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参加过自主择业参加企业指导吗?有没有好的推荐?知行公社怎么样?

自主择业到底怎么样?请听一名团职干部的切身感悟
我的图书馆
自主择业到底怎么样?请听一名团职干部的切身感悟
???&文&| &陈旻前线哥说又到了3月,军队干部转业工作又一次开启。想必此时不少战友心里又开始纠结了:是转业好还是自主择业好?说实话,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关键在于你的内心更能接受哪一种。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作出正确的选择,今天,我们请到了原南京军区总医院政治部正团职协理员陈旻,请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主择业的感受。都是干货噢,千万不要错过了。作者简介陈旻,女,1981年9月入伍。曾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治部宣传科长、正团职政治协理员。2002年自主择业,最初在中新社江苏分社当记者。2005年4月被大公报聘为江苏办事处主任,2007年被大公报聘为首席记者、高级记者。一当初,我做出自主择业的选择并非是“未雨绸缪”或“高瞻远瞩”,而是来自于内心对“稳定”的深深不安。&2001年下半年,我决定转业并且选择自主择业时,并非是“未雨绸缪”或“高瞻远瞩”,而是来自于内心对“稳定”的深深不安。于是,在2002年初,我义无反顾地变现了自己的决定:自主择业!当时,我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宣传科已干了10年,所有的工作都得心应手,每一项工作结果都在意料与掌控之中。可是,因工作而带来的成就感与兴奋度却在逐年递减。自入伍起,我已在医院系统工作了22年,看多了生老病死,愈发深信“经历才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我想:虽然在总医院工作,吃药看病不愁。可是自己身体好,一年中连感冒药都不用去开,总不能为了不知道哪一天能吃上免费药,而去支付漫长的生命时光吧?总医院的政工干部,一般都能稳稳地干到退休。平时,也常有老同志们来我办公室聊天,我发现,他们其中大部分个人素质、能力都很强,但却喜欢“安稳”,甘于无所作为。有时候,听坐在对面的老同志眉飞色舞地告诉我“某某某二十年前跟谁好过”这一类极其无聊的八卦,我内心不由得一阵恐慌,我很怕自己将来会成为对面的他(她)。必须得换一种颠覆式的活法了!转业时,我没有选择计划安置,尽管我有二等功,拥有可以挑选单位的优势,但是我坚定地选择了自主择业。我更想试一试,离开体制的庇护,自己会在泥泞中踏出一行什么样的足迹。2这十余年间,在一次次工作挑战中克服困难,最终享受到了虽“预期不可控”、努力后却获得成功的“强力冲击”的兴奋感。&2002年,我自主择业后去了一家通讯社,成为专职记者,待遇是:没有工资,没有保险,只给你一个工作平台;同时,所有的工作费用自理。那时,总院的好朋友总问我“一个月拿多少钱”?我老实地告诉她“一分钱没有”。她根本不信,很生气:“你怎么变成这样?我又不找你借钱?”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在自主择业的第一年,便获得“江苏新闻奖”一等奖。《大公报》主动来找我,将江苏办事处主任的担子交给了我。这个担子不好挑,不仅要做好新闻,每年还得完成数百万元的经营指标。而做经营对于政工干部出身的我才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全新的工作要求倒逼着我。报社用人是来了就要能干,当年必须出成绩,根本不给你时间积淀。人真的是被逼出来的。这些年,自身潜力被激发出的我,不断地让自己吃惊。不仅新闻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市场敏感度也不断增强。这十余年间,开放式的工作平台令我开阔眼界,放大格局,充分感受与吸纳各类优秀人士的长处;在多种环境中历练,丰富经历,提升能力;在一次次工作挑战中克服困难,最终享受到了虽“预期不可控”、努力后却获得成功的“强力冲击”的兴奋感。“一直想放弃,始终在坚持”,这是凤凰卫视记者杨丽对我说的话。她曾是一名标枪运动员,这样的状态贯穿她运动员生涯的始终。不过,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坚持,她都坚持下来了,“过了最艰难的那个点,就明显轻松了。”我亦感同身受。3不要迷信关系,无论在什么单位,当你的个人价值在新的岗位上无法体现时,没有人会为了情面照顾你。&转业迄今已走过14个春秋。总结一下,将自己自主择业之后的几点感悟与战友们分享:1调整心态,持平常心,做普通人自主择业后,你就被还原为自然人,除了那点退役金,你就“什么都不是了”,原先工作单位所赋予的附加值全部作废。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自主择业后正式不上班的那天,手机、寻呼、家里固定电话仿佛约好了似的,整整一上午异乎寻常地集体保持沉默,与连续10多年来此起彼伏的喧嚣和手忙脚乱的应接不暇形成巨大反差。通讯工具的突然安静令我很不习惯,我以为它们是不是“坏了”。近中午时,我忍不住先拨“191”“呼”了自己,再挨个查个遍,结果功能全都是“好的”。一点建议:事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坦然面对人情冷暖,主动把自己“归零”, 做一个最普通的人,一切从头开始。2内心要强大,做好默默承受挫折的准备在部队时,有组织关心,有战友们帮助。自主择业之后,不再有人管你,甚至连居委会大妈都不会理你。创业很难,失败与失落是常态。再度创业,即便是打工,遇到困难,全部靠自己解决;焦头烂额,身心疲惫都得默默承受。这里真诚奉劝内心脆弱的战友,最好不要选择自主择业。一点建议:处世理性、遇事冷静,勇于试错,做好多次失败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不要抱怨或倾诉,直接删除那些导致情绪波动的所有环节,因为这些除了浪费时间外,无济于事。最好直接着手寻找对策与解决问题。3结合自己的专长或强项寻找新的着陆点多年前,我陪同南通市宣传部门去香港媒体参观访问,如东县的新闻科长问凤凰卫视资讯台潘副台长:“你们香港人为什么这么敬业?”潘副台长答:“老板给你钱是让你干活的,你不干活就走人。”所以,重新工作后,你不再是“无私奉献”,而是“打好一份工”。 & &我在部队时从事新闻宣传,自主择业后选择在媒体工作,能比较快地适应新角色。当不少同行用种种不正当手段去获取广告等市场资源,我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走正道。既完成了报社的工作任务,同时赢得同行与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一点建议:找工作时可以从自己的优势切入。切忌眼高手低,无论做什么,要跟上时代脉动,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发展与需求。不要迷信关系,无论在什么单位,当你的个人价值在新的岗位上无法体现时,没有人会为了情面照顾你。要尊重所有你遇到的人与工作,做人诚实、诚信,做事认真、严谨,切不可为眼前利益,降低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工作质量,定会为自己不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坚信,凭着军旅生涯给予我们的“肯吃苦,不计较,能坚持,敢担当”,战友们在自主择业后再前行,一定会在另一番新天地中,领略到不同的人生风景。
馆藏&305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龙庆峡景区
10 人感兴趣 &
5 人要参加 &
活动相关小站
活动类型:旅行 电影 讲座
城市:北京
活动照片 &&&&&&&&&&&&
我来问主办方 &&&&&&&&&&&&
还没有人提问
活动讨论区
活动组织者
活动成员 ( ·
链接打不开?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划安置比自主择业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