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锡金段对峙对峙为什么印军主动彻军国////.彻军国

中印边境争端!中国开始全军出击,解放军有这几次特殊行动,彻底让印度害怕了!
中印边境争端!中国开始全军出击,解放军有这几次特殊行动,彻底让印度害怕了!
俄罗斯美女空降兵
《中印边境对峙局势升级,中国解放军有这几次特殊行动!现已开始全军出击!》12日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谈及“越界事件”时表示,中印曾划定边界,此次越界事件发生的“锡金段边界”,就是目前两国唯一一段已经划定的边界。“中方要求印方立即无条件将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最近一段时间,中印边境发生的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中方致力于发展中印双边关系,也坚定捍卫自身正当权益。希望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不采取任何使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共同维护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势头。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近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中方已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此后15天内的11场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有9场都多次提到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事件。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还出示了一张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进入中国领土的有关照片。在陆军层面,7月3日新华社报道,西藏军区某旅日前首次开赴海拔5100米陌生地域环境,开展战场环境分析、战斗行动指挥、作战协同运用等实兵对抗和实弹射击课目训练。演练中,部队向5000米以上陌生地域机动,通过这次高海拔实兵训练,这个旅采集10余组武器装备作战数据,3项新战法得到实战检验,2项前期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发言人确认了这款新型坦克,他表示:该试验旨在对装备性能进行检验,不针对任何国家。同时,武警部队也有所行动。武警西藏总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展开了高原山地反恐训练,从视频画面来看,特战队员们进行了攻取高原碉堡,夺占水坝等作战的演练。报道,“印度称发现14艘中国舰艇在印度周边海域活动”。这14艘中包括最新型的“旅洋”Ⅲ级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配备了地空导弹和远程导弹。第26批护航编队《解放军报》头版发文表示:“决不让战火在我们家园再燃,决不让疆土有半寸丢失,决不让国家发展进程被打断”。美文:友不友情,要看相处;永不永恒,要看时间。日子久了,与你无缘的自会走远,与你有缘的自会留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俄罗斯美女空降兵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自由写作者,文章均原创。印军越界入侵20天,中国为何不敢打?-绝密参阅
印军越界入侵20天,中国为何不敢打?作者:绝密参阅 / 公众号:zsjm5210发表时间 :请点击上面免费关注本账号!点击上方「绝密参阅」一键免费关注并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1]揭秘1983年严打起因![2]宋祖英靠山竟是她!真相惊人![3]这才是林彪真正死因,看完就不要再被骗了![4]老(毕)辱毛事件,著名教授公正评价让中国人炸锅![5]毛主席去世当晚细节震撼爆出![6]?老毕骂毛主席视频找到了,速看!说起印度这次的入侵事件,还得说说中国和邻国的边境划分问题。每次研究中国建国初期的边境条约,我都是一股闷气。那时候的中国,意识形态占据了对外交往的主流,因此在对外交往上吃了不少亏,例如援助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两个国家的金额占了对外援助的一半,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种意识形态超越了利益的思维也影响到了边境谈判,导致我们失去了不少核心利益。尤其是两大耻辱的1960年中缅边境划分、1962年中朝边境划分,中国在国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领土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换取邻国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和良好双边关系,用核心利益换取非核心利益。