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六七岁捡到,是不是跟佛佛度有缘人。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与佛有缘的人征兆 请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与佛有缘的人征兆 请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通灵佛教网&||||||
--(1623)[]
一个与佛有缘的人
有缘始能入佛门
踽踽行于人生的道路上,心灵接触到任何繁花胜景,或学习到任何高深巧妙的知识与技艺,自然欢喜雀跃,但却不能因此满足于一直潜隐于意识某处的问题─「我由那里来?」,「往那里去?」它总是会令人好奇、不安、恐惧或悲伤。「我是谁?」若是认真思考之后,一连串的问题,众生百般的苦难与迷惘,如何能超越与解脱?必让您寻寻觅觅,如果再遇到有缘的善知识,例如引导我的诸多法师与居士等,因缘具足,必然会走上学佛的大道。
本栽不同 果报自异
从小家中就是一般民间信仰,婚后,婆婆有皈依佛门,早晚做功课,非常虔诚。但我也只是耳濡目染,并没有真心想学佛。真正想学佛是因为那时在教书,学校经常遭小偷翻得乱七八糟,被破坏得很厉害,弄得值夜人员伤透脑筋,只好晚上抓小偷,结果逮到的小偷,居然是本校的毕业生。
年青小伙子,报到派出所去处理,也抓到办公室给全体同仁看看并注意。我看到他一脸无奈及对我们厌恶的表情,在那儿挣扎,我心中怦然震憾且心戚戚焉。正值大家在庆功宴上吃东西时,我都没心情吃,心中一直在问,他为什麽会沦为小偷?又被报到派出所,他这一生要怎麽走下去?人的出生环境有多麽不同?有人出生在帝王家,有的人出生在乞丐寮,一个个学生的长相、才智、健康、有天渊之别。报上,电视也常报导有些人碰到天灾、空难、怪病、横死,这都不是他本人的意愿,就是中奖也不是能预立的,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我似乎感觉到有「第叁只手」在操纵人的命运,众生就这样跟着它浮浮沉沉,我感到它的威力,也感到恐怖!「人要怎样才能逃离这一切?要怎样才不受摆布?」这问题挂住我整个心,抓不着,摸不到答案,要放又放不开,要摆又摆不下,长此下去,好像掉进一个旋涡中,且不能自拔,也逼着使我慢慢走上学佛这条不归路。皈依佛门以后,有部份的疑问得到解答,但心中仍一直牵萦不放,似有似无的,寻寻觅觅,好像还在找什麽似的。
契机成熟 开始学
未学佛前的人生与生活,并不是很惬意的,虽不必为日用操心,但个性、习气等毛病,总是有不如意的大小事情。未学佛前因状况不佳,与洪淑惠老师学瑜珈,以改善色身的病痛。而开始学佛法是在民国七十五年左右的事了,当时在中华佛教居士班学打坐,启蒙老师是张玄祥居士,往后又往农禅寺禅修班用功。自从学打坐后,学会一些知见,色身上也起来诸多变化。
打坐中腰酸背痛,腿脚麻痛是很正常现象,因为血液循环不通畅,有人一打坐就浑身发 ,这儿 抓过了那儿 ,抓一抓,抓过了就不必管它,随它去,到最后就消失了。有时打坐时会动,有时下意识不规则动,有时是配合着呼吸在动,吸气时身体缓缓往后倾,吐气时身体缓缓往前倾,有的是左右晃动,有一种韵味,有人很喜欢那种动感,所以下意识自己就会晃动,自己有时没察觉,别人告诉你,可以自己由下意识舍掉。
有时也有气动,一种是肌肉没动,而在皮肤快速的上下跳动,大部份在穴道的部位,另一种是身体急速摇动,有规则的摇动,我们也要察觉它,把它排除掉或不理它,由它去,心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心安住在用功的上,慢慢的它就会消失了。继续坐,久而久之又感觉到身体好像不存在了,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周遭的一切也不在了,时间空间也不存在了,叫做轻安,有的人知见不够就会害怕,而张开眼睛看看,身体不会丢,也没有涨大、缩小,所以不要害怕,只要安心继续用功就好。
