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主人公怎样到小人国

格列佛游记试题和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格列佛游记试题和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格列佛游记》同步训练(含答案)
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来稿请惠寄!
《格列佛游记》同步训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 &&&国的&&&&。(英、斯威夫特)
2、格列佛在____&&& _____遇到了可怕的风暴。(苏门答腊)
3、格列佛吃了含催眠药的食物,昏睡后被运到了首都______&&& ___城市。&(密而登都)
4、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__________&&&&&& &(不来夫斯古)
5、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___&&&&& ____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印度)
6、格列佛应“好望号”船长______&&&& ____邀请在一次出航。(威廉q罗宾逊)
7、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英国、荷兰等)
8、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 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借助磁石)
9、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几种&&&&&&&&&&&&&&&&&&&&&&& 。(两种;一种温柔&一种严厉)
10、在“飞岛”上国王陛下巡视这个国家第二大的城市是____&&&&& _____。(林达洛因)
11、“慧S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_____&&&&&&&&&&& ___大会。(全国代表大会)
1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_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__________国名)(跳绳比赛、慧S国)
13、慧S马族两个美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友谊、仁慈)
14、作者在慧S国待了多久__________?(三年之久)
15、小人国中人们的身高大约是________;在大人国里,居民身高&&米、麦子也有&&&米。(15厘米、18、十多米)
16、飞岛上的臣民与国王对什么感兴趣,写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学、音乐)
17、马国的畜生是__________。(耶胡)
18、《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等原因流落到&&&国、&&&国、
&&&国、&&&国等地的经历。(海滩、小人、大人、飞岛、慧S)
19、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划分阵营,两派是&&&&党、&&&&党。(鞋跟高低、高跟党、低跟党)
20、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国,展示了&&&&&颠倒的怪诞景象。(慧S、人兽)
21、格列佛在大人国的语言是&&&&&教的。(农夫的女儿葛兰达克利赤)
22、在飞岛国中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
23、千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站名源于《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S国游记)中提到的怪物&&&&&& &,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耶胡)
24、《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 的色彩。(小人国、大人国;讽刺)
25、《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________的想象、________的手段和________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与讽刺。(神奇、夸张、寓言)
26、为了给格列佛提供食品,“小人国”皇帝下令每天早上必须送上__________ 头牛、__________只鸡及其他食品。(六;四十)
27、大人国的“安息日”是每星期的&&&&&&&&&&& 。(星期三)
二、简答题
1、本书讲述的是什么?
(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2、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
(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3、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那些险阻。请举出两例
(1)两只老鼠爬上床,与老鼠格斗。(2)一只比牛大3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3)农民把格列佛带到集市,强迫他做各种姿势赚钱。
4、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三个来?
(1)收集黄瓜中的阳光;(2)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3)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4)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5)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可以节省用牛耕地的;(6)用蜘蛛丝织布。等等
5、“慧S”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个词语)&(贤明、团结、爱国、无畏等)
6、格列佛在小人国如何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
(拿绳索、钩子拴在敌舰上,一下子拖走五十艘最大的敌舰。)
7、格列佛在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扑灭了利浦特王宫的大火?(他在王宫上撒了一泡尿)
8、《格列佛游记》是讽刺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1)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2)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
9、作者去马国是以什么身份出行的?(作者这次是以船长身份出行的)
10、格列佛到达飞岛国,它是以什么来为食的?
