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三个城市人均遭遇“新一线”城市抢人才 是逃离还是死守

“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中国社会科学网
&&&&&&&&&&&&&
“北上广情结”明显松动
“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
日 09:27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杰文津 谷训 赵小帅等
内容摘要:新华社北京6月 28日电题:“北上广情结”明显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我们电科大的毕业生以前被人戏称‘一简没’——一个班毕业的毕业生带着简历到‘北上广’,没有一个回来的。“抢人”竞争白热化,户籍管理、创业环境和人情是核心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流动所形成的新趋势,并非仅仅缘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政策收缩与资源承载力不足,“新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核心“套路”包括:——松绑户籍限制。留在成都创业的电子科大毕业生罗敏告诉记者:“大多数电子科大的创业者,初期都受惠于学校的各项支持。“新一线”浪潮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分布格局多名专家认为,毕业生进军“新一线”的浪潮,将直接对我国人才分布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武汉;大学生;成都;创业;就业;北上;大学毕业生;人才;户籍;重庆
作者简介: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北上广情结”明显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我们电科大的毕业生以前被人戏称‘一简没’——一个班毕业的毕业生带着简历到‘北上广’,没有一个回来的。”  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说,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校本科、研究生留在成都和重庆工作的比例达40%左右,且仍有提高趋势。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  “新一线”城市彰显巨大“吸引力”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持平。此外,这些毕业生中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37.5%,高于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的29.9%。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名TOP10城市榜上,杭州排名最高,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武汉以6.79%排名第三。成都则排名第七位,高出北京0.5%,仅比上海低0.02%。  “前两年公司招人,外地大学生也就零星几个,高端的更少。”总部设在重庆高新区的聚土网分管总监黄祖舸说,“但去年10月招人的时候,来应聘面试的有北上广深各地高校的硕士、博士,挤了满满一走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所谓“新一线城市”就是一些媒体眼中城市经济体里的“发展新秀”,是相对于北上广深四座“老牌”一线城市而言的。“新一线”具体包括哪些城市并没有统一说法,但普遍认为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名列其中。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强大“吸引力”,与这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直接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GDP达万亿元规模的城市有10个,除北上广深之外,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等城市都在其列。  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涛称,从2016年全国省会城市GDP增速统计来看,成都仅次广州位居第二。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78家入驻成都。据四川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98家,高新技术总产值8387亿元。  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61.1%。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居全国首位。根据智联招聘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目的地中,杭州排名前五位。  “抢人”竞争白热化,户籍管理、创业环境和人情是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流动所形成的新趋势,并非仅仅缘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政策收缩与资源承载力不足,“新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核心“套路”包括:  ——松绑户籍限制。  “对我而言,毕业后能在大城市落户、买房就是最实在的。”家在贵州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应届生吴潼说。他毕业选择留重庆发展,已与电子科技领域一家顶尖公司签约。  城市户籍仍意味着资源与福利。目前,一线城市的户籍政策普遍收紧,北京2017年将继续削减近半大学生留京户籍指标。相形之下,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则纷纷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宽松户籍政策。  成都允许外地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规定:毕业三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超过三年的,符合简单条件也可申请。  ——通过优惠和扶持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的布志国是河北邯郸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重庆任教,并成立了漫达文化公司。