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由于把利润………因此,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值就等于总收入”,由于和因此之前的因果关系怎么理解?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宏观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pdf 39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章   导 论
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考察 国民经济运行及其规律 的一 门科
学 ,它研究经济总量 的决定及其变动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解决社
会总体宏观经济 问题 。宏观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变量主要包括 国
内生产总值 、物价水平 、就业与失业及 国际收支等 。其 中,国内
生产总值变量被认为是 中心变量 ,它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 的关系
甚为密切 。宏观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提 出一套能解释上述变量 的
决定及各变量 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以便能解释这些变量 的因果 ,
预测这些变量 的变化 ,并通过经济政策来改变这些变量 ,进而解
决总体宏观经济 问题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
)一词是 由挪威著名
经 济 学 家 、首 届 诺 贝尔 经 济 学 奖 获得 者 之 一 的
年提 出来 的。从字义上看,
两个词构成 。顾名思义 ,宏观经济学就是研
究 “大 ”问题 ,即研 究整个 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 的经济
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出现于
年,著名经济
学家凯恩斯
)的 《就业 、利息与货 币通论》一书 的
出版 ,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 国民
经济活动 的宏观经济学著作 。现代宏观经济学主要是 由凯恩斯奠
定基础 ,并 由凯恩斯的追随者发展起来的。
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现代西方理论经济学 由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大部分
组成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采取数量分析方法 ,考察经济
中有关变量之 间的关系 ,二者 的根本 区别体现为研究对象和阐述
方法上 的区别 。除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以外 ,还存在采取
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所谓 “质 ”的问题作为对象的制度经济学 。
它强调制度 因素在经济生活 中的作用 ,分析经济活动过程 中权力
的分配和利益集 团的冲突 ,探讨经济行为 的评价标准和选择原则
等 ,但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说中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消费者 的行为和单个厂商的行为 ,研究
单个产 品和要素 的价格和数量 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的主题是资源
配置 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 :资源 的数量给定 ,怎样安排对有限资
源 的使用 ,使资源 的使用效率达到最优 。微观经济学认为 ,在市
场经济 中,价格指挥全社会 的资源配置 。价格是微观经济学的中
心范畴 。为 了解决个别产 品
(或要素 )的价格决定 问题 ,首先要
解决个别产 品
(或要素 )的市场 需求和市场供给 问题 。这些又 以
对微观主体行为 的研究为前提 。因此 ,微观经济学研 究的范畴或
变量主要包括 :效用 、消费者 收入 、消 费者均衡 、个别产 品需
求 、生产函数 、个别产 品的成本 、收益 、利润 、个别产 品供给 、
均衡价格 、完全竞争 、垄断 、个别要素 的需求 、个别要素 的供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 国总产 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 的决定
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 出发点是认为在一 国范围内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中公教育1对1个性化学习中心,整合中公教育顶尖教师资源,为您量身定制公考1对1专属精品课程。我们专注于为您提供各科单项能力突破,考前个性复习冲刺等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事业单位考试和选调生考试等全部考试科目!&中公教育1对1微信号:zhonggong1dui1&中公教育1对1预约报名电话:010-&中公教育1对1预约报名邮箱:&中公教育1对1微博关注地址:/u/&
公务员行测考场提分六技巧
实战技巧一:带好&装备&手表、直尺、量角器一定要带全。可以多带一块手表,相关有钟表计算的题可以用拨表来解答。几何问题可以拿直尺量,资料分析里的条形图可以直尺量高度、扇形图可以用量角器量角度对应找出比重。准考证可以多打印几张,在做题时可以用背面来当草稿纸。
实战技巧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北京行测考试总题量在135道,题量较大,很少有考生能全部做完。因此要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尽量将能拿的分拿下。同时也要先易后难,充分利用120分钟把自己会做的题答对。难易的区分主要根据考生平时对每一部分做题的正确率和花费时间的多少来衡量,充分照顾到自己平时的做题习惯。例如,对图形推理不是很擅长的考生,答题时可将图形推理放在最后做。北京行测整套试卷中,常识判断难度相对较低。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首先考虑在短时间内&秒杀&这一部分。定义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难度中等,可以紧随常识之后;资料分析分值较大,总体难度并不算太大,可将资料分析适当提前做,避免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易得分题的失分。
实战技巧三:合理放弃行测考试135道题,放弃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响得高分。因此对于费时很多的题可以直接放弃。例如演绎推理部分的分析推理题目,即便是运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时也较长,中 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直接放弃。等题目全做完时,还有时间可返回重新作答。放弃也不意味着全盘放弃,如有的考生会把难度较大的数字推理、数学运算与图形推理直接全部放弃,这样就不太合理。而应抓住其中的中低难度题型。
实战技巧四:快速答题不纠结行测考试答题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常识判断靠平时的积累,会即会,不会思考再久也无济于事;数字推理与图形推理部分,如果超过一分钟还找不出推理规律,就可以直接放弃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两个选项间难以抉择时,应凭第一感觉快速选出答案;定义判断部分严格按照题干所给的定义进行判断,不要想太多;数学运算部分可采用整除性、尾数法等速解技巧快速解题。
实战技巧五:有技巧地蒙答案在时间所剩也不多的情况下,对不会做的题目只能选择蒙答案了。实际上,蒙答案也要注意技巧。对数学运算来说,蒙答案要把握以下原则:(1)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2)选项有升降,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3)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蒙满足该比例的选项;(4)题目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
实战技巧六:答题卡填涂有技巧可能有人有这样的习惯:每做一题涂一题,这样脑袋就会变成拨浪鼓了,既耗时又累人。最好是做好一个部分,就填涂一部分,既节省时间,又不会导致时间结束了,而来不及填涂答题卡。对于不按试卷顺序做题的考生来说,要注意对准题号,别涂错。做题目的时候,不在ABCD上面打勾做记号,而是把答案直接写在题号前面,这样可方便查找答案,利于快速填涂答题卡。或者还可尝试另外一种方法:做一题,就在这题的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面用2B铅笔轻轻划一下,做个记号,然后到了最后时刻一起填涂,这样最后的填涂就省事多了。当然这方法可能不一定每个人都适应,仅供参考吧。考试用的2B铅笔最好削成扁平状头,在涂答题卡时,先左涂一下,再右涂一下,就占满了答题卡的大部分了,这样就算涂卡完成了,不需要费时间在如何把框涂满,没有必要。因为读卡器识别的是涂在答题卡上带有金属光泽的石墨,只要涂满大部分就符合读卡器识别的面积,而左右涂两笔的2B铅笔的石墨量完全可以符合读卡器反光标准,这是有关专家通过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
公考也快乐:2012山东公务员考试最“逗乐”试题
一、最&辛苦&的题目木工师傅为下图所示的3层模具刷漆,每层模具分别由1、3、6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组成,如果用一公斤可以刷20平方米的面积,那么为这个3层模具的所有外表面上色,需要几公斤漆?
