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权国家的男性女权主义官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女权主义的11个刻板印象,你以前意识到过吗?_城市_好奇心日报
好奇心日报好奇驱动你的世界
关于女权主义的11个刻板印象,你以前意识到过吗?
在思想上已经完成对他人的宽容和反歧视,但落到自己身上就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由于我们观念中对性别的固有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并非喊一声我是平权主义者就能完全消除歧视和固有偏见。
“我一定要努力工作,给她幸福。”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斗志昂扬的年轻人这么给自己打气。如同“我养你”一样,这样干劲十足的句子很容易令人动容。但如果不作说明的话,我们总会下意识默认这是一个男青年说的。
我们对日常里这种习惯性“把女性放在客体位置”的言行丝毫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但是我们同时,又几乎都赞同性别平等。
不仅在中国,各地的许多女权主义/女性主义都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人们一边认同平权,一边视“女权主义”为社会搅屎棍。和 LGBT 相似,女权主义概念的滥用十分容易让人产生“过度政治正确”的印象,许多地方一度把”反女权主义“作为新的政治正确。
好奇心研究所的,收到了 22498 个反馈(调查对象主要为年轻群体),结果显示:
74.5% 的人赞同聚餐时 AA 制而不是由男性买单,且女性对此的认同度(80%)要高出男性(68.8%)许多。从这点上可以推测,在年轻人眼中,“男性要主动买单”更多的可能出于男性对“绅士风度、男人更多承担责任”一类尊严性印象的固守,而非女性需求。
但在“男当家庭煮夫、女来养家糊口”这种牵涉到长期利益分配的调查中,63% 的男性表示可以接受,而女性只有 55%。
在着装方面,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中,收到了 16245 个有跨性别消费的反馈。但当你看中一件衣服,导购员提醒你那是“异性款”时,81.4% 的女性会继续购买,而只有28.2% 的男性会这么做。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大部分男性衣服能够兼容女性,而女性的衣服却难以兼容男性。同时,男性对被冠以女性化(娘娘腔)的担心要远过于女性男性化(女汉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娘娘腔”这个词条里,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一种对男性使用的差别用语,具有性别刻板印象意涵且含有歧视意味”。而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指男人动作、行为、形象女性化,娘炮一般用于形容男人娘娘腔,跟女人似的。”
必须要指出的是,由于此次受访者是在已知是“性别平等测试”中参与调查的,人们顾及面子,即便是参与匿名调查,也会少报自己令人尴尬的行为和想法。因而所得结果会比实际情况更为乐观。例如对于“女性年过 30 仍未婚”,近 90%的人认为“属于个人选择,结不结婚都可以接受。”但在现实中,“30 岁婚恋焦虑”仍普遍存在在当代人之中。
好奇心辞典有一个词条叫做【自我政治不正确】,“指在思想上已经完成对他人的宽容和反歧视,但落到自己身上就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由于我们观念中对性别的固有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并非喊一声我是平权主义者就能完全消除歧视和固有偏见。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 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全球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中男性达到 81%,而女性仅为 54%。女性在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和政治代表等方面享受的福利仅为男性的三分之二。在“女性争取权利”呼声高涨、人们的性别平等意识似乎逐渐增强的中国,144 个调查国家中排名 99 位,在 2008 年排名 57 ,8 年里下降了 42 位。新生儿男女比例在榜单中排名倒数第一。
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国内性别平等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进展之缓慢,而为性别平权呼喊的女权主义却屡遭误解和敌视。密歇根大学的MEGAN GRANT 为此总结了 11 个关于女权主义的刻板印象,结合我所的观察,大概有这些:
1.她们反男性
(需要说明的是,女性主义者并不都是女性,这里用「她们」是因为多数人对女权主义者的误解对象为女性。)
总有人认为女权主义者都希望看到男性倒台。这点在许多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女权癌”、“中华田园女权”中经常出现,她们把造成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归结为“都是男的不好”,将男性作为假想敌,不断攻击,歧视中国男性谄媚国外男性。
但事实上,女性的胜利,并不需要以男性的失败为前提。
2.她们政治信仰都一样
女权主义者也有投票给川普的,也有谁都没投的,她们并不是都有相同的政治信仰。女权主义也有众多分支和派别,在许多问题上,不同派别会有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看法。
3.她们吵闹、讨人厌、还固执己见
这是一个极其丑陋的刻板印象。其中让女权主义声名狼藉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在人们眼中女权主义者总是爱出风头、多嘴多舌。每个女权主义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她们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只是激进的阐述方法和观点更容易给人们留下印象,才使得人们更多地记得她们烦人的那部分。
4.她们认为骑士精神等于性别歧视
这是矫枉过正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她们知道男性主动为女性扶住门只是在表达礼貌而已,她们会心存感激,而不是说“我可以自己开这扇门,女人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弱,你这臭狗屎。”同样的,女性有时候也会为别人扶门,因为这是在传达友善。
5.她们动不动就生气,发牢骚
“她们明明过得挺好,为什么总是抱怨,因为大姨妈来了吗?”
