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一天暴跌85%,辉山乳业股价暴跌原因,辉山倒闭了吗

股价半小时暴跌85%,辉山乳业恩仇录始末
日上午,在香港上市的辉山乳业(6863.HK)短短半小时内突然暴跌85%,创下港交所最大跌幅。这是个历史性的一刻,请大家牢牢记住,日后好有吹牛的资本。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早在3月3日,三钱二两(ID:ThreeQian)就专门发过文章分析辉山乳业,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情始末从头到尾给大家撸一遍。请拿好小板凳和瓜子,Here we go!被浑水疯狂做空两个月后,辉山乳业:哦。2016年的12月16日和19日,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接连发布了两篇做空辉山乳业(6863.HK)的报告,导致后者一度在16日上午紧急停牌,当日股价下跌2%至2.75元。同一天的夜里,辉山乳业就发布了澄清的公告。浑水过往的战绩就不多谈了,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曾经被浑水做空的东方纸业(美股代码:ONP),当年直接被干得不省人事,这么多年来就再没醒过。&那么辉山乳业又是如何惹上浑水的?&1辉山乳业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公司市值为383亿港币。&由于公司扎根于辽宁省,长期身处南方的我并没有听过他们的产品,知道的同学可以出来吼两声。在早期,辉山乳业就是自己养养牛,挤挤奶,顺带倒腾点农产品,业务很天然,很小清新。&截止至日,公司的牛群规模已经达到20万头,绝对的养殖大户。年收入也有望达到50亿人民币。&但到了2011年,突然画风一变,开始涉足液态奶的领域,并于次年开始销售奶粉,业务不断向下游延伸。如今液态奶已经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69%。2011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据招股书,辉山乳业在2011年开始聘请一家外部的公司为其加工液态奶产品。&&图中提到的“沈阳乳业”,由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和其夫人共同持有,现在每年租点房子和土地给辉山乳业,低调了许多。&2辉山乳业在业务上不仅成功转型,赚钱更是赚得飞起。根据彭博,公司过去12个月的经调整的利润率为11%,而伊利和蒙牛分别只有8.6%和4.0%。暴利的背后是我们的主角之一:苜蓿草。&在奶牛养殖这个行当里,饲料占成本的60%至70%,其中草料占饲料的60%,而苜蓿草正是重要的草料,能够提高产奶量和奶里面的蛋白质水平。这玩意大量依赖进口,并且很贵,一吨要400美元。&辉山乳业的牛逼之处说出来也很简单,就是自己种苜蓿草。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苜蓿草生产基地,根据年报显示,2014财年收割了14万吨的苜蓿草,一吨只要92美元。我们来算一笔账:纳入节省的运输费,再按照6.2的汇率计算,一年就省下来&[(400-92)*6.2+600]*140,000 = 3.4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净利润的27%(不考虑税收)。这让别的奶牛养殖商怎么玩?&自己种苜蓿草这么天才的idea都能想到,我个人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偏偏就有人心生嫉妒,正是前面提到的做空机构浑水。&在浑水的做空报告里,第一个集中火力攻击的点正是苜蓿草,经过长达数月的明察暗访之后,他们发现辉山乳业其实一直从一家名为Anderson Hay & Grain的公司大量进口苜蓿草,还拍了照片。&当然辉山也不是吃素的,在澄清公告里给予了有力的回击。&那么问题来了,假设辉山乳业真的从第三方大量进口苜蓿草,那利润怎么还这么高?&关于这个问题,浑水祭出了第二个大招,宣称辉山乳业通过虚增牧场的资本支出,从而将高额的运营支出移出利润表(不明白的同学可以百度“资本支出&空格&造假”),涉及金额高达9至16亿人民币。当然,辉山乳业依然在澄清公告里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整个做空报告影响最大的就是上述这两个问题,其他的小问题略去不谈。&3在浑水发布做空报告的同一天,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增持了近2,500万股,所以我们看到股价在当天拉了根长长的下影线。&12月19日,杨总再次增持2,100万股,很稳。之后辉山乳业的股价一路走得四平八稳,与当年东方纸业的遭遇有着天壤之别,同时浑水的内心是崩溃的。实际上,如果我们比较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的股价,辉山乳业(下图白线)简直稳过头了。&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杨总和其夫人共持有近99亿股,占总股本的73%,外面的小鱼小虾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只是其中近34亿股被质押给中国平安,占他们持股的34%。&所以不是不让你做空,是真心跌不起啊老铁。今天的暴跌,有传闻称是因公司被中行审计后,发现账上30亿资金被挪用。那么,钱被拿去干嘛了?炒房地产!其实,公司董事长的投机能力我是相当佩服的,一边质押股权稳定股价,一边挪用资金炒房地产,对于杠杆的理解非常深刻,运用起来挥洒自如。