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佛陀后面有太阳,那么有关月亮的传说是谁的前面?

【界定】走近佛陀——释迦牟尼佛行迹事略系列随笔--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界定】走近佛陀——释迦牟尼佛行迹事略系列随笔
走近佛陀——释迦牟尼佛行迹事略系列随笔
&&&&&&& &&释迦牟尼佛行迹事略系列随笔
200815081125
日本创价学会是日本最大的宗教团体,池田大作现在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他生于1928年,在日本东京接受教育。1947年夏,池田邂逅创价学会领导人户田城圣,成为他的弟子。1960年,池田大作出任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
创价学会是一个以佛教的生命尊严思想为根本,使人人幸福,推进世界永久和平的民众团体,也是受到联合国承认的非政府组织。在池田的领导下,日本各主要城市都开设了幼稚园、小学、高等中学等教育设施,1971年4月,创办了创价大学。2001年,还在美国创办创价大学。1963年,成立民音,通过音乐活动致力于推动文化交流。1983年,成立东京富士美术馆,致力于促进国际美术、文化的广泛交流。1970年代,创价学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1975年1月,池田大作就任国际创价学会会长,遂在香港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和地区成立国际创价学会,会员遍布183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30多万人。连同日本本土的会员,至2001年底,全世界大约有1200万人。
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公明党创始人。他长期致力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倡导人之一,为促进中日人民友好作出了巨大贡献。
看过《我的世尊观》一书后,突然触发了我写作的欲望。如果沿着池田的思路,顺便谈谈我自己对佛陀以及佛教的看法,岂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这想的念头的生起,竟不由自主地敲起了键盘。原想写个几千字也就作罢,可是一敲起来,竟不可收拾,一不留神,上十万字的随笔竟喷涌而出,这是自己都始料未及的。这些东西起初是一篇一篇地登在我的博客上的,写完就上传到网上,急急忙忙,因此未及修饰,都是半成品。需要注明的是,这其中有许多借鉴了池田等人的观点,自己稍加发挥;有的是别人的观点,自己拿来一用;有的是历史公论,就吃现成饭。而自己的看法及主张,其实只是占了极小的一部分。我想,既然是随笔,并无定式,东扯西拉,甚至张冠李戴也在所难免。但是,它们是我的心得,是我的劳动结果,虽是敝帚,然我还是珍视它们的,虽然有时观点有些偏颇,甚至胡言乱语。
关于这些随笔的综合命名,我也费了一些脑筋。后来,就索性定名为《走近佛陀》,就好像我们尊敬的释迦佛,依然站在我们的面前,依然在为我们作永不疲倦的谆谆教导;而我们依然在恭敬地聆听,欢喜地信受,我们每人岂不是沐浴置身于正法昌隆的远古么?
以上为《走近佛陀》系列随笔的写作因缘,聊算作序。
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之间
性好寂静孤独,不事说法教化&,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也从来不喜欢与别人多罗嗦。这种果位,也算是印度特色吧。
我虽然生活富裕,但感受力强。尽管世人自老、自病、自死,尽管这种老、病、死又难以摆脱,但人们总是一看到这种老、病、死的到来,就又恼、又厌、又嘲。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每当我思考的时候,就全然丧失了青春的喜悦、健康的自豪以及勇气。
7岁开始学习当时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到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印度当时最高的学术,即五明和四吠陀。五明是指:①语文学的声明;②工艺学的工巧明;③医药学的医方明;④论理学的因明;⑤宗教学的内明。四吠陀即是:①养生之法的梨俱吠陀;②祭祀祝词的沙摩吠陀;③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④咒求文献的阿闼吠陀。四吠陀是当时婆罗门教的经典,被奉为至高无上,贵族必读。此外,释迦又向武士们学习武术,练成了一个骑马、射箭、击剑的能手。在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对此作了一段精彩的描述:
&有一次,净饭大王为了提倡武术,下令诸释种童子,举办了一次武艺竞赛大会。在竞赛的时候,太子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鼓,太子的亲弟难陀也是一箭射穿三鼓,赢得观众无数的掌声。轮到太子的时候,他嫌弓力太弱,令到武库里取来祖用的良弓,牵挽平胸,一箭射去,穿过七个铁鼓,四周的观众,欢呼喝彩,鼓掌若雷,他们看到太子的武艺,大家共庆未来的国主一定能统一印度。&
若排除传说的成份,从我们世俗人的眼光看,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把五明和四吠陀悉数搞懂,恐怕比当代所谓的&神童&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了。有关五明的系统记载,最早的大约要推无著的《瑜伽师地论》。无著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四至五世纪。这么说,无著生活的年代距世尊入灭,已有千年历史。
七、五明与四吠陀
现就五明和四吠陀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阐述。先谈五明。
第一,声明。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解释共具有六相:(1)法施设建立;(2)义施设建立;(3)补特伽罗施设建立;(4)时施设建立;(5)数施设建立;(6)处所根栽施设建立。法施设建立,指名身、句身、文身等的构成。名为人对于事物或现象在认识上形成的概念。名的构成,是用按照构词方法所成立的字。义施设建立,指的是对字义的一种分类,和中国古代字书《尔雅》相似。补特伽罗施设建立,指名词等有男声相、女声相和非男非女声相,以及动词有初士(第三人称)、中士(第二人称)和上士(第一人称)的区别。时施设建立,是指动词的时态等变化。数施设建立,指名词等有一言、二言和多言的分别。处所根栽施设建立,指印度关于梵语文法等的各种论著。&处所&是指根本论,&根栽&是支分论的意思。
第二,因明。佛教中关于因明的系统叙述,也以《瑜伽师地论》中&闻所成地&一段讨论因明的文字为最早出。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因明,事实上是一种辩论的方术,所以书中以和辩论有关的七事来解释因明。七事为论体、论所依、论处所、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和论多所作法。
第三,医方明。医方明的内容完全和现代的医药科学相同,佛教的学者对于这一方面也曾作过出色的贡献。释迦住世的时代曾耆婆有医王之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曾做过世尊的私人保健顾问。根据迦腻色迦王时期的宫廷御医遮罗迦在他的《婆伽伐多史传》中,曾说这个耆婆传说是&有余龙王&的化身,这有余龙王,就是佛教经典中常常提到的阿难陀龙王。印度的医药理论和方法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跟着传来。早期经典中的四百四病说,中国古代医籍常常称引。印度医方明中所谓八支的分类也很早就传入中国。昙无谶在414~421年译出的《大涅槃经》提到八种药,释云公撰的《音义》解八种药为:(1)治身;(2)治眼;(3)治疮;(4)治小儿;(5)治邪鬼;(6)治毒;(7)治胎病;(8)占星。公元673~685年在印度游历的义净法师,在他所撰的《南海寄归传》卷三中曾提到八医:(1)论所有诸疮;(2)论针刺首疾;(3)论身患;(4)论鬼障;(5)论恶揭陀药;(6)论童子病;(7)论长年方;(8)论足身力。印度的医书虽然现在没有完全的汉文译本流传下来,但是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已有许多丹方和治病方法是出于印度,宋代所编纂的《证类1本草》和明代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也收有不少的印度出产的药物和梵文原名,足见在医药治疗的实践上,中国医学仍然受到印度医学的影响。
第四,工巧明。工巧明的范围比较广泛,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记载,工巧明共有十二种: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事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术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织工),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饮食业),音乐工业。从这些内容看来,佛教中的工业明处偏重于和人民物质生活有关的工艺、农、牧、纺织、建筑等应用技术,和印度古代相传的治病、战斗、星宿、祠天、歌舞等六十四能,大为不同。
第五,内明。所谓内明,即指佛教中的菩萨藏法和声闻藏法,也就是诸佛的一切言教。《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举出四相来说明内明:(1)由事施设建立相,(2)由想施设建立相,(3)由摄圣教义相,(4)由佛教所应知处相。它是一种对神我关系作形而上的深入思索。
佛教中大乘教义的创立和发展,本来含有积极的入世精神,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提出五明为菩萨所求正法的内容,更使大乘救世的思想能够在实践上得到体现。&力种姓品&说,菩萨求学五明,是为了使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很快地圆满,并不是不逐步学习五明的人能够得到无障的一切智智。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使菩萨行和人生现实能够正确结合起来的一个特殊贡献。但需要说明的是,释迦在年青时代所习学的&五明&,与后世所讲的&五明&肯定有所差异。说释迦在12岁的时候就掌握了五明,我估计是想说明释迦的天资非同一般,并非实指。
下面谈一谈四吠陀。吠陀被称奉为古印度传统的正统思想,也是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吠陀,意译作智论、明论、无对,它与古印度祭祀仪式具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的四吠陀,是根据职掌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这四种吠陀分别是:(1)招请诸神降临祭场并赞唱诸神的威德者,称为梨俱吠陀。(2)祭祀时配合一定旋律而歌唱者,属沙摩吠陀。(3)唱诵祭词,担当祭仪、斋供等祭式实务者,属夜柔吠陀。(4)于祭仪之始,具足息灾、增益本领,并总兼全盘祭式者,属阿达婆吠陀。四吠陀之中,梨俱吠陀编纂最古,约于公元前年左右形成。它们是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构成要素、抽象的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的对象。各路神仙被分配在天、地、空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有的说是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
四吠陀大致可区别为赞诵与实际仪式作法两大部分,前者多用以供养或歌颂火焰、太阳、大气、虚空、风等神格化之自然现象,内容系有关祈求健康、财富、长寿、家畜、子孙、胜利、灭罪等之祈祷文。以此类赞诵多属对神德的赞叹,且多由感念沐浴神的恩宠而自然涌现的祈愿之词,故又称赞歌。作法方面则揭示祭典典例、供牺之由来、赞歌之用法等有关仪式作法的解说。
四吠陀向来皆被视为天启文学,婆罗门教徒认为它们是神的启示,而非出自于人类的思惟创作,编纂者仅为神意传述至人间的中介而已,故吠陀于婆罗门教传统中,一向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与恒久性。由是,四吠陀自古仅可由婆罗门以口诵代代相传,而严禁形的于笔墨纸张;且于印度社会四种姓之中,仅准许前三阶级讽诵,而绝对禁止最下种姓的首陀罗学习。
韩国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经过对印度和尼泊尔古代史料的仔细发掘研究,包括对中国和阿富汗等国古籍的研究,已经发现佛教创始人、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人的释迦牟尼,实际上具备韩国血统。
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的发言人表示,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生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已经组织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其中一部分进入今天的日本,成为日本文化的祖先之一;另一部分则进入东南亚地区。经过对东南亚的田野考古发掘,已经可以确认古朝鲜人于公元前650年左右到达马六甲海峡。
在穿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古朝鲜人利用他们首次发现的季风知识,穿过了半个印度洋,到达今天孟加拉国区域。韩国考古学家在孟加拉调查期间,发现了大量公元前650-500年的带有明显朝鲜风格的器物。
释迦牟尼作为印度北部一王国的贵族,不属于雅利安血统。根据对尼泊尔释迦族聚居遗址的调查,可以认为,释迦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东亚色彩,不属于印度本土文化。在原始的佛经文字中,可以发现许多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字,充分说明释迦牟尼具有韩国血统。
据说,《朝鲜日报》记者正在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跟踪报道,预计今年年底将写成关于释迦族起源和佛教起源真相的系列书籍。关于释迦牟尼祖先从韩国迁往印度的考古纪录片的拍摄也在计划之中。(来自&
