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预估非税收入票据能入账吗兑现入账日数是什么意思

浅谈商业汇票贴现发展史——过去与未来
23:14:50 来源: 汇票观察 
自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以来,国内汇票市场发展迄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前辈市场研究者们普遍将中国的票据市场发展进程描述为以下三个阶段:
来源:汇票观察(ID:piaojuguancha)自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以来,国内汇票市场发展迄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前辈市场研究者们普遍将中国的票据市场发展进程描述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第一次在商行间推行商业汇票业务,之后由于市场的不健全导致了过多风险,在1988年汇票业务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摒弃。? 第二阶段:年。1994年下半年,人行重新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开办再贴现业务,在几个有限城市小规模形成了最初的民间票据市场。1996年《票据法》颁行,为票据市场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至今。1998年以来,人行改革贴现率、再贴现率确定方式,将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分开,再贴现率成为独立的利率指标,同时取消了再贴现行业比例限制。1999年6月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下调至2.16%。中国票据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票据市场处于萌芽期,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票据业务规模中贴现以及再贴现业务占了绝大部分,转贴现交易不活跃,主要原因是央行在1998年以前主要通过开展再贴现业务来刺激商业银行开展票据签发以及贴现业务,这时候基本每家银行的票据业务盈利模式都是开票后直贴,然后再转贴,赚取持有票据的利润以及直贴利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利差。这一时期的市场容量有限,银行间票据交易也不很活跃,所以在此阶段民间票据业务发展的很缓慢,规模也都不大,银行所开展的直贴模式十分单一(只有传统直贴业务模式)。发展到第三阶段时,央行为了继续推广票据的使用,陆续开办了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在内的各中小金融机构再贴现业务,中小金融机构在票据市场所占比重持续增加。1999年以前,参与票据承兑与贴现的市场主体主要局限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少数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2000年以来,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参与的市场主体逐步增加,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已开始成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02年末,在票据承兑、贴现总量中,中小金融机构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在一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票据已经成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信用工具和融资手段。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成为推动票据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市场服务者们(票据中介公司)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在这一阶段中,票据的直贴模式从原来单一的银行窗口贴现,逐渐衍生出了另一种与之并驱的模式——协议行贴现。这种贴现模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在票据中介最初出现在市场上参与业务的时候,他们的模式大多是将市场上的票据买入进行贸易背景包装后,带到银行窗口进行贴现,赚取买入价与贴现价之间的利差作为利润。由于当时的市场信息流通不广泛不透明,且每家银行的票据直贴价格相差很大,所以造成了多数企业存在有票无处贴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价格贴等烦恼,而中介通过其与银行的良好关系渠道,往往能拿到对企业而言更低的贴现率;此外,由于票据中介熟知银行对于贴现票据的背景资料要求,所以市场上银行普遍不收的融资性票据(光票)也能找到他们制作出贸易背景资料带到银行去贴现。因为以上所述的这些原因,市场上票据中介的业务规模发展的非常快,他们逐渐开始跨地域进行发展。这时候一些对商业银行间票据市场非常了解的中介想到了直贴利率与转贴现利率之间存在的巨大利差,他们找到一些急需利润的小银行进行谈判进而开展了协议性合作:银行派出一部分工作人员去中介开展业务量大的地区,以低价进行票据贴现后由中介代其联系转贴现收票行,卖出票据后协议双方再对直贴与转贴之间产生的这部分利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由银行拿大的一头。这种模式就是上文提到的“协议行模式”的基本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票据市场融资总量越来越大,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政策也比之前日益规范。而票据中介市场的参与者数量也迅速扩展,生成了红海效应,竞争者的增加使业务所产生的利差日渐微薄,从2002年的2%以上,到2012年的时候平均只剩下0.5%左右,与此同时各省的银监会也开始注意到一些中小银行违规跨地域开展贴现业务以及违规记账隐藏票据规模、偷漏税等问题的存在,开展了一系列的查处整顿,导致市场上逾半数参与中介合作的中小银行暂时停止业务,回行配合检查工作,其中不乏有行受到了监管的批评与处罚。