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如果不依靠苏联二战电影125部有能力将日本人赶出东三省吗?

二战最后一役结束在中国: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苏联炮兵在牡丹江地区参与攻击
  把苏联战胜纳粹的5月9日定为胜利日,并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但对于整个二战而言,战胜纳粹德国并不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日,在军民的协助下,苏联红军对盘踞在中北的关东军发动决定性一击。甚至在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仍有残余日军在多个要塞中负隅顽抗。直到8月30日,牡丹江附近东宁要塞的枪声才彻底停息下来,宣告二战最后一役的结束。
  苏联将计就计争取调兵时间
  日至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在纳粹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向日本宣战。此前苏联和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一直依靠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冷&,但双方都清楚,一旦战略形势有变,这份条约就不具有约束力。
  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苏联单方面废止《苏日中立条约》。这其实是苏联即将开战的危险信号,但日本高层认为该条约的废止似乎有深层含义:&如果日本提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新条约,苏联就有可能取代纳粹德国成为日本的强大盟友&。于是日本提出以实质利益来换取苏联调停战争的方案。6月7日,苏联驻日大使马利克向莫斯科汇报:&作为对苏联与日本续订新协定的条件,日本愿意向我国归还在1905年俄日战争期间占领的南萨哈林岛,甚至可向我移交整个千岛群岛。&
  斯大林获悉日本政府的用心后,决定用&外交太极&为向远东调派兵力争取时间。这种做法收到奇效,甚至到了7月26日,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也宣布赞同公告精神之际,日本政府仍然希望苏联能帮助&降低投降条件&。
  以对日交涉为掩护,苏联红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远东战役的准备。在拟订作战计划时,苏军总参谋部拿出三个作战方案,即登陆日本本土、进攻中国关内和闪击满洲。此时日本本土集结着约200万陆海军主力,苏军缺乏执行战略性登陆战役的能力,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而关内日军没有密集的集团,同时苏军只能沿着乌兰巴托至中国张家口方向出兵华北,道路难以通行,也无法给予日军决定性的打击。只有满洲,那里云集了70多万关东军,是日军在中国最密集、最强大的作战集团。苏军确信,如果迅速消灭关东军,将使日本失去陆军最精锐部队,击碎日本继续战争的意志。
  当时,苏军在远东只有不到40个师的兵力,这些部队沿着1400多公里的边境线分散部署,而且装备陈旧。为此,从1945年5月至7月,约有13.6万节车皮满载人员和物资开赴远东。在赶往东方的部队里,许多对德作战英雄部队都名列其中,它们大都有突破德军筑垒地域的经历,对付日军在边境设置的防线非常有经验。同时,远东部队各坦克旅的第1坦克营全都换装新式中型坦克,战役突击力量得到显著增强。
  1945年8月,苏军在远东集结了150多万人、2.6万门火炮、5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外加3800多架战机。7月30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成立远东苏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被任命为总司令,所有战争准备都已完成。
  苏军主力势如破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凌晨,百万苏军的滚滚铁流冲向日军阵地。尽管当天多数突击地段正下着大雨,让苏军机动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也掩护了他们的行动。苏军战士冲入前线日军哨所时,日军士兵大多还没从睡梦中清醒过来,有些人甚至以为&日军的增援部队来了&。全线进攻不到一小时,苏军就占领日军前沿地区的所有哨所。
  苏军随后继续推进并扩大战果。在西线,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在中蒙边境的旧楚鲁海图伊村强渡阿尔贡河,开始向满洲纵深挺进。而在东线,苏联远东第1、2方面军强渡黑龙江、乌苏里江,向绥芬河、牡丹江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对哈尔滨、长春展开&向心攻势&。由于苏军摩托化纵队的快速穿插,丧失纵深防御地带的日军一路溃败,士气低落。
  要塞区拉锯战最为惨烈
