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讲解视频》讲什么,佛教网

佛教宗派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初学佛的人,看见佛法内,有所谓大乘、小乘;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等宗;已觉得歧路多歧,不知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识,能原原本本不党不偏的,将各宗各派的概要,开示一下,真不易得。便是想求得这样解说各宗宗旨的一本书,也不易寻求。初学者的这种困难,实在不小。
佛教宗派佛法目的
原来佛法的目的是求“觉悟”;可是在求达到“觉悟”的目的地以前,必定有许多途径,也可说是求达目的的方法和历程。在佛教的目的上,原是一样;在途径上,自不妨有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真言、戒律、俱舍、成实等宗的不同。所以法相宗的求觉悟,有法相宗的方法和历程;三论宗求觉悟,有三论宗的方法和历程;其他各宗,亦莫不皆然。佛法既有了这许多的途径,于是佛法的上面,就有了这许多的宗派。
佛教宗派门户分类
佛法在印度,小乘虽有部执之分,大乘虽有空有之辩,却并未立许多门户;到中国后,才宗派繁兴。隋唐以来,各宗的著述和流传的法门,大都各具有本宗的特质;及至今日,宗派划然,各宗有各宗的内容,各派有各派的藩篱。尤其是各宗派传来的源流,若不加以考察,决不能得根本的明白:如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研究三论的,就成为三论宗;罗什法师又翻译了成实论,后来研究成实论的,就成为成实宗;慧远法师在庐山念佛,后来这一流,就成为净土宗;梁代祖师,所传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谓之禅宗;隋代智者大师,依着法华智度等经论,成立天台宗;唐代,翻译解深密经瑜伽唯识诸论,成立法相宗;又翻译俱舍论,成俱舍宗;南山道宣律师,成立;贤首国师,立华严宗;善无畏金刚智,传出了真言宗;还有所传的涅槃宗,菩提流支所传的地论宗,真谛三藏所传的摄论宗等等。最多时有十六宗派之多,其中也有不久绝响的,也有融入他宗的;到现在普通常说的:方便大众,普遍被大众接受的净土宗(也称净宗)。所谓教下,就是指天台宗;所谓宗下,就是指禅宗;所谓律下,就是指律宗;这四宗以外,多已授受无闻,经籍不完。若要研究各宗的概要,应先明了各宗承传的源流,盛衰的背景;然后再辨别他们的内容。
佛教宗派八大宗派
八大宗派概述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又名法性宗,二是又名法相宗,三是,四是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七是,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1]
佛教宗派三论宗
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2]
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佛教宗派瑜伽宗
瑜珈宗又称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是由印度、、创立的宗派。
玄奘法师从印度归中国,住慈恩寺,广译经论,弘阐本宗。弟子窥基继住慈恩,百部疏主盛博师学。治中国佛教史的人称玄奘窥基师弟之学为慈恩宗。犹之天台贤首是以地以人而得名的。虽说宗名有四,最正确的为瑜伽宗。第一本宗始祖为弥勒、无着。第二本宗根本教典在《咖师地论》。第三本宗教理在《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具立七真如。[3]
此宗主要依据有《》、《》、《》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无我和法无我。“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称为名相之法;“分别”指人们的主观能对事物分别认识;“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实智;“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净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执着,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就是前面列举的八种识。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作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着、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佛教宗派天台宗
天台宗始创于北齐慧文禅师,据《佛祖统记》卷六,天台宗《东土九祖记》说,慧文因读《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论》卷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朗然悟入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4]
是以罗什译的《》、《》、《》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者,住在浙江,所以叫天台宗。它的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的宗属前三教。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佛教宗派贤首宗
又称华严宗,此宗传承为杜顺一智俨一法藏一澄观一宗密。该宗推杜顺为初祖,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杜顺原名法顺。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西北)人,先学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智俨天水(今属甘肃)人。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各方参学。法藏依智俨学《华严经》,深通玄旨。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参加译经,著述100余卷,正式创立华严宗。[5]
以《》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既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十玄门是:一、,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总的意义是显示华严大教关于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三观一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于《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佛教宗派禅宗
六朝,菩提达摩从印度渡海东来,梁普通(520~526)前后到洛阳弘扬禅法。后入少林寺壁观,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慧可、道育等。慧可从达摩6年,达摩授以《楞伽经》4卷。后隐居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天柱山),传法于僧璨。僧璨受法后隐于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后至吉州(今江西吉安)传法,再住湖北黄梅双峰山(一名破头山)30多年,主张“坐禅守一”,传法于弘忍。其另一弟子法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传牛头禅。
