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电子生意的,现在做什么生意好好几笔货款都拖欠,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了,听说现在做什么生意好有专门做货款催收的公司,能给我

二维码页面
该链接会唤起手机QQ,
若无法正常跳转请先。已收藏本页面
当年初中时班里的倒数第一,有点傻乎乎的,站着(被罚站)都能睡着的哥们,现在已经家产二三百万了,完全白手起家。而其他那些同学混的好的也就年入七八万。有本事的不在乎学历,学历只是能力的附加品,顶多起点缀作用。
学历对于打工来说是一个门槛,对社会关系来说是素养
我也有个同学,他家一穷二白,读个初中都是倒数排名,他现在上千万的资产,全是自己挣的。
回复 18楼:就是因为有本事才能得到高学历,你以为学历很容易得到?
知识只是个重要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唯一重要条件
下场就是八国联军打出来的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就是日本人铁蹄下三千五万受害的中国人。不过跟你们说这些也白说。因为这个跟你们没关系,有钱没钱才有关系。是吧?呵呵!
不服的可以对号入座。因为说这种话的人首先就是没什么见识,看见几个二流大学生混得不好就认为读书顶个鸟用的心态。我只说一点,大学生整体素质高你们这些喷子一大截这一点就够了。钱可以让你在这个社会混得很好,但钱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不读书不学知识不进步,
一般说这种话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没文化还穷,一种运气太好的暴发户!不信的自己去看去问!
回复 32楼:就比例大学生混得好的绝对比初中毕业的要多
回复 23楼:你不能拿刚出来比啊!大学生、研究生刚出来是给别人打工,初中毕业刚出来连打工都没人要呢!你说初中生有房有车有什么,那也只是几亿初中打工者的少数,大部分还只是普通农民工而已,这种大街小巷遍地是。怎么不说有些研究生什么的干了几年十几年都是高管或者单位领导了呢!
没学历你就只能看糗百,人家编写这东西收费。
手机里的什么东西。你就发觉不是一个圈子。
高学历打交到的人都是精英份子。那些商人聊什么GDP,计算机里的什么东西
别误导人了,没学历家里没家产没背景还是好好读书。楼主说的那个人一定在下9流混,接触人不一样,很难洗白。
回复32楼:但更多仅仅初高中毕业的人群又如何?将来的社会,还是多念点儿书好哇![汗颜]
楼主肯定是高学历的吧
回复29楼:就是整体人群
你可以想一下
现在大学生出来有几个过的好的
一看就是没学好的
我一同学,初中毕业 家境一般 ,现在36岁,资产数千万
回复 23楼:呵呵,看整体人群!不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汗颜]
一个小所长就能搞他破产
数据表明,高学历更容易成功,老王,两马,老李,。。。
我就想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樓主
初中毕业vs大学毕业:收入水平
学历高的混的好成不了新闻
回复 10楼:初中毕业出去打拼的到现在大部分都是有车有房有老婆有事业 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出来能干嘛
给人家打工呗
没错,让你孩子别上学!直接上课睡觉!出去打工好吧!
看到楼上这么多的评论,我也是醉了,何为成功,每行每业,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学习知识只是让我们通往成功的路更近些。并不是有个学历证书就算成功。说近点的,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没有大学毕业,说远点刘邦,朱元璋也没有什么文化,但人家也成功了
学历高不代表能力强~
我只能说,不适合所有人。
LZ哪句有本事的不在乎学历说的很对. 没本事的给他再高的学历也没有用
弱智只会解释,强者只会挑战
一百成一和一百成十的差别
学历都拿不到,谈什么能力,有能力便去拿学历啊
你这又是鼓吹学习无用论,我会告诉你有个好爹不学习有用
回复11楼:呵呵,这我承认,最开始我只是不喜欢有人拿个学习不好的人后来怎么怎么发达的故事来暗示读书无用论。会给很多正在求学的孩子误导![汗颜]
是啊 钱就是本事 呵呵
回复10楼:没错,是看收入,不是看钱。钱不一定是收入而来,来源很多种,继承,赠予,甚至还有一些不合法的或者钻法律空子的手段。凭诚信经营和合法劳动赚取的钱我们应该尊重,但不是所有。
回复9楼:有钱是成功的标志之一,搞科研和混娱乐圈的标准不一样,咱们普通人,大多还是看收入吧![幻想]
回复 8楼:只是有钱,并没说他成功了。如果有钱开好车就算成功那很多造原子弹造航天的并没有成功,而某些戏子就是成功的。很明显不这样。
特例不能作为代表,混得好不好重点还是看人,不能因为学历低的人成功了就可以说读书无用。[鼻孔有点痒]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活着无非就是为了活着
我哥们小学没毕业,出来混社会,原以为他早晚被人打死,没成想现在也身家好几百万,路虎发现开着。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人的能力真不一定靠文凭
其实他爸走的时候给他留了两三千万的
有一个工作他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你却是专科你再有能力也没用
高铁航空航天航母战舰潜艇你不上学能搞得出来?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 股市射雕 [我要发帖]
上页1&到页&
  假如十几年来的中国证券市场就象那大唐盛世中的一幕幕舞曲的话,契丹兄就算不是挥斥方遒的李太白,至少也是独擅当场的李龟年,或为霓裳羽衣曲,或为秦王破阵乐;我就是那侍立在角落的一个小宫女,尽管没有资格献技堂前,却也从自己的角度欣赏到了宏大的演出。N年过去了,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老妪开始喜欢絮絮叨叨的回忆往事,列位看官,请多体谅吧。PS:既然是闲坐说玄宗,就要等有闲,白头宫女仍要为家庭操劳,造的第一个房子最近正在紧要关头,空闲时间有限,更新会很不稳定,大家不要期望过高。是为前言。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了。作为一个金融专业大二学生,我对这个消息还是很关注的,专门和同学从五角场跑到黄浦饭店去看新鲜。当时正是午饭时间,除了一个个身穿红色黄色马甲的人进进出出,那个建筑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当时的我自然没有预见到这个地方今后十几年里将会对亿万国人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看完新鲜也就逐渐淡忘了这件事。  