附2:韩国教授: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韩国人后裔
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经过对孙氏家族族谱仔细发掘研究,包括对中国姓氏文化古籍的研究,已经发现中国伟大革命先驱&&中国人孙中山,实际上身上流的是韩国的血。
  孙氏起源于韩国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表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生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曾组成军队为周朝作战。其中一部分由于战功显赫,被周文王封于孙(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其首领称为孙伯,即孙国首领之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孙氏,周文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孙,子孙因以为氏。&《翠亨孙氏家谱》二修一卷载:&吾姓系出周孙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由此证明,孙氏起源于韩国。
  孙家古籍有朝鲜字
  朴芬庆称,根据对广东孙氏家族聚居遗址的调查,可以认为,孙氏家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朝鲜色彩,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在原始的孙氏家族古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字,充分说明孙中山具有韩国血统。《朝鲜日报》记者正在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跟踪报道,预计今年年底将写成关于孙氏家族起源真相的系列书籍。关于孙中山祖先从韩国迁往中国的考古纪录片的拍摄也在计划之中。
  韩国专家经过深入论证居然得出结论: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韩国国内人文历史研究认为,中国毛姓起源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毛姓历史名人:毛苌,为西汉北海太守。为河间王博士,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当时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齐、鲁、韩三家皆亡。今天中国的《诗经》是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
汉时期,汉诗与高丽朝诗人的作品在辽宁、河北、山东一带颇为流行,高丽着名诗人如崔冲、李奎报(号白云居士)、郑道传等都有大量诗歌作品流传,用汉文字和高丽文字记载下来,至今可查。毛苌在《诗经》中也有记录。
  而北海正是现在的山东省、河北、辽宁一带,临近河南毛姓发源地。当时在这一片区域由于高丽王统制有方,经济文化发达,人民互通婚姻,出现很多后世景仰的人物,如被中国推崇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孔夫子也是韩国人)。
  后毛姓南迁,逐渐兴盛于江南,自北宋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着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几乎遍布江南,而湖南正是毛泽东的出生地。
  韩国国内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发现正在做进一步的史料考证,相信将在毛姓族谱和其他相关历史文献中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并期待能早日向世界公布这一研究成果。
附: 《韩国著名近代史专家奋战了整整三年之久:毛泽东有纯粹的韩国血统》
  香港宏华日报1月19日报导
  记者:徐刘亚英
  韩国着名近代史专家,汉城大学副校长南政英於当地时间1月18日下午三时在汉城大学北会议厅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镇重宣布,他领导的世界近代史研究课题组近日已经得出准确结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韩国後裔!
  南政英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他领导的课题组中有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生为此课题日夜奋战了整整三年之久,查阅资料数百万份,最终得出的准确结论是,毛泽东有纯粹的韩国血统,他的祖祖辈辈都是韩国人,而毛泽东的爷爷和奶奶早在中国清朝时代就从韩国移民到中国湖南韶山冲,并且,在移民时,毛泽东的父亲已经出世,毛泽东的母亲当时则是他们家的童养媳,同样是韩国人,所以毛泽东的血统纯粹是韩国的。
  南政英在会上强调,这项研究得出的突破性结论是世界近代史研究的里程碑,参予研究的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已经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有七人由於在这项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提拔为汉城大学副教授,另有两名参予这项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近代历史研究所录用为终身教授。
  韩国研究&成果&选摘
  ●西施是韩国人。
  ●李时珍是韩国人。
  ●姚明是韩国人后裔。
  ●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
  ●熊猫的故乡发源地在韩国。
  ●&端午&起源于韩国,为其申遗。
  ●佛教创始人、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人的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韩医针灸为国际标准,&超过中国,证明了韩医的优秀性&。
  ●在其新版的万元纸币上印着中国古代天文发明&浑天仪&,称是其发明,为&国宝&。
楞严经》说:&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佛教把我们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共分为三个等级,叫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色界是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的世界。而无色界就是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世界,唯以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共分四天,分别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由此可见&非想非非想&是三界之中等级最高的境界,超过这个境界,那就是圣位了。
释迦首先师事的是迦兰摩,也就是证得&无所有处&境界的那个仙人。有的资料说他住在离摩揭陀不远的吠舍离,也有说他住在温德亚山脉。据说他有300名弟子,而释迦的加入,无疑使他有些相形见绌,因为释迦不费多少力气便证得他所拥有的境界,这让迦兰摩很吃惊。而另外一个罗摩子,也就是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境界的那位仙人,据说他有700名弟子,住在王舍城附近。他的这个境界也很快被释迦所证得,所以他们都极力挽留释迦,让他当帮手,协助带领弟子们修行。可是问题释迦所追求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所以结局也令他们二位十分怅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释迦的悟性的确大大超越了一般普通人,按佛教里的话讲,叫&上上根机&。但是,在当时这两位一流的禅定家虽然都把毕生的本领传授给了释迦,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自己所追求的那种觉悟,前后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离开后的释迦打算怎么办呢?他经过冥想,觉得靠自己的苦修,大约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就进入了漫长的六年(有的说是十年)苦修的岁月。顺便说一句,释迦成道以后,第一个想度化的并非五比丘,而是他第一次所师事的两位仙人。可是二位缘薄,等释迦觉悟后,他们已经离世,释迦为此据说还为二位离世而太息。
四、苦行的处所
大部分已经干涸,只有少许地方尚能看到浅滩流水。但从三四十米宽的河床可以推知,昔日的尼连禅河可谓是碧波荡漾,气势不凡。尼连禅菩提伽耶,它是释迦的悟道之地,与释迦的诞生地、第一次为五比丘说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的拘尸那迦,合称为印度四大佛教圣地。菩提伽耶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约150公里处,位于该地的大菩提寺相传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称为阿育王所建,寺庙主体为方台形,上建圆锥形尖顶,高170英尺。寺前拱门上有狮、鹿、牛、象等动物雕刻。寺中靠西墙的祭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寺外院中有很多高僧的舍利塔。大菩提寺中的毕钵罗树虽已不是当年佛陀修成正觉所靠的那棵树,但仍深为教徒所崇拜。该地区还有一些佛教国家教徒出资新建的寺庙,已成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穿过尼连禅河的河床继续前行,过一个小村就来到了释迦牟尼当年接受牧羊女乳粥的地方,现设立了一个泥庙,有牧羊女的塑像。如果不是这个牧羊女的施舍,释迦有可能就无力走到菩提树下获得证悟,佛教也就不可能流传至今。距小泥庙几公里以外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山洞,佛祖曾在那里打坐参禅,洞内现在也是香烟缭绕,成为佛家圣地。
关于释迦修行的具体细节,在汉译的《方广大庄严经》里有着生动的记述:
&菩萨出伽耶山已,次第巡行。至优娄频螺池侧,东面而视。见尼连禅河,其水清冷,湍洄皎洁;涯岸平整,林木扶疏;种种华果,鲜荣可爱;河边村邑,处处丰饶;栋宇相接,人民殷盛。尔时菩萨渐至一处,寂静闲旷,无有丘壑,非近非远,不高不下。即作是念:今止此地,易可安神;往古已来,修圣行者,多于此住。&
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是一种极端吃苦耐劳的修炼法门。修苦行的动机一般都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者进行赎罪。苦行的种类很多,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比如倒立、站着睡觉等)、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方式。在婆罗门教里,甚至还有人喜欢躺在荆棘上打滚,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滚得欢喜兴奋,像小孩子玩游戏似的,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在穿着方面,苦行者们好像从不讲究,身着所谓的&粪扫衣&,就是把衣服弄得又脏又破,或者说越脏越破,就说明自己越是讲修行,与街头叫化子的打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苦行僧们往往吃住都在乱坟堆里,有的居无定所,哪里痛苦,就往哪里赶。反正他们就是想着法子折磨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自己不得安宁。而且他们有着一套貌似合理且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认为苦行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境界,甚至把苦行当作是代民受苦&&人间充满苦难,要有少数人受苦去解脱众人疾苦&&这点很像基督教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替众生赎罪的那样架式。因此,苦行者认为苦行是高尚的,吃苦受难后可以洗礼灵魂,求得灵魂的安静,以求更快出尘脱俗,进入光明圣洁的神仙世界。
其实伊斯兰教的有些教派也是很讲苦行的,比如产生于公元七世纪末期的苏菲派(意即&身着粗羊毛的派别&),他们就认为苦行十分崇高,无与伦比。这个派别是不是受到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前身)的启发而崇尚苦行的呢?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苦行与古印度这些外道的苦行显然是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古兰经》中既有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的启示,也有反对物质享受、重来世甚于今世的内容,而苏菲派就继承了后者。苦行作为一种自发的苏菲行为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时常因人而异,因教团而别,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四方面。苦行者一般皆主张不择衣食,以步代车,以步代马,不择寓所。他们认为,苦行者除内心对安拉的虔信外,一无所有,别无所求,而一个人的身外之物只以满足生存为限。苦行者一般以粗羊皮或粗布外衣遮体,以普通食物乃至素食、野果充饥,住所简陋,有的则无固定住所,四处流浪,有些隐居于穷乡僻壤,过单身生活,长期斋戒,彻夜祈祷不止。有的徒步朝觐,沿途宣教。当然,伊斯兰教的正统派(如逊尼派、什叶派)是反对苦行的,他们对苏菲派的苦行多有呵责,极力排挤。因此,这种派别的苦行的空间日益狭小。
苦行还有一个类别,就是断食,也就是不吃任何食物,
119绝食至死可以加快转世投胎。为此,有的教徒就长时间躺在地上,直至自己被活活饿死。她死后,教徒们奔走相告,弹冠而庆,并为死者的殉教行为举行各种庆祝仪式。因为教徒们认为,通过绝食而死,灵魂可以得到快速的救赎。但他们又反对自杀,认为&自杀是可恶的罪过&。但绝食而死,不是自杀又是什么呢?
