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法新闻记者者个体层面 预防虚假失实新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第6章新闻伦理防止虚假新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第6章新闻伦理防止虚假新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最新)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pdf
文档介绍: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是新闻的生命。( )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原则。( )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不符的报道。( )
A.受众需求
B.广告主的需求
C.媒体的需求
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
赢得信任的能力。( )
C.广告公司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
A.新闻数量
B.新闻真实性
C.新闻时效性
D.新闻趣味性
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A.新闻从业人员
B.广告公司
7.记者通过来让公众认知。( )
A.新闻报道
B.个人魅力
C.所在媒体
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的损害。( )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的关系。( )
A.此消彼长
B.相互促进(促退)
C.相悖 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层面的虚假新闻。( )
A.新闻知识
B.新闻采写
C.新闻编辑
D.新闻伦理
11. 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
A.设备方面的投入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高额的经济利益
12. 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 )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
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 )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和消费化。
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进行取舍。( )
A.个人好恶
B.媒体利益
C.广告主利益
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
约束的一种行为。( )
A.新闻工作者
B.政府管理部门
D.社会公众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
18. 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
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 )
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
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
D.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 )
A.沉默应对
B.拒不承认
C.推脱责任
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虚假新闻可以从角度来理解。( )
B.同行竞争
C.新闻伦理
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 )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D.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 )
A.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
现跨国性特点
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 )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D.虚假失实新闻在新时期有新特点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 )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D.采访不实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 )
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
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
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 )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 )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
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D.受利益驱动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 )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
B.记者应该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
D.媒体行业不需要自律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媒体机构受利益驱动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D.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 )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
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C.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D.媒体机构缺乏核实机制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 )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
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D.道德缺失,真实让位利益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
A.媒体从业者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能力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C.外部环境的改变对虚假失实新闻没有影响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
A.专业精神的培养 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C.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D.加强与广告经营部门的互动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当前位置: >>
网络新闻失实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
网络新闻失实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摘要: 新闻失实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它的产生是多方面的。 而网络的兴起, 使得新闻失实现象变得更为的严重和难以控制。 如何理解网络新闻失实际并且找 出解决的方法,并制定防范措施,便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字:新闻失实、网络媒体、网络编辑 一直以来, 新闻失实事件和失实的新闻报告不断的充斥着传播媒体,其主要 的来源是网络新闻
界。 这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其使得网络新闻相对于媒体新 闻的审核标准相对较低。 加上网络论坛的兴起,个人即可在网络上发布转载新闻 信息,更加大了出现失实新闻的几率。但新闻失实不同于虚假新闻,虚假新闻是 完全捏造的新闻信息, 而失实新闻则是建立在事实之上的,部分夸大或某些细节 不符合实际的新闻信息。一、网络新闻失实的形成原因新闻失实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无意性失实和故意性失实,无意性失实是 指:由于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导致的原始材料本身缺乏完全真实性,或是由 于编辑校队人员的工作疏忽照成的一种失实。而故意性失实是指:明知原新闻材 料与新闻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不符,却将错就错,或者抱有其它非正常的目的而 照成的失实。其原因很多,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例如某些单位利用新闻来 虚报成绩,为团体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掩盖某些实情。 而网络新闻失实还存在着诸多的原因,相比往常的报纸、广播、电视三个媒 介传播的发展阶段, 其后产生的网络媒体则具有着自身的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 分别是更新更快,强大的时效性,舆论性监督更为突出,传播范围更广。但网络 新闻虽说有上述优点, 但这些优点同样也存在弊端。在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过程 之中, 同样也会产生新闻失实的情况,甚至相比于以往传播媒介的失实现象更加 严重。 1.1 网络的“公民记者”现象引发的失实 网络具有开放性, 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信息平等的大舞台,任何人都能通 过网络对新闻事件进行转载、评论、舆论监督。换句话说,凡是参与新闻事件的 关注、转发、评论等行为的人都可以定性为“记者” ,这类人群可以称之为“民 间记者”或是“公民记者” 。这种现象有其好处,它可以完全将新闻的传播面积 扩大话,对舆论监督起到一定的有效助力。但其同时有存在着一定的坏处。美国 《费城问讯者报》的著名调查性报道记者比德尔曾经表示过, “公民新闻”确实 存在着危险的因素,因为“公民记者”一般没有审核监管,有时候会制造出一些 似是而非的虚假新闻,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民新闻”的真实性一直存在 着被质疑的状态, 其向来采用先出版后筛选的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之下难免会 出现不实的新闻。 1.2 网络的高度开放特性引发的失实 从最早的报刊到其后的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介具有局限性,其不光受 到版面和时间的限制之外,还要考虑到新闻道德、价值、舆论导向等诸多因素。 但网络媒体却是一个开放性的新闻媒介,其几乎没有传统媒介的那些限制,不管 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可以在其之上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活动。目前,网络已经成 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新闻传播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对社会影响巨大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很多网络媒介为了一时的轰动效应,谋求巨大的民 众关注度,却忽略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从而引发了失实。 1.3 网络编辑的失职引发的失实 网络编辑在网络新闻中占着重要的审核环节,一般的新闻在公布于众之前, 编辑应当对新闻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然而这种失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 些是编辑自身的非主观性失职照成的,多为编辑对新闻真实性意识的淡薄,对新 闻审核的不重视。