一来并不是她们无理取闹。要知道,虽然我们都同意如今大环境下男女权利不平等,但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的是,女权是在争取权益,真正的女权势必会挑战人们早已习惯的行为模式,损害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比如家务的重新分配、孩子跟谁姓、女性不结婚男性就得单身。事实上,多数人是能够分清什么是真女权,什么是“伪女权”,但人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总是后者,因为“伪女权、中华田园女权”的漏洞是明摆着的,而迅速拉拢队友和得到认同的一大方法就是树立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我们常见的被人们大为诟病的那个“女权主义”。毕竟,相比反省而言,批评总是简单的。
其次,即便她们就是在生气发牢骚,她们也有权利这么做。
6.她们想像男人一样
也许某些女权主义者会这样,但不是所有人。女权主义者渴望成为男性、取代男性,绝对是一种刻板印象。性别的问题在于,规定她们应该怎么样,而不是她们是怎样。她们不想与男人保持距离,也不想在“男人的世界”里作为第二性生存下去。这不是一场比赛。她们既不想成为男性,也不想成为被定义的女性,她们只想成为自己。他们不希望当她们做出自己的选择时,有人跳出来说“女人不该这么做”、“女人就应该那样做”。
7.她们希望像男人一样被对待
在某种意义上,是的,但又不仅如此。她们不想被当做男人,因为她们不是,男性和女性不可否认地存在生理上的差异,但社会化的过程中夸大了这些差异,继而开启了自我审查并应验的过程。人们逐渐形成一套“男人味”、“女人味”的性别标杆。她们希望的是像男性一样获得足够尊重的权利。
8.女权主义是女人的事
“女权、女性”的表述,让人们十分容易将女权主义定义为“只为女性单一群体谋福利,与男性无关”。女权主义既不是女人的事,也不是男人的事。它适用于所有人——女人、男人、年轻人、老人、黑人、白人、黄人。女权主义追求的是性别平等,仅此而已。有些女权主义为了强调平权,或为了躲开人们对女权的炮火,自称“平权主义、人权主义”,但这种做法弱化了“由于性别的原因”造成的不平等,有避重就轻之嫌。
9.她们太敏感
“怎么什么都可以扯到女权主义,你太敏感了。”
这种评价经常会让女权主义者觉得被冒犯,当人们不断用“女朋友是拿来哄的,如果她生气就一定是你的错”、“别跟女朋友讲道理,爱她就行”的话来调侃,用表面上的爱把女性置于蛮不讲理的标签里,以至全民都将“怕老婆”当做“好男人”的标准;当人们自嘲“我连蝴蝶结都不会扎,真是个假妇女”时并不觉得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当人们轻而易举地说出“没想到你一个小姑娘这么能跑”时,也并不承认自己有“女性天生就比男性柔弱”的刻板印象。
当女权主义者指出这些生活中的歧视,却被认为太过小题大做。
并非女权主义者太过敏感,而是大部分平权认同者在做出性别歧视言行时,对此丝毫没有察觉。如果人们勤劳一点去搜一搜当前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就该明白以目前的平权水平,远不到该“钝化”女权意识的时候。
10.她们拒绝典型的女性物品
粉色、花、蝴蝶结、闪闪发亮的东西,情人节的礼物,这些是典型的女性化物品,但女权主义者也会喜欢它们,如同他们反对的不是男性一样,他们也并不拒绝传统女性,那是一种选择,他们的诉求不在于禁止或摒弃这个选择,而在于“当你做出其他选择时,也能得到理所当然的尊重”。
11.男女权主义者不是gay就是娘炮
首先,他们有作为女权主义者的权利,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刻板印象会让男性对女权保持距离,即便他们想要参与进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也会对人们“娘炮、gay 里 gay 气”的评价有所顾忌。并非女性化的男性才支持女性,这关乎权利意识。
“女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就的”。性别不公的问题在于规定我们是什么,而不是认同我们是什么。的确,平权组织很容易超过限度发展成“以弱者身份道德绑架他人来谋取利益的流氓团体。”披着女权外衣求特权的人不在少数,但如果我们不给予真正在为平权事业奋斗的人以足够的耐心和支持,对可见的不公现状冷眼旁观。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再一次看到类似“把同性恋者与性变态并列”的开倒车现象。
图片来自:GIPHY在中国做女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的图书馆
在中国做女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几天「女权」二字被三八节无限放大。
先是奇葩说的选手范湉湉在微博上发起 #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然后是各个商家忙不迭把不受人待见的「妇女节」换成「女神节」,「女王节」,再接着是针对范湉湉的指责以及#反三七过三八#的女权呼声。