再下来有时感觉身体很清凉,一种是皮肤表面觉得清凉,一种是从脚往上升,或从头往下降,身体内外成水平面的凉上来或凉下去,这虽是好的现象,但是不要执着它,继续在上用功。如再有喜悦感也属幻觉不是真如之实体。
此外有时会昏沉,那是体力或定力不继,会散乱或心里很烦躁,尤其是女性在月事来时特别明显,有这种烦躁的现象,自己知道怎麽一回事,心仍然要尽量安定下来,不要被小事惹得乱发脾气,不要心中觉得挫败感,安静的度过一个月中必过的那几天低潮期,要有自知之明,该进则进,宜守则守,宜退则退。
定中独头意识 起灭幻相不可执着
打坐中因禅定有时也出现幻觉、幻境,有时就好像我们在作梦中看到的一样,看到某些境界,不管是美的、丑的,或是喜欢、不喜欢的境界,像海浪般一直打向你来等境相,都得视为幻觉,因是阿赖耶识所变现。有时会起幻听,蒙蒙胧胧之中听到某些声音如佛号、音乐或人讲话的声音,或其他不属于人道众生讲话的声音。这些真真假假属于色阴魔相中的境界,起现行时要当是虚幻,心中不要执着,眼睛亦不用张开,用觉照的心冷冷的看着它,或不以为意地不理其境。总之,面对一切境界,当它是虚幻,心中也不必害怕,眼睛也不必张开,用心冷冷的看着它,看它要怎麽变,随它去变,心中也不必矛盾冲击,迟早会消失的。我就以「内无所求,外不着境」这句话,度过一些色身变化的疑难杂症。
还有口臭,或口中口水很甜由上颚一直流下来,都不要去执着,反正学禅的人要有正知见,从来没有人在打坐的时候会被出现的虎、狼、妖怪把我们吃掉,也从来没有人在打坐时与出现的俊男,美女而成为配偶眷属,因出现金银财宝而成为富翁或因出现佛像而明心见性,不必因美好而沉醉,自作多情,《楞严经》卷七云:「心尚不缘色、声、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诸根起异能 均是魔相
有时修定状况入较清静时,还会有一些异能,但此并非真神通也,对于别人的心念,要发生的事,都略有所知,此是善境界,但同时也是一种魔相,因觉知不去或不入空相,不得解脱,故不应以此为禅修解脱道而满足。在大寺中共修,感觉磁场强、很温暖。有时在路上会忽然起鸡皮疙瘩,心中觉得奇怪,再走没多久,就看到路边的灵堂,也许是亡灵的中阴身阴气吧!有时与某某人有心电感应,若在感应之馀,不能自已或让「感召悬绝」,还是众生凡夫身,因还要叁界受轮回。
有时念佛时看到金色的莲花,一瓣一瓣非常清楚,而且肉眼看到,出现很久。有时候师父加持时大地震动得非常厉害,左右动,上下动,比地震还强,诸如这些都是色身变化的幻境也不必当真。有时有困难求诸佛菩萨,也能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此不可与外人道,别人会以为你在说天方夜谭,但却是我们亲身的体验与经历。惟若不能修无愿、无求,如何证入解脱道。
断食打坐 增长气机
在这其中相伴随的,有时感觉全身充满了气,不想吃饭也不太想睡觉,有时可以持续二个星期完全不吃饭、菜、水果、牛奶,为保持体力吃一点糖水而已,在这时前第四、五天身体比较不舒服,有虚弱的感觉,有时有轻微发烧,再下去身体就无比的舒畅也都没排便了,感觉脑筋清静,气脉在身体上奔跑。督脉、任脉中气一直在冲,由鼠蹊冲向心脏,经过喉头也很清楚。胃有时会打呃向上冲或向下排气,头部很复杂,有时在后脑,有时在鼻后头中间,有时在百会,有时头分左右两边,有时在眉间额前窜来窜去,身体像透明似的没负担很轻安,精神也很好。
但如果断食中不喝水一、二天脾气反而烦燥不安,定力要加强才能度过,听说断食是清扫身体的垃圾,断水是清扫情绪的垃圾,我试过一次而已,不知对不对?但人不能超过七天不喝水,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宜注意。常常一星期或二星期的断食以后,加上禅坐久了,虽是女性,呼吸也慢慢的往下移至小腹的内呼吸,此称为胎息,并且丹田附近常有蠕动或跳动的现象,两脚底,手掌心也感觉气很旺盛。
修佛法 主在修心
