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去bosch 还是rolls roys

最近浏览论坛:
关注/收藏的论坛:
热门论坛推荐:
验证码:输入右侧的字母和数字
下次自动登录
还未注册用户?&&&
您的赞赏是对楼主的鼓励!
1~200元之间
金额须在1~200元之间
去车系频道
自动加载图片
新手必知:大众的过去和现在
第章众汽车总览
众汽车在德语里VOLKSWAGEN这个词语别想去英文字典里查其实它2个单词组合VOLKS还有WAGEN所以简称VWVOLKS就相当于英语里FOLKS连读音也样就平民意思WAGEN读音因该英语里VAGEN这个词语金山词霸里也没有我记在哪个字典里看到过4轮马车意思姑且就当汽车意思吧这里插句我们叫宝马BMW德国人就叫BMV(都指读音)
众标志VW两个字母竖排意思据说有另个意思说这个标志看起来3个V代表他们胜利胜利胜利
其实众有两个含义个代表众汽车集团另个代表众汽车这个品牌众汽车集团概念可能有些人知道众集团属宾利(BENTLEY)奥迪(AUDI)蓝博基尼(LAMBORGHINI)布加迪(BUGATTI)众(VW)斯柯达(SKODA)西亚特(SEAT)这个品牌
在这些品牌中最档绝对属于宾利这个品牌本来众买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S简称RR)而RR拥有RRBENTLEY两个商标然而知道属于疏忽还本来策略问题RR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厂被BMW集团购买插句RR发动机至今还在飞机服役而RR该商标所有权其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所以现在情况众确掌握有RR整个制造厂而生产汽车都只能标宾利商标虽然没什么而且期宾利举推出包括陆在内几款热销车型品牌效应涨但众没有RR商标始终让我觉个遗憾并让英国这原属家豪门品牌开始分家BMW集团拥有RR商标并另建工厂出品新幻影(PHANTOM)系列RR
AUDI也众其实AUDI系列有技术VW品牌汽车共用这可能会让掏钱买AUDI汽车车主悦确让买VW车主津津乐道AUDI公司前身叫汽车联盟(或联合汽车公司)由家公司组成所以标志为环绝对因为奥迪奥运弟弟所以个环AUDI公司目标成为BENZ/BMW这2B公司样德国豪华车制造商这里再插点知识BENZ我们称做奔驰而香港人叫平治属于戴母勒-克来斯勒公司个以创始人命名品牌这个品牌在国外用于指商用车(比如卡车面包车)而轿车用叉星标志轿车般国外人都叫它‘MERCEDES(梅赛德斯)’概因为奔驰这个翻译太成功所以中国这里就直这样叫以后外国人交流就知道他们说啥回来讲奥迪它目前市场定位以比2B公司10%价格提供同样优质车辆兼顾驾驶乐趣豪华舒适性
由于知识所限制比较解VWAUDI两品牌其余品牌就做过介绍
蓝博基尼(LAMBORGHINI)也有翻译成林宝坚尼世界数可以与FERRARI匹敌跑车品牌众集团通过AUDI公司对LAMBORGHINI控股所以现在这头意利公牛技术来自众集团比如AUDI公司轮全驱(QUATTRO)技术也将应用在这个超级品牌中
布加迪(BUGATTI)老品牌众意图将其复活并制造世界第跑车用2台V8发动机16缸超级BUGATTI英国足球超级明星贝克汉姆已经定辆
斯柯达(SKODA)属于众在捷克公司品牌技术主要源自VW品牌而价格略便宜于VW产品所以此次海众与SKODA合作制造汽车目就提升其车型性价比
西亚特(SEAT)公司众在西班牙子公司品牌同样共享VW技术而且有些车型在德国生产
引用 卖个蛋
16:35:12 发表于 主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礼貌看贴,礼貌回帖.
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看一遍《福布
引用 小杰88
16:36:01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本楼已被管理员删除
引用 卖个蛋
16:38:18 发表于 2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第三章:大众的海外公司
大众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都设立有海外公司。
墨西哥的大众公司,主要生产针对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的车型。不过,除了美国市场,该公司还生产便宜的车型以照顾广大拉美穷国,所以直到2002年还生产了最后一辆原型的风冷甲壳虫,印象中售价是8000美圆。
该公司产量最大的,是JETTA。在中国,JETTA这个词语等价于捷达牌轿车,不过中国是老掉牙的版本的了,属于别人20年前爷爷辈的车。而在中国和欧洲称为BORA宝来的轿车,就是墨西哥大众公司今年才停产的JETTA A4(A级车第4代平台)。这款车在美国销售良好,虽然也和中国一样,在一些小配件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众的通病),但是良好的驾驶感觉,特别是凌厉的加速(同级小车中)还是给了美国人民很深印象。现在同样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JETTA改款了,出到了第五代--JETTA A5;而我们先进的社.会.主.义祖国还在造着爷爷辈和爸爸辈的老捷达。
巴西大众和中国大众的渊缘颇深。不知道是在几几年,就听说,中国出了自主知识产权占N多比重的高档车:桑塔纳2000!好有魄力的名字,比BENZ S600数字还多啊。不扯开了,其实所谓自主知识产权,好象也就是对灯啊轮胎啊进行了替换吧,而实际开发出桑2000的是巴西大众。巴西大众,根据德国大众的PASSAT B2(B级车第2代),也就是普通桑塔纳的原形,开发出了桑2000,属于PASSAT B2的升级版,算B2.5吧。而到了中国,优秀企业上海大众,花费心血,对它进行国产化处理和适应性调整。于是,包括改名字在内的大概一共就那几项专利的桑2000横空出世,到是在中国也火了把。后来,上海大众又从巴西引进了高尔(GOL)轿车,以和高尔夫(GOLF)一音之差的区别,妄想瞒天过海卖个高尔夫的价格。大概自己也觉得卖贵了,所以想从巴西大众引进更加廉价的FOX,现在属于传闻阶段。
引用 卖个蛋
16:40:49 发表于 3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本楼已被系统删除
引用 卖个蛋
16:44:45 发表于 4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本楼已被系统删除
引用 卖个蛋
