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杂草是麦田常见杂草杂草防除工作的重点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一、麦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和防除时间;我县麦田杂草主要包括节节麦、看麦娘、雀麦、猪秧秧;小麦播种以后,麦田杂草通常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是;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危害重;二、麦田杂草综合防治;(一)农业防除;1、轮作倒茬;2、深翻整地;3、清除杂草;(二)化学防除;秋季化学除治;在以雀麦危害为主的麦田,可亩用老马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一、麦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和防除时间
我县麦田杂草主要包括节节麦、看麦娘、雀麦、猪秧秧、播娘蒿、麦家公、荠菜等。由于麦田恶性杂草强大的繁殖力以及防治方法不科学等原因,致使麦田恶性杂草在我县局部麦田危害呈上升的态势,发生面积迅速扩大,逐渐成为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类,严重制约了我县小麦的安全生产 。
小麦播种以后,麦田杂草通常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是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即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出苗数占总数的95%~98%:第二是小麦返青期,即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还有少量杂草出苗。
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危害重,是防治的重点,也是麦田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这时麦田杂草大部分出土,而且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抗药性差,防治效果好,一次施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杂草的危害,且因施药早施药间隔期长,除草剂残留少,对后茬作物影响小,但温度过低时(日平均气温低于50C)不易施药防治,否则,防治效果差。到第二年春天,也就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杂草耐药性相对增强,则用药效果相对较差,并且小麦拔节后易产生药害。
二、麦田杂草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除
1、轮作倒茬。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与作物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近,采取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种植作物则改变杂草生活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如对于恶性杂草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采取与棉花、蔬菜等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可有效减轻危害。
2、深翻整地。通过深翻将前年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出苗,同时又可防除刺儿菜、田旋花等多年生杂草,切断其地下根茎或将根茎翻于表面曝晒使其死亡。
3、 清除杂草。麦田四周的杂草是田间杂草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风力、流水、人畜活动带入田间,或通过地下根茎向田间扩散,所以必须清除,防止扩散。
(二) 化学防除
秋季化学除治
在以雀麦危害为主的麦田,可亩用老马双虎或小牛燕雀灵20-30毫升,先配成母液,再对水3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
在以看麦娘或野燕麦危害为主的麦田,亩用老马药包C方1套,对水3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
对于以冬前出土为主或冬前出土量较大的荠菜、麦家公、播娘蒿等阔叶杂草,可选用2,4D异辛酯、唑草酮(快灭灵)、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等;
在以猪殃殃等恶性阔叶型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小牛速耕1套,对水3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
对阔叶草与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可选用杜帮巨星、麦佬等加世玛混合使用,混配时要先把二者现场配成母液后倒入喷雾器,避免将药直接倒入。
对于秋治遗漏的麦田,此时麦田恶性杂草的植株相对较大,抗药性增强,除治效果较差,且易产生药害。因此主要是在4月底5月初恶性杂草开始抽穗,症状表现明显,在其种子成熟前,以组织人力集中拔除为主,并要带出田外集中销毁,不能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路旁。
三、麦田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1.选用安全对路除草剂品种。使用除草剂,首先要对所除草的作物和后茬作物安全,对后茬作物有影响的应选择残效残留期短的除草剂品种,为提高除草效果,应根据草种选择除草剂种类。
2.严格用药剂量。要严格用药剂量,按推荐剂量使用。如果用量过大,不仅对小麦造成药害,而且有时对后茬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如剂量过低,则对杂草防治效果差,起不到除草保麦的作用。
3、喷施要均匀。稀释除草剂最好用二次稀释法,喷施要均匀,亩用药对水量不少于30公斤,一次喷匀,不可重复喷施。
采取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先用罐头瓶、小碗等容器放入药剂,加适量水轻轻搅动使药剂完全化开,配成母液;然后在喷雾器里加入半桶水,按每桶用药量加入配好的母液,再加满水,搅拌均匀后喷施。要选择扇形雾喷头、雾化好的喷雾器,均匀喷施,不能漏喷、重喷。对剩余药液,不要嫌浪费,可以直接倒在田外的路上,绝对不能再重复喷施到已喷过药的
麦田。重喷易产生药害,造成小麦部分叶片出现褐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心叶未死。
4、外界条件要适宜。麦田除草剂的使用宜在无风的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以前用药。气温高,光照足能增强草吸收药液的能力,风大易造成药液飘移,喷药不均匀,对临近其他作物(果蔬类)造成药害。