在川美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中,他以每月不到千元的成本取得了经营空间,校方对大学生创业的多项补贴,让他找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再加上当地税收的优惠政策,短短两三年间公司就站稳了脚跟。  通过优惠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是很多“新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和高校的普遍做法。  据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以来,重庆市累计资助创业项目595个,发放资助金1665万元。减免担保费3000余万元;成都市将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实体补贴、孵化创业项目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对象,都扩大到所有在校大学生;武汉的“创谷”,则是由政府拿出最优质的城市土地等资源,交给创新创业者经营使用。  ——发掘校友资源吸引人才。  “一个同学眼尖,说那不是雷军吗?然后大家就呼啦啦都围上去了,特别兴奋。”武汉市招才局招才引智工作部部长王凤,向记者描绘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时的情景。  雷军是武汉市“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首批“招才顾问”。“目的就是让‘大咖’校友成为武汉的名片,引来更多人才。”王凤说。记者了解到,为了在城市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武汉大力发掘“高校之城”的校友资源,用青春回忆与“大咖校友”的魅力,大打感情牌。  留在成都创业的电子科大毕业生罗敏告诉记者:“大多数电子科大的创业者,初期都受惠于学校的各项支持。而且同学们经历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更容易沟通,所以公司用人更青睐校友”。  “大学生用脚为宜居宜业的城市‘投票’,哪里有发展的希望就去哪里。”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旭教授说。  “新一线”浪潮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分布格局  多名专家认为,毕业生进军“新一线”的浪潮,将直接对我国人才分布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大学毕业生到“新一线”城市就业,将有力加速这些城市转型升级。按《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定位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中心,跨境电商、云计算等高端服务业正在两江新区蒸蒸日上。武汉则启动建设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武汉超算中心,以及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示范城市。  “毫无疑问,优质人力资源将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教授说。  其次,大学毕业生将是未来“新一线”城市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武汉、成都等多地人社部门负责人均不乏忧虑地告诉记者,目前,当地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明显加速,放眼城市未来的发展,健康、优质、平衡的人口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将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需求以26.11%的占比排名第一。专家指出,北京在人才需求上的“大比分”胜出,意味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仍然突出。  刘元春认为,大学毕业生进军“新一线”,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更趋平衡和互补,“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新趋势。  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为民说,2016年全市高校毕业生20.75万人,其中有60%以上选择在重庆就业。市外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大学生,则有30%选择回渝就业。数量与比例都呈现上升态势。  刘元春说,一线城市垄断全国大部分优质工作岗位与发展机会的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今后,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与‘背井离乡’之间艰难选择的纠结,将越来越少。”(记者:杰文津、谷训、赵小帅、吴晓颖、李劲峰、陈尚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贾伟)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正文
重庆该如何与北上广“抢人才”?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显示,虽然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群比例达到43.75%,但选择二线城市的人群比例为45.18%,超过了一线城市。报道称,北上广遭遇了“新一线”城市抢人才,这种现象,也与近年来白领群体“逃离北上广”的说法相印证。
虽然从就业比例来看,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仍居高位,二线城市就业选择比例上升也与一线城市各种严格的控制性政策有关,人才向下线城市流动似乎有点情非得已的无奈,但对重庆来说,仍不失为向北上广“抢人才”的良机。
首先,重庆具备“抢人才”的实力。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重庆在人才竞争上的硬实力显著增强。但从现实来看,人才因素仍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近年来,重庆在人才政策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探索,出台了关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若干优惠政策,比如吸引海内外精英人才的“鸿雁计划”。重庆还借助国创会、渝洽会等平台,广揽贤士,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在一线城市人才聚集过量面临结构性调整之时,重庆适时出击,从北上广“抢人才”,可谓正当其时。
