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众筹股权投资平台,自己做投资人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影视项目不应做股权众筹
  最近,一些影视众筹项目出现的风险值得关注。这些风险事件既暴露出众筹投融资活动参与各方均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了影视众筹和影视行业本身的一些痼疾。
  影视项目不应做股权众筹
  文/赵予
  影视众筹这个垂直众筹行业的严重问题在极尽风光之后,开始浮出水面。
  影视众筹从风光到风险
  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娱乐宝”,打出“全民娱乐,你也是出品人”的口号。阿里娱乐宝在3月31日至4月3日期间在线狂售7300万元,参与认购者超过20余万人。而这笔募集资金全部投给《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4部电影。
  2014年9月,百度金融推出了众筹类产品“百发有戏”,开始试水影视类众筹项目。“百发有戏”相继推出《黄金时代》、《致我们突如其来的爱情》等多个影视众筹产品。
  京东也是在2014年就涉足了影视类众筹项目。2014年7月,京东金融众筹业务“凑份子”上线,推出首批募集的12个项目,包括《小时代3:刺金时代》。其中,以《小时代3》最受欢迎。
  随后、优酷等公司都相继上线众筹平台,试水影视众筹。
  真正让影视众筹彻底掀起热浪的,还是《大圣归来》。《大圣归来》的89个众筹投资人,带来了后来非常有价值的700多万元资金和无法估价的资源。电影口碑极佳的同时票房成功,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成绩吸引了整个众筹行业,引发投资者对影视众筹的大力追捧。
  《大圣归来》的走红,让大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以电影为代表的影视项目,其风险依然非常之高。几部影片众筹取得极大成功并被众筹行业外的媒体非理性放大,抹杀了其风光背后巨大的风险性,这为后来影视众筹风险爆发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今年上半年《叶问3》的大规模票房造假事件,再次将影视众筹拉入公众视野。这一次,影视众筹开始受到质疑。《叶问3》出品方通过与影院签订大规模的包场协议来推高电影的票房,以造假的形式制造出一种票房大卖的市场氛围,借此炒作背后的几家上市公司股价,并吸引更多理财用户购买以影视作品作为标的物的收益权众筹项目等理财产品。项目问题曝光后,作为《叶问3》收益权众筹发起平台的苏宁众筹,用冻结电影出品方快鹿集团旗下资产的方式,强势保障投资者利益。然而,不是所有平台都能有苏宁众筹的魄力与能力。
  问题更多来源于影视行业本身
  事实上,与科技、等领域的创业企业、实体店项目不同,影视众筹项目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于影视行业本身。投资人以股权众筹的方式参与其中,完全没有办法规避影视项目的风险,反而容易成为垫背者。若众筹平台不能像《叶问3》项目中的众筹平台那样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投资者等于直面影视项目的全部风险。
  那么,这个风险将有多大?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风险程度:每年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约300部,在立项和拍摄前无风险评估,大部分影片最终赔本。(,)CEO更是公开表示,每年生产的700多部电影中,只有最顶尖的两三部电影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进行适当运营。
  而具体来说,影视行业很多行业规则决定了股权众筹参与其中的不合理性。
  一、政策风险。影视作品在审核方面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方的收益情况。如果影片内容有违监管精神,影片被删减、禁播都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时,如果影片中的演员等参与方自身行为失当、触犯法规等行为,也将直接影响到票房甚至电影上线。艺人突然被举报吸毒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导致代言的广告、主演的电影下档的情况都真实发生过。这些都是非常不可控的风险点。
  二、利益输送是行业惯例。与其他行业不同,影视行业很多成本与收益都是以利益相互输送为潜规则,例如明星片酬、广告植入的费用等,其中很多资金和利益的交换很难用明码标价方式向众筹投资者公布。
  三、通过投资电影来洗钱,这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具体做法很多,比如拍摄预算很高的大片,但在实际拍摄中只用很少的钱,剩余的钱就可以用在其他地方。这样一来,电影看上去是在亏本,但实际上黑钱都通过电影公司洗白了。对此股权众筹投资人完全可能毫不知情。
  影视众筹不应采取股权众筹方式