A. 1.8B. 1.6C. 1.5D. 1.2【中公点评】刷漆这种事汤姆&索亚干过,而且还干的不错,现在各位准公务员也要干一下手工活了,不仅如此,还要计算一下&需要几公斤漆&,真是劳心劳力啊。
二、最&晃人&的题目&煎饼人&是&门门通、门门松&的万金油式的&知道分子&,他们不是讲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而是力求在各个领域都至少获得一些基本知识,他们爱好浅阅读,极度依赖搜索引擎,缺乏思辨力和想象力。他们的涉猎面铺的薄而大,像煎饼一样,但没有厚而重的知识积淀;在信息时代,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稀缺知识的能力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使人不愿意深究某一主题的倾向。关于&煎饼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善于学习新知识B. 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C. 热衷涉猎而不求甚解D. 占有大量稀缺的信息资源【中公点评】&煎饼人&这三个字咋一看,还以为说的是我家门口天天摊煎饼的大叔呢&&没想到细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三、最&本土&的题目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重点打造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加快建设三个中外合作园区,着力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和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三个海洋经济新区&指的是:A.青岛海岸、烟台滨海、日照南海B.日照沿海、烟台沿海、威海沿海C.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D.青岛西海岸、日照滨海、威海南海【中公点评】因为是山东公务员考试,作为未来的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本省情况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年的行测试题专门设计了一道和山东省情相关的题目,可谓切中关键。唉?什么?你不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你怎么可以不看啊?!悲剧了吧!
四、最&书生&的题目关于琴棋书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米芾的山水画自成一家B.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被称为&书圣&C.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奕&D.&高山流水&讲的是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中公点评】古时候的读书人都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新时代的读书人不再能够精通这四样,不过了解一些总不为过吧?
2013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题常用三技巧
从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算式数据的计算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快速选出正确答案。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解资料分析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目。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 小提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例题2:
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A.3438元/平方米&&&&&&&& B.1578元/平方米&&&C.2439元/平方米&&&&&&&& D.4420元/平方米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2.乘除法转化法转化过程已知某指标今年的值为B,去年的值为A,增长率为x(x为百分数),求去年的值A。根据同比增长率的公式进行列式,如下。
【例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A.少1.62平方米&&&&&&&&&&&&&&&&&&&& B.少1.17平方米&C.多0.23平方米&&&&&&&&&&&&&&&&&&&& D.多0.85平方米
小结本篇讲解了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几个计算技巧,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帮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助一臂之力。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技巧:六种实用拟题方法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令人心生好感。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必须旗帜鲜明、准确精当、内容丰富,很好的表明考生论述问题的立场和观点,犹如一缕春风,给人清凉徜徉之感,不仅为文增色,还为文增添鲜活动力。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六种实用的拟题方法:
(一)概括材料主题
&&&&写文章前肯定是先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你就会明了整个申论材料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围绕申论材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就能拟制出标题。示例:&&& 2010年福建春季申论考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读过全部材料后,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材料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而展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强调了创意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最后一题也明确要求了&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综合材料与问题,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文章定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论述,而通过材料反映出的主题,又可以确定文章要凸显出创意之重来,如此可拟题为《以创意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产业价值》。
(二)总结文章内容
&&& 先写完文章,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精炼的标题。这种方法拟出来的标题非常切合文意,很少出现文题不符、偏题、跑题现象,适用于&喜欢先写完文章内容,再回过头去拟标题&的考生。&&& 示例:&&& 一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文章开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第二段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观点。接下来,拟制几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最后,照应文章开头、标题和观点,总结全篇。&&& 通过总结文章内容,可以拟制出如下标题:&&& 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 中公点拨:标题紧扣文章内容和中心,将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体现出来,拟制的切合文意,文采飞扬。
(三)化用熟语典故
&&& 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可以说是经过历代验证过的沉淀和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
&&& 中公点拨:
&&& 前者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第二个化用儒家名言,并以个人和政府(政治)作对比,突出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后者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四)引入新词、流行语
&&& 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最新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用得巧妙贴切,可显示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引起加分的效果。&&& 示例:&&& ①低碳发展频借力,弯道超车好前行&&& ②让&楼脆脆&不再动摇政府的公信力
&&& 中公点拨:
&&& 标题运用了新概念、网络流行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既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扣作答情境与要求,又展示了作答者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文字技巧,容易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博得较好的第一印象。
(五)借用修辞手法
&&& 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拟制出的标题,具有文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②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油门不放松&&& ③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 中公点拨:
&&& 前两个用比喻的形式,形象、贴切;第三个利用对比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六)展现前后承接
&&& 在高水平的政论文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在意思上有承接关系。有时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文章标题的特点就可以了。&&& 示例:&&& ①把住绿色开关,改善人居环境&&& ②实施平安大省战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中公点拨:
&&& 前后两句词性基本相同,意思上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并且主题、观点等都蕴含其中,非常符合申论文章的标题。&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积累练习
【例题】某银行的个人外币存款额已突破10亿美元;在该行累计发放的20亿美元外汇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居民个人存款。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A.个人拥有的外币总额已相当可观B.该行累计发放的外汇贷款中,有二分之一的款项来自居民个人C. 该行20亿美元贷款,相当大的比例是贷给居民个人的D.该行个人外币存款额已占总存款额的二分之一
【例题】在辞书的编纂过程中,存在所谓&共识&问题。因偶合作出完全相同的释义是可能的,但也是有限度的,决不能用所谓&共识&给自己的抄袭行为开脱。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辞书编纂过程中:( )。A.出现完全相同的释义是不可避免的B. 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完全相同的释义,但限度很难掌握C.只要出现完全相同的释义,就应视为抄袭行为D.如果出现大量的完全相同的释义,就不是&共识&,而是抄袭
【例题】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钢铁:( )。A.是一种丰富的金属B.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C.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D.是唯一用于建造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例题】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1898年才发现。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A.我国在1898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B.早在3000多年前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C.1898年在我国发现了3000多年前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D.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我国乌龟刻在扁平的骨头上的最早的文字