(岛上岩石林立,但格列佛找到很多鸟蛋,燃起一堆石南草和干海草,烤蛋吃。)
11、格列佛在烤食物时用的工具是什么?(格列佛随身带着火石、火镰、火柴和取火镜等)
12、飞岛国人的外衣上饰有什么图案?(他们的外衣上都饰有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图案,中间夹杂着许多乐器如笛子、竖琴、喇叭、吉他还有提琴等。
13、飞岛上的人对什么有精深的造诣?(数学和音乐)
14、在格列佛主人的家里,主人的九岁的女儿给格列佛起了一个什么名字?(格里尔特里格)
15、在飞岛是一个直径为五十码的峡谷,天文学家可以从那里下去,进入到哪里?(天文学家之洞)
16、飞岛国游记中飞岛国对地面的统治讽刺现实中的什么?(英国对爱尔兰的侵略)
17、慧S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什么?&(要不要把耶胡从地面上消灭干净。)
18、利立浦特与不来夫斯库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打鸡蛋是大头还是小头。)
19、格列佛与小人国大人国国民身高的比例分别是多少?&(12:1和1:12)
20、《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格列佛的性格有:热爱冒险、刚毅勇敢、心地善良、善于思考等。
21、简要概括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公正无私,治国有方,主张和平,代表了理想的君主。
22、读了本书,让我了解到18世纪时英国两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现状,更让我感触到作者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上一份资料: 下一份资料: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下面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游历小人国的一段文字,请你读一读
练习题及答案
下面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游历小人国的一段文字,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  我花了一些时间招待了这几位贵宾,使他们十分满意又十分①_______(A、惊讶 B、惊奇)。我希望他们答应我,能代我向他们的皇帝致以最诚恳的敬意。大皇仁德广被,举世同钦,在我回国之前,我决定要去专程陛见。因此后来我yè见我们的皇帝的时候,就请皇帝准我去②_______(A、拜会 B、会晤)不来夫斯古的君王。虽然他当时答应,我却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态度十分冷淡。我猜不出这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有个人私下告诉我:佛林奈浦和鲍尔高兰把我和大使交谈的情况③_______(A、奏明 B、汇报)了皇帝,认为这是我怀有二心的表现。不过我问心无kuì。这样我才对朝廷和大臣的真面目第一次有了一些不完全的认识。(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仁德广被(   ) 朝廷(   ) yè(   )见 问心无kuì(   )(2)“举世同钦”中的“钦”字,查字典应该查部首____,它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3)根据文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________。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地的经历。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pī cháo 谒 愧(2)“钅”或“金字旁” 含义:敬重。(3)①B ②A ③A(4)“乔纳森·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大人国、飞岛、马(慧姻)国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下面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游历小人国的一段文字,请你读一读”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文史常识、
正确使用词语、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语文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就是拼音。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号表示汉语的发音。对应汉语音系学(现代音韵学)的汉语音节结构划分,汉语拼音的形式构成也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
本考点要求考生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隔音符号及字母顺序;掌握和运用拼写规则;能正确规范地认读字音;注意方音辩正,知晓本地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不同并加以纠正;能注意辨析常用多音字、异读字、形声字和形近字的读音。
字音的考点及技巧:
主要考查内容:一方面是拼写规则的识记和应用,另一方面是常用字读音的判定,包括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字。
主要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也会有改错题格式。
应试技巧:
(一)从选字的角度来看??
一是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二是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
三是要注意易读错字的读音。
(二)从考生答题的角度来看
一是仔细审题、读题。
二是联想列举相关知识比较识别。
三是运用排除法快速做答。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应特别注意一些成语的读音,导致考生读错成语读音的原因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读成偏旁或半边而误读 受形声字造字法的影响,许多字古音、今音异位,这时如果根据其声旁去读,就可能出错。如下面括号前的字一定要注意。(括号内为正确读音)
良莠(yǒu)不齐馋涎(xi&n)欲滴栉(zh&)风沐雨振聋发聩(ku&) 一蹴(c&)而就同仇敌忾(k&i)唾(tu?)手可得无裨(b&)于事 蚍(p&)蜉撼树面面相觑(q&)苦心孤诣(y&)恪(ka)守不渝 涸(h?)泽而渔高瞻远瞩(zhǔ)翻箱倒箧(qia)耳濡(r&)目染 刚愎(b&)自用孤注一掷(zh&)
2、忽视近似字而误读 受形近字的影响,视觉越位,读成与之形近之字的读音,时间一长,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
病入膏肓(huāng)暴殄(tiǎn)天物负隅(y&)顽抗鬼鬼祟祟(su&) 怙恶不悛(quān)居心叵(pǒ)测如火如荼(t&)恃(sh&)才放旷 未雨绸缪(m?u)揠(y&)苗助长偃(yǎn)旗息鼓煮豆燃萁(q&)
3、忽视多音多义现象而造成误读 多音多义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它也会给成语读音造成一定的障碍。
直言贾(gǔ)祸自给(jǐ)自足妄自菲(fěi)薄鬼使神差(chāi) 如法炮(p&o)制弱不禁(jīn)风大腹便便(pi&n)丢三落(l&)四
4、忽视特定语法现象而造成误读 成语中某些字还保留了古音,如果忽视了,也会造成误读。
自怨自艾(y&)一暴(p&)十寒图穷匕见(xi&n)虚与委(wēi)蛇(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名称:
即指字的形状。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字是语意的最基本单位,即语素;字形是指为了表达这个意义的具体表达。
例如「字」的字形,便是一个「宀」下有一个「子」;「形」的字形,则是一个「开」的右旁有三撇「彡」。
由于两字的字形不同,我们不会把它们相混。同一字可以有不同的字形,而不影响其表达的意思。
例如拉丁字母第一个字母,小楷时可以写作「a」或「a」;又如汉字中的「令」字,第三笔可以是一点或一撇,最末两笔可以作「ㄗ」或「マ」。汉字中的&強/强&、&戶/户/戸&。
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6964《信息技术&字型信息交换》中定义字形为&一个可以辨认的抽象的图形符号,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设计&。
形音义每个汉字均有三个属性:
形状(形)、声韵(音)、逻辑(义),统称&形音义&。
