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上红色政权为什么这么多丑闻

[党史开讲]金一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我的图书馆
[党史开讲]金一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党史开讲]金一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人参与
专家简介: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资料图)
金一南,1952年出生,1972年入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副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1年3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现为解放军报特约撰稿人,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评论员,中国军事统筹学会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党史开讲系列报道——
&&&&&&&&毛泽东如何步步探索正确革命道路
[党史开讲] 第一篇 金一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党史开讲] 第三讲 金一南: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国之路
[党史开讲] 第五讲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命运折射出党的艰难
[党史开讲] 第六讲 陈独秀为什么没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党史开讲] 第七篇 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
[党史开讲] 第八篇 李立三和他的“立三路线”
[党史开讲] 第九篇 金一南: "立三路线" 脱离中国革命现实
[党史开讲] 第十篇 金一南:毛泽东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党史开讲] 第十一篇 金一南:毛泽东如何步步探索正确革命道路
桂系军阀白崇禧因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
[党史开讲] 第十四讲 国民党两面夹击下红色政权如何突出重围
如何理解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共产党人对“枪杆子”的认识历经何种变化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党史开讲] 第一篇 金一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党史开讲1]金一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04 08: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古老的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改革派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曾经有过尝试和探索。
  大浪淘沙,历史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是她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是她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今天(4日)来看第一篇:为什么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金一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战略研究所所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苦难辉煌》、《一南军事论坛》、《狂飙歌》等。
  金一南: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讲党的历史之前,简单回顾一下,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经济总量连续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预料。
  概况中国近两百年以来的坎坷历史,就是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年的命题就是救亡,挽救中华民族命运于危亡。为了完成民族救亡,多少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但是都纷纷失败了。1840年开始,林则徐禁烟失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左李的洋务自强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成果被篡夺,走向共和又失败了。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救亡的命运才打了一个结。近代百年来,各种政治力量在中国舞台上都表演了一番,而最终完成救亡命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在今天看,继续完成发展命题,做得最成功,而且取得阶段性巨大成果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无论在建设和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上海有一位学者曾经对我讲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在近代以来,研究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想绕也绕不过去。她就是这样一股力量,想绕也不过去,忽视也忽视不了,最终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她在救亡与发展这两大命题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更大的历史纵深角度,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所取得的成就与未来继续肩负的重大使命来看,已经完成了救亡,下一步将继续完成中华民族的发展。今天,当我们在纪念建党90周年时,绝不仅仅是歌颂党的光荣伟大政绩,我们还要继续肩负党的使命,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使命依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大命题。
[党史开讲] 第三讲 金一南: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国之路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06 07:59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正值军阀混战时期,经济萧条,百姓民不聊生。极端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很多人并不看好共产党,他们认为共产党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梁启超对共产党不抱有希望,孙中山也认为,中国的土壤不适合共产党的发展。就连当时的共产国际也表示中国共产党需要依附国民党来进行中国革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资料图)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今天播出第三讲: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中国之路?
