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成果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
参考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4|
上传日期: 22:23:0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当前人类面临哪些全球性重大问题?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爱滋病问题  爱滋病问题,更是一个凝重的话题,提及让人不寒而栗.艾滋病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幸免艾滋病的侵害.更为严重的是,全球艾滋病流行的势头还在迅猛上升,尤其是南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普通人群中的低感染率往往掩盖了艾滋病毒在高危人群中迅速扩散这一真相.  下面是从网络上搜寻的一组数据: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经夺去了3100万人的生命.仅在2003年就有3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又有约5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在2003年底的世界总人口中,估计有4000万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其中约300万是儿童.从这组数据看,爱滋病的流行和蔓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防治爱滋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爱滋病感染者的人权,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元月全球高峰会议提出了《爱滋病防治方案》,并且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爱滋病日”,协助世界各国发展爱滋病疫情防治策略,同时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提出关注爱滋病的呼吁.2005年至2007年爱滋病日的主题均是“遏止爱滋,履行承诺”.  爱滋病流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使劳动力丧失,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爱滋病流行使得医疗费用急剧增加,卫生资源被大量耗费;爱滋病流行导致贫困人口增加,加大贫富差距,造成大批的孤儿,增加社会负担;爱滋病流行导致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降低.  这样看来,爱滋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我国对爱滋病的控制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同时,要标本兼治.控制爱滋病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进行卫生宣传,用科学的知识武装思想.同时,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控制爱滋病的社会环境,提倡社会对爱滋病人的关怀,平等对待爱滋病人,尊重他们的权利,降低他们传染他人的危险.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三)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复习
15:35:01 阅读7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贫困问题  思来想去,贫困问题似乎是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的顽疾,21世纪仍是与现代这会相伴随的社会现象,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首要的全球问题.  我们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人类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统计称,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与此同时,由于发展不均衡和分配不合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拉大了.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客观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以最富有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虽然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享有很高的生活水准,但在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上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为典型,已经成了困扰美国的一个社会顽疾.  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为实现社会公正、平等、正义的远大目标和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理想,人类多次向贫困宣战.然而,直到21世纪,尽管世界经济年年增长,社会财富日积月累,但贫困却在全球蔓延,消除贫困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问题中的首要任务.  令我们欣喜的是,1990年联合国制定的《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和同年在巴黎举行的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通过的《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这确实是一大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群众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10月17日为世界消除贫困日.联合国贸发会也就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发展战略、多边贸易体制改革、贸易与投资、缩小贫富差别、南南合作、加强贸发会议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二)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复习
15:31:19 阅读149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环境问题  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们发展的最佳机遇时期,科技的进步正逐步带给我们新的繁荣和富有.但是,技术却是一把双刃剑,倘若缺乏理性的指导和科学的调控,则会伤害到我们人类自身.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正遭受严重威胁,这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危机.  首先是环境污染.为了追求过多经济价值,人类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我们的环境质量在降低,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在加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之一.  其次是资源过度利用.日,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表题为《活着的地球》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树木种类减少15%.可见,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保护资源已刻不容缓.  第三是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已经成为全人类思考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碳排放增加速度几乎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使大气层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以前工业时期提高俩30%.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等等现象说明,全球变暖的现实正在不断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  第四是能源危机.由于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人类对这些能源的需求量又相当大,同时,新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又未能建立,因此,在交通运输、金融业、工商业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问题.国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的普遍估计,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石油资源将会开采殆尽.更有甚者,人类有可能由于抢夺能源而引发战争.  第五是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现象的产生,严重破坏了地球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地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少,生物数量也在急剧下降.科学家通过考察发现,许多物种数量已经减半.英国剑桥环境保护监察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黑犀牛的数量已经从1970年的6.5万头减少到3100头.非洲象则从1980年的120万头减少到50万头,而在过去的100年间,老虎的数量减少类95%.  全球的环境问题已让我们悚目惊心,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当是消除贫困的良药和妙方,愿我们共同为此而奋斗.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一)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复习
