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了,今年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能高品质就业吗

主办教育频道
滚动新闻:
帮忙热线:7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又到毕业季 难找的不是工作而是体面的工作(组图)
  袁杰20岁奉化人2011年毕业于奉化技工学院,汽修专业。目前在奉化当地某汽修厂当修理工,月薪2000元。 &虽然我是汽修专业毕业的,但没有工作经验,工资很低。当修理工一年了,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一门技术,以后工作会好找很多。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开个修理厂。&
  金盈24岁绍兴人2011年毕业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院,食品检测管理专业。现在宁波一家超市做货架管理员,月薪3000元。 &其实我很想成为一个营养调剂师,不过大学生找工作,别把自己看得太重,生存是最重要的。& &我原来不太喜欢说话,工作以后变化很大,货架管理是协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与人沟通,很多琐碎的小事都要操心,做了两年,收获还是蛮大的。
  刘柳23岁安徽宣城人2012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现在宁波一家咖啡厅做服务生,月薪3000元。 &之前在宁波一家外资企业实习了半年,觉得不喜欢天天坐办公室的日子。咖啡厅里都是年轻人,工作的氛围很轻松。不过我父母说了,现在暂时这样干一下无所谓,以后总得要找个&白领&的工作吧?&
  徐珍珍23岁宁波人2013年毕业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现在宁波一家书城当管理员,月薪2000元。 &毕业后就来到书城实习,在书城里做过收银员、服务员、管理员。我喜欢宁波,不想去其他的地方工作,而且书城里很安静,女孩子在这里工作还是蛮好的。&
  金梦琛25岁宁波人2010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接手了老爸老妈的服装店,月收入4000元左右。 &我其实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我理想的工作是在宁波、可以顾家,再开个小店,压力不要太大。不过我没钱开店,爸爸把家里的小服装店让我接管了。&
  郑大奇30岁宁波人2011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现在宁波一家幼儿园当男幼师,月薪4000元。 &我是园里唯一的男老师,也是学历最高的老师。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宁波的一所小学当老师,只是没有正式编制。第二年,我通过区教育系统的选拔性考试,被分配到一所幼儿园,成了一名有编制的老师。
  杨全明25岁湖北恩施人2010年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现在宁波一家快递公司工作,月薪4000元。 &毕业那年,参加了数不清的招聘会,投递了上百份简历,可自己挑挑拣拣,几个月也没遇到理想工作。 &后来在老乡介绍我到宁波做快递员,没想到一干就是三年,人也磨练起来了。现在我是给老板打工,以后我梦想着回老家,有个属于自己的企业。
  在宁波,记者在一些基层的单位和企业里,遇到了一些大学生,
  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两年,做着未必和专业对口的工作。
  生存就好、希望有编制、希望轻松一些、不希望离开宁波&&
  这些已经在宁波工作生活的学长、学姐,
  也曾经为这些事情踌躇过,挣扎过,选择过。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称,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9万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之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就业显得比较困难。
  今年也是第一批大规模90后本科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他们的择业观有哪些特点?昨天记者向宁波几所高校了解了最新的就业情况。
  学校:
  家长不急学生不急老师急死
  毛老师是宁波一所高校的招生办处长,提前预感到今年的就业压力,前段时间面向毕业生发下去了250份问卷,统计上来的数据令他特别有感触: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学生根本不想就业。
  &其中有一项,你的父母亲希望你马上就业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不着急。&
  毛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专科,今年有将近3000名学生毕业,因为专业特性,40%的生源都是宁波本地人。
  &对于很多学生家长来说,小孩的就业根本还没提上议事日程。&毛老师说,可能是因为现在宁波学生家庭条件都还过得去,孩子可以挑挑拣拣的,也有不少家长寄希望于自己的人脉资源,对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根本不在乎,甚至可以说是不屑一顾。
  &再说宁波学生都不愿意去外地工作。&毛老师说,现在的情况是老师急死,学生受到父母影响,也没紧迫意识了。家长灌输给学生的观念是,工作可以慢慢找,家里养得起你,呆一年半年没关系。
  【数字与解读】
  今年的就业情况如何?记者到宁波的几大高校了解了一圈,来看看大家对就业的准备工作都做得怎么样了?
