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辅导员转岗申请书5年内不能转岗怎么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及保障制度研究——基于上海高校的调查与分析.pdf 9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及保障制度研究——基于上海高校的调查
姓名:杨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指导教师:冯大鸣
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
的高度关注,以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的颁发为标志,辅导员队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当前,辅导员队伍
建设存在三个突出问题:辅导员队伍流动过快,缺乏稳定性;辅导员专业精神和
能力欠缺,忙于琐事疏于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
具体的保障制度。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推行辅导员专业化,以专业化的
策略统整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建设和完善具体的保障制度以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
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案。
第一章在回顾辅导员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特
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研究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奠定基础。
第二章在对一般专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职业特点,提出了辅导员专
业化的标准。借鉴社会学中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冲突论学派、符号互动论学派
的观点,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的模式。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可能性作了
回答,提出为促进专业化应从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开始。
第三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了辅导员专业化的保障制度。主要研究了
辅导员的准入、考核、晋升、培训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立足于当前的实践,通
过调查,对建立和完善专业化保障制度提出了建议。
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重点与不足,提出要正确审视辅导员专业化的意义,
辨正看待辅导员专业化过程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保障制度
Studentcounseloris
amoreandmore
education,
importanthigher
towhichhasbeen attentiontheCPCcentralcommitreeandsocial
communities.Markedtheissueof16“document“OpinionsStrengthening
improvingideologicalpolitical
ofeollegestudent'’,the
development
counselorsenteredanewem.At
present,thereproblemsgroup
ofcounselors:
istooserious
First,ther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武汉一辅导员8年给家长写3200封信 2次放弃转岗
  “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一方面,较其他专业而言,数学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更难,需花费更多时间预习和复习巩固,学习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处世态度、家庭背景等不同……家长们要尽量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压力,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学生充满动力,所以平时要多沟通、多督促、多引导。若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与我联系。”  昨天,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首个博士学历辅导员”徐芬,终于写完本学期的第392封信,那是写给该院大一学生家长的,过两天,这些信就会寄往全国各地。给学生家长写信的这个习惯,徐芬坚持了8年。  徐芬(左一)家访照片  “博士辅导员”两次放弃转岗  1998年,徐芬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后来,先后在该校攻读了动物学硕士学位和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方向)的博士学位。2008年,徐芬博士毕业,选择留校从事学生工作。那年,具有博士学位的徐芬,成为该校辅导员队伍中“第一个具有博士学历的辅导员”。  为什么博士毕业没有选择从事专业研究,而选择当一名普通的本科生辅导员?对此,徐芬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自己从小就向往教师这个职业。硕士毕业时,徐芬曾有机会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任教,因取得免试读博资格,她就决定继续读博,“教师梦”未能如愿。等到2008年,博士毕业的徐芬,不忘初心,果断地选择留校,当起了本科生辅导员。  2012年,徐芬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了4年。按照华师相关规定,她可以转岗到其他工作比较轻松、薪资较高的行政岗位。但她考虑良久后,却选择了放弃。工作8年来,有两次这样的转岗机会,徐芬都选择了“擦肩而过”。  谈及为何8年期间并未转岗,徐芬的答案很简单,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华师,爱上了辅导员这个岗位。  8年给家长写了3200封信件  “我于今年2月已经书写一封挂号信给家长,但一直未收到回复,不知是什么原因,因情况紧急,请见信后务必尽快联系。×××同学大三上学期下学期近一年时间内,未选上任何课程,几乎所有时间在寝室和网络上,学生心情心理也波动较大。为了能够更好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防止情况恶化,再次强调,请见信后速回复……”这是日,徐芬写的一封“急件”。  “徐老师,为了我的孩子,您和学校耐心疏导、关心备至,终于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也是救了我们一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仅以书信表示谢意,请接受一个新生家长的一份浓浓谢意吧。”这是徐芬2008年刚参加工作收到的一封家长回信。  从事辅导员工作8年来,像这样的“急件”、“暖心信件”,徐芬没少花心血。徐芬说,选择用书信的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就是想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真实近况。  8年如一日,徐芬一直坚持每学期结束后,给每个学生家长寄出一份书信,据粗略统计,目前共寄出3200封信。信件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排名、学位绩点,还有对每个学生性格特征、生活状态、职业发展方向的个性化评语与建议。  2011级学生陈宇(化名)曾因抑郁症,留下一封遗书离开教室。徐芬发现后立即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心理中心及时沟通,通过保卫处进行视频搜索,发动学生干部针对性寻找……通过多方联动找到了学生。待学生得到有效治疗返校后,徐芬与家长及心理中心一同为陈宇(化名)量身定制了恢复方案。每周固定与学生、家长和心理中心交流反馈,关注学生后续适应及恢复情况,及时解决具体学业困惑……多方合力帮助该生毕业并顺利找到工作。  “空中课堂”为家长“补足能量”  “孩子们好帅,希望徐老师能近距离多拍一些孩子的照片,让每个孩子都露脸,解解我们家长的‘馋’”、“全年级的学生都是一个连,分成5个排。我都会拍的,放心!”去年9月初,徐芬向“家长QQ群”实时直播着大一新生军训的掠影,顿时,群里的家长发言炸开锅了。  “95后”以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独立性较为欠缺。在网络时代环境下成长,喜欢在网上发表意见,人际交往、沟通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面对越来越多的“95后大学生”,徐芬在和学生家长沟通以及“牵手”合作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家校合作育人的新路子。  “号外号外!家长空中课堂第一期即将开始,今天晚上8点准时期待戴双晴妈妈。戴妈妈有什么经验和绝招,我们共同期待。欢迎大家积极互动,充分讨论!”开学伊始,徐芬便邀请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学生戴双晴的母亲,在“家长QQ群”分享她教育两个孩子的心得。  在徐芬看来,校长和老师们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而是要学会利用新方式,进入学生的“朋友圈”——家长。想到这,徐芬觉得何不和学生父母“联手”,用微博、家委会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做学生生活上的帮手、学业上的咨询者和思想上的引导者。  河南赵彤妈妈听完第一期课程时说,如果我的孩子各方面不是太优秀,我也深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她总有她成长的时期和一片天地,父母永远是她坚实的依靠,给她鼓励。  今年春节,徐芬还将家校合作育人的“教育触角”伸向学生家庭。她给每位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给辛苦一年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或“您们辛苦了”;帮家人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等等。这一创新做法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更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在给孩子的感恩行为点赞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心中的“芬姐”点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hirleyychen ]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二狗子的私生活)
(猫猫小少女)
第三方登录: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中队辅导员寄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