再次开始关注证券市场是92年初,上海开始发行股票认购证,30元一张,规定时间内在各银行网点无限量发售,然后根据发售数量抽签决定可认购股票的品种和数量,抽不中的话30元就打水飘了。当时的30元可是我半个月的伙食费,认购证又是无限量发售,谁也不知道中签率有多少,有眼光和魄力的人自然不是太多。等抽签结果一公布,所有的认购证都中了签,每张可以买300元面值的股票,区别仅仅在于可买股票的不同。(那时的股票面值并不相同,早期的老八股中电真空600602和豫园商场600655是面值100元,其他的六个是50元,通过认购证新发行的股票是10元,直到92年11月所有股票才统一面值为一元)认购证的身价开始暴涨。当时的一个很轰动的传说是有位老太太去银行买一万五的国库券,看到卖认购证的柜台没人,就过去了,糊里糊涂的买了500张认购证。等到几个月后才偶然发现,那时认购证已经炒翻了天,老太太的500张认购证被人以50万买走,糊里糊涂的发了笔财。我听到的关于认购证最高的出价是两万一张,那是中签华联商厦600632的一张认购证。当时的股市既没有金融股也没有地产股、资源股,相对于延中、申华这样的集体企业,二纺机中纺机这样的老国企,华联这样全国知名的商业企业已经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股票了,发行价也最高,9块8。93年3月华联上市开盘90元,以两万元买到认购证的人成本为2×9.8==76.47元,开盘就走的话利润还是不错的。  92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取消涨跌停板限制,豫园商场一夜之间冲上一万,成为中国股市第一个百元股,上证指数也首次站到1400点之上。有限的证券营业部根本不能容纳疯狂的人流,这才有了契丹兄提到的文化广场。巨大的赚钱效应开始让上海人的目光聚集到了小小的股票上,后来的电影《股疯》描写的就是那年的事情。92年6月我们大三实习,在实习的银行里,很多文化不高的员工向我们这些大学生打听买什么股票好。当时的契丹兄已经是月薪近万的外资券商国内代表,堪称专家,我们这些学生可对股票一窍不通啊。很多本地同学的父母买了股票,学金融的孩子自然很快卷了进去,在他们的带动下,同学间谈股成风。大四上学期开的证券投资学原理成了出勤率最高的课,应大家强烈要求,每次上课都留出10分钟自由讨论当天的行情。就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去办了股东帐户。张志雄曾回忆说他曾在一个时期内见过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的股东帐户持有人,说的就是我开户的那个时期。那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把原来的纸制股东帐户卡转换为磁卡,原有持有人要换卡,新开户的要去交易所当面领卡。我就在那个时候和张兄亲密接触了一回,亲手从他手中接过了自己的股东帐户卡。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搬一把椅子坐下来听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哈!前三名,坐着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有趣,跟着排队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不会排队排到翻页了,宫女JJ还没来吧.  呵呵~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一开始就无比精彩,期待下文。。。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留名,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顶一个。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等,俺痴痴的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跟着大叔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来长长见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也是活历史啊,顶!  大家需要对董事长展开批判.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对新西兰兄的过奖之言,大家要有正确认识。对抱道同志的煽风点火,大家也要用平常心对待。:)))  静候下文,期待精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这个要得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多谢诸位捧场,团团作个揖^_^    上海不愧是中国第一大城市,老百姓排队都很有技巧,我按照通知去领股东帐户卡那天真是开了眼界。至少几千人在排队,很快就有人来发号,领到号的人就不再保持队形,在路边闲坐抽烟或者干脆去吃早饭,估计快捱到自己的号码时再过来恢复队形。这样几个小时的排队就不会太累,相比较深圳92年810排队抢购认购证的疯狂,上海人还真是不一样。费了诺大的力气开好了户,开始筹备操作资金,当时我还是个大四的学生,自己几年来省吃俭用辛苦打工也就存了1000多,在92年底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可相对于市场的股价而言这点钱连股价最低的电真空也买不了一手。同学中有人直接操作父母的帐户,有人说动父母投资,也有人是几个人凑钱买一手,股票投资本来就充满了遗憾,这种合作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决定向父母集资。这样就一直等到寒假回来的93年2月了。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那几年的股价走势,完全靠记忆,数字不一定非常精确。92年5月放开涨跌停板当天上证指数冲到1400多点,11月初跌破400大关,探底386点之后在所有股票拆细,面值统一为一元的消息刺激下一跃而起,93年2月冲上1552点的历史新高,然后逐级回落,94年7月29号上证指数报收333点,大部分股票价格都在三四块钱以下了,8月一号在证监会三大救市利好的鼓舞下跳空200多点开盘,史称刘鸿儒(当时的证监会主席)缺口,94年9月12号上证指数回到1200点,然后又开始整理。市场资金被国债期货吸引,直到95年5月18号国债期货被暂停才有所好转,牛皮盘整格局一直到96年初才算结束,开始了持续一年多的大牛市。在95年以前我一直是通过报纸和广播了解股市行情,记录数据,自己用纸笔画K线图,计算MACD、RSI,所以对那些数字印象极其深刻,十几年后都不忘。这样惊人的起落其实原因很简单--供求关系而已。当涌入股市的资金大大超过市场现有的股票的时候,指数就疯涨;股市快速扩容,不断发行新股超出当时资金面的承受能力的时候指数就暴跌。中国股市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一步步长大。