15:28:32 阅读119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人口问题  岁月的钟摆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当21世纪的指针指向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人口问题已悄然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  走在街道旁,挤在公交上,逛在超市里,随处可见拥挤的人潮人山,乃至让人步履维艰,喘息困难.与此有关的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严重阻碍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  人口问题是个凝重的话题,我几乎不敢触及.但是人口自身的发展、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资源、人口与自然环境等问题已经在不觉意间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及发展.  首先是人口数目增多.近百年来,世界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2025年80亿喝2050的93亿,预计全球人口最终能稳定在105或110亿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起空前的危机.  其次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这多么让人感到可怕.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化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年解决人口老龄化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第三是养老问题.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安老养老,它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责任,它需要社会服务.中国是人口大国,有专家称,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时代,因此,养老问题对中国老说,责任与压力空前剧增.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养老院养老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着现代化进程.最近几年,我国政府正加大力度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以及推广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是人口质量.人口数量表示一定空间下的人口规模,而人口质量则是一定人口规模下的人口的各种特质,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通常称之为品德、智能、体质.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近期,浙江省卫视《公民行动》节目中播出一期节目“铁链男孩”,节目里母子俩均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湖南省卫视的公共频道也播出了一个“家有傻媳”的节目,傻媳夫妇俩一个残疾一个弱智.这两期节目中的主人公都生活的十分清苦,生活艰难.这两个事例说明具有不同残障的人数不在少量,它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人口质量不容乐观.  呼吁全球都要关注人口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
  要有的放矢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所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文/陈须隆
  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要有的放矢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所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与资源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均产生巨大影响。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据联合国权威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预计全球人口将由2015年的73亿增加到2023年81亿和2050的96亿;全球人口最终能稳定在105亿或110亿左右。全球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尤其严重,可能会引起空前的危机。
  其次是人口老龄化。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人口中有5亿多人年龄在60岁或以上(占全球总人口近8%)。发展中国家以欧洲和中亚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占总人口的11.4%。人口老龄化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未富先老”构成空前严峻的挑战。
  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愈发突出。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一些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直接威胁。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际冲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被延迟或减排力度不大,那么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日益严重。
  三、资源问题。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2002年发表报告《活着的地球》指出,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揭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树木种类减少15%。
  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水资源问题日趋严峻。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在发布201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时指出,从目前的走势来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对的“全球水亏缺”,即对水的需求和补水之间的差距,可能高达40%。
  四、金融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言。这些金融危机能够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导致全球经济局势扑朔迷离,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最近的一次危机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在年间增加了近3000万,而且据估计,目前的失业人数仍远远超过危机发生前的水平。经济冲击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后果,尤其是当冲击引发了低人类发展水平和冲突的恶性循环时。
  金融冲击(例如银行业危机)是人类发展指数放缓最有可能的诱因。在国际资本流动性较高的时期,受到银行业危机影响的国家似乎更多一些。在资本管制盛行的年间,几乎没有几个国家发生银行业危机。但在资本流动自由化和金融市场进一步整合之后,银行业危机的发生次数便急剧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欧银行业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这种金融不稳定正在日益加剧。
  五、政治问题。全球政治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大局。
  首先是国际秩序与体系变革问题。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南升北降”和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的东移,国际权势重构中的失势与增势失序与增序并存,秩序之争加剧,变革呼声高涨。
