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斯拉在华建厂听说不在中国建厂是真是假

13%的特斯拉都被中国人买走 到底何时来华建厂?
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暴涨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电动车巨头终于站稳脚跟了。这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毕竟去年夏天,大多数媒体还在感叹特斯拉没能抓住中国市场呢。
【腾讯科技编者按】《财富》杂志近日撰文回顾了在中国的起起落落,这一走在科技最尖端的电动车品牌短短几年内在中国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之后,在政策扶持下迅速成长,但现在又在是否要国产的问题上左右摇摆,在平民车型Model 3即将上市的节骨眼上,它们能理清思路继续前进吗?特斯拉车主大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你第一次坐上他们的车,他们都会点亮车里的巨型中控大屏给你展示一番,来自中国某家大型营销公司的朱小姐也不例外。此外,由于开的是Model X,朱小姐还仪式感颇强的展示了这辆SUV炫酷的鸥翼门。朱小姐有一个好听的英文名Vanessa,在成为特斯拉Model X车主前,她和老公开的是X5。据朱小姐讲述,她是中国第一批Model X车主,在特斯拉还未公布订金金额时她就到店里付了款。“坐好扶稳,我们要出发了。”朱小姐说道。笔者当时坐在后座,我发现这条路已经有些年久失修,它不但没了道路标线,还坑坑洼洼的。不过,朱小姐依然大脚油门飞速超过了一辆现代车。一马当先的感觉还没持续多久,我们的车就遇到了红灯,朱小姐大脚刹车,让全车人都感觉到了一丝眩晕感。不过,坐在驾驶席上的朱小姐倒是挺开心,她利用等红灯的时间换了一首流行的阿黛尔歌曲。Model X车主朱小姐特斯拉在中国大城市已经不是什么稀有车款,其能见度绝对可与硅谷媲美。研究公司JL Warren Capital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特斯拉在中国卖出了10400辆电动车,是2015年销量的三倍。在全球市场,特斯拉共卖出8万辆车,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占了销量的13%,开始变的愈发重要。今年3月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突破11亿美元,将其全球营收推高至70亿美元,得益于此,硅谷钢铁侠的公司才第一次进入财富500强榜单(排在第383位)。今年特斯拉在中国也是喜报频传,前三个月它们销量大增,完成销量翻番的目标看来已不是难事。同时,特斯拉在中国频频开店,用户订购Model 3的数量也仅次于美国。此外,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对特斯拉进行了投资,未来这家电动车公司在国内的发展之路会更加顺利。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暴涨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电动车巨头终于站稳脚跟了。这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毕竟去年夏天,大多数媒体还在感叹特斯拉没能抓住中国市场呢。当时,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连续三年萎靡不振,该品牌在国内知名度一般,充电设施的缺乏也让用户不敢轻易下手。同时,特斯拉还遇到了交付延期和服务差的诟病。最重要的是,马斯克在国内没有合作伙伴,这对合资为王的中国市场来说是一大硬伤。香港独立咨询公司Dunne Automotive负责人迈克尔-邓恩去年九月还在专栏上预测,恐怕马斯克登上火星时,特斯拉还没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呢。现在,这帮唱衰特斯拉在华前途的人恐怕都羞愧难当了。当然,特斯拉在华突围原因并不单一。首先,该公司推出了豪华SUV Model X,在SUV大热的背景下,该车推动了特斯拉销量上涨。其次,中国对电动车的扶持也让数量有了大幅增加,特斯拉在这里也享受了不少政策的福利。第三,采用直营销售模式的特斯拉服务比传统的4S店更好,消费者不会感觉自己是待宰的羔羊。最后,马斯克声名鹊起也让用户对该品牌添了几分信任。政府支持电动车的政策确实是特斯拉在华重获新生的动力,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市场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达到50.7万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3倍多,同比增幅更是高达50%。电动车热潮还会继续在中国盛行,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电动车年销量将高达700万台。对中国来说,电动车是本土企业弯道超车的好方法,此类车型迭代迅速,两年就能出新款。不过,与特斯拉相比,中国厂商的电动车产品大多较为廉价,豪华内饰、疯狂加速等特斯拉的卖点它们都没有。对中国厂商来说,特斯拉就是它们的榜样。最近有消息显示,多家中国公司和城市正与特斯拉洽谈,希望能与特斯拉合作,共同在华生产电动车,而马斯克此前也表示,特斯拉2018年年末将正式开始在华的国产化进程。如果能在中国找到合资伙伴,马斯克更是能松一口气了,毕竟现有的全进口模式成本实在太高,各种进口税费加在车辆上也让特斯拉的电动车少了价格优势。对中国用户来说,特斯拉依然是百万级的豪车,因此这些车辆大多卖给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中心城市的消费者。随着Model 3的落地,特斯拉如果想实现2020年年销50万台的目标,就必须赢得中国普通消费者的支持。