我想起来自己曾经在知乎上的一个答案,重新补充和改动了一些内容,再次分享给大家。
除了这件事以外,我是一个几乎没有经历过性别歧视的人。
我从不曾被家人或者亲戚逼婚;从上大学起,离家将近十年(除了中途有一年在家)没有被逼着回家;没有被灌输女生要相夫教子,而是鼓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没有被灌输找男朋友一定要有车有房才可以;也没有因为性别问题影响过工作或者晋升机会;出来创业也没有因为性别收到过投资歧视或者性骚扰…
我曾以为所谓性别歧视只是弱者给自己找的理由,但真的深入了解了很多和我能力相当却没能和我一样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在我年轻幼稚,不谙世道的年代,父亲给我的一条忠告,至今还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受教育权利的剥夺
大学室友的一个好友(以下简称Y)有一天找我把一篇她写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她想在旁边看着我怎么翻比较好,可以学习。翻译着翻译着,我的心就揪起来了。
文章说的是她的高中同桌,一个成绩平平,有些木讷的甘肃女孩,突然在高三上学期的一天的晚自习停止了做作业,趴在桌上发呆。
Y问她:「你怎么不做作业?」
得到的回答是:「我要被卖掉了。做作业也没有用了。」
是的,这个18岁的女孩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给了同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做妻,价格是5万元彩礼。她说:我以前一直怕参加高考,但是突然不能参加了,感觉更难过。
Y说,那个女孩轻描淡写的这句话,却沉重如山。
那个女孩在学校里又呆了一段时间,每日恍恍惚惚,不久就离校了,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大家也似乎忘记了这个人。
如果放在报纸或者杂志上,我一定会觉得是个烂俗老套的梗。但当我知道是发生在离我如此近的周围人身边时候,它如此粗暴和真实,那种震撼真的是和从报纸或者杂志上看到无法相比的。
Y说,这类事不仅仅发生在这一个女孩身上,虽然不是每人都会遇到,但绝不是个案了,并且村里的人仍然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我理所应得参加高考并且还在抱怨这抱怨那的时候,很多女孩就这样从高考中退出了,像一只软弱无力的绵羊,没有人尊重她们的意见,她们像一件财产一样被卖了出去。
▍工作权利的剥夺
另一件发生事情,就发生在北京,也许大部分人都遇到过,说起来甚至都觉得稀松平常理所应当。但正是这种已经变成了大家觉得「正常」的事情,这件事本身的「正常」才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去年,一个传统行业的公司总裁在找一个女性产品的市场总监,他让我帮他留意一下周围25-30岁左右的女生看看有没有合适人选。
「一定要是生过孩子,或者能够保证3年内不生孩子的!」他再三强调。
我应和着说好好好,但内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
相比之下,芬兰就好很多。
饲主在芬兰短暂的做过一段时间项目。芬兰产假是夫妻同休,爸爸也放假,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不会介意女生是否在生育期,因为不管男生女生都一样。这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女性在工作中因为产假导致的就业歧视。
也有很多人喜欢把女员工表现不佳归结为性别的原因而非个人能力原因。
▍性权利的剥夺
当男性之间夸夸其谈的时候,很多男性总是在吹嘘自己睡过多少女生,其它男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如果性别颠倒,女生就成了为人不齿的「荡妇」。
许多强奸案发生后,可以看到很多微博上的评论都将矛头对准受害人:「深夜不回家,一定不是好女孩,活该被强奸!」,「肯定是穿得太暴露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荡妇羞辱(Slut Shaming)不仅在我国发生,在欧美也同样。它不仅仅阻碍女性权利,并且会破坏女性的选择权。
常见的例子就是当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发生过性关系后,即使后来发现这个男生并不适合她,但由于社会的这种「荡妇羞辱」的文化影响,就会委曲求全和该男生结婚。
「荡妇羞辱」还造成女性遭受性侵而不愿意报警,因为怕「名誉受损」。而正是这样不愿意报警,又会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变成了恶性循环。