弘忍得法,至双峰山东冯茂山(一名冯墓山)建东山寺,时称“东山法门”。其“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之风,开中国佛教禅风,对后世禅宗影响甚大。著名弟子有神秀、惠能、惠安、智诜等。[6]
禅宗的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此宗的禅法是在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传来的。过去说: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真身
但以四卷《》传于二祖慧可作为印心的准绳,、又教人诵持《金刚般若》,这样,《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经典依据。以后更有《》和许多“语录”的出现,不能说禅宗没有经典依据。禅宗在中国是很兴盛的。在八世纪间,此派曾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约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惠能(638~713)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从唐到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为五家七派,可想见其兴旺的景象。此宗和净土宗一样,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宗派。南宗弟子中,有(667~744)和青原行思(?~740)两大支系,由这两大支系又分成五宗七派。从先分出一派外沩仰宗,次又分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云门宗、法眼宗。由两系分为五宗,以后又从临济宗分出、两派,合前五宗名为七派,都曾兴盛一时,经过一段时期有的就衰绝不传了。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更是兴旺。近代所有的禅宗子孙,都是临济、曹洞两家后代。
佛教宗派净土宗
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历代祖师并无 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按近代印光所撰《莲宗 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 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7]
是依《》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分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为难行道;说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净土永不退转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净土法门在中国得到特殊广泛的流行。
佛教宗派律宗
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在终南山,又被称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8]
由于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戒律有声闻戒、有菩萨戒,这里所讲的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这些在前面己经叙述,这里不多重复。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驰不行了。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所以这里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内容。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于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说法。中国盛行大乘,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摄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出家菩萨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戒就是是以声闻戒为基础的。如杀、盗、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对于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于分辨开、遮、持、犯,就是在出家戒条中,本来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这叫开;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的,就叫遮。在某种情况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律师根据律藏分辨清楚确定开、遮、持、犯的界限。在声闻戒中除四根本戒杀、盗、淫,妄,或者还加十三僧残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外,其它绝大部分的戒条,在特殊情况和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例如“非时食”这一条戒,即通常过午就不许吃东西,而在劳作以后就允许吃东西。但如何开许,要依戒律来判定。可见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灵活性的。
佛教宗派密宗
密宗又称。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捶,以所说者集为经文,藏于南天竺之铁塔中。咒语在古印度久已流行,但发展成为专宗修学的途径,是从龙树开始,相传经典是龙树从铁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经典里也有咒语.随着翻译的增多而增多。龙树传龙智,龙智传善无畏、金刚智,金刚智传弟子不空。
在唐开元年间,金刚智、善无畏、不空来长安,译出《金刚项经》。大力弘扬密法,于大兴善寺为根本道场,建立了真言宗。还译有《大日经》、《苏悉地经》等。
不空有继承弟子惠果,住青龙寺,继续弘传。公元804年,有日本空海(弘法)入唐求法,学于惠果。回国后,在日本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真言宗。世称东密。
晚唐,汉地密法失传。到宋初有无息灾、施护、法天来洛阳,建立译经院,译出密典,兴于一时。从唐初密法传入西藏。[9]
密宗的教义在八世纪时由、、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本尊毗卢遮那佛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与谁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佛教宗派大乘小乘
既然各宗随时兴起,各宗要发扬本身的精妙,少不得就有判教一法。现在通常所说的:俱舍成实二宗是小乘。四分律原也是小乘,而自从南山律师义宗唯识,就变成通大小乘了。法相是大乘有教,三论是大乘空教,这二宗争论最多。天台华严自标位置,在法相三论两大乘之上;天台就谓之一乘圆教,华严更谓为别教一乘;禅宗是顿教,净土是他力教,真言宗是秘密教;这三宗又别有境界,不同恒蹊。这还是粗讲大略,再详细说各宗本身内部:天台还有山内山外之争;南山还有会正资持之异;三论法相,皆有新古;五家七派,皆是禅宗。若讲“宗宗皆是求觉悟的途径”的话,我们究竟走那一条途径求觉悟呢?