银行开展直贴业务的规模逐渐开始受到监管,缴税也成为难以规避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市场利差进一步收缩至0.3%左右,这一利差使按照全额缴税的一部分银行难以支撑税收成本,业务开展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市场上演变出了新的直贴模式:同业户代理模式以及资管模式。1.同业户代理模式在这种模式出现之前,这些出门做业务的中小银行直贴以及转贴的业务都是通过基本户来完成打款的。基本户即是银行设立在央行管辖之下的基本结算账户,开户行一般在自己行内或者在当地人行,账户内所有的资金往来均受央行监管(业务开展则受银监监管);同业户则是指银行开立在其系统之外的其他银行的一般结算账户,在同业户内发生的资金往来则开户行对其进行代理结算,通俗来讲就是同业户内的资金划转情况仅受开户行管理,央行无法监管到此类账户的资金流转情况。同业户代理模式在市场上被广泛运用在直贴票据以及隐藏票据规模这两方面,并且同业户的合作对象并不仅仅只有中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与一些国有股份制银行签立了代理协议,定点帮助银行为其企业客户提供直贴服务,之后通过同业户打款转贴现卖给这家合作银行,国股银行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直贴避税(同业户发生的业务不在监管之下所以也就不用计入缴税范畴),以免自己直接直贴缴税后产生利润倒挂;同时通过与同业户发生回购的模式,来隐藏自己的实际票据持有规模(将自己持有的票据卖给同业户之后,再由自己回购回来)。这种模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其潜在风险也极大:(1)由于不受监管,很难知道一家同业户账下隐藏了多少票据规模,央行在统计市场货币需求量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偏差,在市场普遍大量运用此方式开展回购错配持有票据的情况下,这种偏差将很大程度上加大整个银行间市场发生流动性危机的概率(例如2013.6以及2014.11,虽然票据并非主因,但也是使危机发生后迅速发酵并扩大的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从因);(2)由于部分同业户的实际控制人为市场中介,同业户的资金划付管理不规范,存在银行间业务“打飞款”的风险;(3)经由同业户办理票据业务其本身的合规性存在很大疑问。基于以上几个风险点均已实际发生过,并且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2016年年初银监会与央行一起连发多文整肃同业户业务,尤以央行178号文提出了明确的清理方针,此后同业户模式迅速衰落。2.资管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严格来说,实际比同业户模式出现的还要早一些。该模式最早运用在已经被贴现过的票据上,银行将库存的票据资产收益权转让给资管通道,委托资管通道机构设立资管计划后对其进行投资。早期由于非标类资产的价格均高于票据,以及大部分银行的票据部没有资管投资权限,所以该模式在市场上运用不是很普遍。在2013年末到2014年初开始,逐渐有银行尝试使用这种模式来替代贴现(为了节省税收成本),具体模式为企业将自己手中的票据质押给券商等资管通道类机构,然后由银行委托券商成立资管计划并对其进行投资。但这种模式刚开始做不久,同业户模式就开始风靡市场,由于同业户模式大家更熟悉,运作更方便,成本更低廉,所以迅速替代了资管模式。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资管模式大多只能被运用于电票的出表错配(属于转贴现业务范畴,此处不予探讨)。&自今年初票据同业户模式被监管逐渐逼停后,票据市场的每日交易均量出现了几年来少见的大幅度萎缩;2016年上半年市场的主要直贴模式转变为:1.纸票基本户带行直贴模式;2.电票代理接入直贴模式;3.中介包装户直接从出票企业手中买断票据带去直贴价格较低的国股银行柜面进行直贴。1和3都是在同业户出现之前市场上即存的市场中介直贴业务运行模式,2则是有一些小银行,自己没有独立的电票系统的情况下找一些系统比较成熟的国股银行,通过按年付费的形式接入这些国股银行的电银系统,开展票据直贴及转贴业务。代理接入的电票系统有以下几个点需要注意到:a.由于是接入系统,所以一般都是通过线下来交易电票的,被接入的小微银行机构用于交易打款的账户有可能是基本户,也有可能是同业户,转贴现时需要特别注意甄别;b.代理接入电票系统的小微银行,一般只用来参与票据的直贴转贴交易,很少使用接入的系统直接开具电子银行汇票(即开票行与承兑行不同的情况),如有遇到类似票据,应提高警惕,向票据承兑行对票据开具的背景进行问询以及相关的尽调,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今年8月初的时候市场新爆出一例不良事件,事件牵涉到一家通过代理接入工行的电银系统开展业务的小银行,该小银行职员私自接入电银系统虚假开具没有授信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并将其贴先后转贴,流入银行间票据交易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此事件之后所有开设代理接入电票系统业务的国股银行均采取了针对性的业务排查措施,并且暂时停止了代理接入行的一切电票业务。至此,上述提到的模式1和2暂时从市场上消失,所有进行异地贴现的银行均撤回异地工作人员回行内进行自查,市场中介均开始采用模式3开展业务,将企业票据通过包装企业买入后直接贴现给直贴报价较低的国股银行。纵观过去票据市场的发展历史,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市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在日常贸易支付中迅速习惯使用银票,并且在社会融资性票据规模的增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其引发的风险事件也不能忽视。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中介,而不是在出现各类风险事件之后进行一律的抨击,市场监管体制的不健全以及银行内部存在的操作风险对其同样负有不可逃避之责任。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各种监管措施都明确指向停止同业户继续开展票据贴现业务,而下半年票交所的筹建以及网传其配套的管理细则的内容出台都显示管理层比较有针对性的要消灭“在监管视线之外的票据贴现业务以及票据转贴现规模”。