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谁说的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 必修2.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 必修2.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哥伦布认为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即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故选D项。
2.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熟知课本知识即可判断选B项。
3.(2013·黄埔区期末)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  )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互不了解,所以出现图片呈现的现象,故选D项。
4.(2013·辽宁五校模拟)“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
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发现新大陆”是指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受到高规格礼遇,是因为能给西班牙带来财富,故选C项。
5.《简明世界历史大全》写道:“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  )
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D.把欧洲、美洲和非洲结成世界市场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贸易”,结合所学可知“三角贸易”对西欧经济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A项是直接的表面现象;B、D两项与题干中强调的“对欧洲”不符。
6.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商业危机”
D.“贸易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题干反映的是欧洲的贸易范围、商品种类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的结果,故答案为B项。
7.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 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了“价格革命”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时间“1500年以后”可知该现象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故选D项。
8.(2013·邯郸质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节日纪念的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属于文明交流的成果。故D项正确。
9.“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历史整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B 20世纪30年代.西方各国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加大了对外的侵略扩张.加大对殖民地的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故②不正确.排除.——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B 20世纪30年代.西方各国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加大了对外的侵略扩张.加大对殖民地的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故②不正确.排除.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上台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A.煸动复仇主义情绪,获得人民的盲目支持 B.通过军事政变等恐怖事件确立法西斯统治 C.凭借法西斯政党通过国会选举夺取政权 D.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极权政治
有人认为,西班牙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C.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据此回答6—8题。1.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C.放弃关税壁垒&&&&&&&&&&&&&&&&&&&&D.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2.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上台方式的突出特点是:A.煸动复仇主义情绪,获得人民的盲目支持B.通过军事政变等恐怖事件确立法西斯统治C.凭借法西斯政党通过国会选举夺取政权D.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极权政治 3.有人认为,西班牙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C.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
  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各种因素终于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回答下题:
1.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说明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
C.美英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
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极力怂恿国民政府讨伐张学良,反对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是
A.惩罚抗日将士的抗日行为
B.维护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权威
C.营救对日一贯妥协的蒋介石
D.让中国的内战扩大,以便有利于它灭亡中国
3.张学良东北易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主要维护了
A.中华民族的利益
B.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
C.奉系军阀的利益
D.日本在华的利益
4.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支持中国亲英美派抑制日本侵略的真正原因是
A.由于亲英美派的态度
B.由于英美在华利益受到损害
C.英美坚决反对日本法西斯
D.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
5.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彻底破产的事件是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B.“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C.中共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即将公布于世的张学良回忆录,引起了海内外史学界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张曾经是
A.北洋军阀的少将  B.东北易帜的领袖
C.西安事变的主角  D.抗日前线的英雄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当时扭转时局的关键,下列理由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它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B.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C.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的序幕
D.它宣告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经济全球化,漫长又艰辛。风雨彩虹后,必将比蜜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贸易的合理性探寻 &&&&国际贸易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只要有分工就有交换(贸易)。根据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一国即使所有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别人低,所有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各种商品劣势程度上存在差异,也可以参与分工,并获得益处。 (1)假设A、B两国的两种商品生产情况如表所示,若A、B两国都参与国际贸易,A国应该生产哪种新产品(不考虑新产品质量等其它因素)?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理想变成现实的努力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2)依据材料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文明之花的感同身受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百口莫辩的是是非非《2014年:下一个世界末日》,书名耸人听闻,却是一本严肃读物,主题关键词是全球化和国际主义。作者尼克拉斯?鲍伊是著名的未来趋势预测专家,剑桥大学学院院长,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发生在最近这三年()冲击了全球的政治经济金融危机,剖析了阻挠世人正确认识这次危机的国家观念,提出了在未来如何解决国家认同的建议,以专求为未来寻求一条正确出路的可能。