  宁波大学:
  来招聘的企业变少了
  数字:2013年,宁大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共5415名(预计),其中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951名,本科生4307名,专科生131名。按以往的统计,宁大每年有48%的学生会选择留在宁波工作。
  截至5月23日,全校签约率为31.90%,本科和硕士相对好一些。与去年同期相比,总签约率降低了5.37个百分点。
  解读:负责就业的俞老师说,以往宁大的优势专业,比如计算机、航海技术、国际贸易,就业率相对比去年低一些。他说,私下也有不少企业老总交流中告诉他,用人成本比以往增加了20%-30%,也是一个原因。
  宁大请第三方机构为其2010届的毕业生做了统计,工作一年后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
  为了应对&就业最难年&,宁大专门改版了就业信息网,每周五都会举行小型的招聘会,邀约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但企业来得要比往年少了。
  宁波诺丁汉大学:
  本科生2/3选择升学就业压力较小
  数字:今年宁波诺丁汉大学有1034名本科毕业生。从目前学校就业办收到的学生反馈来看,有81%的学生得到了工作机会或者升学录取,不包括2+2学制(前两年在宁波就读,后两年到英国留学)的毕业生。
  解读:就业办叶老师说,从现在的数据来看,今年学校的就业情况跟去年基本持平。
  宁波诺丁汉大学就业受影响较小,叶老师分析,这跟学校的定位有关,学校一开始就引进国外一流的学科和中国急需的学科。而且本科毕业生继续升学的占2/3,直接就业的只有1/3,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学生们还在观望中
  数字:学校今年2065名本科毕业生,目前就业率在30%左右。
  学校就业办主任沈老师解释,目前就业率比较低是因为学生六七月份才毕业,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观望。通常到6月底能突破60%。
  解读:目前来看,国贸、物流、英语、艺术设计、临床医学,这几个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英语专业的签约率超过了去年同期。
  沈老师今年担心的,也是学生不着急,无所谓的态度。他分析现在学生的心态,普遍存在&慢慢来,反正工作找不到没关系,一定要考上公务员或者考研,其他都不去做&。
  浙江万里学院:
  和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就业率低
  数字:浙江万里学院今年有4963人毕业,截至昨天就业率为6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伟忠告诉记者,目前就业率情况排前五的专业是日语(91%)、新闻学(84%)、英语(80%)、电器工程(78%)、信息与计算科学(76%)。日语数据高是因为总人数只有90多人。
  解读:相对就业率低一些的是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建筑类、设计专业,目前是20%。原因可能是艺术生,个性比较强,喜欢搞工作室,而且这些专业毕业设计要求高,实习期长,要到7月份才开始进入签约高峰。
  王老师说,为了让学生就业,学校动了很多脑筋。通过发短信等形式向学生发布岗位信息,辅导员也找就业困难的同学谈话,了解他们的需求。有些甚至会谈上十几次。另外学校也会组织专车去大型的招聘会,或者给学生补贴一些交通费,去外地应聘的安排住宿等。
  王老师的另外一个感受也是,学生家庭条件好了,家长们不着急,小单位不愿意去。他还是要嘱咐一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宁波工程学院:
  学生定位较高但社会认可度较低
  数字:该校今年有本科毕业生2696人,截至5月24日,就业率为61.2%,比去年同期低了5%。全校也有一半的人会留在宁波工作。
  解读:作为工科类的学校,培养的多为生产型企业人才。学生处副处长楼文斌告诉记者,有些企业需要一线工人,但现在的学生定位往往不是蓝领,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低。这类岗位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学生没兴趣。而且真的从一线工人干起,上升的渠道也有限。
  &学生都希望直接从管理岗位做起,但实际是不可能的。&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害怕不体面工作就难找
  数字:今年毕业生3000人左右,目前就业率45%,工科相对文科好一些。
  解读: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廖海鹏老师也说,在宁波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难找体面的、理想的工作。
  宁波的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制造业、服务业急需大量一线基层员工,而本科毕业生一路升学考上来,如果毕业后无法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等工作,而是去做一线员工,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够体面,因此就不乐意了。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就业的第一考虑是钱
  数字:今年学校有毕业生2874人,5月20日统计的就业率为66.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
  就业率前五的专业为报关与货运专业(90.53%)、物流专业(87.4%)、日语(81.6%)、工商企业管理(79.8%)、市场营销(78.21%)。最低的国际商务专业58.37%。
  解读:学校就业办副主任庄朝霞给学生上职业规划课程。她向学生调查,什么因素是学生就业的第一考虑,很多人都回答,第一是钱,第二是发展前途,共同点是将兴趣放在了最后考虑。
  庄老师说,中国银行宁波分行来学校招大堂引导员,宁波市交警支队来校招协警,结果都没有一个学生报名。在她看来,浙江就业是相对乐观的,只要不挑不拣找工作没有问题,关键是学生不愿意。
欢迎关注频道微信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推荐收听】调用-教育频道-浙江在线
记者:记者 成竞 实习记者 罗夏兰 摄像 钱华良 10月23日  “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清泰人都有自己的靓丽与精彩。”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的校长章建祥这样告诉我们。……
