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战军在中央统战部米芾在宋时的职务是?

中央统战部设立九局的光荣使命是什么?
16:40:26&&&来源:军民网整合&&&
  根据&统战新语&透露,九局的具体职责在于:一是联系和培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了解思想状况,反映意见建议;二是开展相关领域工作调研并提出政策性意见;三是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联系指导有关人民团体、统战团体、社会组织等开展具体工作;四是承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看上去好像和以往的统战工作差不多?事实上,用以往的&套路&来做必然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八局成立的理由所在。面对流动性大、分散性强、思想活跃、观点多样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八局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复杂性决定的,毋宁说是时代所赋予的。
  对此,中央统战部已经想好了&对策&: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载体,同时还要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配合力度,最大程度地形成工作合力。中央统战局尤其强调,要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代表人士队伍,通过他们去更好地团结和联系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正如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所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既是新的着力点,也是创新点,做好了还是亮点。&对新成立的九局而言,挑战愈大,愈能彰显价值。
责任编辑:王盼盼
军民网提醒: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网新闻配图均来自网络共享图片,只用于非盈利性宣传展示,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未经许可转载本网站内容负法律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星从卓伟处买回的偷拍或超亿元。明星为了公关自己的负面新闻则花钱购买,该业内人士表示:&去年风行没公布出来的,被明星买回
王思聪疑指太极武术浮夸造假,认为徐晓冬炒作仍表支持。近日,徐晓冬以现代搏击击败太极拳师魏雷一事,引起了公众关注。有网友就
广州一学生坠楼身亡,是自杀还是另有原因?真相是什么?4月27日23时许,番禺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南村某学校内有人坠楼。民警到达现
央视新闻评周杰伦安保事件:知错能改是优质偶像。周杰伦西安演唱会上,因现场安保人员将歌迷灯牌扔掉,在台上的周杰伦看到后出声
客服投诉热线:400-685-5566&&&&&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客服邮箱:&&
Copyright版权所有&&&中共中央统战部
我的图书馆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是中共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强自身建设。  3、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协同有关部门与达赖集团等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进行斗争。  4、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  5、负责党外人士的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的工作。  6、负责联系全国工商联,联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7、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8、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  9、负责指导地方党委统战工作和统战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代管全国台联、黄埔同学会、欧美同学会、和平统一促进会等有关社会团体的工作。  10、完成中共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中央统战部领导成员  部 长  孙春兰(兼)  常务副部长  张裔炯(1955.10)(中央委员,正部长级)  副部长  全哲洙(朝鲜族,1952.03)(中央委员,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  巴特尔(兼,蒙古族,1955.02)(中央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陈喜庆(1956.04)  斯 塔(藏族,1953.11)  林智敏(女,1956.04)  冉万祥(1963.09)  纪检组长  苏 波(1955.10)  秘书长  冉万祥(兼)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总干事(副部长级)  游洛屏(1955.12) 历任领导  1939年1月,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织中央统一战线部。1943年3月后,中央统战部曾一度由刘少奇委书记的中共中央组织委员会统管。1944年9月,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1948年9月,中共中央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央统战部秘书长以上干部全部靠边,业务处于停顿状态。1968年7月,军代表进部主持工作。1973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统战部工作由刘友法、李金德、童小鹏三人负责,刘友法牵头。1975年11月恢复设置。  部 长:  陈绍禹(王明)(1939年1月—1943年3月)  彭 真(兼,1944年9月—1946年12月)  周恩来(兼,1946年12月—1948年9月)  李维汉(1948年9月—1964年12月)  徐 冰(邢西萍)(1964年12月—1972年3月)  李大章(1975年11月—1976年5月逝世)  乌兰夫(1977年6月—1982年4月)  杨静仁(1982年4月—1985年11月)  阎明复(1985年11月—1990年6月撤职)  丁关根(1990年11月—1992年12月)  王兆国(1992年12月—2002年11月)  刘延东(女)(2002年11月—)  副部长:  柯庆施(1939年2月—1943年3月)  南汉宸(1940年—1943年3月)  刘 晓(1944年9月—1948年9月)  刘长胜(1944年9月—1948年9月)  李维汉(1946年12月—1948年9月)  高文华(1948年9月—1949年5月)  邢西萍(1949年7月—1964年12月)  廖承志(兼,1949年11月—1958年4月)  刘格平(兼,1951年12月—1958年4月)  齐燕铭(兼,1951年11月—1954年12月,  1978年4月—1978年10月)  于毅夫(1952年11月—1958年6月)  平杰三(1954年6月—1966年12月,  1979年1月—1982年4月)  汪 锋(兼,1954年8月—1960年11月)  张执一(1954年6月—1968年1月,  1979年?月—1982年4月)  许涤新(1955年7月—1966年12月)  龚饮冰(1956年9月—1961年10月)  薛子正(兼,1958年3月—1966年12月,  1979年1月—1980年7月逝世)  刘 春(兼,1960年10月—1966年12月)  方 方(兼,1961年10月—1966年6月)  金 城(1961年3月——1966年12月)  张经武(1965年12月—1967年4月)  刘述周(1965年5月—1966年12月)  杨静仁(1978年4月—1982年4月)  李 贵(常务,1977年11月—1986年5月)  刘澜涛(第一,1978年12月—1980年2月)  童小鹏(1977年9月—1982年4月)  熊向晖(1978年9月—1980年2月)  刘宁一(1979年7月—1980年2月)  方知达(1979年1月—1982年2月)  江 平(1982年4月—1986年5月)  李 定(1982年4月—1989年12月)  万绍芬(女)(1988年12月—1992年6月)  武连元(1986年5月—1992年6月)  宋 堃(1988年3月—1991年9月)  张声作(1988年12月—1992年10月)  蒋民宽(常务,1990年9月—1995年7月)  刘延东(女)(1991年10月—1998年9月,  常务,1998年9月—2003年11月)  李德洙(1992年9月—)  郑万通(1993年4月—1998年10月)  胡德平(1998年10月—2006年12月)  张廷翰(1996年12月—2003年)  田鹤年(1998年10月—2004年)  朱维群(1999年2月—)  楼志豪(2003年4月—)  陈喜庆(2003年4月—)  黄跃金(2003年9月—)  斯 塔 (2006年8月—)  杨 晶(2008年5月—)  全哲洙(2008年5月—)  尤兰田(2008年11月—)  秘书长:  韩 光(1939年—1943年3月)  齐燕铭(1948年—1949年11月)  连 贯(1949年11月—1951年3月)  童小鹏(1951年3月—1952年9月)  许涤新(1952年9月—1955年7月)  薛子正(兼,1958年3月—1966年12月)  彭友今(1977年6月—1982年4月)  陈 欣(女)(1982年6月—1986年9月)  胡德平(1986年9月—1988年)  刘小萍(1988年—1992年10月)  张蒙纳(女)(1992年10月—1995年8月)  王北新(1995年8月—1997年12月)  田鹤年(1997年12月—1998年9月)  覃志刚(1998年9月—1999年2月)  于泽荣(1999年5月—)  顾 问:  李维汉(1978年10月—1982年4月)  金 城(1978年4月—1982年4月)  刘澜涛(1982年4月—1986年5月)  平杰三(1982年4月—1986年5月)  张执一(1982年4月—1985年11月)  江 平(1986年5月—)  多杰才旦(1985年11月—)  特邀顾问:  宋 堃(1991年9月—1993年12月)  刘小萍(1992年10月—1993年12月)中央统战部内设机构  1、办公厅  负责部内外的联系与综合协调工作,保证机关业务和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  2、政策理论研究室(内设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  负责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综合性研究;协调、组织统战部门的大型调研活动;主管部内刊物;收集处理统一战线的信息;承担统战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文章的起草。  