  金一南: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的时候,争论还是很激烈的,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我们看当时思想界泰斗型的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表了篇《论社会主义运动》,里面就讲,今日之中国,生产事业一无所有,虽欲交劳动者管理,试问将何物交却?他的意思是依靠社会主义你没有社会化的生产,谈不上社会化的管理,搞什么社会主义?搞不成。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梁启超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的代表越飞发表了一篇叫《孙越联合宣言》,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孙中山博士认为,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这里不存在成功建立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的条件,孙中山认为在中国搞不成。
&&& 那么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呢?完全同意这一看法,这是一个矛盾,因为当时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中共成立的时候共产国际给予了帮助,越飞都不相信。它实际上是完成一种交换,苏俄完成一种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交换,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时最大的想法是什么呢?在中国配置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牵制力量,让北洋军阀不能肆无忌惮的反苏,不管支持中共成立,还是支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在苏联来看,都是以苏联的利益为核心,就是让中国革命具有这样的牵制力量,对北洋军阀政府牵制。
  在共产国际来看,不相信中国革命能搞成,不相信中国能存在社会主义,所以当时斯大林就讲,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产党,或者说没有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他们对中国革命来说他们对共产党人来说,就像是人造黄油对黄油一样,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正牌的黄油是什么?是中共阶级的政党,中共是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结合,社会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共产国际对这个力量其实没有太大看好。
  这种现象也曾发生在欧洲,马克思、恩格斯最看好的是德国革命,而不是俄国革命。在中国,列宁、斯大林看好的是日本革命,而不是中国革命,当时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斯大林就讲,从工业发达,工人阶级成熟,革命理论传播,怎么看日本比中国强,日本是远东革命的钥匙,而且他们讲没有日本革命,远东革命都是小杯子里的小风暴,所以说包括斯大林在内都认为在日本发生的革命将会左右在整个远东的革命形势甚至左右整个中国形势,而中国革命没有大希望,这是他们的判断,当时的革命理论态度,包括中国的理论界都是这么判断,但是日本没有发生,中国发生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存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我们将在下一节讲解。
[党史开讲] 第五讲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命运折射出党的艰难
<font color="#11-05-08 09:4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21年夏天,上海一幢石库门里,门窗紧闭,13个年轻人聚集到了一起。他们或高声谈论,或认真聆听,或频频点头记录,神态凝重,眼神里透着对光明的向往与坚定。
  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开门弟子,曾是最进步的青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毛泽东。有的人为党的事业牺牲了自己,如何叔衡。有的人选择退党叛国,走上了汉奸之路,如周佛海。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资料图)
  13个人的共同梦想,最后却只剩下毛泽东和董必武在坚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最后如此不同的结局呢?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今天播出第五讲:
  金一南:我们今天讲中共13位代表的命运,我觉得从中共的一大的13位代表的命运中能充分折射出党的艰难。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召开了,13位代表——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4年包会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
  13位党代表,脱党的、被党开除的7位,就半数以上;牺牲了4人,邓恩铭1925年牺牲,王尽美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13名党代表中,最后幸存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
  从13位党代表的命运中,你就能看到这个党何其之艰难,绝对不像是我们今天有些描述——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剩下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南湖的会议一开完,一轮红日从南湖的红船上冉冉升起,放射光芒,然后一条红飘带,直接从南湖飘荡道路井冈山、延安、天安门,我们就胜利了。那是很浪漫的文学式的表达,而党的这种艰难、艰辛、奋斗不是一条坦途,而是一步一步的走过来,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们看叛党的扩大,离开的比比皆是,当然再加上牺牲的,最后只剩下毛泽东,董必武二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出来个毛泽东。小平同志有一句话——“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党,中国革命可能至今在黑暗当中”。我们从一大代表中个人的命运,最后仅存毛泽东、董必武二人,充分能折射出这个党的艰难。[党史开讲] 第六讲 陈独秀为什么没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font color="#11-05-09 08:08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的红色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人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走一条自己独特的革命道路,他们是:陈独秀、李立三、毛泽东。
  但最终是毛泽东破解了这个命题,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陈独秀、李立三则都以失败告终。他们为什么会失败?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今天第六讲:陈独秀为什么没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资料图)