从这一点上看出去,传统的票据回购消规模业务将不复存在,银行所开展的所有票据贴现业务以及转贴现业务都将“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被统计入票交所系统之中,哪怕同业户开展贴现业务进行的再低调,须知拔萝卜带出泥,如此情况将对同业户贴现市场造成比较大的打击。由此推断,以后除了上银行直接进行柜面贴现,票据带行的情况还是会存在,只不过没有以往如此泛滥,出来开展票据贴现业务的银行所具有的特点可能包括:1.基本户办理贴现转贴现类业务;2.在直贴需缴的税务费率上或享受地区减免政策;3.选择直转贴利差巨大的票据资产进行操作(如商票)。从非传统票据业务模式角度来看,今年的机遇会比较多,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讨论。首先,当买入票据的资金方为银行时,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很多银行都用资管的模式来投资票据,甚至进行期限上的错配,但其实直贴同样也能利用资管模式来进行替代(具体模式上文提到过)。目前银行持有的票据资管中,投资标的多数为转贴现票据的收益权,还有一小部分是未直贴票据的收益权,前者为银行买入转贴现票据后将收益权转让给资管通道成立资管计划,后者则是在银行的主导之下,企业直接将票据转让给资管通道成立资管计划后投资。这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进入过银行间的转贴现流通,后者则跳过贴现流程直接被银行投资持有,也就是说,如果新的票交所系统对未贴现票据的质押情况不纳入登记管理范围的话,则有可能会干扰到票交所对于企业票据融资总额的统计结果偏小于实际发生值。此外,银行进行票据贴现以及转贴现一般采用的授信占用方式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银票占用承兑行授信、商票占用企业授信的原则来进行的,但是在资管情形中,如果该票据资管是券商主动管理型,那就会存在资金行占用券商在本行的授信额度开展业务的可能性,不排除会有银行在买入小微银行类金融机构承兑的银票或者买入商票的时候利用这一模式特点。再看目前在市场上相对小众的票据ABS模式,在已经成功的两单模式中,所选资产均为商票,从业务流程设计上看,票据均由企业委托银行转让给券商,其中一单为企业全额保证金担保,另一单为发起行对商票承诺全额保兑。虽然这2单标志着票据ABS的创新成功落地,但是从整个的业务流程上来看这些模式都还不具备普遍可操作性,很难复制坐大规模,发展条件尚未能成熟,可作为一个探讨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再看当资金方为非银机构(如互联网金融平台等)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社会资金的募集成本年化基本都高于6%,一般情况下其资产投向不可能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目前年化均低于3%水平),而会选择市场贴现利率较高的商票来进行配置。在当今市场大数据信息公开化程度极高的态势之下,可以预测很大概率会出现一些机构,依赖其庞大的数据源以及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或能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通过大数据来对企业进行分析掌握企业真实财务情况的风控系统(就如阿里的个人信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一样,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统计绘制出企业信用画像,根据其运作特点对其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方便投资人准确判断并控制风险的发生情况)。比起银行的传统的尽调批授信的模式,这种通过市场公开的真实数据来对企业进行风险评分以及动态观测的方式显然更具有安全性。结合目前大数据应用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情况,近几年这种设想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一旦有任何一家机构能掌握并开展运用这种技术,那未来商票的市场将有飞跃式的发展,而不再停留在目前这种流通难、融资成本高的境况中。票据的买方也会更加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银行参与,现下还有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大型集团资金方都在观望想要参与进来,一旦风控问题得以解决,相信这些资金方都会争相涌入市场投资票据资产。而从政策上看,国家目前也发表态度希望金融机构要更多帮助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的融资,作为实体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贸易支付工具,商票或将迎来与过去的银票一样的黄金成长期。银票高利润时代基本已经宣告谢幕,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总会去不断寻找还有什么资产能够去代替曾经银票的位置。如果盈利模式的创新已经难以拉动这架大马车,那对资产进行更换就会成为目标首选。在票据业务的发展问题上,我们可以很确定眼前遇到的阻力预示的绝非是终点陌路,而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的转折点。
本文来源:汇票观察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新闻资讯NewsCenter
会计实操Accounting Practice>>>>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操作具体流程(超详细)
  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贴现是指票据(如汇票、本票等)的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而取得资金的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下面,我们重点来讲讲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吧!