&我继续在摩揭陀国境内寻寻觅觅,后来,来到靠近郁卑罗地方的西那尼加码村附近,发现了一处适合禅修的清净林地,就留下来强练『闭气禅』,想从中得到解脱涅盘。然而,纵然以我强大的毅力持续修练,但因极度强忍闭气,造成身体强烈的头痛、腹痛与灼热感等,种种的身体痛苦与疲惫,使得身体过度负荷而得不到平静。
&之后,我又尝试了裸体、持守各种饮食禁忌、以树皮羽毛等各种奇怪东西当衣服、常站不坐、常蹲不站、以棘刺与铁钉为床、一晚三浴、倒立而行、将身体吊离地面、受烈日曝晒、冬天坐冰块、泡水、禁语等,种种常人难忍的奇怪苦行;长年不洗澡,让身上积满污垢,甚至于长出青苔的污秽行;小心每一个步伐,在乎每一滴水,以免伤害小虫的谨慎行;离群索居的孤独行;吃牛的粪便,吃自己粪尿的不净行;住令人毛骨悚然的弃尸墓地,捡拾尸体残骸为床,任人在身上吐痰、小便;又经历了日食一粒麻、一粒米、一枣果的少食,以致于瘦弱到皮包骨而两眼深陷,头皮皱缩,手一放到肚皮上,就能摸到脊椎,身上的毛一摸就掉下来了,连小个便都会因体力不支而倒栽葱。&
&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即使过去有能够承受极端痛苦的人,但也决不没有像我这样尝试过最为彻底的苦行的人;而且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即使在未来也决不会有像我这样进行严格苦行的人;而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 即使在现在也决没有像我这样实施极端苦行的人。但是,即使我继续作这样的彻底苦行,也还是不能达到最高的觉悟。&
&于是佛告诸比丘,世间有二事堕边行,行道弟子舍家者终身不当与从事,何者二?一为念在贪欲,无清净志;二者倚着爱,不能精进。是故退边行,不得值佛道德真人。若此比丘不念贪欲著身爱行,可得受中如来最正觉,得眼得慧,从两边度,自至泥洹。&
73涅槃、寂灭之境。&(《印度哲学史》,黄心川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73页。)这段经文如用现在的话说,可以这样表达:&修行僧们!世上有两种极端。修行者不可偏于其中任何一边。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第一,随心所欲,沉缅于全身心欲望满足的快乐。这是卑贱的、低级的、愚昧的、下等的,是无益的。第二,醉心于自己折磨自己。这是一味折磨自己的做法是下等的、无益的。修行僧们!如来抛弃这两个极端而悟得了中道。由此获取智慧和觉知,达到寂灭、觉悟和涅槃。&它们比较鲜明地反映出释迦对于极端苦行的态度。
印度人把恒河视为圣河,将其看做是女神恒迦的化身,他们虔诚地敬仰恒河。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使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自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而尼连禅河是恒河的支流,也被视为圣河。在神圣的河流中洗掉自己身上的这些污垢,世代相沿成习。在印度教徒的眼里,恒河的水就是地球上最为圣洁的水,只要经过它的洗浴,人的灵魂就能重生,身染重病的人也可以重获健康生命。因此每年都有众多的朝圣者虔诚而来,在恒河水里举行自己的重大宗教仪式&&在水里举行宗教仪式,在中国很少听闻。据说有些崇拜者竟然要跳到恒河里去自尽,期望洗去此世的罪孽。于是,恒河上有时会漂浮着尸体。人们将尸体打捞起来进行火化后,会遵死者遗嘱将骨灰洒在恒河里。时至今日,恒河的水如中国众多的河流水质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恒河甚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可是一些印度教徒对此全然不顾,依然我行我素,他们沐浴于恒河,饮恒河之水,可是他们却很少中毒或者得病,令人称奇不已。
二、印度的地理环境
其实这种沐浴风俗与印度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印度的地理位置约处北纬八度四分至三十七度六分之间,地处低纬,气候炎热,尤其北回归线以北,更是燥热如火。以印度首府新德里为例,其位于北纬二十八度以北,与我国南昌、长沙同纬,但地近沙漠,由于季风关系,每年十月至次年七月初无雨,三至六月室内温度高达华氏一百度以上(约摄氏38度),有时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华氏117度(约摄氏47度)。每至炎热季节,中午以后,闹市形同鬼域,路无行人,野无农夫,鸟兽遁形,虫蛇匿迹,如果冒险出门,只觉脚下火舌缭绕,眼前万针刺来,火风扑面,人即晕蹶,倒毙不醒;室内家具亦如熨斗般,用冷水洒到墙上会丝丝作响,立即化作白烟蒸发掉。人居其中可以不吃东西,但必须不断饮水,然饮水却无汗,自皮肤上可以刮下一层盐来,所以时时要用冷水自头顶灌下,以保持头脑清醒。因此恒河两岸人民总是喜欢跳到河里沐浴,以此来消解酷暑。
三、善生的供养
释迦淋浴过后,就回到岸上。据说此时有一个牧羊女,名叫善生,她向释迦供养了乳糜。所谓乳糜,大约就是掺入牛奶煮成的稀饭,据说很有营养,善生是人名,在佛经中名叫善生的可能不止一个,在《佛说善生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可见这个名叫&善生&的是一个男同胞。而供养释迦的这个善生,有种种传说,但一般认为她是当地的一个村长的女儿。《庄严经》对当时供养乳粥的情形有所记述,原文为:
&尔时太子至尼连河,洗浣故衣入水浴已。河边有一大树,于彼树下自纳故衣。时净居天子名无垢光,将沙门应量袈裟供养菩萨。于是菩萨即受著之。时聚落神告善生女,汝宜营办美食供养菩萨。时善生女即以金钵盛满乳糜持以奉献,菩萨受之。时河中有一龙妃名尼连茶耶。从地涌出,手执庄严微妙宝座奉献菩萨,菩萨受已即坐其上,取彼善生女所献乳糜,如意饱食净尽无余。菩萨食于乳糜,身体相好平复如本。&&食乳糜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转增赫奕,菩萨正念诣菩提场而取正觉。&
但在《因果经》中有不同的说法
&尔时太予心自思惟。&&我当受食然后度生。作是念已,至尼莲河侧露地而坐。时彼林外有二牧牛女人,一名难陀,一名波罗。时净居天劝牧女言:&太子今在林中。汝可供养。&女人闻已心大欢喜,即择肥壮牛入河洗浴亲手自取淳乳,如法煎煮。即取乳糜盛满金钵至太子所,头面礼足而以奉献。太子即便受彼女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气力。当使施者,得色得力得舍得喜,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慧具足。&即复作如是言:&我为度脱诸众生故而受此食。&
18Ajapala&NigrodhRajyatana&Tree
根据律藏的记载:&比丘行至坟间拾取衣料&,因此粪扫衣主要是坟间衣,也就是死者穿过的衣物或送葬衣。有些苦行僧将市场上丢弃的衣料捡来,重新加以缝制,也可以叫粪扫衣。《五分律》卷二十一记载了粪扫衣的种类:1、王受位时所弃故衣;2、塚间衣;3、覆塚衣;4、巷中衣;5、新嫁女所弃衣;6、女嫁时显节操衣;7、产妇衣;8、牛嚼衣;9、鼠咬衣;10、火烧衣。在上述衣类中,&王受位时所弃故衣&是指升任新职时,把原来所穿的旧衣丢弃掉,说明弃旧从新了;&覆塚衣&则是死者的亲族为表达对死者的哀思而覆盖在坟墓上的衣服。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死者家属往坟墓上覆盖衣服,是为了寄托哀思。而且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地府阴湿,为了防止亡者受到寒侵,就在死者的坟上覆上亡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用以御寒。如果比丘拾取覆塚衣,往往会引起了人家的误会,认为出家人跑到死人坟上去偷衣服。因此针对于此,释迦曾警告诸比丘:&不应取!若聚落移去于后有者,听作粪扫衣意取&。另外,关于&牛嚼衣&是种什么样的衣服,令我有些费解,大约古印度对牛是十分尊崇的,在印度首府新德里,牛可以在满大街随意遛达,无人制止。如果这些牛对哪个行人的衣服感兴趣了,便上前嗅嚼一下。倘若某个人的衣服被牛嗅嚼过了,就必须脱下,然后扔掉&&如果牛形成了嗅嚼的习惯,没事时就往人家衣服上嗅嚼,那倒是件十分要命的事情。印度人穿着就少,几经嗅嚼,弄不好就无衣可穿了&&当然,这是我的臆测,权当作笑话看吧。
不过,即便在修证过程中,释迦穿的是这种粪扫衣,但是当他一旦修证成功,作为堂堂的已证得无上菩提的佛陀来说,再身着粪扫衣,显然不再合适。根据佛经中记载,天帝释见到释迦穿着这身破烂的衣服,感到于心不忍,便从天上飞下来,将一套做工很考究的衣服供养给了释迦。释迦据说是很高兴地收下了,并为帝释祈愿赐福。因为释迦在正式的修证前,早已抛弃了极端的苦行。既然已经是人天导师了,总要有几身象样的衣服吧。因此天帝释很会做人,也很会把握供养时机,比我们平凡人高明很多。
五、释迦修行的方式
虽说释迦修行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不可否认,结加趺坐可以说是他修行时的一种常态或者标准的修行姿式。我们到寺院里的大雄宝殿里,或者普陀山普济寺的圆通宝殿里,端坐中央的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都是采用此种坐姿。那么这种坐姿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作如下解释:&何因缘故结加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已;极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结加趺坐。&另外,《大毗婆沙论》第三十九卷说:&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加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过殑伽沙数量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仪、顺善品故。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惛睡。唯结加坐,无斯过失。故能修习殊胜善品。复次如是威仪、违恶法故。谓余威仪、顺淫欲等诸不善法。唯结加坐、能违彼故。&&大德说曰:此是贤圣吉祥坐故,名结加坐。&简单地说,保持这种姿式,首先看上去顺眼,用佛教的话讲叫&威仪&、&庄严&。如果坐得东倒西歪,难免会让人心存怠慢;其次,这种坐姿能使身体和精神皆感到舒服,不容易生倦怠感;第三,这种姿式不会使人胡思乱想,很快进入修行状态。