古德云:「佛说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人有甚多习气、个性,贪、 、痴、慢、疑、妒等诸多毛病,故修佛法主在修心,修心贵在实践。何谓实践?实践简单的说就是「知行合一」,尤其是身、口、意叁业清净,不是只了解一些观念、正见就够,有云:「修行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产生叁昧力,修行只重解悟无用,要能实践才能解脱。」智慧、实践与信愿叁足鼎立,缺一不可。
首先每天早上我们冷静的想一下,我们修佛法最基本的是要上报四重恩,感恩或感谢的反面是什麽?不外乎不平、不满、怨恨、嫉妒、愤怒等心念,此心念之开展将造成人、事、物的不调和,甚至造成不快的事端,更增强「恶业」之流转。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心中均念念不忘于「感谢」之心,处处往好处去看,会使我们的心导向和平,觉得自己既幸福又快乐,我们凡夫有时做错很多事,老师及善知识常过往不咎的带领我们,日光还是不分别的普照大地众生,佛陀乃是慈悲垂爱等待我们回头。我们的衣、食、住、行的一切用品,那些不是集士、农、工、商、公、教、医等大众的力量,我们才能好好生活,我们为什麽不能感恩呢?
百年垢衣 忏悔即净
每天晚上反省自己做错了什麽?要忏悔,自我认错,而不找理由掩饰,这需要勇气,虽然我们有时候可能真正醒悟到自己的错误,却因为种种的理由而不想接受事实,这固执的态度是阻碍进步的一个障碍物,致使我们不能为更好的方面而做改变,那我们的缺点及垢习气都不能察觉且不能改掉,所以说:「发现自己的缺点是生命中最清凉的一件事。」而不必感到挖自己疮疤真丢脸。
有人说:「忏悔的生活」是「自信的生活」。因为一个不肯放弃自己的人,永远有力量,如果一个人一错再错,不悔改,自暴自弃,就...。反之「是我不对」这一句并不高雅的语词,却能缓和人生的争执,解决家庭的纠葛,上天不杀悔过的人,悔是对己,恨是对人,悔往内收,恨往外放会生烦恼,滋事端。
「忏悔今天做错的事」无异在责备自己的过去,也是排除旧我,感恩与忏悔这二件事的执行,使我们自己身心生命的体验感到落实与法喜,而不是做作的模仿或郁闷感情的舒发,而是感情的稳定,智慧的体悟在每天的实践中涌现出来。
禅定力量 在历缘对境修
很多佛弟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了解佛法的道理很好,但是碰到境缘时,要拿出来用却使不上力,这就要加强解行并重的功夫,比方说我们学了一些打坐的方法,在修行当中怎样将方法与理论相结合,当方法错时,能看经来纠正自己方法与心态上错误,叫做解行并重。这分两方面说,一个是打坐当中如何解行并重,另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能解行并重。
有些人一上坐就可坐上几个钟头,没什麽烦恼,下坐后,有人意见跟他不同,或被骂几句就生气了,你是老几怎麽可以这样骂我呢?这表示你在静中会用功夫,下坐功夫就断了不会用,有些人不是不会用功夫,只是在打坐时才会用,下坐后就认为修行告一段落,有很多人可能是这样。
首先我们就想怎样把打坐的功夫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人都忽略了在动中用功夫,一个原因是忽略了,另一个原因是不知在动中怎麽用方法,动中不会用方法,那修行效果会打折扣。一上坐能摄心,蛮有个样子,下坐以后,这边看看,那边听听,谈个没完,一下子把打坐几小时所摄的心定花掉了,除了睡觉不能用方法外,通常打坐摄心摄得好的话,经典中说:「二六时中」也就是廿四小时都在用方法。平时能够用方法,打坐会进步得很快,打坐时用的方法有:一、数息,二、观心:观之起伏,日常生活中应该用什麽方法呢?怎样用方法?在平时我们可以注意当下的动作,这样会很专注,工作效率也会高,有时境缘来了,你碰到一个你很不顺眼的人,你用什麽方法对治?
