些年青人、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的人。&br&&br&我想要感谢Ken Morley和他的家人对我的帮助、支持、和理解。过去的30年,我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着,希望有一天,因为这份友情,我可以成为像Ken Morley先生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希望可以在未来一直做下去。&br&&br&我是一位教师,我在大学教了六年书,我叫我自己CEO,首席教育官。这花了很多时间和众人分享我的经验。我不怕别人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我会说这是我相信的事情,这是我见到的、我经历过的,我想跟大家分享。在大陆,我的基金会每年支持了超过100位乡村教师,这个是因为在大陆有六千万的孩子生活在农村地区。我们觉得也要找个方法去支持这些老师们。纽卡斯尔这个奖学金是我在海外的第一个奖学金,我也视纽卡斯尔为我的第二个故乡。&br&&br&在过去,这个世界是知识驱动的。人类和机器会有很大的竞争但是未来人类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胜利。你可以从学校和书本学到知识,但是智慧,只能通过经验得到。所以我认为Mr Ken Morley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br&&br&同时,我希望这个奖学金能够聚焦未来。聚焦在生活,聚焦在学校和书本以外的事情。我们希望能提供超出经济支持范畴的帮助,我们希望能够让他们走出大学,走出自己的国家、去世界各地看看,并通过这些经历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br&&br&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希望成功,你得有EQ,如果你不希望失败,你得有IQ。但如果你希望受到尊重的话,你要有 LQ,爱的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里的学生们都会记得这三个Q。这是我从与Ken Morley 先生讨论中学到的。这个奖学金会帮助更多的人,我们需要的确需要很多聪明人,但我们更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人,为社区、社会、国家和世界承担责任的人。&br&&br&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他们不是我和Morley 的大使,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宣扬勇气、责任和智慧的大使。这个奖学金带有我的名字,这真的是我莫大的荣幸。&br&&br&有Ken做榜样,我希望可以做得更好。我也会继续提升我自己。&br&&br&谢谢纽卡斯尔大学为这个奖学金成立做出的贡献。成立一个基金是很容易,但要不断地去改进一个奖学金是不容易的。去支持有心的年青人是不容易,真的非常感谢大学对这个基金付出的努力。请随时指出我可以改善的地方。每5年,我会亲自审核奖学金的情况,能如何做得更好。在纽卡斯尔大学,我们和基金会分享一致的信念。我们也很高兴可以支持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追求社会公平,卓越和责任、创新和持续性都是我们共享的信念,这也是Morley他们跟我过去30多年分享的理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非常感谢!&br&&br&David Morley致谢全文:&br&&br&我叫大卫。莫利,我代表莫利家庭来发言。我们很荣幸今天来到这里。&br&&br&如果我父亲仍在世,看到马云在这里为纽卡斯尔大学做捐助,他应该会非常骄傲和感动。&br&&br&我父亲没有上过大学。他是一个贸易商和电工,在经济大萧条前出生。他并没有时间入大学念书。&br&&br&但父亲有着洞察未来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他对于中国的兴趣便是他对未来洞察能力的最好证明。&br&&br&1970年代他加入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1980年代我们到访杭州。我们住在西湖边的一个酒店里,在那马云与外国人交谈以练习英文。&br&&br&马云的爸爸拍下了这张有趣的黑白照片。&br&&br&其实对我们而言,挺难和我们的朋友解释,为什么我们去中国而不是去迪士尼乐园或是黄金海岸。&br&&br&父亲对新的经济形态很有兴趣。为马云的信修改英文,鼓励他说英文,并邀请他来纽卡斯尔旅行。他动用了一些人际关系,作了大量的书面准备工作。&br&&br&但我们相信不管马云是否遇到父亲, 他都可以实现他的梦想的。&br&&br&我们将持续关注他,为他及他身边的人去寻找每一个可以放大成功的机会。&br&&br&我的父亲每隔一年就去一趟中国,这对于他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多的麻烦。如果他需要找到什么特别的东西,那么马云会知道找谁去要。&br&&br&很高兴马云这次成就了这个机会。&br&&br&马云和父亲的友谊是愉快的,同时也充满挑战。&br&&br&我们希望这个奖学金的受惠者以后可以启发及鼓舞其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和平的世界。&br&&br&父亲一直关注本地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看到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受惠,他一定会很欣慰。父亲如果知道这个奖学金致力于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也会很欣慰的。&br&&br&&br&来源:新华社、CREC订阅号(ID:CREC88)&br&记者:赵博&br&监制:于卫亚&br&编辑:王朝、陈子夏、王龙&br&&br&&a href=&///?target=http%3A//mp./s/qIfFxu4XF7gKfpXqU9kef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qIfF&/span&&span class=&invisible&&xu4XF7gKfpXqU9kef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转载 后面有出处/侵删 还有原文很多重复的地方!因为是公关文啊!宝宝已经在删除原文一些重复的地方了 大家见谅啊 我看了这篇公关文 虽然是公关文 但是我觉得非常地感动 下面有原文 一个人的善举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 从而改变大家的生活 马老师有很强的…
