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决战司令部部

&&&&&&&&&&&&&
探秘:林彪与蒋介石的几次接触为何都不欢而散?【2】
日08:42&&来源:
E-mail推荐:&&
  第二次食言
  数月后,蒋介石又找了一些师生进行个别交流,林彪就是其中之一。蒋介石向林彪许诺,毕业后让他来总司令部工作。林彪虽然还对上次的事有所怨恨,但听到这个承诺他还是很激动。林彪是共产党组织里的人,他知道组织对他毕业后的去处已经有了意向,即把他分配到叶挺的独立团。但林彪当年正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向往毕业后做出一番大事业,总司令部对他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林彪简短地回答道:“感谢校长的信任和栽培。”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希望毕业后蒋介石能兑现诺言。蒋介石见林彪不领情,有些惊讶,他回答道:“好吧,我出征在即,今后再和你联系。”谁知这一别,师生两人竟成陌路,从此分为两个营垒,成了敌人、对手。
  蒋介石出师北伐后,一路征战,出两湖,战江西,眼看着大雁南飞,已进入1927年的秋季,离开广东已有数月,黄埔四期生也面临毕业。蒋介石唤来了陈立夫询问四期生分配情况,其中专门提到了林彪。陈立夫当时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科长兼秘书处处长,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他报告说:“立夫明白校长的意思,对那林彪有过调查,据说此人可能是名共党分子,他的一些亲戚可能还是中共重要人物,因此将此人放在校长身边怕是不妥。”“这黄埔岛都成了共产党人大本营了!”蒋介石狠狠道,他挥挥手说:“此事到此再不用提了,我不能引狼入室,身边放一个异党分子。”
  蒋介石与林彪谈话不久,林彪即向中共黄埔党团书记熊雄作了汇报,熊雄当时就明确作了指示:“你应该争取到蒋介石身边工作,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自从陈赓同志离开了总司令部,我们的工作就削弱了许多,现在的机会难得,从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了向右转,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使其少受右派的唆使,维持国共联合的局面,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林彪听了这样的安排,便下决心争取到总司令部工作。然而,蒋介石第二次食言却将林彪满腔的希冀化作了冰冷的失望,直到黄埔所有的同学都分配走了,他才明白自己第二次被捉弄了。
  后来,经聂荣臻之手,林彪最终去了叶挺独立团,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之旅,之后他出江西,闹八闽,战长沙,扬名天下。
(责任编辑:王础⒍涡酪)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林彪负伤的详细经过
作者:舒云
平型关战后,一一五师撤到五台山,住了一段,就在台怀镇分兵了。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聂荣臻带一部分留在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林彪带一一五师主力穿过正太路,向晋东南太岳山脉和晋西南吕梁山脉转移。
日,毛泽东同意八路军总部关于一一五师配合国民党两三个师等敌相当深入后,向灵涞广蔚及其以北突击,捣敌后方的计划,认为可能在短期内展开一个新局面,大有利于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
10月5日,毛泽东指示,我一一五师除一部做地方工作外,应速集中于台怀镇以北,大营镇、砂河镇以南之山地。第二天,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我一一五师主力不但不应出河北,亦不宜位于龙泉关,应该向晋东北作战,配合忻口战役。于是,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战后没有休整,便配合卫立煌指挥的第十四集团军、晋军进行忻口大战,侧击日军,多次伏击日军运输部队。