单从指数而言,92到94年的波动比现在不知剧烈多少,当时的证券营业部又大多允许甚至鼓励客户透支,以一比三、一比四的比例操作,在认购证或者其他行业上掘到第一桶金的个人大户大都在这两年和随后的国债期货上被消灭了。个别幸存下来的就成了传奇,象杨怀定、陈荣、黄伟。  93年2月,我怀揣从父母那里募集来的五千人民币回到了上海,父母都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工薪阶层,当时两人月收入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五千这个数目已经是他们认为可以给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孩子练手的最大值了。加上我自己的私房钱,我首次投入股市的本金是6200大元。我兴冲冲的跑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家营业部开了资金帐户,再花一块钱买了一张委托单,填好之后开始排队。一直到95年以后我才开始使用电话委托,在此之前的交易都是这样跑到证券营业部填单子排队,相比较现在远隔万里轻点鼠标,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我开户那家证券营业部显示行情的大屏幕在委托柜台由于角度问题是看不到的,我十几分钟前看到的市价在排到柜台跟前时已经不知道变成多少了,只好大声喊站在门口的同学:“爱使股份现在是多少钱了?”然后填上委托价格递进柜台。前面介绍过93年2月上证指数创下1552点的历史新高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行,那么我首次交易的结果如何呢?我为什么要选择这只股票呢?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占个位子,再看!  哈!痴迷MM,排我后面哈!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精彩!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新西兰兄,精彩回忆,娓娓道来。  94年的行情高点是1052,不是1200。我是94年11月开始入市的,也是用坐标纸,自己画K线,计算RSI和KDJ,去图书馆翻报纸,记录了从90年12月以来的所有数据,画了从那时起的周K,月K线图,当时在技术分析上好用功,直到97年遇到巴菲特《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付出才有回报,每次我一松懈,就会吃苦头,真的想但斌说的,投资是工作是不停的工作不停的辛勤工作。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先报到,再细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都是老革命前辈啊,锦兄也讲讲当年光辉或者惨痛的经历!    我一直有个观点,以东方人好赌的心态,党国如果不管,放任市场自行发展,市场只会更烂更黑暗.估计董事长对我这个观点是不以为然的.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多谢锦兄指正!原来也是曾经自己画图的战友,握个手先!    道兄,问题不在于国人是否好赌,而在于赌场的规则制定是否合理以及执行得力与否,其他的问题通过参与者互相博弈总是可以解决的,大的框架不出问题的话总是可以找到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平衡点。参看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再看看我们的从猪市到温室,不禁长叹一声: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刚发现zynzakl的美文.我真该打屁屁.  顶一个.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爱使股份现在的总股本是38951.23万股,我在93年3月初买进时的股本是多少呢?本世纪才参与股市的同学们大概想象不到,只有280万股,这家公司85年创办时的股本是30万元,要论股本扩张速度,深沪两市当数第一。我选中爱使的第一理由是它盘小,但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它当时的价位--61元,买一手正好可以把我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_^  至于价值投资嘛,哼哼,当时市场上市盈率100以下的已经极为罕见了,既然如此,市盈率200还是2000又有多大区别呢,我毫不在意当时爱使高达2000的市盈率,一个投机市场中的投机分子啊。  我以60.80的价格买进了一手爱使,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证券买入操作。据说凡是新手第一次上桌都会赢钱,不给点甜头怎么会死心塌地地来送钱呢。买进以后没两天,爱使股份发布公告:10送10配20,配股价5.5元,这样总股本终于超过1000万了,否则连公司法都不允许啊。发布公告那天,我早早等在证券营业部,开盘价--90!欢呼之后,发现股价却逐级盘落,第一个教训啊,利好出台是利空,应该开盘就走。排到委托柜台前,狠狠心,添了个87.50卖出,呜呜呜,我几个月地伙食费没了。第二天去拿交割单,人家一查,没有成交,啊?又要花一块钱买委托单了。就这样,连续两天,我奋不顾身挤到委托柜台前递进去地委托单都没有成交,一直到爱使股价跌破80地时候我一咬牙,老子不卖了,配股!当股东去!向同学借了1000块钱参加配股,这下我的一手变成四手了。终于等到送配股可流通地时候了,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早早等在委托柜台前,请了个同学在外面帮我看股价,喊给我听以后挂低一块钱递进去,最后成交价是25.6,相对于成本,净赚3000,50%的利润。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一早上来就看到更新,幸运!!!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这段真是活灵活现。  94年95年的时候,大学同学因为天天逃课炒股,结果连连被关,最后一门审计课的老师,是个特别古板的老头子,他考不及格也就罢了,还惹了官非,在补考那天,正好不能参加考试。当然被关。  最后因为累积几门课不及格,本科转为专科。  就是他告诉俺,炒股是会上瘾的。让俺从头到尾对这个市场满怀戒心。  上海当时确实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改革之地。等我后来再到上海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来得太晚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jsxndj 回复日期: 12:04:13    作者:zynzakl 回复日期: 09:39:55      握手握手, 我画图还卖过钱.     