  一、贴现业务受理
  1、持票人向开户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市场营销岗位客户经理根据持票人提出的业务类型结合自身的贴现业务政策决定是否接受持票人的业务申请。
  2、银行客户经理依据持票人的业务类型、期限、票面情况结合本行制定的相关业务利率向客户作出业务报价。
  3、持票人接受业务报价后,银行正式受理业务,通知持票人准备各项办理业务所需的资料。其中包括:
  &申请人营业执照副本或正本复印件、企业代码证复印件(首次办理业务时提供);
  &经办人授权申办委托书(加盖贴现企业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私章)
  &经办人身份证、工作证(无工作证提供介绍信)原件及经办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贷款卡原件及复印件;
  &加盖贴现企业财务专用章和法定代表人私章的预留印鉴卡;
  &填写完整、加盖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私章的贴现申请书;
  &加盖与预留印鉴一致的财务专用章的贴现凭证;
  &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正反面复印件;
  &票据最后一手背书的票据复印件,填写《银行承兑汇票查询申请书》,由客户经理持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和填写完整的《银行承兑汇票查询申请书》交清算岗位办理查询。
  4、清算岗位根据承兑行确定的查询方式,属本行的在系统内网上查询,属他行的填写银行承兑汇票一式三联查询书,通过交换向承兑行查询票据的真实性。如承兑行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的,市场营销岗位客户经理则需另行填写特殊业务划拨申请书,向承兑行所属系统在本地的分支机构支付每笔30元的查询费用委托查询。
  5、收到会计结算部门提供的承兑人查复书后,市场营销岗位换人进行电话复查,核对汇票的票面要素,复查无误后通知贴现企业,持贴现所需的资料和已背书完整的承兑汇票前来办理业务。
  6、首次办理业务的贴现企业,需持开户资料(申请人营业执照副本或正本复印件、企业代码证复印件)至银行会计部门办理开户(临时账户)手续。
  7、客户经理进行票面初审,检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是否完整;审核完毕后客户经理填写票据收执,陪同客户将银行承兑汇票移交给票据审核岗位;票据审核岗位在核对票据原件和票据收执后,在票据收执上加盖收讫章,交由客户保管。
  8、客户经理对客户提供的票据交易文件进行初审,客户经理填妥《商业汇票贴现申请审批书》并签字,负责电话查复的客户经理在电话查复一栏中签字。营销主管进行复审并在审批书中签字确认。如有特殊情况,则需客户经理在特殊事项说明一栏中注明,并由营销主管签字确认。营销主管复审完毕后,客户经理交各项跟单资料至风险审核岗位,并办理交接手续。
  二、资金申报
  客户经理测算业务资金需求,提前向资金营运部门申报预约资金。
  三、票据审查
  票据审核岗位对贴现票据进行票面审查。审查完毕后,及时通知客户经理票据瑕疵情况和退票情况,由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商量对瑕疵票据是否出具说明。票据审查岗位在审批书中签字。
  四、票据交易文件审查
  风险审核岗位对票据交易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查,并对企业贷款卡进行查询。查询完毕后,及时通知客户经理票据跟单资料瑕疵情况和退票情况,由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商量对跟单资料瑕疵的处理方法。风险审核岗位在审批书中签字。
  五、数据录入、贴现凭证制作
  客户经理在票据业务系统中录入贴现业务数据,并打印制作贴现凭证。
  六、复核利息,计算实际划款金额
  票据审核岗位剔除因票面因素和跟单资料因素无法办理贴现业务的票据后,对剩余的票据根据交易文件审核后均合格的票据的贴现凭证、经有权人签字确认的申请审批表等进行利息复核,并计算本次业务的实际划款金额。票据审核岗位在审批书中签字。
  七、签批
  客户经理将已填写完整的申请审批表交授权签批人或最高签批人签批。
  八、合同盖章
  客户经理填写用印单,将已填写完整的贴现协议书同已签批的申请审批表交风险审核岗位盖章。
  九、支付流程
  客户经理将依据填写完整并经过最终签批的申请审批表和贴现协议书一并提交资金调拨岗位,资金调拨岗位根据交易合同上的户名、开户行、账号及申请审批表上的实际划款金额填写资金调拨通知书。
  票据审核岗位向客户收回已加盖转讫章的票据收执,清算岗位根据资金调拨通知书填制会计凭证,并向客户划付资金。
  十、业务办理完毕后
  客户经理将已加盖转讫章的贴现凭证第四联和一份已填写完整的交易合同交给客户。
  十一、信贷台账登记
  业务办理完毕后,由风险审核岗位负责信贷台账的登记和到期收妥资金后销账的工作。
  推荐阅读:
  在家随时掌握最新全国会计证报考时间 ,查看赠送2014应试密题!
  全国初/中级职称考试最新动态,错过报名机会=放弃升职加薪。为了升职加薪,
  你适合做会计吗?你决定好做会计了吗?赶快来测测你对会计行业的适应度吧!准确度达99%!
网校赠送含有:会计基础全套课程详解& 出纳实战课程全套 即学即用,
