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认识经济投资规律理解与体会

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大学的四年时光,匆匆流逝,对于即将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经济的学科,而经济又是;造出来;当年高考选专业的时候相信许多的学生和我一样,对所;记得刚刚上大一的时候,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微观经济学;人的假设,边际效用和资源边际产出规律的假设,一步;微观经济学从几个基本的命题、假设、公理开始:资源;再把目光投向要素市场,换一个角
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 大学的四年时光,匆匆流逝,对于即将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的我们,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四年的学习,我们对于本专业,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到底有多少?经济学博大精深,却又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四年的学习想要完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但经济学的学习能够使我们渐渐养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能让我们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身边的任何事。这篇文章是对自己学习经济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记录下来,希望以后再学习经济学的时候能够有所进步,再阅读它的时候能发现现在认识的不足。我主要谈谈自己对经济学学科,对古典经济学的逻辑,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自己一些浅薄的见解。 经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经济的学科,而经济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经济是人类这个特殊的物种依托于自然物质界的一种社会活动。经济的囊括的范畴十分宽广,当我们谈论经济,可以小到一个人在一个孤岛上的经济,如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那样;也可以扩大到整个地球,全球经济。几乎没有人能够说出经济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几乎当人类社会开始存在的时候,经济活动就开始了,它和人类社会基本上是相伴相生。也没有人能够置身经济之外,甚至是一个躺在医院的植物人也时时和经济密切相联。这样说来,经济学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的内涵太多太多,但其本质还是由于人――这一高级物种在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所以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学科,它就必然是一个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学科。而这也正是决定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差异。一提起自然学科,人们总会联想到各种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精密的机械化生产能够确保定时定量的生产,严密的计算能够把航天飞船在指定时间送入指定轨道,准确测定的基因能够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人工转移??在某些领域,人类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能够让人类按其所想设定一条清晰严密的路线程序,人们只要在这头按下按钮,就能够达到想要的实验结果,过程计算1+1=2那样清晰明了。而对于如同经济学这样的人文科学,同样是科学,却难以如同自然科学那般操作。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研究厂商;研究政府,研究市场。这里面对消费者等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因为同作为消费者的你我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时,研究这千千万万,形形色色,形态万千的经济主体,希望能够把握其中的运行机制,就如同无数束光射入一个黑箱子,再折射出去,通过观察到一进一出美丽的光芒,然后去探测黑箱子里面的可能的错综复杂的折射路径。经济学家们试图用科学的论证方法,找到黑箱子里可能存在的一条普遍的经济规律,从而能够对人类的经济活动给予一部分的指导,更好创造人类的物质基础,并进一步迈向更高的精神层次。然而我们都知道,即使找到了一条看似合理的经济规律,做出了一个看似完备的经济模型,经济学不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把“合理规划的经济”如同精密的机械那样制造出来。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提供一种思维的方式,由此出发找到人类经济社会的中可能的一般规律,希望把握到大千世界中,每个不同个体间可能存在的经济的共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比制造一架火箭,送上太空更难。但百年来,经济学家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寻找答案,给予了经济学一个精美的知识架构,更加准确严密的论证,不断扩充的内涵和外延。自然,我们不能够很绝对地检验或是评判那个经济学家的哪个理论是对是错,学习经济学也并不是为了得到个对或错的答案。正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观点,无论对错,都比普通人所想象的有力得多。”学习了经济学,我们不能说我们懂得了经济,但是我们能够用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来了解经济,我们能够不仅仅是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如同原子般渺小的组成部分,能够稍微跳出来,试图俯瞰一下经济世界。 当年高考选专业的时候相信许多的学生和我一样,对所选专业毫无概念可言,甚至可以说是理解有很大的偏差,单纯觉得学习经济学相关专业,对“经济”深入了解,就能更好保障自己的经济。然而学习下来,可以很明显发现,经济学不能够给你一门谋生立命的技能,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够对经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有方法把自己变得“经济”,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却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影响。然而这里的影响深刻是难以在短时间内速成,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几本教科书的学习就可以完成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人不断结合现实进行思考,经济学丰富的内涵外延让人不断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经济学给我们带来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记得刚刚上大一的时候,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微观经济学。直接从高中基础文化知识跳跃到对专业学科的学习让我有点难以应对。各种抽象的概念如:效用,成本,投资,利率,理性人,均衡等;各种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如:如边际分析,图形分析等;以及他们间相互联系的各种变量共同构成的“微观经济学”让我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虽然在一开始我认为有些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困惑,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弄懂书中的概念,一步一步理清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一步一步理解图形的推导,自己跟着书上顺着理论的假设开始画出一个一个的小箭头,会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渐渐地,我发现各种纷杂的经济变量概念间似乎有一条明确的线索贯穿整个微观经济学,但是我还不能把握住,只能够在一些小模块中弄懂,比如消费者,厂商行为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再后来,在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等学科的学习中,我又再次重温了一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加深了我对经济学的理解。在后来考研对经济学的备考中,再重新阅读了一次微观经济学,上了相关课程之后,我再次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突然好像明白了经济学中那令人着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那是一种公理化的知识体系,它由对人类较为世俗性的理性人的假设,边际效用和资源边际产出规律的假设,一步一步十分合理论证出导出市场机制下的“看不见的手”是如何使人类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实现帕累托均衡状态的。整个论证过程仅从简单的假设开始,透过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部门,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经济循环方框,最后完成了关于整个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证明,掌握这一条脉络是对每一个学习过经济学的学生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根据我的认识来对微观经济学的这个逻辑进行简单的阐述。 微观经济学从几个基本的命题、假设、公理开始:资源是稀缺的;理性人和边际递减规律。具体一点来说,经济社会中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高效率地利用资源;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边际量递减规律主要包括了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几句简单浅显的话提供了构建经济学这座大厦最基本的材料,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源于此进行的推导和延伸。我们可以把经济社会分成居民部门,它是消费品的需求方,要素的供给方;企业部门,它是消费品的供给方,要素的需求方。对各部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对消费者来说,商品价格和收入确定时,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替代率递减规律保证了消费者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边际分析对商品的需求量做出选择。在此基础上,让商品价格连续的变化,消费者总能够找到对应的最优的商品需求量,由此就产生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它体现了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该线上任何一点都能够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同样,对于产品的供给方,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商品价格确定下即为总成本最小。同样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进行边际分析,生产者能够做出最优点的选择。让商品的价格变化起来,我们也能够得到产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的倾斜的曲线。把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到同一个“价格――数量”的直角坐标系中,就得到了著名的商品市场上“供求十字架”。 再把目光投向要素市场,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居民成为了生产要素的供给方。我们可以把要素细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等。虽然各个不同的劳动要素有其特别之处,但是最经典的分析依然是从居民供给要素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出发,依据边际量递减规律公理进行边际分析,得到居民选择的答案,放开工资恒定的假设,可以得到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以劳动要素为例)。同样,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方,企业,几乎是同样的分析,可以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拿劳动要素来说,我们进而可以得到劳动要素市场的“供求十字架”。