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在和你聊聊什么叫 Slut Shaming。
13岁孩子告诉你何为“荡妇羞辱
▍「女权」不是「处女羞辱」
但性权利并不代表强迫他人进行性行为,变成了极端的「处女羞辱」。
就在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标榜着自己是女权主义的作者居然在说「25岁的处女通常价值观扭曲」,全文都在宣扬性自由就是最好让每个女生都尽快发生性行为。
这和某大学让全体学生宣誓不发生婚前性行为一样让人感到不(ê)适(xīn)。
「性自由」代表着女性可以享有自己选择是否发生性关系的权利。在自由意愿下发生性关系而遭到他人歧视是一种绑架,同样,在自由意愿下拒绝发生性关系而遭他人歧视同样也是一种绑架。
「女权」不是「像男人一样」
在我的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女生喜欢转这样的一个图,图上写着:
「做女人很难,你必须像男人一样思考,像淑女一样行动,看上去像个年轻女孩,像马一样工作。」
转载这个图片的很多女生都是以自己是这样的女生为荣的。
而我一直对「像男人一样思考」这句话愤愤不平。
我们在《别再嘲笑女人是感性动物了,认知科学这样说...》也提到过,男女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差异,但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而似乎很多女生潜意识里都以自己是「女性思维」为耻。最常见的是夸一个女孩聪明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说:「不像一般女孩子」,夸一个女领导优秀的时候会说「不像个女老板」。各种电影里也喜欢把「独立特行」的女性角色进行男性化。
还有些自称「女权主义」的人还在鼓励让女性用小便器站着尿尿,真的是让人无言以对。
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男女无论从心里还是生理都是有着客观上的不同的。无论男女,每个人能够做自己擅长并且喜爱的工作,能够接受性别的客观差异,不夸大,没有偏见,发挥个体优势。
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女权」不是双重标准
也有许多女生打着「女权」的旗号实行双重标准,不做家务也是「女权」,让男朋友买单也是「女权」,总之把所有的义务推给男性,把所有的权利留给自己。
这种行为也是和「处女羞辱」一样是会阻碍女权和令人讨厌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女权」不是物化男性
最近也有很多公司在搞出租外国男模的生意,很多公司将此作为给女性员工的福利,美其名曰说是「做一天女王」。
「只有半天时间,抓紧时间摸!」
如果将男模换成女模,让男同胞来也来摸,大家肯定会觉得非常不妥。同样,为什么换成了男模,花钱去摸一个你素不相识的外籍男性,就让你觉得成了「女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不想让男性物化女性,也请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物化男性。
▍「女权」是个系统工程
女权是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女性的权利增加不代表男性权利的减少,这个系统只要改善得好,绝对不是个零和博弈。
从宏观上来看,少一些文字上、价值观的指责和撕扯,来讨论一下我们可以为减少妇女买卖,降低女性就业不公平等事情做些什么,也许价值会更大一些。
知易行难,但尽力去改变一些总是可以的。
——为了我们自己的女儿,孙女,可以在她们成长的道路上享有和男性一样机会和权利,也为了我们自己。
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歧视女性,不进行「荡妇羞辱」。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影响周围的人。
不要打着「女权」的幌子做损害他人的事。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做一名女权主义者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商虎中国
您当前位置:
做一名女权主义者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来自: 橘子娱乐
插画:shing
看甜甜的文章配甜甜的歌~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很幼稚,几个月前,在微博上和一位男士争执女权问题的时候,正吵到白热化,他对我说了一句话&你们女权主义者,估计都是现实生活中没男人要的可怜怪吧&。
当时的我心想,你们这些妖魔化女权主义者的人都好狭隘,我身边的支持平权的女孩儿们,现实生活中是各式各样的,有的酷有的温柔,有的单身有的享受着甜蜜的爱情,为什么总有人把她们刻画得如此扁平呢?
