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时期的西北军十三太保

西北军阀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西北军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所统帅的“”。后来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是为名称之始。
西北军阀发展
西北军阀前身
清末的建设计划在陕西成立第三十九混成协,由陕西督军负责建立,民国成立后,1912年,委任其亲信任左路统领兼北京总统府警卫军参谋官(后升警卫军统领),1914年陆以此部队扩编为陆军第七师师长,由北京政府任命讨伐陕西民变首领的名义进军陕西并取代原陕西都督兼民政长的位置成为新的陕西都督(全名: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后来西北军的首领冯玉祥为陆建章之女婿,陆委任其内侄女婿任第七师左翼第一营,此营后扩编为第14旅、混编第16旅,冯亦随着部队的扩编升任旅长并在西北募兵建军,军阀史中各路军阀大多在出生地发迹,冯玉祥以安徽人身分在西北立足的根源由此开始。
1915年袁世凯称帝,陆建章为拥护者之一,其隶下的混编第16旅在当时虽然效忠袁世凯政府,但是并未接受元老呼应发电拥立袁世凯的要求,在北京政府的命令下混编第16旅开往四川准备讨伐护国军,途中与遭到护国军击溃的混编第4旅会合,当时混编第4旅第2团第2营营副为冯玉祥的旧友,因此第2团接受改编加入混编第16旅,这批部队因为之前立场未明确表态的远因下与护国军私下达成协议,实际上并未和护国军直接作战,这作法保全了冯玉祥日后兴起的家底,这批部队直到1920年后再度回到西北,这段空白时间则在北洋军系的互斗间西北未有长时间的根据势力。
1916年,陆建章旗下的陕北镇守使反对帝制,因此独立自号陕西护国军总司令,与合作击溃了陆建章之子率领的陕西第1混成旅,陆承武亦被俘虏。作为爱子安危的交换条件,陆建章主动将其权利让渡给陈,陈树藩由此创立“陕军”,胡景翼则借此取得陕西督军之位,西北军此时为双头领导之局。
1918年,国民党元老、书法家在孙中山的指示下由胡景翼协助回到陕组织成立“靖国军”,手下有、等将领。这导致身为安徽派却与北京政府关系密切的陈树藩不安,两方多次发生冲突,为此1919年控制的派出兵西北解决问题,其手下的军队改称“西北边防军”。徐树铮在1918年杀死陆建章。几年之后徐树铮被冯玉祥杀死。
西北军阀成军
在冯玉祥的陕西省长给的、的推荐下冯玉祥所部扩编为师。1921年阎相文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自杀。冯玉祥趁机接掌西北兵权,任陕西督军、河南督军。1922年,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
1924年,中,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令其出进击攻击,但冯受奉系贿赂,和驻北京的、联合反戈占领北京,发动,改名“国民军”,造成直系兵败。冯玉祥囚禁直系首领曹锟,但因为自己兵力不过4万人,请出皖系段祺瑞执政,驱逐出宫,邀请孙中山北上。孙到达北京后于1925年初病逝。1925年1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也就被称之为“西北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冯的部队达到15万人。
1925年底,国民军参加长江中游的吴佩孚和长江下游的联合发动的反奉战争。11月22日,奉系将领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倒戈,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迅速回师占领、、等地,直逼沈阳。12月24日郭松龄兵败被捕,次日被杀。挥师南下入关,挺进京津。1926年1月直、奉联合,攻击国民军。在其攻势下冯玉祥,去苏联考察,西北边防督办一职由代理。3月奉军在的掩护下占领天津。之后,日国民军驱逐。随后国民军被直、奉联合击败,撤出北京,1926年5月到8月在失败后撤回至西北。[1]
西北军阀壮大
国民军的主力是、、下属的三个军。胡景翼的手下多为靖国军的旧部。胡景翼病死后,其手下部队多投奔冯玉祥。另有奉系残部由率领加入国民军的第四军和脱离加入国民军的部第五军。