那么,下面我要再简单介绍一下结跏趺坐的各项要领。&结跏&就是两只脚相向而拐,然后叠在一起;&趺&的意思就是脚背。&结跏趺坐&直译过来,就是两只腿脚相互交叉而坐,两只足背相互搭在大腿上,足心自然朝上。这种坐姿虽有个俗称叫&盘腿坐&,但真正坐将起来,颇有一定难度。没有经历过的人,在五分钟之内一般尚可忍受,超过此限,便会头冒冷汗,疼痛难忍,浑身不自在。关于坐姿,还有很多讲究。根据结两足和结一足的不同,结跏趺坐可分为全跏坐和半跏坐。两只脚都相向地搭在大股上,叫全跏坐;而只有一只脚搭在大股上,叫半跏坐。而在全跏坐和半跏坐中,又可据左足在上或右足在上再细分为降魔坐和吉祥坐。全跏坐又俗称&双盘&。若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两小腿交叉,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为降魔全跏坐,反之坐法则为吉祥全跏坐。我们的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时,就是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我们今天看到的释迦坐像大多也采用这种坐姿。
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佛教里,对坐法很是讲究。&坐&甚至被列入四威仪之一(行、住、坐、卧),很受重视。因此佛教要求在结跏趺坐时要整衣正容、身端心正。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修习佛教静坐对一个人的身心很有益处,既能心静神宁,又有益于脑部健康,所谓&坐禅是安乐门&。龙树的《大智度论》中列举了这种坐姿的优点:&最为安稳故,摄持手足不令心散故,震怖魔王故。&
五、魔王的侵扰
这里要谈谈释迦在快要觉悟之际,据说遇到了魔王。我们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常常会看到诸如&魔头&、&魔教&或&走火入魔&之类的词语,《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被称为&混世魔王&,香港梁羽生有部小说叫《白发魔女》。凡是与&魔&子沾上边的,都会惹来麻烦。影视作品中的&魔&都是以人为塑造角色基础,无论是他们有着邪恶的行径、盖世的武功,还是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基本上都是人性的扭曲,是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它们与佛经中所说的&魔&恐怕有着相当的距离。那么,佛教中所谓的&魔&,又是指什么呢?《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说:&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大智度论》卷五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这与普通民众理解,可能有所差异。
释迦在菩提树下修行,大约是触犯了群魔的利益,使他们的现有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释迦的成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他与恶魔战斗并取得胜利的结果。恶魔并不愚笨,反而很有智慧,也很有法力。它们一开始就做释迦的思想工作,用现在的话讲,叫&先礼后兵&。它们貌似诚恳地对释迦说:
&汝今体枯竭,千死九一生;当修事火法,必获大果报。无宜徒舍命,为人所怜愍。心性本难伏,烦恼不可断,菩提谁能证?自苦欲何为?&
&&《方广大庄严经》卷七
群魔的意思就是说:你释迦现在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基本上是千死一生,性命难保。如果你和我们合作,修习我们的供火法门,不仅不会死,而且肯定会得到很多好处。你现在却要白白地搭上性命,何必做这些让人们怜愍的傻事呢?赶快回头吧,否则后悔晚矣!
从我们百姓的角度上讲,魔王所讲的也不是毫无道理。尤其是后四句&心性本难伏,烦恼不可断,菩提谁能证,自苦欲何为?&狮子老虎可以调伏,但是要降伏我们四处游荡的心性,那是相当相当困难的。尤其在当今社会中,人心浮躁,动辄发脾气、动歪心思,为攫取蝇头小利,几乎到了&置之对手于死地而后快&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断除烦恼,谈何容易!魔王对释迦说:自古以来,还没有谁能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搞明白,现在你去求证,那不是自讨苦吃吗?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佛教中所讲的&魔&,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它更多地是指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心魔&。这种魔从古至今,无处不在,它弥漫于人类的每个角落,甚至遍布整个大千宇宙。与其说与魔作斗争,倒不如说是与我们自己作顽强的抗争。所以我很赞成一句话,叫&人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魔&可以理解为敌人,可以理解为困难,也可理解为我们思想中固有的种种烦恼。佛教中有&三障四魔&之说,四魔就是烦恼魔、阴魔、死魔和天子魔。天子魔是四魔中最大的魔,它是指根本无明,也就是指人生一世,始终处于糊里糊涂的状态,没理想没目标,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因此释迦若要成佛,与魔王决斗,那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事。而魔王也要与释迦誓死一搏。为什么呢?因为释迦一旦成佛了,把宇宙间的真谛搞清楚了,他就会把这些真理四处宣扬。如此一来,世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皈依佛道,远离魔王,那么魔王的势力范围将会越来越小,甚至被压缩殆尽,这是任何魔王都不愿见到的,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如果此时释迦退缩了,那么对于众魔来说,肯定是一场空前的胜利&&他们已经成功地制伏了难以计数的修行人,而正在修证途中的释迦,大约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对手。对于释迦来说,如果此时放弃他的修证,他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回馈,比如魔王会赐给他长寿,会赐给他幸福,会赐给他荣华富贵等种种好处。但是若释迦退却了,他将不可能成佛,也不可能受到世间那么多人的尊崇,也完全不符合他的出家心愿。在此关键时刻,他是一步也不能退缩,因此,面对魔王的劝诱,他严辞拒绝,并对他们加以斥责:
&昏醉贪嗔痴,与汝为眷属。将汝至于此,共汝坏善根。我不求世福,勿以此相扰。我今无死畏,以死为边。志愿求解脱,决无退转心。&&我宁守智死,不以无智生。譬如义勇人,宁为决胜没。非如怯弱者,求活为人制。是故我于今,当摧汝军众。第一贪欲军,第二忧愁国,第三饥渴军,第四爱染军,第五昏睡军,第六恐怖军,第七疑悔军,第八忿覆军,第九悲恼军。及自赞毁他,邪称供养等。如是诸军众,是汝之眷属。能摧伏天人,我今恒住彼。正念正知等,销灭汝波旬。&
此处的&波旬&,指的就是魔王。他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地位显赫。其实他也是个佛教徒,据说过去世曾因供养过辟支佛,以此功德得以成为六梵天主。据说他甚至还会宣讲佛法,可是他常常把佛法的意思领会错了,张冠李戴,混淆视听,容易引人误入歧途,所以被称为魔王。因此释迦对魔王波旬说:世间一切邪恶的东西,都是你的眷属,与你都存有血缘关系。你有十支邪恶的军队,像贪欲、忧愁、饥渴、爱染、昏睡、恐怖等等,都是你的部下。我今就要把它们统统摧毁。释迦激动地说:&恶魔啊,怯懦者往往败在你们的手上,而勇敢者却将获得胜利的喜悦。我铺上吉祥草,跏趺而坐,与你们这些恶魔日夜交战。失败之躯令人厌恶。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由此可见,释迦在与魔王的反复较量中,确确实实地表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景仰和学习的。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关于释迦在成道前与恶魔交战这一情节可能是被后人附加上去的,主要是为了渲染释迦成佛的不易而作了一些富有戏剧性的冲突描写。当然,这种说法也并非完全扯淡,因为当时的情形究竟怎样,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得到肯定,那就是成佛道路决不平坦。就拿我们自身来说,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影响,当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抢去了,当我们遇到了种种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对这些是否用平常心去看待?是否以自己的恒常心去应对世间变幻莫测的是是非非?而现实的情形却是,我们往往为了一点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烦愁得坐卧不安,辗转反侧。而释迦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不知要应对多少烦恼和麻烦,把这些经历理解为魔的干扰,岂不是很正常吗?
