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总统共和制(宪政联邦共和制立宪制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君主立宪制、农奴制、共和制、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分别是什么?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又怎么区分?
_我就是林楠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首先从生产力的范畴进行划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农奴制属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广义定义其次,我们进行详细的说明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前提之下的政治制度它的本质是政治权利的划分、分配与制约问题君主立宪制度就是保留皇帝、君主(叫法不同),但是他仅仅是国家的形象代表,并不掌握实在力,实在权力在议会的手中,议会分上、下两个院(叫法不同),分别由间接选举或全民普选产生议员,代表所有的公民行使权力共和制是定期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政府机关、议会、法院等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共和制里又有细的区分,但是其本质上就是各种政治权力的协调与分配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政治权力分配问题农奴制是一种封建经济制度,土地拥有者(地主)通过一种畸形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奴隶进行终生压迫与剥削,手段就是收走大部分的农产品以及地租,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并非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两种社会制度,其本质区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是剥削少数人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会走向光明的……其生产资料前者属于少数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剥削工人与劳动者,后者生产资料属于人民群众,属于公有制资产阶级是一个阶级范畴的概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阶级,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二者不在同一范畴内,应该不会搞浑的以上的所有观点仅仅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派,不一定正确,学政治和历史思维千万不能局限了……都是手打的 有事就再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当前位置: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题十六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复习指导】1.对于本模块的整体知识体系,可以用“一种民主思想、 多种民主模式”的思路整合概括:(1)民主思想:指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权、民主思想,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具有普遍性。 (2)多种民主模式:世界各国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本 国的国情形成了
多种民主政治体制。课文主要涉及的有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等。任何模式都体现了民主的价值观,但是都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忽视各国国情,否定世界政治模式的多元 化是错误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模块的指导思想。2.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完整的历 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概念之间的差异。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评价。 (2)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运动的基本特点。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及国 统区人民和平民主运动的基本线索及其特点和影响。 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1)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2)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 (3)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2.卢梭: (1)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平等,不仅追求法律上的平等,也主张 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2)为了实现平等,主张建立新的人民主权的政府。 【特别提醒】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 影响;卢梭的“主权在民” 学说,被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 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 而且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17世纪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大抗议书》: (1)内容: ①谴责封建暴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要求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2)特点:反映出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本质特点。 (3)影响:①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②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2.革命经过: (1)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内战开始。 (2)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军人克伦 威尔等掌握了国家政权。 (3)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 体。 (4)光荣革命:1688年,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 【特别提醒】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结成封建王权的反对派,要求国王遵循议会提出的要求。议 会与国王的关系的实质就是专制王权与立宪王权的问题。 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美国《独立宣言》:(1)思想主张:继承了洛克的平等与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体现了主权在民及人民革命权利的 理论。(2)历史意义:①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 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②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并对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具 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1787年宪法和共和制的确立 ①基本原则:共和制、三权分立、分权制衡、联邦制。②影响:实践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许 多国家所效仿。 2.法国《人权宣言》: (1)基本思想: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 民主权理论。 (2)历史意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②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对亚洲和中国的革命产 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巩固新生政权,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护革命果实。(2)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主 权在民”原则;规定了国家政体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 实施。 (3)影响: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宪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②中国宪政史上重要的一页,推动了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特别提醒】《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而《人权宣言》重在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 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述。尽管两者都强调天赋人权,但《人权宣言》所规定的“人权”比《独立宣言》更具体、更广泛,也更具有 普遍性,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广。 四、法国共和制建立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1)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3)“热月政变”后成立了督政府。1799年11月,拿破仑?波 拿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1)变迁:①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建立军事独裁政权。 ②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③1830年七月革命后建立大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 ④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⑤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对内独裁专制。⑥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1875年宪法》,共和 制得以正式确立。 (2)认识:①共和制度的每一项革命成果都是同封建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 产物,不是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②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个漫长的过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 【特别提醒】法国大革命中建立的民主的政治制度是同封建专制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产物,而不是同封建专制势力妥协的结 果,更不是封建势力的恩赐。其民主政治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 决定了法国大革命一步一步地走向高潮。 五、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康有为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诠释“三世说”,坚持渐进改革和君主立宪;梁启超强调兴民权,提出 “新民”思想。