【例题】我是学桥梁的,大半辈子都和桥打交道。过去架设连在江河两岸的桥梁,现在看来,更重要的还是要架起科学与人民的桥梁,让千百万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科学普及工作做好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才有基础。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 )。A.我是一个桥梁工作者B. 科普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C. 我还将架更多的桥梁D.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懂得架桥的技术&
【正确答案】A&&&& D&&&& B&&&& C&&&& B&
行测之“数量关系”技巧积累:裂增计数基本解题公式
【阅读提示】裂增计数是公务员、选调生等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中数学运算计数问题模块九大问题之一我们通过历年真题介绍了裂增计数的解题基本公式。
裂增计数基本公式: 如果一个量每个周期后变为原来的A倍,那么N个周期之后就是原来的AN倍。
【例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10分钟分裂一次(1个分裂为2个)。经过90分钟,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成多少个?() [2009年河北选调生考试真题-51]A. 256&&& &B. 512&&&& C. 1024&&&& D. 2048【答案】B【答案解析】周期数为90&10=9(个)。根据公式:可分裂成29=512(个)。
【例2】一个细胞一小时分裂为3个,9个小时可以把一个容器装满,请问要使分裂的细胞能装到容器的九分之一,需要多少小时?() [2008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A. 5小时&&&& B. 6小时&&& &C. 7小时&&&& D. 8小时【答案】C【答案解析】设容器体积为M,细胞开始体积为A,N小时后装到1/9容器。则:A&39=M,A&3N=M/9,得N=7。
【例3】一根竹笋从发芽到长大,如果每天长一倍,经过10天长到40分米,那么长到2.5分米时,要经过多少天?() [2008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3]A. 6&&&& B. 8&&& &C. 4&&&& D. 12【答案】A【答案解析】设竹笋原长A,N天长到2.5分米,则:A&210=40,A&2N=2.5,得N=6。
【例4】先分多次用等量清水去冲洗一件衣服,每次均可冲洗掉上次所残留污垢的四分之三,则至少需要多少次才可使得最终残留的污垢不超过初始污垢的1%?( ) [2009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20]A. 3&&& &B. 4&&&& C. 5&&&& D. 6【答案】B【答案解析】每次清洗之后变为原来的1/4,那么N次之后就应该是原来的(1/4)N,由题意:(1/4)N &1%,即4N&100,易知N&4。
【例5】一张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纸张,对折3次后得到的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50]A. 1/2m2&&&& B. 1/3m2&&& &C. 1/4m2&&&& D. 1/8m2【答案】C【答案解析】对折一次,面积减半一次。2&(1/2)3=1/4。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刑法、宪法、行政法、民法
试题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A: 一般主体&B: 国家工作人员C: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D: 国家机关答案: C&&试题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答案: C&&试题3: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 故意伤害&B: 过失伤害C: 正当防卫&D: 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答案: D&&试题4: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年。A: 五&B: 十C: 十五&D: 二十答案: B&&试题5:《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A: 5日&B: 10日C: 15日&D: 20日答案: B&&试题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A: 徇私舞弊罪&B: 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C: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D: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答案: C&&试题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A: 玩忽职守罪&B: 滥用职权罪C: 拘私枉法罪&D: 徇私舞弊罪答案: B&&试题8: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A: 行贿罪&B: 向单位行贿罪C: 介绍贿赂罪&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B&
试题9: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A: 贪污罪&B: 挪用公款罪C: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D: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答案: D&&试题10: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   )。A: 五年&B: 十年C: 十五年&D: 二十年答案: B&试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议事的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下级服从上级C: 民主协商&D: 言论负责答案: C&&试题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 少数服从多数&B: 集体行使职权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 平等原则答案: C&&试题3: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   )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 各民主党派答案: C&&试题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由(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C: 国家主席主持&D: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答案: A&&试题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职责答案: C&&试题6: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 最高审判机关&B: 专门审判机关C: 最高司法机关&D: 特别审判机关答案: A&&试题7:上级人民法院(   )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A: 领导&B: 监督C: 组织&D: 管理答案: B&&试题8: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A: 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B: 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答案: C&&试题9: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中共中央&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答案: D&&试题1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A: 华侨代表&B: 妇女代表C: 军队代表&D: 少数民族代表答案: D&&试题11: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从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答案: C&&试题12:宪法规定,公民在(   )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A: 有病&B: 年老C: 丧失劳动能力&D: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答案: D&&试题1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 国家民族关系&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 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D: 国家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 C&&试题14:新中国成立后,从(   )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A: 1954年&B: 1975年C: 1978年&D: 1982年答案: A&&试题1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答案: C&&试题16: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民主集中制&D: 政治协商制度答案: B&&试题17: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答案: B&&试题18:宪法规定,社会主义(   )神圣不可侵犯。A: 全民所有制经济&B: 公共财产C: 集体所有制经济&D: 计划经济答案: B&&试题19: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   )行使。A: 国家主席&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 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D: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答案: C&&试题2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全国武装力量。A: 国防部&B: 国家主席C: 国务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 D&&试题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答案: D&&试题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B: 一审终审C: 一审一复核&D: 一审二复核答案: A&&试题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A: 查封、扣押&B: 强制收购C: 限价出售&D: 代执行答案: D&&试题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A: 行政处罚&B: 行政征购C: 行政征收&D: 行政征用答案: C&&试题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答案: A&&试题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答案: D&&试题7:(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C: 行政法规&D: 国务院部委规章答案: C&&试题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答案: B&&试题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处分行为&D: 民事侵权行为答案: A&&试题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B: 各级人民政府C: 法院&D: 社会团体答案: B&&试题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答案: C&&试题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B: 法律监督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D: 市场监督答案: D&&试题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A: 执行罚&B: 行政处罚C: 行政处分&D: 行政强制执行答案: B&&试题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 指定管辖&B: 特殊地域管辖C: 协议管辖&D: 合并管辖答案: B&&试题15: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A: 10&B: 15C: &D: 30答案: A&