出于一颗好学的心,我又多嘴问了一句:“买了哪里的房子?”“沈阳。”“。。。。。。”假如挪用资金一旦被证实,那比什么苜蓿草和资本支出造假严重多了,基本永无翻身之日。我估计......连浑水自己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整件事情,最无辜的大概要属中国平安了,因为毫无疑问质押盘已经发生踩踏,但别忘了,质押在平安那里的股票可是价值20多亿港币。所以下午开盘后,平安直接跳水。老铁,说好的跌一毛算我输呢?甚至有围观人士表示,这招是隔山打牛,真正的意图是要做空中国平安。我想了想,确实也无法反驳。也有鸡贼的朋友问我:“伟大,能抄底吗?”“为什么要接这种飞刀?”“浑水啊!你猜他们什么时候平空头仓位?”“哦,那你买了吗?”“买了啊,就收盘前几分钟,还好手快,已经反弹了!”“那你猜辉山乳业什么时候停牌?”“。。。。。。”这一停牌,不知道何年才能复牌,大家是否还记得日在大明湖畔停牌的汉能?是的,至今已快两年了,但汉能现在还在大明湖畔。可能辉山乳业就是去找它了吧。截止发稿时,辉山乳业的董事长已经有所回应:语气非常淡定,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题图:来源于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8755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翻来覆去就这点东西反复发
其实写的挺诙谐的
知乎上已看过。。。。。您现在的位置:
辉山乳业崩盘式暴跌的原因分析:股价暴跌背后隐藏哪些问题?
  辉山乳业崩盘式暴跌的原因分析:股价暴跌背后隐藏哪些问题?
  3月26日,位于沈阳市康平县的辉山乳品城,大门后面的简易板房多处破损。摄影/新京报记者 朱星
  一场幅度为85%的股价暴跌,将辉山乳业的财务问题呈现在公众眼前。
  3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在港上市的辉山乳业股价在毫无征兆情况下突然跳水大跌,盘中最大跌幅90.71%,午盘收盘跌幅略有收窄,股价报0.42港元/股,跌幅85%。1小时内,辉山乳业市值蒸发322亿港元。随后,辉山乳业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凯承认,公司资金链已断裂。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资金压力不断增加。为打造从上游牧场养殖到下游奶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辉山乳业上市以来的3个完整财年,用于厂房设备、土地、购牛等的资本开支达到106.67亿元,远超其2013年在港上市时78亿元的募资额。
  3月26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辉山乳业位于沈阳的老厂、新厂和康平投资项目看到,康平项目已有多处长满荒草,未见施工迹象。
  辉山乳业康平项目多处&疑似停工&
  辉山乳业在沈阳的地位,从当地出租车司机的态度就能窥见一斑,当提到要去辉山乳业时,就有出租车司机主动提及公司近日遭遇。
  3月25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在辉山乳业集团注册地,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101号所在的厂房外看到,厂房周边用简易的铁丝网围着,抬脚就能跨过去。厂区内一处库房门口贴着&库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样,透过门缝,库房里面则空荡荡的。一个铁门上贴着&成品库&标志的仓库也一样是空的。
  一位辉山乳业前员工透露,这是辉山乳业的老厂,该公司搬到了新城,在那边建立了新厂。老厂门口的保安表示,该处依旧有人员办公,只是今天是周末,无人上班。
  辉山乳业位于沈北新区虎石台大街120号的新厂里面,停放了大约50辆贴有&辉山乳业&广告字样的厢式货车。新厂门口的保安拒绝记者入内,表示周末领导没有上班。
  一位自称在辉山乳业旗下一家养牛场工作过的前员工介绍,其家人也在辉山乳业上班,目前辉山乳业内部工资发放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及时。
  3月26日,新京报记者来到位于沈阳北部的康平县,据沈阳日报报道2013年,辉山乳业曾在此投资88亿元,建设全产业链乳品产业集群综合项目。但新京报记者看到,除了位于海洲乡内的一座奶牛养殖场在运行外,其余两处的项目,均未见施工迹象。
  沈阳日报报道,康平项目计划开工时间为2014年4月,工程竣工时间为2016年10月。
  康平县政府网2015年2月发布信息称,辉山乳业集团在康平的具体建设内容为:现代化标准奶牛养殖场40座、年产6万吨的婴儿配方奶粉厂1座、年产20万吨饲料加工厂1座、年产26吨液态奶厂1座、沼气浓缩厂10座、加气站4座以及24万亩高效农业种植项目等。
  3月26日下午,新京报记者看到,位于康平县胜利乡八家子村的一处工地,立着一个钢筋大棚的框架,工地上隔一段有一条水泥铺成、宽约1米的路,旁边围着的细钢筋已经锈迹斑斑,枯黄的茅草超过10公分。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就是辉山乳业位于康平的项目。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大盘分析专区
48小时排行辉山乳业在香港停牌 股价暴跌85%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港股讯 午间公告,下午一时起在香港停牌。辉山乳业截至中午收盘暴跌85%。