忻口战役中,日军投入了5万多的兵力,企图突破晋西北防线,国民党军也投入了8余万的兵力。因为忻口是太原的屏障,忻口丢了,太原难保,国民党军下决心死守。这是一场恶战,历时21天,双方打得难分难解,伤亡都很惨重,国民党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琪、独五旅旅长郑廷祯都壮烈牺牲。但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说,忻口战役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争。
可惜“杯水车薪”。终因日军进占榆次,威胁到忻口、太原的侧后,后路有被包抄的危险,阎锡山不得不放弃忻口,全线撤退。11月8日,太原失守。
10月10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日军侵占太原后,形势将起急剧变化。毛泽东指示,林师不可过于向北,并改变部署,林师主力准备转移于汾河以西吕梁山脉。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以山西为主阵地支撑华北抗战,在山西四角散开,以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为主,重点控制五台山脉,形成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间的广泛的游击战争,配合晋绥军的正面作战。要准备敌人占领整个华北,统一战线和发动群众的工作,要紧紧围绕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任务进行。
自平型关大捷后,一一五师又连着打了几个胜仗。从9月下旬到10月下旬,一一五师先后收复县城10座,切断了张家口至山西代县的交通线。到10月中旬,情况发生变化,日军主力转向正太路,向晋东娘子关一带进攻。10月下旬,晋东娘子关、龙泉关一带告急。毛泽东同意一一五师等部南下正太路作战,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协同阎锡山的部队扼守娘子关。但一一五师刚离开台怀镇,娘子关就失守了,林彪决定打后面的敌人。
林彪这人打仗打得巧,从来不硬碰硬,通常都是包围迂回,从后面打或者侧面打,这样往往是战果大而损失小。小寨村战斗中的冯家沟、冯家庄、南阁崖、马道岭这几个小仗加起来,也消灭日军1000余人。再一场值得提起的是广阳战斗,这一仗决不亚于平型关大捷,甚至打得更好,更轻松,捡了个大便宜。只不过平型关是第一次,名气大罢了。在平型关的光环下,广阳这一仗似乎默默无闻,很多人不知道还有广阳这一次大捷。
11月4日,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在平定县广阳与西进的日军二十师团四十旅团的主力一部和日军的辎重部队相遇,林彪抓住机会打了一仗,毙伤日军1000余人。一一五师在过正太路时,林彪在石家庄和太原之间的娘子关指挥过一仗,仗不大,但抓到一个俘虏,送到延安去了。平型关战前林彪曾告诉部队要抓一些俘虏,这样可以打击敌人的锐气,增强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并计划把俘虏押到太原游行,以扩大影响,可惜没有实现。这一次广阳战斗抓到10多个日军俘虏,缴获也很大,除了缴获到300余支长短枪外,还缴获了700多匹大洋马。而且我军的伤亡也比平型关少得多。面对赫赫战果,林彪很高兴。
毛泽东指示林彪移师吕梁山
日军占领太原后继续往西走,进一步推到太谷、文水一线,控制了同蒲路北段和正太路沿线地区。国民党第二战区的部队大多退到平遥、汾阳以西和以南,八路军坚持的晋东北和晋西北地区成了敌后。根据这一形势,中央军委11月9日指示八路军,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我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控制吕梁地区,巩固战略枢纽的指示,八路军决定一一五师师部率三四三旅转放吕梁山脉,创建晋西南根据地。主力转至隰县、大宁地区,钳制和消灭西犯黄河河防的敌人,保卫陕甘宁边区。
吕梁山,在晋西黄河与汾河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400公里,海拔米,既是晋西北高原的骨干,又是陕甘宁边区的天然屏障,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这时,日军因津浦线作战受挫,转攻晋西、晋南,由太原大举向南,兵分两路,一路沿同蒲路继续南下,另一路西犯蒲县、隰县,追击向西撤退的阎军,直逼大宁,企图占领马斗关黄河渡口,进而占领陕甘宁边区。大宁县城距黄河只有20多公里,距黄河西边的延安不过100多公里,你想,毛泽东怎么能对一一五师向吕梁山进军的部署不急如星火?