  基于以上原因,影视项目采取股权众筹的方式开展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源就是散户股东与秘密太多的影视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女汉子完美恋人》项目中,股权众筹投资者指责出品方光影工场不公开该电影成本、投资方占股比例、明星片酬等基本数据,而项目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至今三方还在沟通中,投资人向众筹家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这实际上正好展示了股权众筹的投资模式与传统的影视项目运作方式之间的矛盾。
  极端一点的洗钱虽然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是难以识别,尤其对于股权众筹投资者来说,他们往往并不是影视方面的专业人士,也没有相关从业经验。这种风险实际上是散户投资者所不能承受的。
  另外,影视项目一锤子买卖的性质非常突出,票房好就好,差就差,难以把控,未来也没有修正的空间。并且,影视项目完全不存在股东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期待未来的成长性等种种股权众筹核心价值。
  影视项目做股权众筹还有必要吗
  那么影视众筹应该如何玩?笔者认为,为了一部电影而注册一家众筹股东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众筹股东似乎具有参与项目财务审核、监督运营的权利,但实际根本无从参与,各方为了信息披露等行业性问题相持不下,这种影视众筹的投资方式风险巨大,而且效率低下。
  影视众筹项目的收益往往来源于三大方面:票房分账、广告收入、版权等衍生品。院线或者影视公司往往能够很好地估算电影收益,它们如果看好某些影视项目,可以用一定收益向众筹投资者募集资金,买断该影片的部分发行权和收益权,由此开展影视众筹,但是风险依然在,《叶问3》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基于影视众筹的一次性与风险性,笔者认为,影视众筹的投资属性应该减弱,而增强其消费金融众筹的属性,可能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方式。以消费金融的思路,项目不以投资收益作为主要回报,而更多地采用一些产品和消费权益方面的回报,例如观看首映礼、主创见面会、影视周边产品、出品人身份等。这些才是影视众筹能给与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最特殊和最具魅力的众筹回报。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影视项目不应做股权众筹》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影视众筹新玩法来了_网易财经
影视众筹新玩法来了
(原标题:影视众筹新玩法来了)
随着影视的兴起,一大批平台开始涌现,这些平台大多针对电影提供借贷金融服务,平台数量快速增加,众筹正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又一个风口,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加速业务布局。
国内影视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还不成熟,现在主要的模式是股权众筹,电影项目通过网络形式发布来筹集资金,项目筹集成功后获得事先承诺的回报。目前股权众筹的影视平台不断的增加,每个人平台的模式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也限制了发展的空间。
目前影视众筹发展仍然属于初级阶段,众筹机制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规范并不完善,筹集资金如何监管,电影项目盈利如何分配等问题都需要解决。&行业内平台目前属于探索阶段,探索规则创新的同时,影视众筹应当在业务上进行调整。&51快影()的创始人说道。&51快影打破影视众筹的同质化模式,沿用并创新出影视债权众筹的模式,即固定年化收益率,给投资人更多的投资保障和投资收益。&
细分领域可以有效的规避同质化的现象,有助于准定位,突出专业优势,精准定位投资人群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黏性,聚集自己的用户群体。影视众筹有着强烈的粉丝经济的烙印,自己是某位明星的粉丝,可以去为他所拍电影的票房买单,电影项目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的电影宣传。但是要投资其所开的公司、投资其所主演的电影则不然,作为专业投资人一定会抛弃掉情感因素,做最理性的调查、考量。因而影视众筹项目是带有强烈的经济色彩,如果回馈的方式只是软性福利甚至无法预计的收益,将会大大降低投资的金融属性,因而对于投资双方来说,各取所需无可厚非。
51快影()选择债权众筹的方式是因为明确了股权投资的投资形式,股权投资实际上是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虽然投资门槛很低,但是投资人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电影股东人,如果票房不达标,很有可能是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对投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高风险的模式。因此,想要降低风险,只有从资产端做起,严格审核剧本和制作团队,做好资产端的风险控制才是影视众筹的发展之本。