这样我们得到了简化的经济社会“循环方框”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两个“供需十字架”。这两幅图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深刻的内涵。首先两组供求曲线说明了在各个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直观上来说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而其中每一条曲线上的点,都是能够使该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即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决定的同时,保证了经济社会中每一个利己主义者的最优状况。其次,从微观经济的一般假设和公理出发,推导出的“供需十字架”,其实是就是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的,换言之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可能不能被决定,或即使被决定,经济社会中其中的一方一定会受损。第三,这个简单的“供求十字架”和我们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经济现象十分的吻合,但它不是一个对生活经验的简单归纳,而是从更一般的理性人,资源稀缺等合理假设,和较为合理的边际量分析方法一步步推导而来的。其意义正如同是找到了一条解释我们这个纷杂经济世界的较为合理的路径,让人感叹逻辑结构的精妙。 当一中商品的均衡价格确定下来,供给双方都能够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能否说这就是看不见的手呢?当然不能。我们的经济社会丰富多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数以百亿计,如果我们能够说明市场中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在同时实现均衡状态,那才能真正诠释看不见的手的真正威力。在理论上,经济学家已经证明了一般均衡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运用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个指标来评判完全竞争市场是效率。到这里为止,从经济学的主线来说,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诠释已经较为完整了。说明了经济主体――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对个人的利益的追求过程中,能够使人人的利益都最大化。再通过把非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进行对比,不论是用画图分析还是通过数理分析,都能够证明费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效率损失,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微观经济学大厦是如何基于一般的,简单的公理和假设一点一点被搭建起来。每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从慢慢弄懂一些局部的推导,再到能够用一条顺畅的线索把经济学中各部分的理论串联起来,会体会到古典的经典的经济学逻辑的魅力所在,就如同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它给我们带来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公理化的知识体系,在接受了它的假设前提之下是十分完备的,十分具有说服力的,这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思维方式,提出假设,并用严密的逻辑演绎出来,并最终得到一个结论。这样的知识更容易让我们学习到知识的本质,从简单的假设最后推演到简单的“供需十字架”,不就是一个由“简”再到“简”的过程吗。当然,这种经济学理论一定在其假设上存在局限和不足,这也使后来的经济学得以完善和发展,也是我们再不断学习和进步。 我们在大学学习的宏观经济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这位经济学巨匠在开辟宏观经济学领域,众所周知,是源于1933年前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当人们发现“看不见的手”调节下的经济社会不在是每个人的利益达到最优的均衡状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经济严重失衡,衰退的萧条景象;当人们发现“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够保证商品的价格和工资的价格在市场机制下快速得到调整,现实完全不如古典经济学理论描述的那么美好??人们开始思考市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凯恩斯毫无疑问,很好地找到分析和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凯恩斯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是调整缓慢的。加上凯恩斯式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他申明经济活动的下行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当经济中出现非均衡的状态,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政府需要积极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时弥补有效需求,使经济中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从凯恩斯对大萧条开出的药方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主张政府对经济干预,在经济过热或萧条的时候及时熨平经济波动,来避免经济波动过度带来对经济的损失。凯恩斯的理论为美国政府在后来对经济的治理起到了十分有利的支持作用,并且在实际治理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凯恩斯的方法和思想在经济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把此看做是宏观经济治理的灵丹妙药。 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痛苦――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涨”时期。此时经济学家们发现一直以来所信奉的“灵丹妙药”似乎不管用了,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选取解释和解决“滞涨”问题的方法。“捍卫自由经济伟大的勇士”弗里德曼提出凯恩斯提倡的政府积极的对经济的干预很可能就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在《自由选择》这本书中,弗里德曼运用大量的真实例子和数据,来说明美国大萧条可能源于政府的原因,同时还提倡竞争,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用简单的语言,重振了自由经济学,自由竞争的市场能够使经济自发达到均衡状态。弗里德曼在书中用美国历史上真实的例子和数据,反对凯恩斯式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经济的方法,倡导发挥市场的力量。他给经济低迷开出的药房是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给经济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重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历史上,著名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正是运用了这剂药方,重振了英国低迷的经济。
当凯恩斯主义面对历史上的新问题不能够解释,理论体现中出现缺陷和不足时,新凯恩斯主义者开始寻求新的解释,来弥补“旧”凯恩斯主义的不足。菜单成本,交错调整工资论,隐含合同论等理论给价格和工资黏性提供更有利的理论证明;非均衡理论学派的各位经济学家们正在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研究上出现了另一种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以卢卡斯教授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人认为,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依据的凯恩斯理论,没有把公众对政府政策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该学派强调要把公众对所有可能获得的经济信息,包括政府政策的理性反应,纳入宏观经济模型之中,这样任何政府政策都可能因为公众的理性预期而使其效果大减,坚持自由的市场经济的作用,弱化政府能够发挥的作用。 以上是对我所接触过的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做了简单的阐述。给我感触最大的除了经济学家们对经济社会现状的思考,研究得出的深刻的理论,更多的是如同辩论般的学术争论。可以看到如果以原凯恩斯主义所开辟的宏观经济学开始,它的提出是由于市场经济看似失灵,它在当时较好地带美国走出了大萧条,政府的力量占了市场的上风;再后来,在新的经济“滞涨”难题下,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卢卡斯的理性预期主义重振了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的力量,提出市场的力量应当占上风。再后来,新凯恩斯主义给“旧”凯恩斯主义补充了更有力的微观基础,给假设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支持,修正了凯恩斯主义对政府一味的提倡。每一个理论从提出到被质疑,受到新的理论和思想的挑战,被修正,再被质疑??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的发展正是经济学家们的学术争论推动着思想的不断更新,推动者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和深入。从古典到新古典,凯恩斯到新凯恩斯,每一次都似乎是对旧理论的重振,但其实是注入了更多新的理论,再伸张其流派的理论精髓的同时也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看似回到过去实则不断进步。这些就是对人类社会真理的探寻的过程,不论是在对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如此。正如当年牛顿的经典力学占据着人们的思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研究的兴起并不是全盘否认了经典力学,颠覆了物理学,只是时物理学的内容更加完备。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42等内容。 
 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作为一名刚接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此,我简单的谈一 下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谈到的是经济学是什么、涉及到哪些内容。通过查找阅读相 关书籍,我了解...  作为 一名刚接触经济学专业的新生,在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经济学的概念及分类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我对本专业产生了更深刻的 认识和更强烈的感情。 作为一门...  我对经济学的认识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我对经济学的认识经济学院 2014 级李玲学号:25 上大学之前一直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 虽然知道...  经济学,我觉得大多数人会把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想的很窄,但实际上,经济学所关心...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 6页 免费 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 4页 免费 生活中的管理学...  现在我对微观经济学的认识还是很浅的,有些观点还是不 够成熟的, 所以希望以后...了解了西方经济学后, 我们来具体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的理 解。微观经济学因其...  根据经济学的演变规律谈谈对经济学的看法席 丹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勾画经济...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总能创造对自己的需 求”,凯恩斯则认为,失业产生的根本...您的位置: &