5、不可随意与其它药剂混用。世玛可与苯磺隆混合使用,但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快灭灵、奔腾、2-4D以及含有乙羧氟草醚成份的除草剂混用。
6、对小麦品种的选择。有些角质、硬质型小麦品种对世玛比较敏感,不宜喷施世玛除草剂,或使用前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无害后再大面积施用。
7、根据苗情、草情使用。 晚播以及遭受冻害、病害、营养不良的弱苗麦田,禾本科杂草零星发生地块,不宜使用世玛。另外,世玛要在冬前使用,严禁在春季麦田喷施,以防产生药害。
四、出现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使用,药害的产生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
除草剂药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除草剂本身的质量问题、不良气候条件影响、农作物生育敏感期、还有施药者用药技术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如果不小心出现药害,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施肥:药害较轻时,作物的部分叶片出现褐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心叶未死,可以通过加强肥水管理,补偿部分叶片损失,一般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当药害表现为小麦缺乏营养症状时,则应及时补施速效化肥或有机肥,促进小麦迅速生长,提高植株自身抵抗药害的能力。如2,4-D类除草剂在小麦苗期使用不当,发现有筒状叶时,要增施分蘖肥,促进分蘖,增加成穗率,以减少药害损失。2、调节剂:因触杀性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喷施叶面肥促进作物迅速恢复生长,从而相对减轻药害;因生长素类型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以减轻药害。3、中耕松土: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地温,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从而减轻药害发生程度,增强植株恢复能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15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等内容。 
 根据新沂市杂草发生情况, 提出综合应用农业、 化学等防除措施的麦田除草技术意见。 关键词 麦田杂草;农业防除;化学防治 杂草与小麦争光、争肥,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  麦田草害及其防治技术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麦田草害及其防治技术 摘要 针对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其为害、麦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提出防治措施及化除时的注意...  麦田杂草发生防治论文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介绍麦田杂草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 除方法,以为麦田杂草的防治提供参考。...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麦田(大麦、小麦)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 以冬前为多,如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棒头草、婆婆纳、 野豌豆、播娘蒿、野...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研究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研究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研究麦田杂草是限制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与小麦 同时发生,不仅争...  鲁山县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及防除对策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鲁山县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及防除对策 摘要 多年来,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查阅鲁山县历史 ...  黄淮地区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摘要介绍黄淮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以及化学除草...草混生田块,可先防除 1 遍阔叶 杂草,隔 3~5d 再防治 1 遍禾本科杂草。...  麦田杂草防除的策略,必 须遵循植保工作总体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要运用...其发生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耕作制度的变化 免耕和硬茬播种等技术...2007年麦田杂草发生防除情况及稻田杂草防除工作打算(东台)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07年麦田杂草发生防除情况及稻田杂草防除工作打算(东台)
总评分4.2|
浏览量79505
用知识赚钱
&&2007年江苏部分县市夏熟杂草总结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麦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河南农业》2000年11期
麦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现将麦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1 旱地麦田1
1 杂草的种类 旱地麦田的主要杂草有猪殃殃 (涩罗秧、拉拉秧、粘草 )、播娘蒿、(米儿蒿 )、野油菜、田芥菜 (剪子胶、赶驴棍 )、大巢菜 (野扁豆秧 )、野燕麦 (燕子麦 )、泽漆 (貌貌眼、貌儿眼 )、蓟 (刺角芽、刺儿菜 )、荠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志科,周明文,张传伟;[J];河南农业;1995年01期
印家厚;[J];农资科技;1994年06期