考点解说: 文字也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和多种检字方法独立识字。从全国中考试题对文字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①能使用多种检字方法使用字典、词典;②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③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④从词语、句子或语段中发现并改正错别字;⑤从广告词中找出因创意而用错的字并进行原因分析。
题型分析:
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文字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②改错题:在所列词语中找出错别字并按顺序规范、端正、整洁地改正在田字格或方框里;在语段中找出错别字并在文后横线或括号中改正;找出所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拼音后的横线上填写相应汉字。
解题策略: 文字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对3500个常用汉字能规范、清楚、端正地书写,平时在写作、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要特别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形似字、注音的常用字和日常生活广告中的错用字。
左形右声:偏 铜 冻 征硝 城 右形左声:攻 劲 削 瓢故 雌
上形下声:管 霜 爸 芳崖 界 下形上声:慈 斧 贡 忿凳 膏
外形内声:固 病 阀 园裹 衷 内形外声:闻 问 闷 辩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
(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
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
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
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
(三)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
左形右声:偏&铜&冻&征硝&城&&右形左声:攻&劲&削&瓢故&雌
上形下声:管&霜&爸&芳崖&界&&下形上声:慈&斧&贡&忿凳&膏
外形内声:固&病&阀&园裹&衷&&内形外声:闻&问&闷&辩&&&
(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
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
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n&,&壁&和&璧&都读&b&&。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和&烛&(zh&)。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
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是一种植物的名称。&&&
(五)查字典&&&&
1.音序检字法&
如果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想查这个字的意义,就可以使用音序检字法。&
例如查&津&字的意义。知道&津&读jīn,按这个音节的声母&j&去查&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知道属于jīn的音节的字在哪一页,然后再找到这一页,就查到&津&字了。&&&
2.部首检字法&&&
如果不知道某一个字的读音,就可以使用部首检字法。例如查&津&字,首先确定要查的这个字属于&氵&部,然后从&部首目录&中找到&氵&部在&检字表&中的哪一页,再从&检字表&查出&津&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注意:在&检字表&中查&津&字的笔画,只查除去部首部分的笔画,即只查&聿&的笔画--6笔。&
考点名称:
检字法即查字法。是工具书或其他工具书里的文字排列次序的检查方法。
检查汉字常用的有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笔画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
20+6形符四码检字法是新发明的一种简明、精确、高效检索汉字的编码检字法,其检字编码与打字编码统一。
查字典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部首检字法:
按汉字的部首编排顺序查字的方法。
②笔画笔顺检字法:
所谓笔画法,是按汉字的笔画数多少排列,少笔数排前,多笔数排后的检字法。
所谓笔顺法,是按汉字的笔形顺序,确定排列先后的检字法。
③音序检字法:
音序查字法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所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来查检汉字的方法。
④四角号码检字法:
先将笔形列为10种,用0-9代表,查字口诀是: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字典中几种主要符号的含义:
引:是引用;
喻:是比喻;
转:不是原创而是转自哪里;
连:可能是连音;
叠:表示本字可以重叠,构成大致同义的词,不另加注释;
外:表示外来语。
举例按要求填空:
1.&漫&字共有(14 )画,第十三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M ),再查音节( man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11D )画。
&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1)水过满向外流
(2)满、遍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漫山遍野&的&漫&应取第( 2 )种解释。 &漫不经心&的&漫&应取第( 3 )种解释。&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的&漫&应取第( 1 )种解释。
2.&荡舟&的&荡&字,字音应取(dāng,d&ng,d&n),是( )结构的字,音序是( D )。
&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清除 (2)摇动 (3)洗 (4)不受约束
&荡舟&中的&荡&应取第( 2)种解释。 &倾家荡产&中的&荡&应取第( 1 )种解释。 &放荡&中的&荡&应取第( 4 )种解释。
3、&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
音节( xiang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8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4&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①委曲,冤枉;⑤姓。将下面词语中&屈&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顽强不屈(2 )能屈能伸( 1 )理屈词穷(3 )屈打成招(4 )
5.&赞叹不已&的&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y)。&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已经;②后来;③止。这里应选第(3 )种解释。
6.&固&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5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G ),再查音节( gu )。&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结实;②坚定;③本来。&人固有一死&的&固&应取第(3)种解释。
7.&盛气凌人&的&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8 )画,第九笔是( )。&凌&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冰;②迫近;逼近③侵犯;④升高。&
考点名称:
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1)&先母&&先父&已作古
&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
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
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