记者:本网记者何俊 实习生 许凯 摄影记者 吴 10月15日  “美丽的学校应该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孩子在学校度过6年的学习时光,这个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值得回忆的。……
总监:徐嫣嫣 电话:7
副总监:吴文建 电话:2
主任助理/内容主管:何俊 电话:7
少儿艺术团:裘竹如 电话:7
活动主管:成竞 电话:50
编辑:余新花 电话:2
记者:吴俏婧 电话:67
记者:原野 电话:50
策划:茹亿 电话:9
广告联系:2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社联系合作!又到毕业季 这份就业报告请收好@海南高校应届毕业生
凤凰花开,毕业季来。每年6月都是毕业生挥别校园的时刻。与此同时,职场上也将迎来一批新生力量。
2017年,我省院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53913人,比去年增长6.3%。根据院校反馈,我省2017年有大量毕业生更青睐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国有大型企业岗位等比较稳定的就业去向。而大中城市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方向,留在海南的毕业生主要去往海口、三亚和东部市县。
(原标题:又到毕业季 这份就业报告请收好@海南高校应届毕业生)
椰网编辑:孟秀莹又到了每年毕业季。据了解,今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56万,再创历史新高,“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又被翻了出来,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一些大学生在高喊“毕业即失业”。那么,大学生找工作真的那么难吗?部分应届生难找到满意工作记者采访了部分应届毕业生发现,一些毕业生找工作的原则是要自己感到满意,他们对岗位、工资、工作地点等都有自己的标准,因此迟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小宋是桂林理工大学博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学环境设计的她表示,找工作真的很难。“我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参加了很多次招聘会发现,招我这个专业的企业本来就少,而且人家都是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小宋告诉记者,自己对工作要求太高,有些工资太低,有些实习时间太长,到了3、4月份她还没找到工作,“身边同学基本都找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后来我实在着急了,就随便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学美术的小珍从贵州一所大学毕业,回到桂林后一直在找工作,但是到现在依然是“家里蹲”。她表示,艺术专业找工作不易,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做什么。“我有教师资格证,但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我去过一些博物馆、设计公司,但是都没有应聘上,现在看看家里能不能帮介绍一些工作。”然而,也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觉得工作难找。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杨表示,自己已与深圳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签约,成为了招商专员。“都说今年是最难就业季,但其实我没有什么感觉,觉得找工作并不是很困难。”小杨说,他只去了一场招聘会就把工作敲定了。在他看来,只要愿意做,找工作都不会太难。“没必要一开始就挑三拣四,我认为还是先有一份工作最重要,如果不满意也可以以后再换。”小杨告诉记者,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大家都是骑驴找马的心态,觉得应该先就业,再慢慢择业。”大学生就业难 企业却招人难记者在几家本地主流招聘网站上看到,从今年3月份开始,这些网站每个月都组织企业到学校里办专场招聘会,有时一个月有好几场。记者在这些招聘网站上也能看到“毕业生”的招聘频道。另外,记者采访了部分经常参加校园招聘的企业发现,这些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岗位,但是却很难招到应届生。据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李女士介绍,公司的现场工程师和生产培训生两个岗位均可招聘应届毕业生,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招聘至今,仍没有招到足够的人才。“今年来面试现场工程师的有90多人,只有38人入职。”李女士说,工厂生产会产生粉尘、噪音,而且现场工程师必须“三班倒”,很多应聘者接受不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加上面试时考一些简单的逻辑题,有部分应聘者达不到要求,导致招人不易。她告诉记者,尽管两个岗位已招到了40多人,但仍存在空缺。而且目前已有8名员工因为夜班、工作环境等原因离职,其中一半为应届毕业生,一些应聘者甚至还没有度过试用期就离职了。李女士表示,如今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的应届毕业生,部分人在找工作时存在心比天高、急于求成的情况。“很多人在面试时对薪资待遇和上班时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法接受自己的薪水比老员工低,也不能接受加班或在基础岗位工作。”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招聘人员谢女士也表示,现在部分大学生刚出社会信心满满,要求的工资待遇过高。“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招应届毕业生,能够留下来的也就一成左右,现在公司里的应届毕业生只有4个人。”谢女士说,部分毕业生连就业目标都没有确定,就贸然过来工作,结果一个月不到就走了。