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人民日报: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来源:&&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深刻理解中国梦及其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意义。
  中国梦凝聚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梦是在爱国主义语境下提出来的。《复兴之路》展览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展览时,正是从爱国主义视阈提出了中国梦,并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还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发展前列。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尤其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中华民族落伍了、衰弱了,甚至沦落到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从那时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始终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强烈愿望。因此,中国梦一经提出和阐释,就迅速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和广泛认同,成为当代中国人奋力追求的共同目标。
  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的庄严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感、爱国精神和爱国力量具有突出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它把各个民族、阶层和党派的人们团结和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爱国洪流。同在革命中拼搏、在建设中探索的先辈们相比,奋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实现中国梦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庄严使命,成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同心共筑中国梦彰显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梦体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同志不但非常关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多次强调这一传统的“基因”意义,而且十分重视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与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命脉,也有因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而形成的鲜明特色。这一鲜明特色,集中体现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握这一特色,是当代中国人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前提。明确中国梦这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对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提纲挈领作用。
  中国梦体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是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性,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重要的体现。这也正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历史形成的,是现实存在的。具体地说,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为了使中华民族摆脱被欺凌、受屈辱的处境,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集中体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与改革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就跟不上当今时代的前进步伐;创新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理念,没有创新的龙头作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就会失去强劲动力。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如果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观念和精神,中华民族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不仅不能脱离改革创新精神,而且要以改革创新为重要内涵和突出特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将改革创新与爱国有机统一起来,奋力占据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为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第03版:理论与实践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理论与实践
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马志德&&开栏的话:&&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用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弘扬“老西藏精神”结合起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区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的客观需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从4月中旬开始,我区已正式启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配合这一活动,《西藏日报》理论与实践版从本期开始,开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专栏,陆续刊登相关文章,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真诚欢迎有关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来稿。&&投稿邮箱:&&自治区党委在部署全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指出,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最根本的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着怎样的关系,其内在统一性和一致性又如何理解,是做好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课题。&&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有人认为,热爱祖国就是热爱她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文化,爱国与爱政党、爱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抽象的,不符合实际的。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爱国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爱国就要心系民族命运、心系祖国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我们说爱国主义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相统一,是由近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历史进程、事实所决定的,是由当今时代和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近代中国,使中华民族“独立起来”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把爱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内在地统一起来、一致起来;在当代中国,使中华民族“富裕起来”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地统一起来、一致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命运,面临着两大时代课题: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这是历史向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政党、阶级、领袖们提出的两大时代课题,谁有能力在这两道时代课题面前考试合格,谁就有资格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承担责任,谁就能登上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探索、尝试,始终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两道时代考题面前给出了合格答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标志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实现。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的任务,可以归结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争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其主体可以概括为摆脱奴役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摆脱贫穷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和两大时代主题的践行,都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换言之,中华民族独立、富强,人民自由、幸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把爱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世界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过侵略和掠夺,他们强加给中国人民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建立租界、开放通商口岸,使中国的经济命脉完全受帝国主义控制和操纵,祖国的尊严受到侮辱,领土完整受到侵犯,民族独立受到威胁。在经济上,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70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共计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6倍。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内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濒于亡国的境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艰难、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派包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后进行过无数次的抗争、尝试和探索,其中有影响的《天朝田亩制度》、《大同书》和“三民主义”三个方案,是想把中国建成“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世界;或者通过“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始终无法使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只有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把爱国主义推向了崭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观察中国社会、考察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时代背景和各阶级状况,科学地解决了近代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一直没有解决的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任务、动力、前途、战略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它以工农联盟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把革命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推翻反动统治的同时,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摧毁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革命是以往革命所不能比拟的,是爱国主义的崭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在近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始终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贡献了自己最优秀的儿女,其爱国程度超过我国历史上任何阶级、政党、团体所曾达到的高度,不愧为现代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旧的国家机器被砸碎,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国人民近代爱国主义的第一个目标——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所以我们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单凭哪个人的愿望或意志就能造成的,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同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中国共产党使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但是,西藏地方反动当局仍不愿放弃残酷、黑暗、野蛮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平息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才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昔日“会说话的工具”变成了有家、有业、有尊严的公民,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土地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成为国家和西藏的主人。50年风雨历程,50年沧桑巨变,西藏各族人民从中得出一个伟大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选择和福祉。&&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道路,关乎着人民胜利果实的存亡。我们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所决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近代中国已经丧失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首先,帝国主义的入侵,断绝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早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就已经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有缓慢发展。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进程,大量外国资本涌入,目的是把中国变成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倾销商品的市场,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独立发展的空间。