正如我在前面已经谈到,对于&魔&,我们要给予准确的理解。刚才我列举的《
六、战胜魔王
在释迦异常坚决的态度和决心面前,魔王终于屈服了。在巴利语的《集经》中,魔王在离开释迦时,说了一番心里话:
&我亦步亦趋地跟随世尊七年,在这个富有思想的佛陀身上找不到任何机会。就像乌鸦盘旋在色如肥肉的石头附近,心想:我们能在这里找到软食,或许是美味的。乌鸦没有得到美味的肥肉,只能从那里飞走。正像乌鸦飞近石头又失望地离去,我们也将离开乔达摩。&
这些众魔寸步不离地跟随了释迦整整七年的光阴,想想也是真是觉得可怕。它们伺机而动,只要有可乘之机,便会毫不留情地猛扑上去,撕咬吞噬。这使我想到时下贪欲之风倒可比拟。比如一些官员身居要位,标榜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但是那些行贿分子为攫取超额利润,便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将此官员拉下水。他们变着法子跑关系,走处门,甚至使用一些见不得光的阴招。可是一旦你失去利用价值,或者丑事败露,他们又会毫不留情地把你供说出去。如此一来,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面会越来越大。把这些利益集团比作释迦周围的恶魔,是十分恰当的。而是这些魔从何而生?归根结底,还是产生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为官远离贪欲,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就像释迦那样态度坚决,宁死不屈,这些恶魔岂能有下手机会?身为政府官员,就要像释迦一样,恶魔们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机会&。因此,释迦的成道,就是他本身已经识破了存在于自己内心的恶魔的真相。
据有的经典记载,当释迦证道以后,这些魔王们还是出现过。他们可不是来听闻佛法,接受改造,而是继续来规劝释迦的。据说释迦成道之初,那种成道后的所拥有的法喜是令人陶醉的。这时他在考虑,是否要这些法乐与众生们分享(也就是宣讲佛法)?正当此时,恶魔们又出现了。它们对释迦说:你自己证悟就可以了嘛,何必把这些道理讲给大家听呢?此时释迦的确犹豫了一段时间,他也很矛盾,大约主要是担心他的教法,是否会有人接受。后来据说在梵王天的一再请求下,他坚定了宣扬佛法的决心。
释迦觉悟了,他到底觉悟出什么样的真理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可以说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以及对佛法有兴趣的研究者。据佛记载,释迦开悟的时间,是在天快亮的时候,开悟的契机是&夜睹明星&。一般资料都说他看到了启明星,大约指的就是东方的&金星&。&&
他们在山林水边禅坐冥想,既能产生出深邃的哲理,也培养了他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在佛经中,动不动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因此胡适在他的《白话文学史》中说:  &那些印度圣人绞起脑筋来,既不受空间的限制,又不受时间的限制,谈世界则何止三千大千,谈天则何止三十三层,谈地狱则何止十层十八层,一切都是无边无尽。&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Rene Descartes,)16191110据说,笛卡儿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儿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些学者也把这一天定为的诞生日。第二个例子是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他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有一次他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问题的时候,据说也从他的心中涌闪出一种闪光般的悟性,强烈地振动了他的全身,使他在存在主义哲学领域颇有建树。
根据《阿含经》的记载,释迦成道的那个夜晚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夜、中夜和后夜。在最后一他阶段即后夜时,释迦获得了大彻大悟。一般认为,释迦在初夜阶段确立起关于过去世的明察,在中夜时分确立起关于未来世的可靠的智慧,而在后夜则确立起关于现实人类世界真理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关于初夜时份觉悟的内容,《方广大庄严经经》卷九说:
&尔时菩萨住于正定,其心清白、光明、无染、离随烦恼;柔软、调和,无有动摇&&摄持一心,证得忆念过去宿命智。通观过去自他所受生事,皆悉了知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亿生、百亿生、千亿生,乃至照过无量百千那由他拘胝数生,乃至成功、坏劫、无量无边成功坏劫。皆悉忆知一一住处,若名、若姓、若色相、若饮食、若苦乐、若受生、若死殁。所有色相住处事业,若自、若他、皆悉了知。&
上面引文已经显示出,释迦已经全面地观察了自己的三世生命,他在刹那间就遨游三世,清楚地洞悉了自己的过去久远年代以来,生者的消灭与灭者的再生。
在中夜时分,释迦又悟出了什么了呢?《方广大庄严经》卷九记述:
&得智得明,摄持一心,获天眼通。菩萨即以天眼,观察一切众生死此生彼,好色、恶色、胜劣、贵贱,随业而往,皆悉了知。是诸众生缘身、语、意,造诸恶业,诽谤圣人,邪见业故,身坏命终,便生恶趣。菩萨复观见诸众生缘身、语、意,造诸善业,正见业故,身坏命终,便生天上。&
上面一段叙述,可以理解为释迦对一切众生的宿命以及引发他们三世流转的宿业的考察。造成流转的根源在哪呢?通过上面经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源在于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在起作用。造恶业,有恶报,下地狱,投生鬼道,或者畜类旁生;造善业,有善报,可以生到天上&&这个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主张倒是有些相仿的。但是佛教的观点是:无论是造善业还是造恶业,都会在六道中轮回生死,永不停息。
那么在后夜里,释迦又觉悟出什么真理了呢?据说在后夜时分,他获取了有关世界和人生的至极真谛。释迦在初夜和中夜所观察到的真理,各种经典记述基本相同,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在后夜,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觉悟的十二因缘的原理,有的认为是四谛的道理,还有的认为他觉悟的是&取得不老、不病、不死、不忧、不染等无上安稳&的思想。但根据一般的研究结论,认为释迦觉悟的是关于&缘起&的真理。因此,许多佛教学者都一致认为,佛教的思想是建立在缘起论的基础之上。
八、觉悟缘起
第四节&释迦的教化活动
一、思想斗争
前文已经说过,释迦曾经为了是否宣说佛法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魔王还为此规劝过释迦,让他不要把自己所证悟的道理宣讲给众生听闻。在这个问题上,释迦当初确实有种犹豫不决的迹象。我们必须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当初释迦出家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这一纠缠人类生生世世的根本性问题。他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把自己个人的生死问题解决清楚,而对于是否帮助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我想在出家前,释迦似乎还没来得及考虑得如此周全。他在证悟之时,也曾发出&众生与佛是原本不二&这样的感悟,但是其时他是沉醉在刚刚证悟的那种喜悦之中。在喜悦过后,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要把自己的一些感悟与众生分享。我比较倾向于这一种观点。如果把释迦出家的初衷,理解为是为了度脱众生而出家,而修证,这样也可以解释得通,而且更加烘托了释迦的耀眼形象,但是对于一个尚未证悟的人而言,能拥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似乎显得有些脱离现实。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大愿第一的地藏菩萨,他曾发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的大愿,但不可否认,地藏菩萨发出此愿时,已经是一位登居九地的大菩萨,这与释迦未出家前的情形有着很大区别。
这就引发出前面已述的恶魔诱惑和梵王天请求这些情节&&也就是说,在当初,对于宣说觉悟到的大法这一生命活动表示的反对意见,是以恶魔的形式表现的。而释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粉碎了这种只顾自己的偏执意见,最后开始宣讲佛法。这样使整个成佛情节变得迭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因此我想,与其说释迦在当初就已经有了以救度众生为出发点的思想意识,倒不如说他想要亲自把握根植于大地的确切真理,毕竟是这一内在的冲动,才是释迦出家的深层动因。
关于释迦出家后的修行,有一种这样的看法,就是认为释迦在出家以后为追求真理而开展苦行、坚持苦行实践的阶段是菩萨阶段,而最终悟得闻所未闻的佛法,获得正觉的阶段才是佛的阶段。这是一般的见解,我不太赞成这种划分,因为他显得有些机械,甚至把菩萨阶段与佛的阶段对立化了和简单化,毕竟佛教是世界上最圆融的宗教,它不是科学试验,也不是哲学派别。如果把用分水岭来切割各个证明过程,似乎过于程式化了。
二、前往鹿野苑
释迦获得觉悟后,首先赶到了鹿野苑。我在前面已经讲过,释迦成佛后,第一个想度化的对象,便是婆罗门二仙人。但是在赶往仙人居所的途中,意外地获悉他们都已过世了,这使得释迦有些黯然,毕竟二位仙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在片刻的怅然之后,他便将鹿野苑视作他的第一个弘法目标。
鹿野苑是古印度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位于北方都贝鲁勒斯地区,距瓦拉纳西城10公里,萨尔纳德1.6公里。关于鹿野苑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据《六度集经》、《出曜经》等经典记载,这里过去曾是原始森林,有两群野鹿在此生活。国王经常来此猎鹿,残害生灵。菩萨鹿王于心不忍,于是向国王建议:如果要食鹿,我们鹿群每天按时奉献一只鹿,不要再涂炭群鹿了。一天,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进献国王,鹿王怜其两条生命,于是自荐代替母鹿前去进献。国王知悉事情原委,颇为感动,发誓从此不再猎鹿,并将此地辟为鹿苑。这种说法比较流行,而且与鹿能扯上关系,得到了教内外的普遍认可。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例如据说此处原先有一位辟子佛,常同野鹿一起栖宿。在释迦即将成道时,辟子佛听说了,就赶在释迦之前率先成佛,然后离遁,故此处名为仙人鹿野苑。另个诸如《大毗婆沙论》列举了多种说法,在此不再累赘述。
作为古印度四大佛教圣地之一,鹿野苑曾经十分辉煌。《大唐西域记》记载:&婆罗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精舍之中有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勤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至公元六至七世纪的笈多朝后期,鹿野苑达到鼎盛繁荣时期;后到阿育王时代,这里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建筑,拥有各种精美的雕刻。至十三世纪时,由于受到回教的入侵与印度教徒的摧毁,鹿野苑遂成废墟,令人感喟万千!
从释迦成佛之地的佛陀伽耶,到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大约有210公里,相当于现在乘火车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如果要徒步,估计需要走足足10天的时间。释迦没有留在摩揭陀国,而是选择离成佛地很远的波罗奈斯的鹿野苑作为自己最初说法地,是出于何种原因呢?一般认为,他打听到了曾经跟随他一起修行的五比丘正在那里,而他们还没有见道,所以他要及时赶到那里,把自己的见解宣讲给他们听。从世俗的角度讲,我们伟大的释迦原来是位很重情义很念故人的真君子啊!