当然,即使特斯拉不成为像丰田一样的大众品牌,它们在中国的年销量也能攀上10万台的阶梯,毕竟这里有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邓恩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我想特斯拉的电动车会替代中国道路上许许多多的奥迪和奔驰车。”开局并不顺利2013年8月起,Model S正式在中国开启预订,当时车辆交付要等8个月之久,但外界对其期待相当高。借助马斯克的传奇故事、媲美法拉利的加速成绩和最新的科技,特斯拉在年底前拿到了5000张Model S的订单。当时中国用户对特斯拉的热潮相当高,但初入中国的特斯拉却没能把握好。时任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的郑顺景(原来在宾利工作)想要快速扩展特斯拉的业务,直接揽下客户服务中心、公关和充电站网络等业务,但美国总部却要求郑顺景先搭建起销售团队,因为他们认为好的营销团队能为公司带来巨大营收,零售店和充电站的建设可以先放一放。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和营收状况
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主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及电池智库(邮件直投)等全媒体平台及资源,每日精选电池产业链主流新闻、信息、数据等内容,每天覆盖国内外近百万用户或读者,咨询热线:400-,投稿信箱:。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
下一篇:没有了
我爱电车网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中国电池网手机客户端
微信号:mybattery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中国电池网手机客户端
微信号:mybattery特斯拉未与上海签署协议 重申正探讨建厂可能性 - 业界 - 明升
特斯拉未与上海签署协议 重申正探讨建厂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多次建厂听说的泛起及官方辟谣,此次&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建工厂的可能性&的说法,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已经释放出了计划落地的可能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体现,对于来说,中国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彻底被挖掘。尤其是其Model 3车型,若国产化后在成本优势之下,会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其第二次腾飞的重要时机。  建厂细节不明  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已与上海市政府告竣协议,将以独资形式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工厂。工厂建成后特斯拉仍然需要支付25%的进口税,但是其将拥有公司的完整控股权,而且较低的生产和运输用度很可能抵消关税带来的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传出在华建厂听说。尤其是近3年的时间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早在2014年,就有消息称特斯拉将与江淮汽车相助。今后,上海金桥团体、上海临港区等,都曾成为听说中的主角。  而2015年,特斯拉CEO来华时也曾体现,希望三年内建设中国本土的生产和设计基地。  这样的表述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一事已经基本敲定。但在多次听说中,其在华建厂的官方计划并无更多细节流出。《证券日报》记者在向特斯拉内部人士求证时,其体现目前并无更多国产化的进展消息可以透露。  对于建厂一事一直悬而未决的原因,汽车行业分析师封士明向记者体现,主要照旧因为我国对外企投资汽车业务的股比限制,中方占股不得少于50%。而特斯拉希望独资建厂,这使得谈判迟迟难以推进。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外资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双方相助迎来契机。他提到,9月15号发改委体现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的准入政策。这也就为切合新能源政策的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独资工厂提供了条件。  汽车分析师钟师则向记者透露,特斯拉之所以执意选择独资,照旧因为&隐讳合资后中方可能会把技术用在自主品牌方面。&他体现,究竟海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值风口,人才和技术的争夺很是猛烈。  在美产能不足  对于特斯拉在华建厂的主要原因,有业内人士体现,一方面是为降低成本,以获得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产能不足的影响。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其全新入门级车型Model 3在第三季度的产量仅为260辆,交付数量为220辆。这个数据远远低于此前预期的1500辆。完成情况不足计划的两成,三季度平均每天只生产了3辆新车。  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体现,如果建厂听说成真,特斯拉将成为第一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国车企。对于特斯拉来说,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彻底被挖掘,随着其国产化后成本降低,价钱或将更为亲民,进而获得更多消费者认可。  另一方面,他提到,特斯拉的到来或将倒逼海内新能源车企做出更优质、务实的产物。同时,其工业链或将与更多本土供应商相助,这也将为海内的新能源车行业带来新机缘。