下图是鸭绿江出海口现状,主要岛屿黄金坪,上岛,下岛,薪岛,绸缎岛全部在朝鲜手中,一张图已经知道谁吃了亏,当然国内还是有人为这个条约辩护,不管你怎么辩护其合理性,谁吃了亏一目了然。不仅如此,还有长白山和天池的一半也给了朝鲜。中缅边境条约更是堪称世界边境谈判史上弱国战胜强国的奇迹。当初为了搞清楚中缅边境条约,我专门找了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对中缅边境条约的论文,到图书馆也翻阅了大量书籍,得出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双方数万平方公里的的争议面积,最后总共中国获得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其余全部放弃,基本上承认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麦克马洪线和1941年线。缅甸方面的谈判外交官堪称是缅甸的民族英雄。目前国内所有为中缅边境条约辩护的文章,都是陷入一个模式,要么就是去论证那些争议土地如何不应该属于中国;要么就是论证国民党如何卖国。总之就是论证中国没有资格去争取。既然那些土地中国都没有资格去争取,那不就成了中缅边境无争议了?既然无争议,那还叫什么争议区呢?我们对缅甸做出了重大让步,我们最终放弃的争议区,不仅其中很多原本就是我国领土,不仅如此,大片的争议地区不仅缅甸没有十足的法理依据,而且当时根本就不在缅甸政府实际控制下。实际上一直到今天,缅甸边境的几个邦也不在缅甸实际控制下。从缅甸方来看,他们更是觉得自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数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一来很多地区缅甸从未有管辖,二来大部分地区当时也不在缅甸实际控制之下,三来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缅甸国力完全处于下风。他们唯一的依据,就是他们曾经的殖民者英国曾经控制过这些地方,和中国签过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可以不承认。然而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缅甸通过谈判获取了争议区面积的99%。甚至还有一块无争议的属于中国的永租地,中国也送给了缅方。从今天的中缅关系来看,我们当时的让步完全得不偿失。如果当时,能够做到历史上属于中国的无争议领土全部收回,有争议地区双方对半分,该是好。同样的还有中国-阿富汗条约划分,中间那个瓦罕走廊,是双方谈判的争议区,历史上也是中国领土,被英国和俄国私自瓜分,中国并未承认,然而中国和阿富汗1963年边境谈判条约中,瓦罕走廊全部给了阿富汗。今天看来,这块地的战略地位可说是打入中亚的一只手臂。改革开放以前的边境条约,唯一真正公平互利,也是中国唯一没有吃大亏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的边境条约,巴基斯坦不愧是我国真正的铁哥们儿。对比下90年代以来的边境条约,可以说真正开始务实了,我们夺回了大量被对方实际占有了数十年的国土,边境条约签的扬眉吐气,老毛子解体真的好。中国—塔吉克边境谈判争议领土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塔吉克全国领土的1/5,全部在塔吉克方面控制下,且时间已经超过50年,是双方谈判中的重中之重,2002年的边境条约,最终中国基本放弃了对这块地区的主权要求,塔吉克同意划分给中国1000平方公里的水源地。塔吉克领土只有14万平方公里多点,出让了实际控制领土几乎1%给中国。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边境条约:1:汗腾格里峰是天山第二高峰,海拔6995米,争议面积130公里,1998年,中、哈、吉三国才达成协议,签署了《中哈吉边界补充协定》,确定了该区域的归属。按照协定,该区域划归中国。2:英沿争议区,英沿在温宿县北部,是一个盆地,因英沿河(英也尔河)流经而得名。中国地图中国界线沿盆地北面山脊而行,苏联地图中,国界线沿南面山脊而行,因而形成争议区,面积200公里。在1996年中吉谈判中,英沿争议区划归中国。3:琼乌散库什河河源争议区,琼乌散库什河又名乌宗图什河,其河源位于阿合奇县北部,按照清朝与俄国的条约规定,双方应当以分水岭为界,琼乌散库什河流域应全部属于中国,但苏联方面却认为应当以南天山主山脊为界,因此形成了大片争议地区,面积2844平方公里,为苏联所实际控制。1999年,双方终于签署协议,分割了这一区域,2844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国获得860平方公里,吉尔吉斯获得1984平方公里。4:玛里他巴尔河争议区,玛里他巴尔河是乌恰县中国和吉尔吉斯界河,因为中苏两国对这条河指认不一,双方各自指认一条河,称之为玛里他巴尔河,因此形成了220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吉谈判时,该区域划归吉尔吉斯。中吉边界谈判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树立界碑,历时十二年,是中哈、中吉、中塔边界谈判中,第一个全部完成边界勘界的国家中国在和吉尔吉斯斯坦谈判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获取了巨大战略利益,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面积只有19.9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出让了高达1200平方公里的实际控制领土给中国。