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方面等到援助中国优先发展苏联重工业含有哪些的承诺

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多有;一、二十世纪中后期后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引发的殖民掠夺、资本输;20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发展中国家强烈的赶超愿望,使激进主义经济发展观占;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经过多年的积;决定作用,而将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归结为社
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多有评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战略与管理》杂志开展过较深入的讨论,但分歧较多。本文通过对复杂历史的梳理,试图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再解析。
一、二十世纪中后期后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引发的殖民掠夺、资本输出、军事扩张的出现,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后发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民族国家陆续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无论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要思考如何更快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从历史发展的国际眼光来看,此前工业化道路较有成就的国家大体有三条发展道路:一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从发展轻工业起步,逐步提高资本等要素积累,在资金等要素提升后,再来发展重工业,同时,不同程度的进行殖民掠夺和对外投资;二是德、日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的力量,对外加紧进行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战争,对内加大税收,较快积累资金,用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三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道路,通过对经济实行国家的高度计划,对内实行高积累、高投入,以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20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17世纪至19世纪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掠夺进行原始积累的时代和两次世界大战靠武力掠夺的时代都已经过去。战后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提供了很多贷款,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剔除殖民掠夺),即遵从发展轻工业积累资金再转向发展重工业,逐步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道路;二是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模式即为了在短时间里赶上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防力量以抵御军事威胁和侵略,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即赶超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强烈的赶超愿望,使激进主义经济发展观占有重要位置,而发达国家的凯恩斯政府干预思想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在这些共同原因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是苏联和东欧、中国等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而且亚洲和中南美洲的非社会主义国家,都通过发展战略的选择、宏观政策环境的推行、资源配置制度和微观经营机制的建立,形成了大致相同的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这些国家都或先或迟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即经济赶超的战略;同时,为服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赶超战略,都逐步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经过多年的积累,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少数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成为亮点,被誉为东亚奇迹。学术界对东亚奇迹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林毅夫认为,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四小龙”的成功和推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转轨,很容易使人看不到发展战略对经济绩效的
决定作用,而将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归结为社会制度的选择。然而,这种不对发展战略、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微观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差异作细致的经济学分析,简单地将发展差异抽象为社会制度差异的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第一,如果“四小龙”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成功,为什么许多其他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不能成就新兴工业化经济?第二,如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注定踯躅不前,为什么最近20多年的中国经济能够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并在沿海地区创造出比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时期更出色的经济奇迹?第三,如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症结是社会制度问题,为什么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改制以后依然处在重重危难之中?
林毅夫在考察各国经济发展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时发现,凡是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都没有取得成功。不仅苏联和东欧、中国等一些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选择赶超战略没有获得成功,而且一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选择赶超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也没有获得成功,没有实现其赶超的愿望。例如,位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和玻利维亚等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人均收入在19世纪末与德国相差无几,经历了一个世纪以后,目前仍处在经济上困难重重,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十分缓慢的不发达状态之中。在亚洲,20世纪60年代曾被认为是仅次于日本的菲律宾,现在经济也处于混乱、停滞的状态。林毅夫强调的观点是: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这种在经济发展上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可以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为什么比较优势战略更值得重视呢?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和劳动力的过剩以及技术的落后。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受压抑产业和非国有经济提供不了资本积累。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如金融支持、市场管制、贸易壁垒)才得以生存,因此,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竞争能力和自生能力的。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矛盾并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引,相当大规模的人口长久处于贫困之中的状况难以改变。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依赖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地孤立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①
如何实现工业化,即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途径,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更多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考虑,即通过确立一种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内的混合经济制度,推进工业的发展;还没有也不大可能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考虑。
至少,从现有的文献看不出来,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是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发展战略的。这有些耐人寻味,一个以苏共为样板建立的政党,虽然确立的终极社会目标相同,但对革命之后社会制度的设计,对工业化路径的选择,似乎看不大出苏联革命的影响,倒是多少可以发现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工业化经验的影子。比如保护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保护私营工商业,通过不同经济成分的竞争,推动生产条件的改进和生活的改善,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积累,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主张尤其如此。事情也许存在这样一个逻辑,至少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是如此:只要借鉴欧洲一般工业化经验,就必然选择“新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只要效仿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就必然导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轨道。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不可能马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要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打好基础,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将来通过和平竞争和赎买的方式逐步进入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讲,按照后发国家的要素禀赋实际,需要有个发展的“过渡期”,这一“过渡期”的长短主要应当取决于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实际。应当说,这个体制类似于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情,体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原则。在不考虑国际环境和政治经济力量变化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假设天下太平,如果按照这个设计来发展经济,对逐步提升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改善城乡关系无疑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
