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箍咒,金箍咒女孩小说有什么区别

观音用金箍咒套了红孩儿,用禁箍咒套了黑熊精,为什么不让他俩加入取经队伍? - 知乎47被浏览29634分享邀请回答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紧箍咒到底应该怎么念?
紧箍咒到底应该怎么念?
孙大圣本事这么大,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要做他的师父,靠什么?靠的就是一篇垂直性很强的“紧箍儿咒”。
事实上,《西游记》中,被紧箍咒所困扰的,并非只有孙悟空一个人。最初如来让观音去找取经人时,就交付与她三个箍儿,虽然都叫“紧箍儿”,但又各有不同,对应的,是“金、紧、禁”三篇咒语。第一篇和第一个紧箍儿,给的,正是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所以严格说起来,让孙悟空念头痛的,是“金箍咒”。还有两个,一个,是黑风山的熊罴怪,另一个,就是火云洞的红孩儿,两人被收伏后都成为的观音的弟子,而让他们束手无策的,是“紧箍咒”和“禁箍咒”。
如来没有讲,可是当观音化身老妇,将金箍与紧箍咒授予唐僧时,她说这紧箍咒,还有个别名,叫“定心真言”。张书绅夹批:“名为定心真言,实是正心的要诀。”所以你看,这金箍和紧箍咒真的只是收脑壳的吗?难道不是收心的吗?心猿意马碰到紧箍咒之后,自然定心凝神,一念坚固,顽心自化,真心常存。所以千万别只看到唐僧冷漠无情,那悟空委屈痛苦,和普通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作为一本宗教寓言的《西游记》,其本意,恰恰要泼猴不泼,成为谦谦君子寂然得道。
孙悟空和紧箍咒家喻户晓,那为什么还一定要加上黑熊怪和红孩儿呢?张书绅说,闹天官是邪心未收,观音院是野性末化。紧箍咒是收邪心,禁箍咒是化野性,各有其妙,那熊孩子黑熊怪,正是作为野性难驯的代表,而成为“禁箍儿咒”的牺牲品的。
还有那圣婴大王红孩儿,最惨,菩萨将一个金箍,化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捻着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正是:“一句能通遍沙界,广大无边法力深。”那孩儿只好皈依。悟元子刘一明写诗一句:“无穷野性归静定,多少顽心化善报。”道出其中奥妙。于是,一个黑熊怪,成为落伽山的守山大王;一个红孩儿,成为了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子。一黑一红,正喻人的两颗心,都成善果。如果加上孙悟空的话,那就是三,三者,即“贪嗔痴”三毒心,定心真言,要定的,正是这三毒心,其中都有寓意。
也有人问,这紧箍咒到底念的啥,到底咋念?是碎碎念,还是像女巫诅咒特朗普般拿出镜子来念?《西游证道书》说这紧箍咒其实至今仍在流传:“《紧箍儿咒》,一名《定心真言》,然则此箍非头间之箍,乃心上之箍耳。或问此咒至今传否?道人曰:‘《易经》、《论语》俱有之,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思不出其位”,出自《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后来《论语·宪问》篇有更著名的一段话,那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成语的出处:“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是说要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责、能力和范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意思。止于行,也止于位,像孙悟空,就要当好徒弟,保护好师父,同时克服自己山野猴精野性难驯的毛病,一颗红心向太阳,走上成佛成道的康庄大道。到最后孙悟空取得真经,成为斗战胜佛,那紧箍咒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而当观音对唐僧说她有一篇紧箍咒时,《西游证道书》夹批:“明明说出宗旨矣。此一篇之咒,可与五行山顶六金字同功。”哪六金字,就是著名的“唵嘛呢叭咪吽”,这是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从咒的字面上来讲,“唵”是身,包括法身、报身、应化身;“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连起来,意思是我们起心动念,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清净,出污泥而不染。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中,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你看,三句不离本行,万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西游记》变着花样要告诉你的,还是要清心寡欲,说穿了,与紧箍咒其实一也。
《西游记》,各路神仙妖怪,动不动就掐诀念咒,可是到底念了什么咒语,却常常如紧箍咒般付之阙如。这种咒语,《大正藏》中有很多梵文音译的咒语,什么“跋阇唎萨多萨多娑啰帝娑啰帝”,不翻译完全看不懂。而《道藏》中也极多,虽然也神神鬼鬼,但至少是中文,知道它在讲什么。
《太上三洞神咒》记“杀鬼降魔咒”是这样的:
天元太一,精司主兵。卫护世土,保合生精。华衣绣裙,正冠青巾。青龙左列,白虎右宾。佩服龙剑,五福之章。统领神官,三五将军。有邪必斩,有怪必摧。敷祐福祥,启悟希夷。邪怪消灭,五帝降威。护世万年,帝德日熙。黄龙降天,帝寿所期。景霄洞章,消魔却非。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就这句熟。在《道藏》中,尤以召雷行雨的咒语居多,可见在一个农业社会中风调雨顺对于农业生产社会安定的重要性,比如这条:“玉清有敕,威震龙庭。五雷电雹,袪役天丁。风雨混混,雷曜奔星。天符告下,雨降如倾。急急如律令。”(降雨咒)不知道车迟国斗法时,那虎力大仙是不是念的就是这几句。
这种神咒,基本是四字一句,可长可短,有的言简意赅,有的洋洋洒洒有如一篇骈文,似乎在炫耀作者的文笔。按照道经中的说法,你要学会了这些咒语,可以蒸山煮海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过我今天念了好几遍,大太阳还是大太阳,微风还是微风,亦不知风神电母是不是都有点耳背。
其中有一部,叫《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收录于《道法会元》卷一百五十六到一百六十八,很显然和天蓬元帅猪八戒有关。天蓬元帅,北极四圣之一,二十八宿中有室火猪,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至唐宋之际,民间开始流行这部《上清天蓬伏魔大法》,认为诵念此咒可以护身祈福。这部道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次存艮方七星明见在天,诵天蓬顺咒三十六遍,啄齿三十六,与天蓬三十六将合,又有三十六兵侍卫。”正好与猪八戒会三十六天罡变化相合,可见猪八戒与道教信仰之间必有非常秘密的联系,其中奥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梳理。
孤独图书馆:一个人的图书馆,你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我的孤独是一座天堂。
关注公众号:孤独图书馆(gudutushuguan)| 欢迎转发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苹果用户打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观音用金箍咒套了红孩儿,用禁箍咒套了黑熊精,为什么不让他俩加入取经队伍? - 知乎47被浏览29634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给观音菩萨的三个紧箍咒,真正用途是什么?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给观音菩萨的三个紧箍咒,真正用途是什么?