换一换
10-25 10:07
10-25 10:05
10-25 10:01
10-25 10:00
10-25 09:00
10-24 18:02
10-24 18:00
10-24 16:00
10-24 14:00
10-24 12:00
10-25 10:02
10-25 09:42
10-25 09:37
10-25 09:34
10-25 09:29
10-24 21:35
10-24 20:59
10-24 20:43
10-24 20:22
10-24 20:15
10-24 20:06
10-24 19:35
10-24 19:29
10-24 19:15
10-24 19:08
10-24 17:35
10-24 17:25
10-24 17:15
10-24 16:47
10-24 16:40
10-24 16:28
10-24 16:22
10-24 15:51
10-24 15:49
10-24 15:21
10-24 14:59
10-24 14:50
10-24 14:47
10-24 14:29
10-24 14:31
& 明升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请选择车系
未签署任何协议 特斯拉中国回复上海建厂事件
时间:日 02:39
“特斯拉还未与相关主体签署任何合资协议。”6月23日,针对特斯拉将在上海国产的传闻,特斯拉中国对记者如是回复。这个回复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6月22日,一张摆有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桌牌的签约会议照片开始疯传,这张被视为特斯拉落户上海签约现场图片的流出,让特斯拉将在上海国产的消息看上去像真的。在多家的媒体的报道中,特斯拉在上海国产这件事已经被认为是板上钉钉。
随后,国产的细节被传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在上海临港开发区组建合资公司。受该消息驱动,当日上海电气(02727)股价一度跳涨11%,上海临港(600848.SH)涨停。然而,仅仅到了晚间,剧情就出现了反转。
6月22日晚,上海临港发布澄清公告:截止目前,上海临港没有与特斯拉公司进行过接触,也没有和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事宜有合作意向,而且没有签署任何协议。次日,上海电气集团同样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与特斯拉合作事宜。两则公告让特斯拉国产之事一下子就迷雾重重。
特斯拉到底是不是要国产了?如果一切都还没有谈好,那张摆有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桌牌签约会议照片的流出,到底是无意为之还是刻意放出?答案无从知晓。但从这次的乌龙背后,推测出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之间还在博弈。
近一两年来,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涌现,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曾相继被预测为选址地。2016年6月,就有传闻称“上海金桥集团已经与特斯拉签署不具备约束力的备忘录,双方将会合作在上海建设生产设施”,但随后上海金桥就发布公告澄清了此事。而记者也获悉,截止到目前,深圳仍然出现在特斯拉的谈判名单中。
这样的“套路”并不陌生。当初特斯拉为了在美国建设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用尽手段,利用其本人的影响力、项目的就业机会和财政税收等诱惑,美国至少七个州参与疯狂竞标,最终特斯拉从美国内华达州州政府手中拿到超大规模的土地和巨额财政优惠。
如今,在中国市场,马斯克当然希望故伎重演。而当下,中国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项目居高不下的热情正为特斯拉新的博弈之路提供便利条件,马斯克希望借特斯拉国产化项目拿到其想要的一切。“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特斯拉这则公开声明仍是滴水不漏又欲语还休。
曾一手托三家
与其说特斯拉国产落户上海是一次“乌龙”事件,不如说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博弈局。
一张摆有双方桌牌的签约会议照片流出,恰到好处地透露了特斯拉国产的谈判进程。对此,特斯拉官方的声明是:“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正如之前所沟通,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国产化计划将会更加清晰。”
不同于上海临港以及上海电气集团直接否认与特斯拉国产合作的做法,特斯拉的这纸声明确认了其正在与上海市政府谈判落地工厂的事实,而且将时间点固定在今年年底。
回顾近两年来有关特斯拉国产的传闻,每个时间点都似有深意。日,马斯克在二度访华期间主动“爆料”特斯拉国产时间表,“特斯拉希望能在三年内实现中国建立本土的生产和设计基地”。在当年的3月16日,特斯拉投资及政府关系总监肯·摩根等人造访了力帆集团,引发无限猜想。在此之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飞往美国加州拜访马斯克,特斯拉国产落户重庆的消息也曾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这场国产大戏拉开帷幕后,特斯拉更是曾经一手托三家。深谙谈判技巧的马斯克曾同时与苏州、上海和广州进行投资建厂的谈判。当时的说法是,因特斯拉要求的政策优惠条件过于苛刻,苏州地方政府拒绝了特斯拉在当地投资建厂的合作洽谈。随后2016年5月,特斯拉团队与广汽进行合作商谈的消息不胫而走。“特斯拉中国的确曾派出团队前往广东商讨国产合作事宜,当时商讨的选址是广州南沙,但特斯拉并不愿意与汽车企业进行合资。除此之外,特斯拉提出的合作要求过于苛刻,政府也不可能被牵着鼻子走。”一位熟悉政府招商引资的消息人士透露。