可阎锡山的部队“霸”着吕梁山南,不让一一五师去吕梁山。那时还是统一战线,阎锡山是上级的上级,林彪归阎锡山下边的一个军长指挥,不让去只能不去。12月,一一五师进抵赵城、洪洞地区。日军占领太原两个月后,一一五师过了正太路,暂住在太原南边的洪洞县马牧集,这是一个大村,有1000多人口。部队宣传抗日,搞扩军。林彪也住在村里,他喜欢吃南瓜,一路上,只要有南瓜就买,非常喜欢吃。次年1 月进至兑九峪一线。在那里过的旧历年,直到日军一个旅团向西进攻,阎锡山骑条小毛驴,和部队慌慌退过黄河,不在了,一一五师才往吕梁山走。
据参谋处长王秉璋回忆,在吕梁山的时候他是和林彪在一起的,本来是让林彪到晋东南发展的,八路军总部让徐海东那个旅和一一五师一起到太行山。日军占太原后,为防止日军过黄河,占陕北,毛泽东在太原失守当天,指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和林彪等,吕梁山脉是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不但徐海东旅须立即迅速转移,林彪率陈光旅亦不应在东边恋战,亦以立即转移为宜。11月9日又指示,林师应即移至吕梁山脉,进行长期的游击战争,防止敌人进攻陕北。11月13日,毛泽东指示,林师师部、陈光旅速到汾西隰县地区,准备打几个小胜仗。广阳战斗后,1937年底,一一五师向吕梁山运动。没走大路,走沁源,往东绕了绕才拐。
林彪提出到国民党战区宣讲
日,毛泽东提出一一五师分三步向河北、山东进军的意见,第一步由现地先到天津、沧州、北平、石家庄、齐河、彰德间活动一时期。如证明大兵团在平原地域作暂时的活动是有利的,而且渡黄河向南与渡运河向东均不成问题,则实行第二步,即以两旅并列,分数路突然渡河,转入山东境内,在津浦路以东作战,并以鲁南山地为指挥根据地,发展至徐海南北。然后实行第三步转入安徽,以鄂豫皖为指挥根据地,为保卫武汉而战。一一五师最后准备转入豫西与鄂西。毛泽东设想万一西安、武汉、长沙、南昌不守时,八路军三个师的战略布置是力争建立全国抗敌的战略支点,一个师在鄂豫皖区,一个师在鄂豫陕区,一个师在陕甘区。
2月3日,林彪向朱德、彭德怀和毛泽东提出关于派小组赴各战区考察的建议,以此了解国民党作战的真实情况,研究和利用他们作战的经验和教训,向他们介绍八路军的抗战经验,扩大八路军的影响。时间暂定一个月,每小组二至五人。他自告奋勇,第一批去。另由延安和总部各派一两个人。林彪说部队正在照计划进行工作,他正好可以乘机到别的战区走走,在外面没有什么人认识他,可用八路军总部参谋的名义,如果军委和总部抽不出人,他一人也可先去试试。毛泽东没有同意,说去远地友军参观原则上是好的,有意义的,但先须取得国民党的同意,你出去还须顾到作战情况,因此,此刻不能同意你去。
2月15日,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左权并告周恩来、叶剑英,指出当敌人集中力量攻击陇海路时,在河北、山东乃至江苏北部的日军力量空虚,山西、察哈尔、绥远的日军一时无力南进的情况下,可考虑一一五师第一步进入河北,第二步进入山东,第三步进入安徽境内,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行动的设想。
2月中旬,日军第二十师由祁县向晋西南进攻,先后侵占介休、孝义等地,国民党军纷纷退向晋南和黄河西岸,吕梁的部分地区成了敌后,林彪率师部和三四三旅立即进至灵石、孝义以西地区作战,阻止敌人西进,并着手创建根据地的工作。2月26日,日军第二十师团一部南下占领隰县,第二天西犯军渡、碛口,严重威胁陕甘宁地区的黄河河防。绥德、风陵渡、潼关告急。
2月28日,毛泽东紧急指示林彪,并告朱德、彭德怀、贺龙:你率陈旅全部应即改变作战计划,日军在山西省离石县军渡、临县、碛口准备渡河,绥德危急。三四三旅应迅速以一部控制隰县大麦郊、水头、川口、石口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战略枢纽;并派出足够的工作人员大力发动山西省石楼、永和两县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渡河点;主力转入山西省隰县、午城大宁地区,相机歼敌。
3月2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各师和晋察冀军区负责人:侵入山西的日军企图南攻陕西潼关,北攻陕北。一二0师须按已定部署,巩固北段河防,保障后路。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立即北移,协同三四三旅消灭当地之敌,巩固中段河防,保障晋东南、晋西南整个友军的退路。一二九师位于同蒲铁路以东,阻敌向潼关进攻,并策应一一五师、一二0师的作战。