文化请了假
《西游记》中观音去东土找取经人,临行时,如来拿出五件宝贝,二件宝贝锦兰袈裟、九环锡杖是如来叮嘱观音给那取经人亲用的,而另外三样宝贝却是三个箍儿,分别叫做金箍儿、紧箍儿、禁箍儿。话说这三个金箍儿,你们可知道它的真正用途吗?《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径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如来给了观音“金紧禁”三个箍,并专门交代了怎样使用它。原文道:“此宝唤作金箍儿。虽然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这段文本透露出几条非常重要的信息。1、金紧禁只有三个箍儿,暗示唐僧要收三个徒弟。2、三个箍非常厉害,主要使用对象是收服不听使唤的神通广大的妖魔。3、如何使用三个箍,只要与之对应的三篇咒语。如来教与观音,至于观音教与何人由观音自行决定。4、三个箍儿的用途是用来降伏妖魔给唐僧为徒弟保他去西天取经的。5、三个箍的主要目的是收服妖魔入沙门。问题就来了。观音自然明白如来的用意,他把这三个箍用在何处了呢?第一个紧箍儿给了孙悟空。在未寻到取经人之前,观音心中肯定早已把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当作了取经候选人之一。所以在由大唐返回灵山的路上提前透露给悟空一个有个和尚要来救他的重要讯息。悟空被救之后,由于其劣根难训,不听管教,为了收服悟空,唐僧便依观音之法,一骗猴子戴上紧箍儿,二念紧箍咒使其头痛难忍而就犯。佛家在收服悟空的手法上不可谓不强硬,以控制人身自由的方法约束其行为拉拢其心使其皈依。从此孙悟空从一个不为天庭所重用的失意之身走向佛门之路。第二个禁箍儿给了黑熊精。收服黑熊精本在唐僧收第二个徒弟猪八戒之前。菩萨本已收服黑熊精。为何偏又给他带禁箍儿?原来只是为了收服己用。菩萨道:“我那洛迦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从此黑熊精从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变成了佛家利益集团门下的小神仙,也算是受到了重用!第三个金箍儿给了红孩儿。收服红孩儿是在唐僧收了猪、沙、小白龙之后的事了!观音在此时才拿出金箍。不是因为红孩儿很厉害,而是因为他最合适。如果孙悟空请来的不是观音而是天庭的人,红孩儿未必有活路?红孩儿从一个山大王变成了观音身边掌管财政大权的善财童子,绝对算是一种器重了!前文已述,三个金箍儿的作用之一是为了给唐僧收徒。除了紧箍收服悟空为唐僧徒弟,黑熊精和红孩儿都不是。观音在此私自为己用难道就不怕佛祖怪罪吗?观音是真正明白佛祖的用意的,所谓私心也是默许的。佛家利益集团真正要拉拢的是那种没有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人。黑熊精和红孩儿都是妖精,又没有道家背景,出生纯净,没有宗教信仰好培养,正好收为己用,为了巩固利益,观音便背负着为佛门招徕人才的重要任务。观音肯定知道唐僧的另外两个徒弟候选人名单的!之所以没把金禁二箍给他们,就是因为知道他们的背景。一个是天蓬元帅一个卷帘大将,小白龙也是西海龙宫的人。唐僧的几个徒弟除了悟空都是有前科的,他们都是天庭犯错的人,都隶属于道家利益集团,是道家安排在佛门子弟唐僧身边的眼线。他们更大的作用是监督。为了佛道两家利益不受损害,以如来为首的佛家和老君为首的道家展开了一场盛况空前明争暗斗的博弈。西天取经这样的胜举便是中西方互相联手与妥协的集中体现!到了这里,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三个紧箍儿不仅仅是为唐僧收徒铺路,更重要的是为佛门壮大自己拉拢人才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化请了假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今天休息,但文化依旧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紧箍咒 金箍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