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股权转让让首次支付比例要达到50%是哪个文的规定

求助: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的非股权支付额不超过股权账面价值20%,怎么理解?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4036 在线学员:13169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求助: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的非股权支付额不超过股权账面价值20%,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以做免税合并处理,有2点不知道怎么理解的?非股权支付额,包括什么?股权账面价值说的是合并方还是被合并方了?望高人指点迷津,谢谢哦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回帖:5174
经验:22240
鲜花:<span id='flower7
金币:<span id='medal687
国税发【号已部分废止想免税合并,可参考财税【2009】59号文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回复#1楼万税的帖子具体点,我税法基础很弱谢谢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回帖:5174
经验:22240
鲜花:<span id='flower7
金币:<span id='medal687
也就是,你的命题不存在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算了,看不懂以后再问吧,谢谢你了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9912主题帖
1371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95199
经验:394473
鲜花:<span id='flower166
金币:<span id='medal21
非股权支付额:所称非股权支付,是指以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股权和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形式。 股权账面价值:
指被合并方此规定已经废止了,原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号:国税发[号  状态:失效  发文日期:  失效日期:—————————————————————————————————————————————————————————————————  【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号公告),本文自日起全文失效。】 &&为鼓励和促进有正常经营需要的企业合并、分立业务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加强合并、分立业务的所得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法规》的精神,现将企业合并、分立业务中当事各方涉及的所得税处理问题进一步补充法规如下:&&一、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合并包括被合并企业(指一家或多家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的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简称合并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应根据合并的具体方式处理。  (一)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合并企业的股权视为清算分配。  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为实现合并而向股东回购本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股票转让所得或损失。  (二)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以下简称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事各方可选择按下列法规进行所得税处理:  1.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法规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具体按下列公式计算:某一纳税年度可弥补被合并企业亏损的所得额=合并企业某一纳税年度未弥补亏损前的所得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合并后合并企业全部净资产公允价值)。  2.被合并企业的股东以其持有的原被合并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交换合并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不视为出售旧股,购买新股处理。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换得新股的成本,须以其所持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  但未交换新股的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的全部非股权支付额,应视为其持有的旧股的转让收入,按法规计算确认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依法缴纳所得税。  3.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三)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交换普通股实现企业合并的,必须符合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的原则,否则,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四)如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基本相等,即净资产几乎为零,合并企业以承担被合并企业全部债务的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合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不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被合并企业的股东视为无偿放弃所持有的旧股。&&二、企业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分立包括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营业分离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简称分立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企业分立业务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所得税处理:  (一)被分立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其被分离出去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计算被分立资产的财产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的资产,在计税时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  (二)分立企业支付给被分立企业或其股东的交换价款中,除分立企业的股权以外的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企业分立当事各方也可选择按下列法规进行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1.被分立企业可不确认分离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所得税。  2.被分立企业已分离资产相对应的纳税事项由接受资产的分立企业承继。被分立企业的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离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接受分离资产的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3.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成本,须以被分立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结转确定,不得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进行调整。  (三)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的被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新股”的成本应以放弃的“旧股”的成本为基础确定。如不需放弃“旧股”,则其取得的“新股”成本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直接将“新股”总投资成本确定为零;或者,以被分立企业分离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的比例先调整减低原持有的“旧股”的成本,再将调整减低的投资成本平均分配到“新股”上。&&三、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涉及的企业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择按照上述第一条第(二)项和第二条第(二)项的法规进行所得税处理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核确认。&&四、本通知所称公允价值是指独立企业之间按照公平交易原则和经营常规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五、此前法规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的法规执行。
-----------------------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发帖是习惯,看帖回帖是美德!感谢各位查看本人帖子、更感激涕零各位回复本人帖子!