16:46:42 发表于 5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本楼已被管理员删除
引用 卖个蛋
16:50:39 发表于 6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大众的技术-----主动安全
再好的被动安全系统,比如牢固的车身和不计其数的气囊,也只能减缓危害,却无法主动躲避事故。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更加重要。大众在主动安全上,主要有QUATTRO技术和刹车系统。
QUATTRO是大众的四轮驱动技术,主要用于AUDI品牌的汽车。自从AUDI掌控LAMBORGHINI以后,这个超级品牌也将推出四驱的跑车。在一般的路面,或者赛道上,QUATTRO系统并不能给你特别的体验,也不能缩短跑圈时间。但在碰到雨雪路面,效果显著。这里提醒一下广大驾车族,南方少雪,很多人缺乏雪地行车经验。雪地行车,很容易失控侧滑,如果想玩玩头文字D,到是可以尽兴,但马路上一个刹车一个转弯,都有可能让汽车失去你的控制。QUATTRO在这个时候能发挥重大作用,自动调配差速器,分配4轮驱动力,使打滑的轮胎重新获得抓地力,并遵循司机指定的轨道行驶。这个技术有很多图解啊啥的,俺也不多废话了。
刹车系统,有一系列的名词:ABS啊,EBV啊,ASR啊,ESP啊。其核心就是一条,电子干预刹车,重新分配刹车力度,避免汽车失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设备都是BOSCH公司开发的,不算大众的技术,但是既然在大众车上广泛应用了就说说吧。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高估计汽车性能。以为想停就停,想转就转。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尤其高速情况下。ABS是电子点刹,作用是让刹车的时候,仍然可以转向,且轮子不是抱死式的向前滑。没有ABS,刹车的时候容易失控,且根本没有转向余地,除非你人工ABS。EBV和ABS是配套的。光能打方向不行,如果惯性很大,且轮子抱死的时候,无论你怎么打方向汽车还是往它原来的方向冲去。这时候EBV发挥了作用,控制4个轮胎的刹车力分配,防止车轮抱死打滑。在转弯中刹车时,EBV发挥主要作用。ASR是电子起步防滑装置,作用是在雪地等特殊小摩擦路面起动时更容易。
ESP是最重要的刹车辅助装置。在欧洲,如果一款车无法安装ESP那该款车很可能滞销。虽然ESP还没有在法律中成为必备装置――之前ABS在很多国家已经是法律规定必装了,但无数专业人士告戒买车就要买带ESP的。ESP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实验来验证:麋鹿实验。这个实验的意思是,假设你在行驶时突然发现正前方有只麋鹿,怎么躲避才可以达到车、鹿相安无事。无ESP的车如果突然做转向,基本的结局就是失控,比如著名的杭州本田婚礼门事件就是无ESP造成惨剧――只不过麋鹿变成了小黄狗。尽管有高手可以将无ESP的汽车控制到成功躲避,基本就是用加油门出弯的方法,可包括我们在内99%的普通人是无法成功躲避的。人总是本能的刹车,然后突然转向。然而这样造成的悲剧太多了,能真正按照驾驶员意图突然成功变道转向的,只有装备ESP的车辆。当然不是说有ESP就万事大吉,你开到180KM/H来完成麋鹿实验大概要有舒马赫的水平了。ESP也是靠分配刹车力度来工作的,它有传感器,每秒上千次的扫描车轮情况,看是否打滑,是否能需要调整刹车力度。在紧急情况下,靠ESP的计算和辅助,能最大限度保持车辆按路线行使而不失控。
目前只有BORA1.8T全系列和PASSAT V6(就是2.8排量那款)的装有ESP,而其他车型ESP均无法提供。甚至新引进的TOURAN在德国标配ESP的,中国就成了无法选装的东西。在这点上,需要严重BS大众。
引用 卖个蛋
16:51:26 发表于 7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大众的技术-----变速箱
国人买车可能更注重外观/空间,外国人尤其是德国人也许最注重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样是带给人驾驶乐趣的根本所在。而且在德国,很难想象如此发达的汽车之国,居然大多数汽车用手动变速箱,可见德国人多么热衷于驾驶,并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控制中来。
先介绍简称:MT(Manual
Transmission )是手动变速箱,AT(Automatic Transmission )是自动变速箱。不过大众用自己的技术“捣糨糊”,很多产品已经模糊了MT/AT的概念了。
手动变速箱,我们就跳过PASSAT所配的普通B80变速箱不谈,说说国内广受好评的MQ250/MQ200吧。前者是装备在在BORA 1.8T以及BORA 1.9 TDI(柴油车)和AUDI A4 手动档上的一款变速箱。后者装配在POLO/BORA(GOLF) 1.8/TOURAN 2.0上,两者的区别是承受的扭矩不同。MQ250就代表可承受250牛*米的扭矩;MQ200自然就代表200牛*米。两款变速箱手感都不错,行程很短,换档精确,齿轮比设计合理。经常有大众用户说,感觉上有‘吸力’,帮助他精确换档。对比POLO/BORA竞争车型(那些韩国日本的小车),这款手动变速箱做工优良手感极佳,能够享受驾驶乐趣,是买大众系列车的充分理由。
插播小知识,扭矩就是发动机输出的力度,因为输出的力是转化成了圆周运动的力,而学过杠杆原理的都知道力*力臂=力矩。这个扭矩就是发动机输出的力*圆周的半径。
MQ系列再好也是上世纪末的产品,本世纪大众独创了先进的双离合器工作方式的变速箱,DSG(Direct Shift Gearbox)。该产品是目前唯一民用的双离合变速系统,GOLF V的TDI和GTI版本都有装备。
下图为DSG变速箱原理图
DSG为六档手动变速箱,但是这个手动的概念和以往的完全不同了,DSG的车根本没离合器踏板!只是换挡支持迅速快捷的手动切换,比一般意义的自动档车型上那个SHIFT+/-的东西,要敏捷的多,是立即生效,所以暂且归类于手动档。据说,本世纪又将有一个词语和‘天花’等一样进入历史而封存,那就是离合器(踏板)。双离合器的概念是,1,3,5档在一个离合器A上;2,4,6档再另外一离合器B上。当你1档起步的时候,另一个离合器已经和2档挂钩,不过还没输出扭矩而已。你切换到2档时,它自动迅速的完成了离合器A的松开并挂上离合器B,那就是2挡,而此时离合器A又挂到了3档上,当你再继续升的时候又能迅速切换了。真个变速时间,仅数十毫秒,比职业赛车手换档也要快的多。这样的换档方式,避免了我们平时行车换档时,离合器踩到底,扭矩不输出的瞬间空白,也不会有突然失去扭矩的顿挫感。DSG的优点还包括比MT更加省油,成本小于普通AT变速箱,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前面提到过的跑车王者布加迪威龙,也将采用该款变速箱。