  金一南:我们今天讲三个试图使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的领袖,这三个领袖人物第一个是陈独秀,第二个是李立三,第三个是毛泽东。三个人都试图使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走一条中国革命自己独特的道路,但是我们看前两个人没有走成。
  陈独秀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物,毛泽东同志讲过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总司令,我们今天很多人其实把陈独秀做为大学者来看待,其实陈独秀是个行动派。
  陈独秀在大清王朝垮台之后,曾经与他的友人共同把别人摁倒,把别人辫子给剪掉,行动是很暴烈的。而且陈独秀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当年陈独秀的家还很富有的,尤其他二叔资产很多而且没有儿子,二叔曾经想把资产过继给他,陈独秀坚决不要。当时陈独秀在北大当文科的学长,二叔派了几个伙计到北大来找他,陈独秀勃然大怒,不但不要,而且说“你们立即回去,我跟他没什么关系,我们要消灭私有制”。陈独秀就是这样的人,完全追求自己理想,个性张扬,说一不二,向来不愿俯首听命。
  而且中共成立了,第一届大会,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依然选他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当中共最早的领袖的时候,他的性格表现得很明显。他当时最佳的设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最初成立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之下成立的,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陈独秀坚决反对中国共产党最初这个定位。他说,我们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他说,我们不要拿他们的钱,拿了人家的钱就要跟人家走,我们一定要独立自主的干不受制于人。
  我们当然今天看陈独秀讲的话是很对的,但是问题就在于一个党要独立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非常困难。党创建之初,上海、北京、湖南、山东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非常困难。当时上海小组派包惠僧南下到广州向陈独秀汇报工作,连区区15块钱的路费都拿不出来,最后是从私人手里借钱。
  我们可以看到党在成立之初时的困难。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包括陈独秀,他们怎么办,怎么建党,怎么认识这个党?是不是接受外来的援助?陈独秀的性格虽然非常强,独立性非常强,最后他也是没有办法,最后也是不得不服从这个局面。
  陈独秀为什么不得不服从这一个局面呢,下一讲再继续。
[党史开讲] 第七篇 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10 08:12 &&来源:中国广播网&&&&
  陈独秀(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一直希望能够走一条独立的道路。他曾在支部会议上说“拿了人家的钱就要跟人家走,我们一定要独立自主干,不能受制于人。总之,我是不愿被别人牵着走的。”
  但陈独秀的独立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摆脱外来力量的控制,在大革命时期仍然受制于人。党史开讲第七篇: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独立愿望非常强的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下篇)
  金一南:陈独秀他主张一面工作一面搞革命,陈独秀曾经讲过,他说革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别人帮助固然好,但没人帮助我们还是要干,靠拿别人的钱来革命是不行的。所以他不同意接受共产国际的经济支援,也不愿意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这是陈独秀很强的独立性。陈独秀他这个观点,实际上表现了我们早期共产党人一种完全理想化的追求,哪一个党人不想独立?但是若不能自主的解决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理论再好独立也是一句空话。陈独秀后来很快的就面临这个问题,最初是想让党员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捐出来,稿费,陈独秀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有办法,成立这样一个党,仅仅靠你的工资收入,你的稿费远远无法支撑党的活动。
  在1921年10月份到11月份陈独秀被捕,陈独秀那次在上海被捕,陈独秀就觉得情况非常糟糕,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有点证据确凿的架式,他的很多材料已经被对方完全缴获了。当时陈独秀被抓进去以后,共产国际为了营救陈独秀出了重金,雇佣了租界的法国的一个律师,最后陈独秀是得以幸免于难,没有判七、八年刑,然后陈独秀被放出来了。陈独秀觉得本来要出大事的,以为要坐七、八年牢的,就这么出来了,出来以后才知道共产国际为了营救他们几个人,花了很多钱,打通了会审公堂的各个关节才能够顺利的做到这一步,这次遭遇对陈独秀印象非常深,他就通过切身的利益才真正的感悟到,不光开展活动,发展组织要经费,就从监狱里和敌人的枪口下营救自己同志的性命也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经费。而这一现实问题确实不是靠书生仅凭空口的豪言壮语能够解决的。在这个基础之上,陈独秀他最后同意接受了共产国际经费的援助,当然接受共产国际的经费援助,陈独秀还是绕了个弯,用中共中央下设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接受共产国际的这样一个援助,绕了个弯下了个台阶,但是最后毕竟还是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援助。  实际上共产国际给中共的援助我们从它给国民党给孙中山政府的,给蒋介石黄埔军校的,给冯玉祥的北方西北军的援助来看,共产国际和苏俄提供给中共的援助只能叫九牛一毛,是极其有限的,但是这些非常有限的经费还是对中共早期的活动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陈独秀式的领导,我们说一个非常贴切的话叫家长制,有点独断专行的意思,但是接受了共产国际的经费之后,他的助手包惠僧就讲了这么句话,“陈独秀在接受经费之后他想当家长也当不成了。”就是说话不算了,共产国际说话才算,得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了。实际上最后就是这样,最后大革命失败,大革命失败你说有没有陈独秀的问题?确实有陈独秀在领导方面,领导力和路线方针选择方面暴露了问题,但是按照共产国际当时的这种说法,把很多罪名都加在了陈独秀的头上,让陈独秀承担大革命失败,对共产党路线指导的一切错误,这也是太过分的地方。共产国际的指导有问题,斯大林的指导有问题,但是共产国际不承认,斯大林也不承认,最后指责陈独秀,用什么语言?原话叫“这个死不改悔的机会主义者实际上是汪精卫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这种扣帽子的方式我觉得和无限上纲的语言,我们感觉它就跟我们文化大革命中使用的语言一样,成绩是自己的,麻烦是别人的,有了错误全部陈独秀来承担。当然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有他的问题,但是他最后成为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本人对中国革命指导的一些错误承担者,这也是个事实。[党史开讲] 第八篇 李立三和他的“立三路线”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11 08:14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李立三,是继陈独秀之后,第二位坚持中国共产党走独立自主道路的中共早期领导人,他以卓越的领导能力组织工人运动,以鲜明的个性推进党的工作,然而,他的探索依然以失败告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党史开讲第八篇,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李立三和他的“立三路线”。