试题16: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A: 共同诉讼人&B: 人民检察院C: 第三人&D: 当事人答案: D&&试题17: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A: 原告&B: 被告C: 证人&D: 第三人答案: C&&试题18: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A: 起诉&B: 上诉C: 申请复议&D: 申诉答案: D&&试题19: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A: 举证&B: 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C: 监督审判活动&D: 收集证据答案: B&&试题20: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A: 提起诉讼&B: 抗诉C: 参与诉讼&D: 上诉答案: B&&试题1: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A: 公民的合法权益&B: 私人的合法权益C: 外国人的合法权益&D: 不当得利答案: D&&试题2: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A: 2万元&B: 4万元C: 8万元&D: 6万元答案: C&&试题3: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   )A: 自愿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等价有偿原则&D: 公平原则答案: B&&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A: 十五日/追认&B: 三十日/拒绝追认C: 三十日/追认&D: 十五日/拒绝追认答案: B&&试题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D: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答案: C&&试题6: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答案: B&&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A: 二个月&B: 三个月C: 六个月&D: 十二个月答案: C&
试题8:诉讼时效属于(   )。A: 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B: 消灭实体权利C: 消灭时效&D: 起诉时效答案: C&&试题9: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A: 法定继承&B: 代位继承C: 遗嘱继承&D: 父母答案: A&&试题1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A: 配偶&B: 兄弟姐妹C: 子女&D: 转继承答案: B&&试题11: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A: 名誉权&B: 荣誉权C: 姓名权&D: 肖像权答案: B&&试题12: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有效期为(   )年。A: 五&B: 十C: 十五&D: 二十答案: B&&试题13: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年。A: 五&B: 十C: 十五&D: 二十答案: D&&试题14:我国对作品实行(   )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A: 实际履行&B: 协作履行C: 自动保护&D: 先申请答案: C&&试题15:演绎权属于(   )。A: 发表权&B: 修改权C: 著作人身权&D: 著作财产权答案: D&&试题16: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 5%&B: 10%C: 15%&D: 20%答案: D&&试题17: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   )。A: 权利质押&B: 动产质押C: 抵押&D: 留置答案: A&&试题18:要约和承诺是(   )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A: 申请专利&B: 注册商标C: 履行债务&D: 订立合同答案: D&&试题19: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   )。A: 侵权行为&B: 不当得利C: 无因管理&D: 违法行为答案: C&&试题20:(   )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A: 占有&B: 处分C: 收益&D: 使用答案: B&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练习,加群
言语理解之“实词辨析”核心技巧
实词,顾名思义,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根据词性的功能可以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选词填空中涉及的一种重要题型就是以实词辨析为载体的题型,每年的考查比例都很高,主要考查近义词之间的词义辨析以及常用词语的使用与搭配。要掌握实词辨析题的解题技巧,首先要从词义入手。事实上词语的词义内涵丰富,通过不同角度的理解可以划分为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其应用的核心技巧如下:
判断词语的理性意义,用于近义词辨析。
区分词语的色彩意义,用于干扰项排除。
明确词语的搭配意义,用于正确项确定。
探究词语+的语法功能,用于综合性判断。下文我们将通过历年真题实例说明上述核心技巧的应用。
【例1】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三分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自豪 遗憾&&& &B. 无奈 悲伤C. 感伤 埋怨&&&& D. 骄傲 惭愧【答案】 A【答案解析】 这道题目结合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两个角度进行作答最为有效。作家、学者、翻译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评价既然分为七分和三分,则前一个空白处应该为较积极的词汇,后一个空白处为较消极的词汇,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因为B项中&无奈、悲伤&和C项中&感伤、埋怨&均是表达消极含义的词汇,与文意不符。再比较A、D两项,不难发现D项的&惭愧&用在此句中显得语义过重了,不太妥当。而A项的&自豪、遗憾&两词恰恰表达了作者、学者、翻译家的情感,符合文意表达,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例2】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申请了专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垄断 抢先&&&& B. 操纵 独立C. 控制 自发&&&& D. 专营 及时【答案】 A【答案解析】 考生可以从确定性选项入手进行作答。通过文段论述,考生不难发现,若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比较容易确定答案,因为文中已经明确指出&拥有专利将&&获得王牌,拥有市场&,既然如此,又鉴于最后一句中提到了&阶段性研究成果&,那么一定是&抢先&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垄断&基因产业的&王牌&。A项最符合文段表达要求。【名师点评】 纵观第二组词,B项的&独立&、C项的&自发&、D项的&及时&均不能表达欧美国家展开基因争夺战的激烈程度。通过排除法也不难发现正确答案。
【例3】 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全盘 倚重&&&& B. 直接 擅长C. 无端 强调&&& &D. 被动 依靠【答案】 A【答案解析】 文段中几个关键的提示性信息&不愿意&&希冀&等词都表达了一种明显的主观性。根据这类提示性信息可知,正确答案的词汇也应在这方面与前者保持一致。B项中&擅长&一词指的是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仅为一种客观性的叙述,并不具有主观色彩。C项中&无端&一词语义过重,用词不妥,也应排除。D项&依靠&一词语义过重,意为仅用实物、数据等方法,而文中是想表达侧重使用如上方法,所以也应排除。纵观全文,不难发现A项表达最符合文意要求,其中&不愿意全盘接受&搭配恰当合理,此外&所倚重的是实物&&的方法&也表达了中国研究人员在尝试中的研究喜好,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
【例4】 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出发点 掌控&&&& B. 目的性 约束C. 侧重点 控制&&&& D. 适应性 规划【答案】 A【答案解析】 根据文段首句&为了&&为了&&&可以推测第一个空白处应该选&出发点&一词,C、D两项第一个空不符合文意,首先排除。接下来考虑第二个空白处,既然是&脱离人的&&&与之搭配最为恰当的就是&掌控&一词,B项&约束&一词不如A项流畅通顺,也应排除。
【例5】 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化发展的关键。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阻碍 产业&&&& B. 瓶颈 现代C. 问题 市场&&&& D. 障碍 规模【答案】 D【答案解析】 此题可以考虑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寻找确定性选项。既然文段之前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后的&发展&一定是&规模化&发展,即大批量地、大规模地发展。再通过第一个空白处&障碍&一词进行验证,不难发现与文段搭配非常恰当,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例6】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_____上,以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机遇 谋取 基础&&& &B. 前景 瓜分 手段C. 许可 获取 支撑&&& &D. 缺口 垄断 特征【答案】 A【答案解析】 首句中的提示性信息&成长热点&、&先进入&一定是一种&机遇&。再根据第二句&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不难发现A项&谋取&一词较为合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为了得到某种利润或结果而去创造条件获得的一个过程。此时考生要注意C项与A项的区别,其中&获取&一词仅仅是一个客观性的表述,与&高额利润&搭配不妥。而B、D两项&瓜分、垄断&用词的感情色彩与文段要求不符,也应排除。最后通过A项最后一个空白处进行验证,&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与&基础&一词搭配最为恰当。由此可知A项表述最为恰当。
【例7】 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称颂 认同 不满&&&& B. 赞誉 映照 非议C. 推崇 联想 微词&&&& D. 仰慕 追怀 保留【答案】 C【答案解析】 此题可以通过寻找提示性信息和确定性选项来作答。文段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关键词汇&有些&,明确了第三个空白处的语义轻重,C项&微词&表示有一点意见,符合文意要求。A项&不满&、B项&非议&的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意表达。D项&保留&一词搭配不当,也应排除。再将前两个空白处进行验证,&备受后世推崇&搭配恰当,&往往联想他的人品&也符合句意要求,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例8】 我从不怀疑&城市车&概念的_____性,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干净、简洁、低能源消耗。我们不是在让&城市车&概念成真,而是必须_____让它实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超前 梦想&&& &B. 可行 尝试C. 实用 期待&&&& D. 科学 努力【答案】 B【答案解析】 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搭配合适的词语。考生可以通过&瞻前顾后&的方式来判断此题的答案。根据最后一句&而是必须让它实现&一句可知第一个空一定是&可行性&,因此此题的答案为B项。
【例9】 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石油和食品上互相_____,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以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进行_____,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争夺 支持&&&& B. 制约 分工C. 竞争 合作&&&& D. 抵制 改革【答案】 C【答案解析】 根据文中的转折词可知后一个空应该是进行沟通合作的意思,根据搭配可以排除A、D两项。再根据前文可知第一个空应该是&互相竞争&,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名师点评】 这道题目给出了两个空白处要求考生进行填入,作答的顺序可以由前至后,也可以由后至前,关键就在于如何迅速准确地进行作答,可以根据题目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该题目就是十分典型的技巧型,只需要根据最后一个空就可直接选出答案。