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 (1)1911年10月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3)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袁世凯实行专制并企图复辟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孤立顽固势力,争取抗战的胜利。(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政 治,为新中国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经验。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 协定》;1946年初,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赢得了主动权。 (2)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国统区反对国民党政府独 裁的人民民主运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进程。 【特别提醒】康有为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孙中山的思想则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启蒙 思想。他们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 的民主政治制度。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 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六、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英国宪章运动:(1)过程:①第一阶段:1837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起草“人民宪章”, 宪章运动开始。 ②第二阶段: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发展成独立的工 人阶级政治运动。 ③第三阶段:1848年宪章派组织第三次请愿。 (2)历史意义:①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②对英国以及欧洲近代政治民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第一国际:1864年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用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 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 3.第二国际: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以合法斗争方式为主, 展开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特别提醒】 巴黎公社前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和斗争水平的变化,主要是 因为其所处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客观环境不同以及组织水平、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在推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确立民主权利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点考向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及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典题训练1】(2011?上海单科)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 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 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欧洲君权神授思想和人民 主权思想内涵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题干第一句话中“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思 想,第二句话“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出人民主权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B、C两项能反映出一定的含义,但不全面。A项对题干的理解完全不准确。 【典题训练2】 (2012?太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 利。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 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材料二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只受根据国家的意志而建立的立法权的限制而不受任何其他立法权的限制??当立法者竭力掠夺和毁坏人民的财产或竭力把人民变成独裁统治下的奴隶时,他 们就使自己处于与人民对抗的局面,因而人民不会进一步屈从而是被迫进入上帝为所有的人提供反抗武力和暴力的普通避难所??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当他们发现立法机 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基本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思想的历史作用。 答案:(1)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 国家,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立法者违背民意,人民有权推翻并重新组织政府。(2)洛克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世界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拓展】 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思想异同1.背景:(1)相同点: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专制主义阻碍,特别是专制主 义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2)不同点:①斯宾诺莎:尼德兰革命成功建立的新政府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威胁,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督教神学统 治着人们的头脑。②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需要捍卫。 ③卢梭:法国专制统治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尖锐,启蒙运动在法 国兴起。 2.内容:(1)相同点:都提出社会契约思想,都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批判。 (2)不同点:①斯宾诺莎:提出“人性论”,主张“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②洛克:权力分立说。③卢梭:“主权在民”说。 3.影响: (1)相同点:都批判了封建专制暴政,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斗 争的思想武器,并构筑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的蓝图。 (2)不同点:①斯宾诺莎: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②洛克:分权与制衡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卢梭:为后来资 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指导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即时点评】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考查重点主要 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主张、影响及民主思想的比较。题型上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难度中等。在复习时,从民主思想家的主张入手,分析其内容及影响。 热点考向二近代的民主政治文献及法国共和制度 确立的曲折历程【典题训练3】(2012?北京文综)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 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 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 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 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②七月王朝时期④督政府时期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注意法国大革命中各个派别相继执 掌政权的时间。 【典题训练4】(2012?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 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 材料二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 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 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 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 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答案:(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 战争道路。(2)改变: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深化拓展】《人权宣言》的基本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 【即时点评】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近几年高考中 出现频率高。《独立宣言》的内容、《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影 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及影响都考查过,在题型上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试题的难度中等。在复习时,既要熟练掌握三个文献的内容及影响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比较。 热点考向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典题训练5】(2012?安徽文综)下图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 中人物指的是( ) A.袁世凯B.段祺瑞C.张勋D.溥仪【解析】选C。从漫画中“万岁”“民国六年”可判断该历史 事件发生在1917年,且与封建帝制复辟有关,而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排除A项;溥仪是在张勋的拥戴下复辟的,排除D项;段祺瑞并未复辟帝制,排除B项。漫画反映了1917年张 勋复辟最终失败。 