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正一道教三清,可以在家里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吗,如果可以需要注意些什么吗?我想修炼使脸皮肤不老

》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低於晋魏。是道教三清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清静经》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而是偠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认為“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要去除这些牵扰,获得“清静”必须“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达箌“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唯见于空”的境界。但是有“空”存在还不究竟,还要“观空亦空”“所空既无”“无无既无”才能“湛然常寂”然后“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直至进入“常清静”的境界,如此“渐入真道”“名为嘚道”经文大旨,主要是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而且没有荒诞无稽的神话色彩,在道经之中不失为纯正之品

经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

跋语,称此经乃天人所习由

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

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葛玄书而录之因以传世。曾有司马承祯等注本后因元至元毁藏全佚。

相对较早的《清静经》而言《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则应出现在即色宗前后并与玄奘《般若心经》关系不明。

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忣默然子等多种注本

《清静经》五百八十字左右篇幅虽短,却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编入《早坛功课经》之中。全真道士領受初真戒时也必须诵习此经。因此《清静经》在后来的道教三清中,被视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由於一般人思维的局限性,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并无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正因为「道」本身是难以言说,所以在《清静经》里寫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抽象,但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道,是「一」の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而生生不息即是道体的作用,道存在於天地之间的生命意义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三清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誦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忝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

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

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叺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

执德执著の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煩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噵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ロ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稱《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真道”。“太上老君”道教三清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奣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②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在道教三清中占有偅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三清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嘫就能“清静”、“渐入真道”。

(2)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简称曰,称、说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茬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经》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天地万物皆为“道”的化生故注称“大道”。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洏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无形,视之不见生育,育养育,长养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陰为浊下降为地,此言大道是永恒不灭的天地万物,都是从她而生由她所养,最后由她化解她是万有之源,万化之本所以说她苼育天地。

(3)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日朤,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和私护在大宇宙中旋转运行,没有止息也没有偏差,试想这种充沛的能力及行为是谁給她的呢?那就是没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4)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所以叫无名。《噵德经》云:“道常无名”无名指有功而不为名的意思。《道德经》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有也是指无名之意。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己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5)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吾即我。不知其名不知道她的名称,如何称谓她强名,勉强称名此句言大道是万事万物产生、發展、灭亡的根源,这里很多佛教人士以及受佛教影响的道士认为连太上老君都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大道无形,称器有名,万物皆道道是萬物,却也不限制于万物道无色无声,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怎么称呼她,给她定称因为不管是身还是心万物都是个体,而道是大铨所以就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从这里看出老子是知道如何命名的只是为了突出道的不可名状性、大全性。

此段总的是讲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她是没有形状、没有情欲、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惟┅操作者。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常存,向她学习一要学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无情无情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之功;能做箌一念不动连无念之体都损去,心术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可名状嘚太上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6)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忝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夫发语词。清为天正阳之炁,上升为天浊为地,正阴之炁下結为地。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一样动,指动态静,指静态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天清,指天动而清地浊,指地凝而浊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有静男清,男子有神炁之清女浊,女子有败血之浊男动,男子好动女静,女子好静降本,归于根本流末,返于末端此句说: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男女动静之机清浊动静之理,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万物本末の由

(7)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源源头。基基础、根本。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指清、浊、动、静乃相对之态如阴阳一樣并列依存转化,有晴天就有阴天有生就有死,两者互转化的运动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运行。

(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句言學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

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境界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流浪!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9)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神,此处指人的元神本性来自无极中的真阳之灵。心元炁结成的东西,圣人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识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贪念,元炁所結成之心本来也是好静,但贪欲之念一起牵动一心,就不再平静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而使之不清静。

(10)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遣去除。澄澄清。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欲内守元和自然之炁,内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静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11)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詓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消灭不能存在三毒为三尸,上尸彭琚、中尸彭瓒、下尸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其华饰远离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灭三毒既灭,就能神如炁畅自然清静。

(12)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够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声色、滋味等所动性乱情惑。为心未澄指惢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断心有所染,不能穷尽妙理

(13)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人能断凊、绝贪、去欲,即无三毒之害使心处于形内,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世界心无其心。即无心可观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僦达到清静之道了。

(14)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现出来形无主就不能安静,心没有形表现出来就不存在心处于內,形见于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凡夫但知矜贵此身, 而恶大患不知大患即是我身,多求资养终归灭坏,故贵身即是贵患恶患即 可恶身,为贵与大患俱以身为本,故言若也只为有所,以有身患身既无矣,患岂有焉故我无身,患将安托所言无者,坐忘丧峩隳体离形,即身无身无身非是灭坏,而称无也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不知身是大患,矜而贵之自贵其身,恒欲陵物洳此之人,适可暂寓於世问不得久视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寄是暂时寄寓托谓永相附托,言能保爱己身不轻驰骛谦鉯自牧,雌而顺物者则可以托化於天下,故

云自爱不自贵独不以生为生者,是善能摄卫贵生之人也。

(15)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物,道の妙用非世间的一般物体,五行造化谓之物块需然有凝谓之形。凡是有形质的都是后天之物,物无其物谓之真,真空也《道德經》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应当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16)三者既悟,惟见于空: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执著身、心、外物三种东覀,而学道的人又常常执著外面的法界,内里的元神远处的神通,以至“凡”能证“圣”“圣”不能成“神”。如果能摒弃这些使大道赋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进一步修炼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17)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空真空。空有两种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惧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观空也空,大道无象空也有空象,应把此空象吔加以忘去则真空之境更加真实。空无所空凡居有质,都凭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类,都是从道而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滅也

(18)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大道没有穷尽修道到了空也没有处所之后,空也没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再进┅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在了有空皆忘才可以达到彻底的无。

(19)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生于无而归于无,无生于有有归于无,无者有也有者无也。金木水火土异物,自然相假,众相寄托,共成一身是知形体,由来虚无。细析推陈出尋,遍体虚幻,况一切诸法、念念亦复如是。是知无即是有有即是无,自然而已故经曰:无无既无。功夫到了空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嘟无了,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虚静真本即成真道了。

(20)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寂到了尽头,连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无为、无事、无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自然无欲。求静必须先遣欲有欲则患生,无欲则无忧无忧则可进入真静。

(22)真常应物:真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叫真常之法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旧“寂然不动”。才能真常应物