【例10】 城市的_____化发展使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消解,并失去城市的文化竞争能力。每个城市都试图以摩天大楼林立、水泥立交纵横作为现代化城市的_____,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城市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生态也正在悄然消解。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单一 目标&&&& B. 机械 符号C. 模式 标志&&& &D. 无序 要素【答案】 C【答案解析】 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考生可以根据文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行辨别。根据文中&使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消解,并失去城市的文化竞争能力&一句可知第一空应该是&模式化&,对比后一个空白处的词语搭配可知,&作为&&标志&为最佳选项,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例11】 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缘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矛盾 独立&&&& B. 始终 超越C. 冲突 规划&&&& D. 伴随 方向【答案】 D【答案解析】 通过文中转折词&但&的表达,可知前半句提出了我国长篇小说在数量上的突破,很显然后者应该是随之而来的不足。根据搭配,与&相&字进行组合的应该是&相伴随&。再根据&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可知中国文学缺乏一种&方向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例12】 就如同那些古典音乐爱好者批驳iPod播放器在玷污耳朵一样,喜欢闻书香的人更_____。太多人无法想象没有书架的家居环境,也无法接受电子文字_____纸质书籍所拥有的心理感情空间,尽管他们都_____电子纸张是一场未来十年注定将要发生的大趋势。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挑剔 代替 承认&&& &B. 偏执 挤占 明白C. 保守 填充 认为&&& &D. 高雅 侵占 觉得【答案】 B【答案解析】 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根据文中&古典音乐爱好者批驳iPod播放器在玷污耳朵&与&喜欢闻书香的人&可以判断无所谓&高雅&或&保守&,因此排除C、D两项。再根据第二个空白处,可以推知电子文字是无法代替纸质书籍的,它们的关系只能是电子文字&挤占&纸质书籍的生存空间,因此排除A项。最后根据第三个空白处进行确认,&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明白&指知道、了解,&明白&更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例13】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渗透 排挤&&&& B. 结合 无视C. 渗透 轻视&&&& D. 结合 限制【答案】 C【答案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于语境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整个文段通过对比原文可以推知正确答案,其中第一个空白处与&融合&相对应,因此应该是&渗透&一词;第二个空白处与&漠视&相对应,因此应该是&轻视&一词。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例14】 上世纪60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水平和速度_____般地飞跃,同时飞跃的还有车手的_____性。从此,规则制定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奇迹 技术&&& &B. 闪电 危险C. 魔术 冒险&&& &D. 戏剧 重要【答案】 B【答案解析】 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考查了考生对于词语搭配的掌握程度。采用&戏剧&、&奇迹&修饰词语时,一般表示&不真实&的事物,用来修饰&飞跃&不恰当。排除A、D两项。赛车手带有危险性,所以才需要规则制定者将赛车的速度减慢下来,以减少危险性。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名师点评】 此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白处,根据文意可以推知必然是&危险&一词。
【例15】 由于古人视彗星出现为不祥,_____对其非常重视,几乎每一次出现都有比较_____的记录。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因此 隐晦&&& &B. 加之 准确C. 故而 详细&&& D. 反而 迷信【答案】 C【答案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了关联词语的搭配和实词的搭配。根据原文段首句的&由于&可知这句话与空白处应该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空白处应填A项的&因此&或C项的&故而&。第二个空白处应与原文段中&非常重视&相对应,所以应填&详细&而不是&隐晦&。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解析】 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搭配合适的词语。考生可以通过&瞻前顾后&的方式来判断此题的答案。根据最后一句&而是必须让它实现&一句可知第一个空一定是&可行性&,因此此题的答案为B项。&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加群.
2013国考“常识判断”推选识记:经济常识
经济常识在公务员考试中每年都考,命题人主要青睐于对我国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
教育专家总结其主要有两点:
从时间上看,主要涉及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政策;
从政策层面上看,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相关内容。经济学上的新名词,中央的新经济政策及其阐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政策等都可能成为考点。同时这些知识点也都属于时政的范畴,所以中公教育认为考生切忌置时政内容于不顾,要充分重视时政。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题目专业性比较强,可能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大多数非经济专业的考生来说则要旁敲侧击、独辟蹊径来降低考题难度。用排除法先排除掉迷惑项,再把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选项进行分析,一步步推理来解答。
【例题】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A.降低税率B.提高利率C.缩减财政支出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中公解析:扩大内需本来是一个专业的经济学名词,选项中的存款准备金率等名词的专业性也比较强,看似无从下手。但是我们可以从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利率入手,可以联想一下,如果利率提高,我们就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这样消费会减少,内需难以扩大。再分析税率,如个人所得税率降低,我们的工资会增加,能用于消费部分的自然也更多,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这样就可快速地得出答案,应选A项。
一、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新核算体系在整体结构上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组成。具体由五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两张附属表组成。五套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两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为了保持经济总量平衡,首先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这是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水平、劳动力的投入量、资本的投入量。在短期,经济制度、技术水平和资本的投入量基本上是稳定的,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能力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总供给由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四部分组成。
(二)总需求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愿意购买并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四部分组成。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市场利率和价格水平。总需求随着自发性支出增加、名义货币的供给增加、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等影响自发性支出。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调节只有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通常用等式表示为:总需求=总供给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表明需求过度,会引起资源短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从扩大供给与抑制需求两方面进行;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需求不足,会导致生产过剩、市场疲软、资源闲置、失业增加,政府宏观调控也可以从减少供给与刺激需求两方面进行。具体进行办法可以通过对上述公式的转换得出。如果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进一步改为:(储蓄-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即:储蓄投资差额=进出口差额+政府收支差额这三个差额中,任何一个差额都可以通过调整其他两个差额而变化。当储蓄大于投资引起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差额(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或调整政府收支差额(减少政府收入、扩大政府支出)来扩大需求减少供给,使公式两端恢复均衡,反之亦然。显然,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不仅要保持商品市场均衡,还必须保持货币市场均衡、生产要素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当民间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当民间需求过旺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当然,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政府投资乘数的大小。因为在乘数作用下,当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时,它使总需求倍增;当政府支出减少时,它使总需求呈倍数减少。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当民间需求过旺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可以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当民间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税收变动对总需求变动、国民收入变动具有倍增作用,当税收增加时,引起总需求、国民收入呈倍数减少;当税收减少时,引起总需求、国民收入呈倍数增加。因此,财政政策主要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以至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乃至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经济学家把这种政策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也就是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对之进行扩张,使经济不会因严重萧条而引起严重失业,并尽快复苏。财政政策的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显然可以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加群.
递推数列解题之“递推联系法”:题型分析+例题精讲
在近年的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递推型的数字推理题出现的频率和难度都越来越高。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此类题目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递推数列根据递推的形式可以分为递推的和、差、积、商、方和倍数等六种,解决这类数字推理题的方法有整体趋势法和递推联系法两种,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应将两种方法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实现快速有效的解题。本文主要针对递推联系法做一个重点介绍。
所谓递推联系法是指通过研究递推数列当中相邻的两个或者三个数字之间的递推关系而找到解题关键的方法。通过一项推出下一项的递推数列为一项递推数列,在利用递推联系法解题时是研究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俗称&圈两数法&;而通过前两项推出第三项的递推数列为两项递推数列,在利用此法解题时是研究相邻的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俗称&圈三数法&。随着行测难度的加大,也会出现部分三项递推数列的题目。那么在考试运用递推联系法解决递推数列的题目时,究竟是选择&圈两数法&还是&圈三数法&呢?