但事实上,动态的实践需求远比复杂的理论模型更符合决策者的偏好,也更被看重。导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没有选择比较优势的战略,而是选择确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DDD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导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因素很多,但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朝鲜战争爆发及其由此带来的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使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国际地位倍感忧虑,很难按照过去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和路径(比较优势)去实践;二是重工业强大的苏联给予全面的援助,在短期内使要素短缺的中国提升了要素禀赋结构,有可能模仿苏联的模式发展前行,以求避免国家安全危机,以求提升国际地位。但只要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论怎样的社会制度,要素短缺的国家都容易内生出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也不例外。而中国实际过渡和三大改造之所以都提前进行和基本完成,主要原因也是为了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内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显然不是个单纯的经济决策问题,而是更加复杂多元的价值评估后的取舍;虽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原则,但回应了当时中国军事和国防的特殊需求和决策者的政治和经济偏好,而作为人口和地域大国的中国与人口少和面积小的小国相比自然有其特殊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经济上的后发优势,有些回旋余地,也可以说是相对合理的和比较现实的选择。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在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的状况下,中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并由此加速过渡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最可能和最实际的选择。这种选择既有重大的历史作用,又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当时的确是很难全面认识的,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体验和总结的。
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它的历史作用,也不能因其历史作用而否定它的历史局限性。
二、突破要素约束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中国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阶段经济政策是由各种约束导致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决定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于确立优势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需要;确立优势发展重工业战略就必然要内生成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机理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自然搁置;改变经济发展战略,把优先发展重工业立为总揽全局地位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关键的直接原因就是前面讲过的朝鲜战争引发的中共领导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忧虑担心以及苏联经验对中国产生的示范效应和苏联援助成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新政权的不承认和经济封锁,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联系,强化了中国另辟蹊径的决心,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国际竞争和国际环境的压力骤然提升,中共中央决策层形成了加速实现工业化是关系国家和政权生死存亡头等大事的共识。他们感到,“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太小的国家,原料很缺,不可能不靠旁的国家。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
毛泽东希望走符合中国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即使还处在十分困难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展望未来时,也注意到了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重要性,提出将来要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加快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在与美军观察组成员谢韦思谈话时,认为未来中国工业化必须有自由企业和外国资本帮助,中国可以为美国提供“投资场所”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并以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作为美国投资和贸易的“补偿”。
但新中国是在推翻西方所支持的国民党统治的激烈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加之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共产党的政权并不承认,继续维持与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甚至对中国大陆采取多方面的封锁。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威胁使得中国政府领导人寝食难安,朝鲜战争和西方封锁,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面临着能否存续下去的问题,为了掌握主动权必须迅速提高国防军事攻防实力和战时国民经济的动员能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以志愿军名义派兵入朝参战,中国与西方很紧张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张,1951年美国影响下的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美国还与亚洲的一些国家及地区缔结双边、多边军事条约,“对中国造成新月型军事包围圈”。“中国受到了长期的外交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严密封锁。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中国人因此只能从自己受侵略受歧视的记忆中和受敌视受威胁的感受中认识资本主义。”中国大陆卷入朝鲜战争也带来三个重要结果:一是通过实战,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使毛泽东等领导人更加感到,“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
能战胜的。”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国家具有强大动员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加深了中国国际环境的严峻,国家安全问题突出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认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任务很大”。他所指的“国防任务”包括“工业问题”及“建军和作战问题”两个方面。“工业问题”显然指与“增强国防力量”密切相关的重工业。一个显而易见的
事实是,毛泽东在那段时间里,常常把这样一些话挂在嘴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出于对增强国防力量的考虑,中共领导人改变了原来与民休息、先农轻后重工的思路,将重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三是抗美援朝战争,断绝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发生的联系,毛泽东等领导人痛切地感到,短期内打开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已变得不可能。面对国际险恶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中国单方面的希望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密切联系有许多困难,不能简单地依赖外援,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国家。要使国家真正实现独立、富强,必须迅速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必须把重工业摆在突出的位置上。
随着抗美援朝和打破西方封锁的努力,也出现了新的有利因素。首先,党内对发展工业的热情被激化出来,特别是对把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的认识比过去强化了,这从对毛泽东后来提出的过渡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没有人提出比较明显的异议可以看出。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即使是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过渡设想的领导人刘少奇,对毛泽东的主张也没有发表明显不同的看法。其次,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认识比过去更有好感。根据齐赫文斯基后来说,斯大林一直怀疑,内战时期美国没有发动对中国的武装干涉是因为中共和美国政府之间有某种默契。也可以说,斯大林对毛泽东是不信任的,他一直担心中共会走铁托式的道路,特别是对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发展耿耿于怀。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在苏联没有派兵和提供空中支持的情况下毅然援助朝鲜,使斯大林和苏联摆脱了在冷战格局中的尴尬境地,让斯大林不得不另眼相看,改变了对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看法。周恩来曾说:“斯大林到抗美援朝时才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毛泽东也认为:“多少使斯大林相信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入朝作战”。此后,苏联才真正向中国打开了援助的大门。
毛泽东非常看重政治的力量,当国际国内约束条件有可能缓解或变化时,被压抑的民族主义愿望很快就会萌发。到1951年底,情况的确有了不少变化。一是除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以及香港、澳门外,大陆已经完全解放,地方各级政权陆续建立。二是共产党打赢了财经上的“淮海战役”,土地改革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开始好转,新中国经济基础建立起来。三是抗美援朝战局形势趋于稳定,中苏关系因朝鲜战争更加密切,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有了实质性进展。四是毛泽东正在酝酿“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些变化,对中央高层的决策开始产生影响。根据薄一波的回忆:“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建设成为工业国,从何起步?这是编制计划之初就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有关部门的同志也曾引经据典地进行过探讨,把苏联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化的道路作过比较,提出过不同的设想。经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中学教育、78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等内容。 