【典题训练6】(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T46)近代社会的民主 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 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党内外人士选 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当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 组织问题的协议》(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 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会和 党外人士各占一半。(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国共产党争 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深化拓展】 比较分析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从来源上看,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 果。②从目的上看,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 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④从根源上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不同点:①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②革 命派主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时点评】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经常在高考试题 中出现,题型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难度中等。在高考中主要考 查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思想主张以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在复习时要以此为重点,同时要注意主张之间的比较。 一、选择题1.(2012?台州模拟)1794年7月法国大革命中热月党人发动了“热月政变”。“热月政变”在英文中一般译作“Thermidorian Reaction”。“Reaction”是当时物理学中的一个常用词,意思是朝反方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有关热月政变的叙述准确的是( ) A.热月政变是一次反革命政变B.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是历史的倒退C.热月政变是一次使资产阶级革命回到正常轨道的政变 D.热月党人的措施不得人心 【解析】选C。“热月政变”中的“反动”,并不是意味着它 是法国大革命的倒退,而是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 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 2.(2012?北京压轴试题)一位法国史学家曾经说过:“法国的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法 国新的社会生活”的措施不包括( )A.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B.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制定法律,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D.颁布新的土地法,按户分配农村公有土地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时期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相关措施的准确识记。A、B、C三项都是拿破仑建立“新的社会生活”的相关措施,而D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改 革举措。 3.(2012?安徽文综)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 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 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 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C.巩固联邦制 ) B.加强中央权力 D.保障各州的权力【解析】选B。费城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由于当时实行邦联制,地方权力大,中央政府权力小,故华盛顿当时主张加强中央权力。A项当时华盛顿反对邦联制,C项在当时还没有建立,D项 当时各州的权力太大威胁中央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领 土为22行省,包括内外蒙古、西藏和青海。这体现了( A.中华民国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B.中华民国统一了全国 )C.约法表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D.约法是当时中国的根本大法 【解析】选C。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体现了它维护领 土主权的意志,故正确答案为C项。当时中华民国并未得到国 际的普遍认可,北方还处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中,故A、B、D三 项错误。 5.(2012?合肥模拟)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据此,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 A.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B.民主共和思想 D.社会契约论 )【解析】选C。解题关键在于对题干中的“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的准确理解。袁世凯为了称帝,制造人民赞成君主立宪制的假象,也即假借 人民主权理论为自己称帝制造历史依据,故正确答案为C项。 6.(2012?荆州二模)1948年1月,民盟召开三中全会并发表了 《三中全会宣言》和《政治报告》,宣言指出:“欲实现中国 的和平民主已不可能由谈判妥协求之。我们必须粉碎一个独裁 反动、贪污腐化的政权,才能建立一个和平民主、有效能的新政权。”民盟发表这一政治宣言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党政府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和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B.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C.蒋介石召开“行宪国大”并“当选”伪总统 D.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积极谋求中间路线的推进【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的相关史实。1948年, 随着国民党对民主党派迫害的加剧及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民主党派与蒋介石政权决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纲领。 二、非选择题7.(2012?全国猜题卷)阅读下列材料:“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这是温家宝同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一段话。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 布的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有何异同。 (3)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宪法命运有何不同 及造成命运不同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两国走向民主政体的有关知识。第(1) 题主要考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较容易。第(2) 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政体的异同。第(3)题主要考查两部宪法命运不同的原因,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 答案:(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2)异:美国是总统制,中华民国是责任内阁制。同:都是共和政体。 (3)不同命运:美国1787年宪法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即被袁世凯废除。 原因:政治上,中国曾经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没 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思想上,美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中国的 儒家思想在当时依然处于统治地位;经济上,美国资本主义发 展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双重压 迫,发展缓慢。 8.(2012?许昌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 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 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条 国家权力 国民立法议会 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地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拿出纳税的收据。――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人权和公民 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目的。【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法国的民主思想及其实践。第(1)题,要从分享政治权利的范围的不同方面指出二者的区别;第(2) 题,要分别从否定土地制度及保护有产者的利益方面分别分析 二者各自的目的。 答案:(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 定的权利。《1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 (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 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9.(2012?山东文综)以下是选自日《神州日报》 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 国??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 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 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第(1)题,注意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如“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突出了国内矛盾的调和,“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突出了减少外国干涉,有利于推翻帝 制,这些是伦敦华侨认为袁世凯当上大总统能解决的问题。第(2)题,应从袁世凯破坏共和实行独裁的史实加以阐述。 答案:(1)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 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 涉。 (2)没有真正实现。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 存实亡;(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 制。 10.(2012?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文献记载表明,整个清朝时期上海至少出现过124个同乡会馆或商业行会,如商船会馆、泉漳会馆、药业会所等。