&p&我一直跟学生讲,不是你去保留你的性格让外部环境适应你性格,是你去改你性格去适应外部环境。&/p&&p&去加拿大和澳洲的学生,我一般就会跟他们讲好,这2个国家文凭水,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拿回来没太多用,除非你积累了工作经验,能够在单位用你能力服人,或者你家本来就有企业。这2个国家就是移民用的,我赞成移民的同学选这俩国家,或者拿它当跳板。当初我和同事想要技术移民加拿大就是准备拿它当跳板到美国,因为我俩没钱去美国读书,谁真的愿意在加拿大待?毕竟是想做事情的人。加拿大是很多在美华人的plan B&/p&&p&去英国的,我每次听到都是这两个理由:一年所以费用不算太高,不用考GRE&/p&&p&我在之前的回答已经提过了,我不会直接当着学生吐槽,但是我不会准我以后小孩去英国,GRE和SAT的意义就是,我要让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懂做人的道理,懂得你有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你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你不会哭着找妈妈,你会迎头而上。&/p&&p&我完全不掩饰我是美国控这件事,我quora自我介绍也是这么写的。因为过去10多年的过程中,我的美籍华裔网友,尤其硅谷和纽约那一群,他们的睿智,勤奋,进取,争分夺秒给我非常好的印象,这是其他地方华人没有给我留下的,我不是说其他地方华人没有这些特质,是程度不同。&/p&&p&GRE是一个过滤器,过滤了一些东西,剩下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我只能说,浓度很高,应该遇到同类几率更大。&/p&&p&我希望我学生去美国,去和全球最优秀的在改变行业方向的人接触,这就是出国最大意义。&/p&&p&那种“我要拿个学位回来找个好工作”“我要的就是普通快乐生活,我不要当女强人”就是短视&/p&&p&我们现在没有要求你当“强人”,我们是怕你在未来全球动荡中被卷走,连一粒残渣都无法留下。&/p&&p&当我危言耸听好了,我没有安全感。&/p&
我一直跟学生讲,不是你去保留你的性格让外部环境适应你性格,是你去改你性格去适应外部环境。去加拿大和澳洲的学生,我一般就会跟他们讲好,这2个国家文凭水,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拿回来没太多用,除非你积累了工作经验,能够在单位用你能力服人,或者你家…
&b&相对生活在国内来说的澳洲冷知识:&/b&&br&&br&&br&1.咖啡Flat white是澳洲发明的。不过澳洲人很少去喝星巴克,即使是选连锁,也会去Gloria Jean's Coffees之类的。&br&&br&2.西澳是唯一一个曾经打算脱离澳洲的州/领地。在1933年,支持独立的人获得了2:1的压倒性优势。不过,当他们向英国提交退出澳洲联邦申请时,被英国一巴掌拍回去了。&br&&br&3.澳洲百分之九十的厕所都是马桶,里面永远都会有纸,无论多偏僻&br&&br&4.澳洲第23任总理鲍勃·霍克曾创下11秒钟喝下2.5品脱(注:约1.2升,目前这个记录已经被打破……)啤酒的世界纪录。霍克后来说这是他在政坛上取得极大成功的原因&br&&br&5.澳洲是世界上第二个允许女性投票的国家。新西兰是第一个。&br&&br&6.澳洲第一批警察是由当时表现最好的犯人组成的。&br&&br&7.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在2012年开辟了一条用炒菜油作为燃料的航线,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br&&br&8.澳大利亚性爱党(Australian Sex Party),是澳大利亚的政党之一。该党的纲领包括在全国实施性教育课程、减少监控、废除政府提议的互联网过滤、支持同性恋婚姻等。&br&&br&9.世界十大剧毒生物一大半都在澳洲&br&&br&10.澳洲的Nullarbor Links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地跨两个州&br&&br&11.XXXX是昆士兰州的非常知名啤酒品牌,真的就叫XXXX......它旗下的XXXX gold是澳洲最畅销的啤酒之一~。它的正确发音不是“Cha Cha Cha Cha”,而是Four X&br&&br&12.在1961年的的时候,成年人移民澳大利亚只需要10英镑(相当于21澳元),小孩子是免费的。而现在投资移民到澳洲需要500万澳元,54年间翻了大约24万倍。澳洲前女总理吉拉德就是那批从英国威尔士来的免费小孩。&br&(更正:500万那个是188c,只是众多投资移民中的一种(还不是最贵那种)而且不是付费是投资)&br&&br&13.其实悉尼歌剧院的屋顶既非风帆,也不是贝壳,而是切开的橘子瓣。&br&&br&14.27%的澳洲人在海外出生,而46%的澳洲家庭的家长中至少有一人出生于海外&br&&br&15.最常用的澳洲俚语是no worries(74%的澳洲人用过这个)、arvo(73%)以及G'day(71%)&br&&br&16.到一半的澳洲人会使用押韵的俚语,如Joe Blake(Snake,44%)、Capital Cook(look,28%)以及Frog and Toad(road,25%)&br&&br&17.泳衣在新州被称为cossies,在维州被称为bathers,在昆州被称为togs&br&&br&18..粗人在新州被称为westie,在昆州被称为bogan,在西澳被称为boonie&br&&br&19.澳洲在超市是可以买到袋鼠肉的。&br&&br&20.坐公交车统统不报站名,公车不按铃不停站,不招手不停车。你得时刻警惕着,最好知道你要去的地方街景长什么样,不然很容易坐过站。不过大家下车的时候,都会礼貌的和公车司机说thanks。&br&&br&21.袋鼠只能向前移动,不能向后。这也是它被选中放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原因之一&br&&br&22.墨尔本著名的雅拉河最早是条臭水沟&br&&br&&br&&p&23.除非有特殊情况,考拉通常都不用喝水&/p&&br&24.虽然只有很短的几十米出入停车场的机动车道,但布里斯班的唐人街是靠右行驶的。&br&&br&25.抱考拉照相其实只有在昆士兰州才合法。&br&&br&26.在澳洲钓到鲤鱼再放回去是违法的。&br&&br&27.自从1979年以来,澳大利亚就没有过被蜘蛛咬死的记录,这可能是因为大量的澳大利亚医院都有着充分的准备,因此拯救了不少被蜘蛛咬伤的病人的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劝说自暴自弃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