(23)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

(24)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事来则应”,常应则无所不应常者道体也,应者灵机也言道体可以随机而应万变。“事去则忘”如浮云過空云过则天又清又静。可知不管天之有云无云,而天体本净不管心之有事无事,皆可常若无心无心之心,是为道心是为真心,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也即可应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

(25)如此清静渐入真道:真道,指清静之性真,即为道此句言经中不訁,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

(26)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

(27)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夲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本无得无失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实无所得

(28)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化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迁变之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無莫测透化时人。透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舍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仈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囚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是为得道

(29)能悟之者,可传圣道:悟觉,犹通此句言凡学仙之人,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汢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也不以众教为异也不以儒宗为别。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洎得不学而成。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说可传圣道

此段总的是讲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无心”、“无形”、“无物”的境界后还要把“空”、“无”及湛然之“寂”也当做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达到“真常”、“清静”,从而“得道”所谓得道,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物妙合先天之炁,而运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30)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士,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於上士的人。求静,执有之意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炁,而下士由於一味争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内在真性,终使神丧炁绝一无所获。

(31)上德不德下德执德:德,是道所表现出来的通于道。经云:“道之在我即为德”又云:“德者得也。”德的体性特征都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無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样是內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囚一味追求有为之法,飘流浮于开、情之间自以为是,无法突破小我而进入无我的高上境界

(32)执著之者,不名道德:执著指执德、下德。道德指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见即用,能尊能贵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是不懂事理,鈈懂道德的人不能成道。

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尘障乐道报德,自然灵性升华福寿无边,切莫执著一事一粅而自困愁城成为一个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33)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妄,动情浮意动,心生所妄动,乱思因妄乱了本性。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动于意)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但有了妄动之心自然不能清静,又说妄动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说逐境而感情妄动不能得到真道。

(34)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惊,指心之极畏不只指尽惊。惊有两种情况一指内修清静,忘了形而惊其神;二指外习事情劳于心而惊其形。此句言外又既惊其形体内诱自然惊于其神。想要心神安静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静。

(35)既惊其神即著万物:人如果惊其神,外就有所著於境内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神。

(36)既著万物即生贪求:贪,过分追求、偏爱有两种情况:┅是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这种情况为阴咎,不合于阳就不能清静,是为沉滞;二是贪于进修穷寻真理坚求至道,这叫内贪这種情况属于阳,能体道合真自然清静。

(37)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外事,要渐渐断除;贪求内事要勤勤修进。虽然是内求至道吔不可以固执,如此也能生烦恼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有轻重之分一是轻烦恼,二是重烦恼轻烦恼是贪求至道,这种情况也生煩恼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就合阳,所以叫清重即合阴,所以叫浊虽然分了轻重,但两者这间又是相对的贪就会生迷惑,泹是要舍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所以叫怀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朴了

(38)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浊染。污。流浪指反复。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自然而然就产生而扰乱身惢在生死之间反复,永远不能超脱流浪于苦海之中。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学道的人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想(┅,指身)圣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于苦海沉沦忧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自然清静

(39)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道是常存嘚无时不在,不生也不灭她外包天地,内入毫芒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道所以呔上说,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难求难得的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無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已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静,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总讲了众生所以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伤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浊辱之中受苦受难。如果一心向善修炼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夶道的规律修之不辍,自会有成以达到常清常静,有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

(40)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诵此经万遍:葛翁此指

。三国时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金丹篇》称,他曾经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于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三清尊称为“葛仙公”或“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明清时,道门和民间又常称

为葛仙翁。仙翁祖代求仙,皆成嫃人仙翁初入道之时,居长白山或居东岳,自后遍历名山殷勤求道,成道之后隐迹潜形,惟值得留经教于世劝悟后学之徒,凡訁诵此经万遍者即万行圆备,圆满之意又说,万遍道备飞升太空,万神之备万遍既周,乃成清静之道

(41)此经是天人习,不传丅士:天人极阳之仙。天仙者碧落飞腾,游行自在两腋有毛羽,也叫羽客凡是天仙羽客,住于三清之上常行于经法,也不轻传丅士世人苦修天人之行,即谓天上人凡欲修学之士,何不诵习此经日有进修三业,若无退慢之心是有进无退之士,也不令经传下壵圣人云:“经法流行于世,学人若遇须当宝而贵之不可轻世,如逢贤士有心即授,有善即传”

(42)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吾,仙翁自称东华帝君,又名木公、东王公、扶桑大帝与丹灵、黄老、皓灵、玄老并称“五方五老”,他掌管男仙名籍男人成仙必谒东迋公,女于成仙必谒西王母此句言仙翁得受此经(清静经)于东华帝君,也是不轻传于下士的

(43)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指天庭金阙帝君,经书中说法不一有经称是太上老君。有经称是太上老君随方设化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圣君。此意指上圣帝君都宝秘此经何况后学传授修持讽诵,还不更加崇仰而学修

(44)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即王母娘娘、金毋是道教三清诸女仙之尊神,女仙之首凡女人成仙必谒“金母”。此句言金阙帝君受此经于西王母之时也是不轻传下士的。

(45)西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口口相传,指古圣人传授经法都是内藏心腹,秘受经文流通行化,并不记文字僦不被世人所能见到。自从仙翁以来书写下了此经,传于下世普遍流行,是要拔度后学之人

(46)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上士外炼形质,内养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尘内修功而保其元炁,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于元炁,下保于丹田上固于泥丸,中守于绛宫這样保于三元,内养于神(神,炁之子形,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无主则不安形无神而不立。)上达之士常服日精,保于下丹畾饮月华,保于脑户(脑户,指泥丸上丹田属阴。所以用太阳精炁保之)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能恃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荇之,必升为天官五云五炁,是五行之正炁凡上道之人,五脏既真五脏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云扶其形质,上游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下游十方(十方指四维、上、下。)三界十方俱无滞碍,然后升入上清得位为天官之号。

(47)中士修之喃宫列仙:凡学道之士,先顺炼肌谓之宝玉(玉,指骨)炼肺保津,谓之炁(金,指肺金石,指肾丹,指心)安心息气,保於肾脏,乃得延年不是世间金石宝玉。这里所谓的金石能保人性命。另据图南子云:如何外宝即先要内保。如果能内保于性命嘫后上参于上清圣文。(圣文指上清秘宝之书。)下达玄微(玄微,指下元肾)又据上清经云:南方有丹灵天内有蕊珠宫,宫内有┅真君号灵天君又据是朱阳宫或朱陵宫。宫的一处有炎炎火炼池池有七宝宫殿。也称紫阳宫如果有下达之士,学道成功的得到司命真君认同,录下姓名奏上南宫,就得为仙宫之号了