佛教宗派个人参悟
我原也是初学寻不着门路的人:见着人学法相,也跟着去学法相;听人说念佛容易,也曾跟着念佛;忽然又出了几位密教大阿阇黎,一般人都惊叹着,我也曾跟着学诵真言,学结手印;连那些无宗无派随便谈说的比丘大德,在家菩萨,我多也曾跟着众人膜拜随喜;不是我见异思迁,老实说,我本来也并不明白这些宗派是怎样的一回事;我学了许多时,依然不了解我到底要怎样学是好。我看看同学们也有感于同样的困难,渐渐退了初心的;也有起初很勇猛,后来虽还持续着,却勉强得有些不见兴味。所以我深深的觉得:初学佛的人,真有先当明了各宗大概之必要。纵然你从上入手,丢开各宗,直接研究经论;然而一看注疏,各宗有各宗的见解。从好的方面说,各有发挥独到之处;你若不明各宗大要,就不易领会。从坏的方面说,各有门户偏执之谈;你若不明各宗大要,也就难免误会。 所以我就展开大藏,想寻一本说明各宗大要的书,却寻不着。后来得着一本日本凝然着的八宗纲要,研究了些时。但是老,还是说这本书,初学不易懂得;日本的境野,讲解这本书多年,他又说这是凝然大德早年之作;现在的社会,人们信仰的不是佛教宗派,而是金钱。且无甚兴味。因此我又向日本大肆寻求,日本佛学校内多有这一门功课,这一类谈佛教概略的书,可就多了;他们又时常闹些什么佛教统一论哪,原始佛教说哪,也时引起不少的诤论。我自信是个钝根,一点儿新异的议论,都不敢接受;遇着事实,就要查查;凡有疑义,就要对对经论;随时抄记的不少。现在整理一下,自己看看,很像明白我将来应当怎样修学才对。这原算不得目的地,也算不得道途车乘,只好算是旅行指南;就名为入佛指南罢!藉此看看各种道途的远近,和各式车乘的快慢,公之于世;不知初学的人们看了,也能解除点迷闷,寻着个求觉悟的道路与否?同时我有尊重声明的:我还是个未登途径的人,我决彀不上说专弘某宗,偏党某派;并且这个题目虽似不大,却有遍搅十二部教海,二千余年历史的意味;我一个初学的人,错乱必多,还望诸同学者指正!
