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遂宁市区哪里能找到基督教灵修网络教会蒙头家庭教会的聚会处?谢谢

“蒙头教(蒙头派)”寻踪 (地方教会、聚会处)
&蒙头教&寻踪&       ----思天客&&&通常所称的&蒙头教&真正的名字应当叫&基督教地方聚会处&或&家庭聚会处&。在中国它有八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地方聚会处所宣传的教义,以纯正福音为主,所以全球基督教会定之为&福音派&。除了蒙头之教训颇有争议之外,其余均被认同是属基督的纯正教会的教训。并且由于其秉承清教徒的正统血脉,信徒多追求信仰虔敬、生活圣洁的,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以顺服圣经的教导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中国&蒙头教&发起人是倪析声弟兄,约在十九世纪30年代,倪柝声兄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要的内容就是:依据是《圣经.哥林多前书》第11章的圣经记载,女性信徒受浸归主后,在教会里聚会里,必须蒙头。[详文见〈倪柝声全集〉或〈初信造就〉]。并且他和他的同工弟兄姊妹们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一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倪析声弟兄在当时中国教会的影响力,该政府的重要领导人(大家均传是周恩来总理)多次和倪析声弟兄接触,邀请他作为中国政府基督教的领袖,倪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不肯接受,于是中国另外成立三自爱国委员会(简称&三自&),并且要求中国的基督教各团体均加入&三自&。当时有王明道、倪析生、等一大批可爱的教会领袖们因为不愿意加入三自会而含冤下监,倪最后死在安徽的白茅岭监狱。这些以家庭聚会形式聚会中信主的女性,大部分蒙着头,有关方面就称之为&蒙头教&,虽然没有公开称&蒙头教&为邪教,却是用贬义的言语称呼&蒙头教&,造成了很多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兄弟姐妹的误解或外邦人的误解。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兄弟姐妹以为&蒙头教&是不大正统的教会。&蒙头教&与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和茨温利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原因推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在克兰麦的协助下,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在教会组织和崇拜仪式上已基本定型;对教义的表述和阐述,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形成体系。在此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内部又出现了许多派别,教义也有了各种发展和变化。17世纪,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保守的安立甘国教会,结果产生了一些脱离国教的新宗派,如长老会、公理会等。清教徒运动后来由移民传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发展成为影响最广的教派。同一时期,在德国也出现了以斯彭内尔为代表的虔敬运动,与英国清教徒运动相呼应。   从&虔敬运动&后来产生出&弟兄会&,1848年,英国普利矛斯弟兄会(Plymouth Brethren)以后,因为达秘与其他弟兄见解的差异又产生了&闭半弟兄会&与&公开弟兄会&,支持达秘的聚会被称&闭关弟兄会&&&&&弟兄会的信徒喜欢称自己为「弟兄」,他们努力寻找圣经里面的教训和榜样,希望以新约的模式建立教会。他们强调个人悔改,认为社会改革没有用处;教导人基督徒的使命就是拯救人脱离世界。他们施行浸礼,每星期日都擘饼记念主,没有按立的牧师,由平信徒传道。主张妇女照圣经教训在讲道和祷告时蒙头。  民国10年,倪柝声接受英国女传教士和受恩的观点,与王载等人脱离宗派背景的教会,在福州王载家举行第一次擘饼聚会,成立基督徒聚会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倪柝声弟兄接受圣经上的亮光,看见了受浸的真理;又看见了姊妹蒙头的真理,他就顺服这个真理,有一班弟兄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管他妈妈嫁给谁!!
需要你们给我好运最近很倒霉?
开心每一天
决战到天亮
该死的温柔?
毕业季,分手时么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个人主页:
您已经赞过了
基督徒聚会处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基督教教派。她于1922年在福州由倪柝声、王载等人建立。他们以“走出教派,归回圣经。”为号召,主张脱离宗派,建立地方性教会。该教派在信仰上属基要派,不重礼仪形式。教会不设牧师,管理者称长老,下设执事。信徒入教采用“浸礼”,女信徒参加聚会时要蒙头。由于曾编印《小群诗歌》,故该教派又被称为“小群会”。
原四枞松礼拜堂
基督徒聚会处在20时代进入厦门,民国19年(1930)传入鼓浪屿。当时鼓浪屿大约有信徒100多人,他们在内厝澳322号举行礼拜。随着信徒不断增加,教会遂在四纵松352号新盖聚会所。由于福音事工开展顺利,不少鼓浪屿人加入教会,原有的聚会场所已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教会在福州路122号建起两幢房屋,称为“黄家渡聚会处”。不久又在龙头路77号及内厝澳134号增设聚会点。
聚会处在鼓浪屿期间,信徒们发扬耶稣基督博爱的精神,做了不少荣神益人的好事。据知情人回忆,当时,鼓浪屿有些穷人生活十分困难,他们经常到附近的海岛拾柴火或挖野菜谋生。一次,一群人(大都是非基督徒)到南太武后,因遭遇台风被困而不得返。聚会所的信徒们从南太武逃生出来的人讲述中得知此事后,一些弟兄姐妹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狂风巨浪,驾着船前往南太武将被困人员解救回鼓浪屿。事后,有些被救人员被信徒们的义举所感动,认识到基督的大爱,从而归向了主。
五十年代初,王得恩接受蔡志崇长老的邀请,来到鼓浪屿,负责管理黄家渡聚会处,当时,厦门教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王得恩积极响应吴耀宗的号召,带领信徒加入三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停止一切活动,教堂被某建筑公司占用。1980年元旦,教会恢复聚会。王得恩分别在厦门新街堂、鼓浪屿三一堂和黄家渡带领信徒聚会。但是,聚会处没有自己的会所,一直租用黄家渡的华侨房子。1988年由于开发建设需要,黄家渡会所将被征用。1989年开发商龙泽别墅以利益为诱饵,想要王得恩妥协。但是他坚持以教会利益为重,他说:“就是自己没有住处,也不能妥协。”他把租用的旧房子修理起来,开始正式聚会。后来开发商根据国家宗教政策,给予五六十万元的赔偿,为新会所建造预备了一半资金。1995年,教会在鼓浪屿复兴路旁才得到一块地皮,于是开始建筑教堂。1997年新堂落成。新教堂称为“复兴堂”。恢复聚会后,教会积极培养同工,先后有4位年轻人接受神学培训。
参考资料:
苏文峰著:《中国教会史》
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网站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厦门市志》,方志出版社
拙作《鼓浪屿的教堂》
欢迎浏览我的其他博文:
您已经赞过了
手机扫一扫:
艺龙手机客户端
用手机预订酒店,机票更划算
旅游指南手机版
查景点,找攻略,订酒店
旅游指南微信
旅行中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24小时机票酒店预订电话:
酒店、海外企业合作:010-1
国内景区、旅游局合作:010-9
(C) 1999 - 2017 eLong, Inc or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您已经赞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蒙头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