宣传办公室负责统战部门的宣传工作,协调统战系统的宣传活动;联系并利用各种社会宣传媒介宣传统一战线,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海外的统战宣传工作;了解全国统战报刊情况,进行宏观指导。  3、一局(民主党派工作局)  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贯彻执行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有关坚持、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党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4、二局(民族、宗教工作局)  负责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协同有关部门与达赖集团等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进行斗争,做国外藏胞的工作。  5、三局(港、澳、台、海外工作局)  负责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物,联系台湾各界人士;负责台胞定居工作和台胞台属落实政策工作;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其他有关团体共同做好海外统战工作,负责中华海外联谊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6、四局(干部局)  负责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负责担任政府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的选拔、培养、考察、推荐等工作;负责党外干部和统战干部的培训;负责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干部人事的管理。  7、五局(经济局)  负责联系全国工商联;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情况的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负责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联系港、澳、台及海外的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会同部内有关职能局共同组织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边扶贫工作。  8、六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局)  负责联系各界无党派代表人物;调查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其思想动态;提出有关制定党外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负责教科文卫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9、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领导机关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中央统战部还设有一些事业单位,如干部培训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建立专门的统战工作机构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开始的。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组织中共代表团驻国民党统治区武汉,专门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工作,这是最早的统战工作性质的机构。此后,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机构和某些省委陆续建立了统一战线工作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规定,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之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39年1月5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织中央统一战线部”,“由王明负责”。同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如“还无统一战线部的”,必须“迅 速成立”,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必须经常讨论和领导统一战线 部的工作”。当时的统战部负责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军队及少数民族的情况。     1943年3月,党中央决定调整精减中央领导机构,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下设的中共中央组织委员会统管中央统战部和其他几个部门的工作,刘少奇为书记。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主要任务是领导敌占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央城工部部长由彭真兼任,副部长为刘晓、刘长胜。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级城工部停止工作。   1946年底,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恢复城市工作部,其任务是“在中央规定方针下,研讨与经营蒋管区的一切工作(包括农工青妇),并培训这一工作的干部,部内分党务、统战、农村、文教、顽军五组”。部长由周恩来兼任,李维汉任副部长。      1948年9月24日和26日,中共中央先后发电,决定“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并具体负责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工作。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由李维汉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党委中继续设立统战部。统一战线的涵义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这个统一战线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战略,贯穿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始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它的任务主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1)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根本指导思想。  (2)无产阶级必须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国家内无产阶级自身的团结和统一;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国际联合。  (3)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参加革命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必须联合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行动,也要联合资产阶级。  (4)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阶级和政党联合行动时,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际上就是指无产阶级要争取统一战线领导权。   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1)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这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和以后的时期,都是一样适用的。有两种同盟军,一种是直接的,即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另一种是间接的,即充分利用敌人营垒中的一切矛盾。在这里,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必要的妥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同盟军的一条重要策略原则。  (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无产阶级要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3)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使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得到解放。  (4)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实现工人阶级行动的统一。  (5)建立党与非党的联盟。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人数众多的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小资产阶级、小业主、农民、知识分子等等)或同他们中的大多数结成的特种形式的阶级联盟,共产党员和非党员结盟是绝对要的,党同非党知识分子的联合是十分重要的。   (6)实行多党合作。苏维埃政权不只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政权,必须吸收代表其他劳动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政党参加。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群众,就必须对那些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并愿意合作的政党采取团结的态度。  (7)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2)建立包括两个联盟在内的占全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一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更广泛的联盟。  (3)必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要坚持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第一,要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第二,要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并在政治上教育提高同盟者,二者缺一不可。  (4)区分中国资产阶级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不同部分。同官僚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积极的一面进行联合,对其消极的一面进行批评,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并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统一战线工作,逐步实行和平赎买。有偿地、逐步地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通过说服教育,把这个阶级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对其代表人物,给予适当的政治安排。  (5)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基本策略原则。对于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有联合,有批评;对于各种不同的同盟者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联合,有各种不同的批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6)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战略目标,率领同盟者前进并取得胜利;同时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和要求,在有的情况下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这种妥协和让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7)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们合作的。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关于统一战线的性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阶级联盟,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关于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3)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统一战线的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还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   (4)关于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统一战线的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  (5)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要发挥它们参政和监督的作用。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6)关于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统一战线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统战部门要注意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全貌。  (7)关于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使用起来,有钱的可以办工厂。   (8)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经济,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9)关于民族问题。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我们的政策是立足民族平等,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着眼于把民族地区发展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要真正实行。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   (10)关于宗教问题。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办法,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  (11)关于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能够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和统一祖国的宏伟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12)关于祖国统一。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统一是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要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统一战线担负的艰巨任务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   1、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事关全局的长远战略方针。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指出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要实现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江总书记对新世纪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其精神实质主要是“四个离不开”: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三是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因此,在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  2、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一致性不可能建立统一战线,没有多样性就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致性和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内涵。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内涵,有利于充分认识新世纪统一战线存在的客观理由,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一致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大陆范围内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是在思想文化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四是在奋斗目标上,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的看,大陆范围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大大增强。从大陆范围外看,热爱祖国,拥护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多样性也有了很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二是人们思想日趋活跃,自主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三是多阶层、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的格局继续存在,其内部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四是香港、澳门回归后,还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的局面。   我国社会的这种一致性和多样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必然的。  3、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注入了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第二,提出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四条标准,即“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明确了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内涵。“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在现阶段,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它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   4、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民族问题历来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1993年,江总书记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并就民族工作强调了三句话: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强调了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关键是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5、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2001年底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原来宗教工作“三句话”的基础上,提出“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最新观点,可以主要归结为七点:(1)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2)观察世界宗教问题必须把握住三个主要特点。