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明王上印光大师开示在家学佛表面学佛与心地学佛有什么区别吗?具体内容可否提供?

大日明王上师开示:为什么越学佛烦恼越来越重?越学佛心量越来越小?
为什么越学佛烦恼越重?为什么越学佛束缚越多?为什么越学佛心量越小?为什么越学佛是非越多?
双重枷锁是现在很多学佛人心里背负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
无法对治心毒,都成为小我分别,贪嗔痴的弹药。不学佛当然不行,学佛又搞不清方向,盲修瞎练,苦不堪言,落到凡夫不如的境地。
教法和无明的因缘是如何的?
1、教法好比是肥皂,无明好比是泥巴;知道自己手脏了要洗干净,是一个重要的缘起。就找肥皂对治,是正用,泥巴的克星。
2、如果用硫酸洗手呢?就变成森森白骨了。找对肥皂是非常不容易的,要依止明师,对症下药。
肥皂虽然可以完全化解了污垢,但你不冲洗掉肥皂,也不是清净的。连肥皂一起都要冲刷干净 。
但很多学佛人虽然想清洗无明,但却容易断章取义!无明没有摧破,连佛脉慧命都毁了,反而适得其反。成为自己的双重枷锁。好比现在污渍不一定是泥土,而是油脂或胶水。你就要用正确的清洗剂清洗。但错误的对治,用了肥皂,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反增负担。
佛理错用举例系列之三:
1、万法本无对错,却心不容针:
我曾经开示万法本来都是壳子,因为发心善恶,注入壳子,产生对错效应。心正,邪法变正法,心邪,正法也邪法。这是自观内心,不是要求他人。对他人要包容,利他必须恒顺众生发心因缘。但问题又出在不能自净其意,别人说:你说的不对,万法有对有错。就难以接受他人意见。每个众生都是自己境界。都是发善心来参学佛法,没有对错,不要计较。应当随喜。
2、我的丈夫反对我学佛,为了让他不诽谤造业,护持利益他,我就不修行了:
表面以佛法利益众生为借口,实则自己依止了凡夫。跟自己的丈夫沉溺轮回。心随谁动,就是依止谁。皈依是修行的入门,听上师三宝的话就是戒律,知道取舍。所以遇到事情,不管多么天大的事,依止的上师三宝必须至上。众生坏是消业,众生好是培福。以佛法是究竟智慧救度升起正心,这是命根子。在家修行恒顺众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爱别离是无明苦,不要错用为慈悲:
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爱就是私爱,以自我标准来自我满足的爱。失去了就爱别离苦,违背了标准就嗔心。不要把亲人离世,宠物死亡,甚至离开师父的痛苦所感都都看作自己的爱心和慈悲。要看是否为了自我满足,还是为了众生或对方离苦,而且什么是苦,标准是佛法来制定的。注意不要将这种无明苦掺杂在依止上师或僧宝对镜上,必须以菩提心相应为根本。
4、上师,我禅定好,你说什么我都心不动 :
这是依止入门丧失。皈依,就是你心随谁动,听谁的,走什么轨道。不上渡舟,必入苦海。依止面前修禅定,医生面前装健康就无药可救了。再珍贵的教法也是耳边风,格格不入,再珍贵的甘露也是白开水,毫无价值。禅定对治是幻化无常的世俗,而且要按照仪轨戒律,进行非常细腻的取舍。
5、我心中有佛,形式就不用执着了:
凡夫的一个特点就是心随境转,沉溺轮回幻化事物。必须以行为的取舍对治,行为做不到,心性无从谈起。心中有佛,必须在一切外相人事物的取舍比较中,永远常胜至上第一位,叫心中有佛。贪爱的眷属,钱财名利逐一比较。放下无明相应对境,执着依止相应对境,引领心识。
————来自大日明王上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日明王上师开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关键看你能不能想通?