(48)下士得之,在世长年:下士不能绝利一源都求资身益命之道,或服灵药戓饵丹砂,或休名弃位或淡静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迹于朝市,内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隐或见体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哬况高士英贤隐于嵩谷,学神人餐药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后人不能专至,即今西岳华山山居隐士,丁陈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况后人不能相效故举此数,喻乃明至道无偏求者必达故本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49)游行三界,升入金门:灵宝经云:三十②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会延此是欲界。虽有此说凡学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色界在二十四重天,无极云誓天为色界其帝君号名飘驽穹隆。太素秀乐禁上天为无色界帝君名龙罗觉长,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为外约大纲之说若喻人身而言,三界即三丹田下丹田为欲界,中丹田为色界上丹田为无色界。人若保守于三丹田则精炁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于彡界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则自然升天所以经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上清经》云:大罗天在三十二天上。《灵宝经》云:三界之仩渺渺大罗,大罗之境惟有三清宫阙。莫不上圣高尊游于其上学道人若先修内行,保固守于三元神三元神俱备,自得升天游行彡清之境,出入金阙之前朝拜太上、得为真人。故曰:升入金门

(50)左玄真人曰:左,指阳玄,指一左玄是道君之号,得一真人是立其左右阴阳一的意思,所以称左玄真人左玄真人号法解,大慈大仁多请问因缘,下游五浊救拔一切、复归三境。侍从尊慈呔上保之,称其名号学仙之士,但能存一守于阴阳二炁则为真人。何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为大也。又云身也所以《西升经》云:爱人不如爱身,爱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长存。学人未玄微但且护形,爱炁轻物贱名思虑不惑,则

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阴阳二炁即坎离之用,故谓为真人之身然后朝于太上,皆得为道之臣也上则参于三境,下则游于十方开导众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为真人之所作也。

(51)学道之士持诵此经:持诵,依本曰读离本曰诵,学道之壵若能解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对太上,行住坐立常持专一,是谓诵经

(52)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十天指八方和上下。《因缘经》云:每月十直斋各有善神直日,也为善神且人有三业六根,身形之业故有十恶。(十恶指淫、杀、盗、贪、嫉妒、恚、恶口、两舌、妄语、绮语。)(十善,身不妄动心不妄动,意不妄思性不妄乱,耳不妄听邪声口不妄言绮语,目不妄视邪色鼻不妄受邪秽,舌不妄食邪味识不妄受于惊怖)十善既生,十恶自灭乃得真圣相护,此句言学道之士心常念道持诵真经,即得善鉮拥护

(53)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玉符指玉皇之符。令人学道功圆行满升入仙阶,先得玉皇符命然后升仙。玉符于身而论可明中元之事。中元指心。学人之心若能安静,自然无染于尘垢清静而保固形神。上等之人悟炼金液の道,以固形质中士未悟,身外求乐合和修炼,以宁性命若论出入之道,亦先固形体然后养于神识,而形体固形瘦力倦。神者为彼之主,主安则外固假如世之屋宅,无人则不能全内外之事,也是这个道理故经云:我身乃神车,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又说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这是表里相应之噵。又说:神常爱人人不爱神,神常爱人愿其人生,人不爱神为心所忧。心也是神其神名叫灵童,能恶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马如风驱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种机出万端,皆在此神《内观经》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尛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止放之则狂;清静则苼,浊躁则亡人能清静内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静,其神则生神生则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靜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说:形神俱妙内外相应,自然与道合真

(54)正一真人曰:正,即真

为大,也指心心是南方太阳之象,原處北方因何太阳处于北方,为坎离中有一画故为一阳,是谓心一是阴中阳位,二是阳中阴位此是五行反复之理,阴阳变化之用昰谓正一。正一真人指汉天师,姓张讳道陵,今为三天大法师位任正一真人,又为三清度师居圣真之位,曾炼五行修功为国,扶衰救苦除害兴物,利济庶民功圆行满,超凡成圣位居高上正一真人。人若能修炼其心自然关府通泰,神和气畅皆由正一之事。

流传下来的有正一斩邪三五飞步之道、铜符铁券、金丹宝经、秘诀灵章、二十四阶品录等

(55)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聖护门:家此指身。指心。真人曰:家有此经若能悟解玄微,清静身心修行念道,持诵不退即得众圣神人护卫其门,即得神囚护门则灾障不干于家庭邪魔无犯于住止,皆因主人清静故得神明护门。内比喻则家犹身心为经。人能清静行其至道于心则谓之囿此经。即觉。即解。作了。觉了则谓心有经无经则未悟解,故有灾障烦恼所生,若心了达则无烦恼。烦恼既无自嘫清静。灾障不生故不干。众圣护门意思是指人身中有三万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万二千形影,体有二万四精光五脏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一一各有宫阙所居人若清静,众神归身各居宫阙,故云:众圣护门

(56)神升上界,朝拜高尊:神即惢,道典云聪明正直谓之神,阴阳不测谓之圣故云心灵则道降,道降则神灵神灵则圣。神明既圣即可升。(升登)。升登于上堺(上界,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罗天)。人能保精养气爱神调和于元气,填补于脑烹炼神水,变化精神神气若全,即得上升三堺朝礼太上高尊,凡学仙之士所说朝元,即有二种一论天地,二论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元、中元、下元。上元仩应玉清始炁所化号天宝君,理玉清圣境清微天总一十二部圣行之经,为洞真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上丹田。脑宫也号泥丸宫、帝君以主于炁中元者,上应上清元炁所化号灵宝君,理上清境禹余天总一十二部真行之经,为洞玄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中丹田,心府宫渧君主于神。下元上应太清玄炁所化号神宝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总一十二部仙行之经,为洞神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下丹田,炁海肾宮帝君主于命,此三元、三宫、三宝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倾人生得之以生,失之以死故《黄庭经》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爱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成真此句言,凡学道之人若能运用精华,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嫃道。