1912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公共社团在中国大量涌现。1912年3月上海闸北公民会成立,声称“我们公民有权发言、讨论和处 理所有地方行政秩序,大家都不应该放弃”。9月上海南区公 民会成立,理由是在共和时代所有的地方事务都应该通过统一 意见及集体智慧和努力来办理。 ――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 材料二北洋政府()颁布的部分禁令:――《政府公报分类汇编》和《时报》 (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上海公民会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北洋政府颁布禁令的意图,并概括其反映的时代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公民会等社团的 历史作用。【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为主题,以民国初年上海公民会的出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及阐释历史 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从宗旨、功能及区域等不同角度归纳 概括;第(2)题,要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角度分析时代特征及 其历史作用。 答案:(1)以城市区域为基础,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宗旨是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意图:禁止民间社团参与政治活动。 特征: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作用:冲击了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增强了公民的参政议政意 识,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1.(2012?衡阳一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 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 票率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 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解析】本题以近代欧洲工人阶级政党的选举权及其新的斗争特点为主题,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及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立足表格信息,以政党创建时间、普选权确 立时间的早晚及产业工人占人口比重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原因; 第(2)题,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经济及工人阶级状 况的变化分析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 (1)男子普选权确立时间的早晚;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创 建时间的长短。 (2)19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马 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第二国际的推动;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理解:社会主义运动不止暴力革命一条道路。(或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 12.(2012?滨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38年8月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1943年2月,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 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材料二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对政府官员行使监督权、罢免权。1941年,陕甘 宁边区进行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 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 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人民战争,国民党统治区就证明了这一方面。而解放区 证明了另一方面,实行了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生活作了改善,就 必能实行人民战争。――朱德《论解放区战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陕甘宁边区的政治措施,并简析其 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战争 胜利是怎样实行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生活进行改善的? 【解析】本题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为主题,考查 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题,提炼材料一、二信息即可概括其措施。对于意义,要注意多角度分析;第(2)题,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争取人民斗争胜 利的措施。 答案:(1)措施:制定法规,廉政建设;成立健全监督机构; 实行“三三制”。 历史意义:提高了党的威信,赢得了群众(或抗日阶层)的拥护 和支持;巩固了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2)政治上,实行普选制度,让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和各级 政府的行政管理。经济上,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真题备用】 1.(2012?天津文综?T9)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 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解析】选D。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虽然 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由于人们思想的保守,君主 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拿破仑称帝、波旁王朝复辟、 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2.(2012?北京文综?T23)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普法战争爆发B.第二国际建立C.两德统一完成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从图中“奥匈帝国”“德国”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普法战争之 后的欧洲政治地图,时间应该是年,因为1871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完成德国的统一,故A不正确。1990年两德统一完成。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此时“奥匈帝国”已 经不存在,故C、D排除。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正好在这一时 间段内。 3.(2011?四川文综?T17)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 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漫画材料解读能力。注意时间提示“约1911年”和题 干提示可知“民智未开”的背景是清末预备立宪期间。用时间限定排除A项,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B、D两项,故答案为C项。 4.(2010?安徽文综?T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权宣言》在树立法国国 际威望方面的作用。《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 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确定 下来,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5.(2012?海南单科?T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 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另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另一方面使 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 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 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 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 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 统治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第(1)题中的主张可以直接从材 料概括,历史背景则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结合材料中立宪派的活动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 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的高涨;领导立 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 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6.(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 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 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 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 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 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解析】本题以孙中山的思想纲领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民 权思想和近代民权的实施情况。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有效信 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不难找出其相同点,如“民国之主人翁”等概括。不同之处从“五权分立”“直接民权”等进行对比分析。第(2)题, 要分析出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和目的、国民政府训政的实质。 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英美宪政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 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 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7.(2011?