也是94年办证的, 97年看&成长&, 一样一样啊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找时间我也来回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学习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记下笔记,慢慢学习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记号,学习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老大们多回忆回忆啊!我等末学后进多学习!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向前辈致敬!!!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来记号的晚了,但此贴前几天就温习了。呵。    炒股上瘾是对时间多的而言的吧,一整天都没什么时间看的话,只能晚上复习下牛股涨停的过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我也来晚了,顶!!!!!!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等待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更新更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静候下文!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顶起来。。。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等等等等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早就说过更新会很不稳定的,还有这么多人催啊。今天写几段。再重申一下,我仅仅是写一些自己的经历而已,对新入市的朋友或许会有一点借鉴意义和史料价值,远远不能和契丹兄、应该来、阿甘、别闹兄等高手相比,期望值不可过高,否则会很失望的。有些朋友发短信给我,我这个人很懒,上天涯也很少登陆社区查看短信,回复不及时请多原谅。有朋友在短信里问我目前的股票操作,似乎有责怪我敝帚自珍不肯和大家分享的意思。  说实话,既然和大家在铁匠铺相识,自然是因为对当前市场的关注;我从来没有提过自己的操作只是因为藏拙而已。毕竟部落里高手如云,我最多就是入市时间稍早罢了,无论是盘面感觉还是基本面分析能力都很差,早就明白自己不具备纵横股海的素质,留在股市只是理财的一种方式而已。我这波牛市的操作一直是分两部分,长短结合。长线仓是海螺水泥,这是我02年出国前采访的最后一家上市公司,对其基本面情况比较放心,把我留在国内的钱在7元以下满仓买入,04年15左右陆续出掉,05年7元以下又逐渐满仓,然后一直没动持有到今年才又做了几次波段,10月份90左右出掉大半,这两周又开始逐步建仓。我做这个股票有些象渡水做莫高,关注几年了,来来回回反复做,盘面感觉也比较清晰。短线仓就是听消息了,我的很多同学在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工作,做了几年记者更交了不少业内朋友,消息很多,分析选择就成了一个问题。自从做过一次小私募惨败之后我对谁谁坐庄的消息就开始免疫了,绝不再把自己的钱押在有那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事情上。我现在关注的消息都是公司基本面的,只要公司真的有前景,不管谁来做不管怎样做最终都会上涨。比较典型的是4月份有朋友告诉我太钢不锈将要出预盈公告一季度业绩增长800%,买入后一周赚了30%出场。现在手里的一个也是据说今年年报会做到若干元,于是就买入进行价值投资,不看短线波动。前两天看到契丹兄在铁匠铺里也是这样谈论他手中的股票,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现在回头看,我02年出国对这几年的股票操作有很重大的作用。首先把留在国内的其他仓位全部清掉长线持有海螺水泥,有效的规避了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其次远隔万里,消息相对闭塞,几周才看一次盘,到06年5月以前将近四年的时间我只卖出一次,买进一次,把对证券公司的贡献降到最低。到06年5月我确认大牛市的开始,把在新西兰的资金转回国内才重新开始每日看盘。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继续说从前。  在爱使上的胜利让我很有些飘飘然,那几个月因为大盘下跌了几百点,身边的同学们基本都在亏钱,我的操作就显的比较突出。请大家吃了一顿之后,我雄心勃勃的开始下一个股票——联华合纤。已经忘记当初选股的理由了,留在记忆中的就是那无尽的煎熬。93年5月32元买进,94年1月15.6元割掉,6月份7.8再买进,守到7月底的4块3,终于盼到8月1日的井喷行情,9月份14.6卖出。一年多的操作,总损失不到10%,教训却是极其深刻的,从此以后我开始建立止损的纪律。在一年多的套牢、割肉、建仓、再套牢的过程中,金钱的损失还是次要的,那种对自己信心的打击更为巨大,就像陈淑桦唱的:“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在95年以前,我对股票的认识还是非常浅薄的,看了几本书,就自以为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都拿手了,其实根本没有入门。所谓没有入门,我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搞懂中国股市的特点,那些从国外翻译来的书根本不能解释中国股市的现象。直到95年我作为记者到了上海,和一些真正的业内人士有了接触,才开始明白一点真相。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第一,西西  真相是什么呢?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zynzakl 回复日期: 06:21:45  -----------------------  Z兄:一有空就拜读你的美文。期待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蹲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渡水看花江上路 回复日期: 11:12:36
    蹲等。
  =====================  条子?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zynzakl 回复日期: 5:28:12