(编辑:yaodaohui)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人可当影视投资人_新浪娱乐_新浪网
& 综合 &&正文
人人可当影视投资人
  电视剧《妇女生活》宣布试水众筹
  改写钱多人少门槛高的行业标签
  “投资拍摄电视剧”这个一贯都贴着“钱多、人少、有门槛”标签的行业要有所改变了!昨日,电视剧《妇女生活》(主演张嘉译、董洁)宣布将通过股权众筹网站(大家投)从互联网上公开筹集拍摄资金。该剧制片人吴毅表示,这一新的尝试将极有可能改变国内影视剧拍摄资金筹集的模式:即从老套的、从一定范围内靠人脉关系到开辟一个公开、透明、完全市场化的投融资交易平台。
  打破传统投资模式
  股权众筹影视股权,简言之,就是网民共同出一部分资金投拍一部剧,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而就目前来说,国产剧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个是政府机构,影视剧属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由他们全资出资拍摄的红色题材;第二个就是一些大型的上市影视制作公司,像华谊、阿里影视等等。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占整个影视投融资市场不超过30%。还有70%以上的影视作品的资金来源就是依靠中小影视公司和民营资本,这就是第三个。而股权众筹所面向的融资方的对象就是满足这个70%以上市场份额的中小影视公司,给他们提供阳光、高效和公平的公开的市场化的投融资的交易平台。”大家投CEO李群林认为,满足最后70%的融资需求,对影视行业来说意义非常。此外,在李群林看来,影视投资行业的各种不规范、潜规则也是从业者人人皆知,“在某种意义上说为了融到一笔钱,连尊严都没有,这个东西(股权众筹)让他们不为钱发愁,让资本归资本,艺术归艺术,创作归创作,每个人每个岗位,不管是出品人还是导演、制片人、演员,专门做自己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我想整个影视文化、影视行业一定处于更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不能全靠众筹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资方可以空手套白狼,一分钱没有全靠众筹解决拍摄资金目前是不现实的,不过众筹资金的比例在未来会逐渐增加。剧集项目制作方的实力和能力也是众筹平台要考虑的因素,这和股民买股票是一个道理。以此次吴毅担任制片人的《妇女生活》为例,总投资达6000多万,其中只有600万是通过大家投众筹的。陈国军作为北影厂的老导演,他参与了《妇女生活》的众筹,“我觉得投影视剧无非是几点,第一个好剧本,第二个好的创作团队,第三个明星。张嘉译,大家投的第一部戏虽然说就几百万,再投多一点也肯定会赚钱的。”
  对于吴毅来说,600万的确不多,他直言对他并不是很有吸引力,只不过他更看重的是这一新尝试背后的改变,“改变了过去只有投资方出资的单一形式,要做什么剧都是单靠投资方在想象是什么趋势,现在所有天使投资人的想法将会影响到我们;此外,我们要时时进行信息披露,像是拍摄进程、发行进程等等,这好比就是对我们的督促和监管。这一融资方式将来很可能会有爆发性的增长,我们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希望是成功者。”
  风险收益自行判断
  而就记者看来,相比眼下互联网大热的各种IP,《妇女生活》并不是这个路数: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导演刘惠宁,主演是张嘉译和董洁。吴毅坦言,因为是第一次尝试,一切都是在探索,所以他并没有就选择什么剧有特别的想法,“单纯从市场角度考虑,显然那些所谓的大热IP更有卖点,但这回和大家投网站毕竟是首次尝试,我们还是想做有品质的东西,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风向标。”
  作为制片人,吴毅的代表作当属《士兵突击》,这部当年并不被各方看好的军事题材剧,投资只有1200万,后来却意外爆红,现在每年仍在带来几百万的收入。“《士兵突击》到现在已经10年了,当年是低成本,是个新事物,我们第一轮的时候赚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是可以告诉大家每年这个项目都有几百万的收益,你想想10年过去了,我们当时是1200万的投资,如果说谁投到这样一个项目上去,他会不断地受益,这就是你的投资眼光的问题。”在聊到收益的同时,吴毅也强调风险,“必须要说,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个需要投资人自己判断,但是反过来我肯定会给投资人信心。信心来自什么?就是优质资源在这个项目中的组合,演员、导演还有我做剧的以往成绩和口碑。中国一年电视剧有500部左右,我们的剧是要进入第一方阵的,10%,前50部吧。就这项目来说,前景还是不错的。”
  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影视众筹,真如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大人影视众筹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