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卖地房租收入计入什么科目了哪一个经济指标

卖地收入同比增六成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卖地收入同比增六成
年初即开始供应土地致收益高企 广州下半年完成行政区划调整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广州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下半年,我们将始终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市长陈建华表示,下半年要紧紧扭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不放松。集中力量推进136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90亿元,加快形成产能。   本版文字:记者黎蘅   房地产拖后腿: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回落63.2个百分点,一手住宅月均成交量创10年新低。   服务业挑大梁: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1~6月,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64.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贡献大: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带动明显,产业总产值4128.63亿元,同比增长14.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9%,其中汽车和石化产业分别增长22.4%和15.7%。   昨日上午,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作了今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陈建华指出,下半年要紧紧扭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不放松,集中力量推进136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90亿元,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民间投资、工业、商业和基础设施4个领域负面清单。
  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广州对13个方面57项改革要点和10大重点改革事项进行具体部署,各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报告中,陈建华首先介绍了广州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情况。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推进萝岗和黄埔合并、从化和增城撤市设区工作,为全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下半年,广州将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在简政放权方面,广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转移、下放、合并、承接92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铺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设立商事登记主体92455户、注册资本金1238亿元,分别增长45.5%和116.9%。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65户直接监管企业整合成32户,梳理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清单,加快企业上市和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筹建珠江金融租赁公司   陈建华透露,广州正在筹建珠江金融租赁公司,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合作设立2支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争取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协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设立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服务机构,拓宽融资渠道。   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抓好简政放权,规范政府权力清单,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民间投资、工业、商业和基础设施4个领域负面清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消费增速5年同期新低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666.18亿元、增长8.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2.03亿元、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4%,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指标呈逐月上升态势。   8.3%的增幅,显示出广州经济增速放缓压力较大。同时消费增速也同比回落了3.3个百分点,是5年来同期新低,再加上加工贸易进出口持续下降9个月,房地产拉动作用减弱……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着力增强内需拉动的主引擎作用,想方设法推动外贸发展,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陈建华说,“下半年,我们将始终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他表示,下半年要紧紧扭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不放松。集中力量推进136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90亿元。抓好 “新广州?新商机”签约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产能。   投入29亿元办民生实事   陈建华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市本级投入29.3亿元用于十件民生实事,总体进度过半,改善公交出行、整合政府非紧急类服务热线工作已经完成。他透露,广州着力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在白云、花都、番禺、增城开展来穗人员公租房建设试点,规划新建公租房1.3万套;6680套在穗高校教师公租房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1725套开工建设。   广州还加快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推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向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辐射。此外,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破获刑事案件11047宗,全市案件类警情下降12.6%。   卖地增收115亿   在昨天的会议上,市财局“亮”出了今年上半年广州市的各项财政收支数据,其中政府上半年的卖地收入成为预算收入的“大头”,同比增长63.7%。而在支出方面,上半年的财政安排继续坚持以民生优先,其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7.4%,达23.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80.6%,支出32.8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43.5亿元,同比增长19.9%、增收189.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0.6%。市本级财政总收入634.5亿元,同比增长27.5%、增收136.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3.6%。   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认为,受政府性基金增长的拉动,市财政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开局良好,但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收入增速有所回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随着广钢企业地块等储备地块推出,土地成交量回暖,明显拉动基金收入大幅增长。从数据不难看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0.7%,均来源于市本级国有土地出让金,也就是政府“卖地钱”。数据显示,上半年市本级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295.4亿元,同比增长63.7%、增收114.9亿元。   市财政局表示,之所以上半年市财政从土地出让中收益如此高,主要是改变了以往年度在下半年集中出让土地的做法,在年初即开始供应土地,推出了广钢企业地块等储备地块,土地成交量回暖明显。   此外,市本级税收收入增长也是亮点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本级税收收入224.9亿元,同比增长10.6%、增收21.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5.2%,比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量占财政收入增量的91.2%。