  3月24日盘中,辉山乳业直线暴跌,最多跌90%,股价由2.81港元跌至0.25港元。
  新浪港股多方打听得知,辉山乳业大股东挪用30亿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资金无法回收,去年12月浑水沽空报告之后,各家银行前去审计调查。发现,辉山乳业一堆单据造假。
  新浪港股查询港交所披露易得知,现持有辉山乳业25.48%股份。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辉山乳业暴跌85%在香港停牌 传账上30亿资金被挪用
作者: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6:00
  今日,港股辉山乳业临近午盘结束突然暴跌,跌幅最高扩大至超过90%,截至中午收盘暴跌85%,午后停牌。辉山乳业从开盘2.81港元跌至0.42港元,成交量放大至4.53亿港元。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有市场传闻称是因公司遭中行审计发现,账上30亿资金被转出投资地产,消息走漏造成股价大跌。对此传闻,辉山乳业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正在核查相关信息,稍后会有正式公告进行回应。
  据彭博社消息,对于辉山乳业暴跌停牌,此前对辉山乳业发布过沽空报告的浑水公司也感到意外。
  做空投资者、浑水公司的Carson Block在旧金山接受电话采访称,“我绝对没有预计到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首次发布报告后,这支股票数月来走势平稳,(今天)没有任何苗头就暴跌,我是第一次见到。”
  2016年的12月16日和19日,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接连发布了两篇做空辉山乳业的报告。
  第一份是12月16日,浑水发表对辉山的沽空报告。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浑水在其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将辉山乳业直呼为“骗子”,称该公司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因此,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
  浑水报告认为辉山乳业的欺诈等违规行为主要包括:
  第一,牧草供应来源欺诈。辉山乳业宣称其用于奶牛饲养的苜蓿是自产自足,但大量证据表明这是个谎言,这家公司长期从第三方供应商手中大量购买苜蓿。
  第二,资本开支造假。辉山乳业在其奶牛养殖场的资本开支方面存在造假行为,他们夸大了这些养殖场所需的花费,夸大程度约在8.93亿到16亿元人民币之间。资本开支造假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支持公司收入报表舞弊。
  第三,董事局主席转移资产。辉山乳业董事局主席杨凯似乎从公司窃取了至少1.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当中涉及将一家最少拥有四个乳牛牧场的附属公司向一位未披露的关联方转移。此事未有披露。相信杨凯控制着这家附属公司及相关牧场。
  此外,浑水还称,即使没有财务造假,辉山乳业也似乎处于违约边缘,因其杠杆过高。即使以面值计,该公司的信贷指标也“高得可怕”。公司2016财年的杠杆运用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审计师需作出警告意见。
  对于浑水报告的质疑,辉山乳业当日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经营正常,财报披露不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公司正在评估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将对该过程中的恶意行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浑水公司发布第二份报告,称辉山乳业所发布的营收数据也被严重夸大。
  据媒体报道,浑水报告称,税务局数据显示,在剔除内部供货的销售数据之后,四家销售辉山乳业产成品的企业2015财年合计营收为23.52亿元,较辉山乳业报告期调整后营收的33.33亿元低了29.43%,较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的36.85亿元低了36.17%。
  随后,辉山乳业发布公告回应称,已注意到浑水12月18日发布的报告第二部分,董事会确认在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中报告的集团合并收入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且公平反应了集团在相关报告期间的业绩。
  【相关报道】
  传辉山乳业30亿资金被挪用 半小时直线下跌超90%
  中国东北地区乳制品生产商辉山乳业在11点半后出现直线下跌走势,目前跌幅最高超过90%,成交量异常放大,目前市值不到60亿港元。
  有传闻称是因公司遭中行审计发现,账上30亿资金不见,被转出投资地产,消息走漏造成股价大跌。
  公司自上市开始,明显高出同行的毛利率等财务数据就遭市场质疑,日曾遭做空机构浑水狙击,称其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气资产价值及负债,并称该公司估值接近零,但遭公司反驳。该股今日半小时内跌90%,比当年汉能薄膜的跌势更凶残,算是创造了历史。(来源:格隆汇)