 (工业化) 【解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 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 A 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  重工业化的热潮初现端倪。笔者认为, “重化 工业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适合当下中国吗? 2.中国的资本资源仍然相对紧缺。 ...  重工业化,陷阱还是动力 摘要: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时期。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适合当下中国吗? 2.中国的资本资源仍然相对紧缺。 ...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 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C ) 5.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C.优先发展轻工业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联考_...  ‘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 “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及所学知识可知, 此时我国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 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改变当时中国落后的重工业的面 貌,...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C.优先发展轻工业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苏联斯大林时代援助新中国搞一百多个重工业项目是真实的 但是这个是中国人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 例如中国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苏联斯大林时代援助新中国搞一百多个重工业项目是真实的 但是这个是中国人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 例如中国
苏联斯大林时代援助新中国搞一百多个重工业项目是真实的 但是这个是中国人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例如中国一车黄金 换一车俄文版生产资料文稿苏联专家在中国享受高薪高福利待遇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时的苏联虽然贪婪 但是的确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拿钱能买到欧洲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吗 更不要说技术了
采纳率:1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关于中国.苏联两国工业化建设方针的相同点有 ①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 实行五年计划 ③ 都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 ④ 农业都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关于中国.苏联两国工业化建设方针的相同点有 ①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 实行五年计划 ③ 都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 ④ 农业都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经历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l 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他指出:“……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重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⑴有外国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4分) 材料二& 1969年,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的第一桶金。 80年代,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的没有分田到户,却依旧干着集体经济“副业”。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吴仁宝说:“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现在的华西,村民吃饭不花钱。 &&&&&&&&&&&&&&&&&&&&&&&&&&&&&&&&&&&&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各是指什么?(5分)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2分) 材料三& 经过30年的求索与奋斗,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世纪跨越,中国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下图是2008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八国集团对话会的场景。 &&&&&&&&&&&&&&&&&&&&&&&&&&&&&&&&&&&&&&&&&&&&&&& &&&&&&&&&&&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两方面说明当今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6分) 材料四&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 &&&&&&&&&&&&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状况,谈谈为什么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4分) 材料五& 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 &&&&&&&&&&&&&&&&&&&&& ——日美国时代周刊《中国需要一个新奇迹》 ⑸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4分)
(32分)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纵观近现代各国历史,在这一问题上有过成功的启迪,也有深刻的教训。材料一& 日,俄罗斯社会学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材料二& ①在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来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由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担任专员。②资源委员会制定&“重工业五年计划”,拟定兴建冶金、机械、燃料、化学等工业。③这些工作虽然是初步,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但是它们在当时和抗战期间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不能忽视和低估。——铁血社区网材料三& 50代初,毛泽东首次提出“两件大事”的思想。他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60年代后,加强经济建设的思想被“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所取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的关系受到影响。材料四& 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军队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邓小平《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对新中国的影响。(7分)(2)历史评价作为人们对历史事物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历史认识或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材料二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哪句话(写出序号)?材料一中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的观点与材料二遵循了历史评价的哪些原则?(5分)(3) 30年代的苏联和中国,都十分强调国防与重工业建设,假设它们都是合理的,请你为它们各自找两个依据?对两国共同而言,上述建设在四十年代最重大的意义是什么?(10分)(4)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领导人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的看法出现过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60年代和80年代产生变化的原因?(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人了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建国后,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7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两国元首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中国人民探索救国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毛泽东曾经讲了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俄国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辟了中国新的革命道路。请回答:(1)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借鉴俄国经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道路的?材料二斯大林认为: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该走这条旧路。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多积累多投资。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册)(2)依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哪些做法与苏联相似?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独立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支持南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迫切需要修建坦赞铁路。坦赞两国在寻求西方大国和苏联帮助无果,1967年中国明确表示愿意帮助投资修建坦赞铁路。此后,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1976年坦赞铁路投入运营。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材料二&& 70年代末,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出现了包括贷款、工程承包、合资、合营等多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仅1999年,中国对非洲投资达0.95亿美元,设立企业54家。截至1999年底,非洲各国对华投资累计达5.2亿美元,投资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各个领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基本主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利比里亚的维和行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与48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就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1)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2)中非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中非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展望未来,你认为如何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