某甲:我们不要想他是我们讨厌的,而想像他很可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这样子,你就没有敌人。
某乙:慈悲没有敌人,除了想像他是我们的亲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某甲:把他当作我不认识的人,不理他;不认识不理他就原谅他了。
某乙:假如是你的父母、儿女的话,天天见面,你怎麽办?
某甲:以温和的态度面对他,久而久之他会感动,会了解我们的心。
某乙:有人用打坐的方法去观吗?
某甲:我的方法是用舍的方法,心尽量不为境所牵。
从以上的问答中,知道人都有反应,骂他一句,瞪他一眼也是方法,有些人可能用观念,佛教徒不能贪、 、痴,可能是我前世没与他结善缘,忍耐一点。方法很多,比如禅修的方法,那就是用另一种观念,观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是方法,其他还有看那人很讨厌,我们观内心到底有什麽反应,身体有什麽觉受,动什麽?碰到你喜欢的,须不须要作观,要不要对治?比如看到衣服打折很便宜,心会不会动?想一想口袋的钱够不够用?想买下来,这是女众常碰到的问题,男众呢?看到漂亮的小姐,走过去是不是能不多看一眼?或更不进一步行动?
自我法缚 如何解脱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也是诱使我们心乱的要素,使我们心静不下来,我们怎麽用禅修的方法去对治他呢?比如我们在街上看到美女,我们都会心动,但是我们观照一下,想一想那也是很平常的事,人本来是四大假合的,他有他的结合,我有我的结合,都是虚幻不实的,何必被假相骗了呢?
如果我看到衣服心动想买,我就会问自己为什麽?究竟为了什麽?为了贪?为了穿漂亮?这是虚荣和好色,说实在既然是人好名、好利、好色都难免,我们要如何提升和转化呢?当我贪心想花钱买漂亮的衣服时,我会告诉自己,衣服穿在身上,只为了个人色身的需要,不如花在众人或比较有意义的事上面。这样做觉得非常宁静、坦然,我就转为做这件事。
我们也可学花莲上证下严法师,每天放十元在信封袋,长期下来把慈悲心培养出来。最后我觉得,做任何事不在形式,而在我们时时发出这个心,时时提升我们的心,这才重要。对男众而言,色欲是不容易控制的,如果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时,我们会起心动念,通常必要以「不净观」对治,一定要看到那个不净的现象现前,然后把念头断掉。对喜欢的东西,通常以「无常观」来观照这件事情,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毕竟是无常,要不然我们观我们自己是无常,总有一天你没有办法拥有它,对人与物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对治。
推翻自我欺骗 始得自在解脱
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诚实,真正的与自己交谈,没有发现烦恼的根本问题,是因自己的无明。人永远排徊在一件又一件的错误尝试中,既无法容忍又无法超越,不能真诚地自我转变。例如我们的坏脾气总是一天一天的、一年一年的使出来,不肯改变,因每天按照习惯的模式去思考,答案也是千篇一律,不断重复、自我摧折而不自知。
因此想要去除我、法二执,求内心的自在解脱,不妨重复的告诉自己:「不是因为加上甚麽东西而得解脱,其实是因摆脱、放下,才有成就。」我们愈早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就会愈早得到轻松愉快。这些心里的负担包括消极的想法、恐惧的态度、坚持我的意见与观念和一些不合理的个人主意。如果真的问题发生了,习惯的行动不能解决问题,为何要继续用老方法呢?放弃过去的习气,别再乱忙一阵急着找解决的手段,心静下来后,一看到问题的关键,就等于问题解决了。
行阴微细 少火亦火