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
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
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
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
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
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
(4)&莘莘学子&多少人
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
&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
&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
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
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
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文史常识的掌握没有捷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辨别和识记才能准确、灵活运用,主要的考查题型也比较灵活。
其中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和判断题、改错题都有涉及。
中国古代主要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文史常识类试题
1.从姓氏的演变看,下列姓氏中较古老的应是 B
A.赵 B.姬
C.元 D.吴
2.中国与西方在亲属称谓上有很大的不同。如: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英文只用&uncle&和&aunt&,而中文则用&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差异所反映的实质是 D
A.汉字比英文有更强的表现力 B. 英语比汉语的内涵更为丰富
C.西方人更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D.中国人较西方人更具家族观念
3.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俩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的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B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技术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制生产工具出现
4.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
破虏改为永静等。根据所学史实判断,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B )
A.实现统一后 B.澶渊之盟后
C.东京保卫战后 D.宋金和议后
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C
A.备、操 B.玄德、操
C.备、孟德 D.玄德、孟德
6.&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 B
A.公元前6世纪后期 B.公元前5世纪后期
C.公元前6世纪前期 D.公元前4世纪后期
7.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与第二次统一,两者时间相距 A
A.500年 B.501年 C.809年 D.810年
8.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他根据中国的立法把这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应起源于 B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元世祖时期
9.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靖康&是指 B
A.河南开封 B.宋钦宗年号
C.宋徽宗庙号 D.宋徽宗谥号
10.&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9年春节的一条祝福短信,其中的 &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D
A.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考点名称:
正确使用词语: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
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词的构成方式:
一、按音节可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
单音词就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多音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二、根据词的不同内部形式,可以把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单纯词各个音节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
多音节的单纯词又可以分为①连绵词②叠音词③音译外来词④拟声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在构词中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粘贴在词根的前后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根据词根、词缀的结合情况,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类型。
1、复合式:
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这是汉语构词中最重要,最多产的结构类型。
从词根与词根的关系来看,又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联合式②偏正式③补充式④动宾式⑤主谓式
2、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
根据词缀和词根的不同位置,分为一下两种类型:
①前附加式(词缀+词根)②后附加式(词根+词缀)。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例如:红扑扑、闹哄哄
3、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根据重叠的特点,分为AA式和AABB式。
比如AA式:爸爸、姐姐、星星等;AABB式:条条框框、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等。
词语分类:
一、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1、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
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
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二、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
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三)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多用现象。如:
他(人称代词);
怎么(疑问代词);
还(语气副词);
不(语气副词);
来(行为动词);
下回(量词);
我(人称代词);
还(重复副词)来;
有(存现动词);
借(行为动词);
有(存现动词);
还(行为动词);
再(重复副词);
借(行为动词);
不(语气副词);
难(形容词)。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面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游历小人国的一段文字,请你读一读”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概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