而在特斯拉团队到访广州之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曾于2016年5月中旬率广东省代表团访问美国,当时曾会见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任宇翔,马斯克快速而又有效地抓住了与地方政府沟通和互动的渠道。
伴随着苏州、广州、上海金桥等地方政府相继退出,上海临港成为特斯拉合资建厂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加大。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就特斯拉在临港建厂签署了意向性协议,双方如果没有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合作事宜,则二者协议取消。对此,特斯拉中国对外事务部总经理陶琳表示无法做出回应,一切以特斯拉官方声明为准。“特斯拉还在讨价还价,这次有意向性协议也是特斯拉往后退了一步才有可能达成的。这也是因为其他城市在望而却步,特斯拉不得不放低期望值。”接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提出的国产条件仍然非常苛刻,技术方面要求完全保密,在资金投入方面也不主动,但希望地方政府能提供规模量巨大的土地储备和资金支持以及免税政策。
上海之外还有深圳
但是按照马斯克一贯的做法,上海目前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未来特斯拉仍然有在中国其他城市投资建厂的可能。“与上海市签署的意向性协议并非正式的合同文本,其约定内容是靠日后来进行确认的。按照马斯克的行事风格,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放弃其他选择的,他可以在不同城市所提供的政策和优惠里充分压价,从而在最后选择综合条件最优的合作对象。”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目前有消息显示,特斯拉与深圳有进行过国产事宜的沟通。这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总部位于深圳的腾讯已经位列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成为特斯拉在华的最大伙伴。截至3月24日,腾讯持有特斯拉816.75万股股票,占股5%。而深圳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扶植力度和优惠政策在国内城市中均数一数二,如果腾讯有意进一步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国产的合作伙伴,深圳的确是马斯克除上海之外的最佳备选城市。“研究特斯拉的官方声明有几个意思,‘深耕’一词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发展很有诚意,未来从采购到生产整车、电池都会有;而所谓建设工厂的谈判年底之前会有结果,说明建设工厂涉及面广,还得谈上一段时间。”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李颜伟称。
作为特斯拉国产的“绯闻对象”,上海电气此前的种种动作也值得玩味。上海电气集团目前的产品覆盖火力发电机组、核电设备、风电设备、燃气轮机等产品。6月26日,上海电气子公司上海集优 (此前曾收购并控股汽车零部件厂商内德史罗夫)收购欧洲汽车设计公司CP Tech,这意味着该公司正式进军整车制造服务行业。
而在此前的5月15日,上海电气与国轩高科签署了《合资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发力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领域。上海电气本身在临港就有制造基地,这几个布局也都和汽车制造相关,的确不失为特斯拉合资的绝佳合作对象。
精明的马斯克也许善于谈判和心理战,但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相关政策,特斯拉仍需将变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特斯拉的车型产品一旦国产,需改用中国电动车制造标准和电池标准,这对特斯拉产品的车辆设计、动力电池结构以及使用等环节都会产生变动因素。可以说,特斯拉国产后,在车辆制造和电池安全以及充电标准上的改变,都是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
而此前外资在华设立新能源合资项目所引发的争议也使得相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国产化持谨慎态度。这更令特斯拉国产这团迷雾,一时半会儿很难看清。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阅读:
比亚迪秦EV300
参考价:25.98 - 30.98 万
级别:中型车
【EV视界综合报道】近段时间对于关注沃尔沃品牌的朋友来说...
【EV视界报道】彩客化学(01986)董事会宣布,近期,在河...
【EV视界综合报道】?10月25日,海南省财政厅等三部门公...
【EV视界综合报道】蒙迪欧是长安福特旗下一款中型轿车,并且已...
【EV视界综合报道】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汉腾X7三擎混动版...
【EV视界】10月2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
【EV视界综合报道】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专家一直将王传福——这...
【EV视界报道】日,由“卡车之友网”...
【EV视界报道】10月27日,江淮新能源纯电动SUV——iE...
【EV视界综合报道】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一汽丰田已实现...