说到大众的自动变速箱,也就省略不提普通POLO/BORA装配的那种四速的旧产品了。我们谈谈现在装配在新出的POLO1.6AT和TOURAN 上的那款6速手自一体的TIPTRONIC变速箱。它还配备在进口的BEETLE和国外的GOLF/BORA V上。这个东西有个编号叫AQ250,也是承受250牛*米的扭矩拉。一般的AT变速箱都只有4个档位,所以在燃油经济性和加速方面,都落后于传统手动变速箱。现在AQ250以6个档位,力求达到性能和经济性的超越。它又设有驾驶/运动两种模式,可以供车主选择;并配备加/减档开关,自由操控档位(当然还是没DSG那么直接拉)。细的不谈了,这应该是目前世面最好的几款AT变速箱之一。
刚才之所以说AQ250只是最好的几款之一,那是因为大众还拥有另一款优秀的自动变速箱――MULTITRONIC。它是一款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即无级变速箱,是真正没有档位概念的无级变速。以前很多人误把AT系统称无级变速,其实是混淆了概念。他们觉得只要踩油门就加速,不需要换档,所以就是无级变速。而事实所有的AT变速箱都有档位,只不过自动帮你切换了而已。但CVT要说有多少档位,只能说无数档,还能一边加减档一边输出扭矩。国产的AUDI A6中有几款装配了这个产品。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圆锥体输出扭矩。圆锥体不同的高度上有不同的周长,那就代表不同的传动比,也相当于不同的档位。和前面的AQ250一样,AUDI A6的MULTITRONIC也具有经济和运动两个模式。当经济模式时,它根据已测定好的经济驾驶传动特性,选择低转速输出;当运动模式时,它便选择高转速最大扭矩输出。一般行使,又控制在这两种模式之间,且划分了6个段作为6个固定档位,提供驾驶员手动换档。根据测试表明,装备有MULTITRONIC的AUDI A6,每百公里油耗比普通AT的A6少1公升,比MT的A6也要少0.2公升;0-100的加速性能比AT A6快1秒,比MT A6还快0.1秒。该款变速箱重量小,采用铝镁合金制造。唯一阻止它大规模推广的困难是,输出的扭矩还不够大。最好的MULTITRONIC也只能输出280牛*米而已,仅能对付6缸且不是太暴力的发动机,甚至不能匹配QUOTTRO驱动的3.0排量A4。
下图为MULTITRONIC示意图
引用 卖个蛋
16:54:06 发表于 8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大众的技术-----发动机
首先介绍一些发动机基本常识吧。大家初中应该都学过内燃机原理,就是4冲程的圆柱体发动机。还有种特殊类型的发动机,叫转子发动机,只有马子达的少量产品使用它,这里就不讲了。
发动机按汽缸数量的分类,常见的有4缸,6缸,8缸,10缸(F1赛车都是10缸),12缸等。当然也有3缸,5缸的,但奇数缸运动起来和4冲程配合有点平衡问题,要添加平衡杆所以不是太常见。
按照发动机排气量(就是几个汽缸活塞移动的最大体积之和)分,又有数字型号了,比如1.4,1.6,1.8,2.0,单位是升。
发动机按放置方式分,有直列(4缸最常见形式),纵置(BMW常用),按汽缸排列分,V型(多用于6缸及以上),水平对置(PORSCHE常用,日本富士也有),W型(大众的2个V型6缸叠加技术)。
发动机按进气的方式,又可分为自然进气(常见形式),机械增压进气(BENZ车上的COMPRESSOR标记代表这个)和涡轮增压进气(TURBO标志代表这样的方式,包括BORA/PASSAT/A4 1.8T)。
发动机按照它放置的位置和驱动汽车的方法,又分为前置前驱动(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简称FF,常见形式),前置后驱(FR,BMW常用形式),后置后驱(RR,跑车常用),中置后驱(MR)。还有全轮驱动,和发动机无关也不讨论了。
发动机还有按每缸阀门(VALVE)数分类的,大众有个特殊技术是5V,即每缸5阀门。其它厂家多是4V,老的发动机一般是2V。也有把所有阀门加起来算的,比如很多人说BORA 1.8是20V发动机(5阀*4缸)。
大众有很多款发动机,只挑选几款有特色的谈谈。
POLO 1.4,用的是一款蛮精致的4V发动机。说精致,主要因为它运转噪音和震动都小。优点还有排量小,油耗低,高速性能良好。以前由全由德国进口,目前估计有部分国产了。但这款发动机也有些缺点,如起步慢,低转速扭矩偏小。而且因为进口,在国内保养和维修稍微贵了点。该发动机和同级别的本田或欧宝的发动机比,的确在功率和扭矩上输一点。但配备它的POLO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和德国配置相同(不过人家改款了,我们还是落后点),所以在中国口碑相当不错。
大众有一系列2V发动机,现在国内主要用的是1.6排量和2.0排量两款。2阀门是大众上世纪的老技术了,只因适合国内需要,才会在国内大量生产。1.6排量的POLO、GOLF、BORA都是这个2V发动机。2.0排量的GOLF(已停产)、PASSAT也都是2V。它的特点刚好和刚才1.4那款相反,低速扭矩大,适合城市路况;但高速性能不如5V发动机,最高功率也较低。它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油耗不高。据说,1.6的POLO车油耗并不比1.4的多,起步加速快很多,但高速性能反而不如1.4的。这毕竟是老年代的东西,要是大众用类似可变阀门技术,5V的低速时只开启2V,高速再全开有多好呢。
1.8T可以说是大众最优秀的发动机之一。它在2002年,和BMW的直列6缸M3发动机一起被评为世界十佳发动机。这款有些传奇色彩的发动机,装配在POLO/GOLF/BORA/PASSAT/BEETLE/AUDIA4/A6/TT等一系列车型上,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最流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源自大众1.8升 4缸5V的发动机,再增加了一系列配件的强度,当然最重要的是安装了一个TURBO――涡轮。
涡轮作用是加强进气气压,使得更多的空气压缩进发动机,使得作功更大。涡轮靠废气做动力,所以一定要排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介入运行。一般大众的1.8T发动机要达到1750转时涡轮才介入发力,而此前发动机输出和普通1.8无异。一旦介入,发动机将持续给予最大的扭矩,加速性能优秀。可以对比看一下1.8和1.8T的工况图,这是表现发动机转速和扭矩/功率之间关系的图表。持续最大扭矩的地方越平,说明这个发动机越优秀,可以给予长时间不间断的加速。很多开BORA 1.8T的车主都感觉,加速的时候感觉是被人从后面揣了脚然后就不断飞奔,生动说明了它工作特性:没有大排量发动机平顺,但强壮有力。涡轮转速远大于发动机转速,达每分钟几万转,所以开起1.8T的汽车,都会听到“丝丝”的涡轮声。