张自亮,雷书芳,陈占宽;[J];河南农业;1995年06期
周小刚,张辉,王朝斌,鲜宇清;[J];四川农业科技;2002年09期
刘宝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3年07期
车晋滇;[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年05期
陈虹;王润龙;孔繁玲;;[J];农村科技;1998年07期
郭宗贤;[J];植物保护;1991年01期
都爱军;李新斌;张晋;刘琪;;[J];湖北植保;2006年01期
郭华生;李艳茹;王志强;;[J];现代农业;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军;王朝华;苏增朝;;[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朱素贞;王殿军;;[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陈昊;潘进军;;[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孟丽;孙华;刘荷芬;;[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李国振;;[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张玉聚;宋凤仙;潘同霞;李菊梅;;[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王小梅;王晓伟;尤俊花;王丽娜;张夫刚;;[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郭慧卿;胡培海;孟照敏;李庆林;刘向阳;史治辉;;[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李爱民;杜连营;;[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郭宪振;梁秀成;吕天民;;[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付凡军;[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冀州市周村镇农技站 王玉根;[N];河北农民报;2010年
赵红梅;[N];河北日报;2010年
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贺建锋;[N];驻马店日报;2010年
王睿文;[N];河北科技报;2009年
赵晓晓;[N];焦作日报;2010年
张顺京;[N];商洛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王爱娥;[N];农资导报;2009年
;[N];山西科技报;2009年
;[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亚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隋标峰;[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刘伟;[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秦虎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翁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许定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金涛;[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刘君良;[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吴小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艾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导读: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冬小麦田间杂草有30种左右,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杂草,2.麦田杂草的分布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q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麦田有草面积占74%,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D草、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一、
杂草的种类及发生特点 1.杂草的种类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冬小麦田间杂草有30种左右, 以刺儿草、藜、灰绿藤、灰绿碱蓬、独行菜、芥菜、泽漆、田旋花、米瓦罐、稗草等发生较重。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杂草,主要有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大刺儿菜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 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q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 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D草、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
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 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土壤含盐量的不同能引起麦田杂草群落发生结构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0.3%以上时,藜科杂草为优势种,当土壤含盐量为0.1%左右时,藜科杂草下降,狗尾草上升,在土壤含盐量为0.04%~0.05%时,旱稗为优势种。 3.杂草的发生特点