    我这波牛市的操作一直是分两部分,长短结合。长线仓是海螺水泥,这是我02年出国前采访的最后一家上市公司,对其基本面情况比较放心,把我留在国内的钱在7元以下满仓买入,04年15 左右陆续出掉,05年7元以下又逐渐满仓,然后一直没动持有到今年才又做了几次波段,10月份90左右出掉大半,这两周又开始逐步建仓。  现在手里的一个也是据说今年年报会做到若干元,于是就买入进行价值投资,不看短线波动。前两天看到契丹兄在铁匠铺里也是这样谈论他手中的股票,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  以老兄以前的经历,比很多人苦力分析基本面还可靠啊,呵。    作者:内江二村 回复日期: 11:21:52
    作者:渡水看花江上路 回复日期: 11:12:36      蹲等。    =====================    条子?   ////////////  内江你不对啊,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我算个鸟啊, 你的海螺水泥才叫牛, 我是一直没敢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其实从05年到今年,涨幅超过20倍的股票比比皆是,海螺水泥不算什么,唯一值得自豪的是我把这15倍的利润全部吃掉了,而没有中途下车。当时推荐我去海螺水泥采访的朋友是个老投行了,他告诉我在他十余年的投行经历中,这是最好的上市公司;由于他的面子(负责海螺的A股上市承销),海螺的两位郭总都和我见了面,使我加深了对管理层的了解,越发有了信心长期持有。当时我的另一个选择是把钱付首期买房,放到现在也能赚上百万,虽然没有股票赚的多,但更稳妥。毕竟大部分人在房子上面赚了几倍(相对于首付资金)是可以握的住的,而股票赚几倍还能握住的就不多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接着说从前。  有人问我上次最后一句的真相是什么?嘿嘿,真相是残酷而丑陋的。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注册会计师,参与过几十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其中不乏名牌企业和中字头的大鳄。他对我说:“或许是我运气不好,所有造假的公司都被我碰上了,凡是我审计过的公司,没有一家不做假!区别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老朱题词:‘不做假帐’,那是因为他不是会计,否则只要他不想丢饭碗就必须要做假帐!这算基本面的真相吧。”  至于技术面,期货的帖子里提过我95年刚到上海就结识了辽国发的Z副董事长,然后代表报社和Z董交涉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起草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合作方案。有一段时间接触比较多,慢慢的他接电话也不避开我了,于是我经常可以听到诸如“在某某席位挂某某手,把5日均线守住;注意修正一下乖离率指标”之类的话,开始对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了。95年下半年,我和前文提到过的那位校友前辈成了忘年之交,Z总不但每年支持我几万广告费,还手把手的指点过我如何看盘。毕竟是曾经成功操作过几亿资金的人,虽然期货股票有区别,但手法还是大同小异的。如何一边大单打压,一边小单隐蔽进货;先用巨量买单封死涨停,等跟风盘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慢慢撤单,然后反手抛空等等。从那以后,我对股市的认识才算上了一个台阶。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喜欢来这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做着板凳学习.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在一年多的套牢、割肉、建仓、再套牢的过程中,金钱的损失还是次要的,那种对自己信心的打击更为巨大,就像陈淑桦唱的:“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  我觉得这句是写给我的....  ToT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排着渡水兄蹲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继续等待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写的很好,就是慢,不过很感谢分享你的经验!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提点意见:帮主们勤劳些,把做广告的全咔嚓掉.  等待下文!!!!!!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宫女GG,俺不是来催文的,俺就是老老实实过来蹲一下而已。^_^。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偶是来催文的,一周了哦,但偶也老实的蹲着催哈.^*^  OJJ要不先聊着天8卦一下&&色,戒&&?不然会想周哥哥滴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累渡水兄久等,罪过罪过。我这人就是比较懒散,性格即命运啊。    再来几段。说到我投资股票的历程,不能不提及我的工作。铁匠、渡水、应该来兄都曾多次说过:年轻人刚踏上社会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实在是金玉良言!当你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时你的人脉和见识都会大大提高,这对进行更加成功的投资有决定性意义。  95年我刚回到上海时一个朋友就对我说过:“社会上的人和鱼一样,都是有自己的圈子或层次的;浅水鱼不会到深水去,人的圈子也很类似。”我是93年毕业的,大学同学到98年以后才陆续爬到中层的职位,最多时仅我们班就有四个证券营业部经理,还有做投行和基金的,在银行和其他行业的也都陆续有了一点小小的职权;那以后就感觉做股票顺利多了。  在98年以前同学圈子还没有强大起来之前我主要是靠自己记者的身份取得一些信息。打交道最多的同行自然是《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的,也有上广、东广两家电台和上海电视台的财经记者编辑,《文汇报》《新民晚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的记者也接触过一些。当年这个圈子里流行几句话: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报道。