根据这一指示,3月2日,一一五师立即向隰县方向前进,准备到午城去。这天的行军路线是80里,走到还剩20多里的地方,大部队在中途休息,林彪听见沿途有炮声,就让侦察科长苏静带一个骑兵班到前边侦察。苏静到前面没发现什么,回来向林彪报告。林彪心急,说我们先走,先到了,可以看看地形。说着骑马就走,只带着个骑兵通信班,前后12匹马,参谋处长王秉璋跟在林彪后面。
这里有这么一个情况,在八路军进入山西前,周恩来和阎锡山交涉八路军在山西活动的区域共21个县。阎锡山实在是一个“小气鬼”,又想让八路军替他打仗,又不想让八路军“盘踞”他的地盘。所以精打细算,允许八路军在21个县里活动,有的是全部,有的是部分。毛泽东要求把这些县确定下来,由南京及阎锡山通令各县县政府,并下达友军及地方,否则会因区域不明、任务不定发生纠纷。
在允许八路军活动的县中间,没有隰县,所以林彪率直属队路过隰县以北的千家庄,嘱咐事先与驻防此地的阎军第十九军的警戒部队取得联络。晋军通知了班哨兵,但班哨兵没有及时通知连哨兵,这就埋下了“祸根”。而这一路上,林彪的队伍一直是跟在日军的后面走。阎锡山的连哨兵看见日军的大部队过去,没敢放枪。后面又来了一支穿日军黄呢大衣骑大洋马的小队伍,这位“神枪手”误以为还是日军,壮着胆子,瞄准最前面的骑马人放了一枪。
就这孤零零的一枪,林彪当即栽下马来。
以后说林彪挨一枪是因为他穿着日军的黄呢大衣,其实林彪没有穿,他穿的是灰布面丝棉里的八路军干部大衣。平型关战后的缴获堆积如山,林彪选了一件特大号的黄呢大衣和一匹最好的洋马,送给延安的毛主席。官兵们也拿了很多黄呢子大衣,天正在变冷,大家都穿在身上,很暖和。所以,这支小队伍里有穿黄呢大衣的。
一到吕梁山,打了一仗,一一五师缴获了很多走马。王秉璋选了一匹走马,林彪不要走马,他认为走马不颠。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林彪养成了喜欢颠簸的习惯。解放后,不可能在大城市骑马了,他就出去转车,专走不平的路,越颠越好。因此,林彪选了一匹杂交的大洋马,是西宁马和阿拉伯马杂交出来的,红红的颜色,跑得很快,当然不如走马快。
走马经过专门的训练,走路和一般的马不一样,左边两条腿一组,右边两条腿一组,这样走很稳当,也很快,走马快起来可以相当于马的大跑,甚至能和开着的火车平行前进。如果说一般的马值200元的话,走马就值500元。草原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和骑走马的打交道。意思是骑走马的,都是青春已过,不能再骑驰骋冲杀的奔马了,开始工于心计,青睐稳妥舒适而速度并不慢的走马了。
王秉璋回忆,如果林彪当时要骑一匹走马的话,恐怕就不会遇上那颗惟一的子弹了。
“黄呢子大衣”和“杂交大洋马”,这一切凑到一起,危险就发生了。
当时阎锡山的部队并不知道他们打中的是全国闻名的指挥平型关大捷的被蒋介石亲自嘉奖的林彪。第二天得到消息,阎锡山部队惊动了,旅长、团长什么的全都来了,表示遗憾和歉意,并把他们住的房子让给林彪住。在一一五师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护送林彪去延安的途中,晋军的参谋长还当面向林彪道歉并表示慰问。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等人也给林彪发来慰问电,由一个战地记者带到山西。
罗荣桓向延安的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朱德、彭德怀报告林彪受伤的消息,并告三四三旅陈光,林彪伤及肺部后脊骨,明日经羌正堡、永和后送休养。
毛泽东大为震惊。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说,林彪和毛泽东一样,从来没有受过伤,享有这样盛名的红军指挥员并不多。他在前线身经百战,在战地指挥大军历时10年以上,凡是他的部下战士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他都尝过,他的首级的赏格高达10万元,但是他仍神奇地没有受伤,身体健康。
当日零点,毛泽东与军委参谋长滕代远致电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已令交口镇派医生两天内赶至永和救林伤,并由你指派妥当人员送林来延安医伤。林彪的职务暂由你兼代。但几个小时前朱德、彭德怀已致电蒋介石、阎锡山、卫立煌: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在隰县以北负重伤,该师师长职以三四三旅陈光暂代,该旅旅长职由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暂代,该团团长职拟以该团副团长杨勇代。蒋介石很快批了。所以,一一五师师长由陈光代,但实际主持全面工作的是罗荣桓。1938年底,罗荣桓正式被任命为一一五师政委。