在日常生活中修,首先我们怎样察觉到我的心在动,那欲望很强烈我们很容易察觉,但一些微细的我们不容易察觉到。事实上,往往心动跟着就会行动,光是心动而身体没有动的机会很少。比如说你看见一位女人很美,是不是只有这个女人的念头而已,再下来没有其他第二、叁个念头?看到一个东西很便宜,是不是只看看,而没有第二、叁个念头出来呢?这样可以察照到心是不是动?看到想吃的东西,是不是有第二个念头去拿、去抓,听到声音,有没有去分辨它的好坏。如果我们长时间去反照,会察觉到这种微细的念头,多得如过江之鲫。所以,基本上须先发现自己有没有在动心,直接看你心念的起伏,起来时不要继续跟着心念起伏波动,用不净观或慈悲观去观照,或专注身体的动作或拉回数息,数得很清楚,或念佛念得很清楚。
打坐时念头来时,各位都知道怎样把注意力拉回到数息,数数目是不是?动中也是一样,把心拉回注意身体的动作。你看到衣服很漂亮想买,让念头动转没有关系,在动念头中,保持各项动作都很清楚,这是第一步清楚「动作」。有念头来也会带动身体动作,在这当中观照很清楚,就可以发现自己有没有在动心,一个是用止的方法,一个是用观的方法。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练习看念头,不管看到什麽东西,只有形象而已,没有第二个、第叁个念头出来,否则就是心在动,第一步用这方式察照心在动。第二步再注意念头怎麽动,身体怎麽跟着配合动作,怎样感受,我们常这样看自己心有没有动,慢慢观照以后念头不见了,渐渐的,看到东西例如黑板,只有清清楚楚是黑板,没加上我的主观意识分别。
勤于拜佛 消除业障
牢固的我该去除「我痴」、「我慢」、「我见」及「我爱」的习气,不要划线封闭自己,应该把心胸坦开来,接受别人的指导,每天早晚慢慢拜佛各叁十分钟,增强定力的工夫。平时不拜佛时,念佛,忆佛,「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闻观一片心。」我也很喜欢这法门,因为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如此修持一段时间,把以前没有忆佛、拜佛的功夫补充,如今看一些公案比较看得懂,也倍感亲切。
打坐时经常觉得虚空一片,身体及外在的世界不见了,声音也变得无边无际的宽广,但脑筋很清晰,此时常能体会虚空藏菩萨说的片段:「...证到无边身,犹如虚空一样,含藏十方,十方无尽虚空也能来到我的身体里边,那是观破地、水、火、风四大根本无依无住,随妄心所现,虚空与四大名虽不同,体性相同。」我虽能体会心与虚空等齐,但虚空藏菩萨的十方世界入菩萨身中,尽能不现,非我们可能证知者,但可以从这里切入,如何能证得虚空藏菩萨的智慧于万一,希望菩萨能保佑我。
能知能证 始得解脱道
「迷时处处居客地,觉了方方住故乡。」分清楚主与客之后,行、住、坐、卧随时观照自己,念念做回光返照之功夫,才有一个入手处,及立足点。真通了教理,见地透彻,才是切身修持的真法门及功夫,也就是说当修行人找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才分清楚真与妄,才能开始修行。当器世间的真实感消失了,当贪 痴转薄,比较能与定相应,比较不会攀外缘,比较不会被内源妄想所苦。
一天到晚吃饭不曾吃到一粒米,尽管穿衣,也未穿到一丝衣,所以不必吃、穿太好,别人骂你,只骂到身体也骂不到真如的你,你修也不会多一点,不修也不会少一点。这色身、山河大地根本是假的,我们被骗了一大辈子,「有来有去,全是代志。」一辈子认贼作父,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真的我是:「无来!无去!全没代志!」我忽然觉得《心经》里讲的不是很亲切吗?
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学佛之路遥远着呢?要加紧赶路,去叁毒、疑心、妒心等。所谓:「业识奔如许,家山到几时,惭言精进我,羞对天人师。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藏珍谁可拟,之子欲何之?」真懂的人,念念在兹,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否则只是「羞对天人师」而已。勉之!勉之!