1、有一年的春节,
冯小刚的电影工作室起火,什么都烧光了。事发前,冯导不舍得扔东西,“一把大火全烧了,你(冯导)发现没什么都行”。冯导回应:“太对了。”有网友称,“大年初一就火,看来冯导今年要越来越火”。他说:真好,
现在我什么都放下了。。。
2、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通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3、一只藏獒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
藏獒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我答应你的要求,与你决战,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一只狗打架。”藏獒又问狮子:“那你跟谁决战呢?”狮子回答:“以前我喜欢跟豹子、熊猫、老虎决战,但我现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与动物之间谈和,我们动物都和睦相处,才能有和平的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并不是放弃,而是换一个思维和行为。
4、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肩上的重担,心里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5、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
舍卫城中,有一个人,他的独子夭折了,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子,受不了这个打击,于是精神错乱了,到处奔走,寻找自己的儿子。有一天,他顺着路,出了舍卫城,到了给孤独园,来到佛祖面前,站着不说话。
佛祖问他:你怎么啦?本来很正常,现在却这样憔悴呢?
这个人说:我的独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百看不厌,现在死了。因为思念儿子,所以发狂发痴,心意迷乱,到处寻找我的儿子,想见到我的儿子。
佛祖说:世人执着于俗情恩爱,一旦遇到爱别离,就非常忧愁,哭哭啼啼,生出很多烦恼。要知道有合必有分,有爱就会有爱别离求不得之苦。
当时,这个人听到佛祖所说,心中忽然明白了,世事无常,三世如梦幻泡影。
放下才能真正得大自在!
现实社会中,孩子得白血病走了;心爱的人变心走了;亲戚朋友意外伤亡走了;父母年龄大了不堪重负和劳累走了;我们哭啊喊啊。。。最后终于明白,
人生就是分分合合,有聚有散;百年生命弹指一瞬间。看透了。。 想通了。。。放下了。。。
吉祥如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无心是佛,有心非佛。开始学佛,佛在西方。后来佛在心里,心是佛,佛是心,是心做佛。后来心宽法界,不知道心在哪里了,通过专一的依止修行,上师三宝的加持,看每个宗教都很自然,看每个善众都非常随喜。看一切世间净垢善恶都是自己。恶人靠善人找到光明,善人也靠恶人得证悟。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心了。
————大日明王上师
公众号:大日明王上师
上师微信:drmwss QQ:498321
1、映客直播
:搜索:大日明王上师
网页版: http://t.cn/RoQtmQV
2、新浪唱聊
搜索:宗教大团结讲堂
常见问题:
1、有密码,因为没有按时间参加。
2、没有找到房间,注意下载新浪唱聊,不是新浪show。
每句语言其实都能变成佛法,取决于菩提心。这里指一切万法的度度精准。如拼图一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个众
其实每个人都脏,有病菌,但正因这些病菌,身体才具备抵抗力,否则接触外在自然环境有可能就丧命了。佛魔都是同
气脉修法必须依止明师。1.有上师加持,资粮具足,有助于快速成就,资粮不具足着魔更快,如同打开城门一个道理
密乘修行弟子在自身力度提升到一个高度,自然由内而外转变自己,释放一种能量。在世俗人眼里就是具有魅力,尤其
业力是因果力的意思,而非只有恶业。业包括善业、恶业和无记业,都是轮回轨道。消业不是由恶转善,不是恶业延后
