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企业强迫员工加入钉钉带病坚持工作,怎么办?

宣传“带病坚持工作”的思维方式应当改变_学习时报
宣传“带病坚持工作”的思维方式应当改变
看到日《新京报》A06版发表的一条不显眼的消息《北大教授孟二冬带病援疆》,我感到心颤。这类事情让我第一次感到心颤的,是90年代读到的关于好法官覃彦的通讯。通讯报道说,他每天拖着沉重的病体坚持上班,一步一步地爬上他的位于四层的办公室。在那时的氛围中,反对宣传这样的典型还比较困难,人民日报头版的“今日谈”在该报全文发表赞扬覃彦的长篇通讯的同时,温和地责怪覃彦的领导:看到覃彦如此艰难地每天爬楼上班,为什么不能把他的办公室搬到一层呢?此后,这类宣传有所减少。几年前,覃彦病逝。 这次又看到同类的报道,就需要罗嗦几句了。我们的传媒所报道的典型人物的事迹确实感人,但是很多不是病着就是因为带病坚持工作而逝世了。在以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下,这种精神曾经鼓舞着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度过了很多难关。然而,我们早已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并且朝着法治社会发展,关于典型的认识模式和宣传典型的思维方式应该换换了。这次关于北大中文系孟二冬教授的消息说,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带病坚持工作,以致倒在讲台上,后确诊为恶性食管肿瘤。近一年来,他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然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我国正在朝着法治社会的目标发展,根据劳动法,职工有劳动的权利,同时还有休息的权利。职工生病了,他就应该休息,如果由于鼓励带病坚持工作而发生问题,他所在单位的领导要承担责任的。劳动权和休息权也是人权,我们不断地表彰带病坚持工作,给外界造成的是我国不尊重人权的印象,怎么可以在人家生病的时候鼓励坚持工作呢?和平时期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忽略这个问题,即发生突发性的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险情,因为情况紧急,只要能上的就要上。但在平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思维的方向不是鼓励当事人,而应是追究领导者的责任,为什么不能保证自己职工的休息权利?这是在教育界,带病坚持工作似乎对社会不会带来其他问题,若是在生产企业,消费者知道自己消费的产品是职工带病坚持工作生产出来的,还敢消费吗?特别是食品企业。即使是工业企业,例如生产汽车,如果购买者知道他买的车子是一群病人制作的,会买吗?健康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不言而喻的前提。当然,我们会说,这并非提倡带病坚持工作,而是提倡学习他们的精神。确实,鼓舞当事人带病坚持工作的那种顽强意志是感人的,然而我们所提倡的“精神”怎么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呢?长此以往,人们不能不形成一种认识的偏差:只有干到有病不下岗的份儿上,才够得上表彰的层次。根据现行法律,发现这样的问题,在肯定当事人精神可嘉的前提下,首先要对他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问责,为什么不能保障这样优秀的人物的休息、养病?而关于公开表彰的标准,其规则必须变化,要让人可学、能学。如果号召学习的对象不是病得起不来就是活活病死、累死,谁敢学啊?其实,宣传中坚持锻炼身体、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做出很好成就的教育界的典型,至少在北京市的范围内我就看到过,只是不够“潜规则”中的所谓典型人物的标准吧。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日)带病坚持工作应适可而止
昨日,一组冠名《红绿灯罢工,交巡警拄拐杖执勤》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引发不少读者转发点赞。新闻主人公,是重庆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龙山大队副大队长汪春华。面对重庆晚报记者,汪春华有些不好意思:“正常上班,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红,不晓得该说什么。”(腾讯新闻 11月10日)
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其中若能再加上些人性的成分,这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若完全抛开一切因素,单纯的追求“出满勤、干满点”,笔者认为,那也是对敬业的一种误解。
俗话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病不休息、不治疗,身体拖垮了,什么工作也干不成了,这是最通俗的道理。如果你的工作性质是做办公室,简单的处理文字等,那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度的坚持工作是可以的,但是诸如新闻中的主人公汪春华,他是一名交警,需要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指挥交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工作强度都很大,更何况像他这样刚出院、拄着拐的同志?笔者认为:如果他听从医生的建议继续休息,那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满血复活,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可是哪怕只是一天这样的带病工作,都可能引发身体的强烈反抗,结果可能是更长时间的休息所弥补不了的。所以说,带病坚持工作要视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单纯的为了坚持而坚持就失去了坚持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可能他们的岗位设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一个就无法运转。笔者认为:如果某个岗位离开了某个人就无法正常工作,这是体制的悲哀。如果某个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继续工作,那也是体制的悲哀。如果某个人在特殊时期还不断的加班加点,这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能力太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评价医生带病坚持工作? - 知乎137被浏览19064分享邀请回答/r/fD92bpLE_s_FrdYN92pu (二维码自动识别)274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带病坚持工作事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带病坚持工作事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带病坚持工作岗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带病坚持工作岗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强迫入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