我们想要在各种学佛的途径内,找一条自己修行的道路,那我们就当先明了各种途径的大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先明了各宗的大概;然后才好打定主意,从那一宗修行的法门去修学。
佛教宗派各宗大概
要明了各宗的大概,须知各宗有各宗的历史,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经论;各宗有各宗的判教,各宗有各宗的教义,各宗有各宗的行证,各宗有各宗的果位。我这一篇入佛指南,就是拿这些纲领做题目,共分大乘小乘戒律三章。大乘的里面,包括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律七宗;小乘的里面,包括俱舍成实二宗;戒律便是律宗。每章并将各宗的历史依经判教等等,一一分别,加以叙述。
佛教宗派经论
为什么先述大乘后述小乘呢?一则执笔者经验,往往向人谈佛,自五比丘十大弟子二部二十部等等顺序谈来;听者不俟谈到马鸣龙树法性法相,便早觉索然兴尽,昏然欲睡了。若先从大乘谈起,到后来他反格外注重原始的教义了。一则现前中土,流行着的是大乘;譬如指示途径的人,就当从行者现前的脚下讲起;所以就先从大乘讲起了。
再说大乘和小乘的分别:自来有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之说,这必须先细领会。因为明了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小乘的分别可以明了,全部的佛教,也可略窥概要。在经论中说三法印的,如成实论说:
“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无我,诸法无常,寂静涅槃。此三法印,一切论者,所不能坏,以真实故。”
说一法印的,如妙法莲华经说: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分别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的,如大智度论说:
“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由此看来,小乘的教义,是不出无常无我涅槃三种法印的。
佛教宗派法印解说
大乘的教义,是不出一实相的法印的。我今依照小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三法印的几种解说:
第一,万法为实有,诸有情等,起惑作业,感受着老病生死的苦恼,于生灭流转的现象上;而说此无常之道,令使觉悟,趣得解脱;此种教法,就契合了无常法印。
第二,既然勘破了一切万法,生灭无常;那么七情六欲,我见我爱,皆不应有;说此无我教法,令使觉悟,趣得解脱的;此便契合了无我法印。
第三,令使明白了无常之理,断除了我执等惑,脱离那生死轮回的苦恼,而令得到寂静涅槃之果的;此便契合了寂静的法印。
第四,以上契合了三种法印的小乘教法,较诸一切其他的外道,实在是高出亿万不可称量;但是在佛法的里面,论教义的澈底,和化他的妙用上,这三种法印,较诸大乘的一实相印,似乎尚有些不及之处。此其所以称为小乘的法印。
佛教宗派相印解说
我再依照大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一实相印的解说:
“实相”这两个字,本是表示佛法圆满的理体;所谓真实之相、无相之相。以万法为假有,以说生灭,复以万法为非无,说不生灭。说一切为虚空,以求出世的真谛;又说一切为不空,以扬世间的教化。所谓“真如”“中道”“菩提”“般若”“圆觉”“如是”“法界”“阿字”“法性”“一法句”“涅槃妙心”等等的名词,都是实相的异称。法华经说:“观诸法如实相”。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以实相的境界,本是不可说不可思议,所谓“言语道断”的便是。以不可说而强以言说,自有许多不合之处,此则唯证能知,应请诸同学者加以鉴谅!
但是我们对于大乘的一实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异点,却很可以辨认:第一就是小乘说诸行为无常,大乘于说万法为不常之外,却还认他是不曾断灭。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却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是因为契着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所以为辨证大乘的教法,而有一实相印。
从各宗的里面,根据这“三”、“一”两种法印,来印证他孰为大乘孰为小乘的教法。那么,俱舍宗说法有我空入无余涅槃的;成实宗虽说,但只断见思惑而未断所知障,尚以一灭谛为归趣的;这就谓之小乘。法相宗所说的真如菩提,三论宗所申的般若,天台宗所明的如是,华严宗所说的法界,真言宗所说的阿字,禅宗所证的涅槃妙心,净土宗所入的一法句;这都是实相的理体,就谓之大乘。还有戒律一宗,原以业感为缘起;从南山律师开宗以来,却以心识为戒体;所以就通于大小二乘。
佛教宗派总述