对于部分递推数列既可以运用&圈两数法& 也可以运用&圈三数法&解决,而部分题目只能运用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解决,相较而言,运用&圈三数法&解决的题目更多一些。因此,各位考生在考试时应优先选用&圈三数法&。而只有当题干中的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或平方关系较为明显的时候或者题干中已知项的项数为4时,优先采用&圈两数法&。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题:
【例1】 7,15,29,59,117,(&)
A.227&&& &B.235&&&& C.241&&&& D.243
【解析】B。
解一:圈出较大的三个数15,29和59,容易得出这三个数的递推联系是15*2+29=59,得到此递推联系后往前往后推,7*2+15=29,29*2+59=117,均成立。故答案应为59*2+117=235。
解二:圈出较大的两个数59和117,分析这两个数字之间的递推联系,可知59*2-1=117,往前推,7*2+1=15,15*2-1=29,29*2+1=59,可以得出修正项为+1、-1交错,故答案应为117*2+1=235。
【例2】 22,36,40,56,68,(&)
A.84&&&& B.86&&& &C.90&&&& D.92
【解析】C。圈出较大的三个数40,56和68,可以得出40+56/2=68,往前验证:22+36/2=40,36+40/2=56,均成立。故答案应为56+68/2=90。
【例3】 2,3,7,16,65,321,(&)
A.4542&&&& B.4544&&& &C.4546&&& &D.4548
【解析】C。圈出较大的三个数7,16和65,可得出72+16=65,往前往后验证:22+3=7,32+7=16,162+65=321,均符合。故答案应为652+321=4546(利用尾数法)。&&
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练习,加群.
2013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积累练习:赋值法
1、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5:2&&&&& B.4:3&&&& C.3:1&&&&& D.2:1
2、某单位依据笔试成绩招录员工,应聘者中只有1/4被录取。被录取的应聘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应聘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0分,所有应聘者的平均分是73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A. 80&&&& &B. 79&&&& C. 78&&&&& D. 77?
3、 某公司计划采购一批电脑,正好赶上促销期,电脑打9折出售,同样的预算可以比平时多买10台电脑。问该公司的预算在平时能买多少台电脑?(&)??
A. 60&&&&&B. 70&&&& C. 80&&& &D. 90?
4、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A. 10&&& &B. 12&&&& C. 18&&&& D. 24
5、某服装店老板去采购一批商品,其所带的钱如果只买某种进口上衣可买120件,如果只买某种普通上衣则可买180件。现在知道,最后该老板买的进口上衣和普通上衣的数量相同,问他最多可以各买多少件?
A.70件&&&& B.72件&&&& C.74件&&&& D.75件
6、一个人从家到公司,当他走到路程的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问:他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
A.10∶9&&&& B.21∶19&&&& C.11∶9&&&& D.22∶18
7、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若两人一起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
A.10&&&& B.15&&&& C.16&&&& D.18
8、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7: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因事耽搁,9:00才出发。为了追上乙,甲决定跑步前进,跑步的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5倍,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那么甲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乙?(&)
A.10:20&&&& B.12:10&&&& C.14:30&&&& D.16:10
9、某商店花10000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
A.九折&&&& B.七五折&&&& C.六折&&&& D.四八折
10、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A.24千米/时&&&&& B.24.5千米/时
C.25千米/时&&&& &D.25.5千米/时
【参考答案】
1-5&& A&B&D&B&B&&&&&&&&&& 6-10&&&B&D&C&C&A
2013国考“逻辑判断”习题推选
1.电学工程师已反复重申,最好的晶体管扩音机与最好的电子管扩音机在通常测量评价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方面的性能是一样的。因此那些坚持认为录制的音乐在最好的电子管扩音机里播放时要比在最好的晶体管扩音机里播放时听起来好的音乐爱好者,一定是在想象他们声称的听到的质量上的差异。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削弱上述辩论?A.许多人仅凭耳听不能区分正在播放的音乐是在好的晶体管扩音机里播放还是在好的电子管扩音机里播放。B.电子管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的变化范围要比晶体管扩音机的大。C.有些重要的决定音乐听起来怎么样的特性不能被测量出来。D.当放出相同的音量时,晶体管扩音机比电子管扩音机的体积小,用电少且产生的热量少。E.在试验室里通常测定的用以评价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的特性方面,有些电子管扩音机明显地比晶体管扩音机好。2.室外音乐会的组织者宣布,明天的音乐会将如期举行,除非预报了坏天气或预售票卖得太少了。如果音乐会被取消,将给已买了票的人退款。尽管预售票已卖得足够多,但仍有一些已买了票的人已经得到了退款,这一定是因为预报了坏天气的缘故。下列哪一项是该论述中含有的推理错误?(A)该推理认为如果一个原因自身足以导致其一结果,那么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它。(B)该推理将已知需要两个前提条件才能成立的结论建立在仅与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有关系的论据基础之上。(C)该推理仍解释说其中一事件是由另一事件引起的,即使这两件事都是由第三件未知的事件引起的。(D)该推理把缺少某一事件会发生的一项条件的证据当作了该事件不会发生的结论性证据。(E)试图证明该结论的证据实际上削弱了该结论。3.如果小赵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将一起去。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A.如果小赵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小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去。B.如果小赵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小李三人都没去。C.如果小钱、小孙、小李都去旅游,那么小赵也去D.如果小李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和小孙不会都去。E.如果小孙没去旅游,那么小赵和小李不会都去。4.甲:最近,我被一家航空公司的某一航班拒绝了一个我已经确认过的预定座位,因为这家航空公司超额预定了那个航班。因此,我被迫乘下一班可乘的航班,该航班两个小时后才起飞,我错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会议。即使我预定的那个航班在最后一分钟因为天气原因而被取消,航空公司也应该因没能让我乘坐那个航班而给我赔偿。乙:从道义上来说,航空公司没有给你赔偿的责任,即使你没被拒绝乘坐早一点的航班,无论如何你都会错过你的商业会议。下面哪一条原则,如果正确,能证明乙对甲的反应,即从道义上讲航空公司有责任赔偿那些在某一航班上确认了预定座位而又被拒绝乘坐该航班的乘客是合理的?A.如果迫使乘坐晚一点航班的惟一原因是航空公司已超额预定了那次航班。B.只有当乘客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气恶劣而取消了该航班。C.只有当航空公司没有超额预定最初的那次航班,乘客也没有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D.即使乘客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的惟一原因是航空公司因为天气不好而取消了最初的那次航班。E.即使在航空公司没有超额预定最初的那次航班的情况下,乘客仍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5.软饮料制造商:我们的新型儿童软饮料力比咖增加了钙的含量。由于钙对形成健康的骨骼非常重要,所以经常饮用力比咖会使孩子更加健康。消费者代表:但力比咖中同时含有大量的糖份,经常食用大量的糖是不利于健康的,尤其是对孩子。在对软饮料制造商的回应中,消费者代表做了下列哪一项?(A)对制造商宣称的钙元素在儿童饮食中的营养价值提出质疑。(B)争论说如果对制造商引用的证据加以正确地考虑,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C)暗示产品制造商通常对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毫不关心。(D)怀疑某种物质是否在适度食用时有利于健康,而过度食用时则对健康有害。(E)举出其他事实以向制造商所做的结论提出质疑。&&
【正确答案】1.C&& 2.A&& 3.E& &4.C&& 5.E更多公务员考试练习,加群.