即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3)广大信教群众是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4)我国宗教还会受到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和国际上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是“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两个要求”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是: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任何宗教活动都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6)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7)衡量宗教工作的成效要坚持四条标准。即党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是否走上法制化轨道,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的矛盾纠纷是否得到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是否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首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作出了准确评价。指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允许的,也是光荣的,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力量,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力量。同时,对他们还要加强“团结、帮助、引导、教育”。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带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做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7、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加强知识分子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当前,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度增加,总体素质显著提高,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一半以上。二是知识分子流动加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许多人到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三是知识分子学习交流范围日益具有世界性。四是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这种发展变化,强调在知识经济时代,全党全社会要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要认真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只要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不管什么人都要团结。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广泛团结和联合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只要赞成“一个中国”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要同他们加强联系,共同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努力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局面。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的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发展变化。要完成统一战线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要对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统一战线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统一战线的作用将更加重要。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将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由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事端将会增加,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使我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也必将对统一战线的民主党派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以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既关系到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特殊功能,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统一战线的构成将更加多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思想观念等等方面已呈多样化的状态。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还会扩大,社会各阶层的分化、组合和流动在程度上进一步加深。新的社会群体产生后,原有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将有新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流的知识分子以及海外新华侨等一些新的统战工作对象将会大量涌现,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将更加多样。   三是统一战线成员中的政治意愿将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参政议政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并把他们的政治意愿和要求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是统一战线工作将进一步社会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需要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随着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壮大,统战工作将逐步从大陆扩展到海外,从上层延伸到基层,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同时,承担统战工作的各种社会团体和部门也将会逐渐增多,统战工作会越来越显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五是统一战线工作将广泛运用现代化手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将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加错综复杂。统一战线工作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动态,把握人们的思想变化,迅速处理各种敏感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以奏效,必须延长“手臂”,广泛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做好新世纪的统战工作。党中央对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  党的任务是随着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党对统一战线的要求也随着党的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统一战线的要求,主要是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党派、民族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统一战线的要求,主要是巩固发展工农联盟基础上同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战略转移,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70年代末被明确为“双重服务”,即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统一祖国服务。80年代以后,党中央又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任务,在原来“双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的任务,发展为“三个服务”,即为统一祖国服务,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八九”政治风波以后,根据国内形势的需要,党对统一战线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为"四个服务",即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重申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任务的论述,并提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六个促进”的要求,即统一战线要为促进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新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因此,江泽民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这"四个服务",立足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围绕实现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贯彻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全面、系统、准确,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进入新世纪后的统战工作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把握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原则,需要我们在新世纪很好地坚持和遵循。  