如此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乘小乘所由分别;便是整个的佛教,也可藉此认清。所以我特地在此先行说明,下面便好详述属于大乘的七宗,属于小乘的二宗,及通于大小乘的戒律宗了。
.凤凰网.[引用日期]
.中国佛学.[引用日期]
.佛缘网.[引用日期]
.中华佛教天台宗.[引用日期]
.北京佛教.[引用日期]
.北京佛教.[引用日期]
.北京佛教.[引用日期]
.北京佛教.[引用日期]
.海峡佛教网.[引用日期]谈谈古代神秘的智谋经典——《素书》
谈谈古代神秘的智谋经典——《素书》
解密二战历史
本文选自自由文城博文“《素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参看《素书·张商英序》)一本流传了很久的神秘智典,伴随着迷人的神妙故事,汉朝之后的某一个时期,当盗墓者盗窃古墓时,从幽深古墓的玉枕中发现了一本古书,古书写着上面的这一段话,据说是汉军师张良随葬于墓中的。古书的秘戒既苛刻又吓人,警告此书不能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会遭殃;但如遇合适的人不传授,也会遭殃。这是一本奇书,来历很不一般,内容也非同寻常。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韩国有位少年张良,为了报灭国之仇,散尽了家财,以访求刺客,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不料误中副车,刺客被擒,触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的主使。张良在生死的紧急关头,更姓易名,遂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南瞧宁北),执意结识各方豪杰,以待复仇机会。后来,张良行游于沂水大桥(今江苏省邳县南)时,偶然遇到一位身着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当张良走近时,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丢落到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对老人的傲慢举动很恼火,本想痛斥他,但想到老人年事已高,就不予计较,他下桥将鞋捡上来。老人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帮他把鞋拾上来了,就给老人穿上也无不可。于是,他跪下来将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看到张良不但能忍辱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他穿鞋,暗中称赞他胸襟广阔,含笑离去。张良见了暗自惊奇,望着老人远去。过了一会儿,老人又返回来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张良感觉这位老人举止不凡,便恭敬地跪拜说:“是。”五天后的清早,天刚发亮,张良急忙赶到桥上,谁知那老人已站立桥上多时了。老人气呼呼地对张良说:“与老人相约,为何迟到?!”说完就很不高兴地走了。临走时又嘱咐说:“五天后在此再相会。”五天后,张良鸡鸣时就赶到桥上,可是又来迟了,老人已在桥上。老人又不高兴地说:“过五日清晨再来。”过了五天,张良不敢怠慢,在半夜时分就赶到桥上,张良等了好一会老人才到,老人高兴地说:“哈哈,本该如此。”老人从袖中掏出一部书传授给张良,叮咛说:“你认真阅读此书,就可以做帝王之师了!再过十年,将会兴兵起事。再过十三年之后,你与我在济北重逢,谷城山下有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遁然无踪。天亮后,张良看老人所授之书,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成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辅刘邦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在老人交待后的十三年,张良随刘邦经过济北,果真在谷城山下遇见一黄石,张良将它搬请回府,视同珍贵的宝物供奉起来。张良逝世后,与黄石合葬一处。后人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根据宋朝的宰相张商英考证,老人传授给张良的那本珍贵的书,是误传为《太公兵法》,其实就是《黄石公素书》。这位张商英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早年气度非凡,倜傥高傲,颇有不可一世的气概,而后又归心佛事,深研佛经,参悟佛法,与庐山东林觉总禅师成为默契知音。他曾写过《护法论》,捍卫佛教,与韩愈、欧阳修等排佛名家激烈论争,认为儒、道、佛三教是一致的,佛教治病于根本,比儒、道更高出一筹。当然,深谙佛道的张商英并不是静心归佛,他对政坛的熟知并不亚于对佛经的熟悉。