意向车型:
请选择品牌
Y-英菲尼迪
B-上汽通用别克
R-上汽荣威
Q-奇瑞新能源
B-梅赛德斯-奔驰
L-陆地方舟
L-雷克萨斯
K-凯迪拉克
J-江淮汽车
G-广汽传祺
D-东风小康
D-东风日产
D-东风风神
B-北汽新能源
您的城市:
请选择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您的联系方式:
(信息保密,不会对外公开)
Copyright (C)
EV视界 京ICP备号免费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再破谣言,特斯拉中国建厂何时实现?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901
&特斯拉和上海临港签署协议,将在上海建厂&被辟谣:
6月23日,特斯拉发言人对于&公司将在上海临港建造工厂&消息给出了回应:&特斯拉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当地建立汽车制造工厂的可能性,特斯拉仍将继续对潜在工厂选址进行评估,我们预计中国地区的建厂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得到更清晰的界定,中国市场对特斯拉至关重要。尽管我们预计大部分生产仍将在美国完成,但我们需要设立海外工厂以确保更多的当地消费者能负担得起我们的产品。&而上海临港也当日发出公告,目前和特斯拉并没有直接接触。
马斯克吊足胃口,或只为更多优惠条件:
关于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的谣传一直不断,这其中也有具体原因,毕竟马斯克就多次表达过相关方面的意向:2015年马斯克来华时就曾表示希望三年内建立中国本土的生产和设计基地。2017年1月份,他又提到,正在寻找一家中国合作伙伴,并已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议,但一直没有关于选址的确切信息。2017年4月份,马斯克表示会在年底前有一个明确计划,包括涉及中国市场的生产规划。
不难想象,每一次马斯克的表态都会牵动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神经,因为引进特斯拉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不可忽视。和特斯拉传过绯闻的可真是不少:杭州,天津,上海等&
马斯克吊足胃口,可能只是为了最大力度的优惠条件,最低的成本,就如同他在美国各个州所做的事一样。而中国建厂这件事注定是一场和中国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这个博弈的平衡。
MODEL3积压订单量巨大,特斯拉扩大产能迫在眉睫:
特斯拉的MODEL3将在今年7月开始量产,目前积压的订单约50万辆,特斯拉2016年全年的产能不过8.4万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斯拉海外建厂,似乎顺理成章。
年特斯拉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是目前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国产化,特斯拉若中国建厂,将避过高额关税: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高达50万辆,较2015年销量暴涨53%。而2017年前五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47197辆和135702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11.7%和7.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政策依旧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根据工信部今年6月13日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积分制实施后,意味着因为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太少而积分不够的企业,需要购买积分,而积分多的企业,则可以销售多余的积分获得额外利润。这对特斯拉来说,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特斯拉一旦在中国建厂生产,不仅高达25%的进口关税将会减免,而且还能减少了大量的运费成本,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合资车的新能源补贴资格,这样一来价格自然大大降低。物美价廉的特斯拉,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抢眼的存在,中国市场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将指日可待。
特斯拉中国建厂只是时间问题,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中国的效率是恐怖的,远超世界上其他的任何一个国家:因为这里有不辞辛苦,数量极大的优秀工人;中国庞大的市场,能够让一个产业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大幅降低成本。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将依靠中国迅速奏响三部曲终章,所以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只是时间问题。而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早已风起云涌,这对特斯拉来说,在中国落户,显得越来越急迫。
若MODEL3在中国生产,我们估算售价不会超过30万元,而其卓尔不群的外观,舒畅的驾驶体验,无处不在的科技感,将使之拥有着恐怖的市场潜力。对国内还专注于传统能源车的厂商来说,这是个及其危险的时刻,无论现在你在传统能源车的领域有大多的优势,都有可能像当年的诺基亚帝国对立智能手机一样,瞬间崩塌。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配件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机会。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电动汽车重点...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咨询·服务
研究员周关注榜
47709医药、医疗
21165房地产 能源 工程
15938能源,环境,自助服务
12734医药、医疗器械
微信扫一扫关注前瞻经济学人专注于中国细分产业发展趋势!
订购热线:400-
售后热线:8
项目咨询:5听说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 小编就来辟辟谣
昨日,有消息称上海金桥集团和特斯拉已经签署了一项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备忘录,在上海建立特斯拉汽车生产厂。知情人士称,双方计划各自出资约300亿人民币(45亿美元),金桥将主要以自有土地地块作为投资。
“谣言!”特斯拉方面还发声明称,“we don’t comment on rumor or speculation。”(我们对谣言或揣测不予置评。)特斯拉中国区高级公关经理段铮铮也表明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目前正处在探索调研初期,确切数额的投资更是毫无根据。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仍处于以调研为主的前期阶段,并没有和任何企业签署备忘录。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一事并非新传闻。此前就有过报道,为降低在华售价,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计划在中国开设工厂,以此减免目前价格中包含的运费以及进口税。此后,特斯拉与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多家中国车企有过合资传闻,但均没有实质性进展。
对这一传闻中的合作,未来如果特斯拉在上海设合资汽车工厂,主生产基地位于美国的特斯拉将因此避免被中国征收一部分的进口关税,使其电动汽车产品在面对宝马、奥迪,以及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时都更有竞争力。
长按上面的“大话车市”二维码来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