宗教同根,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个是超越佛教范围,来看待一切宗教的本根无别,众生真心无二,同根异名,随众生显现相
和上师同心,胜过跟随上师。能跟随上师,胜过独自持戒诵经。没有明师依止的盲修,是善于用自我知见掺杂教法,扭
一定牢记:人只能看到比自己低的境界。所以说,不怕妄想,就怕觉迟。冰无法理解水,水无法理解气。但冰能用自己
愿成佛不愿利众生无法见佛不愿成佛只利众生无法究竟愿成佛不利众去做无法前进利众去做执着佛果无法证到佛无止境有一
很多人都想建立佛教微信群。但对于居士建立有僧人参加的群是危险的,必须严格把握自己的恭敬三宝心。修恭敬是功
认知苦难3:修行人的苦难是解脱的阶梯。佛陀说:不历尽世间苦难,怎能大彻大悟?而凡夫不管是苦难还是快乐,都
“我是凡夫怎么可能度那么多众生呢?”  “成佛不是天方夜谭么?”  这些多生熏染的习气,使自己尘封了佛性
心量宽广,是学佛人的特质。谦卑好学,是修行人的品行。一切无明都源于自私我执,而一切成就功德,都源于菩提大爱。
愤怒是表面,嗔怒是内心。常说愤怒相,不说愤怒心。常说嗔怒心,不说嗔怒相。嗔怒心是恶念心,害他心。看似慈悲,内
清静不属于弱者。贪静厌乱,心随境转的凡夫,听风是雨。心不容针,心不大度,无明相应,无法自控。所谓静也是对
流浪的人,好比没有找到自己专一的依止,四处寻家,饱受无量的艰辛。旅游的人,好比一个旁观者,不专一深入,永
有个电影叫恐怖游轮,戏说轮回般的中阴身,各各轮回中的自己碰撞一起,为了私欲而大开杀戮。他看到表面生死根本
趁当下还是暇满人身,活在人道,健康与吃住等基础具备,有能力创造修行的时间空间,还能亲近明师。不要忘记曾走
有信众看到法相问,请问这是您本人么?我问他,你要能见到上师,必心有一切众生。上师在每个众生心里。你说哪个
被业力牵引的灵魂,如同大象,驮着个钓着香蕉的孩子,毕生追逐香蕉。衣食不为温饱,贪图刺激与追求,车子手机不
谁都喜欢好,作为修行人要认清以下几点好坏标准:第一,要从出世间法,鸟瞰轮回。不能在生命范围内的瞬间生灭中
各行其道,入乡随俗,是世俗做人的基本德操,作为修行人,更要作为学佛前提。如果你不尊重他人的道场,就不要去
真心为了解脱道修行的人,在基础阶段为了自我发财,纵欲无明,纵欲轮回美梦是有障修行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三法印比四法印缺少一个有漏皆苦。在三法印里没有强调有漏,是因为对一般修行人基本涉及不到无漏的概念,连圣贤
传销佛法是可怕的,佛法是恒顺众生,教化有缘,绝不强求。不过有人看佛法和三宝,自己反毒闹心,是自己无明业力
在我加持的网络修行仪轨中,亲近相应上师的修法,在自己单独做课,磕头等修法结束后,给上师发网络消息告知。有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我们生命体的基因,他的结构决定了生命的性质。慧命的DNA是发心,决定你的种性。是自
有人说,某某人让我起了烦恼,干扰我修行,把我的功德都毁了!我告诉他:谁也不会让你起烦恼,都是自己心毒的显
什么叫世俗心看上师三宝。不只说用世俗的情爱,把上师三宝当世俗人。而是自己凡夫思维的定义,这才是世俗心的根
对修行不精进的信众,要观修无常。看看一生活满百年,才三万六千多天,能有多少天懈怠?看看得到八暇十圆满的人
罗睺罗皈依佛陀,不是去认爹。耶输陀罗皈依佛陀,不是去认丈夫。所见佛都是恭敬祈请心的投影。越是近亲是越难度
方向相反的高速列车,能立刻改变方向急速行驶么?即便大转弯,如果资粮不具足,也容易翻车,破坏相续。佛与魔就
无病呻吟,那也是病。二元对立的有为逻辑,都是在众生二元对立的境界成立。觉悟者不否定他的存在,但也不肯定他
只有您亲手点燃的,才能叫做火焰。只有您亲手摸过的,才能叫做宝石。无上尊敬的上师,是自己唯一的妙知。再华丽
本想出离这个世间,却发现世间就是自心投影。本想寻找快乐和清净,却发现寻找的只有分别的心。本想降服魔障,显
宗教是个大药店,有中药也有西药,中药也有分温凉,砒霜也可救性命。外行人眼花缭乱,但里面道理简单,一个词救
有一年冯小刚工作室失火,他说很多一直放不下的东西,现在放下了。很多人感觉挺好。但要再追问,他不想放下有办
比如自己筹划养生,就自然融入生死无常的轮回轨道里。对佛法轨道越来越远。深深相信吃睡对自己的利益,而不相信
大乘行者指“心中有佛”要求极高。爱不断不生净土。对一切世俗人事物的私爱,都必须放在佛之下,才可说心中有佛
Copyright(C)201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日明王上师李华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