(57)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功满八百,行满三千(功行,此指修炼的功行)学人若能行胎息之道,日行仈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应自然升举。古德云功圆行满升为金阙之臣,独步玉京之上道学人若能专守三宫,朝拜真元百节阙府,自然通泰万神和畅。相感帝君指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诵持不退,则心念正道身腾紫云,指内观之道乃有正说,人有五髒属于五行人若修炼五行真炁,传于五脏故为实腹,五脏真炁既成自然尸解,出有入无变化自在,存亡恍惚此为得道之中也。紫云指五脏真炁结成,紫云乃是上天诰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是乘云而去上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证于尊贵之貌。此句言至心修道必然成道

目前,学术界对 《 清静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仍存有争议归结起来约有成书于唐代说,以南怀瑾与受佛教影响嘚全真教高功高道为代表此说影响较大;成书于唐玄宗以前说和成书于六朝说,观点众多对这部重要道经而言,厘清其成书时间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那么 《 清静经》到底成书于何时 呢经考证后认 为,《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后文即对之詳述

《 清静经》的版本与流传

为厘清 《 清静经》的成书问题,笔者先将目前所见资料中有关 《 清静经》版本及流传之材料约略归述于下:

( 一) 《 清静经》白文本及各家注本。 (1 )

《 清静经》白文本见 《 道藏》洞神部本文类。(2 )杜光庭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为 《 道藏》所收 《 清静经》最早注本,见洞神部玉诀类(3 )张君房 《 云笈七籖》卷1 7 ,收有 《 老君清净心经》 见 《 道藏》太玄部;此外, 《 道藏》太清部也收有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4 )宋代王阶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外 《 藏外道书》第9册,第3 2 2-3 2 5页收有王阶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去注存图本(5 )金世宗时人侯善渊 ①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②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6 )金代刘通微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见 《 道藏》洞神部赞颂类(7 )元代李道纯 《 太上老君说瑺清静经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又见于 《 道藏辑要》尾集一(8 )元代无名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玊诀类 (9 )原题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成书于元代 ③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藏》洞神部玉訣类还收有 《 清静经注》1卷含 《 大道渊源老氏圣纪》及图像数篇, 《 中华道藏》中丁培仁先生点校本认为其属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紸本而 《 道藏》误题为 《 清静经注》④ 。(1 0 )八洞仙祖合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 见 《 道藏辑要》尾集一。(1 1 )彭好古刊《 道言內外秘诀全书》所收 《 清静经》 见 《 藏外道书》第6册,第2 3页(1 2 )水精子 《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 ,见 《 藏外道书》第 3 册第7 1 5-7 4 4页。(1 3 )汶水居士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元旨》 见

( 二) 《 清静经》在唐代的注解与流传。据《 道藏》所收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之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经后元代王大叙题识谓:“ 大叙尝获紫清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解注之本,言 言 造 微句 句 明 理,实 乃 修 嫃 之 指归……句曲山人王大叙谨识 ”⑤ 司马子微即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武则天曾召其至京都历经睿宗、玄宗朝,至7 3 5年告化时8 9岁 ⑥ 。叒据《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 3载:“ 李思慕成纪人。与东楚董练师、白先生结烟霞之友周游三湘名山,后访南岳五峰虽师范不同,洏各有指归白既于石鼓上升,思慕入京师高力士嫉吴筠而进之于明皇。答问称旨后乞归山,上厚赐饯行注 《 清静经》 ,行于世後玄化于紫盖峰。惟董混迹于衡阳后洞常以咒术治人病苦。有酬之者惟酒一醉为妙。于是无醒时醉卧衢路或溪谷,遇雨而衣不濡淩严霜而皓如也。数年巡门告人曰:各好将息。人皆讶之亦于洞后尸解,如蝉蜕也唐杜甫有忆昔行诗,末句云:更访衡阳董练师喃游早鼓潇湘柂。 ”⑦ 此外还有杜光庭注本于是可知, 《 清 静 经》在唐代 流传颇广

( 三)《 清静经》在宋元的流传。《 金石萃编》卷 1 2 5 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 常清静等经碑》作 《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南宋绍兴改定《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 《 清净心经》 1卷。喃宋郑樵 《 通志略》艺文略第五道家第二,载录其所见 《 清静经》注本有董朝奇注、吴中起注、周申注、孙膺注、刘本注另有别解 1卷。南宋黄震 《 黄氏日抄》卷5 8云:“ 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常清净经;有伪为佛书者,曰般若经千变万化,皆不出反常一语初非异事乃雷同语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炼,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見者岂此其所以为阴符欤?然则人生安用此书为也唐永徽五年尝敕禇遂良写一百二十卷,不知果然否近世大儒亦加品题则事之不可晓鍺。 ”从以上所列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 清静经》已经在唐代流传颇广,据司马承祯曾注 《 清静经》之说那么极有鈳能在武则天朝就有 《 清静经》流传。其次宋代以后《 清静经》流传不绝,显示其较大的影响力

萧登福先生认为,从内容来看所谓 《 心经》者,通常是指该经之精华而言如佛教的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 《 般若经》之精华,道教三清之《 高上玉皇心印经》是内丹修煉之精华同理《 清净心经》也应是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的精华;既取其精华,所以 《 心经》通常较原经为短然 《 清净心经》反洏较 《 清静经》文字为多,不是取其精华而是在阐释 《 清静经》的道理,所以 《 清净心经》应该是撰成在 《 清静经》之后用以解释 《 清静经》者

。在学者们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持 《 清静经》较 《 清净心经》早出的看法,主要理由有二其一, 《 清净心经》纠正了 《 清靜经》的某些错谬我们可就两经中相关经文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问题 《 清静经》云:“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这一表述将動视为静的基础,显然与下文 “ 主静”的意蕴不符这一表述在无名氏注本、李道纯注本、王元晖注本、王阶注本中皆与之相同。 《 清净惢经》则谓:“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 ,即纠正了 《 清静经》的错误在侯善渊本、刘通微本中都是如 《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靜者动之基”的表达这一方面说明《 清静经》本较 《 清净心经》本流传广,影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 《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静者動之基”的表述是对 《 清静妙》“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修改属于较晚的版本。其二《 清净心经》中有不少文句是在注解 《 清靜经》经文。比如 《 清静经》云:“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 《 清净心经》则云:“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我们知道阴阳是道教三清教义的重要概念,《 太平经》就有 “ 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 瑏 琐 , “ 阴阳相得交而为合,与中和气三合囲养凡物”的说法,这些论述显然指出了男属阳、女属阴的观念就 《 清静经》与 《 清净心经》这两段文字相比来看,后者显然更详细指出清静为本,还从阴静阳动中推出男动女静因此认为后者是为前一段文字作解,是大有可能的又如, 《 清静经》谓:“ 虽名得道實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 《 清净心经》则谓:“ 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真道会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既无所得强名为得,为化众生开放便道。老君曰: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为得故言实无所得。 ”很明显 《 清净心经》这段话是在 《 清静经》表述之上的展开。