李立三(资料图)
  金一南:陈独秀力图使中共独立于共产国际没有做成,继陈独秀之后,第二个想独立自主于共产国际大干一番的是李立三。李立三的个性跟陈独秀非常相像,而且他比陈独秀更加过的是什么,李立三脾气非常暴烈,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时候,在船上和别人下象棋,象棋输了他竟然把棋盘一抡,棋子撒了一地,大家都知道李立三的脾气是很暴烈的。而且李立三演说感染力极强,当时国共合作加入国民党中央的时候,令国民党中央委员特别感到耳目一新的,为之一振的,就是两个加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中共新锐,一个是李立三,一个是毛泽东,讲话口若悬河,李立三在这方面他的讲话感染力非常强。而且因为敢闯敢拼,留法的学生称他为坦克,这个人“横冲直撞”。
  李立三其实在我们党内他有两个非常大的功劳,我们很多年轻人甚至很多党员并不很知晓,一个是1923年的安源大罢工,当时安源路矿俱乐部主任是李立三,李立三在安源罢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当时我们党在早期的时候大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唯一成功的先例,“二·七”大罢工失败很多党人被杀,损失很大,安源路矿大罢工成功是我们当时大革命时期罢工的唯一的先例。安源路矿罢工胜利之后,李立三到了南昌之后在南昌我们的贺龙20军,叶挺11军都在南昌附近,当时给中央写了报告,要在军事上赶快集中于南昌,运动20军与我们一致实行南昌暴动。南昌暴动最早提出来的是李立三的报告,给中央提的。所以我们在讲到南昌起义当然最后的前方总指挥是周恩来同志,但是在南昌起义早期组织建议中李立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李立三后来是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身份代行中中共中央的职务,因为当时在那个时候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向忠发,向忠发他是一个弱势的人,他是工人出身,水平不高,对党的斗争历史知道也不多,总体来说领导力、驾驭能力比较差。李立三当时成为中共主要领导人,李立三当时搞了一个什么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叫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一个非常广泛的暴动计划,就是要通过这个暴动计划完成中国革命的成功,但是李立三这个暴动计划也惹了很大的祸。这个暴动计划很大的特点,一方面要使自己独立于共产国际,甚至把共产国际指挥了,另一方面这个暴动计划最后给李立三也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当然给中国革命带来不少的影响,就是我们说的立三路线,我们下期要讲的就是李立三的暴动计划和立三路线。
[党史开讲] 第九篇 金一南: "立三路线" 脱离中国革命现实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12 08:5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0年5月,蒋冯阎大战爆发,这是规模空前的新军阀大战。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等认为革命时机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熟,准备组织全国暴动,并且要求苏联必须放弃五年计划,积极准备战争。最终,实践证明了脱离实际的"立三路线"的错误。
  主持人:今天,党史开讲第九篇,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 "立三路线"为何行不通?(下篇)
  金一南:20世纪20年代末期,李立三他的立三路线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脱离了中国革命的现实,就是说李立三要独立共产国际另搞一套,使中国革命走另外一条路,脱离了中国革命建设。
&&& 李立三认为,当时正值蒋冯闫大战,就是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当时李立三就认为它叫空前的大事件,世界大革命时期逼近到我们面前了,那么这时候要采取大干的方法。李立三就提出中国革命势将成为全世界革命的最后阶级决战,苏联必须放弃五年计划,积极准备战争,而且蒙古在中国暴动胜利的时候要立即发表宣言加入中国苏维埃联邦,他就设想中华苏维埃联邦,蒙古当时独立了,就是蒙古也得回来,而且西伯利亚有十万中国的工人,苏联应该迅速武装西伯利亚十万工人,从内蒙穿过来援助中国,向敌人进攻,而我们国内的所有力量要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获得革命的大胜利。李立三暴动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因为中国革命当时并不是形成了高潮,他说形成了高潮。
&&& 李立三这个计划最糟糕的是把共产国际惹得非常火,李立三的计划是以中国革命为中心,让苏联革命配合中国革命,那李立三这个决议一到了苏联,让苏联停止五年计划,全力援助中国武装暴动,而且要把苏联好不容易从中国分割出去的蒙古也要再重新拿回来加入中华联邦,苏联恼火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时就李立三他这种设想完全脱离实际给中国革命也带来了严重损失,姑且不说,单是指挥共产国际,指挥苏联放弃五年计划,指挥战争,也确实是对苏联,共产国际,对斯大林看来是太狂妄了,所以说当时共产国际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根本的手段进行了干预,停发中共中央的活动经费,这时我们再讲,中国建党以来受到了最严厉的制裁。最后被停发的军费,李立三中央在上海,包括租房子的钱,各种各样的活动经费钱主要都是由共产国际提供的,这下被停发了经费的李立三最后只剩下下台,而且要终身戴上立三路线的帽子,我们同这些方面,陈独秀想独立,李立三想独立都没有独立成,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证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一个政党,一个社团独立与否,并不在于领导人的主观意念如何,而在于你是否具备客观条件和领导人能不能创造性的使你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要想改变这种对共产国际的依附关系,不仅有赖于政治上、军事上斗争经验的日益成熟,而且更加有赖于经济上一定找到立足之地,甚至我们说后一条更为关键,就是经济上找到自己独立的立足之地,否则你不行,正是在这条意义上讲,我们后来讲出了那句话,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同志之所以选择,为什么李立三没有搞成,陈独秀没有搞成他搞成了?就是独立于共产国际,选择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为什么没有搞成,他搞成了,我们在下节要讲到,这就是毛泽东真正的作用就在这里,他为中国革命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个道路绝不仅仅是政治独立的道路,同时包括经济独立的暴露,我们在下节要讲到。[党史开讲] 第十篇 金一南:毛泽东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p class="lh26 txtcenter f12_11-05-13 08:47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面对如何选择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这一难题,陈独秀、李立三和毛泽东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然而,由于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陈独秀和李立三的选择都相继失败了。毛泽东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寻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个道路绝不仅仅包括政治上的独立,还包括经济上的独立。