  【延伸阅读】
  辉山乳业:让“浑水”来得更猛烈些
  外有浑水搅局,内有盈利滑坡,辉山乳业如果要想让市场相信,自己目前的经营状况一切正常,需要找回元气。
  依靠从田园到餐桌的模式,怀揣从港股回归A股的梦想,却不幸遭遇到“做空”突袭。在诸多质疑声中,辉山乳业迎来了2017年,只不过开年不利。
  日和19日,Muddy Waters Research(下文简称“浑水”)发布了两篇针对中国辉山乳业的报告。
  浑水,是一家专门以发布中概股财务造假调查报告而闻名的做空机构,自2010年6月起,浑水公司发布报告,先后质疑准东方纸业、绿诺国际、中国高速频道、多元环球水务、嘉汉林业等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存在财务造假、合同不实等欺诈投资者行为,并导致这些公司业绩受损或退出美股,浑水也以“中概股杀手”而声名鹊起。
  在此次的狙击战中,表面上看,双方两度交手之后,浑水未占上风,其“做空”辉山乳业股价的计划并未达成。但对辉山乳业而言,能在短期内实现A股上市的心愿却落空。原因在于,尽管质疑都一一解析,公司股价也相对平稳,但浑水所列举的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公司在国人眼中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其丧失市场认可,这或许比股价的波动更为让辉山乳业担心。
  两轮过招
  辉山乳业发端于辽宁,多年来重心始终放在东北市场,但这家企业也有自己的特色,被称为中国垂直整合度最高的乳品公司之一,拥有中国第二大的奶牛牛群。
  作为垂直化企业,辉山乳业从事不同农产品比如苜蓿草、玉米青贮和燕麦的种植及加工,用其自产的苜蓿草和玉米青饲养乳牛,而公司的液态奶(UHT奶、乳饮料、酸奶及鲜奶)和奶粉产品(植脂奶、D90脱盐乳清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均由其自有农场生产的原奶生产。
  这种模式,被归纳为“从田间到餐桌”,为的是最大程度避免食品安全事故。而辉山乳业,也希望以这种模式,在缺乏诚信的中国乳品业站稳脚跟。
  这种模式果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年,辉山乳业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1.3%。其销售额从3~4亿元的公司迅速扩张至20多亿元。
  而模式和收入,恰恰也是浑水公司找到的两个做空点。
  在辉山与浑水的第一轮过招中,浑水先质疑辉山乳业长期从第三方购买大量苜蓿,却谎称苜蓿饲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存在财务欺诈行为,利润造假。随后,辉山乳业在回应中否认了这一点。
  而在随之而来的第二份报告中,浑水提出三个问题:第一,辉山的乳牛单产故事是虚假的;第二,辉山的销售额因产品售价提升而有所增加纯属造假;第三,辉山声称其原奶平均售价高于市场整体平均售价是造假等。
  辉山乳业则表示,公司已经核实国家税务总局官方数据,最终数据与同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备案的数据完全一致,这与浑水报告中提及的数据是相悖的,而在国家工商总局备案的数据是不需要内部交易抵消后的。此外,针对原奶售价的质疑,辉山也以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两家可比牧业公司为例,进行了反驳。
  祸端何来
  可以说,两个回合即结束战斗,只能算是浑水的一场闪电战。但之所以仍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是因为这是继2014年12月,浑水指港股上市公司奇峰国际借并购假象夸大收入之后,时隔3年再次把目光投向中国企业。
  如果盘点一下浑水此前“猎杀”的中国企业名单,会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业绩屡屡超出预期;第二,总能从关联企业中找到问题。
  而此次,辉山乳业引发浑水质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第一个特点有关――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家公司业绩增长可谓超乎寻常。
  数据显示,由于整体市场疲软,另外几家在香港上市的奶牛养殖与奶业公司正经历着业绩的严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如同样拥有奶牛养殖业务的现代牧业,其在2016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8.5%至22.29亿元,利润亏损5.66亿元。
  另一家上市公司蒙牛乳业则下降更多――销售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6.6%;毛利润为91.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39亿元下滑19.5%。
  但辉山乳业不同。日,辉山乳业曾对外公布半年度财报,截至日,辉山乳业整体营收为25.164亿元,同比2015年同期增长17.7%,其中,液态奶产品的整体销售额逆市增长29.1%,集团整体毛利率达51.7%。
  这个大大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既得益于其垂直化的模式,也离不开上市后的对外合作。