——摘编自《上海证券报》&&
日起,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MADE&WITH&CHINA)为主题的30秒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这是“中国制造”的首个形象宣传国家公关活动。
——摘编自《中国经济导报》&&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发表对全球化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第四次访问中国,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开幕。 材料一:“法国工农业分布图”及巴黎、北京、齐齐哈尔相关数据比较表。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1)A农作物带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法国以这种作物为原料。__________工业发达 (2)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分析,B处成为法国最主要工业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比较巴黎与北京气候的差异及成因。(7分) 材料二: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法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在近代,两国的发展道路明显不同,法国对中国有相当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 (4)列举16~17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各一人,并指出他们的一项成就。 (5)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 材料三:2004年10月,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各地开幕。“中法文化年”是中法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两大文明展开对话与加深理解的文化盛事。中法建交40年的历史证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平等交往,而且能够互相借鉴、互利互赢。 (7)运用对立统一思想说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平等交往,而且能够互相借鉴、互利互赢”。 (8)中法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法关系是两国的特殊责任,中法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请从整体与部分关系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我的思路:欧洲列强通过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把亚洲.美洲及非洲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并通过对殖民地的直接掠夺.强迫性生产和垄断贸易等手段.使世界各地建立起经常的.稳定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我的思路:欧洲列强通过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把亚洲.美洲及非洲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并通过对殖民地的直接掠夺.强迫性生产和垄断贸易等手段.使世界各地建立起经常的.稳定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大西洋市场.东方市场通过欧洲连在了一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使工业革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殖民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历史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贫困落后.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进程差距大大拉大. ●时空隧道 历史再现 有关奴隶贸易的资料: 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以后.除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大肆掠夺黄金.象牙.香料等贵重物品外.主要从事奴隶贩卖活动.此项活动始于16世纪3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后来范围又不断扩大.最初殖民者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在西非沿海地区直接捕捉黑人.然后用船运到美洲或欧洲卖掉.接着又引诱.收买当地一些部落酋长.挑起部落战争.用枪支.弹药.烈性酒.纺织品等从非洲人手中换取战俘装船运走.由此开始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奴隶运输的情形是骇人听闻的.奴隶被用鞭子赶到船上.被强迫紧紧地一个靠一个睡下.有的奴隶在中途就死了.有的因患瘟疫而被抛进大海.运到美洲时.死亡率达1/3.有的甚至达到一半.但每次航行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达到高潮.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元凶.18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2.英国垄断了1/3. 在线感悟 16~19世纪的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了严重后果.由于奴隶贸易.非洲损失了近1亿人口.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奴隶贸易破坏了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中断了那里独立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奴隶贸易使西方获取了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英国等国家从奴隶贩卖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国内的积累.罪恶的奴隶贸易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可耻的一页.美国起草者杰斐逊指出: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是向人性本身进行的残酷战争.它侵犯了黑人最神圣的生命和自由的权利.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了一些芳济各会派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著: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给未成年者定罪、强奸及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年徒刑。 材料三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表明影响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因素有哪几个?(要求: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所学知识,阐明一下材料二判决的依据。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来看待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3)从材料三中提炼作者对地理大发现的主要论点。(要求:不摘抄原文且准确完整) &
中国铁路之艰难进程 材料一 1867年10月到1868年1月,清王朝召集中央高官和地方大员集体讨论铁路事宜,李鸿章的意见最具代表性 “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官不能治其罪,亦不能责令赔偿,致激民变”。 ——《中国: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材料二 & “用兵之道,贵审敌情。俄自欧洲起造铁路,渐近浩罕,又将由海参崴开路以达珲春。此时之持满不发者,非畏兵力,以铁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祸且不测。”“若一旦下造铁路之诏,显露自强之机,则气势立振,……不独俄约易成,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矣。” ——1880年刘铭传奏请建造铁路 李鸿章写信给张佩纶说,刘铭传的建议是他“所欲言而久未敢言”,而“幸于吾党发其端”,“闻都人士近日讲求洋务者,多亦不甚以为纰缪,殆国运中兴之几耶!惟事体重大……亦恐穷年毕世,不易卒业,时政苦文法拘束甚矣,庙堂内外,议论人心皆难划一,无真能主持之权,即断无通力合作之日。是以徘徊审顾,未即属草,少迟姑就事理,略一敷陈耳”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十九 材料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903年12月,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各省官商只要经过政府批准,都可以修筑铁路。次年年初,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共集资1670余万两白银,是当时各商办铁路中最大一笔路款。有学者说“这并不是因为当时川人最有钱,而是他们盼望铁路的心情最为殷切。” 至1949年为止,全国合计“修筑27380公里,拆除3290公里,保留24090公里”,有清一代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年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修建20公里。 ——采选自袁伟时:中国铁路艰难的接轨等材料 材料四: 帕尔森预言到,如果打通清国内陆腹地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完全可以将丰富的农产品运销到国外。帕尔森希望西方列强时刻牢记,20世纪清国的发展,将主要由清国自身的条件决定,而不会受到欧洲太多的影响。未来的大清国将会是一个吸收了一些外国观念但仍然保持本土特色的国家。 ——《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问题: (1)兴办铁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由中国人主持建造的第一条准轨(标准轨距)铁路是什么?例举中国近现代史上向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另一个第一吗? (2)根据材料,概述李鸿章在什么趋势下转变了对兴办铁路的思想。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兴办铁路”的解读。