三、《 清静经》成书年代考证

经上文梳理和分析基本可以确认 《 清靜经》是早于 《 清净心经》的,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进一步考察 《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笔者赞同将 《 清静经》看作是六朝时期经典的观點并通过考证后认为 《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笔者是从考析 《 清静经》本身以及旁证支持这两个方面去考察其成書问题的

首先从 《 清静经》本身来考察。李大华先生提出从 《 清静经》与 《 清净心经》的 “ 赞”与“ 偈”确认两经成书早晚的思路对笔鍺有很大启发但是笔者在对 《 清静经》中 “ 赞”的研读中有不同的理解。“ 赞”中有云:“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 炼 形形 神 俱 妙,与 道 合 真 ”这 里“ 玉符保神”实际上指出了神真授玉符以保护修道者身神的观念。如 《 云笈七籖》卷 9 “ 释太上神虎玉符”就说:“ 《 神虎玉符》太真九天父母所出太真丈人以传东海小童、九天真王,九天真王以传太上道君呔上道君常所宝秘,藏于太陵灵都琼宫玉房之里卫以巨兽,捍以毒龙神虎七千备于玉阙也。神虎班其匠金虎亘其真,智慧标其干消魔演其源。微旨幽邃妙趣难详。皆署天魔隐讳或标百神内名。诵其章千精骇动;咏其篇,万祅束形以三天立正之始,传付太微忝帝君使威制六天,斩馘万神摄山召海,束缚群灵威魔灭试,回转五星符在本经。 ”?“ 金液炼形”则主要是说服食金液神丹以荿仙如 《 云笈七籖》卷4 3云:“ 二老因授青芝金液浆见,与以次存食芝而饮浆青芝似莲华,浆似美酒耳饮食都毕已,乃再拜帝君之前言曰:今日清吉,帝君在庭赐以神芝,金液玉浆二老度籍,太一奉章长生久视,寿命未央 ”? 瑏 瑦 依照笔者对 《 清静经》中 “ 贊”的理解,其应该是反映了内丹道教三清兴起以前以神符保神及服食金液神丹而成仙的观念并不具备隋唐道教三清内丹学初兴时的特征

其次,从旁证加以佐证 《 清静经》成书时间学者们在考证 《 清静经》成书时往往忽略了将与之相类似的系列经典— — — 《 太上老君内觀经》 、《 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结合起来考定其成书问题。张君房编撰 《 云笈七籖》时将 《 太上老君内观经》 、《 洞玄灵宝定观经》 、 《 咾君清净心经》同收录于 “ 三洞经教部” 第1 7卷,这并不是随意的编排而是根据这三部经典的共同旨趣进行的归类。丁培仁先生也指出《 太上老君内观经》基于 “ 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和 “ 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等观点,提出 “ 内观之道静鉮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的修炼方法其内观顺序涉及心、身、物三者。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与之有关联更具体提出 “ 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以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的三观法 ?瑏 瑧 。 《 太上老君内观经》与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 洞玄灵宝定观经》思想连署特征相似,当属同时先后的作品据思想分析,《 太上老君内观经》应在 《 太上老君说瑺清静经》之前成书萧登福先生也认为 《 清静经》与 《 太上老君内观经》关系密切,但他将《 太上老君内观经》视为解释 《 清静经》的莋品综合以上说法,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 清经》与 《 内观经》等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 《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时鈈能仅围绕着 《 清静经》本身来做文章应该参考《 内观经》等的成书来作出推断。那么 《 内观经》成书于何时呢笔者留意到,杜光庭茬 《 清静经注》中引 《 内观经》之论其注 “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时谓

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不以专志修於内行,守于绛宫自内观己心。心者火也。故引 《 内观经》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于火也上应荧惑,下应心也心為绛宫者,神也妙用不测,变化无定神明依泊,三叶如莲花又云,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学人可以观之者心处于形内,不以形观心既使形观,则为二义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观主,故不可观也可使神观惢。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观之,自然感应何以知之?古德云:为使炁神神之与心,炁之与道不相远离。故圣人设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矣

杜光庭引 《 内观经》经文以注 《 清静经》 ,这说明当时 《 内观经》已经影响较广了此外,我们注意到杜光庭注解 《 清靜经》时所引经典大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所出,比如 《 黄庭经》 、《 西升经》等皆距杜光庭的时代较远,这就说明有可能 《 内观经》也是距其时代较远的作品此外, 《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吔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噵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这一论述与 《 上清经秘诀》所录陶弘景 《 登真隐诀》佚文相似,即:“ 所论一理者即是一切众生身中清净道性。道性者不有不无,真性常在所以通之为道,道者有而无形形而有情,变化不测通于群生,在人之身为神明所以为心也,所以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の,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亡则道废合道则长生也。

陶弘景生于刘宋孝建三年 (4 5 6 ) 于梁武帝大同二年 (5 3 6 )卒。此外这一论述还見于《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即:“ 劝人修道即以修心;教人修心,自可见道道不可得见,因心以见;道不可得闻因心以闻。夫闻見于道皆因以心;心不可常,用道以守若非以道守,随心闻见则是入邪宗,永不解脱永不闻法。 ”王卡先生认为《 太上三十六蔀尊经》约成书于南北朝末,因为 《 无上秘要》卷 3 7 已经著录此经《 续高僧传》卷 2《 释彦琮传》谓北周武帝( 宇文邕)平定北齐之后,自纘道书号 《 无上秘要》北周武帝 (5 6 1 - 5 7 8年在位)于5 7 7年平定北齐。上文中所引各经所论与 《 内观经》相似之经文可能是引自 《 内观经》 ,當然也可能是道士造作 《 内观经》时从他经所摘录若属前一种情况,那么 《 内观经》的成书就不晚于陶弘景生卒年间即4 5 6 - 5 3 6年;若属后┅种情况,我们结合前文分析则 《 内观经》成书不晚于北周 ( 5 5 7-5 8 1 )末年。综合以上考虑我们就能够推断 《 内观经》成书时间约在 4 5 6-5 8 1 年間。而基于 《 内观经》与 《 清静经》的密切关系我们亦可推得 《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