冬小麦田杂草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有一个出苗高峰期,出苗数占总数的95%~98%,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还有少量杂草出苗。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是防治的重点。冬前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到翌年春天,耐药性相对增强,则用药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麦田化学除草,应抓住冬前杂草的敏感期施药,可取得最佳除草效果,还能减少某些田间持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春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早春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早春气温高,降雨多,化雪解冻早,杂草发生早而重,反之则晚而轻,杂草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为春小麦杂草化学防治适期。 4.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杂草的共同特点是种子成熟后有90%左右能自然落地,随着耕地播入土壤,在冬麦区有4~5个月的越夏休眠期,期间即便给以适当的温湿度也不萌发,到秋季播种小麦时,随着麦苗逐渐萌发出苗。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对华北麦区的主要杂草野燕麦、猪殃殃、播娘蒿、大巢菜和荠菜进行了发生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 猪殃殃和播娘蒿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最适温度8~15℃,到20℃发芽明显减少,25℃则不能发芽。野燕麦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15~20℃为最适温度,25℃发芽明显减少,40℃则不能发芽。
(2)种子萌发与湿度的关系 土壤含水量15%~30%为发芽适宜湿度,低于10%则不利于发芽。小麦播种期的墒情或播种前后的降雨量是决定杂草发生量的主要因素。
(3)种子出苗与土壤覆盖深度的关系 杂草种子大小各异,顶土能力和出苗深度不同。猪殃殃在1~5厘米深处出苗最多,大巢菜在3~7厘米处出苗最多,8厘米处出苗明显减少,野燕麦在3~7厘米处出苗最多,3~10厘米能顺利出苗,超过11厘米出苗受抑制。播娘蒿种子较小,在1~3厘米内出苗最多,超过5厘米一般就不能出苗。
(4)小麦播种期与杂草出苗的关系 杂草种子是随农田耕翻犁耙,在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出苗的。麦田杂草一般比小麦晚出苗10~18天。其中猪殃殃比小麦晚出苗15天,出苗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后20天左右;播娘蒿比小麦晚出苗9天,出苗高峰期不明显,但与土壤表土墒情有关;大巢菜出苗期在麦播后12天左右,15~20天为出苗盛期;荠菜在麦播后11天进入出苗盛期;野燕麦比小麦晚出苗5~15天。麦田杂草的发生量与小麦的播种期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早,杂草发生量大,反之则少。
(5)杂草出苗规律 猪殃殃和大巢菜在年前(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有一出苗高峰期,年前出苗数占总数的95%~98%,年后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还有少量出苗;野燕麦、播娘蒿和宝盖草等几乎全在年前出苗,呈现“一炮轰”现象,年后一般不再萌发出土。一般年前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而年后随着生长发育植株壮大,组织加强,表皮蜡质层加厚,耐药性相对增强。又由于绝大多数麦田杂草都在年前出苗,所以要改变以往麦田除草多是在春季杂草较大时施药的不良做法,抓住年前杂草小苗的敏感期施药,以取得最佳除草效果,并能减少某些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在年后施药会对小麦或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危险性。
二、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1.轮作倒茬
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与作物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近,采取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种植作物则改变杂草生活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深翻整地
通过深翻将前年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出苗,同时又可防除苦荚菜、刺儿菜、田旋花、芦苇、扁秆蔗草等多年生杂草,切断其地下根茎或将根茎翻于表面曝晒使其死亡。 3.土壤处理
①播种前施药 在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整地播种前用40%燕麦畏乳油175~200毫升/667平方米,加水均匀喷施于地面,施药后须及时用圆片耙纵横浅耙地面,将药剂混入10厘米的土层内,之后播种。对看麦娘和早熟禾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②播后苗前施药 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对播后苗前的麦田可起到较明显的效果。使用的药剂有: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400克/667平方米,加水50千克,在小麦播后2天喷雾,进行地表处理,或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100克/667平方米,或用50%杀草丹乳油和48%拉索乳油各100毫升/667平方米,混合后加水喷雾地面,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一些阔叶杂草。 4.清除杂草
麦田四周的杂草是田间杂草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风力、流水、人畜活动带入田间,或通过地下根茎向田间扩散,所以必须清除,防止扩散。 5.茎叶处理
麦田杂草化学防除,主要是在小麦生长期施药。春季麦田以阔叶杂草为主时,可选用杜邦巨星、二甲四氯、麦喜、使阔得、使它隆、拌地农等进行茎叶处理。一般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667平方米用量为0.9~1.4克,20%二甲四氯水剂用250毫升/667平方米,72%2.4-D丁酯乳油用药 60~80毫升/667平方米,5.8%麦喜悬浮剂用药量为10毫升/667平方米,48%百草敌水剂用药量20~30毫升/667平方米,48%苯达松水剂用药量130~180毫升/667平方米,加水作茎叶处理。
对于野燕麦及其它单子叶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通过混用除草剂,例如,75%巨星与6.9%的骠马,二甲四氯和苯达松、百草敌、扑草净或伴地农,2.4-D丁酯与彪虎、阔世玛、麦极、异丙隆等混合使用,可扩大杀草谱,有效提高除草效果。施药时间一般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初期。施药时要避开大风、低温、干旱、寒潮等恶劣天气。
6.生物防治