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变化和发展
优质期刊推荐如何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善把大势善谋大局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真正认识经济学--从这里开始
我的图书馆
真正认识经济学--从这里开始
真正认识经济学--从这里开始作者:&提交日期:
??真正认识经济学---从这里开始。    厘清谬误,让现实运行的经济规律在你的面前从未如此清晰。    一、经济危机来袭  二、经济危机的共同特点  三、什么是消费?什么是生产?  四、对比消费和生产  五、消费和储蓄  六、生产结构    待续  一、经济危机来袭    2008年下半年开始,首先从美国开始,经济危机突然来袭,并很快席卷全球。最初是次贷危机,然后扩大为金融危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金融机构——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垮台。美国其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如AIG、花旗银行、房利美和房的美也纷纷告急。    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的核心部分。当金融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经济体的其他部分也必然受到影响。果然,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经济的许多部分都受到了打击,陷入困境。而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当美国经济遭遇困境时,整体世界经济也就必然随之进入危机状态。于是,进入2009年以后,世界遇到了又一次经济危机。    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是因为这种突然来袭的经济危机,人类并不陌生。这可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不但不是新生事物,实际上,近两三百年以来,也就是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建立以来,人类一直在面对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十九世纪的周期差不多是每十年一次,二十世纪差不多是七八年一次。最近的经济危机周期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但大多数人对经济危机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比以往经济危机严重得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不但是经济危机,还变成了政治、社会危机和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并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战后,经济学家宣称,他们已经通过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学到了足够的知识,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办法,他们已经可以“熨平”经济周期。经济体系将从此平稳运转,不再遭受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但他们的预言很快破产,年就出现了战后第一次重大经济危机。1969年又出现了一次经济衰退。1973年则爆发了严重的石油经济危机。1979年再次爆发经济危机。1980年代前半期出现债务危机,爆发经济危机,日本在整个1990年代都陷入经济衰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接下来就是这次2008年经济危机。    看起来,每次危机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是石油引发的,有的是债务危机,有的和新技术相关,比如2000年的那一次,有的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相关,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这些各不相同的经济危机总是周期性爆发。同时,观察这些经济危机,包括19世纪以来的经济危机,会发现许多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二、经济危机的共同特点    观察这些经济危机,会发现以下共同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容易解释,很奇怪:    一)突然爆发:危机爆发前,一切都很好,商业很景气,没有什么重大的不良迹象,一片繁荣,但突然之间爆发危机。本次经济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高速增长。1990年代的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同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整个1920年代也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危机的这种突然爆发甚至可以是戏剧性的,比如以某一天作为分界线,前后就是两个世界。股市暴跌,整个市场突然出现大量的不协调,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即使不是这么戏剧性,经济危机也都是突然爆发,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除了少数学者和分析师以外,其他人都不能预测。    二)一连串的商业错误:许多企业都发现,此前的投资决策是错误的,扩大的生产规模,发放的贷款,在股市的投资,都是错误的。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家也会犯错,甚至会大量犯错,但正确和错误的数量对比不重要。整个市场中,也许只有一个企业家做对了,比如PC的操作系统,几乎只有微软一家取得了市场成功,其他的竞争对手都消失了。但这绝不意味着IT市场的失败和危机。可见,大量的错误并不见得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某个企业家犯错,必然意味着其他企业家做对了。没有对,也就无所谓错。企业家犯错意味着失去了消费者,那么,失去的消费者去往哪里了呢?去往决策正确的企业家那里。因此,非危机市场中,企业家总是对错互现的,而经济危机的特点则是企业的错误行为不但大量,而且并不伴有其他企业的正确行为。大家集体犯错。结果则是,整个市场体系变得萧条。绝大多数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生产资料的价格大幅震荡:经济危机之前的繁荣期,原材料、能源、股市、房地产的价格大幅上涨,但同期日常消费品并没有发生大幅涨价,甚至没有涨价。经济危机到来以后,生产资料的价格则大幅下降,和先前的大幅上涨恰成对称状态。2008年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上半年,石油、铁粉、股市的价格先是大幅、甚至急剧上涨,然后下半年价格大幅下降,几个月之内,这些物资的价格像在坐过山车,但同期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不大。这种价格变化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会不一致?    四)货币数量随周期发生相应变化。准确统计货币数量并不容易,虽然如此,仍然可以明显看出,危机之前的景气时期,货币数量增加;危机中,货币数量减少。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源于流动性不足,这种说法虽然不对,但凯恩斯主义者的观察也证明了在危机中确实出现货币数量减少的现象。    五)周期性,如前所述,差不多每十年、七八年一次。因此,经济学家用商业周期这个概念来指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周期性尤其令人费解。如果经济危机是人们经营错误的结果,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学习,不能在经历几次危机以后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要知道,会学习,恰恰是人类最大的优势。可人类经历了好几百年的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学会避免犯错误,这到底是什么错误,那么难以避免?    当然,人类社会并不是仅仅有这种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人口变迁、资源枯竭等等都会带来经济衰退。但和商业周期不同,非周期性经济衰退的原因往往是外在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可能不可预测,但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却是可以预测的。地震无法预测,但一旦地震发生,必然导致经济受损,这是不问可知的。而且,这些经济衰退也不具有那些难以解释的特点。但商业周期并没有如地震那样明显的、外在的引发因素。商业周期的成因在经济体系的内部。只要这些内部原因在,即使风调雨顺,一切顺利,也不能避免商业周期的出现。    对商业周期原因的解释深深地埋在经济理论的深处。找出这种解释,需要借助货币理论、生产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多方面的经济学知识。人们只有进行努力的知识探索,竭力发挥理性思考的伟大力量,才能窥见其中的秘密。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经济学最深刻、最复杂的部分之一。同时,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之间、经济学家和公众之间、公众和政府之间、不同公众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本系列谈将介绍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三、什么是消费?什么是生产?    接下来就要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了。不过,在这里,我要暂停一下,先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已经被弄得混乱不堪,于是,才会出现许多对商业周期的胡乱解释。如果这些基本理论不清楚,是不可能理解商业周期的,也无从分辨哪一种解释成立,哪一种解释不成立。    首先,让我谈谈消费和生产。    凯恩斯主义把经济危机归因于消费不足,认为提升消费才能恢复生产,缓解危机。这种说法很符合一般人的生活常识。这个常识是,如果没有消费,商业就无法存活。因此,如果商业出现问题,就要号召人们努力增加消费,这样,商业才能走出困境。    但这种常识其实是片面的。为了说明这一点,要看看消费到底是怎么回事。    消费好象是消耗掉了什么东西。但如果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模糊之处。你吃掉了一个面包,面包消失了吗?既消失了也没有消失。说消失了是因为面包的确不存在了,但其实面包并没有真正消失,它只不过转化为你肚子里的半消化物。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不灭。没人能真正消灭哪怕一个原子。人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把物质变为其他形式。消费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而已,比如,经过或长或短的消费之后,面包变成半消化物,汽油燃烧成其他化学物质,汽车变成一堆废铁,新房子变成旧房子。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消费确实没有消耗掉任何东西,但等等,消费确实是把什么东西消耗掉了,否则我们为什么要为这种转变过程付费呢?    这时,经济学知识就要出场了。经济学其实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学问。