最后,我觉得「生命的体验可以分享,生命的履践却无法替代。」善知识在生命的道路上,只能给予最大的关怀,指引与鼓励,脚步却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父母生我,指导我学佛的师父、老师们对我却有再造之恩,在此我万般的感恩,化为一声:「阿弥陀佛!」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日记:测试你是否与佛有缘
我的图书馆
日记:测试你是否与佛有缘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心中有佛,便是与佛有缘。【二】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佛经上说,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缘。【三】平和的面对生活是佛缘佛缘,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中迷失方向,很多人一心追求占有,得不到片刻清闲,失去生活的快乐,却带来了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佛教会我们用一颗平静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让本性自然的流露,平和的面对生活便是与佛有缘。【四】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佛心的人不去看众生的错;只看到众生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要看清楚事情的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五】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佛缘,是心中的信念。佛祖有言,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当你痛苦的时候,相信痛苦不是永恒的,你就一定有力量战胜痛苦,这是一种信念。可以说信念主导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成佛成魔,也全在一念之间。拥有美好的信念,便是与佛有缘。【六】行智慧之事是佛缘佛缘,是大彻大悟的智慧。在生活中,如果能多动用智慧看待问题,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会减少许多烦恼和束缚,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是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才能改变别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懂得用慧眼看人生;行智慧之事,便是佛缘。【七】善於忍耐是佛缘佛缘,是忍耐一切。忍耐才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力量的积蓄。它用无形的火焰融化着坚冰。忍耐带给你的痛苦,日后必成甘甜。忍耐不同于逃避,因为逃避是意志的沉沦,而忍耐则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让意志更加坚定。学会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善於忍耐,便是与佛有缘。【八】宽容待人是佛缘佛缘,是宽容与谅解。真正的慈悲不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能宽恕和爱护与你对立的人,爱人如己。当别人因误会或别的原因而对你无理相向时,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对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变对方的话,你会很烦恼很痛苦。同样的瓶子,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宽容待人,便是与佛有缘。【九】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佛缘,是博爱的精神,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无缘不是绝缘,只是当下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也都能与佛结缘。懂得爱与感恩,便是与佛有缘。学佛要遣除对因果的疑惑显密文库益西彭措堪布 09:30转播到腾讯微博六道轮回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小到有情内在微细的起心动念,一切都那么森然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究竟是什么规律在支配这一切呢?就是因果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就是一张遍布情器世间一切时空的天罗地网。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承认存在外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际上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恰恰是因果律在某个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它说明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序,不是什么现象都可以随便产生,而是严格受着因果律的支配。再看有情自身的方面,每一位有情都希望自己远离痛苦常享快乐,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人们感受痛苦和快乐的因究竟是什么?了解佛法的人知道众生在六道中转生,使众生在善恶趣中流转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每个众生身、语、意所造的善恶业。善恶因果,在古代社会人们把它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实来接受,这一点类似于科学公理。科学中有一层架构其它理论的基础,称为公理。