1926年8月冯玉祥回国。之前1月直系吴佩孚手下的“”进攻西安的杨虎城,围城8个月,9月被冯玉祥派率和击败。刘镇华投入冯玉祥门下。
冯玉祥日在誓师,任联军(后改)司令,宣布率领所部9个全军加入广州国民党。1927年5月出兵,参加北伐。部队达到25万人,后达到40万,这时的西北军达到顶峰。同年响应南方的蒋介石和进行反共。
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有四个集团军,分别是的、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
1927年冯玉祥所部渡过黄河,1928年参加第二期北伐,占领天津。1928年初,二次北伐结束,西北军实行缩编,全军缩编为十二个师,共22万人。
西北军阀瓦解
1929年北伐成功后,由于裁军问题,冯玉祥与产生了矛盾,导致蒋冯战争,但由于软禁冯玉祥和矩、石友三改投蒋介石西北军很快失败。
1930年冯玉祥率所部参加,联合阎锡山、等对抗蒋介石,是反的主力。初期吉鸿昌等杀得大败,但因为阎锡山的“”支援不利和入关支持蒋,最终失败。冯玉祥隐居。西北军被蒋介石解散收编,余部被缩编为的、的26路军、的22路军、的25路军等,以及之前投蒋的矩、石友三的部队。
宋哲元的部队被张学良改编为29军,成为作战序列,是后来长城抗战、中的主力。在威震日军的“大刀队”就是建于1916年的冯玉祥的手枪队[3]。在末期中,这支部队在第3绥靖区,其中的一部分在、的带领下投奔解放军。
孙连仲的部队驻扎,后来成为的主力。
镇守山东对日军临阵退缩被国民政府处决。则在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各方势力之间反水多次,最终被手下杀死。
西北军阀番号沿革
西北军阀北洋政府时期
1.左翼备补军前营 北京,1913.4
2.京卫军左翼1团 北京,1913.9
3.京卫军左翼1旅 渑池,1914.5
4.中央陆军7师14旅 潼关,1914.6
5.中央陆军第16混成旅(成军伊始) 西安,1914.9
6.中央陆军11师(督陕时期) 西安,1921.7
7.中央陆军第11师,7混成旅,8混成旅,25混成旅(陆军检阅使时期)北京,1922.11
8.国民军第1军(北京政变后) 北京,1924.10
9.西北军(西北边防督办时期,非正式军号.习惯称呼至今) 张垣,1925.1
西北军阀国民政府时期
10.国民革命军联军第一军(五原誓师后) 五原,
11.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时期) 西安,
12.护党救国军第二集团军(双十反蒋) 潼关,1929.10
13.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鹿代总司令时期) 潼关,1930.1
14.中华民国军第二集团军(中原大战时期) 潼关,1930.4[2]
西北军阀著名将领
· 郭坚 ,卢占魁, , 麻振武
· 冯玉祥部下:、、、、、、、、、、、、、、、
· 胡景翼部下:、、, 冯毓东 田玉洁 李纪才 蒋世杰 曹世英 李虎臣 卫定一 党玉琨
· 孙岳部下:,
“冯玉祥五虎将”是指出身于西北军的五位将领,五位均与冯玉祥有所关系,依序为宋哲元、刘郁芬、、、五人。
西北军阀国民党派
· 、、、等
西北军阀共产党派
· 、、、、等
西北军阀其他
杨虎城在1929年投蒋,在中击败。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西归升格为17路军,6万多人,被称为“小西北军”。1936年于之后缩编为38军,由率领。抗日战争期间38军扩编为31军团,由孙蔚如团长;下辖38军(军长)和96军(军长),在等地[4]。抗战之后38军和96军合并为38军。1946年率38军投奔共产党的,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38军,归陈谢兵团指挥,成为解放军的一部分。
.人民网[引用日期]
叶惠芬.胡景翼与陕西靖国军的建立:国史馆学术集刊,2006帖子主题:民国历史上有过三个西北军
共&8632&个阅读者&
军号:2337584 工分:131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民国历史上有过三个西北军