于是,我毫不留情地怼他,&真不好意思,我有一个交往多年的男友,感情还很好。&
他没有回我。我窃喜,以为自己赢的了这场争吵。
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似乎掉入了某个陷阱:&用自己过的多好去证明自己拥护女权&的论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你支持男女平等,你就是女权主义者,这和你有没有对象,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家里养不养猫,都没有任何直接意义上的关系。
可几个月后的我,依然提起笔做了这个采访,原因很简单:我们总嫌弃&直男癌&太多,搞得自己也好累,有时候似乎都快对身边的男性失去信心。不如把目光换个方向,看看身边尊重女性,支持女权的男性是什么样子的。
我采访了几个女权朋友的男朋友/丈夫,他们有的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有的从对女权一无所知到现在的谈笑风生,有的从反感女权到支持女权。
希望能给这个喧嚣很久的地方带来一丝阳光。
采访者1: 柴子,29岁,和女友认识十年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柴子。十年前的某一天,柴子还在一家理发店当理发师,而那天走进理发店剪头发的一位高中女孩(妍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们一见钟情,他辞了老家的工作到她上大学的城市重新开始,他们一起gap year,一起去骑行,一起游历世界。前不久,不会说英文的柴子还赴英国陪妍娘读书。他俩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
Q:你第一次听到&女权主义者&是什么时候?当时对它对印象是怎样的?
A:大概三四年前,从我老婆嘴里得知的这个词儿。当时感觉很不错:中国传统一向都是男尊女卑,不尊重女性思想自由,各个方面对女性的要求都过于严谨跟压迫。现在国内能出现这些女权主义者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想改变这个社会很难,但贵在一开始有奔头,我相信有这个开始,就会一点点变好。
Q:你对女朋友是女权主义者持什么样的态度?
A:很支持,但不赞成她过于冒失、冒进。
Q:你有哪些&女权主义特质&让你印象深刻?你喜欢这些特质吗?
A:我欣赏的是,她有个人独立思想,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处处依赖男人,相信女性自己的努力结果也未必会比男性差。但不喜欢她盲目地认为,自己身为女权主义,就应该为广大女性无私奉献。我希望她是一个有理智,而又有大局观念,不盲目的女权主义者。
Q:你们会进行女权话题上的讨论吗?
A:有时会觉得她过热心了,平时会在网上看到这个女孩受委屈啦,明天看到马泮艳受到不公正待遇啦,我说你别着急,先了解清楚什么情况你再帮忙也不迟。然后她就认为我不尊重女性,不尊重女权了。但后来想想我也理解,她也只是想尽力帮助她人而已。
Q:你会对别人说,我的女朋友是女权主义者吗?
A: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自己老婆是女权主义者我挺开心的。
&所有男性都可以赋权女性&
图片来源:Pinterest
采访者2: 小R,23岁,和S在一起6年。
Q:第一次听到&女权主义者&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印象如何?
A:是在微博上,说实话,当时的感觉不太好,感觉她们很容易跟人起争执,很容易被激怒。我是一个不太喜欢争吵的人,但那段时间里一打开电脑就会有挺多关于女权话题的争吵。
Q:在这样的情况下,知道她是女权主义者,惊讶吗?
A:有一点惊讶啦,但她本来就是一个特别的人,不服输。后来,是她让我重新认识到女权依然可以是很理性的,让我看到了有一群人真心为了女权去争,而不是为了争而争。如果不是因为她,我可能至今还对女权存在着误解。
Q:你们平时会讨论女权话题吗?
A:会啊,不过我话比较少,一般都是她在说,我在听。印象很深的一次,她问我是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说,我支持男女平权,但我觉得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好像有点牵强,因为目前来说跟我关系不大。她当时就很生气,反问我说&那以后我们女儿去工作遭到性别歧视怎么办?&,听了这句话我忽然无言以对,觉得自己的确有点狭隘。
Q:她身上有哪些&女权主义特质&?你喜不喜欢?
A:有一次,我们又聊到女权,她忽然含着眼泪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和我说:&我的梦想就是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力量让男女变得更平等一些&,她说那句话的时候,我觉得我看到了梦想的样子。总的来说,她永远不服输,这让我觉得很佩服。但说实话我没有特别喜欢这点,因为现在吵架都吵不赢了。(笑)
&女性的身体从未归男人所有&
图片来源:Pinterest
采访者3: 小可爱,理工男,和女友在高校论坛认识。在一起两年。
Q:什么时候接触到女权主义者的?