一是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我们党80年统战工作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使之成为统一战线成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是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调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和优势的基本前提。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寓党的领导于民主协商之中,认真听取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意见,接受监督,集思广益,正确决策,使广大党外人士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还必须使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及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坚持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为解决中国社会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决定着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战线是党的总线路和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只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必须牢固树立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指导思想,选好角度,发挥优势,为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四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具体性质、目标、任务各有不同,但是,围绕大目标,实现大团结,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证明,要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团结的面越宽越好,团结的人越多越好。爱国统一战线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把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五是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在统战工作中,首先要求"同",就是要通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帮助工作,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上来。存"异",就是对不同性质的异,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对实行"一国两制"方针带来的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在求大同的基础上,可以存大异;对党派之间的差异、信仰之间的差异、民族之间的差异、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差异等,则可以长期存在;对待统一战线成员中一些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上的差别,则要体谅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围绕大目标,实现大团结。  六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统一战线中的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使个别的对抗性矛盾,也可以通过非对抗性的方式来处理。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是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它要求把团结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批评作为实现团结的主要手段,按照"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的原则,支持统一战线成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统一战线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矛盾,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   七是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照顾同盟者利益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都通过制定各种政策,照顾同盟者的利益,以团结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奋斗。照顾同盟者利益包括照顾同盟者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同盟者的利益会有所不同,但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不能改变。照顾同盟者利益,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党带领同盟者一道前进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中共中央统战部为何1939年才成立杨跃进 党史纵览 2008年8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即在中央组织机构中设立了组织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而统战部是到日才成立的。为什么时隔18年之后才成立中央统战部?笔者根据一些一般性的文献著述和回忆录,把中共中央统战部成立之前的党史分为若干阶段,并根据每一个阶段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此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和分析。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这个阶段,在中国现代史上称为大革命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这个阶段,全国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紧迫的形势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领导机构中不可能成立统战部。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发展和扩大党的组织,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党成立后,把革命目标放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封建军阀的压迫两大方面。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其基本依靠力量当然是受压迫最深最重的中国工人和农民。当时,中共领导人大都在大中城市开展活动。因为大量的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就必须把城市里的产业工人组织起来,必须有许多党员深入工人群众。然而,党刚成立时,党员只有几十人,就是到了1927年中共五大时,党员也只有5.6万人。显然,要广泛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力量远远不够。所以,党成立前后的工作重心,必然要放在全力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党员,进而投入力量,向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界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上。从现有的史料看,当时中共主要领导人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这几项工作中去了。这就决定了中共中央不可能考虑设立统战部。   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不可能在自己的机构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统战部门。中共三大后,党虽然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但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斗争。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形式,即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合作后,由于国民党右派势力作祟,出现了摩擦和矛盾。他们到处挑刺,攻击“共产党要溶化国民党”、“共产党要取代国民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共中央设立了统战部,就更给了国民党右派以攻击的口实,不利于两党的合作。对两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就中共方面来说,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经党中央召集的会议来处理和解决的;就国民党方面来讲,是经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来处理和解决的,因此,中共不可能为了解决两党的摩擦和斗争,去专门设立一个统战工作机构。