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经济生活计算问题

高中经济生活计算公式_中华文本库
高中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一.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 时间和...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 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以及归类分析完美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经整理得到的关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计算题以及计算公式经济生活计算题及公式归类分析 经济生活计算...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编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编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编一、货币的发行流通 1、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m...
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总精品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1、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 个别劳动时间×产品数量+B ...
经济生活计算题相关公式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经济生活计算题相关公式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生活计算题相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文综必备 政治高分 超全面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例1.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购买力降低
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X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1.(2004年?广东政治卷?10)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2.(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货币流通次数=16/2=8次。商品价格总额=16×(1+10%)=17.6万亿元。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17.6/8=2.2万亿元
3.(2008年?海南政治卷?1)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二、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表示方法:如:100美元=725元人民币。
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外汇汇率即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外币/人民币。
(2)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外币。
4.汇率变化的意义:假定100美元=811元人民币,如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解析: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择B项。A项是正比例关系,它表示人民币币值越高,外汇汇率也越高;C项是二次函数关系;D项是弦或余弦函数的图示。
1.(2005年?全国Ⅲ文综卷?2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5欧元×5%×10元)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2.(2007年?北京文综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解析:人民币存款:7700元×3%+7700元=7931元
美元存款: (7700元/7.7)×4%+(7700元/7.7)=1040美元=元=7800元
3.(2008年?天津文综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4.(2008年?天津文综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利润=总收入―成本=100万件×10美元×7元―100万件×14元/件=5600万元
Blue◎○●_泡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1.基本概念
(1)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2)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3)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
(4)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5)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两种表示方法:①数量表示法: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②时间表示法:用生产同一产品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2.基本关系
(1)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 无论个别还是社会的劳动时间都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图一:
假定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3.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例3.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D.2/3袋大米
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Blue◎○●_泡
1.(2001年?广东政治卷、河南卷?1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2.(2005年?广东综合卷?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3.(2006年?四川文综卷?27)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4.(2007年?全国Ⅱ文综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5.(2007年?全国Ⅰ文综卷?13)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注:白银的社会生产率并没有变化,5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6.(2008年?广东文基?1)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
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2008年?海南高考?13)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8.(2008年?宁夏文综?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解析:劳动者数量增加10%后形成的价值:(1+1×10%)×100亿元/10亿件=110亿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商品数量增加,单价减少,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仍是110亿元。
Blue◎○●_泡
9.(2008年?海南高考?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解析:2007年两企业总劳动量:10×6+8×10=140万小时
=2008年两企业总劳动量
2008年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产量:10+10×20%=12万件
乙企业:产量:8万件
每件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为140÷(12+8)=7小时
10.(2008年?全国文综?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解析:2007年:1单位商品
2008年:1.5单位商品
总量15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
2007年:10元货币──10元价值的商品
2008年:10元货币──10×(1-20%)=8元价值的商品(货币贬值20%)
12.5元货币──10元价值的商品
11.(2008年?四川文综?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2007年:10亿件商品
价值总额100亿元
价格总额100亿元
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11亿件(10+10×10%)商品
单价低于10元
价值总额110亿元(100+100×10%) 价格总额110亿元(11亿件×10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12.1亿件(11+11×10%)商品
单价低于10元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17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等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 计算题汇总及例析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 高考一轮复习 政治 必修一 第一单元 计算题高中...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  高一政治 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及解法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生活计算题...例 1:假定当 A 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 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为 20 单位;当...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汇总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 运算的计算...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解析及训练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如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个人所得税等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总精品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1)M 国与 N 国的汇率是 m:n, M 货币升值 x% ,若 N 国币值不变,...  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 18页 20财富值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2 / 11 经济生活》 4.小张曾在网上看中...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启示:做好计算题,还要不断注意生活实际。 例 2:假设 2012 年 1 单位 M 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