A:可能因为我的生活一直比较封闭,我第一次听到女权主义者还是在认识她之后。当我听到她自豪地说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的时候,就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不同于以往认知的世界。非常高兴。为她高兴,也为自己高兴。
Q:你对女权主义者的最初印象?
A:说到这个,我可能不得不提一些别人的看法。女权主义者在很多人口中是叫作&女权婊&。可是,因为她的原因,我后来渐渐接触了女权,也认识了一些她的朋友。我最直观的感觉是,她们这样的女权主义者相比于我们,往往更加勇敢,更加真实,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也更珍惜彼此的情谊。看到了她们,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些可能已经被埋葬的美好。
Q:她身上有哪些&女权主义特质&吸引你?
A:她勇敢,热情,直接,真诚,这些都是。
Q:作为一个男性,你怎么看待女权的发展?
A:她常和我说一句话&&&你不是女人,所以你根本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痛苦&。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思维下运行的社会,就好比一个充满了氢气的房间。有一天,有人希望给房间里放一点氧气,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那样会爆炸的&。
但事实是,大量氢气中的少量氧气根本不会爆炸。即使是氧气过多如何,爆炸释放的终究是光和热。(小编OS:是理科男小可爱没错了!)所以我现在觉得,也许只有那些看起来&过分&的女性诉求,才有可能带来真正的男女平等。
Q:你会跟别人说:我的女友是个女权主义者吗?
A:我会,和妈妈说的最多,因为我希望能帮她纠正一些错误的性别意识。
&所有男性都可以平等对待女性&
图片来源:Pinterest
采访者4: XZ,剑桥大学性别研究硕士,读研究生时遇见同专业的女友,已在一起一年。
Q: 你是什么时候接触到女权主义的?
A: 四年前左右,我本科是学政治和哲学的,大一的必读书就是Mary Wollstonecraft的《女权辩护》,当时对我思想冲击很大,于是找来各方面的著作,后来就慢慢入坑了。今后的人生目标也是希望能为中国的性别平等尽一份力。
Q:你们俩都是学性别研究的,两人一定经常交流这方面内容吧?
A:在我们的关系中,&什么地方不女权&才是更有趣的话题。即便我们在整体上家务均分,但细节的分配上仍有很多性别固化的痕迹,比如我还是会很依赖她做饭,我更多是帮忙打下手,有时家里有什么需要对外沟通的小细节,比如银行有什么事,税务方面有什么事,她都更希望我去主动承担。
我们也有思考,就算如此,只要我们两个人都不介意,都高兴,不也ok吗。但是,如果大多数的伴侣组成是这样的规律,甚至人们已经有&男的不会做饭也没什么&的印象,那么这背后可能就有社会层面的作用力在影响着,作为女权的双方就需要反思,这样的分工规则下,哪一方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有利于或者有害于哪一方的个人发展。所以平常,我们互相督促,我更多的去学菜谱,她更多的去处理家外的小事。
Q:你家人朋友知道你学性别研究,是什么样的态度?
A:我爸对我的专业比较中立,他是觉得任何东西学到了都有用处。所以能从大的角度来理解,当然也会有时常的&如果能学经济法律多好&一类的感叹。我妈可能就更难理解一些,她和我说她在外面都不好意思说儿子学这个,就说学社会学。我倒是会直接地向好奇的人解释性别研究作为一个严肃学科存在的意义。
Q:能不能从男性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你觉得男性需要成为女权主义者?