只有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消费到底消耗掉了什么东西。经济学指出,消费消耗掉了消费品中的“效用”。这个效用从物理学角度是不可理解的,是不存在的,只有从人的角度才能发现和理解。效用是主观的产物,是人类出于自身原因,对某种物品形成的主观性的需要。因为是主观性的,所以同一物品的效用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并没有所谓客观效用。同样一个面包,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就非常重要,对一个吃得饱饱的人来说,就没多大用处。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自然界中可以发现许多具有效用的东西,但更多的具有效用的东西是人们特意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经过消费以后,原子分子并没有消失,但由于形态发生了变化,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也就是效用消失了。墨水和纸张都是有用的,但通过写字,一部分墨水和纸张结合在了一起,写满字的纸如果不是名家手迹,就没什么用了,只能扔进垃圾桶。汽车是有用的,但报废的汽车就基本没用了,虽然零件可能一个也不少。也就是说,消费前后的差异就在于效用的有无。    那么生产呢?如果消费不能真正消耗什么东西,生产自然也不能真正创造什么东西了?正是如此。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生产也不过是把东西的形态变来变去,不可能真正“造”出什么来。生产的所谓“创造”同样要从效用的角度去理解。所谓生产,就是通过改变物质的形态和空间位置,以创造出新的效用。这个新的效用如果符合消费者的主观需要,消费者就会愿意花钱去买。如果不幸不符合消费者的主观需要,生产者就会卖不出去自己的产品。    由此我们也可以意识到,生产并不仅仅是指制造业和采矿业,所有有助于效用增加的行业都可以归入广义的生产领域,因此,运输业、交通业、金融业、服务业应该都属于生产之列。矿工把煤块从矿井运到地面,和服务员把一盘菜从厨房端到餐桌,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在进行生产。工厂里的半成品,还不能算作生产完成。同样,海边刚捞上来的鱼虾同样也是半成品,虽然鱼虾本身以后不再发生变化,但只有把它们包装好,经过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运到超市的冷柜里,摆在消费者面前,才算生产的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金融业、服务业、运输业、保险、检验等等都在发挥作用。商业组织起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金融提供资金支持,保险、检验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他们都是生产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发展生产也就绝不仅仅是发展制造业或者采矿业,也同样包括发展其他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生产”的行业。把握这一点对于后面研究商业周期的对策非常重要。    知道了消费和生产的本质,接下来就要把消费和生产对比起来看一下了。  四、对比消费和生产    现在把消费和生产对比起来看一下。    同样是一件东西,比如一双手套,既可以用于日常消费,也可以用来作为生产工具。在日常消费中,在生产中,手套的效用都会逐渐消失——逐渐破旧,最终变成废品。对消费来说,手套效用消失就消失了,换来的是消费者的主观满足。但对生产来说,虽然手套的效用消失了,但工人戴着这个手套进行了生产,结果是创造出了新的效用。    前面说了,效用来自于消费者的主观需要,消费者为了得到效用愿意付费,因此,也可以把效用理解为价值,或者理解为财富。那么,也就是说,消费和生产都消耗了财富,但后果不同。消费的后果是消费者主观的满足。而生产虽然也消耗了财富,但创造出了新财富。    在购买商品以前,消费者手中有钱,那是财富。商人手中有货,其中包含效用,也是财富。这是两部分财富。双方交换,商人得到了钱,这部分财富不变,只不过换了主人。消费者得到了货,然后消费者进行消费。货物的效用消失了,这部分财富消失了。可见,消费的结果是,财富总量减少了。而生产呢?生产将创造出新的财富,财富总量增加了。    也就是说,从财富积累的角度来说,生产才是有效的手段。消费的好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但绝不可认为消费会促进财富的增加。那是概念错误。    这种概念错误很常见,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这时,总有人鼓励大家消费,认为这样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意味着大家的财富都变少了。难道进一步减少财富就会摆脱经济危机?这不是胡说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胡说?这是因为,鼓励消费的人,只从正在努力销售的商人的角度看世界。因此,只看到商人手中的钱会因为其他人愿意消费而变多了,但没有看到货物的效用被消费掉了。他们只看到商人盈利以后会进行再生产,但却忘记了再生产是需要其他条件的。那是销售环节以外的另一件事。在消费本身这个环节里,财富一定是减少的。    现在我们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    如果人人都只消费,而不生产,那么社会中存在的效用总量,或者说财富总量,势必越来越少,直到消耗殆尽。固然宇宙中一个原子都没有少,但人们已无法获得维持生活的必需品。这样的社会当然只有灭亡一途。    要想让财富越来越多,就必须确保生产大于消费。这个差额越大,社会积累的财富越多。    那么,是不是要求人们只生产、不消费呢?或者尽量多生产、少消费呢?当然不是。首先,“只生产、不消费”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消费是人们的自然需求,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世界上会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之徒,但不会有不消费的人——人活着起码要吃要穿。不用担心人不消费。    其次,“多生产、少消费”如果是指人为压低消费水平,那是不应该的。实际上,计划经济就是在长期人为压低消费水平,结果就是人们不能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长期限于贫困之中。这也反过来让人们不再愿意去生产。结果造成恶性循环。社会越来越穷。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计划经济的这种状态必然伴随有强力压迫,否则就会很快瓦解。只要外来压迫放松或者去除,人们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消费需求。    消费是以消耗财富为代价获得自我满足,是人们的自利行为,是爱自己,而爱自己是无需他人鼓励的。这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而然的行为。实际上,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的。消费既不邪恶,也不正义。抨击消费、人为压制消费是错误的;同样,人为鼓励消费,认为消费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还会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则是荒谬的。消费只能减少财富。平时是如此,经济危机时期也是如此。    要反对故意压制消费,但也要反对故意鼓励消费。要鼓励的永远是生产。稀缺的也永远是生产。值得担心的,不是消费的不足,而是生产的不足,或者生产的错误,或是造成生产错误的社会制度。    可是,消费不是会拉动生产、刺激生产吗?如果人们消费不多,都把钱攒下来,不去购买商品,生产怎么进行呢?    这就是下一节要分析的问题:消费和储蓄。  五、消费和储蓄    在凯恩斯主义者看来,储蓄是个很成问题的东西,差不多是经济成长的一个障碍。人们挣来了钱,不花,存起来。这么弄,商人怎么挣钱?商人没有钱,下一步的生产怎么进行?如果人人都这么节俭度日,社会岂不是会日渐萧条?    经济危机似乎就是这种节俭度日的恶果逐渐积累的结果。因此,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开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号召大家大手花钱。如果公民不为所动,继续勤俭持家,凯恩斯主义者就要求政府出面,把大家的钱通过税收等方式征收上来,然后花出去。至于花出去做什么,倒不重要,哪怕雇人往海里撒盐,往沙漠里堆沙子,修没车跑的公路,建无人住的房子,也好过不花这些钱。只有花出去这些钱,整个经济才会重新运转起来。所有相关的承包商都会得到钱,他们才可以组织下一步的生产。    虽然凯恩斯主义的这种主张已被世界各国大范围采用,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事实,但仍然不能打消令人匪夷所思的感觉。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主张?财富是多么宝贵的东西,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大笔浪费居然会成为一件好事!不管他们怎么论证,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不对劲儿的地方就在于对储蓄的认识有误。    人们挣来了钱,无非有两种安排,一是当下进行消费;二是存起来,准备用于以后的消费。后一种安排就是储蓄。这里,可以使用一个概念,储蓄-消费比。很简单的概念。假设某人全部收入的30%存入银行,70%用来支付日常消费,他的储蓄-消费比就是3比7。把社会中所有个人的储蓄-消费比累加平均计算,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    计算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有什么用处?    某人进行储蓄,可能仅仅是为了稍晚一些再消费,他并不打算去投资做什么事情。在他个人那里,储蓄和投资并不相等。但当他把钱存入银行以后,银行就会把这笔钱以贷款的形式交给需要进行投资的其他人。这样,这笔暂时没有用来消费的钱就用来投资了,用来支持生产了。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人们储蓄下来的钱并不是闲在那里,而是会用于投资,用于支持再生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社会可用于投资,可用于支持生产的钱,最多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总额。不会再有其他钱可以供这个社会投资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因此,储蓄总额越大,这个社会发展生产的能力越大。    有人会问,如何保证银行把所有储蓄都转化为投资呢?如果银行没有做好这件事,不是会有许多资金闲置吗?我把这个问题暂时留给读者。几节以后我再回答。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如果消费者不花钱购物,商人就会没有钱,无法再进货;生产商也就得不到钱,无法组织再生产。可他们忘了,如果商人或者生产商也按照他们说的那样,拿到钱就用于消费,再生产仍然无法进行。前面说了,消费只能是消耗财富,消费本身绝不会创造出财富。再生产之所以能够进行,之所以能够出现凯恩斯主义者希望看到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正是因为商人和生产商没有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要求办,相反,他们克制了自己当下的消费欲望,没有把挣来的钱立刻用于消费,而是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由于他们本身就是投资者,所以他们的储蓄无须通过银行转化为投资了,他们自己可以直接把这笔储蓄用于投资,用于再生产。可见,储蓄以及建立在储蓄之上的投资,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有人讽刺凯恩斯主义者不能思考超过两个方面以上的问题,从号召消费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讽刺很准确。    储蓄对于生产是必不可少的。荒岛上的鲁宾逊,如果他想要修修房子,也要进行储蓄。也就是事先多打猎,把剩余的猎物攒起来,作为修房子期间的口粮,这样,他才有可能修房子。如果每日所得全吃光用光,鲁宾逊就根本腾不出时间修房子。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人们的生活态度是日日花光,绝不储蓄,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超出基本生活需要的任何建设和开发,人们必须每天为温饱而奔波,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不会有新技术的研究,不会有新生产方式的演进,不会有高级的文明,不会有社会进步,有的只是在生存线上的无尽挣扎。    可见,储蓄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条件。