一堂会计课,一段精彩的会计人生经历。
你还在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做会计、学会计吗?不妨来获取仁和赠送的价值600的在线课程,
1、可以对会计学习有更多了解,为未来学习做好铺垫;
2、可以通过听课来鉴赏仁和实战教师的教学水平!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24小时专线:;(李老师,唐老师);
  2、仁和会计全国热线:400-;
  3、您也可以直接加我们客服QQ在线了解详情:&。
版权所有 (C)
武汉荣昌仁和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27-&&鄂ICP备号-1银行票据业务急刹背后 票据贴现流入股市或非个案
作者:肖君秀
  和(,)分别曝出的39亿票据案和近10亿票据承兑案令票据业务处于风暴眼中。
  银监会对该业务收紧,2015年12月末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本报记者了解到,银行正在紧急自查,目前部分大行已暂停相关票据业务。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称,通过票据贴现余额与上证指数的对比,发现有强烈的正相关性,票据贴现进入股市估计并非个案。
  2015年票据贴现余额暴增,从2014年的2.5万亿元增至4.5万亿元,几近翻倍,其中部分资金间接进入股市,股灾亏损后导致无法偿还,监管收紧又反过来影响市场,违规资金只能平仓脱身。
  票据险情
  中信银行是今年第二家爆发票据风险的银行,1月28日,中信银行称,经核查兰州分行涉及风险资金金额为9.69亿元。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本行正积极配合侦办工作,加强与相关机构协调沟通,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
  此前,农行公告其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涉险金额为39.15亿元。两者加起来风险资产近50亿,拉开了银行票据业务的警报。
  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称,票据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最后被玩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
  中小企业或票据中介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将资金从银行融出之后投向了何处?一位城商行深圳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融资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类,如银行理财、货币市场等,进入股市应该比例很少。
  去年12月末,银监会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 [ 号),称在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相关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审慎行为,对票据业务的七大风险作出了提示。
  银行收到上述通知后,2016年开年即进行紧急自查,本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大行暂停票据业务,这给市场造成了流动性压力。因为票据是中小银行融资的主要工具,大行一收紧票据融资,资金便紧张。为了缓解年关资金需求,央行本周净投放5900亿元。
  票据利率出现上涨。(,)数据显示,三年和五年期AAA票据收益率分别上升6.5和5.6个基点至3.03%和3.26%。此外,珠三角票据直贴利率、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票据转贴利率均上升10.5个基点,分别涨至3.60%、3.55%和3.50%。
  杨荣称,银行票据业务收紧给银行及市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产将提前出售,相关违规资金犹如惊弓之鸟,为及早平仓脱身或提前卖出相关资产,“股市、债市可能因此面临短期资金外流。”
  他认为,票据出风险的银行利润将会直接受到影响,银行自查需一段较时间,其间金额较大的黑天鹅案件或逐渐暴露。其还认为,监管高压叠加年底信贷冲量完成,2016年一季度票据贴现业务预计会显著下降。
  变异路径
  农行和中信的票据风险,还在立案调查之中,资金去向尚未正式公布。
  有市场传闻称,农行票据的银本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某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而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分的账上,而是非法进入了股市,由于股价下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
  作为有融资功能的企业结算工具,票据业务是如何异化成一种融资业务,且杠杆不断放大的呢?