福建文综?T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 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 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解析】本题以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注重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从关键词“风气未开”“操之自上,则两得之”“开国会,尚非其时”等进行总结。第二 问,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存在和个人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如19世 纪末的民族危机及西学的传播等。第(2)题,相同点可从二者的 阶级立场出发,同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不同点,从材料二的信息“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 来看,谭嗣同更为激进,并主张学习法国的启蒙思想,而康有 为则主张渐进的改革,两者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 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 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8.(2010?山东文综?T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 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 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 现的。 【解析】本题以摘选谭嗣同《仁学》的部分内容为切入点考查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第(1)题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和比较。关系在材料中较为明确: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君。与之相似的应是卢梭的主权在民。第(2)题是对辛亥革命中主权在民 实践的考查。可从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及颁布法律文献等 方面回答。 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2010?福建文综?T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 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 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 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 “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问题。第(1)题,抓住材 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梁:先新民后民主;孙:可以先建立民主制度。第(2)题是观点论证题,要注意先判断观点,后进行论证。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观点不对立。理由可从二者的 阶级属性、主张的目的等方面分析。 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 民”,后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 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 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10.(2010?海南单科?T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 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 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 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 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 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摘编自《新华日报》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 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 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前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 治的斗争。第(1)题,注意材料主要提供了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的产生及其权力和地位问题”上不同主张的论述。第(2)题要从全民族抗战这一背景下分析国民参政会对民主政治发展 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答案:(1)国民党:代表由国民党最终确定,国民参政会为咨 询机构。共产党:要求建立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 (2)建立了参政议政的机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有利于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发展。 【习题备用】 1.(2012?宿州模拟)“君权神授”理论和“主权在民”理论, 作为政治理论( )A.都在强调政府的权力如何运作B.都在揭示政府的权力本质属性 C.都在宣扬政府的权力没有边际D.都在阐释政府的权力来源问题【解析】选D。“君权神授”和“主权在民”理论是资产阶级 在反封建过程中提出的,都是阐释政府的权力来源问题,都反 对君主专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2.《人权宣言》称:“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下列哪一观点与之相一致( )A.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B.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C.国家属于人民,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D.法律应从人性出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政治文献《人权宣言》提出的“人民主权”思想内涵的准确理解。由题干中“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可知,《人权宣言》体现了人民 主权原则。C项的本质意思是主权在民,符合题意。 3.(2012?浙大附中模拟)《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 的同意中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 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 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 组织它的权力”。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 ①体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②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③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的标志 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D。由材料中“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中获得公正 的权力”可判断是“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北美独立运动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①②④正确;③是斗争过程中颁布的,当时还没有取得胜利。 4.(2012?江南十校二模)李大钊在论及法国大革命时认为“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以上内容反映了法国民主理想( ①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重大影响 )②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③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推动了世界各国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引用的李大钊对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思想的评述,从中可以得出该题是反映法国革命思想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④表述不准确。 5.(2012?合肥模拟)胡适的《留学日记》载: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此观点没有认识到( )A.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B.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考查学生 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胡适认为戊戌变法再行二十年,中国就会走上富强的道路,说明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与妥协性决定着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故正确答案为A项。 6.193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激发国人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表示“基本 上拥护此纲领”,并在党内外做出了明确部署。中国共产党做出如此积极的回应主要是基于该运动(A.合乎国共两党合作方式的需要)B.符合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 C.能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符合调动国人坚持抗日的抗战精神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主要信息是 “1939年5月”,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抗日时期,需要维持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当时两党的合作方式是党外合作,没有规定必须要积极响应,A项排除。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战结束后的事情,B项排除,C项说法也不符合时间信息。 7.(2012?荆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卢梭出,以为人也者,生而有平等之权,即生而当享自由之福,此天之所以与我,无贵贱一也,于是著《民约论》大倡此义。谓国家之所以成立,乃由人民合群结约,以众力而自保其生命财产者也,各从其意之自由,自定约而自守之,自 立法而自遵之,故一切平等。若政府之首领及各种官吏,不过众人之奴仆,而受托以治事者耳。自此说一行,欧洲学界,如 平地起一霹雳,如暗界放一光明??《民约论》者,法国大革 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 ――摘自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材料二 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变法三次君权变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城市为墟;至夫路易十六,君后同囚,并上断头之台,盖大地杀戮变乱之祸,未有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大自 法肇也。――摘自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记序》 (1)依据材料一,概述卢梭的主要政治观点。