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有哪些收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专家研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建设
日 05:5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卫红
内容摘要:全国各高校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研究生思政课尤其是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情况展开研讨。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课程;专家研讨;博士生;教学
作者简介:
  日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生分教指委工作会议暨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全国各高校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研究生思政课尤其是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情况展开研讨。  会议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题组专家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用书的编写情况和具体内容,并征求各位与会代表的意见。《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用书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思政课课程设置的文件精神,遵循“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当代世界”的课程定位,体现导向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原则。与会专家就“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怎样在教材中适当体现中国传统思维和文化价值”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建设情况,为各高校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据介绍,各高校博士生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一般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基本采取专题讲授加专家讲座的形式,不仅引导博士生关注重大理论问题,强化理论思维能力,同时注重结合现实,提高博士生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按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总原则,从解放和增强研究生思想活力的高度进行思政课建设,真正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水平和质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蔡毅强)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2014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14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导读: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些社会主
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13年修订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2.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
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一方面享有以前各个历史时代特别是20世纪积累和创造的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面临长期遗留的和现实中不断产生的诸多突出问题和复杂矛盾。人类社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考验。
1.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是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世纪,科技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因而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带来了希望,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面对面新科技革命浪潮不断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新形势,面对西方国家实施遏制、围堵、和平演变分化战略的严峻形势,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未能解决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反而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失误。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和苏联以后,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并没有因此而中断,而是在曲折中顽强地继续前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实践创新
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整个世界被区分为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长期艰苦抗争、流血牺牲的奋斗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各国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使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人民选择和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类社会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一个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
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社会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冷战、核军备竞赛、霸权主义盛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并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多,要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加快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文明发展程度和生活质量差异仍然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
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
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但仍然给21世纪人类社会遗留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繁重。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
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共同期望和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是发展问题仍然突出。20世纪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创造了增长奇迹。但是,这种增长带来的并不完全是人们预期的结果。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紧张,成为制约发展并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仍然是21世纪的重大问题。
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冲突仍然严重。民族宗教问题始终是国际经济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根源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社会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其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落后国家的长期政治统治、经济剥削、民族压迫、文化歧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或侵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日趋复杂和严重的重要原因。此起彼伏的民族宗教冲突不仅影响到区域性的和平与安宁,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问题。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后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传统能源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矛盾,当代发展与后代发展的矛盾,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人类进步的诸多努力将化为乌有,人类将面临异常严峻的生存危机。
五是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挑战仍然严峻。不断改善生存质量和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20世纪的发展使人类生存质量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类目前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洁净饮用水、必要的食物、基本居住条件、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仍然难以保障,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居民普遍贫困、基本生活需求及基本教育条件无法得到保障的状况令人震惊。人类生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研究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261000印刷时间:日开 本:12k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7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