只有人们克制当下消费的欲望,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才能支撑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进行,社会也才能因此而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储蓄是一种牺牲。对个人来说,储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将来而在当下作出牺牲,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储蓄则是人们为了发展生产而抑制消费。只要是自愿的,储蓄越多越好。    那么,积累下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后,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推动生产的呢?这就是下一节将论述的生产结构问题。  六、生产结构    人们都知道,进行生产必须要有投资,但投资到底在生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其中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最初,对于生产,经济学家只关心初始投资和最终产出的差距,而忽略生产的过程,认为那是非理论的具体技术问题。后来有经济学家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时间和生产结构这两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分析,大有收获。    任何生产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虽然有长有短,但绝不可能有某种生产不需要时间。生产过程需要时间,就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时过境迁,当初设想的条件可能已经改变。当初想要满足的市场需求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原材料会涨价,预算被发现不够用,等等,等等,总之,原来预期会盈利的,实际结果却可能是亏损。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现代工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也就不会有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之分了。而不确定性和生产需要时间大有关系。    生产过程的另一个特征是生产结构。这个说起来麻烦一些。    简单的生产方式非常直接,如果想吃树上的果子,就伸手去摘好了。但这种直接的生产方式必定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应付简单的劳动。摘果子伸手即可,可砍柴呢?至少你得有一把柴刀吧。如果只靠手去折树枝,那未免太痛苦了。    砍柴先要有一把柴刀,就意味着不再是直接生产了,而是有了间接性。本来你需要的是柴,而不是柴刀,但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你却拐了一个弯,先去弄一把柴刀来,然后再砍柴。看起来,你好像舍近求远,拐了一个弯,但谁都知道,有了柴刀,你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远比你直接用手去折树枝强多了。花钱买柴刀,值。    这种不直接去做,而是先拐弯的生产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生产结构。相比直接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迂回”。迂回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生产的迂回程度是可以不断加深的。仅有柴刀还不够,还要有磨刀石。俗语不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看来,古人早已对迂回生产会提高效率这一点有深刻的体验。    现代工业体系的迂回程度加深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或者说,迂回得非常远。几乎找不到直接生产的例子了。工厂中,有大量复杂专业的机器设备。普通人都叫不上这些机器的名字来。每一个设备都只是深远的迂回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机器,消费者要的是最终消费品。但依靠这些机器,和它们所构成的高度迂回的生产结构,生产者才能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消费品来。消费者也因此而获益。    在工厂之外,也到处可见迂回的生产方式。前文讲过,商业、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等等都是广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现在可以看出,这些配套产业的作用无非就是构成了迂回的生产结构。水果收获以后,本可以立刻卖给消费者,但这样很难成交,消费者并没有在果树下等着。果农固然可以捧着水果直接到处去找消费者,但那样效率极低。可行的方式是迂回一下,果农把水果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零售商把水果运到市场去,消费者也迂回一下,到市场去,而不是直接到果树下去。这样,最终成交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货币本身其实也是迂回方式的产物。交换双方直接物物交换的可能性往往不大,因为很难确保他们恰好需要对方手里的东西。怎么办呢?大家都先迂回一下,把自己的东西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迂回的结果当然对所有人都有利,成功交换的可能性大多了。而这种交换是可以促进交易各方利益的。    迂回生产虽然有巨大的好处,但也对生产提出了新的条件,一方面,迂回需要时间,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批发商把水果卖给零售商以前,可能天气突变,运输中断,水果腐烂,批发商血本无归。另一方面,迂回需要投资,不管是买柴刀,买磨刀石,还是买机器设备,都需要事先准备好资本金。迂回的程度越高,需要的资本金越多。路边一个小铁匠铺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资本,但铁匠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当然无法和大型冶炼厂相比。大型冶炼厂虽然很好,但需要的资本可是数以亿计的。没有那么多资本,就别想什么大型冶炼厂了。    总结一下,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就要加深生产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而要想得到更深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就要有足够的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迂回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有的现代复杂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社会。    当然,资本主义这个词已经被无可挽回地败坏了。本来一个中性的概念,变成意识形态色彩极强的词汇。我并不打算徒劳地挽回这个词的声誉,我只希望读者理解,资本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如果没有资本的积累和使用,我们的生活水准必定大幅下降。    穷国和富国中,人们都在努力工作,穷国人民的劳动强度可能更大,他们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但为什么还会有穷富之分呢?就是因为穷国缺少资本,无力购买机器设备,无法建立起复杂的生产结构,只能止步于比较直接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靠人力进行生产。而富国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拥有大量的机械,建造大型的工厂,修建大量的公路,经营发达的金融机构,进行复杂的生产,于是就可以更多地依赖自然力、机械力进行生产,而不再那么需要人力了。一个人动动操纵杆,操纵挖土机,比一百个工人辛苦地挥汗轮锹不但轻松得多,而且效率还更高。富国的体力劳动更少。富国的劳动者,更多地是在从事脑力和轻体力劳动。在许多发达国家,仅存的重体力劳动者可能只有职业体育运动员了。    现在我们知道投资,也就是储蓄对于生产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了,也知道投资到底是怎样推动生产的发展了。如果缺乏投资,生产就无法向更迂回的结构发展,效率就难以提高,产出就难以增长。    可见,凯恩斯主义者轻视储蓄、鼓吹消费的主张是多么荒谬和可笑。这种主张注定他们的政策必定是短视的,是在透支未来发展的能力,换取眼下某些经济指标的提升。任何有长远打算的人都无法接受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不幸的是,政客的特点同样是短视。他们可没有愿望为社会的长久发展努力。“我下台以后,哪怕洪水滔天”是全世界政客的共同信条。他们热烈欢迎凯恩斯主义,这再正常不过。    生产结构对资本须臾不可离的需要,为储蓄正了名。克制消费,积极储蓄,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绝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储蓄爱国,如果把其中的“国”理解为社会,这句话是丝毫不错的。消费爱国论,可以休矣。    除此之外,生产结构的另一个特质还为商业周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这个特质是什么?下回再说。  &&&  文---铅笔经济研究社 李子旸
七、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上节说了,只有更多的投资,才能建成更迂回的生产结构,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产出。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难道说,只要增加投资,让生产结构更迂回,就一定成功吗?就一定带来效率提高吗?就一定会获得利润吗?    当然不是,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会取得成功,只有某些特定的生产结构会取得成功。更多的投资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要想建造一个成功的迂回生产结构,不但需要足够的投资,还要有企业家的智慧。资金不够是不行的,但也不是光花钱就可以的。如果只要投资,就会成功,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破产亏损的企业了。    生产结构是一种特定的投资组合,每一种生产结构,都对应一个投资量和结构组成。具体情况像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结果也各不相同。    企业家建立生产结构,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投资实力,不可试图建立超过自己投资实力的生产结构,那样是很危险的,一旦资金供应不上,生产结构的建立就只能半途而废。实际表现就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即使生产结构成功建立并投入使用,也必定会有运转、重置和维护的费用,这些同样应该在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之内。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结构只能停下来,甚至被废弃。实际表现同样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人们不能无中生有。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生产是不可能维持的,社会可用的投资总额是其储蓄总额。企业家努力从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储蓄总额(古典的说法是社会生产基金)中力争取得更大的份额。从这个角度看就会理解,某企业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没能建立起他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果,对社会来说不见得是坏事。某企业家没有得到投资,这说明,在投资者看来,其他企业家的投资需求更重要,更值得扶植,他们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构更优。结果就是,资金流向了更高收益的生产结构那里。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值得录用的。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有筛选机制。否则就是在浪费企业的钱。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是值得建立的。