  票据贴现业务原本较为安全,当银行开票时,按企业信用程度收取不同比例的,比如低的50%,也有可能100%。这些保证金便可以算作银行的存款。当企业在A银行拿到票据后,到B银行去贴现拿到资金,这些B银行一般都是信贷额度过剩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
  王剑举例说,一家企业找一家银行融资,但该银行没有信贷额度了,“但你只要存个200万元,我可给你开个400万元的票据(期限半年),你拿去隔壁那家银行贴现,可拿到388万元。”
  王剑称,票据业务要有真实贸易背景,但一些企业并没有真实贸易,一些票据中介便进入帮助企业伪造单据。企业又得掏出一部分费用。整个过程,开票银行、贴现银行、票据中介都在吃肉,只有企业是不停割肉。
  “理论上,票据中介也可选择重复上面的动作,拿这资金继续收票,继续卖给银行。理论上,他可以做很多次,提高周转,把杠杆放到巨大,玩的就是心跳。风险在于如果央行,利差倒挂了,亏损的是利息,但如果周转次数太多,总的利差损失巨大,那么中介就只能跑路了。”其称。
  王剑分析,票据融资的风险在于,银行多种考核指标活生生把票据这种带融资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玩成了纯融资工具,功能严重异化。此外操作环节需要手工处理,并且有中介参与,存在监管漏洞,套利模式逐步向高风险升级,甚至演变成违法犯罪。
  央行公布的截至2015年12月的票据融资数据是4.5万亿,市场认为这个数字或并不完全,真实规模远不止这个数字。
  现在的问题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资金进入了股市?平安证券最新分析报告称,承兑汇票总计为10万亿规模,其中未贴现票据规模5.5万亿,贴现票据4.5万亿。在银行表内的除了贴现票据(算作贷款)以外,最大的涉及票据业务的科目为买入返售。相对风险较大的是银行通过买入返售业务进行的票据交易及资金拆借业务。
  平安证券认为,从资产配置来看,票据融资的资金流向仍以较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为主,涉及到权益类的部分较少。
  实际上,进入股市的这部分资金,通过半年多时间三轮股灾袭击,该平仓的也都已差不多,亏损还不上钱的中介或企业,银行开始采用手段追讨。
  平安证券根据数据进行估算,目前涉及203号文7类违规业务的买入返售票据规模大约为1万亿,已较2013年高位有明显回落。那么票据市场降杠杆的过程影响会持续多久呢?“一般由于票据的久期在3-6个月,因此影响也大约会持续1-2个季度。”该报告称。
  有消息称,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元票据风险事件相关涉案人员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涉案资金及票据也已被冻结,警方正对案件加紧侦破。
  近年来,票据业务风险事故频发。王剑认为,治标的办法是票据业务电子化,但近年推行效果不理想,原因主要是受既得利益者阻挠;治本的方法则是铲除导致票据业务异化的土壤,合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纠正对银行各种过时的监管和考核。
(责任编辑:郝运 HN064)
01/30 01:1001/29 16:1301/29 15:1601/29 10:1001/29 09:0101/29 08:1101/29 08:09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收票据的入账金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