2013国考“数量关系”精选热点:经济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关&成本、收入、利润、折扣&的问题,这些都属于经济问题的范畴。经济问题是国考中的重点题型,是国考的必考题型之一,每年都至少考查一道。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掌握经济问题的几种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学习经济问题,必须先掌握经济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这是整个经济问题的基础。常见的概念有成本、定价、售价、利润、利润率、折扣等;常见的公式有: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等。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先掌握这些概念与公式。
经济问题在国考中的常考题型主要有三种:基本公式类、部分折扣问题和分段计费问题。
常用方法有列方程法和赋值法,赋值法主要用于条件信息不是很充分,赋值运算对结果没有影响,且可以快速的计算出结果。下面,我们具体对三种题型进行讲解。
1.基本公式类对于基本公式类问题,主要是关于进价、售价、利润相关的根本问题,解题思路是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求解。当题目中某些量没有确定时,使用赋值法可能会使题目计算更为简便。
【例1】(2012年国考)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A.10&& B.12& C.18& D.24【答案】B
【解析】题目中信息不充分,而进口量的多少对进口价格是没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可采取赋值法,假设2010的货物进口量为2。2010年的进口金额为15&2=30;2011年的进口量为2&(1+50%)=3,进口金额为30&(1+20%)=36,则进口价格为36&3=12。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分段计费问题对于分段计费问题,大家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弄清分段点,根据分段点分段计算。这类题型的难点在于找到分段点,分段列出方程或等式。
【例3】(2010年国考)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A.17.25& & B.21&& &C.21.33&&& D.24【答案】B
【解析】要使该户居民的用水总量最多,则用水应选择用水价格最低的水。该户将每月4元/吨的额度用完会产生水费4&5&2=40元,每月5元/吨的额度用完会产生水费6&5&2=60元,共有40+60=100元。而108-100=8元,故8元/吨的额度用了1吨。因此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5&2+5&2+1=21吨。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例4】(2012年4月联考)某停车场按以下办法收取停车费:每4小时收5元,不足4小时按5元收,每晚超过零时加收5元并且每天上午8点重新开始计时,某天下午15小时小王将车停入该停车场,取车时缴纳停车费65元,小王停车时间t的为:A. 41<t&44小时& & B. 44<t&48小时C. 32<t&36小时&& &D. 37<t&41小时【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分段计费。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是分段点是每天早上8点,没段时间内超过零时费用加上5元则可。则15点至第二天8点,时长为17小时,总费用为5&5+5=30元;第二天8点至第三天8点,时长为24小时,总费用为6&5+5=35元,即两段时间的总费用为65元,总时长为41小时,因此满足题意的时间为37<t&41,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3.部分折扣问题对于部分折扣问题,主要是将商品分为原价销售的商品和打折销售的商品两部分,按照打折部分的收入和未打折部分的收入和等于总收入或者打折部分的利润和未打折部分的利润和等于总利润的原则,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当题目中数据比较复杂时,可以考虑列表分析。
【例5】(2011年国考)某商店花10000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A.九折&& B.七五折C.六折&& D.四八折【答案】C
【解析】题目中商品进货量以及每件商品的单价都没给出,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赋值法。设共有1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进价为100元,则商品的定价为100&(1+25%)=125元,30%原价销售的商品总收入为125&30=3750元,总收入为1=9000元,则剩余70件商品的收入为=5250元,则每件商品的实际售价为元,折扣为75&125=0.6,即6折。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例6】(2010年9月联考)某家具店购进100套桌椅,每套进价200元,按期望获利50%定价出售,卖掉60套桌椅后,店主为了提前收回资金,打折出售余下的桌椅,售完全部桌椅后,实际利润比期望利润低了18%,余下的桌椅是打几折出售的?A.七五折&& B.八二折C.八五折&& D.九五折【答案】C
【解析】每套桌椅的利润为200&50%=100元,定价为200&(1+50%)=300元。卖出60套的利润为100&60=6000元,总的利润为100&100&(1-18%)=8200元,则打折的40套桌椅总的利润为=2200元,则每套桌椅的利润为元,售价为200+55=255元,折扣为255&300=0.85,即八五折。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经济问题是国考的必考题型,考生在备考中一定要重点复习,掌握常见题型及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快速解题。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客观题型应对策略
从历年申论考试来看,考生们并不容易拿到高分,申论的国考平均分只有四十分左右,上升空间还有很大。我们通常按照答题信息的来源,将申论题目分为客观题(小题)和主观题(作文题)。很多人在申论作答时仅仅&凭感觉&,而没有掌握高效作答的流程和诸多方法;还有的忽视客观题的重要性,认为&抄材料的&拉不开差距,结果错失高分相当可惜。考试在即,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申论客观题作答流程和各题型的复习关键点逐一点拨,助考生们一臂之力。&一、高效作答流程&申论考试中,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在结构上,归纳概括、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类题型,最常见答题结构都是&总分式&,论述论证类题型中行文格式更加重要,比较常用的有&三段式结构&、&总分总结构&等。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想准确作答申论,就要遵循相应步骤,明确答题方式,熟练掌握作答的一般流程。&首先要【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通过对申论作答要求的审视、思考和分析,了解其基本要求,以确定作答采用的方式和文体。明确了问题之后才能在作答时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去阅读材料。审题时要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作答任务、作答范围、作答条件。&其次要【阅读材料,提炼要点】。对给定资料的阅读是申论作答的依据性步骤,要求从资料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筛选和归纳,提取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考试需要带着问题,回到材料,边看边标记,把自己觉得有用的要点全部标记出来,宁多勿少,以便在形成答案是挑选使用。段首的概括性句子、段尾的总结句、标志性的&针对&、&指出&、&由此可见&等等都是关注的重点。重点还要【加工要点,组织答案】。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提炼所得的单个采分点进行排列、整合,使答案更加富有条理性,满足申论作答的结构要求。这是申论作答的核心环节。材料中提取的要点可能是一句话或者两句话,但申论的作答要求常常要求规定作答要达到一定的字数,又不能直接引用材料原文,这就需要考生适当对每个要点进行语言的组织和扩展,规范整洁地书写出来。&二、归纳概括题&此类题有三种题型: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和归纳概括部分内容,考生务必要看清题干要求,作答中不能混淆。但是,无论是哪种具体题型,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准确、客观、简洁。考生的答案必须采点全面,将材料与题目有关的内容体现出来,才能取得较高的得分。答案的表述需准确无误,不能模棱两可,这在阐释关键词句的题中通常会明确提出。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有的考生认为材料体现的要点不够全面或有偏颇,就自作主张对材料要点进行增加或修改,这些都是有违归纳概括题&客观&作答要求的。归纳概括题通常要求语言精练,过多的分析都是没有必要的。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考前多练习锤炼语句,作答时切记不能超过字数限制。&三、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的出题方式非常灵活,就目前的出题形式而言,通常有启示型、阐释型、评论型、关系型四种。&【启示型分析题】通常要求从材料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普遍适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可行措施。考生注意不能只简单描述问题或者只找出经验教训就完事。总结经验教训尽量从正反两面论述,普适的启示和措施要分条作答,合理进行阐述。&【阐释型分析题】的答题内容至少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解释本身,将本质含义挖掘出来,回到材料进行适当阐述,如观点句在此处的目的意义等等;二是运用已阐释的核心内容指导实践,进行适度引申,这样才是完整的答法。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以采用&因此、由此可得&等词汇使得答案首尾呼应、重点突出。&【评论型分析题】要么是针对某一观点现象进行评论,要么是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或做法发表意见。第一种首先要破题表态,再具体分析加以论证,结尾还可以适当谈一两句其实或对策。第二种先要对几种评论对象进行概括,然后对不同观点做法进行统筹,吸取积极正面的经验做法,否定消极片面之处,从而给出自己的结论,加以解释论述。这是其答题基本思路。&【关系型分析题】常见也有两种:对立统一型和相辅相成型。考生要在作答之初要明确题目要求分析的关系属于哪一种,作为作答的第一段。详述关系时,可以采用&一方面,&&对&&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有&&的作用&的表述方式。作答过程中要注意认真分析材料,提取出相关要点,将其适当加工运用到具体关系的阐释中。在具体阐释关系体间的关系时,必须对各个关系体进行交互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分析全面、论证充分。&四、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分为两类: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和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仅需要考生提出对策措施即可,无需包含问题。