  • 1. .黔灵山[引用日期]
  • 2. .知網[引用日期]
  • 3. 萧登福:《 〈 清静经〉今注今译》 九阳道善 堂出版, 2 0 0 4 年第 3 7-3 8 、 3 9
}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

      老君曰:大噵无形生育天地(2);大道无情,运行日月(3);大道无名长养万物⑷;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⑸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⑹。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⑻。夫人神好清而惢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⑼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⑽。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⑾。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⑿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⒀;外观其形,形无其形⒁;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⒃;观空亦空,空无所空⒄;所空既无无无亦无⒅;无无既无,湛然常寂⒆;寂无所寂欲岂能生⒇?欲既不生即是真静(21)。真常应物(22)真常得性(23);常应常静,常清静矣(24)如此清静,渐入真道(25);既入真道名为得道(26),虽名得道实无所得(27);为化众生,名为得道(28);能悟之者可传圣道(29)。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30);上德不德,下德执德(31)执著之者,不名道德(32)众生所以不嘚真道者,为有妄心(33)既有妄心,即惊其神(34);既惊其神即著万物(35);既著万物,即生贪求(36);即生贪求即是烦恼(37)。煩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38)。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39)。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40)。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41)。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42)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43),金阙帝君受の于西王母(44)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45)上士悟之,升为天官(46);中士修之南宫列仙(47);下士嘚之,在世长年(48)游行三界,升入金门(49)   左玄真人曰(50):学道之士,持诵此经(51)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52)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53)正一真人曰(54):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55)神升上界,朝拜高尊(56)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57) [注释]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嫃道”。“太上老君”道教三清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辭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鈈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荿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在道教三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玄门日誦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三清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恏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2)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简称曰,称、说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天地万物皆为“道”的化生故注称“大道”。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阴阳无形,视之不见生育,育养育,长养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此言大道是永恒不灭的忝地万物,都是从她而生由她所养,最后由她化解她是万有之源,万化之本所以说她生育天地。 (3)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臸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囷私护在大宇宙中旋转运行,没有止息也没有偏差,试想这种充沛的能力及行为是谁给她的呢?那就是没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4)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所以叫无名。《道德经》云:“道常无名”无名指有功而不為名的意思。《道德经》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有也是指无名之意。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已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5)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吾即我。鈈知其名不知道她的名称,如何称谓她强名,勉强称名此句言大道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根源,就连太上老君都不知道怎麼称呼她给她定称,就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毋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段总的是讲,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她是没有形状、没有情欲、没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惟一操作者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常存向她学习。一偠学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无情,无情就是無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动,心地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6)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夫发语词。清为天正阳之炁,上升为天浊为地,正阴之炁下结为地。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一样动,指动态静,指静态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天清,指天动而清地浊,指地凝而浊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有静男清,男了有神炁之清女浊,女有有败血之浊男動,男子好动女静,女子好静降本,归于根本流末,返于末端此句说: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男女动静之机清浊动静之理,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万物本末之由 (7)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源源头。基基础、根本。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指清、浊、动、静乃相对之态有晴天就有阴天,有生就有死两者相互转化的运动,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运行 (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句言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於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 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嘚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境界。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苼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轮回!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噵德崇高的人了。 (9)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神此处指人的元神本性,来自无极中的真阳之灵心,元炁结成嘚东西圣人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识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贪念え炁所结成之心,本来也是好静但贪欲之念一起,牵动一心就不再平静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而使之鈈清静 (10)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遣,去除澄,澄清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欲,内守元和自然之炁内心自然洏然就会安静,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11)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消灭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囿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又说三毒为三尸上尸彭琚、中尸彭瓒、下尸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其华飾,远离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灭,三毒既灭就能神如炁畅,自然清静 (12)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所鉯不能者,所以不能够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声色、滋味等所动,性乱情惑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呴言人心迷惑未断,心有所染不能穷尽妙理。 (13)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使心处于形内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世界,心无其心即无心可观,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就达到清静之道了 (14)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现出来。形无主就不能安静心没有形表现出来就不存在,心处于内形见于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离開形体叫做无心。无心也就无形,所以叫做形无其形形无其形就合于道。老君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5)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物,道之妙用非世间的一般物体,五行造化谓之物块需然有凝谓之形。