中哈边境条约中哈边界谈判从1992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历时一十六年,最终勘定了边界。争议地区中,划归哈萨克斯坦的争议地区两个,计2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的争议区七个,计821平方公里;中哈分割的争议区三个,中方分得517平方公里,哈方分得602平方公里。整个中哈边界谈判,中国增加国土控制面积1248平方公里,包括曾发生流血冲突的铁列克提地区,当年的主战场无名高地被命名为“忠勇山”,以永久纪念为保卫国家领土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将自己实际控制的夏尔西里地区交给中国。目前,中国已在那里设立自然保护区。整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1400公顷(314平方公里),其中西部为中高山带,面积22000公顷;中部为中低山区,面积3600公顷,是连接东西两部分的天然廊道,从而保持地区内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这是一块高价值的山地草原土地。中俄边境条约2004年双方签订边境条约,中国从俄罗斯收回实际控制了70多年的黑瞎子岛的一半,大约面积为170平方公里多点。首先我们从两张图看下中印边境争端,目前和中国还有边境争议的国家,印度是和我们争议国土面积最多的国家。1960年的中缅边境条约,中方几乎完全承认了中缅北段的麦克马洪线,这给正在进行的中印边境谈判带来了非常恶劣的暗示,因为按照麦克马洪线,藏南应该属于印度。野心膨胀的印度提出的要求超过了中国的底线,坚持要求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很简单,印度、缅甸是仅有的两个和中国一起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中国对缅甸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那么印度也应该获得更多好处。在谈判强硬的同时,印度更大胆的不断军事蚕食中国领土,双方终于打了一仗。中印边境作为目前可以说唯一还没有解决的陆上边境问题,影响了中印两国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可惜,当年的印度尼赫鲁可以说缺乏战略头脑,以当年中国急于获得外界承认和友谊的态势,完全可以通过谈判从中国获取大量的领土收益,并且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就像越南,朝鲜,阿富汗,缅甸一样。印度阿三自作孽不可活。下图为中印边境的争端,西段3.3万平方公里阿克赛钦地区被中国控制,中段2000平方公里双方各控制一部分,东段9万平方公里藏南地区,大部分在印度控制下。我们看下外方的地图,西段除了阿克赛钦地区被中国控制以外,铁哥们儿巴基斯坦将巴控克什米尔的地区的一部分领土让给了中国。我曾经去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当时我是从巴基斯坦本土过去,在边境上还有巴方士兵把守,需要临时给我们签发克什米尔地区签证,用了半小时左右,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原以为是一片荒凉的高山,实际上其中也有的村庄有河流,树林和草地,虽然总体荒凉,但是也并不是想象中毫无价值的土地。这次印军入境是怎么回事?首先,在洞朗修筑道路是中国的战略进攻。从下图可以看到,印度到其东部国土地区仅有一条狭长的几十公里的走廊,而中国的洞朗地区则紧紧的挨着这个走廊,这个走廊可以说是印度方面的生命线,一旦切断,不要说军队到藏南地区,整个印度在东部的领土也彻底和本土断开了联系。注意看,这个走廊东边的印度领土+藏南地区并不临海,也就是说,这个走廊要是被切断的话,印军无法通过空军运送兵力和补给。以前,中国方面是比较平静的,但是现在,中国在洞朗地区修建到边境的道路,一旦完成,对印度方面将形成更大的战略优势,如果中印有了冲突,中国可以迅速的切断这个走廊,断绝印度本土和藏南以及印东地区的交通,这显然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目前的边境对峙,是中国在战略进攻,印度被迫做出防守态势。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如何应对,我们必须摸清楚对手的战略意图,印度为什么要派人越境?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中国人修建道路,印度方面也不可能轻易撤军,因为一旦撤军等于默认中国在该地区取得战略优势,这是印度不愿意接受的。这条走廊有多么重要,大家小时候都学过地理,这个地球上曾经有个国家叫锡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被印度吞并了,这个国家的位置在哪里呢?就在今天的洞朗地区附近,从下图看到,印度通过吞并锡金,大大的确保了走廊的安全。印度现在也在实际控制着不丹,印军这次越界就是从不丹境内过来的,可见印度对于自己战略安全的重视。中国在2004年4月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控制,其实这也是我们的一次让步,表示在边境谈判中的诚意,然而效果怎么样,今天看来不得而知。