三、有关五比丘
&时五跋陀罗遥见世尊,共相谓言:沙门瞿昙,放逸贪著,不能持戒,欲断烦恼,寻复退堕,但失禅定。先修苦行,尚无所能,何况今日,恣受美食,安乐而住。是懈怠人,敷置坐处,汲水洗足,施设饮食,一切莫为。随其自来,不应为起。彼苦欲坐,当指卑座,令其就坐。&
法显从此东南行,还巴连弗邑,顺恒水西下,得一精舍,名旷野,佛所住处。复顺恒水西下,到迦尸国波罗奈城。竺法维曰:波罗奈国,在迦维罗卫国南千二百里,中间有恒水,东南流。佛转法轮处,在国北二十里。树名春浮,维摩所处也。法显曰:城之东北十里许,即鹿野苑,本辟支佛住此,常有野鹿栖宿,故以名焉。法显从此还居巴连弗邑。又顺恒水东行,其南岸有瞻婆大国。&&
按照这样的记载,迦毗罗卫距波罗奈国有一千二百里之遥,与上面我所列的路程也大体相当。按照现在来说,600公里若以高速公路来衡量,也就半天的车程。可是当时交通极为不便,若步行,没有半月光景恐怕难以抵达。其实这个国家并不是很大,波罗奈国和迦尸城事实上是一码事,既是国名又是城名,迦尸城就是迦尸国。
六、耶舍的皈依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一样,波罗奈国的也出现了富裕阶层。这些富豪一般被称为长者。可以想像,在释迦的最初1000名弟子中,有钱有势的弟子估计不在少数。他们钱多,说话有份量,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对佛法的快速宣传,是很有益处的。在这批弟子中,有一个弟子名叫耶舍,家庭很是富有。他是释迦度化的第六名弟子。佛经中记载着释迦度化长者子弟耶舍的故事,我们不妨当作小故事看看&&
有一天早晨,释迦正在一条小河边散步。忽然,有一个青年从远远的地方像发狂似的向着释迦飞奔而来,口中还不住的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等年轻人走近释迦的身旁,释迦用慈愍的眼光看着他,而这个青年也怀疑的眼神看着释迦,但是他很快就被释迦的那种超人的气质所折服,于是就跪下来对释迦说:&您是不是大慈大悲的佛陀?请您慈悲救救我吧!我是迦尸城的耶舍,我给生活困惑得一刻也不得安宁;在白天里,声色货利困扰得我没有休息的时候;到了晚上,一场又一场的歌舞狂欢令我迷恋陶醉。但日子久了,我实在找不出这其中的乐趣。昨天夜里,当曲终人散的时候,我拖着疲乏的身体颓废地回家,倒头便睡。正当我昏沉沉地快进梦乡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梦,之后再也不能入眠。于是我从床上起来,走出寝室,忽然看到我钟爱的女人同一个另外一个男人正在调情。我当时再也无法忍耐,怒火中烧。我的精神因此错乱,就在午夜离开家庭,一路盲目的狂奔而来,冥冥中像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使我在黎明的时分朝河边走来。佛陀啊,请您务必救救我,我心中实在苦闷!&释迦用慈和的双手抚摸着耶舍说道:&善男子!你不要烦恼不安,你现在可以把心静下来想想,这世间上有永久不散的筵席吗?亲爱的人可能永远住在一起吗?你不要悲伤,这本是一个虚伪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依赖,那里能要求别人都属于我们自己呢?你就把这一切放下吧!&耶舍听了佛陀的教导,眼前豁然开朗,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恳求释迦准许他出家。但释迦并没有立马同意,而是安慰他说:&耶舍,你现在要立刻回家去,你的双亲此时都在焦急地记挂着你。出家并非离开家庭才叫出家。有的人,身上虽然穿起出家的衣服,而心却染着世间的俗情。这些人虽居住在深山丛林之中,却念念不忘世俗的名利,这怎么能称为出家呢?反之,如果身上虽然装饰着华美的璎珞,而心地却光明清净,对人没有怨亲的分别,更能以真理教化人间,这才叫真正的出家。你还是做我的俗家弟子吧!&
&&&&&&&&&&&&&&&&&&&&&&&&&&&&&&&&&&&&&&&&&&&& &&译自《毗尼母经》
据说后来在耶舍再三请求下,并获得父母允准,释迦终于答应了他出家的请求。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尤其是释迦在后面所讲的一些话&&出家与在家的关系,我想当代不少出家人看了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为啥呢?很简单啊,出家人不干出家事,整天荣华富贵,想着怎样往上爬,想着多捞点功名利禄,按照佛陀的说法,&这怎么能称为出家呢&?
若排除故事中常有的夸张成份,我们从故事中,可以清楚地得知这个叫耶舍的青年家庭环境,堪称是绝对的一流,按照阶级论的观点,那是彻头彻尾的剥削阶级,是寄生阶层。为何?白天声名货利,晚上歌舞狂欢,而且还有很多女人相伴。弄到最后,他都被这些东西折腾得无比烦恼。据说他的父母对儿子可谓关怀备至,精心呵护。为了使他适应雨季、冬季和夏季等不同气候条件,其父为他分别建造了三座华丽宅院。他在生活上可谓有求必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并不自由,反而十分苦闷,几乎到了无法排遣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出逃,大约逃出来也有些日子了。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安闲自得,他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最后在河边遇着了释迦。
在上面的故事中,释迦主要借用的是当时在印度已成为常识的共同观念&&业报轮回的思想,讲述了佛教的因果律和无常律,使耶舍觉得句句在理。所以,释迦的说法,使人强烈地感觉到,他一方面运用适合于说法对象的,完全源于印度传统的哲学,另一方面从因果无常的道理上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谓契机契理。
在释迦初创教时期,古印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优婆尼沙昙哲学。优婆尼沙昙(Upanisad),也就是指《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较晚则产生于公元后。较早的《奥义书》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等。该书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囊括了印度数百年间许多思想家的各种哲学及宗教观点,如轮回解脱、梵我关系等等。主要内容是讨论宇宙本源,造化本体,确立为印度思想根本的理论&&&梵我不二&,为纯然自由思索的哲学。&优婆尼沙昙&,梵文为Upanisad,词根asd有二义:一为&坐&,二为&灭&。欧洲学者一般都采用第一种含义,解释为&近侍&或&侍坐&,也就是侍坐在老师的四周,听闻老师讲学。印度学者一般采用第二种含义,即&灭&,即灭除凡人的欲情和迷妄,代之以正知正见。
释迦在构建自己的创教理论体系时,对优婆尼沙昙哲学并没有完全否定,而是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他把这些哲学成果尽可能地融化为自己思想理念体系的一部分,为论证佛法的合宜性和越性提供依据。到公元2~3世纪的时候,大乘佛教的创始人龙树在他的著作《大乘起信论》中,把释迦说法的定式化进行了整理分类,认为释迦的说法主要有四种方式,也就是&四悉檀&。悉檀(Siddhanta),意为成就,意指听闻佛法能使我们成就。四悉檀指的是:第一,唐代法藏大师曾以四悉檀作为&经论解释分齐生解方便&之一,他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说:&或约世界说有,胜义为无,如第一(世界悉檀)说;或胜义为有,世界为无,如第四(第一义悉檀)说;或对异机说有,对余机说无,如第二(为人悉檀)说;或治此病为要,于余病为非,如第三(对治悉檀)说。皆须得其本意,法悉有用;随言混取,失意成谤。&释迦在数十年说法的教化活动中,就是对四悉檀的灵活运用。上面所举的一个故事例子,属于为人悉檀和世界悉檀的说法方式。
在耶舍的一再请求下,并经过耶舍的父母眷属同意,耶舍这个小青年终于出家啦!这样,释迦的僧团就增加到了七人。耶舍的父亲和释迦的父亲一样,对儿子珍爱有加,他很担心儿子乍一出家不适应,就三天两头往释迦那儿跑,顺便再拜望儿子的师父&&佛陀。没过几天,他也对释迦的说法产生兴趣,便决定做一名居家护法弟子,并邀请释迦到他的家里去接受供养。这样,耶舍的母亲和妻子等人也都皈依了佛法,成为佛教中最早的一批居家信徒&&优婆塞和优婆夷。
故事到此还有续曲&&后来,耶舍的那些年轻朋友听说了,纷纷要求出家&&据说,耶舍的这批朋友,共有54人出了家。这样一来,释迦的出家弟子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接近一个连的规模!这样,一个小型的教团形成了。
七、前往优娄频罗
我想,从现在的角度上讲,一个寺院能有六十位出家僧人,那起码也算是中等规模的寺院。此时,释迦似乎觉得在波罗奈斯的任务已经结束,他准备去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他当初开悟之地的优娄频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而且从这里再次可以看出,释迦是位十分注重情义的伟大宗教家。摆在释迦面前似乎有两个路径可供选择:一是领着大伙一块去优娄频罗,二是让大家分开行动,各自传教。释迦对这件事大约也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很想带自己的这批弟子们出去走走,让他们多聆听一些自己的教法。经过权衡,最后,他选择了后者。而且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甚至连五比丘也不让跟随,而是选择了孤身一人,去他当初成道之地。释迦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怕人多了惊扰了那里的居民和老同修们,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佛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释迦对他的弟子们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你们跟随我也有一段日子了,你们也先后都获得了不同的觉悟。所以,为了世人的和平与幸福,你们应当去各地云游,宣讲佛教的出色教义,显示佛教的实践法门。并且他很明确地告诫他的弟子们:你们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想去哪里都可以。但是有一条必须要遵守,那就是不许结伴而行,务必一人独步,尽可能教化更多的人。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晓释迦的苦心:他之所以不带一个弟子随行,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既然大家不可能同时跟着去,那么选择其中任何一人,都不太合适。如果选一个舍弃另一个,很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会。他现在选择孤身前往优娄频罗,以视对大家的公平。第二,释迦这样做,目的是让大家分散宣传,以尽最大努力扩大佛教的影响。除释迦外,其余尚有60人,那样可以在60个地方同时开展传教活动。第三,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释迦的伟大:他并没有把弟子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也没有束缚他们的手脚,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独挡一面,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绝佳捷径吗?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再次领略释迦伟大的人格魅力,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悟出释迦独特的教团管理学。我们稍加回忆&&记得释迦当初在六师外道以及婆罗门二仙门下学修时,他们都极力挽留释迦,让他当帮手,甚至把管理大权交给他。反观释迦,他不但不要求弟子们整日围绕在自己身边,而且要求他们到外面去独自闯荡,他真是英明啊!释迦对教团独特的管理方式,也是值得当代从事管理工作者充分借鉴的管理学问,我们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管理学营养。