引用 卖个蛋
16:56:51 发表于 9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它是一款“好玩”的发动机,因为仅仅靠修改ECU(控制发动机工作的芯片),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功率。因为原厂就把这款相同的发动机,经过不同的校调后(不仅改ECU,还更换一些配件),安装到各款车中。比如我们常见的BORA1.8T功率是110KW,而校调后装在AUDI系列上,有120KW到140KW不同的功率。既然有这样的潜力,它自然成为了改装者的最爱。可以想尽一切手段压榨它的性能。当然,性能提高是有代价的,油耗会上升,不稳定因素也增多了。
1.8T发动机还不是特别费油,比1.8略高,但小于一般的2.3升发动机――它提供的功率/扭矩都是2.3升排量级的。例如,BORA 1.8T比MAZDA 6 2.3加速快,0-100KM/H大概快1秒,油耗却又小点。
但是,也不能因为1.8T的优秀神话了大众。它还是那个技术精良,却毛毛糙糙的工厂。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德国人也变得经常出错,小毛病不断。1.8T的也如此,点火线圈有问题,然后全球召回更换(大家不要怕召回这个词语,只是免费让车回指定厂检修更换设备)。而在中国,氧传感器总是不停的出问题,不过1.8的氧传感器好象更容易坏。另外油品不好,也容易导致它的各种问题。1.8T的压缩比不是太高,仅9.3:1,所以用93号就够了,反而国内很多加97的车主感觉抖的厉害。还有因为电子设备太多,行车电脑经常会报些不知名的错误。据说,PASSAT的1.8T还有严重的问题是,6万公里以后就要换水泵皮带。不过,可以放心的一点是,涡轮没那么容易损坏;虽然有极个别的例子,但对于超过10万台的1.8T引擎来讲只是个例。
TDI发动机,是大众另一优秀产品。TDI代表(Turbo Direct Injection Diesel),是大众的柴油动力涡轮增压进气,直喷发动机。中国现在投入市场的有1.9和2.5两种排量的TDI。前者装配给BORA,后者给AUDI A6。关于该发动机的特性优点,摘录一段评:
宝来TDI采用了最新的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泵喷射系统。此系统使柴油与空气混合更充分,燃烧更彻底;同时采用氧化型催化反应器,大大降低了CO、HC、颗粒的排放, 其中CO2排放与同排量汽油车比可降低30%。另外,采用EGR系统,大大降低了NOx 产生,其排放指标满足EU3标准。
泵喷射系统在技术上的突破带来了柴油轿车理念上的革命,就是柴油轿车的扭矩、车速和以往相比,有如天壤。宝来TDI的最大扭矩可达240N.m/1900转,1500转~3000转宽转速范围内的扭矩输出在200Nm以上。所以起动、加速性能特别优异,最高速度与宝来汽油车相差无几。宝来TDI与宝来1.8T,同样是“T”魅力的上品之作,同样是在各自领域内无与争锋的统治者。
尽管大家很难接受家用轿车烧柴油。可事实上,在欧洲目前销售的乘用车中,五成是柴油车。而大众的POLO/GOLF装备TDI发动机的版本也卖的如火如荼。同样,BMW那么重视驾驶感觉的品牌一样推出了自己的柴油发动机。BMW以数字D结尾的发动机都是烧柴油的,如330D。为什么欧洲柴油车众多?当然因为省油。1.9TDI的BORA轿车,每百公里油耗为6升,还是城市路况;而同时1.8或1.8T柴油机BORA每百公里油耗在10升左右。欧洲燃油是加税的,目前汽油每公升一般在RMB 10元左右(不贵,人家高速公路可不收费哦),所以能省那么多油的TDI自然受到青睐。而且,柴油可以通过种植获得(法国的技术)。欧洲和北京做法完全相反,大力推广柴油车,对柴油税费减免。而北京却可笑的限制柴油车,BORA TDI根本无法在北京上牌。当然,大陆目前所用的柴油机,大多是很烂的别人已经淘汰的产品,冒着黑烟的公交车就是一例。
大家可能知道,大众有款很有名的车,叫3升路波(3L LUPO)。当然这个可不是和一般的一样,说的是发动机排量为3升,呵呵,如果这样的话那这小车太恐怖了。LUPO车是大众最小的车,3L LUPO采用的是1.2升排量的TDI发动机,之所以叫3L,是因为它跑100公里仅需要3公升的柴油。这也算是一个世界记录吧。只有柴油机才能达到那么夸张的小油耗水平。
TDI的确是很先进的发动机,除了省油外,还是能够获得驾驶乐趣的。它和汽油机不同之处在于,低转速时扭距奇大,但最高转速很低,4000多转就到红区了。一般TDI的车,可以说是放了离合器就可以走,不会熄火;甚至很多人是2档起步的。国内的TDI BORA都配备手动MQ250的变速箱,因为扭矩达240牛*米么。其实1.9TDI扭矩还可以更大,大概因为没有相应变速箱才限制了它。
引用 卖个蛋
16:56:58 发表于 10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第五章 A0级轿车GOL、POLO
大众在中国就两款小车,GOL和POLO。
GOL原产于巴西大众,是巴西的国车。据说,巴西每卖出5辆车,就有一辆是GOL。甚至在1997年,GOL年销量高达36万辆,创造一项记录。当然,巴西的GOL比我们这里配置丰富的多,还有皮卡款、旅行款等。
曾经不知道哪里听说,GOL采用风冷发动机,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不过事实说明,大众还是采用了普通的水冷EA8271.6升的。该引擎以前主要供应出租车和驾校专用的普桑轿车,因为其它普桑都是1.8排量的。总体来说,GOL的动力算是不错,而且吃的是90号口粮,节约。GOL都是手动档的,加速性能0-100KM/H在 13秒左右。
应该说GOL结构比较简单,很多东西配件都和普桑通用。但它又有一个目前只有在奥迪等车才有的技术――车内红外监控,如果司机下车关门而车内有宠物或小孩的话会报警。GOL还拥有普桑到现在还无法安装的气囊。它又适合改装,容易加装点东西使得自己看起来象GOLF GTI那样的跑车。GOL运动款就是如此么。GOL的空间,真不算大,虽然轴距大过POLO几毫米,但后排感觉还是特别压抑。两门的GOL很COOL,偶也喜欢2门车(不过是COUPE拉比如BMW330CI等哈哈),但是后排上下车真太不方便了,大学生买买还是不错的,家庭有老人要坐后排,还真有点难度。
POLO车,一直是我也想买的车型之一。它技术含量很高,虽然售价看似较高,但性/价比仍然属于较高水准。可以说,同级别的国产车里,POLO是王者。
