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纪念币周年宣誓的香港官员有哪些

国家的关心,我们亲身感受到(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人物访谈)_凤凰资讯
国家的关心,我们亲身感受到(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人物访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家的关心,我们亲身感受到(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人物访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举世瞩目下,年届六十的董建华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20年后,董建华已是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依然在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操劳奔波。在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前夕,董建华身着笔挺的西装,欣然赴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
  “最难忘的一个时刻,就是看着英国的国旗降下来了,我们的五星红旗升上去了。那是一直盼望着的时刻,香港回归祖国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董建华依然感到“非常兴奋、非常感动”。
  作为香港特区的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兴奋、感动之余,更体会到了“责任重大”。“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努力工作。”
  如今,香港经济竞争力有增无减,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讲起香港这20年来取得的成就,董建华充满自豪。“毫无疑问,‘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他肯定地说,回归20年来,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变,法律基本不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他特别指出,法治作为香港重要的核心价值依然牢固,这也是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并且坚决维护的。
  董建华还注意到,回归之后,香港与内地民众间的往来、沟通越来越密切了,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能讲普通话了。“在人员交流、经济互动中,港人对国家的了解更多了,认识到国家发展很快很好。”他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依赖同美国、欧洲的贸易,而今香港越来越紧密地与内地融合,越来越多的港人到内地发展,“这是一个大的变化,而且还在持续”。
  董建华指出,中央自始至终着眼大局,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从国家层面上看,香港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坚定不移地站在国家的立场;而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则由港人来处理,体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他认为,绝大多数港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一国两制”对于国家、对于香港的重要意义,衷心支持“一国两制”,“有了‘一国’,才有‘两制’,这也是‘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都有国家做后盾”
  回归20年,“一国两制”的实践也为香港带来许多新变化,董建华深有体会的是:“回到祖国的怀抱,每当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国家做强大的后盾。”
  特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从成立之初就面临巨大考验。董建华回忆说,就在我们还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亚洲金融风暴在泰国爆发,并迅速席卷亚洲,冲击香港。此后,香港还遭遇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每一个困难时刻,国家都及时支持、帮助香港渡过难关。
  董建华表示,在行政长官任期内,最困难的时候是2003年香港暴发非典疫情,“我是特区首长,每天看着死亡数字,非常难过又非常担心。那段时间大家都是非常痛苦的。”谈起当时的经历,董建华语气沉重。
  在关键时刻,中央伸出了关怀之手。董建华回忆,当时中央领导问他香港有什么要求,他汇报说香港医疗物资不足。很快支援物资就送来了。“中央的关怀和照顾让我们很感动,国家的关心,我们都亲身感受到”。
  董建华动情地表示,“一国两制”给香港带来了很多优势,国家给了香港很多支持,“我们要谢谢国家,谢谢内地人民,要更好地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为香港、为国家的发展做更多贡献。”
  “我对香港未来很乐观”
  “我对香港未来很乐观,这个乐观是有基础的。”尽管香港目前存在种种社会问题,谈到香港的将来,董建华表现出了很强的信心。
  “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这是董建华常说的话,在他看来,国家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香港的发展充满机遇。董建华举例,在金融、人民币国际化、商品贸易、“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香港都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依托内地庞大的市场,配合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
  同时,他也指出,香港回归以后多次遭遇冲击,但经济依然保持繁荣发展,财政储备充足,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还特别提到,以梁振英为行政长官的本届香港政府的5年中,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长率超过5%,在房屋、土地、扶贫、养老、科技、教育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颇有成效,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他相信,在下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带领下,香港经济社会能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于未来,董建华还有一个愿望:希望香港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说,香港中西文化荟萃,应当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而这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讲到这里,老人的脸上流露出期盼之情。“希望香港能够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是我,一个80岁老人的梦。”
  《 人民日报 》( 日 09 版)
(责编:冯人綦、王欲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22433
播放数:1307893