9912主题帖
1371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95199
经验:394473
鲜花:<span id='flower166
金币:<span id='medal21
请查看此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文号:财税[2009]5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七十五条规定,现就企业重组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   (一)企业法律形式改变,是指企业注册名称、住所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的简单改变,但符合本通知规定其他重组的类型除外。   (二)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书面协议或者法院裁定书,就其债务人的债务作出让步的事项。   (三)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   (四)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受让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转让企业)实质经营性资产的交易。受让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   (五)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   (六)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二、本通知所称股权支付,是指企业重组中购买、换取资产的一方支付的对价中,以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支付的形式;所称非股权支付,是指以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股权和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形式。   三、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四、企业重组,除符合本通知规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外,按以下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一)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企业发生其他法律形式简单改变的,可直接变更税务登记,除另有规定外,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包括亏损结转、税收优惠等权益和义务)由变更后企业承继,但因住所发生变化而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除外。   (二)企业债务重组,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3.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4.债务人的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三)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四)企业合并,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2.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3.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五)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五、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一)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二)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三)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四)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   (五)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六、企业重组符合本通知第五条规定条件的,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一)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发生债权转股权业务,对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暂不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原债权的计税基础确定。企业的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二)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三)资产收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四)企业合并,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   3.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4.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五)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分立企业已分立出去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   3.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4.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的被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新股”的计税基础应以放弃“旧股”的计税基础确定。如不需放弃“旧股”,则其取得“新股”的计税基础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确定:直接将“新股”的计税基础确定为零;或者以被分立企业分立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的比例先调减原持有的“旧股”的计税基础,再将调减的计税基础平均分配到“新股”上。   (六)重组交易各方按本条(一)至(五)项规定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七、企业发生涉及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股权和资产收购交易,除应符合本通知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可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一)非居民企业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另一非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居民企业股权,没有因此造成以后该项股权转让所得预提税负担变化,且转让方非居民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承诺在3年(含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受让方非居民企业的股权;   (二)非居民企业向与其具有100%直接控股关系的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另一居民企业股权;   (三)居民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的非居民企业进行投资;   (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其他情形。   八、本通知第七条第(三)项所指的居民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关系的非居民企业进行投资,其资产或股权转让收益如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可以在10个纳税年度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九、在企业吸收合并中,合并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用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生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合并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金额按存续企业合并前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计算。   在企业存续分立中,分立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用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生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分立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金额按该企业分立前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乘以分立后存续企业资产占分立前该企业全部资产的比例计算。   十、企业在重组发生前后连续12个月内分步对其资产、股权进行交易,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上述交易作为一项企业重组交易进行处理。   十一、企业发生符合本通知规定的特殊性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   十二、对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涉及的需要特别处理的企业所得税事项,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十三、本通知自日起执行。
-----------------------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发帖是习惯,看帖回帖是美德!感谢各位查看本人帖子、更感激涕零各位回复本人帖子!
9912主题帖
1371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95199
经验:394473
鲜花:<span id='flower166
金币:<span id='medal21