利用尖翅小卷蛾防治扁秆簏草等已在实践中取得应用效果,今后应加强此种防治措施的发掘利用,尤其是对某些恶性杂草的防治将是一种经济而长效的措施。 麦田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小麦田间杂草种类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
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防阔叶的,有防禾本科的,也有部分禾本科、阔叶兼防的。但一种除草剂不可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所有杂草,所以除草剂选用不当,防治效果就不会很好,要弄清楚防除田块中有些什么杂草,要根据主要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禾本科杂草使用异丙隆,对硬草、看麦娘、蜡烛草、早熟禾均有较好防效。同是麦田禾本科杂草苗后除草剂,骠马不能防除雀麦、早熟禾、节节麦、黑麦草等,而世玛防除以上几种杂草效果很好。麦喜、麦草畏、苯磺隆、噻磺隆、使它隆、快灭灵、苄嘧磺隆等防治阔叶杂草有效,而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2选择最佳时期施药
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如乙草胺及其复配剂应在小麦播完后尽早施药,等杂草出苗后用药效果差;绿麦隆、异丙隆作土壤处理时也应播种后立即施药,墒情好,效果好。
苗期茎叶处理以田间杂草基本出齐苗时为最佳,所以提倡改春季施药为冬前化除。冬前杂草苗小,处敏感阶段,耐药性差,成本低,效果好;一般冬前天高气爽,除草适期长,易操作;冬前可选用除草剂种类多,安全间隔期长,对下茬作物安全。春季化除可作为补治手段。但百草敌、二甲四氯应在小麦分蘖期施用,四叶期之前拔节时禁用。
另外,要注意有些除草剂的药效受光照、气温、土壤墒情的影响。如二甲四氯在阳光强时药效高,故应选择晴天施药为好;含乙羧氟草醚的除草剂应在天气温暖10℃以上用药,绿麦隆、麦草畏(商品名称百草敌)等在气温5℃以下除草效果差;快灭灵在寒潮来临及低温天气应避免使用;异丙隆在遇到第一次“寒流”来临时,应暂停使用,否则易受“冻药害”;阔世玛施药后4d内有霜冻(最低气温小于3℃)禁止使用。又如异丙隆、乙草胺、绿麦隆等土壤湿度大时除草效果好,若土壤过干,可在抗旱渗水后立即使用;若田中积水,应先开沟排除田中积水再用药,防止“湿药害”。
喷药后遇到下雨也是常有的事,不同的除草剂由于其理化性质与加工剂型不同,喷药后至降雨所需间隔期存在差异,喷药前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施药后遇15~20mm降雨,雨水会将除草剂带入0~5cm 深土层,即杂草萌发层,这样除草效果会更好。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应尽量避免喷后遇雨,一般情况下,精恶唑禾草灵(骠马)药后1h遇雨不影响药效,苯磺隆药后4h遇雨不影响药效,麦喜喷药后6h遇雨不影响药效。阔世玛喷后8h遇雨不影响药效。
3除草剂的用量及混用问题
每种除草剂都有一个适宜的用药量,在此用药量范围内,可做到少用药、节省投资,既杀死杂草,又不伤害作物,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用药量要看田间草龄和杂草种类,一般草龄小时用量少,草龄大时加大药量,敏感性杂草用量少些,抗耐药性强的杂草用量多些。如50%异丙隆秋冬用(主要除草期)1.875kg/hm2,杂草超过四叶期可相应增加用药量,春用(补救除草期)3.75kg/hm2;75%苯磺隆(商品名称巨星)在麦田重点防除繁缕时,用10.5g/hm2防效可达90%以上,防除其他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则需19.5g/hm2效果方好。
每种除草剂都有较固定的杀草谱,同种除草剂连续使用多年,易导致敏感性杂草逐渐减少,抗耐药性杂草上升,而除草剂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有的能减缓抗性产生。除草剂的混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混用后的几种除草剂不应有颉颃作用,如果有颉颃作用而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最好不要混用。如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不可以和二甲四氯、百草敌等混用,若在施药田块需防除阔叶杂草,应与这些除草剂间隔7d应用。如果除草剂混用有显著增效作用的应适当降低用药量,如苯磺隆和快灭灵、二甲四氯和使它隆混用防除阔叶杂草。如果混用既无颉顽作用也无增效作用,杀草谱不同的药剂按正常用药量用药,如精恶唑禾草灵可与苯磺隆、使它隆等多种阔叶杂草除草剂按常量混用。
4注意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伤害
甲、绿磺隆及其复配药剂仅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酸性土壤的稻麦轮作区小麦田使用。沙质土有机质含量低,pH值高,轮作花生的小麦田,苯磺隆和噻磺隆应冬前施药,若后茬为其他阔叶作物最好保证安全间隔期90d。麦田用麦喜40d内,要避免间作十字花科蔬菜、西瓜和棉花。使用阔世玛的麦田套种下茬作物时,应在小麦起身拔节(株高达13cm)55d以后进行。
5除草剂的配制和施药技术质量
正确的配制方法是2次稀释法: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切忌先倒入药剂后加水,这样药剂容易在喷雾器的吸水管处沉积,使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容易产生药害,后喷出的药液浓度低,除草效果差。也不可将药剂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内,这样可湿性粉剂往往漂浮在水表或结成小块,分布不均匀,不但不能保证效果而且喷雾时易阻塞喷孔。另外,药液要用清洁水配制。
据调查,很多农民用水量不足,对水仅225~330kg/hm2,因用水量少,喷药时走得快,造成漏喷,影响整体除草效果。一般情况下,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喷水量要适当高些,对水750~900kg/hm2,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常规喷雾对水量可适当少些,用水量一般以450~675kg/hm2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手压喷雾器施药时要退着走或是侧身喷药,切忌边向前走边喷药;手压喷雾器的快慢,人行走的速度,喷头高度应基本保持一致;每次喷幅宽度要一样,避免重喷、漏喷;喷药时还要注意不要飘移到邻近其他作物上;土壤处理类除草剂施药后在土壤表层形成药膜,施药1~2周内切勿中耕,以免破坏药层降低了除草效果。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党团工作、旅游景点、资格考试、出国留学、外语学习、工作范文、word文档、文档下载以及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田房产工作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