就是说人脉最广消息最灵的记者炒股票赚钱;其次拉广告拿提成,也很丰厚;再次的经常参加一些新闻发布会之类的活动,每次至少几百块的红包;实在没有关系的记者只能自己去写报道了。《上海证券报》的一个记者小X,95年从复旦新闻系毕业,我问他为什么跑期货,他无奈的说:“监管部门、银行、保险、上市公司都被老资格的记者分光了,只有期货现在比较冷门,就留给我了。”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的《幻灭》里描写的几个文艺小报记者把巴黎的戏院划分势力范围。好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小X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后来还给我推荐了大牛股东方电子。  我遇到的最牛的同行还是一位新华社的记者,那时一次在上海的会议上认识的,快结束时他听我说马上要去宁波参加另一个会,就给了我一叠资料。那是他采访过的一个案子,奉化人大的一个副主任搞了个无照的期货经纪公司,黑了客户几百万;其中一个被黑了一百多万的私企老板咽不下这口气,请到这位新华社的记者来奉化,发了份内参,搞倒了人大副主任。新华社的老兄希望我从期货专业报纸的角度对这件事来个后续跟踪,把他采访的资料和联系人都给了我。我按照他给的联络人打电话过去,大概是被那位新华社同行的威风吓着了,奉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程陪同,市委副书记设宴招待。记者得做到那个份上才算牛啊!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新西兰兄客气了^_^。俺们是腆着脸就来了你家院子里,白吃白喝就差没打包带走了。  93年到98年,基本上,是要5到6年,新人才算是在社会上定位了。  俺记得挺清楚的一件事情是,98年左右的时候,某事业单位的一个年青小头目和俺们喝酒,喝多了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为啥自己不跳槽。他当时说,顶多两年下来,这儿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现在回头看,确实如此。那个事业单位收入是不咋的,以他当时的能耐跳出去收入当场就不止能翻倍。不过他现在可是风光得很。说着说着,想起来了,他当时也正好是30岁的样子呢。  俺不插嘴了,新西兰兄继续。。。。。。。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年轻人刚踏上社会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  -------  先记住了 以后再来慢慢验证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来听故事了,恩,把工作搞好先!;)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渡水兄哈有面子,俺们跟着沾光,继续看新西兰兄的美文    刚看了新西兰兄回忆戈壁一段,真是,将门虎子 呀!看来,血统论还有有道理滴。:)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江湖人缘是饭缘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新西兰兄顺带搞点核子武器方面的料吧, 记得你也看梁由之的文章,最近他出新作没?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我再蹲等一把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终于闲下来,可以看看ZY兄的美文了。真如渡水兄所说,要打包带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我现在有时也在想,其实操作股票真的可以象ZY兄那样,很简单,几年一次,或者一年几次,不能过多,很省心的事情!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大家都蹲着的时候,俺来卖小板凳。^_^  小板凳要哇?花生瓜子要哇?爆米花热狗要哇?  要的抓紧了抓紧了,马上圣诞节了。楼主要度假去了。最后一场。。。。。。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楼主好
我有半年都没上天涯了
一来就被你的帖子给吸引过来了  序幕好象刚刚拉开呢
感觉应该蛮精彩的
有空常来更新哦  看到你文章中提到张志雄
是现在《VALUE》的主编吧  本来想买他出的价值报告的,可规定是要订一年的期刊才能买的  哎
头大呦。。。不太喜欢这样的销售手法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过来听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赶在圣诞节前,占个好位置继续蹲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卖板凳的,给俺一个:)  俺坐等:)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大吼一声:城管来啦!卖小板凳的快跑!                ^_^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再来几段。    冬去春来,从96年初起,一波持续近一年半的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开始了。由于工作繁忙,我经常要个把月才能看一次盘,这也导致了我在这波行情里基本是中期持仓:买入后一两个月看一次,觉得涨的不错了就卖出,换上刚听来地另一个股票。96年12月著名的社论导致大盘连续三个跌停板,我也没逃过。虽然事先的确听到一些风声说这次上面要出重拳下狠手,但一方面是忙——连续二十多天都是在六七个城市的不同酒店睡觉;另一方面那时的我很相信右边出货的理论——即不去猜顶在哪里,等顶已经明确了在右侧下车。社论跌停不是顶,97年初的小平逝世也不是顶,等到97年5月这波牛市终于走到尽头时我在山东出差,又是连续十几天都没看过盘。不过这次我很遵守纪律,判断出这就是顶以后毫不犹豫地在比最高点低18%地位置全部平仓出场。这次操作对我的影响很大,基本确立了以后长线投资的模式,当我背离这种模式的时候十有八九要吃亏。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一地小板凳。哎呀,不好,城管快闪,板砖飞来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98年底,我离开了苏州商品交易所,新的单位是一家证券类的周刊。没有以前做驻外记者时自由了,但毕竟仍然在这个圈子里混。99年5月吧,蓝田股份在各大证券报上登了即将召开股东大会的广告,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可是广告注明:凡是在股东登记日前持有蓝田股票100股的股东都欢迎参加大会,由蓝田公司负责吃住接待事宜并报销300元以内的路费,新闻界朋友更是敞开欢迎一切费用全免。