他曾任通川县衙主薄,管理文书处理杂务;任江西槽运使,负责水陆粮食运输;任监察御使御史,负责纠察、弹劾官吏;任尚书右丞,掌管兵部、刑部、工部三部事务;任尚书左丞,掌管吏部、户部、礼部三部事务;任宰相,周旋于宋朝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他支持变法,参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激烈斗争,他大胆谴责当时守旧派的重权人物吕公著、苏东坡、文彦博、范祖安等;他与三起三落的奸相蔡京屡次斗法,屡败屡胜,坚持变法的一贯主张,革弊兴正。据说,徽宗任命张商英为宰相时,久旱不雨的老天爷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京城万民欢呼,认为张商英被拜为相感动了上天,皇帝也大喜,亲书“商霖”二字赏赐张商英。张商英历经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有着地方官和中央政府官员的丰富政治经验,而且,政坛的成功也表明了张商英的政治技巧成熟老到。正是这位曾经倜傥高傲又深谙佛理,坚持政治原则又能逢源应变的宋朝名相,对《素书》十分的兴趣,写了深刻的序言并对全书作了很十分出色的评注。我们很难断定上述关于黄石公把书传授给张良的真实性,也很难确定《史记》所记载的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真的就是《黄石公素书》,但是,张商英关于《素书》的序和注是确确实实流传下来了。张商英在序中首先确认了黄石公所授予张良的书就是《素书》,他说:黄石公的《素书》共有六篇,据《前汉列传》、《史记·留候世家》记载,黄石公于圯桥传授给张良《素书》,世人多以为那就是坊间流传的《黄公三略》、《古兵书》,这实际上是传播者误传了。(参看《素书·张商英序》)张商英说得很神秘:西晋八王之乱时,有盗墓贼挖开了张良的坟墓,在古墓的玉枕中获得此《素书》。(参看《素书·张商英序》)如果这一说法是真实的,那至少表明,汉军师张良确实把《素书》看得非常宝贵,将其放在玉枕中随葬了。书中有上述所说的秘戒,更表明黄石公对该书是何等的慎重!黄公石遇到张良那样的贤人豪杰,便将书传授给他,而张良未能遇到合适的人,只好将书埋葬于坟墓中了。五百多年后的晋末,幸好有盗墓者得到了,《素书》才能重新流传于世间。张商英感叹说:世间传播的仅仅是黄石公的文字而已,至于黄石公那深邃精妙的涵义,那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参看《素书·张商英序》)这位宋朝的名相很有感慨,引申出一大通的历史哲理,我们看看他的分析:天道与人事之间,未尝不是互相作用的,古来圣贤均能尽心竭力地去顺天而行:帝尧虔诚敬畏地尊循上天的旨意行事;虞舜将日、月、五行“天体七政”的运行道理运用于政治上;夏禹理顺了《洪范九畴》所说的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商朝宰相傅说向君王武丁讲述自然天道;文王将《八卦》演为卦;周公效法天地四时建立官吏体制,设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调和处理各种政事;孔子欲行无言之仁道政治;老子以“有”、“无”来概括天道运行规律。古书《阴符经》说:“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其哲理异常深远,鬼神的变化莫测,尚且逃不出人间的学说,更何况是讲述刑罚、名实、制度、相卜等的人间道理呢?黄石公是秦朝末期的隐士高人,他的《素书》文字虽然简略,含意却十分的精深广博,上至帝尧、虞舜、夏禹、文王、傅说、周公,下至孔子、老子等,其学说思想,都在《素书》的范围之内。黄石公知道秦国将亡,汉朝将兴,因此把《素书》授予张良,张良虽然助刘邦成功地灭项羽立汉朝,但他又如何能完全理解此书的深刻含意呢?张良之所以是张良,就不是圣人,他仅能运用这书精神的十之一二而已。(参看《素书·张商英序》)不过,仅就这十之一二的应用,已经让张良成就非凡,功载千秋。张商英继续分析说:《素书》说:“阴计外泄者败。”张良曾运用这一道理,向汉高祖刘邦暗示封韩信为齐王,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而韩信是关键人物,张良的提示使刘邦满足了韩信的要求,后来韩信战败项羽,奠定了楚汉相争的成功基础。《素书》说:“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张良曾使用这条计策,劝说汉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安抚了开国的功臣。当时天下初定,众功臣因没有得到封赏而试图策划叛乱,张良建议汉高祖首先封赏了与他有隔阂的雍齿为什方侯,这是妙计,使其他功臣更放心了,从而安定了人心,防止了叛乱。《素书》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张良使用这一警示,劝说汉高祖取消分封六国后裔为侯。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正一筹莫展,谋士郦食其建议刘邦重封六国的后代,以争取各国君臣百姓的拥戴,张良知道这一决策并非出于真正的仁爱之心,赶忙说服刘邦,收回即将发出的分封令,使刘邦避免了一次极为严重的失误。《素书》说:“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张良使用这条计谋,招来隐居的商山四皓,使高祖下决心立太子刘盈为帝。