  从2011年上市后,辉山乳业扩张步伐开始加快,并拉到了伊利5000万美元(约 3.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此后,辉山乳业又与全球十大乳制品公司之一的荷兰皇家菲仕兰成立各持一半权益的合营公司,藉以在中国生产、推广及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辉山乳业显然希望通过与巨头的合作获得更多潜在的收益,以提升自己的身价。
  借力反击
  但同样在上述半年报中,另一个数据更值得警醒――由于销售价格下滑严重,公司净利润降至6.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2%。
  造成的这个数据的原因,被辉山乳业归为奶粉销售。截至2016年9月底的六个月,辉山乳业奶粉合计销售均价从2015年同期的76138元/吨下跌到25073元/吨,降幅超过60%。
  辉山乳业在财报中称,奶粉销售收入在辉山乳业的总销售额中占比虽然不高,但平均销售价格的急剧下滑反映出整体市场环境的疲软,这一点值得格外关注。
  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曾预测,2013年中国东北原奶需求最多达到150万吨,但年间,中国东北地区的消费者(甚至整个中国)将消耗更多鲜奶和酸奶,中国东北部的原奶供应增长有望超过需求增长。因此,可以预计中国东北的原奶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仍将受压。
  当下,Sullivan在多年前的预测现已成为事实。伊利也在2016年与辉山乳业分道扬镳,虽然伊利声称,退出不影响双方合作关系,但行动已表明伊利对东北原奶市场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同时,辉山乳业与菲仕兰也仍然处于未开花结果的状态中。
  如果要想让市场相信,自己目前的经营状况一切正常,并能在市场环境下滑中实现逆势增长,辉山乳业需要找回元气。
  与其靠外部的支持,往往不如自身的造血能力来得可靠。浑水公司此次的过招虽然产生影响,但历史上,不乏被做空后不仅彻底洗冤,还换取股价劲升的逆袭案例。
  比如2011年的展讯公司,在被做空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股票回购计划和派息计划,证实了自己良好的财务状况,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辉山乳业同样可以祭出此招,先把此次事件的负面打击变成正面应对,给投资者留下印象,下一步,可以借助资本、合作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知名度,最终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以达到改善内在的目标。(来源:英大金融)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辉山乳业暴跌85% “辽宁首富”一天损失209亿
3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在港上市的辉山乳业股价在毫无征兆情况下突然跳水大跌,盘中最大跌幅90.71%,午盘收盘跌幅略有收窄,股价报0.42港元/股,跌幅85%。这一跌幅创下辉山乳业史上最大跌幅,1小时内,辉山乳业市值蒸发322亿港元,仅剩56.6亿港元。受此影响,公司秘闻(ID:high3c)计算,去年的“辽宁首富”—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实控人杨凯、葛坤,一天财富额蒸发209亿元。(辉山乳业老板杨凯)文|新京报记者 陈鹏 张帆 徐伟编|徐超
实习生 林东西暴跌或源于辉山债券违约辉山乳业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辽宁沈阳。公开资料称,辉山乳业为东北最大的液态奶生产企业。对于辉山乳业的突然大跌,有媒体报道称辉山乳业大股东挪用30亿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资金无法回收。去年12月,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发布做空报告,称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辉山乳业的广告)随即,即有市场声音称,辉山暴跌主要是因为其债权逾期影响了二级市场的股价。公司秘闻(ID:high3c)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辽宁省政府金融办3月23日组织召开关于辉山乳业的会议,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要抽贷,对辉山乳业要有信心,希望能给辉山乳业4周的时间来解决拖欠部分利息的问题。公司秘闻(ID:high3c)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9月,辉山乳业的银行授信余额140.2亿元,其中信用免担保15.5亿元,担保贷款103.5亿元,抵押贷款21.2亿元。授信金额最大为中国银行,金额33.4亿元;其后为中国工商银行、九台农商行等。