中国铁路之艰难进程
  材料一 1867年10月到1868年1月,清王朝召集中央高官和地方大员集体讨论铁路事宜,李鸿章的意见最具代表性——《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材料二 “用兵之道,贵审敌情。俄自欧洲起造铁路,渐近浩罕,又将由海参崴开路以达珲春。此时之持满不发者,非畏兵力,以铁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祸且不测。”“若一旦下造铁路之诏,显露自强之机,则气势立振,……不独俄约易成,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矣。”
——1880年刘铭传奏请建造铁路
  李鸿章写信给张佩纶说,刘铭传的建议是他“所欲言而久未敢言”,而“幸于吾党发其端”,“闻都人士近日讲求洋务者,多亦不甚以为纰缪,殆国运中兴之几耶!惟事体重大……亦恐穷年毕世,不易卒业,时政苦文法拘束甚矣,庙堂内外,议论人心皆难划一,无真能主持之权,即断无通力合作之日。是以徘徊审顾,未即属草,少迟姑就事理,略一敷陈耳”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十九
  材料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903年12月,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各省官商只要经过政府批准,都可以修筑铁路。次年年初,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共集资1670余万两白银,是当时各商办铁路中最大一笔路款。有学者说“这并不是因为当时川人最有钱,而是他们盼望铁路的心情最为殷切。”
  至1949年为止,全国合计“修筑27380公里,拆除3290公里,保留24090公里”,有清一代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年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修建20公里。
——采选自袁伟时:中国铁路艰难的接轨等材料
  材料四 帕尔森预言到,如果打通清国内陆腹地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完全可以将丰富的农产品运销到国外。帕尔森希望西方列强时刻牢记,20世纪清国的发展,将主要由清国自身的条件决定,而不会受到欧洲太多的影响。未来的大清国将会是一个吸收了一些外国观念但仍然保持本土特色的国家。
——《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1)兴办铁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由中国人主持建造的第一条准轨(标准轨距)铁路是什么?例举中国近现代史上向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另一个第一吗?
(2)根据材料,概述李鸿章在什么趋势下转变了对兴办铁路的思想。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兴办铁路”的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铁路的造价高昂,每英里甚至高达数万英镑。为了吸引资金,政府与私人资本家大肆渲染铁路行业的高回报率以及发展前景,致使无数的商人、贵族以及普通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于铁路建设之中。1840年,英国铁路投资为2800万镑,而10年以后,竞高达2.4亿镑。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实属惊人,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拿出这么多的资金,而英国人正是凭借着工业品的对外贸易,才获得了发展铁路行业的充足投资。因此,英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相应地也确保了其在铁路行业上的优势,从而使得19世纪的英国,在各行各业上都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于是,这个小小的岛国,成为世界最强盛国家的基础便由此奠定了。充足的投资保证了铁路修建热潮久盛不衰,其结果是,在山峦起伏、河湖密布的不列颠大地上,一条条连接各大城市与港口的纵横交错的铁路修筑起来,其中包括大连接线、大西线、伦敦一伯明翰线等,铁路终于取代公路与水运,成为英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擅自《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二……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都始终没有改变。曾经产生了纺工和织工的手纺车和手织机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从1818年到1836年,大不列颠向印度输出的棉纱增长的比例是l:5200……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材料三我知道,英国的工业巨头们之所以愿意在印度修筑铁路,完全是为了要降低他们的工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但是,你一旦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的交通运输,你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各种必要的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所以,铁路系统在印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均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和影响。(2)概括材料二、三的主要观点。(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对印度的侵略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铁路的造价高昂,每英里甚至高达数万英镑。为了吸引资金,政府与私人资本家大肆渲染铁路行业的高回报率以及发展前景,致使无数的商人、贵族以及普通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于铁路建设之中。1840年,英国铁路投资为2800万镑,而10年以后,竞高达2.4亿镑。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实属惊人,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拿出这么多的资金,而英国人正是凭借着工业品的对外贸易,才获得了发展铁路行业的充足投资。因此,英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相应地也确保了其在铁路行业上的优势,从而使得19世纪的英国,在各行各业上都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于是,这个小小的岛国,成为世界最强盛国家的基础便由此奠定了。充足的投资保证了铁路修建热潮久盛不衰,其结果是,在山峦起伏、河湖密布的不列颠大地上,一条条连接各大城市与港口的纵横交错的铁路修筑起来,其中包括大连接线、大西线、伦敦一伯明翰线等,铁路终于取代公路与水运,成为英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 ——擅自《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二&&&&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都始终没有改变。曾经产生了纺工和织工的手纺车和手织机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从1818年到1836年,大不列颠向印度输出的棉纱增长的比例是l:5200……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 我知道,英国的工业巨头们之所以愿意在印度修筑铁路,完全是为了要降低他们的工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但是,你一旦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的交通运输,你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各种必要的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所以,铁路系统在印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 &&&&&&&&&&&&&&&&&&&&&&&&&&&&&&&&&&&&&& ——均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②概括材料二、三的主要观点。 ③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对印度的侵略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④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认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的殖民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