播放数:1705779
播放数:5808920香港回归20周年 建设成朝气蓬勃生活富足城市
新华社香港6月20日电 题:将香港建设成朝气蓬勃、生活富足的城市——访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新华社记者颜昊 李凯 左为
即将于7月1日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落实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与核心价值,让香港成功地应对了困难与危机。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林郑月娥女士在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她表示,上任后将努力带领特区政府将香港建设成国家有朝气的特别行政区,为市民提供满足感高的生活。
与香港回归的两次结缘
1980年加入公职的林郑月娥已经服务香港市民超过36年,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回归前后香港的发展与变迁。她认为,过去20年,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成功处理了困难与危机,从而能够渡过难关、焕发生机。“一国两制”的落实是非常成功的。
林郑月娥说,过去20年,尽管香港经济发展经历了起伏,但经济总量累计增长达82%;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经济体而言,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以及香港的法治、自由等核心价值始终如一。“这些都是‘一国两制’的初心。”
林郑月娥曾于1985年、1996年两次参加中英联络小组的工作。第一次是讨论香港基本法第24条的有关立法工作,包括签发回归后新的香港身份证以及保安入境等。第二次是参与编制年财政预算案。
她回忆道,在工作中很高兴结识了许多内地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感到大家都非常专业,对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感到光荣,每个人都尽力做到最好。“能够两次参与回归的相关工作,为确保香港顺利、平稳回归作出贡献,作为一个香港人、中国人,我感到很有意义。”
行政长官须向中央和香港双重负责
在3月举行的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林郑月娥高票当选。她告诉记者,当选的那一刻以及后来在北京从李克强总理手中接过中央政府任命书的时候,都感到“任重道远”。
她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既要向中央政府负责,也要向香港特区负责。要处理好中央要求和香港本地实际情况这两者的关系,就要准确地按照基本法办事,因为基本法是香港的宪制性法律,是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在香港准确落实“一国两制”的依据。
针对近年来香港社会出现的“港独”言行,林郑月娥表示,“港独”在香港完全没有出路。“一国两制”的初心和原意就包含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且香港的回归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相信绝大部分香港市民从来没有觉得‘港独’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未来特区政府将严格依法办事,所有‘港独’行为都违反本地法律,我们必须严格执法。”林郑月娥强调。
她表示,特区政府还将做好教育工作,要向社会大众说明“港独”对香港繁荣稳定的危害性,不能让“港独”在香港传播,尤其是要杜绝“港独”对少年儿童的侵害。
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全球视野
林郑月娥在参加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期间提出,希望香港青年能够被培育成具备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世界视野的一代人。她在采访中说:“香港情怀和国家观念完全没有冲突,我们既可以多让孩子们了解香港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必须要让他们有国民身份的认同。”
为此,特区政府和社会应该怎么做?林郑月娥认为这离不开教育。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我是中国人”的概念;在中小学阶段,林郑月娥提出未来应该将中国历史纳入初中必修科目。在学校以外,特区政府要加大力度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让香港青年了解国家最新的发展。
林郑月娥对推动香港文化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热情和努力。在担任本届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期间,还兼任香港在建的大型项目——西九文化区的管理局主席。她说,香港文化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五至十年,西九文化区和位于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相继落成。文化事业对于提高市民的修养、提升香港的旅游品质、促进经济、培养青年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区政府将更积极有为
谈及未来五年特区政府的施政目标和她本人的期许,林郑月娥表示,愿意用她丰富的从政经验,秉承自己在参选行政长官时提出的理念,努力让香港成为国家一个非常有朝气的城市。
“我对香港未来的期盼,就是为香港市民提供一个生活满足感非常高的地方,为青年提供各展所长的机会,让中年人安居乐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林郑月娥说,要实现这些目标,下一届特区政府将优先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首先是土地房屋政策,解决香港楼价高、买房难问题;第二是教育,将投放更多资源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支撑香港未来的发展;第三是让香港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开拓创新科技产业和创意产业。
林郑月娥认为,特区政府不能停留在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层面,“要更有动力地发展香港经济,就要求特区政府必须再进入另外两个新角色,要成为许多工作的‘促成者’和在全球的香港‘推广者’。”
根据林郑月娥提出的理财新理念,下届特区政府在开支方面,尤其是投资性开支,在不违反基本法的前提下将更开放。特区政府计划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此外,为鼓励中小微和初创企业发展,特区政府还计划降低他们的企业所得税率。
回顾过去20年,林郑月娥认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香港都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当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也希望从中找到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她说,香港过去受惠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物流中心,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香港将拥有更大的机遇。(参与采写:李雪姣)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正宗仙居东魁杨梅火爆团购预定中
情溢将军县 茗扬均福山香港回归20周年 历任行政长官座驾盘点
文章有更新通知您!