文章提交者:当年吴起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一提到时期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个(部) 或者两个(加上)但是民国是曾经有过3个西北军。老西北军(西北边防军-参战军)徐树铮1918年1917年1月,西原安排了500万日元的贷款给段政府。于是开始了“”。在短期返日后,西原于2月回到北京,并通知中国政府如向宣战,可望得到充分得多的援助。日,段政府向德国和宣战。1918年,段正府以参战名义利用曰本的西原借款建立参战军3个师。1919年,德国战败,参战军被改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为彻底解决外蒙问题作准备。1920年4月,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5月,吴佩孚自衡阳率直军北上至保定,准备讨段。段祺瑞召开秘密会议,调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在北京附近布防。6月成立定国军,段自任司令。7月19日,段祺瑞发表通电,自请罢免官职,解除定国军名义。后这支西北边防军被裁撤。西北边防军(参战军)第1师1918年,段正府以参战名义利用曰本的西原借款建立参战军3个师之一,大战结束后,参战军改名边防军。第1师驻北京,师长曲同丰。后被下令裁撤。西北边防军(参战军)第2师边防军(参战军)3个师之一,驻济南,师长马良。后番号取消,部队改编为山东陆军第7混成旅。西北边防军(参战军)第3师边防军(参战军)3个师之一,驻长辛店,师长陈文运。后被裁撤。大西北军(29军)1925年冯玉祥所部改编西北军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当时,袁世凯决定编练新的军队,命名为备补军,分前后左中右五路,任命他的亲信陆建章为左路统领。左路备补军又分前后左中右五营,陆建章起用他的内侄女婿、因参加滦州起义而被解职、此时正赋闲在家的冯玉祥任前营营长。冯玉祥上任之后,立刻到河北景县招了一营兵,佟麟阁、曹福林等都是这次招来的,这个营就是后来那支庞大西北军的最初班底。第二年,左路备补军扩编,冯玉祥升为团长,下辖三个营。冯再次出外,到河南郾城、周口一带招了一个团的兵,梁冠英、吉鸿昌等都是这次招来的。 不久冯玉祥又升为警卫军(左路备补军改称)一师左一旅旅长,下辖两团七营。不久,又改称七师14旅旅长。1914年,14旅改为16混成旅,辖十营。由于该混成旅受中央直辖,属于独立作战单位,冯玉祥从此够上了小军阀级别。大西北军的框架到此基本形成。袁世凯死后,陆建章逐渐失势,冯玉祥又不善于溜须拍马、行贿送礼,冯部的发展出现长达七年的停滞。直至1921年,由于其连襟、陕督阎相文(字焕章)再三推荐,曹吴才允许16混成旅扩编为11师,下辖两旅六团,冯任师长,张之江、李鸣钟分任旅长,、刘郁芬、张维玺、孙良诚任步兵团长,鹿钟麟任炮兵团长,张树声任骑兵团长。不久,冯又先后兼任陕西督军、河南督军,部队得到进一步发展。1922年,冯玉祥被调任陆军检阅使,使署下辖一个师(11师)加三个混成旅,冯仍兼11师长,鹿钟麟、刘郁芬分任旅长。张之江、李鸣钟、任混成旅长。前,冯又扩编三个补充旅,孙良诚、张维玺、蒋鸿遇分任旅长。1924年,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组建国民军,冯任国民军司令兼一军长,胡景翼任二军长、孙岳任三军长。胡为老同盟会员,其部队多为原于右任的靖国军,曾在陈树藩麾下攻打过袁系陆建章,将其逐出陕西。后改投吴佩孚,再投冯玉祥,冯督陕时将胡部改编为陕军第一师。孙岳也是老同盟会员,参加过滦州起义和南方政府北伐,后加入直系,曾任曹锟卫队旅长,后改为15混成旅。奉系郭松龄兵败后,残部由魏益三率领加入国民军,为第四军;又有方振武部脱离张宗昌,加入国民军,为第五军。其中,一军实力最强,有六个师加二混成旅、二炮兵旅。师长分别是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刘郁芬和郑金声(原绥远部队),石敬亭、石友三分任混成旅长。部队达到15万人。1925年春迫于奉、皖两系军阀的压力,冯玉祥赴察哈尔张家口(今属河北)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改称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1926年,冯玉祥突然宣布下野、赴苏考察,部队交由张之江代管。冯在苏期间,奉、吴以及直鲁联军对国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击。