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通常在题干中出现&问题明确&、&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等句子,则考生在作答时需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的是提出的对策要对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题在作答措施的要求主要有四点:角色意识、有针对性、有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考生通常是要站在政府角度,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当然如果题目有特别要求如某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观察员、人口普查员等,考生切记不能提出超越其职能范围的对策。此外,措施强调理性、可行,分条作答要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不可交叉重复,内容不违法。&五、应用文写作&按照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的不同,通常把应用文写作题分为两类:一是宣传通知类,二是工作方案类。&宣传通知类应用文写作多以宣传、获得理解和支持为目的,主要涉及公开信、宣传纲要、讲话稿等,重点需注意语言风格。工作方案类应用文写作多为依照上级指示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主要涉及意见、检查提纲等,强调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和合理建议。两类写作题都要注意三方面:内容要求、身份要求和格式要求。&考生务必看清题目要求以确定写作内容。应用文写作一般都包括框架分,考生在作答之前要先弄清楚解答的思路,要从材料的整体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思想,统筹安排,然后脉络清晰、逻辑合理地表述内容。中公.教育&●宣传通知的框架:背景&&宣传通知的背景情况;理由&&宣传通知的理由;宣传&&实现目标的做法;号召&&呼吁性结尾。&●工作方案类的框架:背景与内涵&&现状、内涵、问题、原因等;重要性与必要性&&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工作方案&&具体措施。&题干中的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措施和语言风格的不同。给政府部门参阅的文件应使用庄重、严肃的书面语;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文件应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从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来看,应用文仍重在考查内容,而不是行文格式。如果无需考虑行文格式就要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要点,如果题干和要求没有提到格式,那考生还是需要将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发文时间等要素包含在答案中,尤其不能缺标题。&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群.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11箴言
有句话道&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作答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11大箴言,希望考生能心领神会,多多练习,夺取申论高分
1、首句领起论述
在申论考试的作答过程中,无论是后面的文章写作题还是前面的小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都要养成一种作答意识,即首句领起论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者迅速抓住采分点。
2、标题即为论点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写作题目而言,具体来说就是:文章标题不宜过长,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标题要能够较为明显和直接地反映出给定资料的主题;标题应该体现文章总论点。
3、首段提出论点
针对题目所设计的问题,在答案的伊始就要开宗明义做出正面的回答,表明立场,明确观点,提出纲领。
4、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给定资料前,先看一下试卷后部的试题,了解作答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去读材料。
5、挖掘材料中的关键词、主题句
关键词、主题句往往体现考点,而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关键词往往在首句中和尾句中;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从首句和尾句中发现蕴含材料主要信息、主要观点的关键词、主题句。
6、在作答中&回头看&
申论考试的答案源于给定资料,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边作答边阅读给定资料,根据作答的实际需要,遇有一事不明、一个问题难解、一处观点吃不准,就要返回资料核对原文,查找依据或来源。
7、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作答提出对策的题目时,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出对策,也可以由材料的事例推出对策,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反推出对策。这是作答对策类试题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8、从政府的角度作答
申论考试的选拔对象最终是要充实到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入职之后主要从事社会管理的工作。因此,申论试题中涉及的一切问题都要最终联系到政府工作,立足于从政府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
9、要有吸引眼球的论据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考生的思想和文笔可以平凡,但是观点决不可以平庸;可以没有惊人的创意与精彩的论述,但决不可没有权威的论据。因此,所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必须有求新意识。
10、要有点睛之笔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也会有意识的在文章中,体现文章的点睛之笔,但是很多时候,考生的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从材料中直接拷贝过来的,而材料的内容阅卷者已经熟记于心,已经不是新鲜的内容。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吸引眼球的论据可以是别人的警句,文章的点睛之笔一定是作者自己的警句。
11、修改要慎重
修改要慎重,确定要修改的才修改,否则卷面乱,要影响分数。&
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群
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练习题
练习题在下面所谓寓意,即为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寓意理解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片段阅读中的一种特殊题型。其材料通常为含义深刻的寓言或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中主人公可能为人,也可能为动物及其他生物,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在轻松的语言背后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解答寓意理解型题目,可主要采用尾句分析法、对比推导法和排除法这三种方法。
一、 尾句分析法寓言一般会通过故事的结局来警示读者,使之获得启迪,即多在故事的结尾点出寓意。因此大部分寓意理解型题目,题干材料的尾句多直接或间接点明寓意,抓住了尾句,也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例题1】 只要生存本能犹在,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为自己编织希望,哪怕是极可怜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终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铁链拴在墙上,可他们照样有他们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别的苦役犯一样,被允许离开这堵墙,戴着脚镣走动。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从文段中可悟出的哲理是(&&& )。A.生存是第一要义&&&&&&B.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C.置于死地而后生&&&&&&D.生存的目的在于发展
中公解析:尾句点明寓意。&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说明的哲理只能是&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故B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2】 一个知名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己见,但最后被聘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道:&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应聘者对其试卷交白卷却被聘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聪明地不做胜过了愚蠢地做&&&&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C.表现与众不同才能崭露头角&&&&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公解析:尾句点明寓意。交白卷者之所以&值得信任&,并不是因为他不做、也不是因为他有创新精神,更不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没有泄露原单位的秘密。这一点恰好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二、对比推导法寓言的常用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其中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的使用是故事情节写作的需要,而对比手法的运用则对揭示寓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题时,可按&比较对象&&对比过程&&对比结果&的顺序理清材料的条理,抽象出对比过程的属性,探求结果不同的原因,往往这一原因便是材料的寓意。
【例题3】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