其次,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强大,阻挠、窒息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社会体系非常完备,资本主义这个新生弱苗,难以冲破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束缚、镇压和围剿。此外,民族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能力领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占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处境十分艰难,这样的力量难以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堵塞了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惟一正确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那么中国出路何在?哪些因素促使中国人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国际因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从正反两个方面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进行了重新瓜分,他们竟然决定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各种权利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国际地位非但没有上升,反而进一步下降;国家权益非但没有得到维护,反而成为西方列强们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在震惊、愤怒之余,更加看清了资本主义的真面目,对资本主义制度文明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连续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给中国人民以信心和鼓舞。从国内因素看,首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同时,各种各样的其他社会思潮也涌入中国,其中主要的有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思潮经过激烈交锋、碰撞,经过反复比较、鉴别,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其次,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无产阶级是大机器工业的产物,是现今生产力的代表,他们除具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共有的一切优点外,还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人数虽少,但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受剥削压迫程度最深,对革命具有高度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大部分来自农民,易于和工人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又异常强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落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肩上。第三,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中国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国家那里得到援助和支持,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同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上这些因素说明,中国人民的这种选择不是哪个政党、哪些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惟一正确的选择,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第一大时代主题,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任务的完成,并为第二大时代主题,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目标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保证和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先,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其次,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尊严受到尊重,国格人格受到尊重。再次,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迅速恢复和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挽救了我们古老的祖国,挽救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使苦难深重的祖国获得解放和新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在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近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毅然决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实践特色,它不是从书本上照抄照搬来的社会主义,而是从实践中闯出来的社会主义,是汲取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民族特色,它不是从他国模式“克隆”出来的社会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及其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的自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时代特色,它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改旗易帜邪路的社会主义,而是锐意改革,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能够引导中国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正是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惟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西藏才会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西藏各族人民才会有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西藏,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7倍多,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这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482元,比1978年增长2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6元,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比1978年增长17倍。进入新世纪以来,累计有20万户、百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有1000多户城镇居民住上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西藏各族人民从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倍感中央的深切关怀,倍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倍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西藏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的历程和积累的经验,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当前,我们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基础,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依据,更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作者为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2&&邮发代号:67—1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质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求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政工系
芳   [摘
要]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历来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这是当代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落脚点.  [关键词]爱国主义
本质要求   爱国主义历来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最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这既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时代内涵和根本要求.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始终不渝地且在更高层次上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衷心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决拥护社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从各族人民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经过世代相传和连续不断的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在抗击外来侵略、抵御外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传统.它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对祖国语言文字、民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集中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展示出不同的具体内容.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第一,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先生总是打学生.从洪秀全的理想天国到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种种方案都试验过了,都行不通,种种奋斗都失败了,都改变不了中国四分五裂、任人宰割蹂躏和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地位.无数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工具,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忍不拔的斗争,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透过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楚地看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特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可见,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时代的必然、历史的选择.  第二,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劳苦大众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那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如何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就成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一庄严的历史使命.建国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带领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探索并找到了适合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正确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践证明,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亦即统一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时代主题及伟大实践.  第三,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要求.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还在于其内容是分层次的,而非单一的.它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普通意义上的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河和历史文化的朴素情感;二是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承认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三是把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联系起来,自觉树立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朴素的爱国主义是不分时代、不分民族的.近代以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均为朴素的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社会制度统一为一体,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是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因此,把朴素的爱国主义上升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既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起码要求,也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导向.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善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之情.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一个多层次、多境界的统一体.它包括对家乡故土的依恋,对祖国壮丽河山、骨肉同胞的热爱和牵挂,对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文化特点的尊重和认同为基础的情感.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是不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应是一种视党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崇高情操,是一种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是一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是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甚至忍辱负重、以身殉国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因此,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朴素的层次上,而必须进行升华,就是要把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作为一以贯之的主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使之入耳入脑人心,真正成为每个人的价值目标和终生追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