可以这样说,印度这个民族的野心比我们想象的大,而且不善于做妥协。随着其近年来其经济实力上升,其野心和期望值也在上涨。如上图,不丹现在也在印度实际控制下。中国现在和不丹在进行边境谈判,中国的战略意图很简单,和不丹有争议的中段地区让给不丹,西段地区,也就是洞朗附近的地区要求不丹划给中国,保持对印度走廊的高压威慑态势,洞朗就是中国插入印度的一把剑。当然和不丹的边境谈判很难实现,因为不丹现在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下,事实上,不丹现在都还没有和中国建交,主要就是印度的恐吓,随时可能像锡金一样被吞并。印度现在还在不断的像尼泊尔进行渗透,对尼泊尔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控制。印度对南端的岛国斯里兰卡曾经进行武装干涉,现在也在试图控制斯里兰卡。印度是不是地区小霸王?是个典型的地区霸权主义国家。所以说中国的复兴才是全人类的希望,因为中国可以说是最仁义的文明种族,讲究王道,讲究仁义,和日本,德国,俄国这种大肆杀戮的国家不一样,和英国,法国,美国,印度这种恃强凌弱的国家也不一样。回到洞朗地区对峙,印度人战略意图并不是要占领这里的中国领土,而是要阻碍中国人在这里修筑道路形成战略优势。因此中国如何应对,那么手里的牌就比较多了,主动权在中国一方,最坏的结果就是中国放弃修筑道路,印军撤回。当然除此之外,还是有很多牌可以打,毕竟场地是在中国境内,经济牌,外交牌,我们甚至还可以参考历史上的边境武装对峙,最激烈的时候中苏边防军通过大棒和摔跤打群架解决问题。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双方都不会打仗,中国不会为了修一条路去打一仗。印度也不敢打,首先其势力处于绝对劣势,1962年的中印之战,尼赫鲁威望尽失,两年后去世,印度始终未能完成改革,今天莫迪在印度的改革可谓有声有色,7月1日刚刚在全印度实行了统一的税率,这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次,莫迪在印度的威望在直线上升,如果这个时候打了一仗又败给中国,那么对莫迪的威望乃至整个印度正在进行的改革都是不利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中国不是第一次在西藏修筑边境道路,以前就一直在修,印度也不是第一次阻挠我国修筑道路,以前也一直在阻挠,因此战略上面我们是攻,他们是守。而且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印度一直试图阻挠,但是中国凭借强大的实力,边境道路近年来还是越来越多,我进攻100,你阻止了90%,我还是有10%是完成了。耗金钱,天朝耗得起,毕竟我经济实力是你的五倍。这次和之前不一样,之前印度越境都是争议领土,这次印度越境是无争议领土,性质不一样,但是路权的争夺还是没有变的,总体上我们最终道路还是会修成,形成对印度更大的战略优势,毕竟这次印度才两台推土机,两台推土机就想阻止中国修路?延伸阅读: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如何发生的?1954年10月,毛泽东主席出席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新侨饭店为尼赫鲁总理访华举行的招待会此前,中印两国从来没有明确地协商过边界线,尼赫鲁不愿主动向中方提出这条中国人根本不承认的边界线,他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跟中国人提这个要求,因为他从来都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并深信不疑。他在印度议会上明确地说过:“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绝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尼赫鲁认为,如果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明确提出边界线的话,肯定会使中国加紧对西藏的控制,并与印度发展出敌对关系,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单边确定又回避双边协商,结果只能是客观上搁置了争议。这段时间,中印在国际上合作也远多于分歧,经常互相帮助。尼赫鲁努力与中国发展友好的国家及领导人私人关系,他认为维持与西藏地区和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是保证印北边疆和平稳定的最经济办法,否则与一个敌对的近邻保持如此长的复杂边境线绝不是件轻松的事。日,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中)在万隆会议借助翻译与周恩来(左)进行交谈应该说尼赫鲁的做法足以显示一个政治家的不凡眼光,他也确实做到了,尼赫鲁与毛泽东、周恩来都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中国政府也同样希望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维持现状,使中国有一个平静的西南后方。中国的反应让尼赫鲁认为中国人已经在部分地默认“麦克马洪线”。尼赫鲁的真实想法是既能团结中国实现他的国际抱负,又让中国政府逐渐默认他的领土要求。他并不想与中国开战,但他的处理方式显然高估了中国人与他的默契程度。