发动机,POLO1.4的发动机前面介绍过了,和欧洲的POLO一样,所以先进性也不用提了。1.4的是款高转速发动机,比较适合高速和高架(不堵的时候)。1.6的技术虽然老点,也算经受考验,尤其适合城市较拥堵路况。变速箱方面情况相反,1.4的自动用的是老技术的4速;1.6就是用了比较先进的6速TIPTRONIC。
POLO还有最先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个玩意,PASSAT/BORA/GOLF都没配,它们都是用的老的液压助力。电动助力的好处在于可变调节助力大小:低速助力大,方便倒车停车;高速助力小,保证高速行车方向盘平稳安全。老的液压助力就只能提供一种力度,结果倒车时觉得方向盘重,高速时又觉得方向盘过轻。
POLO车的悬挂也相当优秀,保持着德国车那种紧凑的感觉,充满驾驶乐趣。要不怎么好意思拿来搞POLO杯赛车呢。刹车系统也是前后碟刹,比VIOS/FIT等日本车的前碟后鼓要实在的多,安全的多。开过的人都会觉得,POLO是比FIT(飞度)高档的车,驾驶感觉一流。
中国有那么多人选择FIT是因为空间,毕竟空间尤其后排大小影响了太多中国消费者。POLO的空间也是很不错的,相对于那么小的车,我一米8,80KG的身材在任何位置都能找到合适的坐姿。虽然轴距小于GOL,但空间感觉大过GOL不少。为什么呢?因为POLO比较高,空间向上扩展,坐姿比较直。大家可以注意公交车位置之间空间是很小的,为什么大家还能坐的不算太局促?因为位置离地高,占地面积就小了。好比酒吧里的高脚椅和沙发都能坐,占地面积可不同哦――当然POLO的椅子舒适度还是很高的,和坐姿低的车比没有这两者差距那么大。两箱POLO轿车,空间最大的优点的是可变。把后排椅子翻下来,就能用POLO装载很多一般车装不了的物品了:比如特大的电视机,甚至自行车。它有个广告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男的用POLO运了个大箱子可箱子大到进不了家门的说。
在欧洲,柴油发动机就是TDI的POLO是绝对销售主力,又省油钱动力感觉还很不错。那里POLO的销量很大,尤其02年03年的时候销量在同级轿车中数一数二。主要的购买群体是大学生以及年轻人。04年销量略有下滑,VW就适时推出了小改款(FACELIFT)的POLO,看上去更加男性化一点。
POLO其它技术很多拉,前面介绍过的激光焊接是一例子,还有外壳镀锌保证20年不锈,电动升降窗防夹功能等等。安全性能也是很不错的,欧洲碰撞四星标准,前面谈大众汽车安全性的时候已经拿它做典型表扬了,这里不再多说。
大众也不是神,这车没有十全十美。POLO定价就太高,这个后面总结再谈。在国内,保养POLO的费用很高。1.4那款先进发动机,如果碰上什么故障就比1.6的难保养。而且1.4的压缩比高,很多车主都吃97号细粮,费用又高了。POLO的配件更是贵,随便哪里换一个,都是其它车的几倍价钱。进口件多么。而且,POLO车普遍有些小毛病。比如无数车主都感觉车内不知哪里在抖,在响,较多的是中控异响。应该是塑料件加工精度的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东西垫了。还有碰到过转向助力不灵的。这玩意太先进,很多地方还修不了。另外仪表上莫名其妙亮一个什么灯也是蛮平常的现象。
引用 卖个蛋
16:57:52 发表于 11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第六章 A级车型
GOLF是一个传奇的车型,大众汽车的代表。本来,甲克虫是大众第一款车,以50年2000万辆的产量来代表大众汽车;可GOLF仅用26年就完成了2000万辆的产量,目前累计2200万辆,更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大众之车。应该说这个数字,是世界单一品牌汽车最高产量纪录。虽然COROLLA号称绝对产量比GOLF多,不过这个系列的车太乱了,比如有藤原拓海那样的2厢AE86也算COROLLA;中国现在有些商务型的花冠也算,太杂了。相比较,GOLF从74年的一代开始就是定位于A级两厢车,至今不变。
GOLF已经代表了欧洲人的一种消费方式。他们不在乎车是否大的体面,一款家用两门掀背车就够了。无论是小康或者大款,欧洲人家里几乎都有辆GOLF。欧洲市场,每年销量冠军都被GOLF夺取。我们可能不了解欧洲车市状况,那里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两厢车占绝对主力,在这众多两厢车中又数GOLF最多。欧洲,GOLF成了VW的代名词,满大街不同年代GOLF齐头并进的景象并不少见。南非和欧洲类似,也有着众多的GOLF。不过在亚洲市场,大家还是喜欢3厢多点。美国市场是皮卡车占分额最大,三厢JETTA的销量也大于GOLF。
GOLF的意义还在于用它的技术平台,衍生出一系列的大众车型。比如最新的GOLF 5代,平台代号PQ35,前面提到过了。这个平台上,把GOLF拉高点,就是GOLF PLUS;把GOLF加长加高,就是TOURAN;把GOLF改成工具车样式,就是CADDY(一汽大众的开迪);把GOLF从两厢改成三厢,就是JETTA 5代(国内可能叫BORA 5代);利用该平台重新设计还得到了AUDI A3。4代平台也一样有如此多的衍生车型。
GOLF和BORA的关系,基本就是两厢改三厢,尽管外型做了比较大的变动,不象POLO那样的只是加了个屁股而已。因为两厢车强行加个屁股改成三厢基本都和失败的,比如像乌龟的三厢FIT,还有头亮屁股丑的标志307,不太协调的三厢POLO,都是硬加了个屁股进去。4代GOLF的改造就基本重新设计了前脸,尾巴也重新改造,得到了现在国内的宝来。我一直很关注宝来这款车,所以对它比较了解,而GOLF关注度到不太高,不过BORA/GOLF就外型不同,一般特性都是一样的。
GOLF的优点,主要就是两厢车的优点。比如后排椅子放倒后,空间很大;没有屁股,倒车容易;两厢车的C柱设计垂直于车顶,后排头部空间比宝来更充裕;少个屁股,分量也轻不少,操纵更加容易。
GOLF在国外有好多款式,除了一般汽油机的还有TDI柴油的。汽油机里,也有满足车主跑车欲望的特殊版GOLF,如经过特殊校调的GTI版。GTI 4代采用1.8T发动机改进动力输出而来;5代GOLF GTI是加强了2.0T FSI发动机。GOLF还有用6缸发动机的R32版本,GOLF 5代 R32刚刚发布。因为GTI与R32, GOLF在国外素有小钢炮之称。
前面也提到过,国内所谓的捷达和宝来,其实是同一车型不同年代的大众A级车。因为是A级车,我们可以用A2代表第2代,这就是国内的捷达,衍生于第二代GOLF。我们的宝来就是A4,衍生于第4代GOLF。世界其它地方,捷达和宝来的命名(JETTA/BORA),都代表同一款车,就是GOLF的三厢,JETTA主要应用在美国市场,BORA应用在欧洲市场。但奇怪的是,第5代的车型,无论在美国还在欧洲,统一用了JETTA这个命名。