由于二、三军部队平素缺乏训练,政变后又扩军、收编太滥,部队不堪一击,很快就被奉吴打散。二军长岳维峻(胡景翼病故后接任)被阎锡山俘获到山西,四军魏益三叛变投吴,只剩下二军李虎臣、邓宝珊,三军、庞炳勋,五军方振武在苦苦支撑。一军也被打得元气大伤,韩复榘、石友三叛变,15万人只剩下三万。见形势不好,冯玉祥赶紧从苏联赶回,于26年9月在绥远举行五原誓师,重组国民联军,接受领导。由于北有苏联支持、南有广东政府声援,内有共产党的政治工作,加上冯玉祥的个人威信,西北军迅速恢复元气并扩大。三军因孙岳患病赴沪治疗,改由率领;原四军副司令弓富魁率部改称六军。1927年,国民联军改称第二集团军,下辖九个方面军,参加北伐。这段时间是西北军最鼎盛辉煌的时期。北伐成功后,由于裁军问题,冯玉祥与蒋介石产生了矛盾,于是于1929年起兵反蒋,但因冯被阎锡山软禁,宋哲元等指挥部队,加之韩复榘石友三叛变投蒋,很快就被蒋介石打败。1930年,冯玉祥再度与阎锡山、李宗仁联合起兵反蒋,发起,但在蒋的纵横捭阖、分化瓦解之下,再次失败。这次,西北军被彻底打垮了,一个纵横驰骋20年的团体从此分崩离析、不复存在。西北军余部被缩编为宋哲元的29军和孙连仲的26路军,以及韩复榘、石友三投蒋部队。时的八兵团(部)和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算是西北军的最后一点余脉吧。小西北军(17路军)是个贺龙式人物,从杀富济贫起家开始拉杆子,拉起了一支部队。参与过驱逐陆建章战役。陈树藩督陕时杨部被收编为陕军一个营。后参加靖国军,任支队司令。在阎、冯督陕期间,靖国军大部分投靠了直系(胡景翼就是这个时候投冯的),杨虎城坚决不投降,继续追随于右任,属于比较坚定的人。后为了生存,暂时栖息于陕北军阀井岳秀处(类似朱德后栖息于范石生),并出席了一大。北京政变后,胡景翼任命老靖国军战友井岳秀为陕北国民军总司令,杨虎城为前敌总指挥。国民三军孙岳担任陕西督军后,杨虎城部被改编为国民三军第三师。1926年,国民军大部被讨贼联军打垮,镇嵩军刘镇华受吴佩孚指派,进军陕西,攻打西安。杨虎城应守城的陕西督军李虎臣邀请,协守西安,坚守古城八个月,终于等到了冯玉祥的援陕部队,把刘镇华彻底打垮,解了西安之围,杨虎城一战成名。1927年,杨部改编为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10军,归鹿钟麟指挥,参加北伐。第一战就消灭了奉军万福麟(现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之父)部两万余人。北伐胜利后,全国裁军,杨部被缩编为暂21师,归孙良诚指挥。1929年蒋冯决裂,由于不满冯排斥异己行为,杨虎城改投蒋介石,部队改称新14师。蒋唐战争期间,杨虎城突袭驻马店,击败唐生智,立了大功,被蒋擢升为7军长兼17师长。时,杨虎城趁机将7军扩编为三个师。打下洛阳后,杨虎城率部西返,蒋无奈之下只好将杨部升格为17路军,杨为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从此,17路军被称为西北军,队伍达到6万多人。1932年杨任西安绥署主任。后,杨虎城被逼出洋,17路军撤消,缩编为38军,陕西省主席孙蔚如兼军长。1938年孙蔚如升任31军团长,辖38军(赵寿山)和96军(李兴中),不久,改称第四集团军。1945年38军和96军合并为38军。1946年孔从周率38军起义,投奔晋冀鲁豫军区,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38军,归陈谢兵团指挥。小西北军从此进入解放军行列。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民国历史上有过三个西北军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nbmwei
在第23楼的发言:缅怀西北军在装备 人员素质 都低于日军的情况下 用大刀片砍出了中国人的精神西北军大刀片多用于内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5389 工分:91180
左箭头-小图标
缅怀西北军在装备 人员素质 都低于日军的情况下 用大刀片砍出了中国人的精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eiyuxiaobai
在第15楼的发言:老冯不错,就是手下兄弟太杂,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
老冯不错?基督将军,松室孝良?