解读财税[2009]59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新旧政策比较&&&&&&&&&&&&&&&&&&&& 文号:财税[2009]5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 作为新所得税法的重要补充通知,59号文的出台,不仅使企业在进行合并重组时有据可循,也填补了我国所得税法对有关处理规定的一项空白。 && 一直以来,企业重组清算的所得税纳税,是业内关注的重点,更是难点。 && 今年5月中旬,被期盼已久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59号文”)终于出台了,其中包含十三大点,众多小点,应该说比较复杂,需深入理解掌握。59号文的内容,是一个突破,不仅对我国所得税法相关内容做了重要的明晰和补充,同时也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 && 59号文对企业重组将产生具体影响为:首先,59号文的出台统一了内、外资企业重组及清算事项的所得税处理方法,体现了公平性的税法精神,使内、外资企业重组税务成本得以统一;其次,59号文的出台弥补了新企业所得税法未就特定的企业重组类型规定具体的税务处理方式的空白,为企业特定重组业务的税务处理提供了指引;再次,59号文规定在特殊重组中,无论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国外投资者,满足一定条件的股权或资产出让方可以选择对重组相关的收益或损失暂时递延确认,这将有助于推动跨境重组活动。 && 那么,与之前的政策相比,59号文存在哪些异同呢?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点: && 一、对外资企业而言,国税函[ 号文件(以下简称“207 号文”)是“两法合并”前涉及重组税务处理的重要文件之一,而59号文与207号文都允许对符合特定条件的重组交易给予税收递延处理并以成本作为相关的计税基础,新旧政策的一致性,使企业不产生相应的应税所得或损失。 && 二、207号文仅适用于外国企业将其持有的中国境内企业股权,或者外商投资企业将其持有的中国境内、境外企业的股权,转让给与其有直接拥有或者间接拥有或被同一人拥有100%股权关系的公司,包括转让给具有上述股权关系的境内投资公司。而59号文对适用特殊性重组税务处理的基本条件则予以了具体说明,还对跨境重组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 三、207号文没有对支付对价的形式予以限制,而根据59号文的规定,支付对价形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重组行为是否属于特殊重组。因此在新的政策下,支付对价的形式显得十分重要。 && 另外,59号文提出的最大的创新和亮点有两个:一是特殊重组,二是计税基础。 && 在特殊重组中,满足一定条件的股权或资产出让方可以选择对重组相关的收益或损失暂时递延确认。在有些情况下, 重组相关的收益可在10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这些政策其实就是给了企业在重组税务成本上的一个递延或达到类似“分期付款”的效果,从而为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企业重组提供优惠的税务待遇。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不良资产。通过重组整合,将使大型企业节约大量管理成本,之所以之前整合较慢,重组方式少及税务成本不确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而59号文的出台,其实是为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重组“开道”。当然,59号文也有望促使一些在国内有多处投资的外资企业集团出于合理商业目的而采取整合措施。 && 在59号文中,“计税基础”概念被提出并强调,这使得企业的相关纳税行为更加明晰、准确、规范,也有助于企业增强税基意识,提高企业税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推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当然,这给目前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关数据的准备和记录工作。 && 政策的创新之处,给企业带来了不少隐性的利益,但同时也暗含着相关的风险,企业需要充分把握,认真应对。对于适用免税重组条件的企业,如果企业选择特殊重组,要特别注意自身的重组活动必须具备合理的商业目的,不应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且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以及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必须符合通知规定的比例。企业如果要证明自己适用特殊性重组规定,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相应的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 但是,59号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有难点及有待完善之处。 &&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适用特殊重组需要有合理商业目的,然而由于相关判例及政策指引的缺乏将使“合理商业目的”的判定变得较为困难。 && 其次,规定“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而75%的比例可能有些偏高,一些行业的相关行为可能会受到影响。 && 再次,适用特殊重组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经营的连续性,实际操作中可能较难把握。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根据市场条件的改变而做出调整。然而,目前尚不确定由于经营需要或市场需求(如产品提升、科技更新、客户需求变更等)导致的经营活动变化是否会被认为是“实质性经营活动”的改变。 && 最后,对于“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这个规定中“12个月”的时间是否应适当缩短,如6个月,或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区别对待,这样操作时可能更灵活些,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也是采用了相对灵活的处理方式。———————————————— 对应法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股权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号)
-----------------------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发帖是习惯,看帖回帖是美德!感谢各位查看本人帖子、更感激涕零各位回复本人帖子!
9912主题帖
1371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95199
经验:394473
鲜花:<span id='flower166
金币:<span id='medal21
解读财税[2009]59号:企业合并分立业务的税务处理&&&&&&&&&&&&&&&&&&&& 文号:财税[2009]5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 一
企业合并业务的税务处理&& 企业合并包括被合并企业(指一家或多家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的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简称合并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应根据合并的具体方式处理。&& 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合并企业的股权视为清算分配。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为实现合并而向股东回购本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股票转让所得或损失。被合并企业合并以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以前年度的亏损,如果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可由合并企业继续按规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企业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就企业合并的相关业务进行了明确。 && 合并有一般性税务处理与特殊性税务处理 && 从税收方面分析,对于合并方来说,主要是一种支付行为,所以一般不涉及税收问题(非货币性资产支付一般需要视同销售);对于被合并方来说,企业被合并注销后,企业资产被兼并转移,企业股东获得收入,因此,被合并企业涉及资产转移的税收问题。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第(四)项规定,企业重组,除符合本通知规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外,按以下规定进行税务处理:(1)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2)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3)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以上处理,即一般性税务处理。 && 财税[2009]59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该文件同时规定,符合通知第五条规定条件的企业合并,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 特殊性税务处理中,非股权支付额要纳税。特殊合并的企业,由于被合并企业资产增值和损失税收上没有确认,所以,接收资产时也是按原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六条第(四)项规定,企业合并,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1)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2)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但企业发生涉及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股权和资产收购交易,除应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可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1)非居民企业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另一非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居民企业股权,没有因此造成以后该项股权转让所得预提税负担变化,且转让方非居民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承诺在3年(含)内不转让其拥有受让方非居民企业的股权;(2)非居民企业向与其具有100%直接控股关系的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另一居民企业股权;(3)居民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的非居民企业进行投资;(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其他情形。文件同时规定,在企业吸收合并中,合并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用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生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合并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金额按存续企业合并前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计算。&& 二
企业分立业务的税务处理&& 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 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对应法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发帖是习惯,看帖回帖是美德!感谢各位查看本人帖子、更感激涕零各位回复本人帖子!
9912主题帖
1371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95199
经验:394473
鲜花:<span id='flower166
金币:<span id='medal21
国税发【号已部分废止想免税合并,可参考财税【2009】59号文万税发表于 16:31:41
-----------------------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发帖是习惯,看帖回帖是美德!感谢各位查看本人帖子、更感激涕零各位回复本人帖子!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太感谢了,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资产股权转让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