  今天,党史开讲第十篇,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面对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道难题,毛泽东做出了怎样正确的选择?
  金一南:陈独秀、李立三的选择,都想使这个党独立于共产国际走一条中国的道路,都没有搞成。而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他搞成了?毛泽东他在选择方针路线和道路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牢牢根植于脚下的土地。毛泽东没有到莫斯科去学习,他也没有在上海的中央干。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之后组织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原定的方向是打长沙。毛泽东看这个队伍力量这么弱根本打不了长沙。他没有打长沙,他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为此毛泽东受到了被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处分。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中刚刚增补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而刚刚开始进入中央的核心层就被开除。开除原因是让你组织秋收起义主要是要会攻长沙,把长沙打下来。你没有打长沙,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是属于右倾逃跑。
  上井冈山其实是刚开始找到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但是这个起端没有任何人褒奖,给你的反而是最严厉的处分,这就是我们讲到的中国革命道路选择之艰难和中国领袖成长之艰难。毛泽东在这块红色土地搞了什么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这条正确道路,在今天很多理论概括红色根据地、革命政权的广泛建立,在政治上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独特的理论领域,而且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装力量工农红军。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讲得是不够的,正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广泛的农村根据地,我们在经济上完全摆脱了共产国际的依赖,这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最为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我们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人人皆知。而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派人一趟一趟给上海的党中央送经费,送黄金,但是我们今天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知道的人并不多,以为上海中央经费主要来源于苏联。当然是共产国际提供了一些经费,但是从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湘鄂苏区各个苏区建立之后,苏区的财政全部自负盈亏,苏区不需要共产国际的经济支持,苏区有独立的工商税收,有独立的田税。
  而且苏区还有什么呢?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这样一些方法不但完成了政治动员,而且成为了我们经济独立的基础,苏区在这个上已经完全成立了政权运作的模式,是政权独立运作的模式,这就是中国革命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红色首脑最先是在发达的上海租界建立,在共产国际苏俄的帮助下建立的,他们还提供了少部分经费。那么红色政权最终在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扎根,这可以看是中国革命非常大的特征,不分散到最贫困落后的边区山区,不但红色武装不可能得到充足的给养和顽强的战士,而且中国农工民主党最终失去立足的根基。所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才讲到毛泽东道路的珍贵,毛泽东道路是完全自己独立自主的一条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这条道路它给我们揭示什么呢?其实今天来看也是我们必须珍视的特点,中国革命不但要独立于敌人,而且要独立于友人,否则你不可能完全的独立,这是毛泽东选择最珍贵的地方。
&[党史开讲] 第十一篇 金一南:毛泽东如何步步探索正确革命道路
09: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心境苍凉”到八七会议后提出“枪杆子出政权”,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斗争,毛泽东通过艰辛摸索,开创了一条完全独立的中国革命道路,不但独立于敌人,而且独立于友人;不仅政治独立,而且经济独立。事实证明,这条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获得胜利最主要的基础。
  今天,党史开讲第十一篇,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当中国革命道路面临抉择的时候,毛泽东为何能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金一南:当别人都不认识到建设苏区农村根据地的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呢?并不是说他原来就生存于领袖的头脑之中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生涯中一个艰辛摸索的过程,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同志当时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心境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还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到有这样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27年八七会议,我们看毛泽东在这方面思想比较成熟了。八七会议之前我们要注意一个重大的背景,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通过了自己的武装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了,8月7号在武汉召开这个会议,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石破天惊的理论——“枪杆子里出政权”。
  到了秋收起义,9月30号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再到27年底地井冈山斗争提出来的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实施工农武装割据,这是毛泽东同志他的思想这样一个发展的链路,这个过程在当年就已经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当初上井冈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打长沙打不下来,只上井冈山,上了井冈山怎么办?和井冈山上的山大王王左、袁文才的队伍会合,那么怎么要夺取未来的胜利?