释迦的弟子们在叩别恩师后,都一一奔赴各地,开展弘法宣传活动。因为他们知道,出家不仅仅剃光头穿上染色衣就万事大吉,更为重要的是,出家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它体现了佛教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实践性和利他性。佛教不是单纯的哲学,也并非纯粹的宗教。它并非教导人整日枯坐,把自己置身于完全冥想的世界。佛教不仅要让自己得到觉悟,更要让他人得到安乐,得到解脱。释迦就要让他的弟子们知道,修行的要旨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并且,在实践中不要忘却自己的人生使命,不要忘却关系到佛法流布和弘通的众生教化。
释迦在波罗奈斯他的弟子们分别后,就独自一人向当初获得觉悟的优娄频罗走去。
在优娄频罗的传教活动中,释迦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成功主要表现在教化了一批后来对佛教有重大影响的信奉者,比如摩揭陀国的国王频陀沙罗,号称十大弟子中的舍利弗、目健连、摩诃迦叶,还有迦叶三兄弟。在佛陀的传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释迦在前往优娄频罗的途中,大约三十对夫妇也归依了佛教。据说有一天,这三十对新婚夫妇到树林中去游玩,而释迦此时也正在密林中打坐入定。这些青年夫妇遇见了释迦,聆听了释迦的说法,都成为释迦的门人。据说这些门人们后来又发展了另外几批教徒,使信众的队伍进一步扩大。
七、度化三迦叶
释迦到了优娄频罗后,开始进行他的传教活动。这时他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就是来自婆罗门的信徒,释迦与他们进行了第一次交锋。这些婆罗门信徒被称作&结发外道&,也就是上面所讲的迦叶三兄弟,分别是优娄频陀迦叶、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这三人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据说他们每人分别拥有弟子500人、300人和200人,合起来共1000人。从佛典中可以得知,是释迦先登门拜访了三兄弟中的老大&&优娄频罗迦叶,他的弟子最大,影响最大。释迦这一举动,大约存有&擒贼先擒王&的意味吧。释迦很礼貌地到了迦叶的家中,并请求投宿于圣火堂。对此,迦叶没有表示反对,但是他提醒释迦说:那里面有条恶龙,如果你晚上睡在里面,可能会遇到不测。但在释迦的一再执意下,迦叶最终同意。据说当晚真的有条恶龙企图向释迦发动袭击,但是被释迦所降伏。这件事对迦叶震动很大,他觉得释迦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后来释迦又显示出数次非凡的神通力,终于使迦叶屈服,成为他的弟子。迦叶从此痛改前非,把那些用于祭祀用的器具都统统销毁了。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二位迦叶也都归顺了释迦,他们的弟子都理所当然地转而敬奉释迦为他们的精神导师。
八、对神通的看法
关于释迦在优娄频罗的其他传法情况,在释迦的各种佛传中,都讲得很详细。我在这里,主要想谈谈我对佛教神通的看法。
关于神通,大家都觉得很神秘,我本人也觉得很玄虚,有些不可思议。佛教里承认有神通的事实,有五眼六通之说。
能把过去世的事情搞明白;天眼通,能把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都清清楚楚;他心通,也就是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天耳通,就是耳朵能够听得无限远;神足通,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无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如探囊取物等,《西游记》中的孙大圣一个筋头能翻个十万八千里,大约就是具备这种特异功能;漏尽通,&漏&就是指,能破除执著烦恼,脱离,意指通过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如果能证得阿罗汉果位,那么就可以算作超凡入圣了。
我们作为世间的平凡人,能不能得到神通呢?佛教的观点是,众生如、、鬼神等,因世间禅定或者与生俱有,或多或少有前五通,然而能力亦有浅深小大之别;也具有五种神通。然而第六通,也就是漏尽通,唯有圣人可以证得,六道众生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那么我们凡人如何才能得到神通呢?在《楞严经》中,提到修习禅定,可以获得神通。人们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奇境,而且随着禅定功夫(定功)的深入,会渐渐得到一些神通。但是这时候不能对神通有所执求,或者乐于其中,否则,就很容易受魔王引诱而进入。因此佛教对于神通的态度是:不反对,但也不主张。释迦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他的弟子们,不要炫耀自己的神通,否则会招惹麻烦。比如后文将要提到的佛教叛逆提婆达多,他一开始就十分仰慕神通,曾当面要求释迦传授神通之术,被释迦训斥。后来他从别处习得神通后,引诱阿阇世,犯下了滔天罪孽&&这是后话。
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恒毓教授在他的《佛教与神通》一文中,曾列举了几个关于神通的事例,现予摘举一二&&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尔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
佛图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弘法的西域高僧,不仅道行高深,&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皆暗若符契,无能屈者&,而且有很大的神通。他的神通,根据《高僧传》的记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预知未来;第二,示现奇异。佛图澄都有哪些预知之事,又有什么样的神奇现象呢?据石勒的大将军郭黑略随石勒出兵作战时,时常讲一些预知胜负的话,后来都应验了。对此,石勒大惑不解地问:&孤不觉卿有出众智谋,而每知行军吉凶,何也?&郭黑略说:&有一沙门,智术非常,&&臣前后所白,皆其言也。&这位沙门是谁?就是佛图澄!当石勒问佛图澄&佛道有何灵验&时,佛图澄说:&至道虽远,亦可以近事为证。&于是,佛图澄&取应器盛水,烧香祝之&。不一会儿,应器水中&生青莲花,光色耀目&,石勒信服。一天夜里,石勒想试验一下佛图澄的预知工夫,便武装整齐地坐在帐中,派人去佛图澄那里,谎称石勒不见了。哪知,佛图澄见了送信人,送信人还没有开口,佛图澄就反问道:&平居无寇,何故夜严?&此事过后,石勒&益敬之&。有一年,襄国城堑干涸,石勒问佛图澄解除缺水良方。佛图澄说:&今当敕龙。&于是他带领弟子数人来到泉源旁,自己坐于绳床之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三日过后,&水泫然微流&。这时,只见一条小龙,&&五六寸许,随水出来&。不久,&水大至,隍堑皆满&。
保志禅师是南朝时人,他的神通表现在三个方面:分身无数、预知未来、善知他人心意。分身无数,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以不止一个身体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又叫&分身术&。有一次,齐武帝以保志禅师有惑众之嫌而将他投入监狱。可是,第二天早晨,就有人报告说在街上看见了他。当有关方面检查监狱时,&志犹在焉&。僧正法献想把一顶袈裟送给保志禅师,便派人去龙光寺与宾寺找他。但二寺的人都说&昨宿旦去&,后来到保志禅师常去的厉侯伯家寻找。厉侯伯说:&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觉。&预知未来,是指在日常言谈中透露一些很快要发生的事,且非常准确。保志禅师被齐武帝投入了监狱,有一天他对看守说:&门外有两舆食来,金钵盛饭,汝可取之。&不多久,文慧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送食饷志,&果如其言&。此事过后,卫尉胡谐病了,请保志禅师前去看病。保志禅师看了看,只在纸上写了两个字:&明屈&。但没人知道是啥意思。就在第二天,胡谐死了。这时,保志禅师解释说:&明屈者,明日尸出也。&以上是生活琐事,还有关于国家大事的预言。齐朝太尉殷齐之奉命随陈显达镇守江州,向保志禅师辞行时,保志禅师在纸上画了一棵树,树上有一只乌鸦,说:&急时可登此。&后来,陈显达造反,让殷齐之留守江州。不久失败,殷齐之弃城逃向庐山,而后面的追兵却越来越近,情况万分危急。这时,殷齐之突然发现林中有一树,树上有乌鸦,忆起保志禅师的临别赠言,便毫不犹豫地爬了上去。奇怪的是,殷齐之上树,树上的乌鸦居然不飞。追兵虽然也见到了树上的乌鸦,但他们的判断是:没有人。于是,殷齐之躲过了一劫。
1.这些神通是否真的存在?它们是否可以进行严格的科学验证(检验)?
2.这些神通说与佛教的因缘说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矛盾(根据佛教的因缘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有因缘条件的,是有所倚赖中介条件的,而神通的功能运作也应该是有中介条件的)?
3.这些神通的科学意义何在?如果神通确有其事,那么为何不见科学界对这些神通的存在依据作些客观的研究和讨论(像一些气功学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曾时髦一时,现今早已被证明是伪科学)?