林彪栽下马后,跟在林彪后面的参谋处长王秉璋赶紧下马,把他抱到路边的沟里躺下,当时医生还在后面。林彪一句话也没说,但还清醒。血流得很多,王秉璋的衣服上也弄了很多血。大家七手八脚从随身的药箱里翻出云南白药,给林彪敷在伤口上。
因为没办法再往前走,就住下了。
按行军序列,是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最后才是卫生部。等到一一五师卫生部部长谷广善带着看护长赶到林彪身边,林彪的伤口已经被卫生科长彭芸生包扎好了。因为是贯通伤,子弹没有留在身体内,不需要动手术。战地也没有手术条件,只能是止血消毒包扎了。对于战伤,谷广善很有经验,他1931年参加红军,一直搞卫生工作,在一一五师改编前,他是红一军团卫生部副部长。
平型关战役下来,一一五师卫生部部长谷广善忙得够呛,他带着七八个医生,不多的几个看护,不到20人,收了将近400名伤兵。伤员不全是一一五师的,还有其他师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不仅正规部队被大量压缩,野战医院也被撤销。蒋介石对红军是编制越少越好,只在八路军总部设有兵站医院,可以收容1200名伤员。卫生材料也没有,采购点白布、棉花,但消毒材料也成问题。不过战士们都年轻,外伤只要不感染,也就一个月,就可以痊愈了。轻伤员处理后跟部队走了,再加上陆续好一些的,谷广善送走了三批伤员归队,重伤处理后还有100多人,转兵站医院。
好不容易忙过这一阵,还没喘口气,师长林彪又负了重伤。
谷广善看见林彪身边围着很多人,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三四三旅旅长陈光,还有保卫部部长朱涤新等,暂时也没有什么要处理的,就告诉看护长开个药单子,没往跟前凑。他返身到了枪击现场,想看看子弹是从什么地方射过来的。在现场,谷广善发现子弹是从侧后面打过来的,他还注意到地上有血,不多。正是冬天,穿得多,林彪穿着丝棉袄,血都流到丝棉袄里了。他捡到了一小块被打断的肋骨,有半寸长。这一枪打得确实不轻,林彪的肺部也受了伤。后来延安来接林彪的医生江一真说,差一点打到动脉,要打到动脉,那很快就不行了。也很侥幸,差半寸就打到脊柱。如果打中脊柱,那下半身肯定瘫痪。
等谷广善从枪击现场回来,再到林彪那里,林彪才看见他。林彪搞不清自己的伤到底有多重,他当时最需要的是卫生部部长,而卫生部部长这么晚才来,林彪很不满意,说关心关心同志嘛。谷广善也没解释,给林彪仔细检查了伤口。林彪很痛,又给他打了一针止痛,并铺好了铺草,林彪睡了。
罗荣桓决定把林彪送到延安去
林彪伤在左肺上部,因为野战医院条件所限,只能采取保守疗法,好在林彪的肺部看样子没有大的问题。但战地没有医疗设备,光凭肉眼,谷广善也不知道林彪的伤到底有多重,伤肺伤到什么程度。他怕万一林彪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说不清楚,就要求保卫部的朱部长也跟着去。罗荣桓也认为师长伤得太重,决定派一一五师保卫部部长朱涤新和卫生部部长谷广善一起护送林彪,还派了个警卫连。警卫连抬着林彪,谷广善带着两名医护人员和一名勤务兵,在后面慢慢走。
到了宿营地,谷广善就忙着给林彪换药,伤口长得很好。当夜,谷广善和林彪同住一屋,林彪睡在炕上,谷广善在地上搭了个草铺。半夜林彪醒了,看见谷广善在屋里,他很满意。林彪似乎不知道自己负伤了,而且负了那么重的伤,他以为并没负伤,连问了两句,我负伤了吗?我负伤了吗?谷广善说,你负伤了,伤得很重。林彪说,我怎么不觉得?谷广善说,我给你打了吗啡。这时林彪想坐起来,谷广善说,现在还不能动,不能坐起来,怕引起出血。林彪不相信,但还是听话,没坐起来。
对于外伤,谷广善有经验,外伤主要是怕感染,消毒好,不发炎,不发烧,就好办。第二天,林彪出现了新情况,神经有些障碍,不能尿。谷广善不慌不忙拿出随身带的小导尿管,消好毒,抹上甘油,插进去。马上尿出来了,林彪很舒服,高兴地说,你这个东西好。这个“小长虫”,一下就把尿“咬”出来了。林彪还特意说,你要把这个“小长虫”好好保存,不要掉了。
第三天,林彪自己坐起来了。一使劲,已经封口的伤口又出了很多血。谷广善说,这是血的教训,再不能坐了。林彪也看到很多血,也不再坚持起来坐了。就躺在担架上,很听话。小勤务兵好奇地问,是部长官大,还是师长官大?谷广善说,当然是师长官大。那为什么师长老听部长的话?林彪和谷广善都笑了。
一路上林彪吃饭还可以。能吃,又不活动,新问题又来了。几天解不下大便,肚子涨得厉害,也不想吃饭了。谷广善知道给高级领导看病,高级领导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说服他们,才能实施自己的治疗方案。就说便秘好办,我给你洗洗肠子,林彪同意了。可林彪不能坐起来,怎么洗肠?谷广善想法在担架上挖了个洞,再插块板,抱着林彪,慢慢扶他坐起来,给他揉肚子,增加肠蠕动,终于解出了大便。