其次,重庆要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和人才定位,不可一味“硬抢”。重庆可根据自身定位,利用一线城市产业转型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一线城市供大于求的人才,加快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有重点地引进金融、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看,重庆与一线城市应进行错位竞争,这可以帮助一线城市消化人才聚集的负面效应,形成人才各得其所、城市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而与成都、武汉、南京、西安等同线城市的人才竞争则更为直接,面对这些城市摩拳擦掌的“抢人才”举措,重庆也需放下身段,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政策。“硬抢”不来的,不妨采取兼职、聘任等灵活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再次,需创造人尽其才的条件,不能“一抢了之”。人才的聚集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各种软硬件环境的表征。重庆要想真正留住人才,还需要继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友爱的市民文化。这样,既能通过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为人才施展才能创造“活水源头”,又能不断强化人与城市的精神联结,使人才真正融入城市。
最后需辨别的一点是,不能简单地以人才定义城市中的人。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同在,人与城的际遇,不是“抢来”的姻缘,而是各种或理性或感性的选择与坚守,很难“一抢定终身”。流动的人才遭遇流动的城市,这就是流动的现代性。我们或许都是城市中的过客,但在功能性意义上,我们仍希望寻找和建构人与城市的确定性关系,希望以人才的姿态,参与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不论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是重庆等中西部城市,都更应该关注人在城市中丰富的生活,而不只是人如何推动城市的发展。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两江动态 | 两江动态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 |
八面来风 | 八面来风 |
投资要闻 | 投资要闻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两江生活 | 两江生活 |
仰头看那金黄色的夕阳,朵朵白云在飘移。蓝天下的大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夜幕下的江北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傍晚的夕阳躲藏在晚霞之后,慢慢收拢光芒,商务区繁华、宁静、祥和。
地址:重庆渝北区金渝大道金山大厦
招商电话: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推荐信息:娱乐频道
您的位置: &  & 正文
原标题:“北上广情结”明显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
“我们电科大的毕业生以前被人戏称"一简没"——一个班毕业的毕业生带着简历到"北上广",没有一个回来的。《》”
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说,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校本科、研究生留在成都和重庆工作的比例达40%左右,且仍有提高趋势。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
“新一线”城市彰显巨大“吸引力”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持平。此外,这些毕业生中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37.5%,高于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的29.9%。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名TOP10城市榜上,杭州排名最高,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武汉以6.79%排名第三。推荐/成都则排名第七位,高出北京0.5%,仅比上海低0.02%。
“前两年公司招人,外地大学生也就零星几个,高端的更少。”总部设在重庆高新区的聚土网分管总监黄祖舸说,“但去年10月招人的时候,来应聘面试的有北上广深各地高校的硕士、博士,挤了满满一走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所谓“新一线城市”就是一些媒体眼中城市经济体里的“发展新秀”,是相对于北上广深四座“老牌”一线城市而言的。“新一线”具体包括哪些城市并没有统一说法,但普遍认为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名列其中。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强大“吸引力”,与这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直接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GDP达万亿元规模的城市有10个,除北上广深之外,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等城市都在其列。网站/
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涛称,从2016年全国省会城市GDP增速统计来看,成都仅次广州位居第二。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78家入驻成都。据四川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98家,高新技术总产值8387亿元。