市场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筛选机制,否则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股市、投资银行等投资机构就是在帮助社会做这件事。指责投资者、炒股者是不劳而获的食利者,把他们丑化为寄生虫,这完全是对市场规律的无知。    另一方面,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投资数量,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家也会发展出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效益可能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生产结构从投资总额的角度来看,区别不大,区别主要在于生产结构的微观内容不同。甲乙两家汽车厂,假设投资相同,甲厂生产出来的汽车符合市场需求,非常畅销,而乙厂生产出来的汽车不合消费者的喜好,乏人问津。这种事情毫不稀奇。或者,甲乙两厂的汽车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差不多。但甲厂的生产中需要某种特殊的原料,乙厂则不需要。开始,两家势均力敌,过一段时间后,该种特殊原料忽然价格猛涨,甲厂的成本随之猛涨,而乙厂的成本不变。结果甲厂的效益就大幅下降,乙厂则有可能趁机取得市场优势。    叙述这些,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生产结构的特质性对于其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能的生产结构的种类是无穷多的,分别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投资量、机器设备组成、原料需求、生产流程、人员构成、协作方式、交易方式等等。企业家必须确保自己那种特定的生产结构能够得到资金支持,符合市场的需要,并且成本最低。这正是企业家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这方面的能力就是所谓企业家才能。企业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精心选择生产结构,再加上足够的运气,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同时,由于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质,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替代,不能简单累加的,也往往是不能以此之余补彼之不足的。因此,对于所谓宏观统计数字,我们必须很仔细地使用。许多宏观统计数字就是简单的累加,不考虑不同生产结构的特质性。这种累加出来的数字经常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掩盖而不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相。比如,仅仅根据年产一亿吨钢这个数字,我们无法判断是好是坏。没有人需要所谓“钢”,人们需要的永远是符合某种指标的某种特定钢材。仅仅看总量数字,根本无法判断钢的生产是否正确,是否满足了市场需要,是否真正创造了财富。    再比如,同样是一加一,一千元加一千元就是更多的二千元,但一台缝纫机和一根钓鱼竿组合在一起,既不会缝出更多的衣服,也不会钓到更多的鱼。另外,某种生产结构也许最终表明是错误的,是不应该建立的,但这种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也并不能被简单地取出来,供其他资源欠缺的生产结构使用。易拉罐生产线并不能转化为面粉生产线。资本品,也就是生产资料不像货币那样是同质的,不可简单累加,难以转移用途。资本品只有在它那个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就是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生产结构的这种特质性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随着生产结构迂回程度的加深,随着生产结构的延长,结构中的各种要素:机器设备、配件、原料、专业人员等等,彼此之间会形成强烈的互补关系,互为对方的补足品,彼此不可缺少。如果你只靠两条腿走路,所需的补足品并不多。如果你购买了汽车代步,就会发现自己将需要一大堆补足品:汽油、润滑油、零配件、洗车房、停车场、维修工人,等等。这些补足品缺少任何一种,都将严重影响你使用汽车,甚至让你根本用不成汽车。    汽车是比较简单的机器,尚且如此。你可以想像,那些复杂的生产结构,大型的企业,跨行业的商业协作,将需要多么复杂和多样的补足品,它们对补足品的依赖将是多么严重。这种依赖造成了生产结构对资金的持续需求,把不同行业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补足品价格突然大幅上涨,生产结构可能就会无以为继。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生产结构。    首先,迂回的生产结构需要相应的投资。投资的多少决定了迂回生产结构的深远程度。也就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有多少砖,盖多大房。如果仅有够盖一间小房的砖,但你却按照一座大楼的样子打地基,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    其次,不同的生产结构有着自己的特质。这个特质,而不是生产结构的投资量,决定了生产结构的成功与否。同时,越长的生产结构,需要的补足品越多。结果就是,不同生产结构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不是同质的,难以互换,也不可简单累加,只能在特定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市场表明某种生产结构是错误的,并不能仅仅靠收缩结构、减小投资来挽救错误。生产结构往往不能转化为其他用途。许多时候,人们只能推倒重来。    现在,我们已经接触到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了。接下来要谈谈货币了。&
八.利率    货币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的血液。相比其他要素,货币的特点是,其影响波及整个社会,几乎无人可以回避。其他要素,只能影响到相关产业和部门,范围有大有小。唯有货币,将会影响到所有人。    提到货币,就要首先谈谈利率。    有一种说法,认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利率高,说明货币价格贵,反之则说明货币价格便宜。这种说法的根据是,生产至少需要三种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这三种要素的回报分别是什么呢?土地的回报是地租,劳动力的回报是工资,货币的回报则是利息,也就是货币量乘以利率。看,利率果然是货币的价格。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货币的价格不是利率,而是购买力。一元钱的价格是它能买到的东西,而不是这一元钱存入银行能得到的利息。货币贬值意味着购买力下降,而不是利率下降。而且,利率也并非专属货币。任何东西都可以有利率。我向你借100斤粮食,一年以后归还,也是应该支付利息的。    那么,利率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会有利率这种东西呢?    前面说过,储蓄是一种牺牲,是一种自我克制,是为了将来而克制当下的需求,是为了生产而克制自己的消费需求。既然如此,就应该得到回报。    人生苦短,没有人可以永生,所以,当下的享受优于未来的享受。现在、未来都可以享受,把享受拖后就只有等待未来享受了。再说,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说不定拖到后来就拖黄了,就永远也享受不到了。在有限的人生中,如果没有补偿,把享受往后拖是不划算的。不过,如果有足够的利息作为回报,把享受拖后那也许就划算了。    人的这种心理被称为“不耐”。虽然人有急性子、慢性子之分,但如果没有回报,人都会更重视当下,都不愿意忍耐,都愿意尽快享受。只有在有回报的情况下才会有人愿意忍耐一下,克制当下的消费欲望,为未来投资。换句话说,人的忍耐是有价值的,是应该得到回报的。利率就是这种回报。可见,利率是由人们的不耐造成的,是不耐的价格。    由此可知,利率源于人的本性。因此,利率是有人以来就有的东西,比货币的历史要久远。而且,只要人不能永生,就会有不耐,利率也就会一直存在。    不耐越高,越急不可待,利率就越高,反之则利率越低。如果明天小行星撞击地球,所有人都不能幸免,那就没人愿意储蓄了,储蓄变得毫无意义。人人都会尽量享受,越快越好。马上要上战场的士兵一般也没兴趣把钱借给别人吃利息,而更愿意自己尽情享受一番。动乱社会一般利率都非常高,原因就在这里。而如果社会和平,发展平稳,人们的不耐就会降低,大家都心平气和,都更愿意为长远的将来打算。这时,利率就会较低。    利率是由不耐决定的,但决定人们不耐的因素却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和平繁荣与否这一个因素。如果大家都预期未来会出现高通胀,那么,把钱留到将来花显然就不合算了,人们的不耐提高了。如果一定要留,就要得到高回报,因此,通胀预期下,利率会相应提高。再有,如果生产发展很快,人人都预期自己未来会挣到更多的钱,那当然就没必要现在节省,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了。将来会挣到更多的钱,不必担心将来。结果就是,当下消费的欲望大涨,不耐提高,利率上升。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利率往往较高,原因就在于此。    关于不耐到底有哪些决定因素,建议大家去读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的著作《利息理论》。这本书有很好的中文译本,可以极大地提升读者对基础经济问题的认识水平。读通这本书,就有了分析经济问题的极佳的思维基础。    那么,利率和商业周期有什么关系呢?    第五节曾提到一个概念:储蓄-消费比,指人们把自己的收入分别用于储蓄和消费的比例。这个比例显然是和人们的不耐相关的。人们的不耐越高,越急不可耐,就越不愿意储蓄。反之,就越愿意储蓄。    现在把相关的联系开列如下:    不耐越高——储蓄越少——利率越高;    不耐越低——储蓄越多——利率越低;    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利率越高,人们应该更愿意储蓄啊,二者怎么会成反比例呢?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储蓄总额少,需要资金的人之间的争夺就会加剧。他们在争夺人们的不耐。这种争夺当然会抬高不耐的价格,也就是抬高利率。利率抬高以后,银行就希望吸收更多的存款,以更多地放贷,更多地赚取利差,为此,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高息吸引下,就会有人降低自己的不耐,也就是改变自己的储蓄-消费比,把更多的钱投入储蓄。不耐的降低反过来又会导致利率的降低,也就是储蓄的增加压低了利率。    利率就是这样上下变化的。其间,储蓄量和利率确实是反比例关系。整个过程的实质是储蓄者和需要资金的企业家彼此交易他们的不耐。想马上就用钱投资的企业家,不耐较高,他们就要承受资金使用成本,把利息交给不耐较低的储蓄者。银行居中操作,挣个中介费。    说到这里,一个事实跃出水面:利率是储蓄-消费比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换句话说,一个社会的利率降低,说明那个社会的储蓄相比消费增加了。反之,如果利率升高了,就说明那个社会的储蓄相比消费减少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常犯因果倒置的错误,以为利率是储蓄-消费比改变的原因。    许多人都对格林斯潘上上下下调节利率印象深刻。其实,格林斯潘哪里是在主动“调节”利率,他老人家是在观察市场,根据种种迹象推测人们的不耐,也就是推测真实的储蓄-消费比,然后尽量让利率和真实的储蓄-消费比相符。格老并不是在主动地引导市场,而是在被动地追随市场。他并不能改变亿万美国人的不耐,他只能追随这种不耐变化的趋势。当然,这种追随是非常高深的技术,绝不是轻易就可以掌握的。    商业周期理论就好像藏满宝藏的山洞。我们就像阿里巴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山洞前。喊什么才能打开山洞门呢?胡麻,开门吧!没动静。燕麦,开门吧!还是没动静。芝麻,开门吧!啊,门打开了!    下一节我来介绍打开商业周期理论大门的密码。