西藏问题反转了中印关系友好局面1959年西藏武装叛乱,解放军开进西藏,武力平叛。尼赫鲁认为既然如此,中国至少应该承认他所主张的边界,以此来回报印度先前对中国的友谊和帮助。但从“一寸河山一寸血”拼杀过来的中国人守土有责、身土不二,完全不能理解尼赫鲁的奇特想法。中国人在领土问题上的毫不退让使尼赫鲁产生被“背叛”了的感觉,中印双方领导人也就从这时起开始频繁地来往书信,隔空对话。1959年3月,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总理,用一张印度单方面画的边境地图向中国提出总共为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中印边界争议地区示意图日,毛泽东亲自修改了中国外交部关于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的谈话,不惜自亮底牌:“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在东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在韩国、在日本、在菲律宾,都有很多的军事基地,都是针对中国的。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不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切国家??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西藏叛乱的平定和进行民主改革,丝毫也不会威胁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但是尼赫鲁的回应完全没有国际谈判的灵活,毫无商量余地,一意坚持其领土要求。以更加强硬来迎合选民中方的建议注定不会得到回应。印度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但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英式政党选举制。选举制对外交最大的影响是容易造成政治人物向民粹屈服。民族主义高涨的印度民众认为,尼赫鲁应该像印度古代英雄一样披荆斩棘,而不是像个生意人一样与“敌人”讨价还价,人民向来都喜欢对外强硬的政治家,这一点在选举国家再明显不过。印度政治复杂,执政党国大党内部左右翼斗争激烈,因为尼赫鲁的社会主义倾向,左翼如国防部长梅农、印度情报局长马立克、陆军参谋局长考尔、外交秘书德赛等比较得势,构成了尼赫鲁的核心圈子。而右翼也有不同政见的内政部长潘特、财政部长德赛、粮食与农业部长潘特尔等人,这些人平地都要起三尺浪,边界问题更成为右翼抨击左翼的活靶子,右翼通过攻击国防部长梅农和印国防政策来达到政治斗争的目的。据同济大学邱美荣教授研究,印度除了执政党外还有4个反对党:1. 社会主义党要求“采取坚定的不妥协的立场,积极行动,拒绝 1954 年中印友好协议,拒绝承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地位”;2. 自由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共倾向的大资本家保守党,政见接近国大党右翼;3. 印度人民联盟是一个印地民族主义政党,经常谴责政府没能驱逐中国的“侵略”,认为“印度的中国政策是极为可悲的灾难”;4. 印度共产党是声调最高的反对党。印共没有因为与中共同气连枝而友好,也高扬民族主义的旗帜。几乎所有主要印度政党都在表达自己的强硬立场,很明显,越强硬、表现得越像个爱国的英雄,选票越多。偏偏国大党的铁票仓是在印度北部,如印度毗邻西藏的北方邦:阿萨姆邦(Assam)、孟加拉邦(West Bengal)、山地邦(Bihar)和乌塔帕拉德什邦(Uttar Pradesh)。山地邦和乌塔帕拉德什邦还是印度最大的邦,对选举尤为重要。北方邦对边界问题最为敏感,叛乱后逃到印度的西藏人更加剧了他们对所谓“中国威胁”的直观感受。西藏平乱后,内地与藏区的经贸联系加强,再加上边境管理加强,北方邦与藏区的贸易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不少北方人的收入,因此这一地区“普遍好战”的态度也使国大党深受影响。印度国内政治越来越主导尼赫鲁的外交行动。政治家不得不以更加强硬来迎合选民。国防部长梅农认为,在边界问题上的任何一点妥协都别想指望得到印度国内舆论的谅解。尼赫鲁政府的政治回旋余地几乎没有了,他只能摆出比民众更强硬的姿势来处理这个问题。“前进政策”与战略误判在印度国内舆论的高压下,印度军警在边境地带与中国边防人员的磨擦越来越多,擦枪走火的事件变得不可避免。1959年西藏平叛时,当中国军队追击叛乱分子至“麦克马洪线”时,没有停下脚步,在朗久地区遭到印军阻碍,并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日—26日,在朗久附近,印度武装部队向驻守在马及墩的中国军队发动武装进攻,遭到中国军队快速反击,酿成“朗久事件”。日,印度3名武装警察,侵入空喀山口以南地区,被中国军队解除武装并予以扣押。次日,70余名印度武装警察再次汹汹而来,意图报复,向中国军队进攻,遭到反击,印方死9人,被俘7人,受伤10多人,酿成“空喀山口事件”。这两次流血事件让中印矛盾升级,并在印度民间掀起了更大的好战舆论。对于尼赫鲁来说,边境问题再也无法搁置,印度人不答应。“尼赫鲁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每当他觉得公众的情绪过于强烈的时候,他就屈从于公众的情绪。更有甚者,他还会反过来对那些他过去谴责过的做法,进行无保留的、甚至是热烈的鼓吹。”