  房地产销量同比降1/4   从税收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企业利润大幅提高,居民个人收入也有稳定增长――增值税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3.3%、增收1.2亿元(剔除免抵调增值税和改征增值税因素同比下降4.1%);服务业营业税收入26亿元(全市),同比增长5%、增收1.2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5%、增收6.7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收4.6亿元。   但“营改增”的影响确实不小,造成上半年财政收入减收约40亿元(全口径)。在继续落实各类减免税政策后,上半年税务部门也为相关企业共办理了减免税109亿元(全口径)。   虽然政府的“卖地钱”多了,但是房子却卖得不好。数据显示,销售不动产营业税收入27.6亿元(全市),同比下降25.3%、减收9.4亿元。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广州市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但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1~6月,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GDP比重达64.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支柱产业带动工业回升,汽车和石化分别增长22.4%和15.7%。   零售业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是广州上半年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回落63.2个百分点,市辖10区(不包括增城、从化)一手住宅月均成交量不到44万平方米,比市场最低迷的2008年(月均46万平方米)还低,为近10年来的低点。同时,去年房地产交易大幅上涨也抬高了基数。   房地产市场遇冷会不会影响全年最后的经济发展目标?对此,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下半年确实有一定的压力”,但会与国土房管部门积极配合,抓好金融城项目等地块的工作,力争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在昨日提交审议的报告中,发改委主任潘建国两次提到自贸区。他在谈及下半年工作时提出,将加快编制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继续配合省推进自贸园区申报工作。下半年将抓住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的机遇,加快引进央企和港澳企业等总部机构。   六成交警超40岁   昨日会上,副市长谢晓丹对近年来广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他指出,近年来,广州公路和市政道路里程没有明显增长,但全市汽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急剧增加,车多路少矛盾突出,交通堵塞有从中心城区向外围扩大的迹象。同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仅2012年以来广州市辖内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增加269公里(比2011年增长50%)。   据统计,2013年与2010年相比,汽车保有量增加58.3万辆(增幅36.5%),但交警警力却没有相应增长,队伍老龄化严重,40岁以上民警占56.4%,且连续两年退休人数大于新增警力数,实际警力逐年下降。   试点给“三公”花费打分   昨日,袁锦霞还对一系列人们关注的财政热点给出回应。“三公”经费花得值不值,今年将“打分”。袁锦霞说,今年广州市将试点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评价。   据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今年初曾对外透露,“初步想法是选取一些出国费用支出比较多的部门,你申请出国是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最后来看这些目的达到没。至于具体的形式,可能是市财政局做,也可能聘请第三方评价。”   儿童公园将配足量遮阳棚   遮阳设施太少、公厕和成人休憩区配备不足,自6月1日广州8个新儿童公园开门迎客以来,一些设施和管理细节上的不足备受关注。昨日会议上,市林业和园林局党委书记杨国权表示,下一步儿童公园建设将足量配置具有岭南特色的遮阳避雨设施、餐饮服务点、无障碍设施、成人休憩设施和公厕等,方便儿童和家长游园。   他还表示,儿童公园要多种阔叶遮荫树种,提高绿化标准。同时,要科学做好施工计划安排,确保2015年6月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解构北京2000亿财收:卖地收入暴增至932亿元
日04:34 来源:
第1页:卖地收入暴增
第2页:土地财政风险
第3页:总部经济褪色
第4页:财政收入“突围”
第5页:“京东方”模式能否成为样本
  虽然2009年卖地合同收入高达932亿元,北京市财政局仍在竭力将北京财政收入与“土地财政”划清界线。
  1月28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参加北京“”密云组讨论时指出,2009年北京财政收入完成2026.8亿元,卖地收入被单独列在政府项内,不与财政收入合并计算。2010年,北京降低了财政收入预期增收指标,将其定为9%,仍是一个比较艰巨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2009年因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北京企业所得税分成减少了约147亿元。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财政局曾就此问题,专门给北京市政府递交过调研报告。
  吉林表示,2009年,北京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大了税收稽查,采取了很多办法,使企业税收增收了100多亿元。但是,2010年宏观形势发生了变化,且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
  2010年,北京财政收入增收预期不乐观。而2009年的卖地收入暴增3倍以上,而且2010年土地收入增加势头更猛。作为服务业占比超过70%的现代化城市,北京是否要走“土地财政”的路子,这是一个大命题。
  卖地收入暴增
  2009年,北京土地合同收入932亿元,实际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494亿元,为2008年和2007年总和。
  “底价50亿”。
  1月26日,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刚挂出“中服地块”土地招拍挂资料,就有数家开发商到门上,购买招标资料。此前,几大中标呼声比较高的开发商,早早购买了标书,在家研究。
  而50亿底价,也创北京土地市场出让价新高。“中服地块”地块招标文件中确定,竞买人被限定为机构与开发商联合体。
  中服地块―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区一期NE19-1a地块,位于东三环与建国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将作为商服用地开发。土地面积达48700O,总建筑面积达327000O。挂牌竞价起始时间为日。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公司老总预期,其楼面地价可能高达3万元/O,总价可能达80亿~100亿元,无疑将成为北京市新的双料地王。甚至,有业内人士称,总价可能突破120亿。
  “中服地块”此前“暗战”已经开始。该地块的一级开发商,远洋地产已经就该地块整理投入了10亿元,如果拿不到二级开发权,仅能享受不超过溢价8%的收益。远洋地产准备了200多亿元现金准备拿地,而soho中国、华润等其他开发商也不甘落后,准备了充足现金,准备拿地。
  “中服地块”只是2009年北京土地市场火爆的缩影。北京国土局局长魏成林1月29日对记者表示,2009年北京土地出让金约400多亿元,2010年出让规模还要依据市场而定。
  据北京市财政局向北京“两会”递交的报告,2008年,北京土地收入为493.9亿元,为2007年和2006年卖地收入的总和;2009年,北京土地合同收入932亿元,实际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494亿元,为2008年和2007年的总和。
  自从2006年以来,北京土地出让收入每年都以几何倍数增加。2009年,土地合同出让收入占到政府财政收入2026.8亿元的46%。2010年,北京市财政支出约为2228亿元,市级财政支出安排894亿元。
  单纯依靠财政收入很难支撑政府财政支出,土地收入与房地产税收对支撑政府收入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是否已经形成了对土地收入的过度依赖?投资过度集中在房地产,实体复苏何时可待?