国内BORA的名声不错,毕竟02年来看当时能出品这样一款跟的住国际潮流,技术先进,做工精湛的车,实属不易。刚好当时属于中国汽车业巨变的年代,人们突然发现国产车除了老三样,还有能和进口车媲美的产品可选择。比如当时的AUDI A6,PASSAT,都是能和以前的进口车来一较高下的。而PASSAT等大了点,还是BORA这样的大小适合家用。05年,BORA卖了6万辆,的确红火了一把。BORA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定位,它是明确定位给驾驶者设计的车型。对BORA的广告语:“驾驶者之车”。从广告词可以看出,BORA就是为享受驾驶乐趣的人准备着。事实的确如此,开习惯了软绵绵的房车后再开BORA,觉得特别享受。路感丰富,能够感应到方向盘回馈的路面信息;悬挂紧凑,给人以扎实平稳的信心,上100KM/H的速度后感觉很稳。如果配上1.8T的发动机,那更是加速凌厉,在当时这也是国产车中,0-100KM/H加速最快的车型,仅需8秒。虽然BORA销售最多的是1.8系列,但最能代表BORA还得说是1.8T。可能是发动机的优势太明显,很多人包括我都把1.8T的BORA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觉得这车不买真白活了。因为BORA身躯小自重轻,而且1.8T配备精确的MQ250手动变速箱,所以它比装配1.8T的PASSAT或AUDI A4都更有运动感。再加上搭建于GOLF平台,可以享用众多的改装套件,从外观改装(加装尾翼、侧裙,换中网),到更换配件(轮胎轮毂可升级到17寸,换刹车碟,换避震器),再到动力改装(刷ECU,换进气排气,换火花塞点火线圈等等),BORA到目前都是国内最具改装潜力的车型。于是爱玩车的人选BORA。
买BORA因为两个字:安全!能跑的快的车更加安全!!也许很多人还没理解安全概念可以和加速联系起来――超车是事故概率很高的一个阶段。因为超车时,速度快,而且周围空间小,无法避让,一点闪失都会车毁人亡。不超车最安全。要超车,以最短的时间超车最安全。1.8T的引擎,魅力就在于此――高速时的加速性能也比较优秀。得意于涡轮的帮助,比一般的车都快,仅次于一些6缸车。很容易理解,大家都在100KM/H的高速公路上这个速度开,你去超一大卡车,也许BORA1.8T只要5秒,而BORA1.6的确要15秒(虚构数据,为了打比方)。多10秒就多了2倍的危险期啊!另外,1.8T全系列都有ESP。FOCUS终于发布,而且又一次的什么ESP都没,甚至选装都不行,让我看清楚了这个所谓‘德国车’的真面目。
引用 卖个蛋
16:58:21 发表于 12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BORA除了驾驶感觉比较德国外,也保留了德国车其它种种优点。比如做工实在,绝对没有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外壳硬,车架牢固,安全性高。它也在侧面等各处装了防撞梁以加固,所以BORA自重比日本车要沉很多。比如1.8的BORA整备质量1310KG;相同排量的丰田花冠1165KG。BORA碰撞时基本都能表现出不错的刚性,尤其是车架变形小,在车头已经严重毁损情况下还能尽量保证驾驶舱不变形。BORA密封性也不错,比如TDI的车外感觉发动机响的很车内基本就没啥感觉了。
BORA不仅满足了玩家市场,它也适合很多家庭买家。BORA做工精湛,特别是内饰,延续大众一贯的细腻风格。每个细节都处理到位。
驾过1.6AT,1.8AT,1.8TMT三种BORA。首先落座的感觉是,前排空间还行,我1米80,80KG,还能找到合适的坐姿。BORA的司机坐椅都能调节腰部支撑,对长途驾驶特别有效。开MT的时候,椅子比较靠前,这样容易踩离合器,椅背也垂直,留给后排的空间绝对够用。而开AT时,很多人都希望懒洋洋一点,椅子靠后,椅背也斜点,好象躺着那样。这样,后排的乘客就吃紧了,髌骨紧紧倚住前坐垫子。BORA内部空间不足,是它最为国内买家诟病的问题。因为中国只有少数家庭会买汽车,所以相比较后排坐人的概率比西方国家更高,国人就特别重视后排空间。有时,一般消费者因为自己坐过什么车,感觉舒服就对这车感觉不错,想买。他却疏忽了,自己买车是来开的,而不是请个司机自己坐的。坐的舒服的车,开起来不一定舒适。在真正喜好驾驶的买家里,后排空间不是太大的问题,反而自己包放在后面更容易拿了。尽管BORA车内乘坐空间小了点,可行李箱巨大,自行车都可以平着塞进去。
BORA车宽达1.735米,比PASSAT仅少5mm,比桑3000还宽35mm。可车内宽度并没想象中那么大。原来BORA车门厚重,关门时德国车特有的那种沉闷稳重声音,让你对它的安全性也很有信心。我驾驶的1.6当时都是5V,感觉发动机声音比较响。现在已经换成和POLO一样2V的型号,不知详细情况如何。1.8发动机城市里也够用,只是配套的4速变速箱感觉不甚爽。1.8T才算真正的BORA,能配的上驾驶者之车,动力的确伸脚就来,而且推背感持续时间长。1.8T全系列都标配有ESP,这是大大的优点。话配置还是很丰富,比如电动调节有记忆功能、能加热的坐椅,真皮内饰,定速巡航,自动防眩晕后视镜,电动天窗,防盗系统等等。有些细节也处理的不错,比如忘了松手刹就跑,车内一个劲的‘叮叮’做响来提示你。
也许是研究的比较透,总觉得BORA的缺点比POLO多的多。价格问题不谈了,所有大众车都有这个问题,最后总结时再说。首先外观上,侧面看起来BORA实在有点武大郎LIKE,胖胖短短。所以车内空间实在不够宽裕,GOLF因为后排坐姿直且头部空间大,都显得比BORA宽松。不过GOLF 4的外观也被好多国人诟病,说它像大号夏历。BORA大灯亮度不足,非常严重的不足,已经影响到了一定的安全性,要提出严重批评。好在HID(氙气灯,灯光白,且亮)不是ESP那样的不能自己装,好多车主都自行更换了HID。它技术比POLO车要老,很多细节没有POLO好。如激光焊接仅在少数部件有;方向盘助力还是老式液压型,低速时重高速时飘。发动机方面,虽然1.8T名誉在外,可时不时的配件问题也够让人头疼。去年就点火线圈出问题,差点全球召回。1.8发动机也是比较难养,容易积碳,长时间不清洗就会搞坏氧传感器。估计这个问题原由在于BORA是高速引擎,转速3000转左右是最好的,而国内驾驶员在驾校里就学的1500转为主的开车方式,特别容易积碳。尽管所谓驾驶者之车,但在中国BORA/GOLF都采用了‘坏路底盘’。离地间隙高以确保通过性,适应国内糟糕的道路情况。这样做以后烂路是好开了,可明显感觉悬挂不够紧凑,攻弯时转向不足,侧倾明显,不如MAZDA6。同时,坐椅设计包裹性不强,一高速过弯就感觉是靠保险带或者车门来支撑自己。还有BORA和GOLF也有大众普遍的现象:异响+抖动。甚至有论坛戏言,BORA车主见面标准招呼语是:今天你抖了么?这个问题,只有自己仔细找抖动部位,垫小纸片了。BORA的电动窗总成也容易出问题,据说是塑料件太脆弱,经受不起折腾。还有一点很愤怒的,一汽大众对BORA仅保修一年,是不是对自己的质量也不放心啊?