冯玉祥就是个北洋军阀罢了,不过会折腾,会玩花样,当日风评极差,直就是东汉的吕布。老冯貌似忠厚,其实奸诈过人,一会亲孙中山,一会亲苏,一会儿亲日,一会亲英美。亲孙中山的结果,整天喊着打倒军阀,却让段祺瑞进了执政府;亲苏时就大喊革命,不过为了骗几把枪;亲日却嫌日本给他枪还要钱;后来改亲英美了,就摇身一变变成“基督将军”了。实际上冯玉祥谁也不亲,只亲钱,只亲枪,只要有钱他就买枪,他的部下多半是自己的学兵卫士提拔的,绝不用军校生,因为“脑子复杂”,其实不过就是这些人都是他的“家人”,长期以来他的部队不按国家标准发饷,士兵3元军官6元,其他饷银全部买枪。他的一个两旅制的十一师在河南呆了没多久,改任陆军检阅使时居然有了五个旅!当日有人统计过,但凡和他合作过的都吃过他的亏,而其野蛮作风杰出表现就是特好活埋人,这个传统日后西北军余部也就继承下来。
这样的人,除了在抗战初为了重新拉回自己的部队,喊过几次抗日口号,亲近过党以外,并无甚可取,忽然变成“不错”,我想那些被西北军活埋的陕甘人士大概要热泪盈眶了。
请把他亲日和亲英美的事情详细介绍一下文史资料选辑自己看去吧,忽然的想起做了什么“基督将军”,难道是良心发现。要不是嫌日本人给的枪要了成本价(冯大帅的意思是要日本人白送枪给他,但是松室孝良没办好,变成成本价出售。最终没有成交),西北军还真就是日式化了。难怪蒋介石绝对不给西北军港口,不然冯大帅真不知道干出什么事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eiyuxiaobai
在第15楼的发言:老冯不错,就是手下兄弟太杂,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
老冯不错?基督将军,松室孝良?
冯玉祥就是个北洋军阀罢了,不过会折腾,会玩花样,当日风评极差,直就是东汉的吕布。老冯貌似忠厚,其实奸诈过人,一会亲孙中山,一会亲苏,一会儿亲日,一会亲英美。亲孙中山的结果,整天喊着打倒军阀,却让段祺瑞进了执政府;亲苏时就大喊革命,不过为了骗几把枪;亲日却嫌日本给他枪还要钱;后来改亲英美了,就摇身一变变成“基督将军”了。实际上冯玉祥谁也不亲,只亲钱,只亲枪,只要有钱他就买枪,他的部下多半是自己的学兵卫士提拔的,绝不用军校生,因为“脑子复杂”,其实不过就是这些人都是他的“家人”,长期以来他的部队不按国家标准发饷,士兵3元军官6元,其他饷银全部买枪。他的一个两旅制的十一师在河南呆了没多久,改任陆军检阅使时居然有了五个旅!当日有人统计过,但凡和他合作过的都吃过他的亏,而其野蛮作风杰出表现就是特好活埋人,这个传统日后西北军余部也就继承下来。
这样的人,除了在抗战初为了重新拉回自己的部队,喊过几次抗日口号,亲近过党以外,并无甚可取,忽然变成“不错”,我想那些被西北军活埋的陕甘人士大概要热泪盈眶了。
请把他亲日和亲英美的事情详细介绍一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6828 工分:290453
/ 排名:2391
左箭头-小图标
整理的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eiyuxiaobai
在第15楼的发言:老冯不错,就是手下兄弟太杂,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老冯不错?基督将军,松室孝良?冯玉祥就是个北洋军阀罢了,不过会折腾,会玩花样,当日风评极差,直就是东汉的吕布。老冯貌似忠厚,其实奸诈过人,一会亲孙中山,一会亲苏,一会儿亲日,一会亲英美。亲孙中山的结果,整天喊着打倒军阀,却让段祺瑞进了执政府;亲苏时就大喊革命,不过为了骗几把枪;亲日却嫌日本给他枪还要钱;后来改亲英美了,就摇身一变变成“基督将军”了。实际上冯玉祥谁也不亲,只亲钱,只亲枪,只要有钱他就买枪,他的部下多半是自己的学兵卫士提拔的,绝不用军校生,因为“脑子复杂”,其实不过就是这些人都是他的“家人”,长期以来他的部队不按国家标准发饷,士兵3元军官6元,其他饷银全部买枪。他的一个两旅制的十一师在河南呆了没多久,改任陆军检阅使时居然有了五个旅!当日有人统计过,但凡和他合作过的都吃过他的亏,而其野蛮作风杰出表现就是特好活埋人,这个传统日后西北军余部也就继承下来。这样的人,除了在抗战初为了重新拉回自己的部队,喊过几次抗日口号,亲近过党以外,并无甚可取,忽然变成“不错”,我想那些被西北军活埋的陕甘人士大概要热泪盈眶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我行我素st
在第16楼的发言:杨虎成的西北军当年好象叫“陕军”那是为何冯系西北军区别,靖国军多在陕西活动,因此称为陕军也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03799
左箭头-小图标
顶西北军,大刀砍鬼子,西北军好样的,比就会跑的东北军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9468 工分:6585