  最激烈的战斗主要爆发在日军经营多年的边境要塞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就在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带修建了大量永备性军事堡垒群。牡丹江附近的东宁要塞群曾是当时关东军规模最大、构筑最齐全、可容纳兵力最多的军事要塞。该要塞群由胜洪山要塞、勋山要塞、麻达山要塞、三角山要塞等组成,最多时曾驻扎超过13万日军,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和&北满永久要塞&。
  由于日本此前抽调部分关东军精锐支援太平洋战场,苏军发动攻击时,驻守东宁要塞群的日军缺口较大。尽管如此,苏日仍展开惨烈的拉锯战。日军不断派出特攻队员,利用暗夜爬向苏联坦克,携带燃烧瓶和炸弹进行自杀攻击。苏军不得不下令坦克乘员下车,拿起冲锋枪和手榴弹掩护坦克,拦截疯狂冲来的日本自杀袭击者。一名苏军老兵回忆:&战斗中,我们乘车小心翼翼地开进前线那条狭窄的小路,道路两边散布着数辆被打瘫的T-34坦克和大批被机枪打死的日本兵尸体,烟云密布的天空中,若干架我们的伊尔-2强击机呼啸而过,而远处的玉米地里,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庞和一面面太阳旗在玉米地里闪动,那是日军的迫击炮连&&&
  在附近的东宁县城,日军密集的火力点也给苏军造成较大伤亡。日军发疯似的向苏军发起反冲击,只要一名苏联士兵登上城墙,就会有十几名日军和伪满军冲上来围堵,用苏联老兵的话说:&敌人完全不顾惜死多少人,他们只要城池。&面对死硬的对手,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战斗中,第384步兵师第567团第7连遭日军火力点压制,机枪下士菲尔索夫用轻机枪向敌射击孔打了几个点射,但日军机枪没有被消灭,仍然阻挡着苏军前进。此时菲尔索夫的子弹已然打光,于是他扑向敌火力点,用身体堵住机枪眼。菲尔索夫的英勇行为,确保了连队的顺利进攻和战斗任务的完成。
  突破东宁要塞区后,苏军主力迅速向纵深穿插。直到8月17日,苏军开始从各个方向突入牡丹江南城,街上满是飞舞的纸灰,这是日军司令部机关正在焚毁文件。日军士兵且战且退,最后都集中到城南渡口周围,那里是日军最后的退路。由于日军手里有一列装有四门重炮的装甲列车,火力之凶猛连苏军坦克都难以靠近。苏联坦克兵上尉斯莫特里茨基驾驶坦克高速冲向日本人的装甲列车,最后同归于尽。经过数小时的殊死战斗,牡丹江获得解放,日本关东军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也宣告覆灭。
  但牡丹江的解放,并不意味着附近的东宁停止抵抗。东宁要塞群被攻破后,残余日军大部向吉林溃退,但仍有一小部分留在外围的勋山、胜洪山等要塞里凭险死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东宁要塞残余日军因通讯问题并未得到通知,还在负隅顽抗,苏联的劝降则被当作是&诡计&。由于要塞的坚固工事让日军躲过了苏军猛烈的炮火,两军士兵甚至在阵地上展开肉搏战,从山坡上的单人掩体到山顶的战壕,到处都堆满尸体。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8月26日,苏军下令被俘的关东军中佐河野贞夫前往胜洪山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同时苏军也在附近清缴漏网日军军事人员的行动,8月30日,东宁地区的残敌全部肃清。至此,二战最终在东宁要塞画上了句号。▲&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二战后苏联占领下的中国东北
抗战结束后,日,中国政府向美、苏建议:凡属日本及日本国民在华领土内所有全部产业权、契据、利息以及各类财产,包括房屋、发电厂、各种工厂、船只、船坞、造船厂、机器、矿业、有线及无线电设备材料、铁路、车辆、修理厂等等应认为已让予中国;凡属同盟国约定归还中国之任何中国或台湾领土,如有盟国军队驻扎,应采取一切必要及紧急办法,防止敌人从事摧毁、破坏、隐藏、移动及转让等行为;关于分配日本国内各种资产,中国应享受优良百分法,及交货优先权,以抵偿中国国家及人民所受之长期牺牲与损失。&&
&根据联合国决议,原日本窃取中国之满洲、台湾、澎湖、南海诸岛等领土均归还中国。这是负责接收的中华民国代表彭璧生与原沈阳临时负责人苏联将军Kovtun-Stenkovitch握手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复函表示,苏联完全理解中国对日本赔偿问题的立场,具体办法应由四强(中苏美英)组成的对日管制委员会做出。美国还在1945年8月下旬宋子文访问时,就表示支持中国的要求。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接见宋子文时说,“中国抗战八年,苏对日作战仅数日,向日本要求赔偿,中国自应居首位”。英法等同盟国对中国的正当要求也表赞成。在当时看来,日本在华资产,作为对华赔偿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并无问题。但是谁也没想到,都认为没有问题的事情却出了问题。斯大林虽口头上对中国以日本资产作为赔偿的主张表示同情,但实际上他对东北的日本工业早就另有打算。&&
在签订雅尔塔协议时,他对罗斯福要求: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归苏联,并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在东北的全部特权,否则他无法对人民交代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中国东北。这是他公开说出口的出兵东北的目的。还有没说出口的目的就是把东北的日本资产全面占有、重点摧毁,然后实行垄断性的经济合作。对后一目的,是后来苏联代表在与中国国民政府进行经济合作谈判时透露出来的。&&