井冈山地处偏远,秋收起义的队伍主要是湖南的农军和留洋的学生,有一小部分武昌国民警卫团,力量很弱,再加上井冈山上山大王王左、袁文才的部队,这两个力量混合在一起战斗力是弱的,那么在那种情况下来我们怎么样才能夺取全国政权,用什么样的方法?在那种情况下,共产国际根本就不知道在井冈山还聚集了这样一个力量,也不知道这个力量最后能够颠覆中国所有现有的政权夺取全国政权。
  中国革命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先是政治独立,然后最终保障政治独立的是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最根源哪里呢?就是我们在各个白色苏区建立了广泛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各个苏区一起来,中国革命具有了自己的雏形,毛泽东同志开创了这个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的道路,使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革命立足的最主要的基础。
  在最后我们要讲到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同志与斯大林同志会见,东方两个革命巨人会见,何等非同一般的场所,毛泽东同志第一句话是我是长期受排挤打击的人,有话无处说,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这么说呢?长期没有按照共产国际交待的那一套去做,走了中国的独特的建设道路,那么这是独立自主带来的艰难曲折。毛泽东同志讲了这些话之后斯大林的回答:“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是一般规律,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人你们胜利了,那么你们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对的,就是不受指责的,而我以前的指导就是有问题的,这是我也承认的,我们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毛泽东道路的可贵,下面毛泽东在选择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条正确的道路之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出台,我们下一期破解这个问题。
[党史开讲] 第十三讲 桂系军阀白崇禧因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发布时间: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
  本期节目:桂系军阀白崇禧因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下:"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毛泽东所说的"条件"之一,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今天,党史开讲第十三讲,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万里长征的开始,桂系军阀白崇禧为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1927年,蒋介石为何背叛革命,和共产党翻脸?"星星之火",为何唯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以燎原"?
  金一南:毛泽东讲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第一条分析的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这就上集我们已经讲到了,那么万里长征开始我们实际上充分利用了蒋介石与广东军阀陈济棠,与广西军阀白崇禧,湖南军阀何健,贵州军阀王家烈、云南军阀龙云和四川军阀刘湘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我们长征出发通过前三道封锁线就是红军与陈济棠所达成的秘密协议,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红军打得非常惨烈,八万红军过湘江只剩三万,我们很多著作中描绘了敌人如何凶残,我军如何英勇,当然这些都是客观情况,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我们说更重要的,隐含在历史帷幕后面的客观情况,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过湘江呢? 本身红军过湘江是非常困难的,到湘江边白崇禧的军队由南向北,湖南何建的军队由北向南,已经把湘江完全封死,那么在红军大队人马到湘江之前,白崇禧突然间调整战线,把封锁湘江的桂系军队的南北战线徒然调整为东西战线,他这一调整湘江一下闪开了一个百余里的缺口,白崇禧为什么突然间闪开这个口子?白崇禧在他桂系的高级会议上讲话,他说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他说我如果把湘江完全堵住,红军过不了湘江,必然掉头南下进入我广西,红军进入广西,中央军要跟进广西,中央军在解决红军的同时把我桂系也解决了,所以不如留着朱毛我们战略回旋余地还大些,这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今天披露了蒋介石的日记,蒋介石在日记里面412大屠杀共产党之前,要不要和共产党翻脸,他颇费踌躇,十分犹豫,因为他跟共产党翻脸,跟共产国际翻脸,势必要影响苏俄对中国北伐的武器和资金的援助,蒋介石在今天放在美国胡夫研究所的日记里面写的是,勉强听取了白兄的意见,就是白崇禧力主跟共产党翻脸,坚决要求屠杀、杀共产党人,所以412反革命事变开始,1934年湘江之战的时候,白崇禧在湘江放一个缺口,他为什么呢?他不是说为了红军,他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保持桂系,毛泽东他说我们只需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持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毛泽东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说是在任何的草原点个星火都能燎原的,毛泽东讲在中国这块草原点个火可以燎原,但别的地方就不行,为什么我们在前面讲过,马克思、恩格斯最希望的德国革命始终没有发生,列宁斯大林寄予很大希望的日本革命也没有发生,从来不被人看好的中国革命发生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特质。我们这一部分先讲到这儿,当然下期还要接着讲,就是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军阀之间的矛盾互相之间利用,我们可以看红军长征的过程中蒋介石的一些安排和故事,我们下集再讲。