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61.1%。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居全国首位。根据智联招聘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目的地中,杭州排名前五位。版权
“抢人”竞争白热化,户籍管理、创业环境和人情是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流动所形成的新趋势,并非仅仅缘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政策收缩与资源承载力不足,“新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核心“套路”包括:
——松绑户籍限制。
“对我而言,毕业后能在大城市落户、买房就是最实在的。”家在贵州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应届生吴潼说。他毕业选择留重庆发展,已与电子科技领域一家顶尖公司签约。
城市户籍仍意味着资源与福利。目前,一线城市的户籍政策普遍收紧,北京2017年将继续削减近半大学生留京户籍指标。相形之下,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则纷纷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宽松户籍政策。『』
成都允许外地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规定:毕业三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超过三年的,符合简单条件也可申请。
——通过优惠和扶持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的布志国是河北邯郸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重庆任教,并成立了漫达文化公司。在川美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中,他以每月不到千元的成本取得了经营空间,校方对大学生创业的多项补贴,让他找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再加上当地税收的优惠政策,短短两三年间公司就站稳了脚跟。
通过优惠政策营造优越创业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是很多“新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和高校的普遍做法。来自/
据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以来,重庆市累计资助创业项目595个,发放资助金1665万元。减免担保费3000余万元;成都市将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实体补贴、孵化创业项目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对象,都扩大到所有在校大学生;武汉的“创谷”,则是由政府拿出最优质的城市土地等资源,交给创新创业者经营使用。
——发掘校友资源吸引人才。
“一个同学眼尖,说那不是雷军吗?然后大家就呼啦啦都围上去了,特别兴奋。”武汉市招才局招才引智工作部部长王凤,向记者描绘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时的情景。
雷军是武汉市“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首批“招才顾问”。“目的就是让"大咖"校友成为武汉的名片,引来更多人才。”王凤说。记者了解到,为了在城市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武汉大力发掘“高校之城”的校友资源,用青春回忆与“大咖校友”的魅力,大打感情牌。
留在成都创业的电子科大毕业生罗敏告诉记者:“大多数电子科大的创业者,初期都受惠于学校的各项支持。而且同学们经历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更容易沟通,所以公司用人更青睐校友”。
“大学生用脚为宜居宜业的城市"投票",哪里有发展的希望就去哪里。”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旭教授说。
“新一线”浪潮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分布格局
多名专家认为,毕业生进军“新一线”的浪潮,将直接对我国人才分布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大学毕业生到“新一线”城市就业,将有力加速这些城市转型升级。按《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定位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中心,跨境电商、云计算等高端服务业正在两江新区蒸蒸日上。武汉则启动建设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武汉超算中心,以及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示范城市。
“毫无疑问,优质人力资源将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教授说。
其次,大学毕业生将是未来“新一线”城市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武汉、成都等多地人社部门负责人均不乏忧虑地告诉记者,目前,当地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明显加速,放眼城市未来的发展,健康、优质、平衡的人口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将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需求以26.11%的占比排名第一。专家指出,北京在人才需求上的“大比分”胜出,意味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仍然突出。
刘元春认为,大学毕业生进军“新一线”,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更趋平衡和互补,“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新趋势。
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为民说,2016年全市高校毕业生20.75万人,其中有60%以上选择在重庆就业。市外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大学生,则有30%选择回渝就业。数量与比例都呈现上升态势。