左箭头-小图标
杨虎成的西北军当年好象叫“陕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76877 工分:8
左箭头-小图标
老冯不错,就是手下兄弟太杂,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11楼的发言:......
不是貌合神离,当时根本就是敌对关系,冯玉祥当时是北洋系的,而靖国军是拥护孙中山的。
靖国军失败后,只有杨虎城一支继续追随孙中山,其他的都投向北洋系了。
总而言之,靖国军不能算一支派系,只是一个临时组合。跟西北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能算西北军。
那个军不是什么“临时组合”呀。貌似冯系西北军也是如此,中原大战后就各奔东西了。倒是靖国军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张,比冯玉祥的家长作风建立的北洋军队来的有思想些。
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派于右任去拉西北军,也就是利用其与靖国军的渊源罢了。如果你认为西北军也是临时组合,那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抬杠没什么意思,有那功夫多读读书更好一些。
嗯,我比较喜欢文史资料选辑--文革前的那些文章不错的,希望你好好看看。真还不要一叶障目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11楼的发言:......
不是貌合神离,当时根本就是敌对关系,冯玉祥当时是北洋系的,而靖国军是拥护孙中山的。
靖国军失败后,只有杨虎城一支继续追随孙中山,其他的都投向北洋系了。
总而言之,靖国军不能算一支派系,只是一个临时组合。跟西北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能算西北军。
那个军不是什么“临时组合”呀。貌似冯系西北军也是如此,中原大战后就各奔东西了。倒是靖国军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张,比冯玉祥的家长作风建立的北洋军队来的有思想些。
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派于右任去拉西北军,也就是利用其与靖国军的渊源罢了。如果你认为西北军也是临时组合,那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抬杠没什么意思,有那功夫多读读书更好一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7楼的发言:陕西靖国军其实只是一个联军,并非一支组织严密的部队,有点类似东汉末年袁绍领导的讨伐董卓的联军,只是为了一个临时目标拼凑起来的,把它称其为西北军太过勉强。
因此说他们是西北军的底子呀。
不过看于右任等人的文章,对于靖国军的历史还是比较重视的。同样靖国军系统未于十一师系统混同的事实也是很清楚。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郭坚事件的存在,冯氏西北军和靖国军总有点貌合神离的感觉。
不是貌合神离,当时根本就是敌对关系,冯玉祥当时是北洋系的,而靖国军是拥护孙中山的。
靖国军失败后,只有杨虎城一支继续追随孙中山,其他的都投向北洋系了。
总而言之,靖国军不能算一支派系,只是一个临时组合。跟西北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能算西北军。那个军不是什么“临时组合”呀。貌似冯系西北军也是如此,中原大战后就各奔东西了。倒是靖国军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张,比冯玉祥的家长作风建立的北洋军队来的有思想些。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派于右任去拉西北军,也就是利用其与靖国军的渊源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7楼的发言:陕西靖国军其实只是一个联军,并非一支组织严密的部队,有点类似东汉末年袁绍领导的讨伐董卓的联军,只是为了一个临时目标拼凑起来的,把它称其为西北军太过勉强。
因此说他们是西北军的底子呀。
不过看于右任等人的文章,对于靖国军的历史还是比较重视的。同样靖国军系统未于十一师系统混同的事实也是很清楚。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郭坚事件的存在,冯氏西北军和靖国军总有点貌合神离的感觉。