[党史开讲] 第十四讲 国民党两面夹击下红色政权如何突出重围
&&&日08:38&&
  中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4年10月,当中央红军由江西、福建出发,向西部实行战略转移时,蒋介石企图借消灭红军之机削弱和控制地方势力,而西南六省军阀既怕红军入境,又担心蒋介石乘机染指他们的地盘,于是对红军的长征,采取了“保境守土,驱逐为上”的对策。
  桂系军阀白崇禧为了自保实力,让红军借机突破了防线,迅速通过湘桂边境,直奔贵州东部。中央红军就是像这样,巧妙利用了国民党中央势力与西南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冲突,打破了他们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毛泽东正是看到了白色政权之间的分裂和战争,破解了中国革命的最关键问题,让中国的红色政权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党史开讲第十四讲,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红军长征中桂系军阀为何防线破开?国民党中央势力和地方军阀两面夹击,红色政权何以能够突出重围?
  金一南:当我们上一集讲到红军过湘江充分利用了蒋介石和桂系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我们说白崇禧做这些文章是很危险的,白崇禧自称是小诸葛,他当时给湖南军阀何建发了个电报,说红军有大规模进入广西模样,我要全力防范广西,空出的战线请兄速派兵填补,何建当时十分恼火,战线在你广西境内,你空出这么大的范围,我的兵力使用殆尽,我怎么给你填补?
  白崇禧为了补救,又跟蒋介石方面做了些工作,因为当时蒋介石通过空中侦查,已经发现桂系在湘江闪出了个缺口,蒋介石严厉指责白崇禧,蒋介石在电报中称白崇禧为兄,说兄做出此等事情,如果红军得以脱逃,兄将是千古罪人,白崇禧当然在关键时刻他为了应付蒋介石他不得不打一下,所以说当红军的后卫通过湘江的时候,白崇禧还是发动了攻击,白崇禧发动攻击的目的主要是什么呢?驱赶,把红军赶出去,然后给红军造成一部分伤亡,他好向蒋介石有所交待。当时桂系内部开会,还有一个叫击大围和击小围的问题,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就是桂系可能承担多大的战斗任务的问题,后来白崇禧的决定,就是为了避免桂系更大的损失,红军队伍剩两天的时候我们发动攻击,不要打大了,打大了桂系伤亡也大。
  我们可以看,这就是那白色政权他们之间的盘算。那么当地方军阀这么盘算的时候,我们说蒋介石没有做这样的盘算吗?蒋介石也做了这样的盘算啊。当时追击红军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吴奇伟纵队,两个中央军的纵队都收到了蒋介石派发的电报,蒋介石要求追击纵队,与红军队伍保持一天到两天的行军距离,他就是为了一点,就是说做驱赶式的追击,不要做大规模作战的追击,蒋介石讲,他说中国自古以来未有流寇能成大事者,红军已成流寇,脱离了根据地了,所以说我们不用那么着急,做驱赶式的追击,把红军追到哪里,把地方军阀解决到哪里。追到广西解决白崇禧,追到贵州解决王家烈,追到云南解决龙云,这是蒋介石的盘算啊。
  所以说我们在这儿想这个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白色政权之间分裂,就是白色政权他们这个心眼,互相保存实力,互相盘算对方,形成了非常大的裂痕,这就是毛泽东讲,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持续不断的,则红色的发生存在并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这点我们讲毫无疑问,给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外界条件,这就是破解中国革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密码。我们说当毛泽东同志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破解了之后,那么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就成为一个什么呢?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这部分先讲到这儿,我们下部分要讲的就是说支撑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一个基础理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史开讲] 第十五讲 如何理解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08:13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84年前的8月1号凌晨,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城中用稠密的枪声,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宣言,也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那一天,被确定为人民军队的诞生日——“八一”建军节。
  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号,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次后来被称为“八七会议”的会议虽然只开了一天,但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今天,《党史开讲》第十五讲,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蒋介石枪杆子多,为何没有出政权?人民群众如何用“脚杆子”完成他们的历史选择?又是谁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了“枪杆子”?