关于这三个问题,说实话,我解答不了,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神通,不可能知道神通究竟有多么神奇。但是有一点,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或者我们尚不具备这些功能,就断然予以否定。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太空,我们不知道的领域实在是太多太多,九牛一毛尚且不及,尚需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未知领域逐渐都会搞清楚。我期待着这一天及早地到来。
以上为第四节内容。
第五节&弟子群像
在前面我已经提到,释迦在摩揭陀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他收了一些对佛教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弟子,这些弟子中有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还有像舍利弗、目犍连等大弟子,以及后来在释迦灭度之后统率教团的摩诃迦叶。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须达、阿难、优婆离、阿那律等弟子,以及释迦访问他自己的祖国&&迦毗罗卫的一些情形。
一、舍利弗和目犍连
首先谈谈舍利弗与目犍连的一些情况。他们两位都是六师外道之一的删阇耶的弟子。在六师外道中,删阇耶&毗罗胝子是一位怀疑论者,也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而舍利弗和目犍连似乎是他的门下最有代表性的弟子。据记载,他们二位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富有,而且他们两个自幼就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接受教育,而且都满腹经纶,据说在当地还被誉为&才子&,想当年,他们二位可能也是风流倜傥、踌躇满志。后来他们不再满足于注重形式的婆罗门学问,为了探求真理,就到处去寻师访友。再后来,他们听说在王舍城有一位统率250名弟子的删阇耶,在见解方面很有一套,于是就一起前往请教,并做了删阇耶的弟子。据说二位在删阇耶那里修行很是刻苦,悟性也很突出。他们出众的天赋很快就被发现,成了删阇耶的左膀右臂,老师不在的时候,就替师说法,被指定为合法继承人。而且,在他们两个的手下,也已聚集了一大批受教的弟子。时间一长,二人渐渐地对删阇耶所主张的怀疑论产生了疑虑,认为仅仅是这些教法,并不能满足于他们的求学需求。佛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说他们在指导各自弟子的同时,为了求取更强有力的教法,便辗转巡游各地。同时他们还约定,谁先见到伟大的教法或伟大的导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告诉另一个人,以便同沾法益。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把删阇耶的怀疑论作些介绍。删阇耶这个人很奇怪,他对当时争论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置可否。删阇耶是他的字,意译等胜;毗罗胝是他母亲的名字。他主张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即自然得道。而对于世间的一切问题,他们都予以回避。比如:有没有前世?有没有化生的众生?有没有善恶业的异熟果子?他都认为不可断言,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但他又认为道不需修,&八万劫满,自然得道&。但我想,对一些问题&不置可否&,并不能简单地就划定为属于怀疑论者,因为很多没有证明的东西,你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比如说基督教主张上天堂,天堂到底有没有?剔除宗教信仰的成份,我想谁也不敢担保说有,因为你没有见到;但谁也不能说没有,因为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东西,就肯定说没有。还有诸如鬼神之类的话题,都无法彻底否定或彻底肯定。但是如果对世间一切问题都不置可否,这就存在问题。比如,我明明吃过饭了,当别人问我是否已吃饭,我总不能回答说:&我既不能确定我已经吃饭,也不能确定我还没有吃饭&,否则便会闹出笑话。关于怀疑论,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把玩的命题。
但是在怀疑论领域,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即就是古希腊怀疑论的创立者(约前360年~前270年)。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每一事物都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不能确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者则对各种宗教教条表示怀疑;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而皮浪则很意思,他原来是一个贫穷而默默无闻的画匠,参加过亚历山大的军队,随军远征印度。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他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的轶事:有人说他走路的时候,总是不走那没有东西、没有车马迎面而来的道路;有一次他正对着一堵墙跑过去&&因为他不能确定对面的墙是否真实存在。在这些轶事中最后总是还有一个情节,就是他的朋友把他拉开,使他脱离危险。这些轶事我想都是不真实的,大约是后人对他的怀疑论哲学有所误解,为讽刺挖苦他而编造出来的。关于皮浪,还有一些所谓&不动心&的轶事,同样也是为了搞臭他的名声。据说有一次他与老师同行一路,他的老师跌入泥潭,他径自走过,却没去伸手拉老师一把。别人为这事都谴责他,说他没有人性,而他的老师则对他大加赞赏,赞赏他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还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这就是哲人应该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早期的怀疑论并不否认我们感觉到的各种事物的存在,像关于皮浪轶事中说的那种视而不见,硬要往墙上撞的情形,既不符合皮浪的为人处世(皮浪极受人们尊敬,他的母邦曾经推选他做祭司长),也不符合他的思想轨迹。
删阇耶的怀疑论,与皮浪的怀疑论,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如果说皮浪是怀疑论的创始人,那么删阇耶就是怀疑论的先驱。严格地说,删阇耶的怀疑论算是一种哲学思想,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将之称为&外道&,也不太规范,因为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自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无论佛教,还是婆罗门教,将删阇耶斥之为六师外道之一,一是相对于本教门而言,二是以此称呼凸显自己教门的正统地位,或多多少少带有些鄙夷的眼神。
现在将话题重新引回到舍利弗与目犍连的身上。最初接触到佛法的是舍利弗,他对佛法的了解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释迦,而是来自释迦的弟子阿说示,据说阿若示当时正在王舍城的大街上托钵乞食。一般而言,这个阿若示就是前文所说的五比丘之一。阿若示(有的称为阿说示),也被称作马胜比丘,作为最早的五比丘之一,文化可能不是很高,大约出身于贫苦人家。此人质朴,憨厚,有着农民原始般的纯洁。他对释迦的教导的执行从不打折扣,总是会本本分分地老实修行,因此他的外表格外整洁、高雅,威仪殊胜。这让舍利弗感到很吃惊,也很敬佩,于是产生了拜访的念头。舍利弗对阿若示询问得很仔细,比如&阿苦示先生,您的老师是哪位?您在他的门下学到了什么&,等等。阿若示说,我的老师叫释迦,我跟随他已有许多年。至于学到了什么,我实在说不上来,理解得不透彻。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四句话:
&诸法因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其实,阿若示虽自称没有从释迦身上学到什么,或者说对释迦所说的教法他没有领会多少,但是就这四句偈来说,他已经掌握了佛法的核心部分,即以&因果&与&生灭&为关键词的因缘理论,它们在整个佛教理论中占据着提纲挈领的位置。舍利弗是位聪明过人的青年,当他听到这四句话以后,马上就觉察出阿若示的老师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他顿时生起听闻佛法的欲念。在阿若示的引领下,他拜见了释迦,并在释迦那里听闻了三周的佛法,基本上领悟了佛法的要领。由于他的理解力很强,后来被称为&智慧第一&。
舍利弗这个人虽说有些贵族弟子的纨绔豪侠的习气,或者说沾染些罗曼蒂克的飘逸,但他懂得知恩图报,并将此种有恩必报的思想贯穿到他的一生。他对引领他入佛门的阿若示很是尊敬。据佛经记载,他终其一生都礼敬阿若示尊者,他觉得,没有阿若示,他就不可能听闻佛法;不闻佛法,他就走不上正道,永远找寻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筏喻经》的&释论&及《法句经》第392颂的注释中提到,舍利弗尊者只要与阿说示住同一寺院,他总是在礼拜世尊之后,马上礼拜阿若示。这种行为是出于&阿若示尊者是我的第一位老师,由于他的引导,我才得以认识佛陀的法门&的想法。如果阿若示与舍利弗住在不同的寺院,舍利弗就面对阿若示所住的方向,以五体投地的方式礼拜,并合掌致敬。但是这种行为却招来误解,因为其他比丘看到后就说:&已成为佛陀大弟子的舍利弗仍然礼拜四方!即使至今,他仍然无法放弃婆罗门的想法!&世尊听到后就批评说:&比丘们!事实并非如此,舍利弗并不是在礼拜四方,而是在礼敬引介他进入佛法者,他向此人礼敬、礼拜并尊其为师。舍利弗是位真心恭敬他老师的人。&那时,世尊向聚集的比丘演说《筏喻经》,经文的开头就说:&如同诸神礼敬因陀罗神,一个人也应礼敬引导他受学佛法的人。&可见释迦对舍利弗的礼拜行为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的。
由于事先二人有了约定,因此舍利弗叩别释迦后,就很快找到目犍连,并且成了目犍连的领路人。而且,他们还把删阇耶手下的250人,都拉到了释迦的队伍群中。删阇耶很快获悉此消息,他极力劝阻二位的离开,可是见到舍利弗和目犍连的态度异常坚决,也无话可说。但是,对删阇耶来说,这次打击是致命的,他从此精神苦闷,气得大口吐血。
舍利弗和目犍连归顺释迦,在佛教思想史上,这可是件大事情。第一,它表明佛教克服了怀疑论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并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第二,舍利弗与目犍连二人的皈依,在释迦教团的形成中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发端,表明这是一个重大事件。这是因为,在二人的协助下,佛教教团后来在理论上也有重大的发展和完善。据说释迦在正式接受二人成为自己弟子后,就私下向门人们透露说:&这两个人将要成为我弟子中的第一流人物。&
据说舍利弗的亲属们也是怀疑论者,他们都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这就意味着,任何思想和哲学,都不过是主观意识的反映&&这好像不是怀疑论,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嘛!佛教在创立之初,自然免不了要与这些思想进行论战。这些旧的思想当然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千方百计加以反击,有时甚至不惜造谣诽谤。据记载,在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为中心,当地一批有势力的婆罗门和有才华的青年接连不断地皈依释迦,有些人看到这种发展形势,都不禁感叹道:&释迦夺走了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致使家族绝种&&摩揭陀国著名的良家之子,全部投入释迦门下从事修行。&
二、世尊的&九横大难&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要经过种种磨难,佛法也概莫能外。佛教常说&九横大难&,其原因绝大部分都是出自那些批判者的嫉恨与陷害。&九横&又叫&九恼&,是释迦经历过的九重困难和障碍。《大智度论》卷九对此解释说:
&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
我觉得我有必要,将这些问题进行简略述说一下。
关于九难,有的说是十难,在《佛说兴起行经》里有如下的记述:
第一,关于六年苦行,前面讲得很清楚,这里不多讲。
第二,关于孙陀利谤佛,&佛言往昔波罗柰城,有博戏人,名净眼。时有淫女,名鹿相。净眼诱此女人,共车出城,至树园中,共相娱乐。时彼园中,有辟支佛修行道法。净眼待辟支佛入城乞食,遂杀鹿相,埋辟支佛庐中。后累辟支佛,将至死地。净眼见已,即起悲心,我所造作,自当受之。故自说罪因,国王即杀净眼。时彼净眼者,则我身是。彼鹿相者,孙陀利是。以是因缘,无数千岁,受无量苦。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故获孙陀利女谤也。&这是释迦过去世所经历过的事情。
第三,关于木枪刺脚。&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入城乞食。忽有木枪,迸在佛前。心自念言,此是宿缘,我当受之。众见惊愕。佛复心念:现偿宿缘,使众人见,不敢造恶。便踊身虚空,去地一仞。木枪逐佛,乃至七由延,枪亦随之。佛于空中化一青石。厚阔十二由延,佛立石上,枪即穿石出在佛前;又化地水火风,各厚阔十二由延,佛立其上,枪亦穿过。佛复上四天王宫,次第乃至梵天,枪亦次第而上,至于佛前。所过诸天,与说宿缘。佛复从梵天下,至罗阅只城,枪亦寻下。国人随从,看此因缘,佛恐众人见偿此缘,皆闷死。是故佛语众人,各自还归,亦敕诸比丘众,各还房已。佛便心念,当偿宿缘。遂叠大衣,敷座而坐。即展右足,木枪便从足趺彻过。舍利弗等,皆至佛所,礼拜慰问。为说宿缘:往昔有两部主贾客,入海取宝,后遇水涨争船。第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月亮的传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