林彪很高兴,说今天痛快了,我穿衣服起来,站一站,行不行?这时,已经六七天,林彪的伤口前后都快愈合了,谷广善说可以试一试。林彪试着下地走路,感觉挺好,只是右侧还有些痛。一压就不痛了,谷广善说还是伤了神经,痛和神经有关系。也没有其他东西,就用棉花、绷带加压包扎,疼痛就缓和一些。
这时,师部管理科长石新安也来了。他从广和县城买了三帖狗皮膏药,这是祖传秘方配的,比绷带好。林彪问,从哪里弄来的?石科长说,买的。林彪笑着说,我以为卖狗皮膏药是骂人的话,还真有狗皮膏药。谷广善说,狗皮膏药对你的病很有效,马上取出两张,用火烤烤,给林彪贴在前后两个伤口上,固定住。效果很好,伤口一点也不痛了,吃饭也行了。
林彪负伤的地方离黄河只有六七十里,过了黄河,就是延安,很近。
林彪受伤第二天,毛泽东派来了解放后曾任农业部部长的江一真医生和一个外科博士,来接林彪到延安中央医院治疗。延安条件虽然说不上更好,但那里有苏联专家,而且没有敌人,环境比较稳定。
到了黄河边,没急着过黄河,又住了几天。这时林彪负伤已经七八天了,伤口愈合得很好,甚至能自己走动了,精神也很好。林彪躺在床上回忆负伤的情况,说子弹是从右前方射来的。
谷广善说,不是前面,是从后面打进去的。子弹从后面右胸打进去,从前面左胸出来,还打断了一根肋骨,从前胸出来的。林彪说,明明是从前面打进去的嘛。谷广善说,我到现场看过。而且伤口有个规律,进口小,出口大。你后面的伤口小,前边的伤口大。
林彪还不相信,怎么能从后面打进去呢?谷广善取出从现场拾到的一小截肋骨,说如果从前面打进去,肋骨就会进到肺里,那就要动大手术了。幸好掉到体外,说明确实是从背后打进去的。林彪还是有些不信。谷广善又说,可以看看你当时穿的衣服。大衣脱了裹的伤口,没带来。
林彪把随身穿的丝棉袄脱下来,看了半天,丝棉袄后面的丝果然往里带。林彪说真是从后面打进去的,还是你们医务人员有经验。
林彪去苏联治病
3月的黄河,坚冰开始裂开越来越宽的缝隙,裂缝中可以清楚地看见混浊的黄河水,再晚几天就走不过去了。大概是从交口北边一点的马渡关,林彪被抬过黄河。谷广善和保卫部部长朱涤新没跟到延安,他们归队了。
林彪住进设在偏僻山村二十里堡的八路军总医院。林彪病房里,每天都有军政要人来,延安各机关、学校也来慰问。
毛泽东骑马30里,专门去看他,嘱其安心养伤。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也多次到医院看望,林彪的堂兄林育英每隔一两天就来。
时任第二战区副司令的卫立煌路过延安去中条山,也专门来看过林彪。车到半路,卫立煌忽然想起,慰问也没带点慰问品。因为是临时,卫立煌马上停车,让随从凑钱,口袋翻遍,才凑了600元。按国民党军的习惯,一个师长受伤,起码要送数千元的礼,这点钱哪里拿得出手?卫立煌只好两手空空去慰问林彪。回去路上,他还觉得不好意思。秘书说,给八路军点弹药,比送几千元钱强得多。于是,卫立煌到西安的第二天,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身份,批准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以及牛肉罐头180箱。
过一段,仗着年轻,林彪的伤势有所好转,毛泽东仍要林彪担任抗大校长。5月初林彪到任。5月2日,林彪在抗大作《抗大的教育方针》的讲演。毛泽东为他的讲演记录稿作了修改,将“我们要无条件的进攻,有条件的防御”一句,改为“我们作战要以进攻为主,防守为辅”。当晚,毛泽东写信给林彪,指出无条件的进攻一语不妥,进攻也是有条件的,但进攻是主要的,基本的,中心的。5月22日,林彪又在抗大三期全校干部会上作了一次报告,长达几小时。
毛泽东在抗大共作过26次讲演,除1945年的一次讲话外,其余全是在1938年至1939年林彪担任抗大校长期间来抗大的讲话。毛泽东在讲演中说,全国只要有500个林彪,就能打败日本。他还以林彪为例,说明到抗大来最主要的是学习一种革命精神,林彪是黄埔毕业生,只是学习了四个月,比你们多两个月,学到了什么呢?四大教程一条也没记住,但是有一件东西是得到的,就是那时的革命精神。
7月8日,林彪与毛泽东、罗瑞卿电告西安、武汉、河南、南昌、香港、新四军等处中共负责人:抗大第五期需及时招收大批学生,主要从河南、湖北、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六省招收,不限名额,多多益善,不分男女、年龄、学历、出身,来者不拒。其他各省来者亦不拒。
那一段,林彪边养伤,边工作。虽然林彪的枪伤恢复得相当不错,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后遗症,主要是神经方面,延安的医生“山穷水尽”了,党中央决定送林彪到苏联进一步治疗。5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中提到动身之日,可能是指送林彪到苏联养伤。但直到冬天,苏联的飞机来,林彪才到达莫斯科,这一去就是三个年头。