有些则是主观性失职行为,其往往是为了某个目的,借夸大新 闻实际来产生社会轰动效应,提高新闻的关注度,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利益。二、网络新闻失实的防范措施2.1 提高公民记者的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监管体制 所谓对症下药,要防范网络新闻失实,应当从其失实产生的原因入手。 首先, 提高网络公民新闻的质量和公民记者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要加强网络公 民记者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公民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素质。同时应该 对网络新闻进行有效监管, 对于真实性网络新闻应当提倡,对于优秀的可以施行 奖励政策, 提高积极性。 对于失实网络新闻, 对社会照成严重影响的要进行惩处, 严厉打击新闻寻租和虚假报道。 用良好的监管体制,遏制网络失实新闻以及虚假 报道。 2.2 加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要加强网络媒体公信力,通过不断完善自律和他律机制,对网络新闻失 实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降低。 网络媒体应时刻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好正确的 舆论引导。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必须依赖于媒体本身的媒介制度,严格制定并 实施媒体的业内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媒体自身的社会名望得到提高。 2.3 严格实施网络编辑的审核工作 网络新闻失实的防范, 离不开网络编辑的审核和严格把关。网络编辑应当从 两个方面对新闻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其一,是从其内容上做好把关,对于网络新 闻里存在的诸如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负面因素进行严格的筛选,做好其内 容的把关。其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新闻要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加强 求实的调查和研究, 对于某些弄虚作假只求一时轰动效应的失实新闻进行严格的 把关。 参考文献:[1] [美]丹尼斯、梅里尔,王玮等译:《媒介论争》,第 160 页,北京广播学院 出版社,2004 [2]张晓雪 高珊.互联网在谣言传播中的角色及应对策略..青年记者.2011 年 3 月 [3]陈力丹 闫伊默 .试论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 .《现代传播》.2010 年3月 [4]《2010 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11 年第 1 期 [5] 盛芳.消费文化与虚假新闻――新闻失实的社会语境分析.《新闻界》.2006 年 02 期【文献原为某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已将其变为可复制编辑的 word 文档】 【长期承接类似的文字处理工作, 速快、 质高, 需要服务的请联系“企鹅” 号 3】【服务范围: 各类需要变成可编辑文字的文献、 杂志、 以及书籍】【学术期刊代发表业务】 【图书策划挂名业务】 【文章代写】 【欢迎垂询】
新闻失实的原因和对策_专业资料。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是新闻造假的理论依据,也是产生虚假新闻的重要原因。...以及对新闻失实特征及原因的分 析,都为防范新闻失实...简述新闻失实的定义、原因、现象、及应对措施 ...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失实的预防措施 新闻稿件与一般稿件的最大的...关于网络虚假失实新闻原因及其对策的思考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网络虚假...新闻在网络上 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网友盛赞女孩“心灵美”,称她为“深圳最美...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措施探讨 新闻学论文_其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措施探讨 新闻学论文_其它_...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D.采访不实 B.败坏社会道德...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 ...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 ...试论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 作者: 陈力丹 关键词: 新闻真实 本文作者:陈力丹 闫伊默 新闻真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随着我国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变化, ...网络新闻信息失实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失实一、网络环境下传统道德收到冲击 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虚拟化的特征, 一方面给网民呈现真实的自我...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发生的地点 where、发生 的原因 why 即 5W)都...陈述起来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这样,新闻再现 2 细节...浅析娱乐新闻失实的原因及措施摘 要: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 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网络新闻传播失实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过分追求速度和时效,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B.信息海量,没有办法一一核实C.明知信息的不真实性,而故意为之D.报道真实...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转载]《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
《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是新闻的生命。(C)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原则。(B)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不符的报道。(D)
A.受众需求
B.广告主的需求
C.媒体的需求
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
赢得信任的能力。(D)
C.广告公司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的基础之上。(B)
A.新闻数量
B.新闻真实性
C.新闻时效性
D.新闻趣味性
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D)
A.新闻从业人员
B.广告公司
7.记者通过来让公众认知。(A)
A.新闻报道
B.个人魅力
C.所在媒体
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的损害。(B)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的关系。(B)
A.此消彼长
B.相互促进(促退)
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层面的虚假新闻。(D)
A.新闻知识
B.新闻采写
C.新闻编辑
D.新闻伦理
11.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
A.设备方面的投入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高额的经济利益
12.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A)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
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A)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和消费化。(D)
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进行取舍。(D)
A.个人好恶
B.媒体利益
C.广告主利益
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
约束的一种行为。(A)
A.新闻工作者
B.政府管理部门
D.社会公众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C)
18.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B)
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B)
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
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
D.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D)
A.沉默应对
B.拒不承认
C.推脱责任
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虚假新闻可以从角度来理解。
B.同行竞争
C.新闻伦理
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ABC)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D.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BCD)
A.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
跨国性特点
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BC)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D.虚假失实新闻在新时期有新特点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D.采访不实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D)
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
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
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BC)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ABC)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
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D.受利益驱动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C)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
B.记者应该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
D.媒体行业不需要自律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BCD)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AC)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媒体机构受利益驱动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D.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AB )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