尼赫鲁转而开始高调谴责中国“侵略”印度,同时声称印度是军事强国,早已做好战争准备,随时准备清除“印度领土”上的中国军队。尼赫鲁的言论逻辑正将他逼到墙角,既然政府认定是“侵略”,既然武备已齐,战之能胜,为什么不开战?因此,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尼赫鲁不得不发表越来越赤裸裸的、刺激中国的战争言论来安抚民众。他准备好进行一场军事冒险,他认为国际形势对印度非常有利。当时,中国拼尽全力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了一场,与苏联的关系也跌到谷底,两大超级大国与中国都不是友好的关系,台湾蒋介石集团也在中国东南沿海不断进行军事骚扰。日正准备访美的赫鲁晓夫为了撇清与中印边界冲突的关系,不顾中国劝阻,当天发表了“塔斯社声明”,谴责中国,袒护印度,“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争议时,苏联如此表示,是十足讨好印度,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讨好印度,向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表示,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中,苏中有根本区别。”1959年10月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后,“公开谴责中印边界冲突是‘可悲的’和‘愚蠢的’,使他‘遗憾’和‘痛心’”,之后更直言中国的做法是“狭隘的民族态度的表现”,赫鲁晓夫大力加强了苏印反华同盟,军援力度翻倍,美国人更不必说,遏制中国使扶持印度的理由无比充足。两大超级大国都支持印度,反对中国,这让尼赫鲁信心倍增。尼赫鲁希望以此改变边界现状,造成既成事实强加于中国。忍到极点当时的中国外交很重视意识形态的认同,印度与中国同为第三世界国家,尼赫鲁还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威望很高,中印国家间曾经的亲密合作关系使中国政府选择了克制和忍让。但印方却不断在争议地区增加哨所,步步为营。中方的克制反而加强了尼赫鲁对中国不会应战的预期。印度国内舆论吹捧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尼赫鲁的亲信、情报局长马立克不断向他提供中国不会应战的信息,他自己也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紧张的东部之外,在西部开辟第二战场,两面作战。依靠布哨,“前进政策”实施很快,尼赫鲁认为“印度要向它所认为的中国侵占下的‘领土’上派遣军队和增建据点,以此来改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并最终赶走中国军队。”前线荷枪实弹的印度军人在中国据点后修筑工事的新闻很能安抚国内的反华情绪。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冒着被西藏流亡分子刺杀的风险亲往印度,同尼赫鲁就边界问题进行高级会谈,但仍然没有结果。为了避嫌,尼赫鲁公布了一份外交《白皮书》,毫无保留地公开了中印在边境问题上的所有外交文件,他的本意是向人们证明他一贯对华强硬,未做丝毫让步,更没有秘密交易,但这等于将中印的政治博弈完全置于舆论和民粹的枪口下。日,印度军人开赴印度东北边境,意图拦截中国军队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毛泽东将印方小口蚕食的“前进政策”形容成赖皮战术,提出了16字对印方针:“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武装共处,犬牙交错”,以此来反蚕食。可以说,直到此时,毛泽东仍然不愿意刺激印度,希望印度收手。但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中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在东段,1962年6月印军越过“麦线”,侵入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克节朗河谷,在扯冬地方建立了入侵据点,企图改变“麦线”方向,以线北约11公里的拉则山(印方称“塔克拉山”)脊作为边界。9月17日至19日,印军30余人向择绕桥头我军哨位挑衅,以刺刀、步枪、冲锋枪逼我执勤战士后撤。对峙至20日,印军终于首先开枪,打死我军干部1人,打伤战士1人,我军被迫还击。双方交火至29日。10月8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于10日进攻我军各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1962年,守卫在新疆喀喇昆仑山的中国边防部队,正在警惕地监视着侵入中国领空的印度飞机毛泽东实在忍不下去了,指责印度“搞了我们这么多年”,向部队指示:“假如印军向我进攻则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东线西藏作准备外,西线也要配合。如他进攻,不仅要打退,还要打狠打痛。”10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战争至此正式打响了。50年前:解放军在洞朗地区就地歼灭800印军!