加上当时受党内右倾思想影响,中共在与国民党的合作中不注重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动带有很大的依附性、妥协性。正像毛泽东指出的,我们与国民党的合作,就像一个新娘子住到新房里却不是新房子的主人。既然不是主人,怎么可能有积极主动的作为呢?   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机构来设立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和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模式组建起来的,因此,设置哪些组织机构,极有可能借鉴或模仿当时共产国际所属的共产党的组织形式。根据一些关于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材料,在他们当时的组织机构里,是没有设立统战部的。因此,中共成立之时,也就不会设立一个统战工作机构。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      这一阶段,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危急,工作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上指导思想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错误,使城市和农村工作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因此,从总体形势看,这一阶段中共中央也不可能设立统战部的。   一、中共中央在白区的工作处于秘密状态。1927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使中共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为了保存力量,中共中央的许多机构都撤销合并了,中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工作也不得不转入秘密状态。为了在白色恐怖中开展工作,党在白区设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如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等。这些机构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工作任务而设置的。1927年11月,周恩来秘密到达上海,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危害,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被迫从白区撤到了江西中央苏区。就是说,中共中央在白区的这段时间,主要是从事党组织的联络和恢复工作,同时尽可能地从事工人运动和一些合法活动,加之党自身力量已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因而已没有力量和精力再增加新的不必要的组织机构了。   二、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在形势逼迫下,中国共产党只能放弃城市,到省际边界的山区农村建立根据地。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显然,土地革命是党在这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四一二”之后,统一战线的范围实际上大大缩小了,民族资产阶级、甚至是小资产阶级都跑到了蒋介石的一边。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使用的“农民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的统一战线”等名称看,统一战线事实上在缩小。这就决定了统战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也相应减少,因而党没有可能去组建统战部。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着组织和扩大军队、对付国民党军队的频繁“围剿”等情况,繁重的军事斗争任务,也决定了党没有可能组建统战部。   当然,为了能够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能够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坚持下来,中共还必须做一些协调关系、瓦解敌军、争取友军的工作,必须在经济上做出一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政策,以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35年成立的中央白区工作部就是一个这样的部门。中央白区工作部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部门,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统战工作机构,其目的与作用是为了适应形势,使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三、这个时期中共指导思想发生了三次“左”的错误,关门主义盛行。这些错误过高估计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认为中国革命不是处于低潮而是处于高潮,国民党统治的总危机就要爆发,全国革命的形势就要到来,而这时,革命的性质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判断,必然在政策行动上表现为对非工农的阶级阶层进行排斥打击,对非工农的阶级阶层所抱有的革命情绪持怀疑态度,对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对国民党的左派势力也坚决排斥,甚至还把小资产阶级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进而实行关门主义,要建立“清一色”的工农阶级的联合战线。所谓“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思想行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对统战工作造成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党是不可能成立统战部的。      从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到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一阶段,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步步加深,民族危机日趋加重,社会各界对联合抗日有了强烈的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统战工作因而有了重要的作用。统战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了,但中共中央仍然没有设立统战部。从当时的形势看,原因大概有这么两个方面:   一、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性,但在中央层面的任务还不是很重。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重,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一切抗日的党派集团进行合作。在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党已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而与国民党再次合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国民党迫于形势,主动与中共接触,但还处于秘密谈判中。   当时的这种社会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的统战工作,但这些统战工作还没有到必须由中央直接来抓的程度,一些工作和事务由北方局、华北局来做。如北方局在华北地区的统战工作比较多,所以在北方局设立了具有统战性质的联络局,由彭雪枫负责。在山西则有薄一波负责的与阎锡山合作的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决死队和牺盟会。      既然这个阶段党的统战工作任务还不是很重,那么就没有成立中央统战部的迫切要求。   二、有的地方已成立了统战部,但就全党而言,统战范围还不是很广。虽然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还没有实现,中共的活动在范围上仍是受限制的,因而要在城市广泛深入地从事上层统战工作,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要贯彻落实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还有一个发展过程。   不过,随着统战工作的增多,一些地方已成立了省委统战部。如1935年在陕西省委设立了统战部,这是较早的一个省委统战部。随着统战工作内容的增加,并且大多局限于军事方面,所以,1937年1月至7月,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之下设立了统一战线部。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早的级别较高的统战工作部门,但还不是中央直属的工作机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迫切需要成立中央统战部      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侵略,民族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发展壮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成立中央统战部。   一、统战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既然国共两党的合作是为了全民族的抗日,必然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大量的合作内容。如军事上,中共军队要编入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序列,同时要共同制定抗日计划,共同商定具体的战役方案;政治上,在坚持抗日民主这一根本前提下,中共与国民党在合作形式上要继续谈判,在争取各党派的合法地位等政治问题上要与国民党的独裁政治进行斗争;经济上,要协助国民党政府把东南沿海的工厂企业和大专院校迁移到西南地区;文化上,要与国民党合作,共同组织和发动广泛的群众抗日文化运动。除此之外
馆藏&3013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爱国现在什么职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