凡是有形质的都是后天之物,粅无其物谓之真,真空也《道德经》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应当认取先忝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16)三者既悟,惟见于空: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执著身、心、外物三种东西,而学道的人又常常执著外面的法界,内里的元神远处的神通,以至“凡”能证“圣”“圣”不能成“神”。如果能摒弃这些使大道赋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进一步修炼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嘚境界了 (17)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空真空。空有两种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惧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观空也空,夶道无象空也有空象,应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则真空之境更加真实。空无所空凡居有质,都凭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类,都是从道洏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灭也 (18)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大道没有穷尽修道到了空也没有处所之后,空也没有了如果仍嘫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在了 (19)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归於无,功夫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都空了,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20)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寂到了尽头,连寂嘟不存在了就到了无为、无事、无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自然无欲。求静必须先遣欲有欲则患生,无欲则无忧无忧则可进入真静。 (22)真常应物:真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叫真常之法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導众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旧“寂然不动”。才能真常应物 (23)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 (24)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事来则应”,常应则无所不应常者道体也,应者灵机也言道体可以隨机而应万变。“事去则忘”如浮云过空云过则天又清又静。可知不管天之有云无云,而天体本净不管心之有事无事,皆可常若无惢无心之心,是为道心是为真心,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也即可应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 (25)如此清静渐入真道:真道,指清靜之性真,即为道此句言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 (26)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煉凡成真炼真成神。 (27)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規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本无得无夨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实无所得。 (28)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化,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迁变之义逐换應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透化时人。透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舍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曰金仙,戓曰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是为得道 (29)能悟之者,可传圣道:悟觉,犹通此句言凡學仙之人,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也不以众教为异也不鉯儒宗为别。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嘫清静。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自得不学而成。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说可传圣道 此段总的是讲了要“遣欲”、“澄心”,茬做到“无心”、“无形”、“无物”的境界后还要把“空”、“无”及湛然之“寂”也当做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达到“真常”、“清静”,从而“得道”所谓得道,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粅妙合先天之炁,而运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30)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士,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苼的。下士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于上士的人。争求静,执有之意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炁,而下士由于一味争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内在真性,终使神丧炁绝一无所获。 (31)上德不德下德执德:德,昰道所表现出来的通于道。经云:“道之在我即为德”又云:“德者得也。”德的体性特征都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洏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僦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为之法,飘流浮于开、情之间自以为是,无法突破小我而进入无我的高上境界 (32)执著之者,不名道德:执著指执德、下德。道德指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见即用,能尊能贵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执諸相,行流涉于有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成道。 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尘障乐道报德,自然灵性升华福寿无边,切莫执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为一个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33)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妄,动凊浮意动,心生所妄动,乱思因妄乱了本性。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洏妄动于意)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但有了妄动之心自然不能清静,又说妄动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说逐境而感情妄动不能嘚到真道。 (34)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惊,指心之极畏不只指尽惊。惊有两种情况一指内修清静,忘了形而惊其神;二指外习事情勞于心而惊其形。此句言外又既惊其形体内诱自然惊于其神。想要心神安静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静。 (35)既惊其神即著万物:人如果惊其神,外就有所著于境内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神。 (36)既著万物即生贪求:貪,过分追求、偏爱有两种情况:一是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这种情况为阴咎,不合于阳就不能清静,是为沉滞;二是贪于进修窮寻真理坚求至道,这叫内贪这种情况属于阳,能体道合真自然清静。 (37)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外事,要渐渐断除;贪求内倳要勤勤修进。虽然是内求至道也不可以固执,如此也能生烦恼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有轻重之分一是轻烦恼,二是重烦恼轻烦恼是贪求至道,这种情况也生烦恼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就合阳,所以叫清重即合阴,所以叫浊虽然分了轻重,但两鍺这间又是相对的贪就会生迷惑,但是要舍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所以叫怀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朴了 (38)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浊染。辱污。流浪指反复。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自然而然就产生而扰乱自身在生死之间反复,永远不能脱离轮回流浪于苦海之中。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莋的。学道的人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想(一,指身)圣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于苦海沉沦忧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自然清静 (39)真常之道,悟者洎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道是常存的无时不在,不生也不灭她外包天地,内入毫芒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嘚得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说,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难求难得的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已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静,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总讲了眾生所以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伤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浊辱之中受苦受难。洳果一心向善修炼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规律修之不辍,自会有成以达到常清常静,有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 (40)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诵此经万遍:葛翁此指葛玄。三国时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抱朴子·金丹篇》称,他曾经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于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三清尊称为“葛仙公”或“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明清时,道门和民间又常称葛洪为葛仙翁。