1946年3月,中国沈阳。三等舱门口和列车交接处坐满了旅客
所谓全面占有,就是把东北所有日资产业宣布为红军的战利品,由红军全面接收。重点摧毁就是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机器设备拆运到苏联,满足自己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一分为二,中苏各占其一,双方再进行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以免第三国(美国)的势力进入东北。这三个环节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占有和重点摧毁。三个环节都服从于苏联国家安全的目的。
1946年3月,沈阳。被苏联士兵抢劫一空的商店被迫关闭
日,苏联红军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出兵中国东北,驻守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土崩瓦解,战事加速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然而苏联军队进入东北后,在东北的大城市和其他工业基地中大规模拆运工业设备,致使许多工厂变成空壳而停产。此外,苏军并将满洲各公私银行的贵金属、债券、纸币运往苏联。而且,进入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军纪败坏,官兵的放纵行为明显。苏联红军对战败的日本人进行抢掠施暴,同时对盟国中国的平民进行骚扰。在当地进行的抢劫和强奸妇女的行为引起了当地人的恐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1946年3月,沈阳。帝国饭店门口交叉着苏联和中华民国国旗,门框上悬挂着斯大林、列宁、孙中山、蒋介石画像,拱形装饰物上涌中文和俄文写着“中苏两大民族联合起来”
沈阳街道的墙面上到处贴满了宣扬苏联和斯大林的海报
美军协调代表和中华民国政府及国军将领在机场,准备与苏联人协调交接沈阳
日本侨民正在变卖家当
日本侨民正在变卖家当
苏军士兵在街边补靴子
苏联人将坦克开到城市的街道转角处,用帆布遮盖,一个苏联士兵端着冲锋枪在前面
一个售卖水果的中国商贩,后面的商店橱窗里是苏联的宣传画和苏联大元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头像
沈阳。一个苏联红军站在街头纪念碑前,这座碑上面有铜制的宣传画,这座奉天省省会城市完全由苏联人控制,在这个省的南部的旅顺和大连,苏联人还建立了军事基地,中华民国还无法顺利接收
已经被苏联人抢掠一空的一家大型工厂
日本人开办的大型橡胶厂,苏联搬走所有的机器和设备后就将它焚毁,一些搬不走的大型的机器设备焚烧痕迹清晰可见
沈阳市中心,苏联人树立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塔,塔顶上放置的是苏联坦克,以纪念满洲战役和宣示苏联对满洲国地区的占领
在苏联人管辖下获准营业的商铺都必须悬挂苏联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的画像,他俨然成为满洲地区的主宰
这是满洲国时期的一座公园,日本人将被其击落的美军B-29
轰炸机的电机放置在这里以宣扬他们的武功,一个苏联士兵正在看着它
这里原来是一家印染厂,现在它的所有机器和设备都已经被苏联人抢掠一空
这是原来的一家中国人开办的陶罐厂的车间内部,它同样遭到苏联人灾难般的抢掠,无法恢复生产
这是这座满洲国时期最大城市沈阳的西部工业区,原来这里的工厂一家挨着一家,现在因为遭到苏联人的抢掠,所有的工厂都已经无法恢复生产,现在这一大片人去楼空,仿佛一座地狱般的“鬼城”
沈阳中央广场是沈阳市交通枢纽,现在已被改名叫“红场”,这个名字来源于莫斯科,广场正中树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红军纪念塔
中国沈阳。穿着传统和服的日本妓女,她们的服务对象是苏联红军
中国沈阳。火车站顶上是中华民国及苏联国旗,门口立柱上写着“红军领袖斯达林大元帅万岁”、“苏联劳农红军廿八周年纪念万岁”,出入口及二等候车室,三等哈尔滨、长春、旅顺、安东方面厅字样均有中文、俄文
中国沈阳。妓女们站在妓院门口招揽客人
两个苏联红军军官一人一个搂抱着中国和日本女孩,他们喝得酩汀大醉
苏联将军Kovtun-Stenkovitch,他现在是这座城市的实际统治者
沈阳小巷一角
一个高级妓女站在她的公寓门口,手里拿着热水袋以抵御满洲的寒冷
这里是负责光复东北的中华民国国军总部驻地,前面有路障和沙包,门框上写着“中华民国万岁”,墙上有蒋介石画像,房顶上写着“中苏邦交友好万岁”,它原来是一家日资银行总部
中国沈阳。这是一家原来的日资工厂,它已经被苏联人搬运一空,只有这个巨大的钝齿轮机器没能被搬走
中国和日本女孩在晚会上为苏联红军跳康康舞
沈阳的中国妓女,当时大量苏联红军涌入这座满洲第一大城市
中华民国负责接收物资的代表无可奈何地展示苏联人写的物资清单,因为纸上用铅笔写的潦草的字简直不知所云
1946年,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闲置的车皮
1946年,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由于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奉天”(沈阳旧名)两个字的牌子空悬在那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苏联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