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革命派举起了三大武装起义义反抗清王朝旗帜的事件是()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即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2)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知识竞赛辅导
日08:07&&&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试图采取和平手段推进中国进步。1894年,孙中山本人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但被拒绝。这对孙中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也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但经过现实的教训,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同年,他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纷纷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封建帝制的覆灭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分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反对最强烈。清政府在铁路利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加速了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四川的武装起义。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责任编辑:王新玲)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2015考研政治史纲考点梳理及命题预测(三)
09:13:41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度的终结
■内容框架与真题分布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辛亥革命与君主 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制度的终结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11.26)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 命题预测
本章讲授的是进入20世纪,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在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又屡遭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本章中由于2011年正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在2012年考试中其纲领与意义出了分析题。2015年备考时应重点了解和把握它失败的原因与过程,命题形式应以选择题为主。
■ 命题角度分析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考点1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命题角度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20%)
(1)《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了。
(2)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于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宣布实行&新政&,结果13名内阁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
(3)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命题角度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题型:选择题概率:30%)
(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2)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结束,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陆续成立。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考点1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命题角度 三民主义的内容与缺陷是什么的?(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50%)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认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制政体是&恶劣政治&的根本。因此,仅有民族革命是不够的,应在进行民族革命的同时,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具有战斗力、号召力的纲领。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家所有。孙中山认为,中国不用征税,仅仅靠地租收入,就足以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孙中山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xiaxi)
本文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一起考?考研考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装起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