同样,古代人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深信因果是一切道德善行的基础,人的身语意行为必须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因果规律,才能使自己获得安乐。近代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日益专注于外部物质世界,反而对切近自己身心的因果规律渐渐淡忘了,行为操持越来越丧失远见,所着重的只有一点眼前利益,由此人类深陷在感官世界中不能自拔。实际上有大量因果报应的实例,不断发生在人们自身和周围人的身上,但人们为物欲蒙蔽,领悟力衰退、视而不见,不会去善加体察,也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加上社会潮流的影响,人们不假思索就接受了无因果的观点并且沿习成风。否认因果律使当代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轨道转换了方向、道德趋于沦丧、恶业日益炽盛。由于身、语、意三门行为不能以因果正见摄持而纳入善法的轨道,致使当今社会人们的三毒烦恼畸形膨胀,种种恶行加重扩散。为了使自己的恶行不受约束,变得“合理”,有意无意之中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条规律搁置否定,人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这本身即是愚痴深重的表现,无疑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实际上因果律存在于每个众生的身心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不会因为人们的遗忘、搁置就不起作用,也不会因为人们愚痴,自以为是地认为没有因果,对因果律漠视、嘲讽而失效。在因果律面前,现代人变得如同一群幼稚顽劣的儿童一样,自以为是地任性而为,结果饱受不堪言喻的痛苦。观察当今社会的实况,事实证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吞食因漠视因果肆意造恶所带来的苦果。其实,没有任何一种精神力量或意志可以将痛苦强加于人,当今世界人们日益深重的身心痛苦,溯其根源即是由各自不信因果,肆意为恶所带来的,这本身即是自作自受的因果律的体现。“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正因为见到因果规律,所以在因地异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唯恐以细微恶业引生巨大过患,而凡夫人对因果报应不予理睬,起初造恶业时,苦果不一定当时体现出来,所以就有人以为造业无果,恣意而为,把因果报应不是当作无稽之谈,就是当成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而抛之脑后,然而一旦恶业成熟、果报临头,又呼天抢地、苦不堪言。到了这时再害怕恐惧,无奈恶业已经成熟,为时晚矣!二、遣除对因果的疑惑1、对因果道理的辨析现代人往往认为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的学说,这是一种未经观察思考想当然的认识,如果认为存在于有情身心的因果规律是迷信的话,科学也同样是迷信,因为科学反映的就是外境(自然界)的因果规律,现代人恐怕不会讲科学是迷信,同样都是讲因果规律,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难道因果规律有在外界合理而在人自身上却不合理的道理吗?所以所谓因果是迷信的观点毫无道理。有些人认为因果报应是陈旧落后的观念,早已跟不上时代了,如果以一种法年代久远,就必须要舍弃的话,那人们几千年来都是吃饭睡觉,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陈旧落后而应当舍弃呢?恐怕谁也不能缺少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样,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会说对古代人适用,而对现代人就落后不适用了,以时间的久远来断定因果律是否在现代人身上成立是毫无道理的。有人会想:我每天辛苦劳作,但温饱问题还难以解决,与人为善仍然时常遭到厄运,旁边有人不怎么操劳却赚钱容易,这些该怎么解释呢?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有人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照样日子过得好,我日日遵纪守法,却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其实,这是因为因果的相极其细微、复杂,再加上有的事情,其果报成熟的时间会很晚,有时甚至要几百世之后才成熟,所以造成许多人误解,认为人的身语意行为没有什么报应。如果明白前生后世的存在,那么对于深远、细微有时需要多生方才成熟果报的因果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明白了三世因果的道理,就知道自己今生辛劳仍旧度日艰辛,那是前世没有多修善业的缘故;有些人不劳而获,那也是他前世种了福田今生显现果报;有人造恶未见他今生受恶报,那是罪业尚未成熟,到未来世才会显现苦果。如果人们只承认存在现世这一片段,那么许多因果报应的完整过程就被剪去了大部分,变得无头无尾难以理喻,比如一部电影,如果只看其中一两分钟的情节,怎么能了解到整个剧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呢?同样对于漫长的生命历程,如果只承认存在今生这一片段,也会对其中的发展规律理不清头绪。2、前生后世存在的理由不承认前生后世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不破除这种邪见,那贯穿三世的因果律就难以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信解,因此以下以理证说明前生后世的存在。世间人最恐惧的事莫过于死亡,断灭论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死后归于一片漆黑的寂灭,无声无息,无踪无影。试想:从一种多姿多彩的世界进入绝对虚无之境,生命完全断灭,这让人难以接受,也令人恐惧,然而这只是不承认三世因果者自己的一个假立而已,生命真的无前无后只有中间短暂的一世吗?并非如此,所谓死亡实际只是从一种生命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而已。