九、纸币膨胀    打开商业周期理论大门的密码,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就是货币,货币膨胀,当然不是指票子的面积变大了,而是指货币数量增加了。也就是在社会正常流通的货币之外,又人为制造出了一些新的货币,并投入到流通中。通货膨胀是纸币时代的产物。如果以黄金为货币,是很难有什么通胀的。人们还没有掌握点金术。    纸币说到底不过一张花纸头,如果愿意,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印刷成本相对于纸币的面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财富并不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结果就是货币相对于真实财富的贬值。更多的钱追逐并没有更多的财富。    纸币出现以来,世界各地的政府几乎一直都在多印钞票、制造通胀,并从中渔利。哈耶克对此评论道: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人们对通货膨胀有许多误解。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认为通货膨胀的后果仅仅是抬升物价,并进而认为,如果没有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由于有这种认识,他们往往愿意接受温和的通货膨胀,认为这种温和的通胀可以刺激生产、缓解经济萧条。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定要在通胀和失业之间做选择,他们宁可选择通胀。因为失业打击的是少数人,而通胀则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后者看起来更平等一些。    这些观点不理解通货膨胀的本性,也严重低估了通货膨胀的后果。通胀绝不是平等作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通胀的危害也绝不仅仅在于物价的上涨。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到底会有什么后果?思考这个问题,和思考生产结构问题一样,我们必须引入时间因素。    不考虑时间因素,通胀就是所有人口袋里的钱都瞬间、同幅度地增加。如果真实的通胀果然如此,那可以说,通胀对经济几乎没有影响。假设每个人口袋里的钱都瞬间增加10倍,或者5%,同时,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瞬间也上涨10倍,或者5%,那所有的经济关系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币值发生变化而已。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如日本、使用欧元前的意大利,他们的币值都很低,普通的商品,物价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这能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国家的物价贵吗?当然不能,这只能说明这些国家的货币票面值比较低,但票面值高低是无关紧要的。如果这些国家愿意,随时可以用一个统一的行政命令改变票面值。俄罗斯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宣布所有的卢布面值同时减去三个零,也就是缩小1000倍。俄罗斯因此发生超级通缩吗?当然没有。    可是,真实的通胀从来都不是瞬间完成的。通胀的发生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增加的货币在经济体中逐渐流传开、蔓延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生产结构造成了破坏,并引发了商业周期,造成了本不应该出现的亏损、破产和失业。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通胀中造出来的新货币,其实是废纸,是“膨胀”的结果,不代表任何真实的财富。一言以蔽之,这些新货币和伪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当一大笔合法的伪钞逐渐进入经济体以后会发生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看合法伪钞是怎样进入经济体的?或者说,是通过什么途径和入口进入经济体的?为此,就要知道,那些合法伪钞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概括来说,合法伪钞有两种来源:一是政府加印钞票,也就是纸币膨胀。二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增发钞票呢?他们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政府增发货币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财政出现了赤字,入不敷出,缺钱花了。或许因为公务开支增长太快,或许因为想要扩充军备,或许因为战争,或许因为福利保障体系已经入不敷出,或许因为各项财政补贴的增长太快,或许因为政府想要大笔投资,向经济体中“注入流动性”,等等,等等。政府总是不愁找不到花钱理由的,反正他们花的都是别人的钱。    有时我想,流动性不足,需要注入流动性,这可真是天才性的发明!对政府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加印钞票的理由吗?不但可以借机得到大笔的合法伪钞,这一切还都是在拯救社会的名义下进行的。真是名利双收!    当找到理由以后,政府就着手安排印钞了。其方式比一般人想象的要直接的多。    以美国为例。美元是由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印刷局负责印制的,但发行由美联储负责。当财政部觉得缺钱时,就安排印刷局印钱,然后把票子卖给美联储。疑问:卖给美联储?美联储拿什么来买?拿一个账号来交换。美联储收到崭新的票子以后,比如1000亿美元,就会给财政部提供一个内有1000亿美元的账号。然后,在这个数目内,财政部就可以开支票花钱了。    这不就是双簧戏吗?这不就是财政部自己印钱自己花吗?的确如此,事情就是这么直接。难能可贵的是,财政部和美联储还把这个双簧戏演得有模有样、煞有介事。一切都非常严肃和正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实质其实就是——合法伪钞。    那中国呢?人民币是怎样印制发行的?非常抱歉,和绝大多数中国公民一样,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国家的制度的运行秩序。在公开的资料中,我还没有找到对中国货币发行过程的详细介绍。如果有读者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    除了政府加印钞票造成的纸币膨胀以外,另一个增加合法伪钞的办法,也就是另一个通胀发生器,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这是下一节要介绍的内容。
十、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或者活期,或者定期。无论活期定期,银行都承诺我们可以随时来取,并向我们支付利息。区别在于,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就将损失定期利息,只能得到活期利息。但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这个承诺。    在一种情况下,我们将无法从银行取出自己的钱,那就是发生银行挤兑的时候。    银行收到我们的存款,并不是放在金库里,预备我们随时来取,而是将其中的大部分作为贷款放出去。银行只留下一小部分现金在金库里,这就是所谓部分准备制度。贷款的利息高于存款的利息,其间的利差是银行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    银行实际上是在押一个宝,赌所有储户不会同时来取钱。有人存,有人取,有人不动钱,结果就是大部分钱自然而然地沉淀在银行的金库里。因此,部分准备一般是没问题的,可以应付储户的日常需要。    挤兑是储户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听说银行要破产,都赶来取款。这时,银行是不可能全部兑现储户存款的。大部分钱都在银行外面作为贷款供别人使用,不可能立时就收回来。挤兑是银行最害怕的事情,也是现有金融体系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内在矛盾。    不过,挤兑毕竟不是常见的事情。给银行埋下挤兑的隐患,这还不是准备制度的最大问题,部分准备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制造了通胀。    部分准备制度怎么会制造通胀呢?    假设你从银行成功地得到了100万元贷款,现在你可以花这些钱了,买这买那。请问:谁的钱少了?好像谁的钱也没少。虽然你拿走了100万,但所有银行储户户头里的资金都没有丝毫变化,一个子儿也没少。按银行的承诺,他们还是依然可以随时支取这些钱。    凭空多出了100万元钱!对,银行就是这样通过部分准备制度增加货币量、制造通胀的。    当然,等到你还贷的时候,也不会有哪个储户的户头里多出一个子儿来。这时,实际上是银行把它增发出来的货币收回了100万。    银行这边放出贷款,那边收回贷款,它制造的新增货币量也在不断变化。但总的来说,部分准备金以外的大部分钱都通过信贷同时成为储户存款和新增货币,奇妙地发生了增值,也就是发生了通货膨胀。目前中国的银行部分准备金率是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储蓄额都成为通胀来源。假设总储蓄额是10万亿元,部分准备制度下,至少会制造出18万亿元以上的货币量。由于货币的周转,这个数字随后还会放大许多。多出来的钱就是通货膨胀下的合法伪钞。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钱对应的真实财富。    有人会说,这不是很正常吗?如果不把吸收来的存款的大部分拿去放贷挣利差,银行吃什么?难道你反对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是不是反对待会儿再说。我们先看看部分准备制度的几个弊端。    首先,部分准备制度注定了银行无法应付挤兑。部分准备制度下,所有的银行,本质上来说都是“濒临破产的、资不抵债”的。银行实际上不允许所有储户同时来取钱。这凭什么?为什么我自己的钱我不能想取就取?储户是把钱存在银行,又不是把钱送给银行。    其次,储蓄会得到利息,也就是说,储蓄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不过风险有大有小而已。可银行却许诺,银行储蓄毫无风险。这种许诺实际上是欺诈,是忽悠。银行如果破产,储户的钱就会血本无归。    第三,现代国家出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一般不允许储蓄银行破产。于是,国家对这些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国家承诺,如果出现银行挤兑,国家会对该银行提供现金支持,保证它能兑现储户存款。万一银行破产,国家还将负责支付储户的存款,至少是大部分。国家哪来的这种财力,还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因此,实际上是国家和银行联手,把储户和银行的投资风险转嫁给全体纳税人。不过,这些投资的收益和全体纳税人可没什么关系。这等于是甲投资,甲收益,但甲乙共担风险。这恐怕算不上什么正义和道德。    第四,因为国家如此担保银行,银行就敢于采取更大胆的投资行为。如果完全由银行自担风险,这些大胆的投资行为也许是不会有的。结果,就是加大了社会的风险程度,并降低了投资的谨慎程度。所有的国家担保,都会让社会对风险的防范降低到应有的水平以下。结果就是加大了风险的破坏性。    第五,部分准备金制度给国家增加了一种制造通胀的办法。加印钞票毕竟引人注目。比较隐蔽的做法是调节部分准备金率。银行的部分准备金率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的,调高准备金率,就等于迫使银行减少贷款,在金库中保留更多的钱。降低准备金率,就等于允许银行更多地放贷,制造出更多的合法伪钞。国家多一个控制货币量的手段,对于自由市场制度来说,可不是什么福音。    第六,官方的中央银行执行政府调节准备金率的决定。为了保证执行,现代的中央银行集中存放所有银行的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制度出现以前,各家银行是自己保留准备金的。中央银行集中控制准备金的结果就是:由央行一家垄断性地、而不是由各家银行竞争性地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独裁的垄断者并不为可能的失败负责。    以上列举的弊端,几乎都和政府有关。如果政府不向银行提供无限担保,即使有部分准备金制度,也不会有过分的通胀。银行因为担心挤兑,会非常谨慎,不敢把太大比例的现金贷出去。部分准备金率会比现在的百分之十几高得多,而且各家银行的准备金率是不同的。但毕竟,部分准备制度总是会多多少少制造出通胀。而当政府为银行提供无限担保以后,部分准备制度就会制造出多得多的通胀。    总结一下,政府加印钞票造成的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是造成通胀的两大主因。而通货膨胀,正是形成商业周期的关键因素。值得强调的是,纸币膨胀和部分准备金制度,都不是如天灾、战争那样非经济因素,而是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所以,我才在第三节中说:“商业周期的成因在经济体系的内部。只要这些内部原因在,即使风调雨顺,一切顺利,也不能避免商业周期的出现。”一位经济学家则这样说:“在这个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的世界,商业周期是不可避免的”。    下一节,我们就正式进入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谈谈通货膨胀。