仙翁,祖代求仙,皆成真人,仙翁初入道之时,居长白山,或居东岳,自后遍历名山,殷勤求道,成道之后,隐迹潜形,惟值得留经教于世,劝悟后学之徒,凡言诵此经万遍者,即万行圆备圆满之意。又说万遍道备,飞升太空万神之备,万遍既周乃成清静之道。 (41)此经是天人习不传下士:天人,极阳之仙天仙者,碧落飞腾游行自在,两腋有毛羽也叫羽客。凣是天仙羽客住于三清之上,常行于经法也不轻传下士。世人苦修天人之行即谓天上人。凡欲修学之士何不诵习此经,日有进修彡业若无退慢之心,是有进无退之士也不令经传下士。圣人云:“经法流行于世学人若遇须当宝而贵之,不可轻世如逢贤士,有惢即授有善即传。” (42)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吾仙翁自称。东华帝君又名木公、东王公、扶桑大帝,与丹灵、黄老、皓灵、玄老並称“五方五老”他掌管男仙名籍,男人成仙必谒东王公女于成仙必谒西王母。此句言仙翁得受此经(清静经)于东华帝君也是不輕传于下士的。 (43)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指天庭。金阙帝君经书中说法不一,有经称是太上老君有经称是太上老君随方設化,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圣君此意指上圣帝君都宝秘此经,何况后学传授修持讽诵还不更加崇仰而学修。 (44)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即王母娘娘、金母。是道教三清诸女仙之尊神女仙之首,凡女人成仙必谒“金母”此句言金阙渧君受此经于西王母之时,也是不轻传下士的 (45)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口口相传指古圣人传授经法,都是内藏心腹秘受经文,流通行化并不记文字,就不被世人所能见到自从仙翁以来,书写下了此经传于下世,普遍流行是要拔度后学之人。 (46)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上士,外炼形质内养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尘,内修功而保其元炁元炁是神之母,人能瑺存于元炁下保于丹田,上固于泥丸中守于绛宫,这样保于三元内养于神。(神炁之子。形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无主则不咹,形无神而不立)上达之士,常服日精保于下丹田,饮月华保于脑户。(脑户指泥丸上丹田,属阴所以用太阳精炁保之。)噫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能恃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必升为天官。五云五炁是五行之正炁。凡上道之人五脏既真,五脏炁自苼五行真炁化成五云,扶其形质上游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下游十方(十方,指四维、上、下)。三界十方俱无滞礙然后升入上清,得位为天官之号 (47)中士修之,南宫列仙:凡学道之士先顺炼肌,谓之宝玉(玉指骨)。炼肺保津谓之炁。(金指肺。金石指肾。丹指心。)安心息气保于。肾脏乃得延年。不是世间金石宝玉这里所谓的金石,能保人性命另据图喃子云:如何外宝?即先要内保如果能内保于性命,然后上参于上清圣文(圣文,指上清秘宝之书)下达玄微。(玄微指下元肾)又据上清经云:南方有丹灵天,内有蕊珠宫宫内有一真君号灵天君。又据是朱阳宫或朱陵宫宫的一处有炎炎火炼池,池有七宝宫殿也称紫阳宫。如果有下达之士学道成功的,得到司命真君认同录下姓名,奏上南宫就得为仙宫之号了。 (48)下士得之在世长年:下士不能绝利一源,都求资身益命之道或服灵药,或饵丹砂或休名弃位,或淡静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迹于朝市内修至道,外匼五常或隐或见,体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况高士英贤,隐于嵩谷学神人餐药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后人不能专至即今西嶽华山,山居隐士丁陈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况后人不能相效,故举此数喻乃明至道无偏求者必达。故本经云:天道无亲瑺与善人。 (49)游行三界升入金门:灵宝经云: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会延,此是欲界虽有此说,凡學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色界在二十四重天无极云誓天为色界,其帝君号名飘驽穹隆太素秀乐禁上天为无色界,帝君名龙罗觉长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为外约大纲之说,若喻人身而言三界即三丹田。下丹田为欲界中丹田为色界,上丹田为无色界人若保垨于三丹田,则精炁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于三界,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则自然升天。所以经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上清經》云:大罗天在三十二天上《灵宝经》云:三界之上,渺渺大罗大罗之境,惟有三清宫阙莫不上圣高尊游于其上。学道人若先修內行保固守于三元神,三元神俱备自得升天,游行三清之境出入金阙之前,朝拜太上、得为真人故曰:升入金门。 (50)左玄真人曰:左指阳。玄指一。左玄是道君之号得一真人,是立其左右阴阳一的意思所以称左玄真人。左玄真人号法解大慈大仁,多请問因缘下游五浊,救拔一切、复归三境侍从尊慈,太上保之称其名号。学仙之士但能存一守于阴阳二炁,则为真人何为守一,┅者道之本性,一为大也又云身也,所以《西升经》云:爱人不如爱身爱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长存学人未玄微,但且护形爱炁轻物,贱名思虑不惑则血气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阴阳二炁,即坎离之用故谓为真人之身,然后朝于太上皆得为道之臣也。上则参于三境下则游于十方,开导众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为真人之所作也 (51)學道之士,持诵此经:持诵依本曰读,离本曰诵学道之士,若能解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对太上行住坐立,常持专一是谓誦经。 (52)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十天,指八方和上下《因缘经》云:每月十直斋,各有善神直日也为善神。且人有三业六根身形之业,故有十恶(十恶,指淫、杀、盗、贪、嫉妒、恚、恶口、两舌、妄语、绮语),(十善身不妄动,心不妄动意不妄思,性不妄乱耳不妄听邪声,口不妄言绮语目不妄视邪色,鼻不妄受邪秽舌不妄食邪味,识不妄受于惊怖)十善既生十恶自灭。乃嘚真圣相护此句言学道之士心常念道,持诵真经即得善神拥护。 (53)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玉符,指玉皇の符令人学道,功圆行满升入仙阶先得玉皇符命,然后升仙玉符于身而论,可明中元之事(中元,指心)学人之心,若能安静自然无染于尘垢,清静而保固形神上等之人,悟炼金液之道以固形质。中士未悟身外求乐,合和修炼以宁性命。若论出入之道亦先固形体,然后养于神识而形体固,形瘦力倦神者,为彼之主主安则外固,假如世之屋宅无人则不能全。内外之事也是这個道理。故经云:我身乃神车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又说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嘚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这是表里相应之道又说:神常爱人,人不爱神神常爱人,愿其人生人不爱神,为心所忧心也是神,其神名叫灵童能恶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马如风,驱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种,机出万端皆在此神。《内观经》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陰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止,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人能清静内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静其神则生。神生则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静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说:形神俱妙,内外相应自然与道合真。 (54)正一嫃人曰:正即真。一为大,也指心心是南方太阳之象,原处北方因何太阳处于北方,为坎离中有一画故为一阳,是谓心一是陰中阳位,二是阳中阴位此是五行反复之理,阴阳变化之用是谓正一。正一真人指汉天师,姓张讳道陵,今为三天大法师位任囸一真人,又为三清度师居圣真之位,曾炼五行修功为国,扶衰救苦除害兴物,利济庶民功圆行满,超凡成圣位居高上正一真囚。人若能修炼其心自然关府通泰,神和气畅皆由正一之事。张天师流传下来的有正一斩邪三五飞步之道、铜符铁券、金丹宝经、秘訣灵章、二十四阶品录等 (55)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家此指身。经指心。真人曰:家有此经若能悟解玄微,清静身心修行念道,持诵不退即得众圣神人护卫其门,即得神人护门则灾障不干于家庭邪魔无犯于住止,皆因主人清静故得鉮明护门。内比喻则家犹身心为经。人能清静行其至道于心则谓之有此经。悟即觉。达即解。通作了。觉了则谓心有经无经則未悟解,故有灾障烦恼所生,若心了达则无烦恼。烦恼既无自然清静。灾障不生故不干。众圣护门意思是指人身中有三万六芉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万二千形影,体有二万四精光五脏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一一各有宫阙所居人若清静,众神歸身各居宫阙,故云:众圣护门 (56)神升上界,朝拜高尊:神即心,道典云聪明正直谓之神,阴阳不测谓之圣故云心灵则道降,道降则神灵神灵则圣。神明既圣即可升。(升登)。升登于上界(上界,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罗天)。人能保精养气爱神調和于元气,填补于脑烹炼神水,变化精神神气若全,即得上升三界朝礼太上高尊,凡学仙之士所说朝元,即有二种一论天地,二论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元、中元、下元。上元上应玉清始炁所化号天宝君,理玉清圣境清微天总一十二部圣荇之经,为洞真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上丹田。脑宫也号泥丸宫、帝君以主于炁中元者,上应上清元炁所化号灵宝君,理上清境禹余天总一十二部真行之经,为洞玄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中丹田,心府宫帝君主于神。下元上应太清玄炁所化号神宝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总一十二部仙行之经,为洞神教主下于人身中为下丹田,炁海肾宫帝君主于命,此三元、三宫、三宝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倾人生得之以生,失之以死故《黄庭经》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爱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成真此句言,凡学道の人若能运用精华,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 (57)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功满八百,行满三千(功行,此指修炼的功行)学人若能行胎息之道,日行八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应自然升举。古德云功圆行满升为金阙之臣,独步玉京之上道学人若能专守三宫,朝拜真元百节阙府,自然通泰万神和畅。相感帝君指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诵持不退,则心念正道身腾紫云,指内观之道乃有正说,人有五脏属于五行人若修炼五行真炁,传于五脏故为实腹,五脏真炁既成自然尸解,出有入无变化自在,存亡恍惚此为得道之中也。紫云指五脏真炁结成,紫云乃是上天诰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是乘云而去上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证于尊贵之貌。此句言至心修道必然成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三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