不是貌合神离,当时根本就是敌对关系,冯玉祥当时是北洋系的,而靖国军是拥护孙中山的。靖国军失败后,只有杨虎城一支继续追随孙中山,其他的都投向北洋系了。总而言之,靖国军不能算一支派系,只是一个临时组合。跟西北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能算西北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三言两拍
在第7楼的发言:陕西靖国军其实只是一个联军,并非一支组织严密的部队,有点类似东汉末年袁绍领导的讨伐董卓的联军,只是为了一个临时目标拼凑起来的,把它称其为西北军太过勉强。因此说他们是西北军的底子呀。不过看于右任等人的文章,对于靖国军的历史还是比较重视的。同样靖国军系统未于十一师系统混同的事实也是很清楚。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郭坚事件的存在,冯氏西北军和靖国军总有点貌合神离的感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逝者70
在第8楼的发言:还有吉鸿昌的22路军.梁冠英的25路军.你确实是新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2726 工分:131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吉鸿昌的22路军.梁冠英的25路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左箭头-小图标
陕西靖国军其实只是一个联军,并非一支组织严密的部队,有点类似东汉末年袁绍领导的讨伐董卓的联军,只是为了一个临时目标拼凑起来的,把它称其为西北军太过勉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当年吴起
在第1楼的发言:一提到民国时期西北军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个(冯玉祥部) 或者两个(加上杨虎城)但是民国是曾经有过3个西北军。
老西北军(西北边防军-参战军)徐树铮1918年
1917年1月,日本首相西原安排了500万日元的贷款给段政府。于是开始了“西原借款”。在短期返日后,西原于2月回到北京,并通知中国政府如向德国宣战,可望得到充分得多的援助。日,段政府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1918年,段正府以参战名义利用曰本的西原借款建立参战军3个师。1919年,德国战败,参战军被改为西北边防军,徐......帖子不错,不过对于杨虎城称“西北军”是因为其为陕西靖国军苗裔而言,和二十九路军称“西北军”一般,并非什么“小西北军”。因此事实上西北军第一。是小徐的这没有问题。西北军第二,事实上是于右任,郭坚,井勿幕等人为首的靖国军系统,日后代表是国民二军的胡景翼系统,最后传为杨虎城部。国民军第三,则是因冯玉祥经营西北而起。其中虽然小徐部队和后二者无多大干系外,冯玉祥借胡笠僧孙岳--岳维峻的失败,基本并吞其二三军的部队,因此第二国民军和第三国民军的历史是有交织的。但是由于冯玉祥在陕西曾经诱杀靖国军豪杰郭坚,导致陕西地方军人对冯极度反感。因此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才想出用胡笠僧监视冯玉祥的点子。不料胡笠僧由于民族大义而放弃私仇采取而和冯玉祥联盟,导致直系军阀统治的垮台。虽然,靖国军系统和国民军芥蒂还是很深刻的,事实上西北军在冯玉祥时代就分为内外圈,内圈为十一师时代的五个旅长,那是冯亲信。而靖国军系统在冯系西北军的地位算是外将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961 工分:9406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 工分:59193
左箭头-小图标
我n年前写的东西,现在还在转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7774 工分:82447
左箭头-小图标
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7584 工分:13158
左箭头-小图标
自己先顶下先,希望大家喜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4条记录]&分页:
&对民国历史上有过三个西北军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虎城的西北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