A:我觉得很多男性可能从男权制度的广泛受益者角度时常认识不到性别不平等对男性的压迫面。比如男性平均寿命要短于女性,男性被社会要求要充满阳刚之气,要为他人负责(赚钱养家),不能显露出过多情感等,这其实也是对男性束缚。
再比如,畸形的直男单身人数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男性必须先有车有房有一线城市户口才能和好姑娘结婚,这不仅对男方的生活压力有负面影响,也在固化女性在婚姻中的形象(即女性是可以用商品交换来的财产)。
&印度需要女权主义&&因为我不需要社会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女人,你的身份该由你来决定&
图片来源:Pinterest
在采访的同时,我在橙雨伞后台征集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收到了许多读者的分享。
女朋友们这样说:
@阿猫:我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和我在一起之前,他是一个认为&靠老板不如靠老公&的男孩;而现在,受我的影响,他开始向身边的男性朋友科普什么是&直男癌&,什么是&厌女症&。有个愿意为你改变的男朋友,真的很好。
@&默:有男友,交往四年多了。和他聊过女权,差不多他也是一直看着我的学习女权主义相关的知识,也会和我一起看书,看相关的论文。他很支持我,我觉得他也是个女权主义者,因为记得有句话说,凡是支持男女平权的,都是女权主义者。
@流沙虾仁包:我有男朋友呀!嘿嘿而且也是一点点见证我走过来哒。他就是一个受到很好教育正直而且尊重女性的男人(而且对自己要求比较高,颜值也不错也有在健身)。所以我俩相处的很愉快,我不会用男性的压力要求他,他不会用男权的责任来要求我。总之是一个相处起来非常非常愉快的好男人!所以说女权主义者反对男人的话,根本说不通,我们女生恶心的只是直男癌虐┒眩5淖鹬乇鹑说暮媚腥宋颐浅不栋
&真正的男人都是女权主义者&
图片来源:Pinterest
@我是猫:以前的男朋友大我三岁,因为我谈的第一个男朋友是骗我的一直接受不了,嫌我不是处女,即使如此,也和他坚持了3年。这三年,他读研,我上班,我俩在一起时候的花销基本都是我出,可是临近他毕业,他去另外一个城市面试,路过我在的城市,我让他去看一下我父母都不肯,这一刻才领悟到什么叫死心,找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确实是可悲。后来还是分手了,和他一起的那三年到了后期每天晚上都会哭,应该已经有些抑郁症了。
后来就找了现在的男朋友,他并不介意这些,反而非常珍视我,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没让我做过饭,平时吃东西都是按我的口味来,已经准备10月份结婚了。其实什么是女权?自己的事确实没想上升到这么深刻的角度,但是觉得,女孩子就算宁可单着还是等个爱自己的吧了。还有一点,人们总是告诫女孩要保护好自己,却从来没人告诉男生不可以伤害女孩,甚至往往女孩被伤害过都能成了女孩子的错,确实是接受不了这个观念。
@绿墙山:我在看张爱玲写的小说的时候我前男友居然说:&切,女人写的东西&,然后和我说女人不结婚再怎么怎么样都是零,在我大一没有接受女权还向往着玛丽苏的时候他居然说如果结婚了他希望我放弃工作在家带小孩。这种人,我做了全职太太就会被他天天欺负,现在想起来他真的是无比歹毒的一个人,现在幸好分手了。
&所有男人都该明白:女性穿得少不代表你可以侵犯她&
图片来源:Pinterest
@匿名用户:我还结婚了呢,我还是结婚以后才成的女权主义者呢!而且我还夫妻恩爱生活幸福日子过的强过绝大部分夫妻呢!我和老公都是性格叛逆,从来不在乎外人眼光,赶追求自己梦想的人,一拍即合,网恋结婚,认识十年结婚八年,敢怼逼婚(虽然结婚了但是不喜欢老人办婚礼所以就是不办),敢怼逼生(现在老人没一个敢提让我们生孩子),而且因为是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谁都没辙,合作无间,完全能逐个击破。
(小编OS:好了好了,这碗狗粮我吃了)
&我需要女权主义,因为我不想要听到别人对我说&拿出点男人的样子&&
图片来源:Pinterest
@樱花雪A:有(男朋友)。会(讨论女权),而且是经常。他自己也是(女权主义者),所以他很高兴,也很自豪。嗯&&比如说一些女权主义的书籍和作品我们会互相推荐,有时候会一起看。具体上,身材,服装,行为,国骂,婚姻&&这些在社会中总是存在着的现象和约束,我们会主动提起并且获得一个一致的结论。
比如说,男生也可以穿粉色和裙子啦,高跟鞋的不方便和一些危害啦,影视剧中存在的对女性形象的偏见。&嫖& &娼& &奸& .......很多字都是女字旁,这样体现出的某些色彩之类。关于酷儿理论,福柯,李银河这一类都很喜欢而且也会去看相关的书和研究。可以说&&女权主义和性少数平权这些事情对我们影响真的挺大的&&无论是经历还是感情。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信赖和爱着对方。
@顾澜Aoihime:我刚到30岁,一儿一女。但正是莫名其妙踏进婚姻之后,我渐渐成了女权主义者。因为我想让那些像我当年一样年轻且未经世事的女孩知道,她们所拥有的自由与力量比她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女人什么也不欠你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魏太太:我老公的许多观点很不能被老一代接受。比方说他觉得女的不一定要结婚但是性生活质量很重要,男的女的结婚前都应该多谈谈恋爱多和不同人上上床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逢出现某女穿着暴露被骚扰等新闻,他都会说新闻三观不正,人家怎么穿是人家的自由,真正该谴责的是那些伸出咸猪手的男人。
他给我充分的自由,不给女性设限,从来不觉得女人就该如何如何。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碰到他。
男朋友们这样说:
@匿名用户:不提了。本人男,一次在知乎写文章指出有些玩笑是性骚扰,被说&生活中肯定没有女性朋友&。事实上已经结婚多年,我们俩都是女权主义者。
总之目前作为男性,被人发现竟然是女权主义者,大多数人还是会表示奇怪,不理解,甚至恶意揣测的。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越多,男性承担的不必要的责任就越重。尊重女性选择的自由,也是给男性争取选择的自由。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也是为男性争取更多的权益。女权就是人权。这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小编OS:这位朋友说得太好了小编重点都画不过来了!)