刘元春说,一线城市垄断全国大部分优质工作岗位与发展机会的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苏海南认为,“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今后,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与"背井离乡"之间艰难选择的纠结,将越来越少。”
(原标题:“北上广情结”明显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争白热化)
责任编辑:
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
原标题:无论“向死而生”还是“向善而行”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搜狐娱乐讯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10月21日晚22:30,江苏卫视大型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播出之后,两篇美文迸发出了文字的力量,而这背后,便是那直抵灵魂、打动人心的思想。收录在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中的美文《长安陌上无穷树》描述的是一场生死别离,却也是向死而生的反抗;蓝天救援队队员马翔给爱人芮晗的《第十六封信》,既是情书也是遗言,他们“用生命守望生命”的真挚情感彰显着向善而
原标题:蒙面唱将“纪先生”带火郭麒麟GAI霸屏热搜排行榜在昨晚播出的《蒙面唱将猜猜猜》中亮相的新补位歌手“铁齿铜牙纪先生”,头戴手拉手人形立牌的帽子,身穿花纹西装,外加极具未来感的面具霸气登场,与“直来直往的小魔女”共同演绎了动感十足的《找自己》惊艳全场,一开口,就挤爆了微博话题榜。不仅如此,还带着郭德纲爱子郭麒麟一同霸屏热搜。节目还未播出时,网上已经有不少爆料称,“铁齿铜牙纪先生”是郭德纲爱子郭麒麟。他手持老北京折扇的造型,带着两位黑衣人霸气出场,和自幼在相声界大拿郭德纲带领下成长的郭麒麟如出
原标题:古装撞发型:赵丽颖神似郑爽杨幂不如祝绪丹?古装剧撞衫已是习以为常,有时候由于时代背景的相似,女星也会撞发型!对比出真相,们一起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古装美人!刘诗诗和刘亦菲郑爽饰演的卫琳琅和孙俪饰演的甄嬛张含韵饰演的小公子和赵丽颖饰演的楚乔杨幂与祝绪丹的玄女造型赵丽颖知否造型和郑爽凰图腾造型责任编辑:
原标题:金秀贤入伍服兵役照曝光剃成平头端正敬礼搜狐娱乐讯10月23日,韩国演员金秀贤入伍服兵役,在新兵营的几张路透曝光。照片中,金秀贤剃了小平头,和大家一起听讲话,端正敬礼。金秀贤坐在台下认真听讲话。金秀贤在人群中站姿挺拔。金秀贤端正敬礼。责任编辑:
原标题:王源原创单曲《十七》将发亲笔手绘封面王源自弹自唱亦为他过往的live现场增色不少,包括钢琴弹唱、吉他弹唱等,王源在乐器上的不断学习,也使他在音乐创作中有更多灵感。此次《十七》的制作人郑楠,曾为S.H.E、林宥嘉、田馥甄、张惠妹、梁静茹、李宇春、华晨宇等歌手制作和创作多首音乐,他的加入亦为王源《十七》的品质护航。《十七》是王源的第五首个人单曲,适逢王源十七岁生日来临之际,由王源自己填词作曲的这首《十七》表达了他内心对于成长的渴望。王源年仅14岁便创作出首支个人原创单曲《因为遇见你》,并荣登
原标题:《将军在上》男在上?女在上?其实观众在最上古装传奇正剧《将军在上》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改编自橘花散里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武艺超群的霸气女将军叶昭,与倾国倾城的纨绔俏王爷赵玉瑾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就在于错位,特别是在一贯“男尊女卑”的古时,叱咤沙场、雌霸天下的叶昭,与文艺柔弱、貌若潘安的赵玉瑾,竟然能在相爱相杀的冲突与对抗中,成就一对好姻缘,这本身就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想象力与新鲜感。所以,整部《将军在上》也是在连绵不断的矛盾与对抗中开启了一系列的强情节,无论是要被皇
原标题:吴尊林丽莹同回酒店,Max在妈妈怀里熟睡,Neinei紧跟困到揉眼睛近日,吴尊被拍到带着家人一同回酒店,一家四口罕见齐亮相。吴尊紧紧牵住neinei,娇妻林丽莹难得公开露面,面带口罩紧随其后,黑色连衣裙大秀美腿。Neinei不时揉着眼睛似十分困倦,Max则靠在妈妈的怀里熟睡。对于一家四口罕见同框,很多粉丝认为这简直是幸福的模样,还夸赞Neinei没有公主病。“neinei完全就是个小天使感觉吴尊对孩子超甜平常应该很宠她吧但neinei一点公主病都没无敌可爱善良啊要一直幸福下去”“吴尊好爱
原标题:《王牌特工2:黄金圈》独家亮相深圳来福士广场好莱坞动作冒险巨制《王牌特工2:黄金圈》重磅回归,上映首周就获得北美周末票房冠军。深圳来福士广场完美复刻片中经典场景Kingsman裁缝店,黑科技“子弹时间”现场再现好莱坞特效拍摄,带你玩转好莱坞特工体验之旅。全国独家《王牌特工》体验展,好莱坞特工课堂开课作为深圳市潮流风向标的深圳来福士广场独具创意地策划了全国独家的《王牌特工2:黄金圈》体验展,将电影中的经典场景——Kingsman裁缝店搬到了现场。“活力之城”——深圳来福士广场融入深圳创新
原标题:被称为杨洋2.0的邢昭林,无修图看上去贼眉鼠眼,确定这不是0.02版本?少年励志电视剧《问天录》昨天开机,有邢昭林、菅纫姿、宣璐、徐文浩(打扰了都不认识)。有不少人表示完全get?到了邢昭林的颜值!邢昭林在剧中饰演少年钟馗钟云飞,很多作妖小迷妹表示想被他抓。迷妹是认真的吗?长这个样子。邢昭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靠和流量大户杨洋撞脸走红了,请不起杨洋的剧组可以请邢哥。而且粉丝们都吹他是杨洋2.0版本,言外之意是青出于蓝而帅于蓝。那你们可能是没看过邢昭林不带滤镜的照片。精修照片是这样的,有个两
原标题:娱乐圈的性感女神,宅男女神张馨予,一路走来敢爱敢恨张馨予(Viann),日出生于江苏昆山,中国女演员、歌手、模特。2010年,参演首部电影作品《非诚勿扰2》;2011年,参演了《宅男总动员》、《龙门飞甲》、《夏日恋神马》、《不怕贼惦记》、《车在囧途》等电影2013年,出演电影《粉红女郎》;2015年,出演了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只因单身在一起》;同年,第17届华鼎奖古装剧最佳女主角提名;2016年,出演古装剧《思美人》、偶像剧《重生之名流巨星》代表作:《非诚勿扰2》、
原标题:庆祝十九大征文艺术作品庆祝十九大征文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书法)宋民藤(绝版木刻)陈豪赋格-暖色(水彩)姜复越不忘初心(篆刻)朱明月责任编辑: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其他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上广深人才流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