在国外,也有不少VW FANS。他们提出和我们类似的观点,VW JETTA是好车,但空间不够,小毛病多。我想大概因为群众反应强烈,VW新出的5代(PQ35平台)全系列车一改往日陋习,做的简直有点完美了。
GOLF 5外型很现代,流畅,漂亮。GOLF 5的三箱款,JETTA A5前面已经上过图片了。这次它和GOLF前脸差异不大,这也是它外型最具争议之处。不喜欢的人觉得它像是本田雅格或者凯越。无论新GOLF/JETTA,后排腿空间部均比4代多出6cm左右,彻底改善后排乘坐环境。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汽油发动机都改成先进省油的FSI系列。后轮采用独立悬挂,更稳定且富有驾驶乐趣。内饰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愈发精致。很多针对欧洲现有A级车媒体测试都显示,GOLF 5综合总分往往最高,编辑们最想开回家的还是GOLF 5。
引用 卖个蛋
16:58:30 发表于 13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汽车之家公益系列活动,让我们一起抵制安全带卡扣!汽车之家呼吁大家一起来响应抵制危害安全用品的公益
汽车之家五周年“我是传奇”活动,参与网友,无论是参与表演,还是卖力鼓掌的网友,只要到场均可获得。
汽车之家三周年庆典,参与活动网友,无论是积极报名参与表演,还是卖力鼓掌的网友,只要到场均可获得勋
参与汽车之家10周年“真交情,十年如初”活动,获此勋章,感谢一路上有你的陪伴。
完成汽车之家·知道升级任务,解答问答,并被提问者采纳为满意回答,可得解答达人一级勋章
北京车友会:超级群
引用 hnlglblp
16:59:52 发表于 14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第七章:B级轿车PASSAT
PASSAT,准确的说是B5,当初认识它应该是在2000年前后。在2000年的时候,我觉得AUDI A6的外形太完美了。而PASSAT,除了屁股稍微有点直以外,和A6简直是孪生兄弟,所以也异常喜欢。从后面看PASSAT,它性感的屁股还有点甲壳虫的感觉。从侧面看,有弧度的顶也让看习惯桑车的人们眼前一亮。从前面看,脸部大气英俊。PASSAT的风阻系数为0.28,比普遍的0.30要小,说明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PASSAT引进国内由上海大众生产,的确是加长了10多cm,全加在轴距上,所以后排空间十分充足。同时,宽度也让人感觉满意。相同级别的ACCORD、BUICK REGAL之类还没一个后排空间可以有如此奢侈的。。
记得PASSAT还是美国02年十佳车,CAR AND DRIVER杂志评的。
逐渐发现PASSAT在技术上渐渐落后了。虽然没去考证ACCORD升级以后到底更新了啥技术,但起码知道VTEC的发动机和车身隔音改进了;尽管君威不过是老别克新世纪的变脸版,但起码符合中国审美观的设计又拉走了许多顾客。看看PASSAT呢?5年来可以说只有一些蹩脚的改动:把1.8 5V的发动机,改成老一代2V的2.0,还造成了许多客户误以为买2.0是拣了个便宜,以为2.0比1.8T好呢。2.0的发动机的确适合低速和城市行使,起码油耗不是太大。
说到技术,又要提到需要表扬的PASSAT产品V6。起码在当时,这款基本采用AUDI A6技术的车是十分超值的,最核心的2.8L发动机和A6顶级的一样,甚至很多配件直接能看到四环素商标。现在新的A6L出了,老A6也要被人当技术过时的车型所抛弃,所以我也不多说V6的好了,不过价格还是非常实惠的。
更感兴趣的是真正德国PASSAT的下一代:B6
PASSAT B6诞生时间不长,可足以引起世界汽车专业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集成大众集团众多先进科技的宠儿,是大众光复的希望,是大众海外市场的中坚力量。
不想详细分析新的B6如何先进,有2篇更加翔实的文章忠实记载了B6的优秀。都在德国著名汽车媒体AMS的中国合作伙伴《汽车博览》上刊登了。这里又插一句,AMS中国办的杂志一直是我认为国内最好的汽车专业杂志,在02年前,他们叫《汽车杂志》,后来跳了,叫《中国汽车画报》,后来开始又跳了,改叫《汽车博览》了,但无论怎么改,以孟冀为首,吴道予、夏东、赵一路、朱丹等组成团体一直没有变过,他们是一个整体,代表AMS中国,代表国内这个方面的专家。
《汽车博览》对比了2.0排量左右同级别的B6和福特蒙的欧、欧宝威达、丰田AVENSIS(估计基本就是欧洲的皇冠吧,我对丰田不懂,但外形非常符合),4款车的最终得分,B6以506的高分获胜,而其它3款车都只有470左右。另外,油耗上丰田这个日本车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赞的,测试油耗/百公里丰田是10.1,B6是10.4。考虑丰田1321KG的重量比B6 1442KG轻了10%,丰田的汽油利用率还是低于大众的。我一直认为,日本车省油是一个误解,从雅阁等可以看到,日本车并不比同类德国车省油。之所以我们会有这个误解,是因为日本小车多,排量小的车本来就省油,比如1.3升的FIT拿来和1.8的桑车比,能不省么?再因为日本车质量轻,同等排量拉的东西轻自然省一些。但细心究其汽油利用率,真未必有那么神话吧。况且日本车质量轻都是牺牲一些安全措施而来,比如脆弱的侧门等,简直是拿生命换油耗。
《汽车博览》〈三箭齐发〉一文,对比了大众集团3款B级车,B6、新A4、SKODA雅达。这次对比的是1.6排量的。PASSAT竟然又击败了A4而获胜。当然,这个地方让我不解的是,新A4为什么竟然没有采用F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呢?