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特点的概括及康有为的政治用意。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在中 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主张上的主要不同点。 【解析】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卢梭政治思想及法国大革命特点 的理解领悟,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思想家在 变革政治体制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的理解。第(1)题,要从康有 为反对革命及刺激光绪帝不要屈服于外来压力,锐意改革的用意。分析他对法国大革命特点的概括;第(2)题,要从变革方式及具体主张两个方面分析二者思想的不同。 答案:(1)卢梭的政治观点:“天赋人权”说和“人民主权” 思想。法国大革命的特点:革命进程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充 满了暴力和血腥。政治用意:对光绪帝屈服于顽固派压力,不 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发出的警示。(2)不同点:康、梁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康、梁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 政体,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康、梁主张仿效英、日,孙中山主张仿效美、法。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 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 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 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 程有何不同特点。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解析】第(1)题,争执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来,最后选择和理论原则迁移《1787年宪法》及联邦政府成立的有关史实作答。第(2)题, 依据材料,回忆美、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指出其不同 特点;其共同本质可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含义角度思考。 答案:(1)争执: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之争。 选择: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力)、联邦制、总统制。原则:制约与平衡。 (2)特点:美国:在革命后通过一系列协商(妥协)完成的。法国:经历了长期的一次次革命(激烈的斗争)完成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共同本质:资 9.(2012?山东仿真冲刺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权利方面,妇女生来是自由的,而且始终是与男人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女人和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奥林普?德?古兹《女权宣言》(1790年) 材料二――节选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女权宣言》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权宣言》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 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及阐释历史本质的能力。第(1)题,要结合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背景理解《女权宣 言》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第(2)题,要从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角度分析其实质和趋势。 答案:(1)观点:妇女应该得到与男人相同的权利。理论来源: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现实依据:法国《人权宣言》确立的人权、自由、法治等原则。 (2)主要内容:规定了基本人权,逐渐放宽在种族、性别和年龄方面对于选举权的限制。实质:美国实现由少数人的民主向多数人的民主转变。(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10.(2012?福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 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必俟学堂大兴,人才 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材料二夫议院之设,所以宣上德,通下情也。民权者,合一国之君民,上下一心者也。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 其国必废。苟复民权而设议院,则兴利除弊,雷厉风行,远至 迩安,君民惬洽,诚中国之福也。 ――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1899年) (1)据材料,分别归纳材料一、二的作者对“民权”“议院”的看法,说明其各自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对他们的看法予以简要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作者认为当时由于人民的认识程度低,还不能兴民权。第(2)题,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展开 救亡运动。 答案:(1)材料一看法:反对兴民权,认为设议院的时机不成熟。理由:民智未开。材料二看法:主张复民权,设议院。理由:有利于上下同心,兴利除弊,国家复兴。 (2)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维新改良运动兴起。张之洞企图抵制改革,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何、胡的看法表 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起到了思想启蒙作 用。 11.(2012?全国文综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民主宪政的开拓者,与他天生所具有的民主倾向和“叛逆”思想是分不开的,而这 一切皆源于他对民主、平等的追求。孙中山《在东京〈民报〉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 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 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三民主义”与孙中山宪政思想之渊源》 材料二总之,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五胡乱华以来一千多年的外族统治根本铲除;第二件, 是将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 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会,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 经了很大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是配上“进化” 这两个字了。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1)据材料一,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 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这一时期有哪些斗争推动了这两项事业的完成?(3)分析评论梁启超的上述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第(1)题属于基本知识,难度小;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提示,侧重于从政治民主革命、思想解放方面考虑,而且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例如: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第(3)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人物观点的评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分析。积极:推翻清朝统 治和君主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巨大进步,国民觉悟是推动政治进 步的重要条件。消极:狭隘的民族主义。 答案:(1)资产阶级共和国。以革命形式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 (2)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等。 (3) 肯定:认识到推翻清朝统治和君主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巨大 进步,认识到国民觉悟是推动政治进步的重要条件。批判:狭 隘的民族主义。 12.(2012?南昌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日中国,故号称专制君主国也,於此而欲易以共和立宪制,则必先以革命。然革命绝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波氏曰:共和国者,於人民之上别无独立之国权者也,故调和各种利害之责任,不得不还求于人民自己手中。惟彼盎 格鲁萨逊人种,富于自治性质,常肯裁抑党见以伸公益,以故 能行之而绰绰有余。若夫数百年卵翼於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 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此权衡也最易。――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6年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 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 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 度的差别,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 拥护的人。――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2)归纳材料二中解放区政权建设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梁启超的阶级身份的角度出发。第(2)题,分析解放区民主的范围、参政方式、人民的积极性等,认识到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 政治运动的发展。 答案:(1)观点: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反对共和。理由:中国社会国民基本政治素质较低,不具备实行共和的条件。(2)特点:①民主范围的广泛性,②民主方式的多样性,③群 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高涨。认识:不赞同。中国民众文化素质有限,但并不影响其参与政治决策,尤其是与自身利益攸关的政治活动。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适应中国民众素 养的民主形式。材料二中的边区民主政治便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高考新题型系列:开放探究型材料题的考查特点及答题技巧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 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它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境,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提出 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 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方法采用 分层次、采意式。