这商山四皓是西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位贤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路)里,因避战乱,遁迹隐居于商山,四人年龄皆在八十以上,须眉皓白,所以称“商山四皓。”汉高祖刘邦即位时,想请四皓来做官但被拒绝。后来,高祖欲废太子刘盈,想立赵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策,以厚礼迎四人到朝廷,随太子进见高祖,高祖见太子能得此四人,就说:“羽翼成矣。”于是打消废太子的念头。张良以非常巧妙的方式介入了十分凶险的皇室之争。《素书》说:“吉莫吉于知足。”张良使用这条谋略,提出愿意受封于留地,告老隐居不问政事。张良采用了这一明哲保身的策略,抛弃功成名就后的荣华富贵,避开了政治斗争的凶恶漩涡,飘然出世,与清风明月为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素书》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张良运用了这一道理,舍弃了人世间一切享受,跟从赤松子四海云游。赤松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帝喾之师,《汉书张良传》说张良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仙游四方。这也是智者关键时刻懂得隐退的巧妙计策(参看《素书·张商英序》)对张良受益于《素书》而大获成功,张商英评论说:试想想,张良运用黄石公的几句片言简语,就能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打败项羽,统一了天下,如果能对《素书》了然于胸、深谙其道,熟练应用,那将是何等辉煌的景象啊?自从汉朝以来,研究文学、辞章的学者甚多,而真正懂得造化大道的人极少,像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时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中唐的裴度等,虽称是冠绝一时的贤相,但他们对于前代圣王之大道,仍然无法全然了悟,这即是《素书》之所以不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的原因。(参看《素书·张商英序》)张商英在序言的最后对“道”的真谛进行了哲理概括:“有”为万物之母,“无”为天地之始。能超越“有”、“无”,“离有离无”,就是得道之人;能游离于“有”、“无”,“非有非无”,就是神异之人。道无一定,贵在人之应变。能从“有”入而达到“无”的境界,即是圣明之人;能有“无”的理念又能觉察“有”的存在境界,即为贤能之人。“圣人之大而化,贤人之造其深”。(参看《素书·张商英序》)有无之道,造化万千,智者能了然于胸,运通于外,成就功业。也许,这就是张商英所理解的具备道、神、圣、贤境界的人,这是《素书》所要传授的理想对象。张商英的序指明了《素书》的宝贵价值,这确实值得重视,至于他所说的黄石公授书之事,关于张良墓中玉枕藏书之事,未必真有历史事实,极大可能是对传说的描述。对张商英的序和注,历来也有人表示怀疑,《四库提要·素书》引明都穆《听雨记谈》的话说:“以为自晋迄宋之间,学者未尝一语言及《素书》,何独出于商英之口乎?”《胡应麟笔丛》也说:“更谓商英之注《素书》,前后注文与原文如出一手,因核定其为商英伪撰。”不过,今人南怀瑾先生在论《长短经》时,认为赵蕤的《长短经》写于唐开元年间,文中即有引自《素书》的语句,如“文中多武,可以辅主。武中多文,可以匡君”等语句,只是当时赵蕤不称《素书》,而称之为《钤经》。既然唐时就有《素书》,可见并非商英所伪撰。(参看《历史的经验》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第35—36页。)《四库提要·素书》最终也充分肯定了《素书》的价值:“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淡而不僻;多中事机之会,有益人世。是又不可概以游说之学,纵横之术例之也。”(参看《钦定四库全书·素书提要》。)评价不低:《素书》语言直率,说理明确而不晦涩,论事切中要害而不迂腐,陈述平实而不偏激,能深刻领会、把握事物变化的机理,有益于为人处世。它既不能仅仅归于游说之学,也不能简单地类比于纵横之术。看来,在《四库提要·素书》的作者眼里,《素书》似乎比战国苏秦、张仪等游说家和鬼谷子之后的纵横家等的学说,还要高明得多。事实怎样呢?只有分析《素书》的内容和思想才知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解密二战历史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爱说历史,带你了解历史的奇闻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书讲的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