A4也是好车,在学习BMW3的过程中,逐渐的成熟。但是国内的A4还存在价格太高的问题,想对于A4的价格,我又觉得买VW品牌的BORA或PASSAT很值了。A4不是很熟悉,还听说国内的A4那款CVT无级变速MULTITRONIC有点问题,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引用 卖个蛋
16:59:59 发表于 15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第八章 总述
虽然VW在欧美肯定不算啥特别好的品牌,随便找找BMW/BENZ或SAAB/VOLVO,要么JAGUAR/ROVER的,都能吹的比它好。可在国内,人家问我,几万到几万买啥车好,我还真首先推荐VW了。因为上面说的那些品牌太贵,显然不行;而一些日韩品牌又太次,不忍心推荐。
很多日韩车主都会抗议我这样说,用词上是还值得商榷,可事实上这些日韩车的确技术含量不如大众。很前面就说过,所谓有技术的大众车不包括20年前的桑车和捷达。有人问小车买什么,POLO是不错的选择。技术的确是比较先进啊!那人家说FIT呢?我看了看它前碟后鼓的刹车,就觉得这车档次低了点。另外丰田的威驰VIOS也是前碟后鼓的刹车,当时卖的还够贵呢。这里BS一下桑3000,改进半天也是老的前碟后鼓型。大众POLO就毫不含糊的上前后碟刹。FIT的确空间很不错,它MM(最大化乘坐空间最小化机器空间)的做法很有效。但这样做以后头变的很短,恐怕难免安全性受到影响――面包车没头的明显安全不行么。而且FIT皮比较薄,车主也都承认这点。同样十一、二万的依兰特(ELANTRA)呢?空间大的多,还是三厢车,销量全国全军。依兰特能以如此低价在中国市场杀出条血路,拉低了国产车价值中枢,值得赞扬。油耗是ELANTRA车主永远的痛:1.6的都要10升/百公里,1.8的一般都12升/百公里。相比较BORA 1.8T的10升/百公里还是很不错了。
话又说回来,12万买那么大的ELANTRA,值了。这反衬出大众最严重最大最讨厌的缺点――贵!大众车啥不贵啊,买车贵,A0的POLO卖人家A级凯越/依兰特的钱,A级BORA卖人家B级索那塔的钱。不仅买车费用高,维护费用也高的怕人。配件都很贵,而恰好可靠性不咋的经常有小东西要坏。大众总是以自己技术精良来自居,总以为自己能以这些占据市场,无情的现实粉碎了它的美梦。市场根本不买大众的帐,那么老的桑塔那以前还热卖,现在有竞争了立刻被拉下神坛。POLO这样先进技术的小车,因为卖的贵了,远没有FIT销售火暴;GOLF引进中国,却根本没达到销售预期。BORA在红火两年后,因为同级别的EXCELL/ELANTRA,也变的不温不火。大众总裁说中国人不需要POLO这样精致的小车,而是要便宜的大车。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刚起步的情况下,就走高端路线,多少有些失误。而中国懂车消费者是可爱的,只要厂家定位不过分,他们总是乐于接受。可POLO/BORA的价格上市一来也就那么微微下降一点,剩下的都靠消费者用团购和商家磨嘴皮子才能折。有多少人望车兴叹呢,贵啊!关于价格,还有点另人欣慰的,是我们买的POLO/BORA比欧洲市场要便宜,也算价格接轨了吧。但是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汇率问题,想当年欧元刚出道的时候是1:7,15000欧的POLO才值105000RMB;而现在咱跟着美圆一起贬值,欧元兑RMB超过了1:10,同样15000欧POLO变150000RMB了。莫名其妙贵了45000,国人还真够冤啊;大众还来的喜欢把欧洲价格直接拿来做对比,看吧,便宜呵:AUDI新A6就是这样糊弄了把消费者。老实说,这点上两个国内厂也很痛苦,谁叫他们技术不足,好多东西要进口呢,无端端要多付好多RMB来换欧元,成本下不来啊。聪明的消费者可以对比美国VW的价格,毕竟我们和美元没啥波动,新的5代JETTA 2.5卖2万刀左右,也就16万RMB么,这才算是国内应该接轨的价格。
大众第二个毛病就是,小问题多。真的不知道怎么德国人开始有了这样的问题,小日本到是技术过关,每次国外可靠性调查,德国人尤其是大众都靠后。这里说明一点,可靠性绝对不是安全性或者其它性能,指的是平均的配件无故障时间。大众的问题多出在众多电子配件上。据说是因为大众为压缩成本,结果导致配件供应方利益也受损,配件质量大不如前。比如BOSCH提供的好多东西都出现问题搞的大众忙不叠地召回各种车型。前面都提到过,大众的车一会抖,一会异响,一会电动窗又打不开了,总之不让人安心。这个问题远比价格问题严重,长久以往,大众就不能代表高科技高品质汽车了,消费者也不会买帐。幸好德国总公司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并发起质量公关战略,不以质量下降来换取成本减缩。并且召集了生产各类电子件的供应商,尤其是BOSCH,要求大家配件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大众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德国车可靠性不如日本韩国车,我想他们自己脸都挂不住吧。
大众第三个毛病,是歧视中国市场。因为所谓同步上市(晚了半年多)的POLO没能想象中的热卖,大众严重低估了中国市场对先进车型的接受能力。于是它拿欧洲淘汰的GOLF 4到中国来忽悠消费者,最终被玩的还是它自己。我不是说GOLF 4不好,如果刚开始就考虑GOLF 5一起推出,价格又不定过高的话,肯定比4卖的好的多。可怜PQ35平台去造不知道能卖几辆的CADDY,还花重金请成龙做广告,真是烧的慌。PASSAT一会给上汽,后来第6代又给了一汽,而且又要比国外晚好久才能推出。同样它旗下AUDI品牌也反应够慢。以前占的公务市场太大分额太骄傲了,慢吞吞推出新大嘴A6,还定个天价又买不太到,重新开始玩加钱的把戏。殊不知前面新BMW 5已经窥视到家庭市场,漂亮的抢下一块蛋糕;皇冠卷土重来,商务家用一起蚕食;还有便宜过进口风度的NISSAN天赖,干脆降低到20万抢中端市场。大众的对手总是反应比它积极。
这就是大众汽车。大家看了这么多都应该对大众这个名字有了个概念吧。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曾经垄断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带给我们什么。
引用 卖个蛋
17:00:26 发表于 16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I服YOU!
22:17:13 发表于 17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引用 sam-16 08:42:40 发表于 18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怎么都要顶一下~
引用 汽车之家网友
09:01:09 发表于 19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本楼已被管理员删除
引用 坦克-23 17:55:13 发表于 20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正在提交回复,请稍候...
mainTopic.xRender=YES
楼主有更新时通知我
已取消此帖的收藏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