中印此次发生对峙的洞朗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印度方面称之为“多兰高地”,海拔约3500米,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北部宽高,南部窄低,隶属于我国藏南地区亚东县。这地区正好是个突出部,探入印度国土,位置极端重要。若顺河南下,可直接威胁东西印度的连接点西里古里-查德瓦走廊,仅数十公里,数小时内即可切断印度与东北部的联系,那么印度本土与东北几个邦的陆上联系将会中断。如果中国在此处修建快速公路,甚至铁路、机场,使部队具备该地区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将对印度东北部地区构成巨大威胁。难怪印度对于我修路如此紧张。直到现在,印度方面自己设定的作战想定都担心解放军会从亚东经过锡金直接南下,切断西里古里走廊。1960年后,驻锡金印度军队多次越过乃堆拉山口侵犯中国领土。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印度进一步强化了对锡金的军事侵略,更加积极地在中锡边界挑起武装冲突。我军为支援巴基斯坦,进入洞朗地区的乃堆拉山,并控制了山口。在中国、锡金和印度边境的亚东地区,是我军步兵第11师的驻地,步兵第11师是一支红军师,其光荣历史要上溯到1930年代的陕北红军游击队,是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红军仅存的两支建制部队之一。步兵第11师历经整80载,足迹遍及陕、甘、宁、晋、蒙、青、川、藏及新疆等9个省区。在东起同蒲铁路,西至喀喇昆仑,南至中印边界,北至毛乌素沙原,在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内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参加大小战斗2660余次,歼敌10万余人。为牵制印军,支援巴基斯坦人民反对印度入侵的斗争。日,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强硬照会,要求印度政府在收到照会后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中国在中锡边境中方一侧集结部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动。步兵第11师奉总部的命令,举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佯动行动,逼近里拉、卓拉、东巨拉和乃堆拉四个山口,让印军高度紧张。迫使印军放弃或自毁在这几个地区中国境内修建的五十六个军事工事。在1965年至1967年的两年间,印军又多次在亚东、乃堆拉山口地区对我边防部队挑衅和蚕食,这一切在1967年9月、10月的乃堆拉山口冲突中达到了最高峰。按照我军时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王诚汉将军在他所著回忆录中的记载,从9月开始印军出动山地步兵第112旅、炮兵第17旅在中锡边界乃堆拉山口向我驻军发起进攻。我步兵第11师组织部队对印军进行了两次毁灭性打击。9月11日,印军第112山地旅一个连分两路向乃堆拉山口的中国哨所进攻,我军忍无可忍,当即发起反击,仅7分钟战斗结束,全歼这个连,击毙印军官兵67人。印军不甘失败,其炮兵第17旅随即向中国境内发起大规模炮击。我炮兵第308团组织数十门122榴弹炮,以及大量82迫击炮和120迫击炮向印军还击,炮击历时4天3夜,将印军的8个炮兵阵地挨个打哑,摧毁两个炮兵指挥所,两个前沿观察所和23处炮兵工事,毙伤印军官兵540余人,印军炮兵毫无还手之力。乃堆拉山口作战,是一次加强团级战斗,步兵第11师以步兵31团为核心,配属步兵33团3营、炮兵308团,师高炮营、师工兵营1连、工兵305团2个连、一个雷达连、一个汽车团等支援分队。此战我军歼敌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我军伤亡123名,其中亡32名,伤91名,消耗各种枪弹1.5万发。10月1日,中国国庆节,印军又在卓拉山口向我进攻,8名印军士兵手持廓尔喀狗腿砍刀向我哨兵逼近挑衅,强行抓我哨兵并开枪射击。我军被迫反击,亚东独立营3连和加强的步兵31团炮3连2个排,经8小时战斗,一举将入侵之敌全部歼灭在我境内,进而摧毁印军前沿工事9个,共毙伤印军195人。必须要说明的一件事,乃堆拉和卓拉山口之战,迫使敌人打着白旗来我边境一侧,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军的尸体和武器、弹药等,并在移交书上签字承认了侵略。此战我军充分发挥了炮兵火力,发射各种炮弹和火箭弹4.5万发,数量比战斗中消耗的子弹还要多。中国军队完全用强大的炮火压制着印军,打垮印军一个炮兵旅,彻底治愈了我军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中遗留下来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文章综合:宁南山(ningnanshan2017)、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国家人文历史相关文章猜你喜欢 百姓周刊印度莲花哈尔滨回族公众服务平台凤凰军事新闻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印边界对峙视频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