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法规定国务院和什么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_知识竞赛题库
| | | | | | | | |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和『电脑
』被各个行业应用于培训教育,员工素质测试等领域。
)欢迎各位查阅知识竞赛、培训教育资料。&&&&1、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色B、黄色C、橙色 &&&&2、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由哪个应急主管部门负责:A、建设局B、安监局C、公安局 &&&&3、我区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由下列哪位负责指挥:A、区委副书记B、区政府常务副区长C、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4、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事件中区安监局负责的具体工作是:A暴雨天气期间,负责区内江河、水库、堤塘等的安全保障工作。B、负责因雷击引起的火灾应急抢险;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防雷击火灾措施;参与灾情调查、灾害评估和事故性质认定工作。C、配合区气象局组织对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配合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灾害性天气安全措施。 &&&&5、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农水局;B、区卫生局;C、区气象局; &&&&6、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7、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9、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0、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哪几种颜色标示(按顺序):A、红色黄色橙色蓝色B、红色橙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蓝色绿色 &&&&1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13、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15、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6、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给予处罚 &&&&17、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几级: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18、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 &&&&19、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20、是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负有责任、承担主要任务的工作部门。A、应急保障部门B、应急主管部门C、应急领导机构 &&&&21、各级预警根据其可能的波及范围,我区的一级预警应报批准。A、区公安机关B、区政府C、市政府 &&&&22、我区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由负责。A、事发地镇街B、区民政局C、区公安机关 &&&&23、我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公安分局B、区教育局C、区安监局 &&&&24、公安、武警部队、民兵预备部队属于应急保障中的哪支应急队伍:A、专业应急队伍B、骨干应急队伍C、群众和志愿者应急队伍 &&&&25、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暴露人数、有症状人数、主要症状及严重程度,临时控制措施等的属于何种报告:A、紧急报告B、进程报告C、结案报告 &&&&26、区政府应当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内向杭州市政府报告。A、半小时B、一小时C、二小时 &&&&27、省级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西山、北干山、白龙寺、峙山和区重点林业基地发生森林火灾,应立即上报:A、当地镇街B、区政府C、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28、当台风正向我区逼近,区气象台已发布“橙色”台风预警信号,预计12小时内将影响我区时,区气象台每隔小时要作出台风影响范围和风力,雨量等级的预报:A、1小时B、2小时C、3小时 &&&&29、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的情况应出示何颜色的暴雨预警信号:A、黄色B、橙色C、红色 &&&&30、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或过程降雨量大于200毫米的情况属于:A、一般汛情B、重要汛情C、重大汛情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日通过,自日起施行。() &&&&2、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4、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5、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6、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8、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酌情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可以给予补偿。()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10、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1、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12、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1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15、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一律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16、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 &&&&17、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18、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可以不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19、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20、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答案: &&&&1.A&&2.B&&3.A&&4.B&&5.A&&6.C&&7.B&&8.A&&9.B&&10.B &&&&11.A&&12.C&&13.C&&14.B&&15.B&&16.A&&17.4&&18.B&&19.A&&20.A &&&&21.A&&22.A&&23.C&&24.A&&25.B&&26.A&&27.A&&28.A&&29.C&&30.C &&&&31.A&&32.A&&33.C&&34.B&&35.A&&36.B&&37.A&&38.A&&39.B&&40.C &&&&41.C&&42.C&&43.A&&44.C&&45.B&&46.A&&47.C&&48.A&&49.C&&50.A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知识竞赛题库()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测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测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测验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三级、四级警报是预警中级别相对较低的,三级、四级警报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
A.启动应急预案
B.及时发布警告、宣传减灾常识和公布咨询电话
C.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D.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
E.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事件的可能性与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煤矿企业
B.非煤矿矿山企业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D.建筑施工企业
E.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A.长期检验
B.监督检验
C.定期检验
D.无损检测
E.型式试验检验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E.较大数额罚款
C.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D.没收违法所得
E.取消其相应资格
B.责令改正
C.给予行政处罚
D.追究其刑事责任
E.追究其民事责任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事件应对法 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