据知情人士介绍,会议中辽宁省政府金融办提出解决辉山乳业债务问题的几个措施,要求辉山乳业让出部分股权以获得足够资金,争取两周以后恢复付息能力,4周以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政府通过花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来为辉山乳业注入资金,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此外,要求各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成立债权委员会,并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第三大债权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副主席;辽宁省金融办派出国有银行处、商业银行处、租赁处和普惠处四个处协助债权委员会与各类型资金方沟通与管理。其中,普惠处对接小贷公司。上述说法未得到辽宁省金融办及辉山乳业的证实。公司秘闻多次致电辽宁省金融办求证,但电话无人接听。公司秘闻也联系了中国银行,至截稿中国银行未有回复。一天损失209亿元,杨凯“一点准备都没有”公司秘闻(ID:high3c)发现,辉山乳业股价的闪电下跌,也让该公司的市值遭遇巨额蒸发。Wind资料显示,目前辉山乳业的总共股本为134.8亿股,而今日辉山乳业股价下跌了2.39港元。也就是说,不到一日的时间,辉山乳业的市值便蒸发了322亿港元。“公司股价暴跌我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24日,对于辉山乳业的股价大跌,目前担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杨凯,对媒体说。根据wind资料,截止日,杨凯与辉山乳业执行董事葛坤持有98.67亿股,持股比例达73.21%,为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2014年的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显示,二人为夫妻。去年的胡润富豪榜中,杨凯以240亿元的身家荣膺“辽宁首富”。根据公司秘闻统计,按照二人合计持有的股份,辉山乳业今日股价大跌,也让杨凯和葛坤夫妇的持股市值蒸发了235.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09亿元。粮食加工起家 ,“夫妻搭档”经营寻觅杨凯的发迹之路,公开可见的报道并不多,更多的是其在粮食加工、奶牛养殖及乳制品等行业的经历。公司秘闻(ID:high3c)梳理发现,杨凯出生于1957年;在食品及乳品行业,杨凯有20多年从业经历。1992年7月至2002年11月期间,杨凯任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前称沈阳中成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2002年11月,杨凯成立沈阳隆迪食品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至2006年担任沈阳隆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其后于2012年改名为辽宁辉山乳业。2013年,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港股IPO成功。(辉山乳业养牛场 )在杨凯的“创业”历程中,葛坤的身影也常伴左右。wind资料显示,葛坤一九九六年七月取得沈阳市广播电视大学涉外实用文秘专业普通专科文凭,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获得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而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葛坤便加入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先后出任总经理秘书、副总经理及总经理职务。二零零二年十一月,葛坤再次进入沈阳隆迪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兼董事职务。资料显示,杨凯为1958年生人,葛坤是70后,小了17岁。不过,关于二人的婚姻情况、私人生活,公开的报道不多。在辉山乳业的管理层名单中,杨凯列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总裁,其后便是葛坤,后者也担任执行董事。富豪榜“常客”辉山乳业于日在港上市,杨凯也一跃成为财富榜上的常客。2014年的胡润百富榜显示,杨凯、葛坤夫妻财富达到110亿元,排名榜单第146位。而在2013年和2012年的榜单中,帮主未能检索到杨凯和葛坤的名字。此后的2015年,杨凯的财富得以稳步增加,达到140亿元。而在201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杨凯的财富又大幅增至260亿元,位居榜单第66位。据辽阳晚报报道,在《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杨凯便以240亿元的资产成为辽宁首富,排在其后的有辽阳忠旺的刘忠田,他当时的财富仅为140亿元。虽然身为辉山乳业的实际控制人,但从账面上看,杨凯、葛坤也是为公司奉献不少,二人的薪水仅为主要管理层的10分之一。Wind数据显示,杨凯、葛坤2015年的薪酬均为55.3万元,而其他三位时任执行董事的薪酬分为为773.4万元、607万元和638.5万。可以预见的结果是,经过本次暴跌之后,杨凯在各种富豪榜上的排名,短时间内可能将“不复当年之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cjy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辉山乳业倒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