十一、通货膨胀和利率    如果通货膨胀是瞬间发生的,就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但通货膨胀从来都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时间过程。具体来说,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造就的合法伪钞,将通过某种渠道,也就是某个入口,进入经济体,然后在经济体中逐渐流转开、蔓延开。    这么说有点儿抽象。我来解释一下所谓通胀入口是什么意思。注意,这是商业周期理论的一个重点。    政府多印了钞票,银行增发信贷,弄出一笔合法伪钞来。这笔合法伪钞将用来做什么?银行增发的信贷,基本上都是贷给企业家用于投资。政府的钱会用于自身开支,或者进行公共建设,危机时期则是“注入流动性”,故意花钱,也是增加投资。也就是说,这两个方向涌来的合法伪钞,去向基本一致,大多流向投资领域。    经济体,包括投资、生产、消费等等多个组成部分。合法伪钞大多涌向投资,这里就成为通胀的入口。    回忆一下前面提到的那个简单概念:储蓄-消费比例。一个经济体的投资总额不可能超过其储蓄总额。当然,这指的是真实货币,不包括合法伪钞。当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以后,就会出现一种假象,投资总额超过了储蓄总额。天上掉下来了馅饼。    用数字来解释一下:假设,某社会收入总额是10万亿元,其中8万亿用于消费,花掉了;另外2万亿用于储蓄,供投资使用。储蓄-消费比例是2比8,这个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货币总额不会超过2万亿元。    后来发生了通胀,新出现了4万亿合法伪钞。这4万亿通过投资进入到社会中。结果,一时间,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货币总额变成了6万亿,但消费总额并没有变,储蓄-消费比例变成了6比8.    真实的储蓄-投资比例是由人们的不耐决定的,人们的不耐程度决定了他们把收入中的多少钱用于储蓄。合法伪钞制造者是政府官员和少数银行家,广大人群的不耐当然没有改变。2比8的储蓄-消费比例是真实准确的,6比8的储蓄-消费比例则是一个骗局,真实世界并不存在这种比例,也不存在支持这种比例的不耐程度。    在这个骗局中,投资额毕竟增加了,似乎支持投资的储蓄也增加了。看上去,人们的不耐好像降低了,利率也就随之降低了。但请记住,这是幻觉,是注定要破灭的幻觉。真实的储蓄并没有增长。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一个梦。    当4万亿合法伪钞通过投资陆续注入经济体时,通胀已经发生了,并压低了利率。这和通胀仅仅是预期时的情况正好相反。通胀预期下,人们会增加不耐,抬高利率。但当通胀真的发生时,就会转而变为利率下降。对此,从微观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通胀预期时,人们更愿意成为债务人,多多借钱,利率自然提升。通胀发生以后,银行要极力扩张信贷,增加贷款量,就只好降低利率,吸引企业家更多地来借钱。    我们回忆一下不久以前的美国现实。    在本次经济危机爆发以前,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许多人指责格林斯潘的这种长期低利率,认为他故意压低利率,制造通货膨胀。对此,前面已有过解释。利率是由社会整体的不耐决定的。格林斯潘当然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整体的不耐。因此,格林斯潘把利率调来调去,并不是在改变货币量,而是在追随货币量改变的趋势。这里,进一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引用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论述:    *******************************************    美联储的另一项任务,是为商业银行提供紧急流动现金……联储向有需要的银行提供流动现金,并收取一定的利息,这就是格林斯潘老是在调的那个利率。实际上,商业银行每当需要流动现金时,一般都是向同行商业银行借,而不向格林斯潘借。这是因为,尽管商业银行之间的借款利率略高,但手续简便;而向老大哥格林斯潘借钱,虽然利率略低,但手续比较烦琐……格林斯潘是被动的:他盯着“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利率”的变动,相应调整“联邦储备银行贷款利率”的高低,使后者保持略低于前者的水平……格林斯潘宣布调整“联邦储备银行贷款”的利率,只是跟在市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只是汇报市场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相反,不是决定市场的走向。    引自:    *********************************************    既然格老是在被动地追随市场趋势,那么,美联储的低利率只可能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是美国人的不耐真的降低了,美国人变得更愿意储蓄了,改变了他们以往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方式。二是美国人的不耐没有改变,他们并没有更多地储蓄。真实的储蓄-消费比没有变,但货币量增加了,制造出了通胀骗局,从表面上改变了储蓄-消费比,压低了利率。    看来第一种情况并没有出现。那么,就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也就是说,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低利率时期,美国货币量实际上一直是在增加的。美国已经发生了通胀,并通过格林斯潘的低利率表现了出来。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美国这个通胀是怎么出现的?无非还是纸币膨胀和银行信贷扩张两个来源。纸币膨胀方面,我猜测伊拉克战争所需的费用可能促使美国财政部开动了印钞机。那可是上万亿美元的庞大支出。信贷扩张则和次贷危机和金融衍生品有关。关于这个,后面谈到危机对策时,再详细说,    既然已经发生通胀,随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进入又一次商业周期也就完全合乎逻辑了。实际上,如果不发生反倒才很奇怪。通货膨胀必然造成商业周期。那么确定?对,就是这么确定,不能确定的是经济危机何时爆发,但一定会爆发。并且,爆发得越晚,强度越大,危害越大。下一节具体介绍其中的原因。
中间插播。    现实运行经济内在逻辑和规律的分析。    一样是为了厘清很多看似成立并且流传的谬误。  澳大利亚小史    李子旸    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主要用来流放英国的罪犯。这些事实众所周之。一个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最终变成了一个发达富裕的国家。怎么变的?澳大利亚并没有侵略掠夺过其他国家,也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殖民者到来以前,这里基本上是原始社会。当然,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很丰富,但非洲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怎么就没有像澳大利亚这样发达富裕呢?  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最早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人并不是英国人,而是荷兰人。十七世纪初,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指挥下,为了寻找黄金,一艘荷兰探险船来到了这里,发现了澳大利亚这块陆地。Australia的意思就是“南方大陆”。以后的几十年内,又有其他荷兰人来到这里。  荷兰人虽然发现了这块大陆,但对它评价很低,认为这是一块荒凉贫瘠的土地,又没有黄金,没有开发的价值。荷兰人基本上放弃了这块大陆,没有作进一步的考察或者占领。而且,荷兰人对这块大陆的描述让欧洲人在很长时间里对这里不再有兴趣。第一波殖民潮和澳大利亚无关。  荷兰人之后,英国人来到了这里。当时,英国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和法国人争夺。两国在许多地方彼此争斗。在北美,法国人被英国人打败,失去了大片殖民地。法国人转而在太平洋方面加紧探索。看到法国人的行动,英国人也加快了步伐。1768年,库克船长率领一艘探险船启航出发,前往南太平洋。  在库克船长率领的这批人中,有好几个后来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库克船长自己的作用则最大,被称为“澳大利亚之父”。  库克船长的功劳是,他把澳大利亚描绘成了土肥草茂的地方,推翻了荷兰人的悲观论调。而且,他的结论建立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记录很详实,可信度很高。  库克船长考察之后没多久,北美就打起来了。英国人一向有把罪犯送到海外的习惯。美国独立以前,北美是英国人流放罪犯的主要地方。美洲人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深恶痛绝,但是没办法,英国是宗主国,她说了算。  美国独立以后,首先就把这事给办了,不再接受来自英国的罪犯。英国人没办法,只好在泰晤士河上弄了一批废船,用来关押罪犯。时间一长,罪犯越来越多,逐渐人满为患,据说最多时有十万之众。社会日益感到不安。好几万凶徒被关在不远处河上的废船里,的确没法让人放心。  英国政府开始着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时,一个参加了库克船长探险的人提出,可以把罪犯送到遥远的澳大利亚去。英国政府犹犹豫豫,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还是在其他方向先试试再说。  先是打算把罪犯卖给美国南方的种植园,没卖成。后来又有人建议把罪犯们送到非洲西南部的冈比亚。试着送去了一批,不行,气候太恶劣,被送去的人死去大半。本来是流放,这一下变成死刑了。议员们纷纷抨击政府残忍。政府无言以对。这时,有人就又想起了澳大利亚。另一个参加了库克探险的人给国务大臣悉尼写了封信,主张发展澳大利亚这块殖民地。  对,就是这个悉尼,那个城市的名字就取自他的名字。国务大臣看到了信,很重视,决定了,就是澳大利亚,把罪犯们送到那里去。  当然,悉尼并没有预计到澳大利亚的美好未来。他有这个打算,只是因为在他看来,把澳大利亚当作罪犯流放地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合算。  1787年,第一艘运送罪犯的船离开英国,驶向澳大利亚。第二年初,到达了澳大利亚。在今天的悉尼上岸,并给这个地方起了这个名字。  这次航行,英国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视。船上的人基本上只是罪犯和看守,没有太多的技术人员。上岸以后发现情况不是那么预想的那么轻松,可又找不到会干活的人,结果,大家陷入了困难之中。怎么养活这帮人就是首要的问题。  罪犯往往都是游手好闲之徒,很少有人能做工匠。而且,没有严厉监督这帮人是不肯干活的。造个房子都耗时费力。永久营地18个月以后才建起来。由于不懂技术,他们种的庄稼收成很差,根本不够吃的。很长时间内,去澳大利亚的这些人的吃食,还要不远万里地从英国运过来。远隔重洋,一旦运输船出现问题,这里立刻就有挨饿之虞。  1790年就是一个艰苦的年头,食物不得不配给发放,并打发一大批人去附近的海岛自谋生路。这些人到了那里,依然吃不上饭。好在海鸥比较多,他们就大肆屠杀海鸥充饥。  这种局面让澳大利亚总督和英国政府都很头疼。本来以为把罪犯送到澳大利亚去可以省钱,结果这块殖民地久久不能自立,总要靠英国本土养活。到1800年,已经花费了英国政府100万英镑。一算账,比把罪犯关在英国本土还要费钱。看来得做一些改变。英国政治家一向不耻于言利,相反,总是把利益计算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因为经济不合算而改变政策,在英国人看来很正常。  澳大利亚总督向英国政府表示,看来靠罪犯是干不成什么正事的,还得想办法招一些自由民过来。几经请示,政府终于派来了50名自由农民。在他们的技术支持下,农业果然大有改观,开出了好几千亩土地,产量增加不少。看到招揽自由民的政策如此有效,总督决定把这种政策推广开来,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人们前来澳大利亚。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出法律制度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了。英国当初只是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海外监狱,因此垂直管理的程度很深,管理制度的军事化色彩很浓。殖民地当局并没有权力制定任何法律。虽然如此,英国政府仍然赋予总督以权力发布关于治理殖民地的命令。这种命令在实际中就成为殖民地的当地法律。换句话说,总督具有相当的立法权。  既然有了这个授权,总督就把英国本土的法律,或移植、或修改,弄过来,实在没有就新定,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情况的准法律制度。吸引自由民的政策就是这种法律制度的一部分。  吸引自由民的政策逐渐吸引来一些英国人。这些人相信,很有机会在这个遥远的大陆开辟自己的新生活。著名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有当时的英国人转而前往澳大利亚开拓新生活的情节。显然,那时,去澳大利亚已经不再只意味着流放和艰苦了,而更多意味着新的机会和更美好的未来。  1806年,布莱出任新的澳大利亚总督。这位新官脾气不大好,粗暴专制,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1808年,一些军官发动政变,逮捕了布莱总督。此事被称为“一月政变”。一月政变让英国政府感到,需要加强澳大利亚的自治了。首要的就是在澳大利亚建立起咨议性的立法机构。  不能不感叹澳大利亚的好运气。同样的政变,也许只有英国能得出要加强自治,而不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