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家上市公司开过这样的股东大会。要知道当时蓝田的股价不过六、七块钱左右。买100股就可以去湖北免费旅游近一周,这意味着什么?我开始对蓝田公司产生了兴趣。到了现场,真是热闹!瞿家湾就像文革时的韶山冲一样,出了瞿兆玉这个人物,把瞿家祠堂重新翻修,瞿家湾的男女老少都可以从蓝田公司得到好处,那种个人崇拜的气氛简直令人窒息。我的一个朋友和蓝田的董事会秘书王意玲有些交情,靠着这层关系我得到了和《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的记者一样的待遇。好吃好喝之余几个同行聊起来,都觉得蓝田公司有问题。第一,这不是正常做生意的做法;第二,就算是暴发户烧钱也没有这样烧的;第三,能在沈阳市政府、农业部、湖北省之间纵横捭阖,拼凑到三千万上市额度的人象是个暴发户一样的农民企业家吗?回到上海后我老总汇报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准备深入地挖一挖蓝田。几天后得到答复:“不要多事!”其他几个同行也都没了声音。直到两年多以后,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老师在《金融内参》上的一篇600字的短文才算揭破了皇帝的新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眼光,而是胆略。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离开了那家杂志社以后,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搞了个投资咨询公司。从95年到99年底,不到5年的时间我股东帐户的市值增加了两个零,从八、九千块的小小散变成了八、九十万的中户了,很是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比巴非特强多了。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花钱一直比较有节制,几年来的工资和广告提成将近二十万差不多都投入股市了,单纯股票的增值并没有多么惊人。    我们的投资咨询公司业务有这么几样:  一份《每日传真》,仗着几个合伙人的面子,靠朋友帮忙卖出了十份,都是证券营业部和期货经纪公司贴在大厅给客户看的。  最多时千把万的客户资金,集中到朋友的营业部,每月拿点返佣。  做资金掮客,从供需双方那里拿一个点甚至半个点。    最后一项业务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三山五岳的豪杰,也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悄悄的给新兄茶杯续水,蹑手蹑脚下)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多姿多彩阿,佩服刘姝威。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zynzakl 回复日期: 11:08:41
            最后一项业务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三山五岳的豪杰,也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  这是赤果果的吊人胃口的行为。强烈BS之。。。。。。。。。    顺便哭哭啼啼的拣小板凳,摆个地摊容易么俺,盒饭没挣到,老本倒赔光了,本来还想鸡生蛋,蛋生鸡,换了银子开公司,包装好了再上市的。。。。。。。。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这个这个,说过我是个懒散的人嘛,有空看贴灌水和自己写回忆录还是不一样的。被渡水BS了,乖乖回来接着交作业    其实做资金掮客或称中介我并不够条件,那需要在银行圈有很深的背景加上证券圈子里的关系才能玩转(参看契丹兄的《时光倒流》)。我虽然有很多同学在银行工作,但直到我出国他们中也没有人混到能直接解决我的资金来源,最多提供些信息。证券圈子里的朋友多是做投行的,几个营业部经理也很少能直接和庄家打交道,也就是说资金需求方的关系也不够。两年多下来做成的也就是个位数。反正做这个又没什么成本,做不成也能听到不少故事。    还是在苏交所的时候,一个以前期货圈的朋友找我,说自己现在为一家机构操盘做股票(其实是个下单的角色而已),希望我帮忙找三千万左右的资金跟一把,保证三个月内翻番,所以资金成本不重要,年息十二、十五都没所谓。现在大家都把这种行为叫“老鼠仓”,其实要做成也不容易。能拿出三千万资金的人我倒是找来了,但别人凭什么相信你的消息把钱交给你呢?就算相信你了,你又怎样控制他只跟三千万?跟的多了被真正的操盘手发现怎么办?最后,如何保证操作完毕可以拿到钱?这笔钱由谁操作?放在谁的名下?如何监管?出现风险该怎么办?这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不解决好,整个事情是无法进行的。其实坊间的行规是借钱的要出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和借来的钱放在一起操作,以降低出资方的风险;可找我的那个朋友当时身家还不够,拿不出哪怕最低比例的保证金,所以事情就更没法谈了。当时一个比较有趣的情节是:出资方坚持要先知道是什么股票,以确定自己不是高位接盘的凯子;而借钱的一方在钱到帐之前又打死也不说。因为出资方自身有些问题,急需一笔短期的暴利,所以提出只要答应三个月百分之十的回报,操作、监管的问题可以适当让步,但必须要先告知是什么股票。如果怕他泄密的话,在告知以后他自愿失去自由三个月,交出手机,和外界的一切联系都由我方监控。即找个宾馆包个房间,我们派人日夜陪着,他三个月不出门就是。所有包房费用和监管人员的工资都由他负担。想想,一个可以调动三千万的人物,愿意为了三个月百分之十的回报作出这样的牺牲,有趣啊!听完他的话,找我的那个朋友问我:“你在司法局或看守所有关系吗?听说现在监狱啊看守所啊也搞创收,专门有装修不错的房间给犯人住,价钱贵点也比宾馆便宜吧?还省心,不用专门找人陪着他。”哈哈,这事后来自然黄了。  我又找来另外一笔钱,这次出资方对我那个朋友声称:“看在小Z记者的面子上不要保证金了,你告诉我们股票,我们自己跟,做完以后无论输赢大家都二八分成;该给你的20%利润我们不会少你的,如果亏了你也要拿出钱来负担你那20%的亏损,不要让小Z难做。”眼看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钱,我那个朋友也只好答应了。后来的事情很简单,出资方声称拿出了一千万买进这个股票,从他们买入以后该股就开始横盘整理,然后逐级下调,最低时比他们的建仓成本低了30%;一年以后这个股票开始暴涨,最高涨幅两倍以上。而当时谈的双方无论谁都没有给对方一分钱。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99年,华东一家公司刚刚上市,我在期货圈的一个朋友是这家公司董事长的一个亲戚。