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善中巴贸易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有哪些

参考文献:
上篇论文: 下篇论文: 没有了
&&&&&&&&&&&&&&&&&&&&&&&&&&&&&&&&&&&&&&&&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400-675-1600您的位置: &
重商主义视角下中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中巴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
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且均为金砖国家重要成员,是相互间重要的贸易伙伴。伴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近年来中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本文通过揭示中巴贸易及中巴贸易摩擦现状,探究减少和避免中巴贸易摩擦的对策,从而改善中巴贸易关系。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当前位置: >>
中国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应对策略
一.贸易摩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 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摩擦不仅 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 擦的增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速的当今世界,每 个国家都把取消本国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换取进入他国市场利益的成本 在贸易保护思维原则下推 , 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受挫时均无不强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追逐 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故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存在有客观普遍性,并非仅就中国而言。 二、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以及贸易状态(一)与其他国家贸易持续扩大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显著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以及在中国总体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截至 2010 年,中国已分别成为俄罗斯、巴西、南非的第 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巴西和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俄罗 斯的第六大出口市场。 (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额不断上升 2010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达 2053 亿美元,较 2004 年的 532 亿美元增长近 4 倍。除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以外,总体上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其中,中巴贸易额由 2004 年的 124 亿美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626 亿美元, 增长 5 倍; 中印贸易额由 136 亿美元上升到 617 亿美元, 增长 4.5 倍; 中俄贸易额由 212 亿美元上升到 554 亿美元, 增长 2.6 倍; 中南贸易额由 60 亿美元上升到 256 亿美元, 增长 4.3 倍。 (三)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率不断提高 2010 年,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率为 6.85%,较 2004 年的 4.21% 上升近 3 个百分点,并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中巴贸易额所占比率由 2004 年的 0.98%上升到 2010 年 的 2.11%;中印贸易额所占比率由 1.08%上升到 2.10%;中俄贸易额所占比率由 1.68%上升到 1.88%;中南 贸易额所占比率由 0.48%上升到 0.75%。 (四)对其他国家直接投资数频不断增大 2010 年,除对俄罗斯直接投资较少外,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 4.87 亿美元,成为巴西第一大投资国; 中国对印度投资 4761 万美元,较 2009 年增长近 3 倍;中国对南非投资 4.11 亿美元,较 2009 年增长近 10 倍,位列非洲国家之首。(三)俄罗斯以高关税约束中国商品进口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就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随着近年来双边经贸往来不断增加, 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截至 2010 年,俄罗斯共对中国发起 21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 9 起、保障措施 10 起、特别保障措施 2 起,主要涉及纺织、服装、机电、钢铁、汽车等产品。由于俄罗斯刚刚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因此俄罗斯贸易保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时不时提高进口关税。高关税壁垒直接影响中国商品对俄 出口。例如,2009 年 1 月至 9 月,俄罗斯临时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将进口汽车以及 3 年以下的旧车进口税 调整为 30%,3 年~5 年的旧车进口税调整为 35%。这一贸易保护举措致使 2009 年前两个月在俄罗斯销售的 中国汽车数量同比减少了 20%。 。六、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面对可能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我们应该对其长期性、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采取应对 措施。 1、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 尽快建立符合 WTO 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调,争取用磋商的 方法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另一方面,我国应该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新近出现的法律,建立、健全 我国的法律防范体系。 2、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2003 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 60.3%,过高的外贸依 存度极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将扩大内需作为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 略,既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又有利于避免可能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3、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 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 体系。同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贸易 做法的调查和制裁,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应得利益。 4、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多边救济、区域和双边救济、国内救济等 多层次的贸易救济机制,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外国贸易政策体系变动预警机制和产业预警 机制。建立贸易和投资申诉中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5、我国企业应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另外,我 国企业还要加强“出口自律”,尽量分散出口目的地,避免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进口市场大 量增加。将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6、注重政治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利用西方国家的院外民主争取自身的贸易利益和产 业、企业利益。企业在遇到国外起诉时,应该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积极应对,积极争取自己 的合理的权益。 7、注重与美国、欧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建立制度化的对话和磋商机制,避 免单边化和政治化。 8、加强对各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策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工作,分析各贸易伙伴间的 经贸政策及相互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9、培养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贸易争端解决 人才,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储备机制和用人机制。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哈萨克斯坦]
[欧亚经济联盟]
[巴基斯坦]
[南非贸工部]
技术标准及其他
[欧盟] 2015年RAPEX(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通报:
[澳大利亚]
美国337调查及其他知识产权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
[塔吉克斯坦]
[保加利亚]
[坦桑尼亚]
[厄瓜多尔]
电子及家电类
家用/商用电器
电子电气产品
计算机及通讯产品
车辆及配件
玩具/婴童用品类
体育休闲用品
日用消费品
纺织原料面料
2015年欧盟RASFF通报
经贸基础知识
指导国内与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向全球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和教育等工作,在本国和世界范围内促进创新、竞争力和经济增长。
产业法务研究
鉴于我国钢铁产能基数较大,而国内市场相对饱和,且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意愿强烈,这必然会对进口国的钢企造成影响,从而引发贸易摩擦。
电话:010-&&传真:010-
zhuangyan@
http://gpj./article/d/dd/
北京市东长安街2号(邮编100731)
电话:010-&&传真:010-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1号(邮编100176)
尊敬的读者,欢迎收阅国别贸易投资环境信息(半月刊)!
如果您不能正常显示此页面,;
如果您不希望继续收到此刊物,。
免责声明:本刊信息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本刊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壁垒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