  [ 精彩汽车生活]& 香港回归祖国即将满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将迎来第5任行政长官(简称特首)。20年来,特首们的座驾不断换新,唯一不变的是那独特的“紫荆花”车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任香港特首都坐什么车?  香港的政府高官都配有公务用车,其中行政长官的专车拥有一对特殊的牌照。这个牌照上既没有数字也没有字母,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区徽的图案。  香港区徽的内圆中,以红色为底,衬托出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从1965年起,香港便开始采用洋紫荆作为市花。如此独特的车牌在路上格外醒目,便于市民辨识和监督。  香港特首座驾使用特殊车牌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港督座驾便以象征英国皇室的图案作为车牌,同时还在盖上悬挂香港总督旗。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60年代起,香港的1号车牌就一直属于警务处处长,而所有担任这一职务的人都因为车牌号的缘故,而被香港人习惯性的称作“一哥”。  香港其他高官的车牌则是其职务的英文简称,比如:政务司司长的车牌号为CS(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律政司司长的车牌号为SJ(Secretary for Justice)等,另外挂AM牌照的也是公务车。  时间倒回日,末代港督彭定康在总督府(现更名礼宾府)前举行了离任降旗仪式。英国皇家警察将刚刚除下的米字旗交到了即将离任的港督手中,彭定康手捧总督旗,神情黯然。  末代港督的礼宾车V Limousine早已在旁等候,仪式结束后,彭定康和妻子乘车离开。按照传统,港督卸任时,其座驾要在总督府前绕三圈,表示将来会故地重游,但彭定康的只绕了两圈便离开了。  V是在年期间推出的车型,该车基于银云II系列打造,两车共享了6.2升V8以及来自通用的Hydramatic 4速。  V总共制造了516辆,该车的车主包括英国丽莎白二世和她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末代伊朗国王巴列维、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被称为“铁蝴蝶”的菲律宾前第一夫人等。  在彭定康的后面,他的三个女儿乘坐另一辆戴姆勒Limousine(或称420)一同离开,而后者正是末代港督的日常公务座驾。1995年戴安娜访港时,彭定康曾用这辆戴姆勒接待王妃。  戴姆勒是一家成立于1896年的老牌英国汽车,在上50年代以前,人们通常认为“贵族购买戴姆勒,新娘购买”。1960年,戴姆勒被收购,2008年被归入塔塔集团旗下。  Limousine是戴姆勒在年期间推出的车型,总共制造了4141辆。该车动力系统搭载了4.2升的直列六缸,英国、丹麦、瑞典皇室都曾使用过这款车。  戴姆勒Limousine还是大银幕上的常客,在007系列电影《007之明日帝国》、《007:大战皇家赌场》中,该车都曾作为詹姆斯?邦德的座驾。  戴姆勒Limousine也被用作灵车,戴安娜的葬礼上曾使用该车送威尔士王妃最后一程。另外,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还曾送给我国一辆戴姆勒Limousine。  日,“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载着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标志着156年的港英时期正式结束。同时,董建华宣誓就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回归后,香港特首不再选择英伦品牌座驾,而是改乘。该车最初诞生于1967年,是为纪念品牌创始人佐吉诞辰100周年,而在Eight车型基础上打造的豪华轿车。  有“日本”之称,特首董建华的座驾是1997年问世的第二代产品(代号G50),该车基于 400(日本本土称Celsior)打造,是首款搭载V12的后驱车型。  采用了金凤凰图案的专属车标,并且是由工匠手工雕刻制成的。2006年,加长版的Royal还被选为日本天皇的座驾。  2005年,董建华以健康理由辞职,其位置由曾荫权接替。新特首的座驾由担任政务司司长时的BMW 750iL(代号E38)换成了前特首的。  在任行政长官的7年中,曾荫权的座驾先后更换为搭载V8的S 500L(代号V140)和更加节能环保的车型 600hL。  不过2012年,曾荫权因涉嫌贪腐被廉政公署调查,并被立法会弹劾。2017年,曾荫权被判刑20个月。在往来法院的过程中,曾荫权以一辆代步。  作为继任者,梁振英成为香港第四任行政长官,在候任期间,他的座驾为。就职后,梁振英继续使用前任留下的 600hL,至今没有更换新座驾。  梁振英宣布弃选新一任行政长官后,香港将迎来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在担任政务司司长时,林郑月娥的座驾为中期改款后的 460L,而赴京接受任命时,她的公务车是。  7月1日,林郑月娥将正式上任,展开未来5年的全新征程,新特首会否将已使用多年的 600hL替换为新座驾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文/ 李伊文)
收藏成功!
文章有更新通知您!
汽车之家精彩活动推荐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文章有更新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回归20年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