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C.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D.媒体机构缺乏核实机制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ABC)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
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D.道德缺失,真实让位利益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
A.媒体从业者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能力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C.外部环境的改变对虚假失实新闻没有影响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
A.专业精神的培养
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C.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D.加强与广告经营部门的互动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
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记者个人利益出发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BCD)
A.加强媒体的管理
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
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
施有。(AB)
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
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
C.与记者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
D.以媒体利益为主
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
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
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C.采编流程方面的虚假失实报道无法避免
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BCD )
A.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可不与其沟通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
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ABD)
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
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C.媒体可放松对编辑环节的管理
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ABC)
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
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
D.难以核实可以不进行核实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CD)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
B.对采访内容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
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BCD)
A.对责任人尽量从轻处理,主要从制度、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新闻从业
人员信用记录,构建一个“制度打假”的氛围和机制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C.坚持采编合一制度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C)
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
B.影响媒介公信力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
D.扰乱社会秩序
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ABCD)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产生影响。(ABCD)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ABC)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
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
D.社会秩序混乱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
表现在。(BC)
A.社会责任感很强
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D.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
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
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C.社会发展层面
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 )
A.经济利益
B.人际关系
C.个人利益
D.个人修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ABCD)
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
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
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的一
种行为。(AB)
A.自我限制
B.自我约束
C.自我放纵
D.强制性管制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ACD)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B.进一步加强媒体的自律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
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ABC)
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
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
C.规范记者的行为
D.给记者造成压力
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辑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
实性,健全三级审稿制度。(BCD)
C.部门负责人
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ACD)
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
B.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核实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
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三)判断题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X)
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X)
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X)
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X)
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X)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
被评价的客体。(√)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
可消除。(X)
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宣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X)
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
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X)
14.虚假失实新闻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
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
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
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
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
新闻报道。(√)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X)
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X)
20.新闻记者可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X)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
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X)
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
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X)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
纵容虚假失实新闻。(√)
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
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
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
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X)
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
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X)
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X)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X)
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
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X)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X)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
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
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
规化、正规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记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