开放型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对不同的类型分别给出解题对策: 1.情境开放型。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表 格,让学生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解答这 类题时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原理和史学常识解答。 2.角色体验型。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当历史当事人,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开放题,较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品质等。注意解答时根据 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整理。 3.仿写型,即给出一份样本,要求学生仿照样本的内容, 根据列出的条件完成测试的题型。例如:参照范例,分别在 “抗争篇”和“新生篇”中填写一个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 条目自定,简介在60字以内。 例如: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上例的简介中包括了以下几点: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地点――北京圆明园,人物――英法联军,事件――洗劫并焚毁了北 京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评价――这是中国和世界文化 的重大损失。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先认真分析样本的内容,然 后选取自己熟悉的内容。 4.多种评价型,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例1】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文明的对话”主题展 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工作。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的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展览一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1)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 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甲: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 因此,只能“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武器。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就是古代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后来传 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会造成 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 以致中国人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 (2)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有何不同。 展览结束语: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 文化。 “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说 法。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 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3)请根据结束语及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解读】本题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的主题。展览为依托命题,属于典型的开放式探究型材料题。第(1)题,以表格形式 考查学生对古代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第(2)题,以文字材料考查近代中国一些人对西学的态度,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解决问题;第(3)题,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道问题,言之成 理即可。 答案:(1) (2)甲:反对学习西学。乙:主张学习西学,但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丙:主张学习西学,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技术,还要从 更广泛的层面学习西学。(3)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例2】(2012?北京文综?T37节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 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 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范围 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 《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 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 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 辑清晰。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 用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 【解读】本题第(3)、(4)题属于开放式探究题型。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第(3) 题,属于情境开放型,要注意分析说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 点是权力制衡;第(4)题,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可以从多角 度分析,但要言之有理。 【答案】(3)材料四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 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 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 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地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 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力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 【高分技巧】开放探究型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步骤:(1)整体浏览试题,审好题目要求,明确主题。根据设问结合 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提取材料所蕴涵的有效信息,进而进行知识迁移,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结合题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探究该课题的意义,确定本 课题适用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要注意主题必 须切题和语言表达的概括性。 (3)注意解答方式,史论结合。无论是写小论文形式还是逐条列举的形式或者是综合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等,解答时都要有论有据,史论结合,文字通顺,逻辑严谨等。 (4)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沉着冷静,紧靠主题,运用学习的 相关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进行解答。
专题十九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14 海南...(4 分) 2.(2013 福建文综,41B,16 分)[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第十六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清单】 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构建资产阶级 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专题,也删去了课标中的一些内容,如《权利请愿...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测)(解析版)_政史地...(6 分) 1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比一切更有利的莫...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突破【专题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含答案)_政史地_高中...否定了封建专制;制订 1791 年宪法,实行 君主立宪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高中历史 专题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整合试题 人民版选修2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历史?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2016 届二轮 专题 2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 践 专题卷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2016?河南六市一模?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导与练】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一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_...1793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但君主派并未 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1804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 建立共和国 C.雅各宾派废除一切封建权利, 解决农民的土地...专题推荐 北师大二附理科学霸高中... 东北师大附中...一、洛克的民主思想 1、提出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⑤路易十六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 2...2016 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 1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含...暂无评价 16页 1下载券
2016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 暂无评价 15页 1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邦共和立宪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