  “土地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持续的供应下去,这样的'土地财政之路’只可能是短期的选择,绝不是长久之计,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邹晓云对记者说,可以说,“房地财政”的格局已经形成。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到房地产行业。这样的现象是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的。
  2009年,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2009年涨价60%。卖地收入加上房地产类的税收也成为了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撑。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已经对房地产产生不可小觑的依赖。而这种依赖,无疑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隐忧。
  而这一现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地。
  2009年中国各地城市的卖地收入都呈现飙升之势,70个大中城市出让金同比增加140%,其中,杭州、上海、北京、天津排名前四。
  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大盘点》,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
  杭州以1200亿元拔得头筹,上海达1043亿元排名第二,北京928亿元紧随其后。天津也达到了732亿元。而广州、宁波、重庆、武汉、佛山、成都等地虽然在总量上与前四名有较大差距,但同2008年相比也实现了200%甚至300%以上的增长。
  吉林说,2010年北京市财政收入9%的增长与其说是收入目标,不如说是支出的目标。
  如果没有土地出让收入支撑,2010年北京市财政支出需求难以满足。1
【来源:】
(责任编辑:夏凡越)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楼市寒冬,为何地方卖地收入反而大涨?
日08:35&&来源:
原标题:楼市寒冬,为何地方卖地收入反而大涨?
这段时间以来,记者的手机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中介电话,嘿,哥们儿,还考虑买房吗?哪儿哪儿的二手房考虑吗?新盘呢?
其实不需要问价格,即使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北京的房价有了10%这样的价格降幅,相比去年60%~70%的涨幅,这点卖家的“挥泪甩卖”还是有点“得了便宜卖乖”的感觉。
五一前后,北京地区的新房、二手房房贷政策再次收紧。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买房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望而却步。
从去年10月开始的房产新政,被各地当做“政治任务”不断加码。房地产交易迅速进入寒冬。这种速冻的政策下,是政府急切希望通过降杠杆来削减金融风险,从而给“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推出赢得改革的时间窗口。
一方面通过控制房贷来抑制需求,另一方面则在土地供应上不断出手,双管齐下。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字。截至目前,今年中国5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合计为7645.3亿元,与2016年同期不到5000亿元的水平相比,上涨53.3%。
这组数据出来后,有不少朋友问经济ke,不是要去库存吗?为什么地方政府又在卖地?难道还要重回土地财政的老路了?其实不然。对于一些城市来说,他们需要的恰恰不是去库存,而是相反,房产调控在土地供应上也是“一城一策”。
去年以来,中国楼市“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持续。
三四线城市还在为“去库存”发愁,一二线楼市却继续疯涨、交易火热,引得限购政策层层加码。需求旺、房价高,北京、上海、苏州、南京为代表的大多数热点城市,急需“补库存”。针对这种情况,在土地供应的“供给侧”,国土与住建两个主管部门出了个“大招”。
4月6日,两部委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对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意思很简单,调控不再“一刀切”,要因城施策,把土地供应节奏和去库存形势直接挂上钩,“一城一策”分类调控。
然而,对于许多城市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一方面,库存紧缺的城市能否加快供地恐怕要打个问号,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城市建设摊大饼的老路无法持续,征地拆迁成本也不低,地到底供不供得出来?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而言,减少甚至暂停供地,对地方财政确实是个考验。
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就在“供地新政”发布后的第二天,北京市就公布了5年住宅供地计划。按计划,北京今后5年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1200公顷。这一指标比年初披露的计划翻了一倍。果然计划没有变化快。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落实,将很大机会逆转供求失衡、房价上涨预期。但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北京的宅地供应计划能否完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13年至2016年间,北京的供地计划基本上就没完成过。尤其是2016年,土地供应可谓十分惨淡,部分供应的地块位于郊区,绝对数量也不多,商品房实际供地完成率仅为12.1%。更何况,“以房控人”本身就是北京疏解人口的手段,土地供应不那么积极也就可以理解了。