现代人以没有现量见为理由,判定不存在前后世,仅仅承许有现量能见的现世。其实可以将昨天、今天、明天分别比作前世、今世、来世,虽然昨天和明天在当下的此刻不见,但谁也不能否认昨天、明天的存在。同样,以未现量见前世、后世也不能说它不存在。有人说比喻不恰当,虽然现在不见昨天、明天,但昨天、明天的存在人所共知,而前后世无人知晓,所以不存在。如果以不知道就决定不存在的话,那在我们狭碍认知范围外的一切事物,都应当不存在。实际上不知晓前世源于记忆的局限性,随着时间往前推移,记忆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就连一个月前某个钟点做了些什么都回忆不起来。这些内容早已在记忆中了无痕迹了,何况前世的经历?如果以当下不能现量见到判定为无有,那对于明天所需的吃穿等物资受用是否也不用准备呢?因为这些同样是未来的事物,在当下也不能现量见到。按你的观点,对这种不能现见而象龟毛兔角一样无有的法,有什么必要为它准备呢?另外,人们没有现量见到前后世的自相,也没有见到不存在前后世,既然以没有现量见前后世,可以决定前后世不成立,那同样以没有现量见不存在前后世,可以决定前后世存在。所以你们所说的无有前后世仅仅是一种自我认定的说法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理由。我们再来分析人的产生,生物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由母卵父精结合成一个受精卵,由这个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人体胚胎,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成形,而后出生。这种说法只反映了人的物质方面的生长,从一个简单的受精卵发展为复杂的四肢五官,就好比一粒沙子发展成一座大山一样,然而仅凭这一点无法解释婴儿刚一出胎便会啼哭,便具有苦乐感受,而人生伊始就具有的这些心识特征,恰恰是生命最本质的地方。这样的心识特征从何而来呢?如果只承认有今生而无前世,则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难道这样的心识是从“空无”中凭空产生出来的吗?婴儿一降生就有吮吸母乳的行为,就有冷热的感受,这种本能从何而来?实际上由今生的第一刹那心识,可以推出必定是由前世最后一刹那心识所产生的。正因为婴儿心相续中具有往昔(前世)吮吸母乳的习气,所以刚一降生就有吮吸母乳的举动。换句话说,今生第一刹那的心识,既不是依靠外在的物质力量产生,也不是由恒常之因或无因产生,而是由与自己同类相应、能执著种种世间法的前世最后刹那心识所生。心识不依赖外境或者某个主宰,而是由前际(前世)无穷无尽的心识辗转相生。如同前世的最后识产生今生的第一刹那识,今生也是以前前识不断产生后后识,这就是我们的心相续连绵不断的状况,这一过程如同河水不断奔流一样。以下再分析后世存在的原因,凡夫众生到死亡的最后时刻,心相续中仍然具有根本俱生我执之因,依靠其所产生的烦恼和业障仍然存在,如果不具足能对治我执的无我智慧,如何能不转生后世呢?所以决定会转生后世。在死亡的最后刹那,心识相应于我与我所的执著种子,如果没有依无我的智慧对治,由此必然产生转生后世的果。如果此因存在,却象现代人所认为的人死如灯灭,一切化为乌有,就变成有因无果了,但是有因无果的现象在这个世界何时何处也不会存在。生死如同昼夜一般,有白天就有夜晚,夜晚过了,黎明又重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此世的生命结束之后,进入中阴阶段(如同黑夜),然后又投胎,开始了又一生。这样循环往复,生生死死,生命的流转就象一条连绵不断的长河。这个身躯如同一座旅店,心识则如一位旅客,在轮回漫无边际的旅途中,心识转换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形态。3、《楞严经》中的教证《楞严经》中有一段对话,在对话中佛陀解释了生命源源不断的道理。波斯匿王问佛:“我先前未曾听佛教诲,听迦旃延与毗罗胝子说此生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我今遇佛,在这点上仍有疑惑。”佛问大王:“你的肉身是金刚常住,还是会腐朽变坏?”王答:“我此肉身终将坏灭。”佛问:“你的身体尚未变灭,如何知道将来必定坏灭呢?”王答:“现在我这个无常之身虽未灭亡,但我观察现在是念念迁变,前念灭后念生,念头刚起就不住而灭,如火成灰渐渐销殒,不曾有过停息,所以决定了知此身终归灭亡。”佛认可波斯匿王所答,继续问:“你现在身心已经衰老,你的容貌与幼时相比有何不同?”王答:“我童年时的皮肤细嫩光泽,至成年时血气方刚,如今衰老之年,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临死不远,如何能与壮年相比呢?”佛说:“大王,你的容貌不是即刻衰败的吧?”王答:“世尊,这些实为慢慢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来暑往渐至于此。”佛说:“你见迁变不停而了知到此身一定灭亡,你知不知道身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存在?”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说:“我对你指示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你何时曾见恒河水?”王答:“三岁时慈母带我拜耆婆天,经过恒河,那时即知恒河水。”佛说:“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身体衰于十岁,乃至六十岁,日月光阴念念迁变。你三岁时见到恒河,到二十岁时再见恒河,恒河水如何呢?”王答:“河水与三岁时所见无异,直到如今年纪六十,也没有变化。”佛说:“你现在自伤发白面皱,面容比童年多了许多皱纹,但你现在见恒河与童年时见恒河的那个见,有老幼之分吗?”王说:“没有,世尊。”佛说:“大王,你的面容虽然皱了,但这个能见的本性却未衰老,起皱的是变化,能见之性是不衰老的,非是变化,变化的有生灭,不变化的无生灭,无生灭的能见本性如何会在你的身中与身体一同生死呢?你为何引诸外道之言,说此身死后完全断灭呢?”波斯匿王听了佛的开示,才相信此身死后并非断绝,只是舍此身取彼身,从而解除了执身断灭的邪见,与大众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佛陀开示众生的佛性不灭,虽然身体有生死变异,但自性的如来藏光明却始终是不迁不变的。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度有缘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