他找到我,说那位董事长想找人合作,炒一把自己的公司,条件很多,诸如配合公司的增发计划之类等等,公司自然也会配合炒作出消息,希望我帮忙牵个线。我通过朋友找到一家国内著名企业集团证券投资的负责人。论实力,那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这个负责人到公司考察之后也对那家上市公司称赞有加,可惜他只有动用五千万资金以下的权力,不够操作这个项目,只能等待老总批准他的报告。  那段时间我和这位负责人接触比较多,经常听他讲起“某某我和他在盘上交过手,那次做某某股票的时候如何如何”。显的有些狂妄的一个人,毕竟也就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是有些狂妄的资本的。一天,他一脸神秘地对我说“带你去南京见个人,孙总听说过吧?给操盘手解盘的高手。”他说的是孙田志,有不熟悉这个人的朋友可以google一下,的确是一时风云人物啊。有时候我在想:究竟是南方证券害了孙田志还是孙田志害了南方证券?或者以孙的性格和能力,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在那种市场环境下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吧。  由于那家著名企业集团当时正在证券市场上关注另一个项目,所以坐庄那事还是黄了;不过只要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真心想做,总是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来做的,后来那个股票很快翻了两番,当然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今天看得真过瘾,再接再厉哦:)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_^。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以我们这个小小的投资咨询公司的能量,最多也就能找来几千万的资金,所以真正的庄家是不会来光顾的,多是一些跟庄的小角色。比如一位在上海某日资企业任职“担当”的朋友,开口要两千万,30%的保证金;很豪爽地把做的股票预先告知:湘火炬。已经涨了500%的牛股,代码000549,已经退市,曾是德隆系骨干之一。据这位“担当”所在的营业部经理说,他已经在湘火炬上赚了几百万。这样的人,要么有德隆系核心的消息,要么就是股神。可惜这样牛的股票不仅没人敢跟,也没人敢借钱给他。    说了好几个故事都是没做成的,也是,本来资金掮客这行就是谈十家也未必能成一家的。下面说一个做成了的。  2000年初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另外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同行,那家公司其实是专门为一个主力融资的,那个主力不断的需要头寸,几乎是来者不拒,一年期的、半年期的,12%的、15%的敞开了要。条件也很优厚,一比一的保证金。你打来五千万的资金,我就转来五千万市值的股票,锁定在你指定的营业部,市值跌破止损位随你斩仓。当时没人会觉得这样还会有什么风险了,我以比市价低30%斩仓总归不会斩不掉吧?  转来做抵押的股票是什么呢?000048,当时叫中科创业。吕梁大部分时间在北京,上海这里的负责人叫丁福根,出面和我们打交道的是另外两个年轻人。还别说,2000年一月的时候我好奇的在40元跟进了几千股,马上暴涨,不到一个月就涨到最高84元,我75出来的,莫名其妙赚了一笔钱。从此对这个股票敬而远之,再也不敢碰了,这种股票不是我能玩的起的。自己不敢碰并不妨碍去联系别人来买,这种高度控盘的股票完全可以提前告诉你收盘价,验证几次之后很多人的眼神就会不一样了。假如复盘看这个股票2000年的走势就会发现:大部分时间这个股票的成交量很小,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隔些日子就会突然放出几千万的量,但放量和走势却没什么关系,不是放量上涨也不是放量下跌,那是因为刚又融到了一笔钱。  中科创业这种操作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坐庄模式,以前坐庄的人不管把股票炒的多凶,最终还是必须要出货才能把钱拿走;象中科创业这样把股价翻几番完全控盘之后完全可以不出货,一比一融资接盘,把自己的资金相当于股价打对折套现。以后就看心情了,弃盘跑路还是继续玩下一个。德隆系和中科系是两个典型。  为中科系融资,我们做成了好几笔,因为没有可以直接融到钱的关系,所以赚的一个点甚至半个点都是好几个人分的,真正落到每个人手里的也就一、二十万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各色人等非常复杂,以内地中等城市的金融机构为主,中科创业崩盘前最后一次放量就是我们联系的从山西运城信用社搞到的三千万。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老大以前的生活真精彩啊!阅尽繁华方能淡泊,羡慕!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作者:郢中狂客 回复日期: 10:53:32    老兄过奖了,我这算什么阅尽繁华啊?端茶倒水的小宫女而已,人家吕梁、孙田志、朱焕良才叫阅尽繁华呢。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吕梁、孙田志、朱焕良才叫阅尽繁华呢。   --------------------------  那些个估计是繁华太过变成烦恼丝缠身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呵呵.终于又听到多年前的&炮火&声了.  捡个板凳坐下,可惜瓜子撒了一地,没法磕了.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好文,期待更新。。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来晚了,来晚了,错过了不少精彩内容.  先搬板凳占个位置,周末说感想!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冒个泡,记号,学习。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中科创业你也帮忙融过资 牛啊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做个记号
& &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136字
上页1&到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开店做什么生意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