上海、深圳等城市,形势也不容乐观。
比如,深圳的情况尤其特殊,作为全国唯一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城市,深圳不存在集体土地。而且,深圳的城市开发程度基本饱和,几乎没有存量的、可供新开的建设用地。因此,深圳只能通过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方式进行供地,盘活存量。深圳的兄弟广州给出的策略是,通过广佛一体化,向周边中小城市要发展空间。
目光所及,基本每个一线城市都在为增加土地供应“憋大招”。据统计,武汉、郑州、杭州、苏州、天津、成都等12个城市今年以来的卖地收入超过200亿元。其中,武汉土地出让收入居首,超过700亿元,北京、南京、合肥其次,均超过400亿元。
土地出让继续火爆的背后,是房企的拿地热情,这一轮密集的调控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继续大规模拿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23家房企在4月上半月共拿地25宗。2016年赚得盆满钵满“不差钱”的房企,拿点钱补补土地库存也是正常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房企对中国城市化还是有长远的谋划和信心。
不过,房企的拿地也逐步受到更多的限制。
曾几何时,在一些热点城市,鉴于供地紧缺,土地价格疯涨,房企在拿不拿地这个问题上,十分纠结,尤其是民营房企。《中国经济周刊》曾经报道,现身过2016年土拍现场的地产人,无一不对央企、国企频频“收割”地王的凌厉手段心有余悸,“多贵都敢拿”的狠辣做派让民营房企一再沦为陪衬。不差钱带来的是不断上涨的地价,而这又成为房价暴涨的重要动能。
如今,要不要拿地或许没那么纠结了。今年初,北京门头沟、平谷和房山三块土地招拍挂,全用了“限房价、竞地价”的新型土拍模式。对出让土地的房型、房价都做了限制,再让开发商互相竞争。还有城市引入了“熔断机制”,就是说,在招拍挂的过程中,如果报价超过了最高限价,这块地就流拍了。
另一方面,拿地的门槛也在提高,各地对“拿地资金”的监管更严格了。去年,南京、广州规定房企拿地必须用自有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投资基金等场外配资“严防死守”。这对以前房企利用杠杆拿地的疯狂也下了闸门。
在这几项政策的抑制下,今年截至目前,全国热点城市的土地拍卖成交率虽然很高,但溢价率已经下调不少。
毫不讳言,房地产市场十几年来频繁陷入“屡限屡涨”的怪圈。限购、限价等短期政策就像止疼药,刚吃的时候有用,但不能长期有效,甚至“边际效应递减”。“止疼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停药之后更疼。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供需的不平衡。
土地供应端因为牢牢卡在政府手里,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因此从土地供应端入手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地方并不积极,相反,消费需求侧的抑制就容易得多。这种不均衡使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应短缺的严峻形势,反而躲避了改革的真问题,使得房地产领域的改革拖延下来,被土地财政牢牢绑架。加之近些年经济下行,大量的货币得不到有效引导,疯狂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产投资成倍的收益成为抵抗通胀的利器,让更多的资金趋之若鹜。
因此,我们看到,地方政府陷入卖地财政的怪圈,老百姓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还债来供养房子。“辛苦几十年,不如买套房”,远超平均工资的房价,已经明显拖累了中国人的幸福,也扭曲了老百姓的致富观念。
该断不断,反受其害。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回归住房居住属性。同时提出,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这一次,两部委的《通知》就明确了供地节奏与去库存的关系,降低供不应求的市场预期,进而逆转房价上涨预期。从土地供应侧与需求端“双管齐下”,可以看出管理层对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而这也被解读为房地产调控供给侧长效机制的破冰之举,重要性毋庸讳言。
若不按《通知》规定的根据库存调整供地规模,而导致房价上涨压力过大,或致去库存不利,则很有可能被住建部约谈。这不是开玩笑,之前已经有地方政府被约谈了,甚至被约谈了多次。说白了,简单的“稳定房价”已经不是本轮调控的核心目标,建立长效机制才是。
对于长效机制,其实早在2013年,中央就正式提及,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逐步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分别是“加快研究建立”和“加快建立和完善”。4月25日时已经变成了“加快形成”, “加快”的急迫态度是始终的,也隐隐地透露出这件事不断发展的信号。
当然,房地产改革背后的主要矛盾,依然来自地方的财政危机。在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中,如何增加地方的财源以支撑不断加码的改革事权,是难点,也是破解“土地财政困局”的关键。
从这点来说,房地产的长效机制还不仅仅是一个领域的事,必须放在整个改革的盘子里统一盘算。不然,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出台再多的调控,也依然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记者 谢玮)
(责编:马丽娅、徐冬儿)
一周人事:山东海南甘肃任命代省长 天津明确4新常委分工
山东、海南、甘肃选出代理省长:山东省委专职副书记龚正任山东省代省长,刚刚由中央履新省委副书记不足一月的沈晓明、唐仁健分别出任海南省代省长、甘肃省代省长。至此,31省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全部就位(见下表)。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租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