@廖寥无几的松鼠都死光了:我是男生,我也不确定我是不是女权主义者,但至少自己还未做到。从小生活的环境是女性偏多,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也看得太多在我看来是女性得不到尊重的事情。而使我关注女性权益的契机是,每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里就会跟我说:&你是哥哥&、&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孙&,我不甘,于是我去反思这到底是怎样回事。
前段时间,和一个颇久不见的朋友约会,她孩子已经一岁多,是个男生。聊到她当初放弃工作全身心照顾孩子,她说了一句&如果我生的是女儿,我才不会花费这么多心血,直接把她扔回去给我妈照顾就算了,女孩子学这么多干嘛,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在我面前的朋友,也正是一名女性。这句话让我更笃信要去关注女性权益的议题,必要时要站出来发声。我还没女朋友,但如果我女朋友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会和她携手同行。缘分相遇已经难,思想共鸣更难,我相信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伴侣。
&赋权女性并不可怕&
图片来源:Pinterest
@京:作为男性女权主义者,我没有男朋友。倒是挺想说一下我是怎么如何在女权道路上启蒙的,因为有时候会有人疑惑你一个男生为什么要支持女权,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爸是农村长大的,难得考上了大学,遇到了我妈。俩人挺恩爱的,只不过我爸受传统影响比较重,比较大男子气概。我妈有时会向我&诉苦&,有时我目睹他们的争吵的时候也会站在我妈的角度考虑问题。便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不公平。这应该算是我对女权最初步的感受与女权思想在我头脑中最初步的萌芽吧。上大学后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
我记得一位男性女权主义者说过一句话,具体说的什么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我为什么要支持女权主义?为了让我的女儿将来能在一个更公平的社会生活。&我想确实是这样的,作为男生,我希望我爱的女性们能生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能避免各种不应受到的歧视。这就是原因吧。
最后,想用采访者XZ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
&对我本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女权主义所倡导的性别平等是有完整的理论支持和强大的逻辑链接的,也就是说,它是本质上的一种&善&,在最平常的语言中,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就是做一个善人,其实无关是男是女。&
嗯,说到底,不过是那一份善良罢了。
这份善良,让你的妻子不因为已婚未孕而丢掉本该收到的公司offer。
这份善良,让你的母亲能够不再需要和你等姐妹窝在沙发上吃饭,而是能大方地走上桌来。
这份善良,让你的女儿尽情追寻自己的理想,不再因为害怕成为&剩女&而阻碍了脚步。
而你,也因为这份善良,不用每时每刻成为&男子汉&,你可以歇一歇,可以放肆地哭,而不必担心被说&娘娘腔&。
这些份善良,组成了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
一个真正到男人不会害怕平等,
我相信你一定也是。
插画设计:shing
文章配图来源: Pinterest
本文来源:橘子娱乐 责任编辑:朱雪丽雅_NQ6789
成功三部曲
花园生活概念营造专家,打造一体化欧式,美式,中式花园生活。
通过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
北京亿兆未来宽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内领先水平的光纤传输、数
深圳市耀迪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机电产品的开发
宝莹化工(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香港1956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是世界上顶级的涂
Sonhoo推广
Sonhoo &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法律声明 隐私声明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官员级别划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