  金一南:破解了中国革命最关键这个命题的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那么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又提出了一个理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理论是个石破天惊的理论,我们说这个理论是怎么产生的,我有一个非常深的印象,就是我2001年在美国讲学的时候,我们讲40分钟,然后美国又选他们军队的高级军官提问,我记得是美军航天司令部的一个上校他提问,就是这个问题,他说你们的毛泽东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说这个是有问题的,政权应该是选票出来的,你们怎么是枪杆子出来的?你这个枪杆子出的政权它的合法性在哪里?
 他当时提这个问题,我当时从两个层面回答他,我第一个层面我先问他,我就问这位美军上校,据我所知最初美国的历史是美国只是东部13个州,今天变成纵贯北美的这样一个美国,由13个州变成50个州,我说请你告诉我你的13个州以外的其他的那些州,从你第14个州开始,15、16、17、18、19、20……一个一个数下去,你哪个州是选票选过来的?你哪个州不是枪杆子打出来的?先打印第安人,再打墨西哥人,再打西班牙人,一个一个州打出来的,你们不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吗?当然,你的路易斯安那州通过钱从法国购买的,拿坡仑政权当时急需金钱,所以把路易斯安那州很便宜的卖给你了,那阿拉斯加州呢?俄国沙皇非常需要印通货,又把阿拉斯加州非常便宜的卖给你们了,我说你们就是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金钱,你们不是这样吗?当时我看那位美军上校也答不出来。
  第二个,我说我们中国人讲枪杆子出政权,实际上从我们这个政权里面来看,我们的对手蒋介石,他的枪杆子比我们多得多,如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话,他那么林立的枪杆子,他有武装,共产党连武装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能出政权呢?我说最关键的还是人民群众用脚杆子完成了他们的选择,脚杆子也是选票,人民群众用脚杆子站在了共产党这一边,小推车推粮食,运弹药,然后接收伤员,掩护部队,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我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仅仅靠枪杆子夺得政权,我们也夺不得的,对方的枪杆子比我们多得多,对方运用枪杆子手段比我们要厉害的多,讲枪杆子出政权,最终的是什么呢?我们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我们走的这样一条道路。
  首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枪杆子的,绝不是中国共产党人,袁世凯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枪杆子,袁世凯通过枪杆子的纯熟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大清王朝不得不接纳他,知道这是一个重臣,这是一个权臣,这是一个力量很大的不好控制的大臣,想把他撤职,让他到家乡去休息,但是辛亥革命爆发还不得不把他请回来,让他镇压辛亥革命,就知道袁世凯的枪杆子厉害,大清王朝不得不接纳他,辛亥革命也不得不接纳他。孙中山只有把临时大总统让出来,让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为什么呢?袁世凯的枪杆子,这就是我们讲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枪杆子的是袁世凯,最先给中国革命带进军事的是孙中山。我们在下集我们要讲孙中山给中国革命带进什么样的军事。 [党史开讲] 第十六讲 毛泽东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关键作用
日 08:07来源:
中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毛泽东对“枪杆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他最初并不赞成暴力革命,而真正教会他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1926年的“三二零”中山舰事件,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党史开讲第十六讲,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解读:残酷的革命斗争如何让毛泽东认识到“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无数人力图破解中国革命的命题,为何是毛泽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一南:我们上集讲到了真正教会毛泽东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有这样几个关键的事件一个是1926年的3·20中山舰事件,一个是的反革命事变,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共产党怎么办呢?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对蒋介石的忍让实际上是对实力的忍让,对枪杆子的忍让,4·12政变之后不久,我们党的主要负责人总书记陈独秀,他十分悲痛的说我们一年余的忍耐、迁就、让步,不但是一场幻想,而且变成了他屠杀共产党的代价,这个他就指的蒋介石。
毛泽东在4·12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毛泽东自己描述自己“心境苍凉,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到了党的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他真正找到了这样一条武装斗争的道路,毛泽东在发言里面讲,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做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事运动,蒋唐都是枪杆子起家的,就是蒋介石,唐生智,我们独不怪,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以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需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关键就是来源于他这句话,就是需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是继毛泽东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剖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客观存在的条件,我们的主观还要加上这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构成一个完整形态的中国革命,这是共产党人思想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最终找到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是什么呢?你工农为什么能武装割据?因为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怎么样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蒋介石教会了共产党人认识枪杆子,他使共产党认识到了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
我们政权不仅需要主义,不仅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不仅需要对中国社会特质的了解,我们还需要武装起来,就像斯大林曾经有过一段描述,叫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一系列人物对中国革命的破解,其中毛泽东同志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