  联合国改革、尤其是安理会改革成为全球性热门议题,将对世界格局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最为引人注目的安理会改革问题仍然泥足深陷,僵局难破,激化了国际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在国际权势重构和国际体系变革背景下,南北关系与南南合作的全球意义上升。妥处南北关系,聚同化异,避免制造新的分裂线和二元对立结构至关重要。南北关系应更具包容性,应更多考虑三方合作。南南合作的加强将有利于推进南北关系,但不能取代南北合作的主渠道作用。
  从全球看,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思维仍在作祟。地缘政治回归、颜色革命蔓延、人权问题政治化等无不与此有关。其将严重阻碍对全球性问题的合作应对。
  民族分离主义仍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民族问题。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当今世界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越来越多地利用国际形势于己有利的变化,力求扩大原有事态,谋求国际支持和干预,促使其要求国际化。
  “保护的责任”问题引发政治争议。反对者担心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大肆行使“新干涉主义”,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侵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支持者则认为应将“保护的责任”拓展至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
  不平等威胁政治稳定与人类发展。全球最富有的85位富豪所拥有的财富与最贫穷的35亿人口的财富总额相当。不平等是人类发展的一个严重威胁,如果不平等指数超过某个特定阈值,便会危害到发展、减贫以及社会和政治管理的质量。高度不平等还会削弱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助长有影响力的群体的寻租行为。
  六、恐怖主义问题。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公敌。恐怖主义不仅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是21世纪世界安全的头等大事。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共识日益增多,合作日趋深入,取得了不少积极进展。但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并未铲除,国际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远未消除,国际反恐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国际恐怖主义正向全球化、长期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非洲继中东之后成为恐怖主义活动高发区,欧美国家本土恐怖主义威胁上升,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目标。恐怖组织把互联网作为开展恐怖活动的关键工具,网络恐怖主义成为世界新威胁。极端伊斯兰势力对欧美的暴恐袭击,加剧了伊斯兰教和西方文明的冲突,引发西方强烈反击,报复与反报复轮番上演。
  七、核安全问题。其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核战争威胁与军备控制问题,也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核安全”与“核安保”问题。
  总体看,核武器的扩散趋势难以遏制,呈现扩散趋势,加之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剧,消除核武器的威胁并没有绝对可靠的保障。核技术、核材料、核武器、弹道导弹及技术向某些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可能加速。
  “核安全”和“核安保”问题凸显。“核安全”指的是核能利用安全。“核安保”指的是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保卫,防止人为偷盗运输高浓缩铀等核材料。一些恐怖分子寻求获得核武器,核材料的走私和扩散日益严重,核恐怖主义问题已经提上国际合作的议事日程。
  八、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已成为影响各国可持续发展及世界和平稳定的战略性问题。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供给安全、价格安全、运输安全和能源消费的环境安全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十分明显。加快能源研究的步伐,加强全球能源治理,已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重要课题。当前,全球能源版图出现重大变化,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异军突起,使美国和西半球成为重要能源供应地。发展中国家缺乏能源定价权,确保能源长期稳定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九、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综合性安全挑战。网络安全涉及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设施安全等。当前,随着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一些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已着手酝酿“先发制人”网络打击政策,网络军事化趋势有所抬头。2013年发生的“斯诺登事件”就是美国政府对全球进行大规模网络监视和攻击的例证。
  十、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挑战和日趋复杂的形势,极端天气、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国际游资炒作、有关国家囤积性采购,都是导致粮食短缺和国际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粮食价格骤升和经济衰退延缓了消除世界饥饿的步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在年期间,大约8.42亿,即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得不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同时,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农产品市场的金融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未来粮价可能会更不稳定。近期的粮食价格走势表明,未来将是粮食大国的天下,而非武器大国的天下。
  十一、毒品泛滥问题。世界毒品形势严峻,并出现一些新的动向,其中最突出的是:全球黑社会组织与毒品集团正以不同形式联手,成为威胁全球的不安定因素;麻醉品渐呈多样化,各种“软毒品”成为毒品消费市场上的“新宠”。据估计,全球吸毒人数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而吸用人工合成毒品的人数增长最快。毒品的生产、加工、贩卖和消费已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国际性网络。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高达1万亿至3万亿美元;其中,每年有3000亿到5000亿美元的黑钱通过一些世界金融中心被合法化。
  十二、移民(难民)潮问题。伴随着商品、服务和投资在全世界流动,人们也以创纪录的数量跨越国界。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批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际移民占全球人口的3%以上。此外,地区性冲突不断和自然灾害频仍,导致难民人数急剧增加。随着移民(难民)的数量增多,移民(难民)接收国频频发生城市地区的种族冲突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加强对移民的限制。针对发达国家的限制移民(难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起有关国家之间对外关系的紧张和人道主义的谴责。
  十三、卫生问题。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凸显。除了艾滋病等继续蔓延外,禽流感、埃博拉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传染性疾病接踵而至,既引起了世界性恐慌,也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埃博拉疫情还暴露了非洲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建设滞后,亟需推进能力和机制建设。国际社会应及时伸出援手。
  十四、贫困问题。在10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2亿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过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维贫困指数(MPI)来衡量,估计在91个发展中国家有15亿多维贫困人口。多维贫困指数在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用于衡量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遭受的剥夺,按照该指标来衡量,全球有22亿人口生活在多维贫困或准贫困(共10种剥夺)之下。所以,2015年后发展目标仍应将脱贫置于核心和首要地位。□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面临的挑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