桂林志鸿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招到几名应届毕业生。招聘人员徐女士坦言,他们更喜欢要一些稳重的应届毕业生。“一些应届毕业生开口要的工资比有工作经验的人还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学历,应该让企业看到能力才可能加工资。”找工作难大多是自身原因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到底是大环境不乐观还是自身的原因?据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景保介绍,学校目前的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两到三个百分点,其中部分行业性很强的专业就业率下降得比较多,而计算机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还不错。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学校招聘的大型企业比以前少了,而不少学生想进入高端、体面的企业工作,所以目前还在观望。“有些企业今年招到了‘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自然对我们这类学校的毕业生需求就减少了。”李景保表示,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前两年相比依旧没有太大变化,还是更青睐去大城市工作,希望进入薪酬高、环境好的企业。“相比之下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要求可能低一些,只要有工作做就行了,但本科生可能还是心有不甘,导致工作难找。”桂聘人才网桂林地区经理刘先生表示,大学在扩招,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属于正常现象,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不小,比如技术研发、互联网、广告、策划等企业都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刘先生说,找工作难更多是自身的原因。“应届毕业生刚进入社会,各方面能力都不足,对企业的贡献也不会马上体现,企业一般不会给应届生开出高工资,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不愿意去这些企业。”另一方面,刘先生认为,如今应届生已经是“94后”或者“95后”了,他们的个性更加张扬,加上家庭条件可能比较好,所以不急于找工作,或者难以适应工作,短时间内就选择辞职。对此,李景保建议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放低身段,降低就业要求。“无论做哪个行业,积累了两三年的经验后,再跳槽到大型的、国际化的公司也相对容易些。”他表示,就业除了领薪水之外,还能够提升能力,在实际岗位上的磨练对今后换工作岗位也有帮助。(记者林扬 唐霁云)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举报的是: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必选):
色情广告假冒身份政治骚扰其他
您可以填写更多举报说明:
新华社记者看广西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就业」又到毕业季,“慢就业”渐成趋势,你将如何选择?又到一年六月时,一大批年轻人即将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在大家感叹青春岁月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就业。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有关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大约有9.8%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何谓“慢就业”事实上,“慢就业”在国外早已不是新兴事物,不少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选择过“间隔年”,即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游历、参加志愿活动等,以增加阅历,增长见识。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通过“慢就业”找准定位当今,年轻人更多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面对工作,他们的答案是:我们不想随便就业!“慢就业”能为他们提供缓冲期,让他们能充分预计自己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轨迹。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毕业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期间学习广告专业的小王(化名)在2016年大学毕业后既没有考研、考公务员,也没找工作。小王毕业后独自去了都江堰,与一群外国留学生一起,在群山之中承包了一家农家乐。“我从小就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企业实习期间认识到所学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不想入错行,让自己很痛苦。”小王表示,他之所以经营农家乐,是希望有更多时间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接触更多的人、考察各种可能的创业项目。‘慢就业’需高昂的成本代价然而,客观来说,‘慢就业’也是需要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行为。“慢就业”表面上是逆时代潮流的任性,本质上却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但年轻人若盲目出行或宅在家中,也可能使“慢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期间可能还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的情绪,因为找工作过程中很可能实际情况和期望之间落差过大…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