毛泽东亲迎林彪返回延安
1941年底,林彪来电回国。12月29日,林彪坐苏联军用飞机回到新疆。
林彪一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新疆长官盛世才就电告了蒋介石。蒋介石令西安和兰州等地一律不许留难,所以林彪从迪化到延安一路顺风。
日,林彪坐飞机飞抵兰州,立刻受到国民党方面的热烈欢迎,国民党的党政军要人宴请。1 月31日,专门从前方赶来的胡宗南与林彪有一次长谈。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谈了国共合作的必要,并谈了两党的分歧。胡宗南当即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武器,并让八路军干部到战区医院看病。以后胡宗南专门派军医处长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出诊,胡宗南还亲自押车为林彪送来大批的军事书籍,让毛泽东如获至宝。
毛泽东认为,林彪在谈判方面还是很有作为的,不光是他有着平型关这块金字招牌,他还很有统战工作的口才,所以后来毛泽东还让林彪作为周恩来的副手一起到重庆与蒋介石商谈。2 月20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彭德怀的电报中专门赞扬林彪,说林彪返回延安时身体好了许多,惟尚须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的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深谈。据林彪说,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你注意。
2月14日,林彪坐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汽车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出面迎接。时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回忆,毛泽东听说林彪回来了,一大早就去接。朱德和周恩来回延安毛泽东没接过,周恩来1940年回延安前一天,在甘泉与毛泽东通话,上午8、9点到,只有李富春去接他的夫人蔡畅,顺便接周恩来。过好几天才在杨家岭山下的沙滩上开了一个欢迎会,由中央组织部主持。而毛泽东今天却去接比朱德、周恩来地位低得多的林彪。师哲看见,毛泽东拉着林彪的手走进窑洞,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毛泽东还让林彪住在杨家岭,离他近一些。
那些天,党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报道林彪的消息。2月13日,三版,《平型关大捷指挥者林彪师长伤愈返国》。2月14日,三版,《林彪师长返延,沿途备受热烈招待,与地方当局晤谈甚欢》。2月16日,三版,《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致电欢迎林彪师长》。2月18日,三版,《干部欢迎晚会,林彪同志畅谈苏联已获得战争主动权》等。
2月17日晚,延安机关干部1000多人在中央礼堂参加欢迎林彪伤愈返国的晚会,许多人站在门外,等着看一眼抗战名将林彪的风采。林彪在晚会上说,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不但应该是战争的堡垒,而要成为要塞。苏联的党能把俄国建立成一个强国,我国的建国条件强于苏联,我们应该建立世界更强大更幸福的国家。我们的党,在正确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去做,才可以正确执行统一战线的任务,我们要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党,忠于我们的领袖。之后,林彪参加整风运动,任中共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成员。9月14日,林彪与周恩来一起赴西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摘自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转载:中国将军政要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战司令部于震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